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渠清泽和鸨母简单交谈了几句话;该说的早就说过了;今天是来交银子接人的;也不需要说那么多的话语了。
身后的苏平阳;已经准备交接了。
要说拿出来这一万两的白银;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就是百依百顺的王芙蓉;也小小的生气了一会;毕竟赎出来柳如是;意味着什么;王芙蓉也是知道的。
要不是苏天成哄得好;能够摆平家里的关系;说不定后院已经闹起来了。
不仅仅是苏平阳等人;就是卢天明和刘仲基;都是异常佩服的;知县大人毕竟不是一般人;马上就要迎娶县主朱审馨了;居然还敢于做出来这样的举动;换做其他人;想都是不敢想的。
苏平阳还在办理手续;苏天成径直上楼了。
楼道两边;站满了姑娘;这些姑娘;眼睛里面;流露出来的;是奇怪的神情;眼神能够代表每个人的心态;羡慕嫉妒恨;各式各样。
柳如是站在门口;房门没有关。
看见苏天成上楼;柳如是的身体开始颤抖;苏天成走到自己的身边;她的眼泪流出来了。
“柳隐姑娘;跟我回家吧。”
“郎君;妾身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柳如是终于哭出声来了;梨花带雨;一发不可收拾。
她扑进了苏天成的怀抱;不管怎么说;这一刻的她是幸福的;是众多女孩子羡慕的对象;能够嫁给朝廷官员;是绝大部分青楼女孩子的心愿。
周围的女孩子;有些也跟着流泪;或许她们想到了自己的未来。
青翠站在柳如是的身后;也跟着流泪。
青翠的去留;苏天成也想过了;跟着自己是不行的;等上两年;找个好人家;嫁出去;有好的归宿;是最佳的选择了。
好不容易等到柳如是平静了。
苏天成一直轻轻抱着柳如是;拍着柳如是的后背。
柳如是准备上马车了。
好几大箱的东西;也跟着搬上了马车;这些都是柳如是积攒的钱财。
鸨母拉着柳如是的手;流出来了眼泪;不知道是心疼失去了摇钱树;还是真的舍不得柳如是。
所有手续都已经办完了。
苏天成准备上马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了不自在。
他看了看四周;很快发现;顾海滨站在不远处;周围没有其他人;位置很是显眼。
顾横波的眼神;映入了他的眼睑。
四目对视的时候;一切尽在不言中;其中的含义;不用明说了。
顾海滨哀怨的眼神;慢慢发生了变化;竟然出现了微笑。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柳如是上了马车;慢慢离开秦淮河了。
苏天成带着柳如是离开之后;顾横波显得很是高兴了;眼神是心灵的窗户;她已经明白了苏天成的意思了;不要多长时间;自己也能够离开秦淮河了。
顾横波想不到的是;在后来的时间里;她会经历那么大的波折;那是后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二十六章内部的安定
苏天成在江宁县购买了府邸;这也算是另类了。
柳如是不可能直接到江宁县县衙;首先到了府邸。
迎接柳如是的;自然是王芙蓉;王芙蓉是府邸的管家;自然要安排好一切的事情。
刚刚见面;眼神交流之际;柳如是就明白了王芙蓉和苏天成之间的关系;这没有什么奇怪的;王芙蓉是苏天成的贴身丫鬟;说起来;比自己要更加的了解苏天成。
柳如是是聪明人;知道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自己进入了苏府;一切都要依靠苏天成来摆平;那也显得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了。
短短的几句话;柳如是就感觉到了;王芙蓉很是淳朴;不是那种刁钻的女孩子;而且非常维护苏天成;言语之中;一切都是以苏天成的利益为准的;只要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哪怕自身遭受委屈;也是坚决支持的。
柳如是再次感觉到了欣慰;看来苏天成能够摆平一切的事情。
不过半个时辰的交谈;王芙蓉露出了笑容;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了;王芙蓉稍微大一些;成为了姐姐;柳如是成为了妹妹。
看见这样的情况;苏天成当然高兴了;家和万事兴。
chūn屏已经提前离开了;回到了太原府去了;大婚是很严肃的事情;作为朱审馨的贴身侍女;chūn屏是要陪嫁到苏府的;如今回去;也是名正言顺了。
一个时辰之后;柳如是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一共四间屋子。与王芙蓉的待遇;基本是一样的。
四间房屋;青翠占据一间;其余的三间房屋;分别是卧室、休息室和会客室。
苏天成进入房里;看见柳如是的脸红红的。
柳如是对感情的追求;远不是普通女孩子能够比较的;她在苏天成的面前。也是放得开的;看见苏天成进来了;她再次扑进了苏天成的怀里。
“郎君;妾身带来了一些银两;原来是想着赎身的;芙蓉姐姐管家;妾身想着。不能够藏私的;是不是。。。”
“暂时不要着急;我考虑;你每月的月例银子;和王芙蓉是一样的;青翠也有的。今后一段时间;你的朋友可能要来拜访的;需要花费银子;你手头还是要有银子的。”
“郎君;妾身不是这样想的。既然到家里来了;一切都要遵守家里的规矩。妾身不保留这些银两了;还是交给芙蓉妹妹。”
苏天成笑了笑;柳如是的心情;他是理解的;既然到家里来了;就是家庭中的一员了;如果还有什么特殊化;岂不是显示出来;以前的身份不一般。
“柳隐;准备一下;四月初十;和王芙蓉一起;跟着到山西平阳府去。”
柳如是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她是清楚的;联合前后的情况来看;她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苏天成急着为自己赎身了。
跟随苏天成到山西平阳府去;无疑是参加婚礼的;在苏天成的大婚之前;她的身份;还不可能完全确定;毕竟好多的事情;还需要原配夫人拍板;可跟着去参加婚礼;情况就不同了;换句话说;她和王芙蓉;已经是苏天成的小妾了;这次跟着到平阳府去;要给朱审馨敬茶;朱审馨喝茶之后;她和王芙蓉的身份;就正式明确了。
事前和事后的区别;大不一样的;朱审馨就算是不舒服;也不可能拒绝这样的事情的。
当然;做出来这样的选择;也需要男人有当待的;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
柳如是感觉到的;是彻底的温暖;她想不到;苏天成居然这样的心细;将一切的事情;都考虑的那么周到;如果不在乎自己;怎么会这样做。
王芙蓉很快开始清理几个大箱子了。
因为柳如是的坚持;还有苏天成的默许。
一番清理之后;柳如是带来的钱财;价值接近三万两白银了;这可是不少的银子;换句话说;柳如是就是自己生活;这些银两;几乎可以维持一辈子的开销了。
清理的过程中;王芙蓉的内心;也有了细微的变化;她一直在苏天成的身边;没有接触其他的男人;这个时候;她才发现;自家少爷;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男人。
这天夜里;苏天成没有回到县衙。
女人的心有了归宿;想法都是一样的。
柳如是想到了孩子;能够怀上孝;成为了她最大的心愿;既然身份已经确定了;按照礼仪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能够怀上孩子;为苏天成生下孝;就是目前最大的任务了。
青楼的女孩子;对于这个方面;是非常敏感的;说起来;鸨母专门进行过这方面的培训;也是为了保护女孩子;她们比较一般的女孩子;懂得更多。
苏天成的想法是不同的;柳如是比较年纪小;不到十六岁;这样的年纪;怀上孩子了;对身体是有着一定的损伤的;不过;他也发现;自己这样的认识;在大明朝;有着不合时宜;虽然是为女孩子考虑;但人家不是这样想的;不能够生孩子;女人的罪过是很大的;被老公休了;都无话可说的。
两个月的时间是很长的;江宁县的事情;苏天成还是要仔细叮嘱的。
江宁县县衙;已经形成了一种很好的风气了;官吏的俸禄和常例银子足够了;工作作风也完全不一样了;这次落实chūn耕的事情;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县衙从三月份开始;停止了放告;大部分的官吏;按照安排;都到村里去了;督促chūn耕的事宜;有些官吏;在村里一呆就是好几天。
江宁县的官田;刘仲基亲自负责督促;他跟着牛二;学到了不少农耕的知识;特别是在种植甘薯和玉蜀黍的时候;他几乎寸步不离;跟着到江宁县的苏家老佃户;也成为了香饽饽;家家户户都争着请他们;当初在改造耕地的时候;苏天成和苏平阳等人;已经计划过了;将一部分的水田;改为了旱田;种植玉蜀黍和甘薯。
至于说全县chūn耕的事情;是卢天明直接负责的。
苏天成重视chūn耕生产;已经给卢天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初改造官田;投入了几万两的白银;可苏天成一点都不心疼;这在有些人看来;是得不偿失的;收入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投入的白银;怎么能够赚回来;而且苏天成还说了;官田上缴的粮食;不过是收成的十分之一;这是微不足道的;和其他的官田;有着天壤之别;也就是说;官田的收入;不可能保证支付给两大营的银两;还需要县衙另外拿出来银子。
换做其他的地方;卢天明一定以为;知县大人是有问题的;但在江宁县;他绝没有这样的看法;相反;他异常的佩服。
卢天明发现;苏天成走了一步很大的棋;这步棋;一般人不敢走;也走不好;正是因为这样的布局;江宁县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市场的繁荣;江宁县的商贾;已经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尽管说每年都要给县衙捐银;可人家赚的银子更多了;两相比较;捐银就不是太大的事情了;所以说;一直到现在;没有哪家商贾愿意搬离江宁县。
县衙的府库;一样是充足的;从来没有看见这么多的银子;十六家的盐商;上缴了捐银;其余的商贾;也慢慢按照先前定下来的数额;开始上缴捐银;这已经成为商贾的一种身份表现;普通的商贾;没有资格上缴捐银。
当然;上缴了捐银的商贾;身份确实有些不一样;走路说话的气势都高昂很多。
最令卢天明奇怪的;是江宁县的酒楼和客栈;拼命要挤进来;不过到了现在;他也有些明白了;酒楼和客栈;最为看重的就是声誉;既然得到了县衙的肯定;名气自然是出去了;这名气就是银子啊;还愁生意不好啊。
这种全新的思维;令卢天明感觉到惊奇;他也学到了不少。
至于说农耕的方面;卢天明也长了见识;第一次见到了玉蜀黍和甘薯这样的种植办法。
卢天明和刘仲基两人;已经成为江宁县县衙的骨干了;完全可以支撑起来所有的事情了;也就是说;不管苏天成离开多长的时间;两人都是可以处理好绝大部分的事情的。
其实卢天明的能力是很不错的;以前没有机会展示。
苏天成已经下定了决心;举荐卢天明到厩去;至少要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不能够得到提拔;到其他的县去担任知县;有些不划算;至于说江宁县知县的职位;他的内心;已经有明确的人选了;只是看对方是不是愿意。
距离离开江宁县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连续几天的时间;苏天成都在县衙;和卢天明、刘仲基等人商议和计划;chūn耕的事情;商贾的发展;市场的振兴;江宁营的征兵;包括市舶司的事情等等;都要做出来合适的安排;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够走上正轨了;今后的事情;就好办很多了;初期的适应阶段;苏天成不可能完全放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二十七章回家结婚
带着王芙蓉和柳如是;不可能走得那么快;为了沿路的安全;江宁营调拨了五百将士;一路跟随;安全问题没有了;只是银两的消耗多了一些。
跟随苏天成回到平阳府城的;有渠清泽、苏平阳、苏俊、王大治等人;刘仲基本来也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回家看看的;可惜他离不开。
渠清泽坚持跟着到平阳府城;带领江宁营五百军士的;是孙元坤。
苏化文准备好了一切;苏天成迎娶县主朱审馨;算是家里最大的事情了;毕竟朱审馨的身份不同了;府邸重新收拾了;这次苏天成回家;苏化文也想父子俩好好谈谈;解决一些家庭里面存在的问题。
刚刚进入平阳府城;苏天成就发现了平阳府不少的官吏。
他是平阳府的名人;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榜眼;在山西省的名气很大;加之担任江宁县知县以后;做出来的一些事情;震惊了朝廷;也传到了平阳府。
与众位官吏寒暄行礼的时候;苏天成的面容亲切;实际上;他对这一套做法;没有什么兴趣;回家结婚;毕竟是自己的私事;越低调越好;闹得沸沸扬扬的;没有多大的意思。
苏天浩和苏天然都在迎接的队伍里面;两人的态度。略有些不同;经过了上次的波折。苏天成发脾气离开之后;苏天浩曾经训斥了苏天然;也在母亲王氏面前;说了直话;大意是埋怨母亲;不知道朝廷里面的情况;以为有些事情;苏天成一定会顾忌脸面的。殊不知苏天成已经不是寻常人;根本不在乎这些事情。
苏天浩笑容自然;苏天然显得有些尴尬。
毕竟是自家兄弟;苏天成也不愿意闹得很僵;所以;他还是面带笑容打招呼了。
回到府邸;苏化文正在会客室等候。
因为苏天成是朝廷命官。苏天浩是国子监监生;所以;府邸专门设置了会客厅。
看见了这一幕;苏天成有些啼笑皆非;会客厅是用来见外人的;自己长时间没有回家。在这个家里;已经成为客人了。
“父亲;孩儿给您请安了。”
王氏没有在会客厅里面;苏天成也没有问;跟着他身边的王芙蓉和柳如是。也跟着行礼。
苏化文看了看王芙蓉和柳如是;王芙蓉他是认识的。可不认识柳如是。当然;柳如是的身份;他知道一些;据说是青楼女子;在这件事情上面;他是有些不满意的;尽管是商贾人家;但迎娶青楼女子;还是有些伤及颜面的。
苏天成带着两人来拜见自己;言下之意;已经是很明确了;苏化文有些气恼的同时;也感觉到有猩悲;今后的任何事情;苏天成都是自己做主了;不会征求他的意见了。
看见了苏化文微妙的表情;苏天成的脸sè沉下来了;在这个家里;他遭遇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没有遵循什么父母之命;他的骨子里;毕竟是现代人的思想;不会遵守那么多的清规戒律。
王芙蓉和柳如是;都是自己的女人了;不管怎么说;家人都要尊重她们;不管她们是什么出身;这种起码的相互尊重;还是要有的。
如果有什么不满意;尽管在背后和自己说。
柳如是发现了其中的微妙;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苏天成用眼神制止了她。
“父亲;若是没有什么事情;孩儿去歇息了;一路奔波;有些辛苦。”
苏化文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但有些勉强。
“王芙蓉和柳如是去休息吧;我们还有邪说说;你的母亲和二娘身体不适;尚在歇息。”
“既然如此;芙蓉和柳隐去歇息吧;等到大娘和二娘身体好些了;我们一起去拜见。”
苏化文带着苏天成;进入了书房。
“坤元;上次在太原府的事情;我知道了;训斥了天然;这件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毕竟是一家人啊。”
“父亲;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孩儿说的话;是算数的;不管怎么说;孩儿都是苏家的人;礼仪还是知道的。”
听见苏天成这么说;苏化文叹了一口气;诸多的往事;一一浮现在心头;就说现在;苏天成马上就要大婚了;王氏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想到的还是家产的问题;庶出和嫡出的问题;这些都是敏感的问题;自己的这个儿子;崇祯三年出去一趟之后;xìng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早不是以前的xìng格了;估计王氏的这些想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好了;不说这些事情了;你在江宁县;一切都还好吧。”
“都还好;父亲也要注意身体。”
“嗯;我一切都好;你多注意就行了;闲暇的时候;对写信;说说情况;有什么需要家里帮忙的;不要客气。”
苏天成点点头;没有说话;他有些奇怪;在家里;历来都是王氏做主的;苏化文的决定;没有多少决定xìng的作用;尽管说因为雷文彤的事情;苏化文曾经发怒;甚至要休掉王氏;可多年形成的习惯;短时间是改变不了的。
最为明显的事情;就是那一万两黄金的事情;在这之间;王氏的态度;曾经有所改变;可惜牵涉到金银之后;还是和以前一样;正是因为这样;苏天成的心也冷了。
“坤元;你看;你大哥已经是国子监监生了;时间不短了;在吏部申报了候补;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一直都没有实缺;如果有机会;你是不是帮忙说说。”
苏天成的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他不反对为家里做事情;前提是家里人也知道关心他;可惜的是;这种亲情;不是相对的;在孝道至高的明朝;他没有改变家庭状况的想法;也不愿意花费这样的气力;既然王氏对自己不在乎;那就互不干涉。
苏化文对自己表示出来了关心;他还是有些心动的;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想不到这么快;苏化文就提出来了要求;至少也要等几天;说到这样的话语吧。
“父亲;这件事情;孩儿记下来了;有机会的时候;再说吧;孩儿远在江宁县做事情;和朝廷里面的官员;不是很熟悉;说话不一定有用的。”
“坤元;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天浩毕竟是你的大哥;打虎还需亲兄弟啊。”
“父亲;不说这些事情了;孩儿婚礼的事情;让父亲cāo劳了;孩儿打算完婚之后;带着朱审馨到江宁县去的。”
“坤元啊;这件事情;我正想着和你谈谈的;朱审馨还是留在平阳府好啊;毕竟这里是你的家;若是跟着到江宁县去了;大家会怎么看啊。”
苏天成摇了摇头;态度很是坚决。
“父亲;这件事情;不用多说了;朱审馨跟着孩儿到江宁县去。”
“坤元;你总是要为家里考虑一下啊。”
“孩儿已经为家里考虑了;不然;就直接到太原府;将朱审馨接到江宁县去;孩儿已经说过了;平阳府城的财产;包括太原府城的财产;孩儿都不要的;包括这次举办婚礼的开销;孩儿都是自己承担的;这次带回来了不少的银子;足够开销了;孩儿知道父亲为难;不会提出来什么过分的要求的。”
苏化文语结了;说不出话来;为了苏天成这次的大婚;王氏的确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认为嫡出子女和庶出的子女;婚礼的档次肯定是不同的;开销也是不同的;言下之意;苏天成尽管迎娶的是晋王的妹妹;但也要按照苏家的规矩来。
为了这件事情;苏天浩都提出来了不同意见;认为母亲王氏的做法有问题;可惜王氏还是坚持自身的想法;以至于苏天成回到了平阳府城;她竟然装病;没有出面。
从苏天成说话的语气来看;可能知道了这件事情。
“父亲;没有其他的事情;孩儿准备去歇息了;明rì就带着众人;到太原府城去;接回来朱审馨;大婚之后;孩儿很快就离开平阳府城了。”
东边的院子;依旧住着苏化文和王氏等人。
这次苏天成回来;安排在了西院;没有在东院。
西院重新收拾了一番;房屋都重新装饰了;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看着苏天成的背影;苏化文说不出来话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很失败;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王氏说了算;可惜在苏天成的事情上面;王氏不能够做主了。
看着熟悉的府邸;苏天成忽然觉得很是陌生了;这里是自己长大的地方;穿越之后;在这个府邸里面;也生活了好长的时间;可惜的是;这里面;已经没有了亲情;引面而来的;只有冷漠;就说自己迎娶县主朱审馨;居然是在西院;父亲没有想着腾出来东院;当然;这可能是王氏的意思。
看了看身边的王大治;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大治;通知江宁营所有弟兄;今夜在客栈住宿;明rì一大早;我们到太原府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二十八章信守诺言
苏天成刚刚准备歇息的时候;王大治来禀报;说是外面有人来拜访了。
他没有在意;回到家乡来了;有人来拜访是正常的;这个年代;有人来拜访;不是说非要认识你的;有些读书人;可以自我引见;反正大明朝都是读书人把持的。读书人本身所具有的优越心理;也使得这方面的结交;是不少的。
“苏大人;别来无恙啊;在下曾经想着;到江宁县去看看的;想不到苏大人回来大婚了。”
“哎呦;原来是孙大人啊;快请坐;请坐。”
孙传庭来拜访;确实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
一年之前;他见到了孙传庭;两人当时就约定了;一年之后;孙传庭到江宁县去看看的;想不到孙传庭记得这么的清楚;看来孙传庭能够成为大明朝少有的悍将;也是有原因的。
“早就想着到江宁县去看看了;苏大人剿灭了紫金梁;以不足五千将士;迎战对方一万多流寇;能够生擒紫金梁;在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孙大人不要这么说;只是侥幸而已;这次回到山西来;我还在想着;山西的流寇猖獗;有些甚至就在附近活动;听闻有一部分的流寇;已经进入到北直隶;到了赵州、西山、顺德、真定一带了;看来还是要加大进剿的力度啊。”
“是啊;流寇猖獗;朝廷难以安宁啊;剿灭流寇。需要耗费大批的银两;流寇的破坏xìng也是很大的。流窜到每一地;都是生灵涂炭;若是长期这样下去;后果难料。”
“依照孙大人的意思;这剿灭流寇;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啊。”
苏天成这样问;是有深意的;孙传庭作为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主要功劳;就是剿灭和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终也是栽倒在农民起义军的手里;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崇祯八年的时候;孙传庭才会复出。最终于崇祯十一年;在潼关兵败身亡。
孙传庭的战术;有着一定的先进xìng;也是以剿灭流寇的实力为主的;不主张受降;而且在征战的过程中。还注意了就地发展;不断冷自身的实力。也是因为这些正确的主张;在剿灭流寇的战役中;取得了一些关键xìng的胜利。
可惜生不逢时;朝廷内部的斗争。他与杨嗣昌之间的矛盾;最终结下了恶果。曾经告病辞官;曾经被投入到大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战果;付诸东流;崇祯十一年再次复出;流寇已经成了气候。
“苏大人如此说;在下真的是不好意思啊;想苏大人剿灭紫金梁;已经是名震朝廷了;如何剿灭流寇;了然于胸;在下要是评头论足;岂不是班门弄斧了。”
苏天成有些无奈的摇头;明朝出名的将军;几乎都是文人出身的;孙传庭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学问是不用说的;一般人理解的;军中的将领;都是脾气火爆的;直来直去的;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解;明朝的儒将是很多的。
“孙大人万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孙大人虽然赋闲在家;然我们都是同乡;我想着;适当的时候;向朝廷举荐大人的;山西深受流寇侵扰之害;以至于农民不能够安心生产;如此的局面;是不能够长期存在下去的。”
孙传庭的脸红了一下;他已经过了不惑的年纪;足足比苏天成大了一倍的年纪;想想苏天成担任江宁县知县;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看看自己;天启年间;魏忠贤乱政;辞官归故里;转眼这么多年过去;蹉跎了岁月;寸功未立。
“苏大人这么说;在下就不客气了;其实在下是赞成苏大人的战术的;对付流寇;必须剿灭他们的有生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够招抚;以消灭其有生力量为最大的任务;而且剿灭流寇;和恢复生产要同步进行;必须要安抚一方的百姓。”
苏天成微微点头;这样的做法;才能够做到一劳永逸;可惜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真正能够这么做的文武官员;几乎是没有的;要么就是想着急功近利的;恨不得明天就剿灭了流寇;或者是一厢情愿的认为;流寇是迫不得已造反的;只要朝廷施以恩惠;一定是能够剿灭的。
恢复生产;不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需要耐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特别是在剿灭流寇之后;怎么来让农民能够吃饱饭;能够不想到造反;比如说河南的那种情况;农民不支持流寇;让流寇没有生存和落脚的地方。
“就说这紫金梁被剿灭;在下就分析过了;苏大人曾经在河南赈灾;传播了朝廷的声誉;农民感恩朝廷;想到的是稳定;不愿意造反;紫金梁离开山西;进入河南;得不到支持;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进入湖广;想着取道湖广;进入四川;这样的情况下;人心不稳;必然是惶惶然的;大人抓住了机会;一举剿灭了紫金梁;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紫金梁是流寇三十六营的召集人;带领一万多人吗;在庐州府的英山县;被大人全歼了;这件事情;在山西引发了极大的反响;流寇都有些惊慌失措了;加之朝廷加大了征剿的力度;大部分的流寇;都流窜到北直隶一带去了。”
“不过;山西境内;还是不安定;在下就知道;还有好几股的流寇;活动在汾州、沁州、潞安府、泽州、平阳府一带;四处流窜;居无定所;朝廷的军队;不好剿灭。”
“对付这些流寇;在下以为;要统一指挥权;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被流寇牵着鼻子走;朝廷军队;驻扎在固定的地方;一步步压缩流寇活动的空间;最终令他们无路可走。”
孙传庭提出来的战术;是传统的思想;也是正规军作战的思想;寻求和流寇的正面对决;最大限度的杀伤流寇的有生力量;压缩流寇的活动空间;令流寇不得安宁;疲于奔命;最终被打垮和拖垮。
这种战术;不能说不正确;但在明朝末年;这样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各地的督抚;想法不一样;只要自己的境内;没有流寇的sāo扰;就不会去关心其他的地方;同时;统一军队的指挥权;更是大忌;不仅仅朝廷不放心;恐怕朱由检都会嘀咕的;如果军队的指挥者多了;大家的意见;更是难以统一。
其实;崇祯十年;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灭流寇的计划;就是基于统一指挥权;各地都要参与到剿灭流寇的作战计划中间;这种统一指挥权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如果做到了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下去;流寇是难以发展壮大的。
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量的消耗了白银;朝廷是难以长时间支撑下去的;但不坚持下去;放松了;最终流寇反弹起来;危害更大。
苏天成不赞成这样的作战方式。
实际上;他要求江宁营将士刻苦训练;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要锻炼出来一支无敌之师;不仅能够和流寇、后金八旗面对面作战;而且能够长途奔袭;你流寇不是能够跑吗;我比你跑的更快;一旦咬住你了;你没有地方藏身;就是跑到天上去;我也要追到你;将你拉下来。崇祯十年;李自成在潼关战役中惨败;带着十七人;躲进了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可惜朝廷军队没有再接再厉;留下了最大的隐患;导致后来的厩失守;明朝灭亡。
或许是看见苏天成没有说话;孙传庭神情有些严肃;更显得专注。
“孙大人的战术;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目前的条件下;还是寻求各个突破;朝廷困难很大;多方的调动兵力;有着不小的难度;耗费的银两;也是天文数字;若是能够训练出来一支军队;可以和流寇正面作战;也能够追剿四处逃散的流寇;是较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