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凌河兵败;辽东千里沃土;尽数丢失了;北直隶的屏障;也不是那么的牢固了;这些年;老夫一直都在自责;当初要是更加的重视一些;也不至于遭遇那么大的惨败啊。”

“大人;已过之事;不提也罢。”

“不能这样说啊;保定府一带的百姓脓;终rì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看见这些情况;老夫的心里就不好受;恨不能上阵杀敌啊。”

苏天成内心嘀咕;要不是我苏天成穿越了;你孙承宗老大人就真的要捐躯了;而且是在后金攻打高阳县的时候捐躯的;当然;那是崇祯十一年的事情了。

保定府周围的情况;令苏天成有了紧迫感;他想不到;这里的情况;居然到了如此的地步;京师附近;都没有安全保障了;难怪朱由检时常要调兵勤王的。

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快速做出来改变。

这种改变;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必须要有银子的支撑;就说自己看见的几个“农民”;穿的破破烂烂的;一脸憔悴;要不是孙承宗介绍;根本不相信;这几个人;居然是大明朝的边兵;就这样的军队;能够抵抗强悍的后金骑兵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六十七章知己知彼

不过;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他需要通过自身的接触和判断;给出来答案。

或许是感觉到;苏天成有着不一般的兴趣;孙承宗详细介绍了后金的军队。

“苏大人;老夫看出来了;你对后金的八旗;很是有些兴趣啊;老夫就详细说说。”

“如今;朝廷不少的文武官员;谈到八旗军;脸上的颜sè就变了;老夫感觉到可笑可悲啊;若干年前;有携廷里面的官员;没有到过辽东前线;想当然的以为;我大明朝的军队;一定是战无不胜的;后金不过是蛮夷;不需要担忧;一旦我大明朝的军队压过去了;还不是望风而逃;因此;极度的轻视后金的八旗军。”

“朝廷军队;几次和八旗军交手;领教了骑兵的厉害;又开始变得谨小慎微了;仿佛后金的八旗军;就是恶魔;就是洪水猛兽、豺狼虎豹;和他们正面交手;绝无胜算。”

“因为这种极度自信和过度自卑心理的影响;后金八旗军更是显得不可一世了。时常深入山西大同、北直隶的宣府镇、永平府、延庆州、保安州、保定府一带;大肆劫掠。可恨我大明军队;只能够是固守城池;不敢与其正面交锋。”

“苦的是老百姓啊;特别是在村镇的百姓;不知道哪一天;后金八旗军就来了;整rì里战战兢兢;有钱的士绅富户。早就搬到城里去了;可那些穷苦的百姓;是搬不走的。”

苏天成点点头;这是实际情况。

随着孙承宗的介绍;他慢慢知道了一些详细的情况。

后世所称的八旗军;其实是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一共是二十四旗。不过蒙八旗和汉八旗;如今还不存在;主要就是满洲八旗。

八旗制度是后金的军事制度;八旗分为四正和四镶;四正为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镶为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四正的旗帜;没有镶边;四镶的旗帜;都有镶边;其中镶红旗为白边。其余三旗为红边。

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的战斗力是最强的;特别是正黄旗。旗主是后金的最高首领;也就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八旗军的组织形式;也是固定的;旗主称之为固山额真;也是最高统领;固山额真之下;设有左右梅勒额真;是旗主的副手;之下就是甲喇额真、牛录额真。

牛录额真为最基层的军官;每牛录为三百人。

甲喇额真统领五个牛录额真;军士为一千五百人。

固山额真统领五个甲喇额真;军士为七千五百人。

这期间;八旗军的军官称谓;出现过改变;固山额真称之为总兵官、昂邦章京;甲喇额真称之为参将、甲喇章京;牛录额真称之为备御、牛录章京等等。

后金并不富裕;八旗军是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八旗中的每一个适龄男子;都具有双重身份;平时是平民;要从事农业生产、狩猎等等;战时就是军人。

有意思的是;努尔哈赤吸取了明朝军屯的特点;同样要求牛录额真要上缴赋税;牛录额真统领下的军士;同样要进行农业生产;从这个方面来说;牛录额真既是军事将领;也是生产劳动的组织者。

更加严格的是;八旗军士是没有饷银的;武器和马匹;都是军士自备的。

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规定有一条;那就是每次征战之后;缴获的战利品;可以拿出来一部分;分给军士;这也成为了八旗军士最为主要的收入之一了。

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八旗军深入到关内之后;烧光、杀光、抢光;疯狂的劫掠了。

孙承宗介绍情况的时候;苏天成已经在思索了。

后金的八旗军;也不是非常正规的军队了;如果按照专业化的军人来说;他们还存在瑕疵;但八旗军有着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时常狩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不多;狩猎的过程;也就是训练的过程;而且与大型动物的搏斗;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也让他们足够的jǐng惕;这与实战演练;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明白了;满八旗为什么不善于攻城拔寨。

这样的军队;的确是有猩怕的;特别是他们的奖励制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每次入关征战;只要抢的到足够多的财物;自己也能够获得很大的一部分;古往今来;财物上的奖励;都是最好的激励军心的办法之一。

反观大明朝的军队;军屯制度;已经因为形势的逐渐变化;难以为继了;军户成为了贫穷的代名词;好多卫所的军士;走出来的时候;和乞丐差不多;饭都吃不饱了;更不要说养活婆娘娃娃了;让这样的军士去打仗;等同于送死。

有些卫所的军士;穷的忍不住了;利用征战的机会;杀良冒功;甚至抢掠百姓的钱财;更有甚者;直接哗变;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中间;过上了烧杀抢掠的生活了。

对于那些杀良冒功、抢劫的行为;军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同于默许了;而那些变的军士;朝廷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抱着同情的态度。

如此的恶xìng循环;大明朝不轰然倒下;才是稀奇了。

看来;大明朝根本的问题;还是在财政收入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漏洞;谁都知道;维系政权;没有足够的钱财支撑;那是不可能想象的。

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做出来分析;认为明末是**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个观点;苏天成是不赞成的;**确实可恨;应该毫不留情的予以根治;但历朝历代都有**;最终王朝灭亡;并非是**的主因;而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只不过**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令这个王朝;更快的倒下。

看见苏天成好半天没有说话;孙承宗有些奇怪了。

“苏大人在想些什么啊?”

“孙大人;晚辈想到了一些事情;更是觉得;中兴学社;要尽快成立起来了;晚辈会继续给皇上上奏的;我大明朝的士绅富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出来自身的贡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简单的道理;他们应该知道;看到这里的一些情况;晚辈想到了江宁县的那些士绅富户;他们有能够帮助这里的百姓和农民。”

孙承宗有些感动了;摸着花白的胡子;饱含感情开口了。

“苏大人;你时时刻刻想到百姓和脓;老夫敬佩啊;老夫早就发觉了;你看着那些穷苦百姓的时候;眼里流露出来不忍的神情;老夫也曾经年轻;可惜没有你想的这么远啊;你放心;老夫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办好中兴学社。”

“大人的一片赤忱之心;晚辈敬仰至极;晚辈要多向大人学习;今后;晚辈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大人尽管批评。”

“呵呵;苏大人;老夫识人无数;虽不敢自夸每次都看的准确;老夫和你接触的时间不长;但敢于断言;兴旺我大明者;必定是你苏大人啊。”

苏天成神sè有些严肃;按说孙承宗说的这话;评价非常高了;但三人成虎的道理;他是铭记在心的;所有遇见自己的人;都说自己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这里面的含义;多种多样;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意思不相同;有夸奖的意思;但也有功高震主的jǐng告。

翌rì的下午;已经进入了定兴县境内了。

远远的看见了一些人;站在路边;似乎是在等候什么人。

看见这些人;孙承宗的情绪显得激动了;跃马上前。

“善继;怎么到这里来迎接了啊;你这个教书先生;不在乡里教书育人;在这里等着干什么啊。”

听到孙承宗这样说;苏天成连忙跟上去了。

为首的人;正是鹿善继。

鹿善继身材魁梧;看上去孔武有力;脸sè黝黑;完全不像是朝廷官员;倒像是军队中间的将领了;不过;也许是岁月的侵蚀;还是有着苍老的感觉。

苏天成连忙下马了。

“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鹿大人。”

鹿善继看着苏天成;楞了一下。

“原来你就是苏天成;苏大人啊;看上去如此的年轻;老夫差点不敢相信了。”

一边的孙承宗笑呵呵的开口了。

“善继;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苏大人是有着大才略的人啊;这几rì;老夫和苏大人交谈;敬佩至致;苏大人的好多认识;老夫都不曾想到啊;怎么样;老伙计;跟着老夫;再次出山;去做一番事情;闯出来一番天地。”

鹿善继很是豪爽。

“老大人吩咐了;善继岂敢不从;只要大人有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六十八章敌情

鹿善继是蒙古族人,xìng格豪爽,听到孙承宗说清楚了来意,加之苏天成做出来了一些解释之后,当即答应下来,回到家里之后,立即收拾,跟随到南京城,创办中兴学社,至于说带家眷到南京去的建议,鹿善继没有客气,同样答应下来了

鹿善继的府郜没有在县城里面,距离此地还有八十余里

这令苏天成感觉到惊奇,这似乎有些不大可能,住在村镇,是很不安全的,若是后金骑兵来sāo扰,该怎么办艾鹿善继一定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了,难道后金骑兵会不注意吗

鹿善继也发现了苏天成的疑惑,笑着解释说,自己家里什么都没有,穷光蛋,不需要搬迁到县城里面,再说了,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

苏天成听得肃然起敬

队伍到了一个村镇,就地安营扎寨,这不是在家里,也不是在县城里面,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租住的房屋,主要安置孙承宗的家眷

苏天成坚持在帐篷里面过夜,说自己年轻,没有问题的

鹿善继的兴致很高,吃晚饭的时候,喝下了不少的酒

一路上的食物,大都是军士带来的,村镇不一定能够供给一百多人的饮食

翌rì一大早,鹿善继起身的时候,jīng神矍铄

苏天成暗暗吃惊,夜里喝下了不少酒,自己都有些害怕了,孙承宗和鹿善继一个七十一岁,一个六十岁年纪都大了,可不要醉酒了,伤害到身体了,想到他们什么事情没有这个时候,他放心了,看来两位老人的身体,是真的不错的

队伍开拔,一路上孙承宗和鹿善继说说笑笑,苏天成多半是听着,很少插话

走了二十来里地

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脸上带着紧张的神情

苏天成知道有事情,他的内心咯噔了一下,难道说自己的运气很好,遇见后金的骑兵了

“禀报大人前方大约十里地,发现了小股的骑兵,看装束,应该是后金骑兵,这股骑兵,有二十来人属下安排弟兄,还在继续侦查,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援军”

苏天成好半天没有说话,果然遇见后金骑兵了

他单独听取斥候的禀报,没有告知孙承宗和鹿善继两位大人

“继续侦查一定要弄清楚详细情况,告诉侦查的弟兄一定不要暴露自己,记赚以最快的速度,禀报情况”

一刻钟之后,天空中飘起来了狼烟

孙承宗和鹿善继的脸sè都变化了,这是火路墩里面飘出来的狼烟,预示着后金骑兵来袭击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后金骑兵来了,对方有多少人,来的目的是什么,一概都不知道,若是大队人马,没有后金骑兵包围了,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似乎一点都不在乎

孙承宗怀疑,苏天成可能不知道狼烟的意思

“苏大人,天空飘起了狼烟,这是后金骑兵sāo扰的jǐng报,火路墩的军士发出来的,老夫以为,还是要小心一些的好”

鹿善继也点点头,赞同孙承宗说的话

“两位大人不必的,斥候已经侦查到情况了,后金骑兵,距离此地有十里地,他们有二十余人,斥候尚在侦查,看看是不是有更多的后金骑兵,很快就会禀报的”

孙承宗看了看鹿善继,脸sè有些变了

“苏大人,如此大事,你应该告知老夫艾老夫和善继熟悉后金骑兵的情况,可以提醒一二的”

苏天成连忙在马上对着孙承宗和鹿善继稽首

“这是晚辈考虑不周,怕惊扰到两位大人,晚辈今后一定注意的”

孙承宗微微点头

“苏大人,万万不能够轻敌艾后金骑兵,入关sāo扰,出动的军士,一般都是一个旗,七千五百人,他们到村镇sāo扰,是以牛录为单位活动,他们习惯于千里奔袭,这里距离京师不远,不知道后金是何意,难道他们想着攻打京师,崇祯二年的时候,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

说到这里,孙承宗沉吟了

苏天成哭笑不得,孙承宗想的也太远了,还是把眼前的情况,应付过去再说,自己带来的这一百斥候,绝不是吃素的,就算是后金骑兵骁勇,也不一定能够对付这一百人,除非后金骑兵,真的出动了一个旗七千五百人

“大人,暂时不要考虑后金骑兵的意图,应付过去眼前的情况再说,斥候很快就会有消息的,晚辈以为,后金骑兵,主要的意图,恐怕还是劫掠的,出动一个旗的军士,攻打京城,恐怕他们没有那么大的气候,若是大部队行动,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消息”

孙承宗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鹿善继开口了

“苏大人,这里的情况,你不是很清楚,明军的消息,极其闭塞,崇祯二年,就是这样的情况,后金骑兵都要打到京师来了,将士还不知情,这一次,后金骑兵,肯定是经过了长途奔袭的,他们善于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况且,汉人中间,也有一些败类,苟且偷生,为后金骑兵提供消息啊”

苏天成严肃起来了,他想不到,情况有这样的糟糕,边军都干什么去了,难道这样大的军事行动,都不知道吗,不能够和满八旗的骑兵正面对峙,至少官驿要传递消息艾若是边军害怕满八旗骑兵,个个都是缩头乌龟,不仅这里的老百姓没有依靠,京师也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啊

突然间,苏天成想到了吴三桂,想到了关宁铁骑

这么长时间过去,他才知道,真正的关宁铁骑,已经在大凌河之战中,损失殆尽了,如今的关宁铁骑,和以前不能够比较了,也就是说,在辽东一带,真正可以满八旗骑兵对着干仗的军队,已经不存在了

难怪那么多的人,会想到江宁营

“两位大人,这些情况,晚辈真的是不知道的,不过两位大人不必过于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满八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晚辈带着是江宁营斥候营的兄弟,他们身经百战,英勇彪悍,就是面对三百的满八旗骑兵,也不会惧怕的”

话语刚落,斥候来了

看着苏天成,斥候显得有些犹豫,苏天成的身边,还有孙承宗和鹿善继

“有什么情况,尽管说出来”

“是,属下已经侦查清楚了,这一股的后金骑兵,有八十余人,分为两拨,前面一波二十余人,后面一拨五十余人,前后距离三里地,方圆十里地的范围,没有发现其他的后金骑兵,他们距离我们,已经只有七里地左右了”

“情况是否绝对准确”

“属下以xìng命担保,已经撒出去五队的斥候,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除开一组斥候尚未归来,其余四队斥候,尽数回来了,周围没有其他的情况”

斥候的眼睛里面,有着一丝血sè

苏天成敏感的意识到了,斥候应该是看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情况,悉数说出来”

斥候咬了咬牙

“那些后金骑兵是畜生,属下亲眼看见了,他们割下了平民百姓的人头,将女人绑在马背上,还有一些女人,被拖在马尾巴后面,身上挂着人头,有些女人,因为走不动,甚至被马拖着前行的”

苏天成账折睛

“沿途看见了我大明军队吗?”

斥候看了看孙承宗和鹿善继,似乎不好说什么

孙承宗再次叹了一口气,开口说话了

“不用说,老夫也知道了,火路墩一定是紧闭的,不会有军士出来的,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动作,能够薄自己的xìng命,就算是万事大吉了,这里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况了,遇见了后金骑兵的sāo扰,只能够是各自逃命啊”

孙承宗刚刚说完,苏天成对着过来的刘铁汉开口了

“刘铁汉,叫所有的兄弟,做好战斗准备,剿灭这股畜生,一个不留,不管投降还是不投降,格杀勿论”

孙承宗和鹿善继看着苏天成,以为听错了

满八旗有八十余人,面对着这样的一股骑兵,就算是一千的大明军步卒,都不敢在野外迎战的,苏天成带领的江宁营的军士,就算是特别的英勇,但毕竟是在南方,毕竟没有直接面对过满八旗的骑兵

而且,江宁营在剿灭流寇的时候,表现是非常勇猛的,但流寇的作战方式,与满八旗骑兵是完全不一样的,满八旗骑兵没有人xìng,嗜血成xìng,而且,他们长期狩猎,马上功夫,确实是不错的

“苏大人,老夫多嘴了,是不是谨慎一些啊”

苏天成轻轻摇头

“这些畜生,屡次到关内作恶,灭绝人xìng,晚辈要是看见了这样的情况,不出手剿灭他们,良心不安,我江宁营的将士,内心也不舒服的,两位大人放心,晚辈不会莽撞的,面对万余流寇,晚辈都没有害怕过,何况区区八十多后金的畜生”(未完待续,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六十九章格杀勿论(1)

大敌当前;苏天成当然不会意气用事。

他不会因为一时间的激愤;拿着江宁营兄弟的生命当做儿戏;做出来这个决定;他还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江宁营能够预见的最大的对手;肯定是满八旗骑兵;这是躲不过去的;不管是什么时候;双方都会有着你死我活的恶战;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到保定府来了;敲预见了满八旗的骑兵;较量一番;摸清楚对付的底细;最好不过了;当然;厮杀必然有伤亡;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必须接受的。

从小的方面来说;满八旗的气焰过于的嚣张了;必须要收拾一下;给予无情的打击;让他们知道;大明还有一支军队;是他们的克星。

这一次迎战满八旗的骑兵;苏天成有着十足的把握。

这算是出其不意的奇袭了。

满八旗的骑兵;入关之后横行无忌;自认为在野外的战斗中间;他们是没有敌手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大明的军士;只会龟缩在火路墩里面;或者是呆在府城或者州城里面和卫所里面;不会出面迎战他们的;处于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骑兵;不会有这什么戒备的心理;若是小股的骑兵;比如说十人左右;甚至是几个人;害怕落单之后;可能遭遇不测;可能jǐng惕一些;但八十多人的骑兵;已经接近一个骑兵中队了;肯定是没有什么顾忌的。

他们没有派出来斥候侦查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这些骑兵;离开了大队人马;直接到定兴县境内来劫掠一番;抢的一些财物之后;去和大队人马会合的;毕竟后金骑兵;入关之后;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抢劫钱财和女人。

处于这样的情况下;江宁营一百斥候对付八十余满八旗的骑兵;以有准备对付无准备;至少不用担心失败。

再说了;斥候营的兄弟;有不少是当年熊廷弼的亲兵;他们曾经见识过后金的骑兵。也不是完全不了解对方的。

战术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刘铁汉打仗舍得拼命;悍不畏死;可惜在战术指挥上面;不是很突出;所以说。战术方面的安排;只能是苏天成来考虑。

当然了;孙承宗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但是;他毕竟不了解江宁营将士的实际情况。而且;以往的作战中间。大都是城池的守卫战;很少有野外的遭遇战;自己致力于打造江宁营;为的就是大规模的集团军作战;正面和对手较量。

刘铁汉看着苏天成;这一战;他是绝对要打好的;听到斥候说到的情况;刘铁汉气的眼睛发红;当初自己是土匪的时候;都没有后金骑兵这样的残酷。

“刘铁汉;将兄弟们分为两拨;第一拨二十人;正面迎击鞑子的前锋队伍;要狠狠的打;打疼他们;第二拨兄弟六十人;埋伏在后面;距离第一拨兄弟三里地的距离;接应第一拨二十名兄弟;等候鞑子大队人马的到来。”

“余下的二十人;保护孙大人和鹿大人;特别是孙大人的家眷;要绝对保证安全。”

“鞑子擅长骑shè;告诉兄弟们;近身搏击;不给他们拔箭的机会。”

“特别嘱托兄弟们;不要活口;格杀勿论;无论鞑子是不是投降;叫大家记住;我要的是包饺子;不是赶鸭子。”

“鞑子骑术很好;可我相信;兄弟们奔袭的能力;比鞑子强百倍。”

时间紧迫;斥候营一百名军士;很快集中了;最后一拨派出去的斥候;也归队了;情况没有什么变化。

孙承宗和鹿善继;看着苏天成;暂时没有说话。

他们不是不想说话;而是被苏天成如此大胆的安排;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难道江宁营的将士;真的如同传说中那样的骁勇善战吗。

苏天成跃马到了队伍的前面。

“兄弟们;我们千里迢迢;到北直隶来;运气好的很啊;遇见了鞑子;我们有些兄弟;亲眼见到了鞑子的到了;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惨遭鞑子的蹂躏;他们失去了房屋、亲人;失去了生命;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我们能够视而不见吗;我们能够当缩头乌龟吗。”

“不能。。。”

“好;那我们就和鞑子好好干一干;大家都知道了;鞑子有八十多人;传说他们是天下无敌;无人敢在野外迎战他们;他们进入关内;四处劫掠;如入无人之境;我想;那是他们运气好;没有遇见我们江宁营。”

队伍中间;军士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兄弟们;我们尽可以轻视他们;但我们决不能过于的自信;我们曾经剿灭了紫金梁的一万多流寇;剿灭了老回回的六千余流寇;剿灭了方明的二千余流寇;这是我们江宁营的骄傲;但是;这些都是对内;今天这一战;我们迎战的;是鞑子;是满八旗;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只要我们歼灭了这一股鞑子;我们就可以骄傲的宣布;我们江宁营;是一支真正战无不胜的军队。”

“面对鞑子;我们不要手下留情;不要客气;面对鞑子;就是四个字;格杀勿论;不管他是不是放下武器了;不管他是不是已经投降了;我不要活口。”

“我不希望鞑子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那是我们江宁营的耻辱;不准让他们逃走;他跑得快;我们追的更快。”

“你们是江宁营的jīng锐;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江宁营的形象;所以说;要让鞑子在我们的面前颤抖;让他们畏惧我们、恐惧我们。”

“还是那句话;刀剑无情;我们会有兄弟受伤、阵亡;他们没有完成的遗愿;活着的兄弟帮忙完成。”

“好了;我就说这些;具体的布置;听刘将军的安排。”

说完之后;苏天成扭头请示孙承宗和鹿善继;看看两人是不是有什么话说。

孙承宗和鹿善继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可说的。

已经有军士;摆好了纸笔墨砚。

所有军士都下马了;走到会写字的军士旁边;简短诉说自身的遗愿。

苏天成的身边;也围着不少的军士;大家很自然的说出来了没有完成的心愿;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尽管说苏天成是江宁营的监军;大家认为这样做;是很正常的。

一边的孙承宗和鹿善继;异常吃惊;这样的情形;他们是第一次看见。

很快;具体的布置出来了;刘铁汉亲自带着十九名将士;迎击第一拨的鞑子。

看见刘铁汉真的安排二十名将士;护卫自己和家眷;孙承宗不高兴了;终于开口说话了。

“苏大人;如此的安排;老夫不同意;老夫的家人;本来就是要上阵杀敌的;只是他们的行动有些不便;怕给江宁营的将士添麻烦了;就不勉强了;鞑子有八十余人;你安排二十名军士保护善继和老夫的家人;这是老夫的耻辱;如此的安排;绝对不行的。”

鹿善继更是激动。

“苏大人;老夫也不同意;老夫还要上阵杀敌;鞑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苏天成可不敢大意;不管怎么说;两位大人和家眷是不能够出现任何问题的。

“孙大人、鹿大人;这已经战时状态了;晚辈不才;身为指挥;要对战役胜败负责;江宁营要求军令如山倒;此时此刻;二位大人;要听从晚辈的安排。”

“老夫知道;老夫不是添乱;将士是要上场杀敌的;守着老夫有什么用;老夫可以保证;不给将士增加麻烦;至于说老夫的家人;老夫自信他们有着抵抗鞑子的能力。”

还没有等到鹿善继再次开口;苏天成很坚决的摇头。

“不行;江宁营的将士;这次到保定府来;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二位大人和家眷的安全;若是出现了一丝的意外;就是江宁营的失职;也是江宁营的耻辱。”

看着孙承宗和鹿善继越来越红的脸;苏天成也不敢过于坚持了。

“晚辈退一步;留下十人;护卫二位大人和家眷的安全;余下的十人;刘铁汉带领;迎战第一拨的鞑子。”

孙承宗勉强点头。

他其实是担心;江宁营的将士虽然凶悍;但没有接触过鞑子;不知道鞑子的厉害;野外作战;鞑子确实有一套;这是说不掉的;若是过于轻敌了;江宁营遭遇了败绩;对于心理上;是沉重的打击。

他隐隐的感觉到;未来的战场上;剿灭满八旗的大明军队;可能真的是要依靠江宁营了。

所以说;苏天成说的话;是有着深意的;比喻这是第一战;至关重要的一战;恐怕也是想到了今后的。

刘铁汉做好了一切的安排部署之后;再次来到了苏天成的身边;他要带着二十九名兄弟出发了;虽然是满怀信心;但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

苏天成用力拍了拍刘铁汉的肩膀。

“刘铁汉;多加小心;刀剑无情;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过于的莽撞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今后的战斗;还有很多的;我需要你啊。”

刘铁汉的身体颤抖了一下。

“大人保重;属下一定凯旋而归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七十章格杀勿论(2)

具体的战术安排;已经布置下去了;时间仓促;不可能面面俱到;第一波的三十名将士;要基本全歼鞑子的第一拨人;如此情况下;第二拨的鞑子;很快会过来增援;斥候营的将士;合力迎击鞑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这一批的鞑子。

这样的遭遇战;没有多少的策略可以利用;重点还是在于将士自身的素质过硬;能够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