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大人。时间太紧了啊;我的意思;江宁营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新招募的一万将士;还在刻苦的训练。但时间不够;战场上。刀剑无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的承受能力上面;他们都还有差距啊。”

“这方面;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身为军士;只能够是在血火中锤炼;所以说;这样的情况下;营长和副营长的配备;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既然是这样;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求助范大人;看看从两大营里面;抽调一些将军过来;或者是从南直隶的卫所中间;抽调能征善战的将军啊。”

“这个办法;我也考虑过;若是短时间之内;想不到其他的办法;恐怕只能够这样了。”

话说到这里;苏天成和孙传庭都沉默了。

从两大营和卫所挑选指挥员;的确是很好的办法;但弊端也很大;江宁营的待遇;已经引发了两大营甚至是卫所军士的不服;这样的敏感时刻;公然的从两大营和卫所挑选将军;不知道会闹出来什么事情;再说了;不管是两大营;还是卫所;里面的将军;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克扣军饷;脾气暴躁;唯我独尊等等;就是进入了江宁营;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适应江宁营的氛围。

能够从江宁营内部;挑选出来是最好的;可要保证江宁营的战斗力;营级指挥员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万万不能够疏忽。

范景文很少到江宁营;担任江宁营指挥使之后;总共就来过两次;一次是朝廷圣旨下来的时候;一次是chūn节的时候;范景文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关心到江宁营的事情;再说了;他本来就是你兼任的;不需要cāo心具体的事情。

可江宁营的事情;范景文还是很关心的;时常询问孙传庭。

苏天成在江宁县做的事情;越来越得到了范景文的赏识;他的视角不同;主要看到的是南京市舶司和中兴学社。

市舶司的转变是巨大的;已经成为富得流油的地方;这种转变;也就是一年时间;以前的市舶司;他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每年都恳请朝廷拨付银两维持;那是板上钉钉的;现如今;每天入库的银联;超过万两了;市舶司百十号人;忙的脚不沾地;运送到码头的货物;堆积如山;不管是谁的货物;都是要缴纳赋税的。

中兴学社的成立;带有一定的里程碑的意义;这是一种学术观念的转变;颠覆了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不少观点;可以说;若干年之后;人们可以发现;中兴学社的成立;能够对大明朝产生重大的影响。

至于说江宁营;在这样的体制下面;不能够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倒显得不正常了。

苏天成和孙传庭两人都来拜访;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范景文推掉了其余的事情;不准其他人打扰;既然苏天成和孙传庭一同来了;肯定是说到有关江宁营的大事情的。

“大人;下官和孙大人商议过了;江宁营军官的配备;遇到了难题;特来恳请大人解决。”

“哦;遇到了什么难题啊?”

“江宁营暂设十二营;必须设立十二个营长;二十三个副营长;这里面;斥候营与亲兵营;设立一名副营长;执法营设立三名副营长;其余诸营;设立两名副营长;目前只有六名营长;分别是骁骑营一营营长孙元坤;前锋营一营营长刘实亮;斥候营营长刘铁汉;神机营营长马华彪;亲兵营营长罗昌;执法营营长孙恩明;余下的暂时没有配备;下官以为;营长的配备;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江宁营的战斗力;所以说;不敢妄自决断。”

“这的确是问题啊;不过;本官也无法给你们找出来那么多的营指挥啊。”

苏天成看了看孙传庭;余下的话语;需要孙传庭说出来了。

“大人;下官想到了一个办法;从南直隶的军营和卫所里面;挑选一部分的将军;补充到江宁营;人数不多;下官与苏大人商议过了;也就是六人;分别执掌骁骑二营、前锋二营、健锐一营、二营;步军一营、二营;这些将军;要有苏大人和下官去挑选;至于说副营长;江宁营自己想办法。”

范景文没有马上开口。

屋里一时间有辛默;苏天成和孙传庭看着范景文;等候决定。

他们已经商量了不少的办法;基本上都不成立了;从其他军营和卫所选调人员;已经成为了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时间不等人啊。

“你们想到的这个办法;弊端不小啊;好在就是六人;影响不大;本官身为江宁营指挥使;这点事情;还是要办到的;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有合适的人选。”

“下官想到了一人;安庆卫千户曾宇;此人曾经和下官一起;参与了剿灭紫金梁的战斗;表现很是英勇的。”

范景文点点头;看向了孙传庭。

孙传庭没有合适的人选;摇摇头;没有说话。

“好;这件事情;本官考虑一下;大规模的选调;肯定是不行的;那样造成的影响;本官都无法预料了;江宁营马上要开始军事演练了;要挑选一部分底层的军官;这件事情;已经在两大营和卫所;引发了轰动;本官这里;压力很大啊。”

“大人;这件事情;下官和孙大人商议好久了;江宁营的情况特殊;没有按照军户的制度来执行;所以说;世袭是无法推开的;下官以为;江宁营也不应该推行军官世袭的制度;如此一来;确实给大人找了诸多的麻烦;还要恳请大人;多多予以照顾的。”

“本官知道;这样的办法是不错的;能够激励将士的斗志;本官已经专门给皇上和兵部上奏了;皇上虽然没有下旨;但兵部是同意此类做法的;近些年;各地军队;剿灭流寇;已经在施行此类提拔军官的办法了;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只不过你没一定要把握好。”

这下轮到孙传庭回答了。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尽心竭力;军事竞赛的时间;安排在二月初五;历时三rì;到时候;请大人多多指导。”

“嗯;有时间本官一定会去看看的。”

回到了江宁营;苏天成不客气的开口了。

“孙大人;二月初五的军事竞赛事宜;麻烦你费心了;包括江宁营的rì常事情;这段时间;我重点考虑一下挑选营长的事宜;范大人已经提出来了要求;不能够公开选拔;所以说;我来想办法;暗地里挑选剩下的五人;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万万不能够疏忽的。”

“好的;我来负责所有的组织事宜;苏大人放心;一定没有问题的。”

第三百一十一章军商结合

由此可见;江宁营的影响;还是太大了;特别是待遇太高;已经引发了很多人注意。

军官的配备;算是有了下落;接下来就是银子的事情了。

说到底;这才是最大的事情;没有银子;什么事情都办不好的。

办法是有的;苏天成早就想好了出路;要说江宁营每年需要那么多的银两;若是不能够找到一个比较长远的路子;每年都为银两去焦虑;那是难以维持的;朝廷靠不住;江宁县也不可能长期的支持。

盐商宋思军;这次直接到了江宁营;没有到县衙。

一年多时间以来;他的生意很是不错;而且越做越大了;隐隐的超过了以前的老大匡思明了;而且有着江宁县县衙明里暗里的支持;可谓是顺风顺水了。

根据苏天成的提议;宋思军慢慢开始扩大规模了;不仅仅是经营食盐;也开始贩运粮食;找到了一条从江宁县到北方的贩运粮食的道路了;部分的盐丁。慢慢转换为运送粮食的队伍。

这一次苏天成直接找他;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一路上;他想到了很多;交往的时间长了;他发现苏天成非常的豪爽;也是信守诺言的君子;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非常舒服的事情。

每年十万两银子的捐银;在他看来。完全值得;以前没有拿出来这笔银子的时候;做生意总是提心吊胆的;而且孝敬各级官吏的银子;拿出来的更多;匡思明都还要召集大家;商议诸多的事情。摊牌一些银子;自从拿出来捐银之后;除开正常的赋税;其余的事情;不需要考虑了;其实还赚了。

无利不起早。这是商贾的xìng格;但也不能够说;所有商贾都是这样的;这是误解;至少宋思军认为。自己不完全是这样的商贾。

看见苏天成独自站在房间里面;宋思军还是恭恭敬敬的行礼。他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苏天成的;这位大人确实厉害;至少深谙经商之道。

“宋老板;你我之间;就不要来这些礼仪了。”

“谢大人的恩惠;不过在下还是不敢僭越的。”

“坐下说话吧;今rì找你来;确实是有些大事情;需要和你商议。”

听见苏天成如此说;宋思军有些紧张了;但凡说到大事情;都是与银子有关的;当然;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也知道了一个规律;大的付出就意味着大的收益;做生意毕竟需要冒险;就是江宁县十六家的盐商;若不是胆子大;也不可能赚到那么多的银子。

“大人尽管吩咐;在下一定竭尽全力的。”

“不要这么说;宋老板;你认为江宁营如何啊。”

宋思军楞了一下;江宁营的威风;不要说江宁县;就是南直隶;甚至是整个的南方;都是知道的;苏天成为什么会问到这样的问题啊。

“在下不敢妄自评论江宁营;不过在下以为;江宁营骁勇无敌战功卓著;来rì一定能够威震大明的。”

“这么说;你是看好江宁营了。”

“是;是;在下当然看好江宁营。”

苏天成看着宋思军;脸上露出了微笑。

“宋老板;你是长期在商场摸爬滚打的;知道很多的事情;这经商之道;有着很大的讲究啊;需要冒险;需要睿智;需要找寻诸多的支持;比如说商贾之间的支持;官府的支持等等;很多人对商贾的看法是不好的;总认为是无jiān不商;其实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

“这经商和做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譬如说做官的;总是想着能够升迁;担任了知县;想着能够成为知州、知府;布政使想着成为巡抚;进入了六部和都察院;下一步就是进入内阁;总是想着下一步的追求;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追求才有动力。”

“经商就更不用说了;不能够赚取到银子;那就不能够算是真正的商贾;至于说要做出来多少的贡献;譬如说照顾弱小;也要等到能力足够了;才能够说这样的话语。”

“但有一件事情是明确的;做官和经商;都是存在风险的;官场上的事情;我不多说了;就说这商海里面;沉下去的人多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竞争;或者是失误;不足一一而论;不知道宋老板以为我说的如何啊。”

宋思军听得心扑通扑通跳;苏天成的有邪语;说的太露骨了;这样的话语;要是传出去了;还不引发诸多读书人的攻击啊;有些道理是明确的;但就是不能够说出来。

“大人说的jīng辟啊;在下是真的领教了。”

苏天成站起来了;在屋里走了几步;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宋思军;再次开口了。

“宋老板是聪明人;看来没有完全明白我说的话啊。”

宋思军惊得站起来了;他虽然隐隐有些猜测;但自己不是苏天成肚子里的蛔虫;有些事情;还是装傻的好;最不济也要等到苏天成挑明。

“在下不敢随便猜想;确实是聆听大人的教诲啊。”

苏天成轻轻叹了一口气;商贾的本xìng就是这样;不见兔子不撒鹰。

“宋老板;我已经说过江宁营的事情了;这江宁营的开销是巨大的;若是要长期的支撑下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可朝廷对江宁营;是非常看重的;还指望江宁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出征啊;我真的是有些担心啊。”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宋思军也无法三缄其口了。

“大人;江宁营若是存在难处;在下一定尽最大的努力;能够拿出来多少的银子;就拿出来多少的银子;绝不会皱眉头的。”

苏天成摇了摇头。

“宋老板;看来你是真的没有明白啊;实话告诉你;江宁营每年的开销;需要二百万两以上的白银;就依照你刚刚说的话语;你每年能够拿出来多少的银子啊。”

宋思军脸sè发白;身体微微颤抖;两百万两;他是不敢应承的;不可能拿出来那么多的银两;一年到头;根本不可能赚取这么多的银两;而且;苏天成的意思是明确的;这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估计是长期的事情;自己要是应承下来了;不要几年时间;就是倾家荡产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生意;是无法做的。

“大、大人;实不相瞒;这两百万两银子;在下确实没有办法;无论如何;都是无力承担的。”

“呵呵;宋老板;看来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不管是哪个大商贾;单独来承担一支军队的开销;都是不合适的;就算他能够承担;外人会怎么看;沈万三的教训;你应该是清楚的;我可没有意思;要求你单独承担江宁营的开销啊。”

“那;大人;在下实在是有些不明白了。”

“嗯;有一种形式;我来给它总结;叫做军商结合;怎么说呢;就是商贾将自身的命运;与这支军队紧密的结合起来;甚至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依存的程度;当然了;这里面的商贾;不可能是一个人;可能是好一些人;当然了;这里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管是针对军队;还是商贾。”

苏天成点到为止;说到这里;不再开口了。

宋思军忽然明白意思了。

这里面;的确存在风险;但有着更为巨大的利益。

军队是属于朝廷所有的;也应该是朝廷来直接负担;军队也是听命于朝廷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不遗余力的维护朝廷的利益;如今;自己若是与江宁营结合起来了;将今后的命运;绑在了江宁营的车轮上面;会不会引发朝廷的忌讳;会不会因此落得身首异处。

但利益是不用说的;随着江宁营的发展壮大;说白了;随着苏天成地位的提高;自己所能够获得的好处;那是说不过来的;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抓住这个机会了;自己甚至有可能超过明初的沈万三。

宋思军一时间有些眩晕了;脑袋里面;一片的空白。

“宋老板;好好想想吧;今rì的交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若是透露出去半个字;可能有着不好的结果;你也不要急于做决定;认真想想吧。”

就在苏天成说完了这几句话之后;宋思军迅速的清醒了;多年的磨砺;促使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下定了决心。

“在下已经明白了;在下就是一句话;一切听从大人的安排。”

苏天成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的眼光是准确的;宋思军果然有着这样的胆量;能够很快的明白过来;经过了稍微的彷徨之后;下定了决心。

“好;宋老板如此的表态;我很是高兴啊;既然这样;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做一些准备;时间大约在半年左右;也有可能是一年的时间;最好想清楚了;rì后不要后悔啊。”

第三百一十二章霸气外露!(霸

遴选军官的事情和找寻银子的事情,是两条线,同时进行的。

江宁营虽然属于朝廷的军队,但朝廷没有给付一两银子的军饷,严格说,江宁营属于地方的武装部队,而大明朝的实际情况,地方武装部队,大多都是各级官员个人的武装力量,很多的时候,将士效忠于地方官员,不一定在乎朝廷的感受。

出于这样的情况,地方的民团,人数是严格限制的,否则岂不是到处都出现武装割据的情况,其实朝廷不需要过多的限制,只要不拨付银两,地方武装就无法发展起来,毕竟苏天成这类的官员,凤毛麟角,迄今为止,也就出现一人而已。

江宁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两万将士,其实已经很是惹人注目了,加之其强悍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兵部觊觎,就是一些指挥作战的将军,也暗暗打着主意,这种情况,出现好长时间了,一直都是苏天成特别担心的。

三边总督洪承畴,曾经有好几次,向兵部提出了奏折,意思是调遣江宁营,到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剿匪,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能够成功,如今,刚刚上任的总督陈奇瑜,也动了这样的心思了。

朱由检为了彻底剿灭流寇,有感于各地事权不一,任命陈奇瑜为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使,总督陕、晋、楚、豫、川五省的军务,有权调动五省的军队,围剿流寇。这也是因为流寇出乎预料的开始进入了湖广和四川。令朱由检感觉到问题严重了。

陈奇瑜的权力是很大的,虽说是总理五省的军务。其实也可以干涉民政,征战期间,一切都是要为军务服务的,打战就需要银子和粮草,一部分由朝廷拿出来,一部分地方上自筹,所以说,为了保证征战的顺利。陈奇瑜必须过问民政事务。

渠清泽虽然离开了江宁县,但很快从京城传来了消息,他在董昌的面前争取了,没有到陕西去,依旧留在京城,依旧关注江宁县和江宁营的事情,这一次。陈奇瑜觊觎江宁营的消息,就是渠清泽从京城传来的。

正在为江宁营殚jīng竭虑的苏天成,收到了渠清泽的信件之后,气不打一处来。

陈其瑜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确属一般。主要是没有远见卓识,浪费了不少彻底剿灭流寇的机会,若是江宁营调到了北边去剿灭流寇,估计是累死了,戏也不好看。

苏天成和陈奇瑜的认识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流寇的各级首领。苏天成的态度,是坚决予以斩杀,不管对方是不是告饶或者是投降,对于下面的军士,可以区别对待,但陈奇瑜不是这样的认识,他有着读书人迂腐的认识,认为流寇也是大明的子民,能够饶恕的机会下,尽量还是饶恕,不管是流寇的首领,还是下面的军士。

如此的情况下,在陈奇瑜的手下,江宁营必然会因为观念的不同,相互发生争执的。

一直以来,苏天成都很是注意,穿越之前,本来就是公务员,深谙官场哲学,做事情谨小慎微,注意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而且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稳扎稳打,不会凭着一是的血气乱来的,想不到这样的处理事情的办法,被某些人盯上了,总是想着占便宜。

江宁营是根本,就算是不担任江宁县知县了,都是无所谓的,但必须要牢牢的掌握江宁营,如今这个时代,离开了军队,改变历史进程,那是做梦。不管是剿灭流寇,还是彻底打垮满洲八旗,都要依靠江宁营。

范景文的突然召见,令苏天成有些吃惊,前不久才去请示汇报了工作,这么快就找自己了,他知道,不会有其他的事情,肯定是有关江宁营调防的事情。

范景文正在等候,见到了苏天成之后,也没有客气,挑明了来意。

“苏大人,陈奇瑜大人来函了,与本官商议,看看是不是调动江宁营,到北方去参与剿灭流寇,本官想着,听听你的意见。”

“大人,下官不同意这等的做法。”

“哦,能够说说原因吗。”

范景文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也听到了一些非议,主要说苏天成牢牢掌控江宁营,甚至当做了自己私人的武装力量了,当然,这些传闻是不可信的,可苏天成刚刚的回答,令他感觉到有些不愉快了。

“大人,江宁营正在组建的过程中,若是急促之下,拉出去了,不一定能够有着很好的效果,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给予江宁营一段时间,好好训练之后,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再说了,陈大人总督五省军务,能够调动的军队,已经够多了,如此的情况之下,还想着调动江宁营,别人会怎么看,难道能够征战的就是江宁营吗。”

范景文的脸sè,依旧严肃,这不是很好的理由,江宁营调遣出去,征伐流寇,还可以得到真正的锻炼。

“苏大人,这些理由,本官觉得,不是很明确,你能否说说,到底有哪些想法啊,本官清楚,你在江宁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想着磨砺出来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流寇猖獗,正是磨砺的好机会啊。”

苏天成稍微愣了一下,他已经听出来弦外之音了,敢情范景文也有些怀疑啊,看来自己一定是要说真话了,虽然说真话有些伤人。

“大人,下官曾经说过,江宁营就算是征战,也要占据主导地位的,譬如说剿灭流寇,江宁营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拿出来自身的办法,依照自身确定的战术,给予流寇最大的打击,江宁营不想受制颇多,战机瞬息万变,稍纵即逝,若是要层层禀报,稍有僭越,上面就有人端出来了架子,摆出来了脸sè,这战还怎么打啊,战场无情,江宁营的将士,可以捐躯沙场,但不想稀里糊涂的丢命。”

范景文的脸sè,有些不好看了,他本是很偏袒苏天成的,但苏天成的这一番话,听起来确实不舒服,再说了,苏天成年纪轻轻,口气也太大了。

“苏大人,依照你说的,岂不是认为,我大明朝没有好的将军了吗。”

“大人,下官没有这个意思,下官也不敢狂妄到那样的程度,以为江宁营打了几个胜仗了,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下官刚刚说到的话语,也就是在大人的面前,才会这样说的。”

“流寇侵扰好些年了,看看朝廷每次的征战,大都是功亏一篑,下官不得不怀疑,我朝廷的军队,有着粮饷的保证,流寇绝无这样的条件,双方实力上面,也是有悬殊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官不才,总结了几点。”

“第一,流寇的兵力充足,因为北方连年的灾荒,老百姓没有饭吃了,快要饿死了,只能够是跟随流寇,至少有饭吃,不至于饿死,朝廷因为困难,欠下了很多的军饷,这又致使一些卫所的军士哗变,流寇随时能够征召到军士,这是最大的痼疾。”

“第二,指挥权不统一,每次的征战,总是有一些统帅,想到的是壮大自身的力量,手里掌握的军队越多越好,导致相互之间争夺指挥权,甚至统帅之间,也因为意见的不一致,令下面的将士无所适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往往会断送剿灭流寇的最佳时机。”

“第三,对流寇心存幻想,流寇本来就是以生存为目的,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信义是不值一提的,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战场情况对他们有利的时候,他们倾尽全力进攻,得到最大的好处,战场情况对他们不利的时候,他们会假装投降,得到喘息的机会,回过头来,再次的造反,他们对于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根本就不存在廉耻之心,可惜我们有些大人,根本就看不清楚这里面的情况,居然相信流寇。”

“第四,争夺功劳,下官斗胆了,有些大人,领导的军队,剿灭流寇不力,杀良冒功倒是有一手的,大量的残杀百姓,以期望得到朝廷的赏银,有些地方,老百姓畏惧朝廷的军队,甚至超过了流寇。”

“第五,缺乏足够的粮饷保证,有关这一点,下官不想多说了,饿着肚子征战,下官自忖是做不好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也是会出现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缘故,下官以为,江宁营暂时不适宜调遣,江宁营不想卷进权力争夺中间,不想因此无谓的消耗,下官曾经给大人禀报,要最大限度的保证江宁营的供给,要让江宁营有着合格的军官、杰出的军士,为的就是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范景文看着苏天成,好半天没有说话,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苏天成温文儒雅,为人做事都是很低调的,想不到也能够透露出来这样的霸气,这些话,分明就是说了,江宁营是与众不同的,是要作战的,是有着充足的底气打胜仗的,当然了,其他人也不要想着,能够随意的染指江宁营。

第三百一十三章流年不利(1)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农忙时节;闫子章忙得晕头转向;刚刚到江宁县上任的时候;就开始cāo心耕地的事情了;按照安排;江宁县要大规模的整修耕读和沟渠;县衙拿出来了三十万两银子;如此的大手笔;他岂能不战战兢兢;生怕出现了差错。

在忙碌的过程中;慢慢的;江宁县的一些规矩;他也清楚了;说的直白一些;就是尽量照顾到普通百姓和脓;抑制士绅富户的特权;在两者中间;最大限度的平衡中和一下。比如说着整修沟渠和耕地;就是让脓能够直接得到好处;县衙拿出来的银子;绝大部分都是工钱;除开一些必要的物资采购;其余的都发给了做工的脓。

至于说免除田赋的事情;闫子章是完全赞同的;在孟津县的时候;他见过脓的窘境;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不能够稳定脓;在流寇肆掠的情况下;走投路的脓;很有可能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里面去。

对士绅富户和商贾;县衙也不是一刀切;绝非是使用暴力;强行的没收他们的财产;其实对待这些人;县衙是很客气的;江宁县的商贾很多;一年多时间;从以前的两千多户;增加到接近四千户;这些商贾;基都给县衙缴纳了捐银和赋税;他们心甘情愿;而且还在为捐银的多少暗地里较劲;毕竟缴纳的捐银多一些;享受到的待遇也高一些。

至于说士绅富户。重点是在粮食上面;县衙免除了田赋。但要求拥有大量土地的士绅富户;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卖出来粮食;这些粮食;主要是卖给县一些经营粮食的商贾;以促进粮食交易的生意。

盐商缴纳的捐银数量之大;完全出乎了闫子章的预料;每年一百六十万两。加上商贾的捐银;这就是两百万两以上了;县衙有了这么多的收入;哪里还需要cāo心田赋的事情;完全可以免掉脓的田赋了。

当然;开支也是很大的;但是这歇支。都是清清楚楚的;而且都是见到了效果的;没有铺张浪费的情况;银子都用到了关键的地方。

难怪江宁县的情况;越来越好了。

忙碌中的闫子章;感觉到浑身是劲。在这样的地方做事情;心情是很好的;而且;不长时间之后;他就可能是江宁县知县了。如果能够促使发展的步伐一些;岂不是有了了不起的政绩。

蓝桥正形容自己。到了江宁县;仿佛是再一次的鲤鱼跳龙门;江宁县有着太多的读书人;特别是在中兴学社;几乎是集合了大明朝大部分的顶尖学者;和这些人交往的时间长了;蓝桥正感觉到;自己的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眼界也逐渐开阔起来了。

他与刘宗周、黄道周交谈的时间最多;每次都是谦虚的请教;不断的领悟。

县衙的事情;不需要他cāo心太多;下面的吏员和衙役;个个都是jīng干之士;有些事情;只要安排好了;人家自然能够做到最好。

到了农忙季节的时候;中兴学社的孙承宗、鹿善继、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人;都是到了田间地头;感受农忙的同时;也做一些调查研究;他们对江宁县连续两年免去田赋的事情;还是很有兴趣的;到了村镇;看见脓几乎都是在田地里忙碌;走进脓家里;米缸里面有足够的粮食;吃喝是不用愁的;走遍了江宁县的村镇;没有看见一户的断粮户;这是了不起的奇迹了。

当然;县内商贾的兴旺;他们早就发现;也曾经为作坊人数的多少;产生过一些争论;有人认为;作坊的人不能够太多了;这样会影响到种田;可江宁县出现的实际情况;令这些人;说不出话来了;让百姓丰衣足食;这是谁都法反驳的;商贾赚到了大量的银子;上缴给县衙的银子;也多起来了;这样就能够减轻脓的负担了。

这是一种良xìng发展的轨道;最为关注的还是刘宗周和黄道周;他们将这里出现的情况;与自身研究的一些理论结合;隐隐的感觉到;苏天成说的有邪语;虽然听起来不是很舒服;比如说银子的作用不能够小觑;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