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天成没有闲着;他按照原来的计划;采取了下一步的措施了;送礼。
南京六部、都察院、京营、应天府、上元县;其余的京畿县;所有的官吏;都收到了礼品;这是江宁县的产品;主要是十五家商铺的产品;同时;县衙的官吏;开始大范围的向熟人推介这些产品。
官田整修已经结束了;只是修建的几个水池和堰塘;还没有彻底结束;农民拿到了银子;也加入到了购买大军里面了;马上就是chūn节了;谁不想自家好好过年啊。
户房对用工情况;也要做出来统计;这是知县大人专门吩咐的;令户房的吏员和参与统计的衙役想不到的是;好多参与整修官田水渠的农民;直接进入了作坊做工了;这也是因为;商铺的老板;发现这些是好的劳动力;自身也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作坊。
江宁县的商铺和作坊;短时间之内;竟然招募了六千多人;如果不是chūn节临近;招募的人;恐怕更多;有些农民;急着回家去过年;暂时没有到作坊去。
随之到县衙来的;是江宁县境内的一些酒楼;他们也得知了风声。
酒楼的老板到县衙来了;拜见苏天成之后;也提出来捐银子。
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
流动人口的增加;必然要促进酒楼和客栈的生意;好多的酒楼;生意都非常的红火;他们自然担心了;县衙照顾诸多的商贾;唯独忘记了他们;要是今后有什么变故;这些商贾没有事情;他们岂不是要遭殃了。
再说了;人活一张脸;看看那些上缴了捐银的商贾;走路的时候;都是昂着头的;酒楼的老板自然是不服气了;凭什么自己就要低着头走路啊。
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苏天成终于笑了。
初步的目标达到了;大户、富户的捐银;接近七十万两了;加上盐商的捐银;一共是二百三十万两;完全可以办大事了。
他将目光对准了市舶提举司。
既然消费增加了;从各地进入江宁县的货物;必然要增加;最为重要的通道;就是市舶提举司了;从水路来的货物;量是最大的;这样的一笔税收;决不能漏掉了。
再说了;江宁县得到了如此多的捐银;纸里包不尊;上面知道了;肯定是要动心思的;市舶提举司收取的银子多了;上缴给朝廷的银子;自然多起来了;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不会眼红江宁县的银子;至少不会盘剥过多的银子。
通过王道直的联系;苏天成与市舶提举司取得联系了。
江宁县抽调了十五名吏员、三十名衙役;进入了市舶提举司;这些人的各项开销;都是江宁县负责;他们的职责;就是收取赋税;运到江宁县的货物;包括到上元县的货物;一律按照二十税一的比例抽取赋税;不管是谁;都不能够特殊。至于说收到的赋税;江宁县只要其中的一成。
苏天成的时间;计算的非常合适;大量的货物;通过水路;运往了南京。
江宁县的吏员和衙役;刚刚到市舶提举司;就开始忙碌了。
这一切;如同是变魔术;令县衙所有的官吏;目瞪口呆;他们实在不明白;知县大人哪里来的本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令江宁县的商铺;如此的红火;大部分的店铺;忙的不可开交;商品源源不断的卖出去了。就连京营里面的军士;也开始大规模的在江宁县购买商品了。
这一切;在苏天成的眼里;是理所当然的;今后的发展;会更快的。
chūn耕生产;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了;县衙已经有了足够的银子;免除来年田赋的事宜;没有丝毫问题了;这样能够刺激脓种田;当然;这里面;对于江宁县的士绅;是有着一些影响的;既然县衙免除了田赋;农民就不需要想方设法;挂靠到士绅的民下了。
这样的大事情;需要得到应天府的批准。
苏天成到应天府禀报的时候;发现唐世济也在应天府。
江宁县出现的巨大变化;早就引起了唐世济的关注了。
唐世济和王道直听了苏天成的禀报之后;目瞪口呆;江宁县保证足额上缴赋税;自行承担官吏、巡检司军士的俸禄;还要免去来年的田赋。
这好比是天方夜谭啊。
唐世济首先开口了;追问江宁县的收入来源。
苏天成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了江宁县的收入来源。
他本来不想说的;可这样的事情;瞒不住;还不如早些说出来;有一个后果;他是想到的;也做了准备;那就是南京六部和应天府;肯定是要从中间盘剥一些的。
唐世济倒也爽快;直接提出来了;兵部等部门;很是困难;江宁县既然如此的富裕了;是不是考虑一下;上缴一些捐银;王道直也跟着说了;府衙的官吏;待遇还不如江宁县的官吏;这有些说不过去了。
三十万两的白银;在这样的商议中间;消失了。
离开应天府的时候;苏天成恨恨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自己也没有办法;这些银子;必须要掏出来。
江宁县专门充实了收缴赋税的队伍;名义上;这些吏员和衙役;是收取田赋的;实际上;他们专门负责捐银的收取;至于说田赋;苏天成考虑好了;只要自己还在江宁县;就不会收取田赋;反正请示了应天府;府尹大人没有反对。
腊月二十的时候;县衙免除来年田赋的告示贴出去;再次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早在整修官田的时候;不少的脓;就来看过了;如今;县衙免除来年的田赋;这样的情况下;好好种田;田地上面的收成;都是自家的;若是不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岂不是太可惜了;不少的脓;从腊月开始;就整理自家的田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九十八章巡检司军士的气势
腊月二十;苏天成、渠清泽和熊子健三人;来到了位于城郊的巡检司的军营里面。
军营是新建的;周围都是禁区;寻常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城内的军士不多;每天都有军士;轮流守护城门;在大街上巡逻;其余的军士;悉数在军营里面训练。
军营里面的制度;是孙元坤和众人商议之后定下来的;苏天成过问了;而且做出来了修改;取消了屯军;这样一来;巡检司的军士;就成为了职业军人。
至于说军户制度;依旧存在;但做出来了很大的修改;继承制度取消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观念不存在了;想要升迁;一律凭借军功。
巡检司的军士;属于地方民团的xìng质;尚不是朝廷正规的军队;五千军士;最高指挥官孙元坤;不过是九品的巡检;下面的设置;自然要做一些改变。
五千军士;设为五个营;每营一千人;其中两个骑兵营;一个神机营;两个步兵营。
每营设五个旗;每旗二百人。
每旗设五个队;每队四十人。
从营到队;长官的设置;都是一样;一正两副。
最为重大的修改;是关于军士的待遇问题;营长每月俸禄二百两银子;副营长每月俸禄一百八十两银子;旗长每月俸禄一百两银子;副旗长每月俸禄八十两银子;队长每月的俸禄五十两银子;副队长每月俸禄四十两银子。普通军士;每月俸禄五两银子。
这样的俸禄制度。已经开始执行了。
这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也是必须要承受的负担;按照这样的制度执行;五千将士;每年需要的俸禄接近六十万两银子;加上平rì的开销;合计需要七十万两的白银。
这样的高薪;江宁县不可能维持庞大的军队。
苏天成的想法也是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太多的人;顶多三万人;重点在于军士的质量。而且军士的待遇;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可能完全一样。
军队里面;绝对不允许有贪污的行为;每营、旗、队里面。都有专门的军士;负责监督;发现有贪墨的行为;立即举报;一旦查证落实;予以严惩。
将士的待遇落实之后。巡检司军士的自律程度;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从峨眉山过来的三千军士;他们的家人也到了江宁县;自身的俸禄。完全可以养活家人了。
巡检司的军士;已经成为江宁县百姓羡慕的群体了。
江宁县不少的青壮。都想着能够进入巡检司;可惜暂时没有机会。
苏天成、渠清泽和熊子健到了军营的门口。
不管是谁;到了营门;一律都要下马。
三人下马了;将缰绳系在了军营外面的马桩上面;孙元坤、刘实亮、罗昌、刘铁汉、马华彪等人;在军营外面迎候。
站在军营门口的军士;如同木桩一样;一动不动。
“属下拜见大人。”
孙元坤等人;按照军队的礼仪;单膝跪地;给苏天成行礼。
苏天成抱拳还礼。
所有军士都列队站好了;骏马在主人的身边;似乎也明白;今rì情况不同了;显得很是安静。
虽然只有五千人人;但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气势;仿佛是千军万马等待沙场点兵。
苏天成一眼看过去;就感觉到不一般的气势;这股气势很是骇人。所有人都纹丝不动;没有得到军令;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会有人躲避。
产生这样的效果;重点还是在于平时的训练。
巡检司军士的训练计划;一般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这是几百年之后;特种部队的训练方式;第一是负重跑步;背着二十斤重的石头;每天都要跑5公里;第二是体型稳定的训练;每天都要举着长枪;在长枪的前方;吊着一块石头;一动不动一个时辰;第三是刀法枪法和格斗的训练;每rì的训练;也是一个时辰;第四是骑术的训练;每rì是一个时辰。
特种部队的训练方式;苏天成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但大致的思路;他还是知道的;这样的训练;被称之为魔鬼训练;能够通过训练熬出来的军士;都是以一当百的。
进行这些训练;针对xìng是非常强的;苏天成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出来一支战无不胜的特种部队;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如今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火器的限制是很大的;鸟枪和三眼铳;装火药的时间长;发shè速度慢;准确xìng不高;受到yīn雨天的影响大;面对着骑兵的速度和冲击;作用不是很大;一旦骑兵冲到眼前来了;只有遭遇屠杀的份。
至于说大炮;都是实心炮弹;杀伤力不是很大。
真正的燧发枪;还没有研制出来;根据历史的记载;燧发枪是南晶部右侍郎毕懋康崇祯八年发明的;如今是崇祯五年末;南京的户部;没有这个人。
若是能够找到毕懋康这个人;研发出来燧发枪;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燧发枪是依靠撞击发shè的;扣扳机之后;龙头下压;因为弹簧的作用;与火石摩擦发火;产生了冲击力;shè出去了铁弹;燧发枪的最大好处;就是克服了风雨对shè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用手按龙头;瞄准较为准确;在各种情况下;都可以发shè;不足之处是发shè速度和装弹;包括炸膛的问题;还是没有能够很好的解决的。
苏天成清楚;自己不可能完全依靠着火器的作用;需要依靠的;依旧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冷兵器队伍;想想满清的八旗;依靠的就是骑兵夺取天下的。他不是火器庄家;公务员是不可能接触到枪支的;更不要说清楚构造原理了;但他准确的知道火器的作用;一钓现机会;他会不顾一切的抓住;投入大量的金银;不断加以改进的。
临时的检阅台吗;早就搭好了;能够上检阅台的;也就是苏天成和渠清泽。
苏天成没有首先上检阅台;而是从每一个军士的面前走过;看看每一个人;尽管是严冬季节;尽管天气寒冷;可站在cāo场上的军士;挺直了身体;一动不动。
这是他煞费苦心;打造出来的一支部队;也是绝对忠于自己的部队;对每一个军士;他都是心存感激的;扭转乾坤、改写历史;就需要靠着这些军士。
渠清泽受到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进入了军营;就感觉到一股萧杀的气息;每个军士;都是那么的彪悍;站着一动不动;透露出来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他是见过不少军队的;但今rì的感受;完全不一样;这是一支完全不一样的军队。
苏天成和渠清泽慢慢的走上了检阅台。
“大人;巡检司五千将士;列队完毕;请大人检阅。”
“开始吧。”
场面瞬间发生了变化;孙元坤拔出了钢刀刀;举向天空;寒光闪闪的钢刀;就是命令。
骑兵营首先通过检阅台;所有人都拿着弯刀;骏马在军士的控制下;步调一致。
接着是神机营;最后是步兵营。
队列全部走过检阅台之后;令人眼花缭乱的演练开始了。
骑兵营出来两拨将士;每队五十人。
刘实亮带着一队;罗昌带着一队。所有人拿着木刀;木刀用布包裹着;他们开始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捉对厮杀;这样的厮杀;是需要讲究战术的;有分兵合围;有队列冲锋;有剿灭残敌。
接着是神机营的shè击;远处有木桩;他们要shè中木桩。
最后是步兵营的捉对厮杀;也是最为jīng彩和残酷的厮杀。
苏天成的神sè如常;渠清泽和熊子健的脸sè都变了;有孝白。
有些军士跌下马了;重重的摔在地上;但一声不吭;很快的站起来;牵着骏马走到一边;有些军士;手上都能够看见血迹了。
裹着厚布的木刀;砍在身上的时候;声音都能够听见;骏马的嘶叫、军士的怒吼;刀光剑影;唯独没有呻吟的惨叫声。
一个时辰之后;演练结束。不管是骑兵、神机营;还是步兵;双方在拼搏的过程中;贯彻了一个观念;在没有接到撤退命令的时候;哪怕是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能够退缩。
苏天成双手抱拳;弯腰鞠躬;给cāo场上的所有军士行礼。
“我要感谢你们啊;让我看见了自信;看见了荣誉;一支军队;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军魂;是战无不胜的信念;当我们的家园即将遭遇侵扰;当我们的亲人即将遭遇屠戮;当我们的家人即将遭遇凌辱;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拿起我们手里的钢刀长矛;毫不客气的砍向对方的头颅;我们的枪口和炮口;要对敌人发出怒吼;让我们的对手发抖、颤栗;让他们跪在我们的面前求饶;我相信;诸位兄弟能够做到;我们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我等一定誓死效忠大人;誓死效忠大明。。。”
孙元坤带头说出来了口号;众人都跟着吼出来了;声音震耳yù聋;有着足够的气势。
演练结束之后;酒宴已经摆好了;今rì特殊;军营里可以饮酒。
苏天成的兴致很高;端起了大碗;给众多的军士敬酒;这一次;他喝醉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一百九十九章突如其来的考验
因为山西流寇猖獗;朝廷派出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入了山西;协助宣大总督张宗衡、山西巡抚许鼎臣剿灭流寇;可张宗衡和许鼎臣为了巩固自身的实力;争夺对三部将的领导权;令贺人龙等人无所适从。
山西境内的二十四万的流寇;号称三十六营;见到朝廷增兵了;由合营而分军;分为三股;分头行动;趁机攻打太原、汾州、沁州和辽州。
紫金梁和张献忠攻下了辽州;在这个过程中;辽州知州李呈章战死。
因为辽州被攻打下来;朱由检大怒;令山西境内的朝廷军队;加紧剿灭流寇。流寇攻下县城;不能够算是大事情;但攻下了州城;就有些严重了。
如此情况下;张宗衡和许鼎臣不敢继续争权了;弄得不好;他们的脑袋就要掉了。
流寇开始遭遇到强大的压力了;接连吃了一些败仗。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紫金梁召集三十六营的首领商议;开始四面转移。
紫金梁率领部分的流寇;进入了河南;这里有些地方;山大人稀;是隐藏的好地方;可他在河南的rì子不好过;这里的百姓;不支持流寇;甚至是抵制流寇。
紫金梁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离开河南。接下来;他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湖广;另外的一个选择;进入南直隶。
流寇的行踪飘忽不定;今rì在这里;明rì在那里;难以找到准确的方向;不少的州府县;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会攻打自己这里;府衙和州衙的情况好一些;县里就不好说了;难以有足够的力量抗衡。
流寇和朝廷军队交战的时候;可能是万人以上;也可能是几千人。甚至是几百人;遇见了朝廷的大军;他们从来不恋战;撤退很是迅速;可攻打县城的时候;是下了狠手的。不惜一切代价。
被攻破的县城;结局是很惨的;金银珠宝和粮食;被洗劫一空;官吏也被杀害。
皇上的密旨没有明说。唐世济很清楚;这是提醒他做好一切的准备。若是流寇到了南直隶;不能够出现县城甚至是州城被攻打下来的情况。
流寇不大可能进入南直隶;毕竟这里有南京京营;力量还是很不错的;唐世济认为;紫金梁最大的可能xìng;就是进入湖广;甚至有可能到四川去。
明朝的习惯;就是文官统领军队;好处还是有的;那就是文官一般都有学识;能够看见一些问题;做事情比较谨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砺;能够很快明白战场中间的玄机;预判问题。
但总体来说;文官统领军队弊大于利;文官毕竟是文官;对战局的把握;将士的任用;不是很清楚;特别是文官不能够和将士同甘共苦;难以得到将士的认可;很多的时候;凭着个人的判断;草率做出来决定;不能够审时度势;最终导致惨败。
看完了密旨;唐世济迅速请来秦三德和张泰宁。
待到两人看完了密旨;唐世济开口了。
“秦公公是怎么看的啊。”
“唐大人;咱家以为;这紫金梁是不大可能到南直隶来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唐世济点点头;看着张泰宁。
“在下觉得;秦公公的看法是准确的;紫金梁很有可能进入湖广;不过这些流寇;行踪飘忽不定;若是他们离开河南;进入南直隶sāo扰一下;得到一些好处之后;再到湖广;也是有可能的。”
张泰宁的看法;毕竟成熟一些。
唐世济皱着眉头;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有些麻烦了;流寇离开河南;若要进入南直隶sāo扰;有多条路线;可以到凤阳府、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入凤阳府的可能xìng不大;凤阳府是中都;那里的守备力量;还是不错的;剩下就是庐州府;或者是安庆府;这两个地方的卫所;名存实亡;军士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唐大人;洒家以为;张将军说的很是正确啊;如此应当抽调两大营的军士;赶赴凤阳府、庐州府和安庆府;严防流寇的sāo扰。”
张泰宁马上变成了苦瓜脸。
“秦公公;两大营的情况;您是知道的;目前能够抽调的兵力;已经很有限了;若是抽调三队人马;分别到安庆府、庐州府和安庆府;实在是困难啊。”
秦三德也知道情况;朝廷从两大营;抽调了不少的兵力了;可这样的话;他必须要说。
唐世济开口了。
“流寇到中都的可能xìng不大;那里的守备力量是不错的;皇上很可能给中都也下旨了;我看还是要注意庐州府和安庆府的守卫啊。”
秦三德看了看张泰宁;再次开口了。
“咱家有个建议;两大营确实存在困难;就抽调一支人马;赶赴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颇多;让知县苏天成带领一部分的巡检司军士;赶赴安庆府。”
唐世济愣了一下;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是地方民团;参与到剿灭流寇的战役中间;不是很合适的;再说了;流寇进入南直隶的可能xìng很小的。
细细一想;他有些明白了;秦三德是想着苏天成能够立功。
这样的好事情;谁不愿意做啊;朝廷出银子;何况流寇很大的可能xìng;不会到南直隶。
既然这样;他是不会提出来异议的;只要是落实了皇上的旨意;其余都无所谓了。
“秦公公这个建议很好;本官以为;就分两步进行;南京两大营抽调五千军士到庐州府;江宁县巡检司抽调三千军士;到安庆府。”
“咱家还有一个建议;张将军;是否将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借给江宁县;这些军士;战斗力是很不错的;曾经跟随江宁县知县苏天成;彼此也熟悉啊。”
接到了南京兵部的敕令;苏天成目瞪口呆。他不敢相信;唐世济居然会发出来这样的命令;这就是乱弹琴啊。
流寇从山西进入河南;无法立足了;最大的可能xìng;是直接进入湖广;一般不会到南直隶来的;就算唐世济是不放心;随便抽调南京两大营的军士;也是能够威慑流寇的;再说了;各地还有卫所的军士;至少可以抵抗一阵子的。
南直隶所辖的十五府;两个直隶州;应天府驻扎有两大营;苏州府、扬州府和凤阳府驻扎朝廷的jīng锐大军;其余地方;卫所军队的人数不多;应付一般的事情;绰绰有余。
怎么都不需要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出动啊。
可惜苏天成没有机会考虑这些事情了;既然兵部下了敕令;他就要做好准备了;不管怎么样;就是做做样子;也是必须的;再说了;趁着这个机会;将将士拉出去历练一下也好。
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骁骑营的七百军士;暂时归江宁县巡检司节制;划归自己指挥了;这是最好的机会;这次的征战结束;回到江宁县之后;这支军队;就不要归还给两大营了。
苏天成不愿意做无用功;从江宁县到安庆府;需要经过太平府、池州府;按照正常的速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时间宝贵;万一流寇很快到安庆府;自己还在路上;这岂不是令人丧气啊。
接到了敕令;苏天成准备离开兵部了;当然;接受敕令;兵部至少是需要有一些照顾的;趁着这个机会;要一些东西;也是不错的。
“下官拜见唐大人。”
“苏大人;这次你要带着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到安庆府去;本官希望你能够建立功勋啊;流寇若是敢到南直隶来作乱;定要他们有来无回。”
“下官一定竭尽全力;剿灭流寇。”
“这次到安庆府去;路途遥远;江宁县还有什么需要啊。”
苏天成非常的高兴;这可是敲竹杠的好机会啊;虽然唐世济说的是客气话;但自己肯定不会客气的。
“下官仔细考虑了;尚需要一些战马和盔甲的。”
唐世济皱起了眉头;他是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也就是南直隶和浙江军队的最高统帅了;提供必要的物资;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江宁县的富裕;谁不知道啊。
“苏大人;兵部也有困难啊。”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征战需要银子;兵部一毛不拔;肯定是不行的。
“大人;江宁县巡检司也有些困难啊;这次到安庆府;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啊;所缺乏的战马和铠甲;县衙实在是想不到办法啊。”
“那你说说;需要多少啊。”
“需要四百匹战马;一千套铠甲。”
打造一副上好的铠甲;需要白银一百多两;这价格不低了。
唐世济皱着眉头;好半天没有说话;他也会算账;这两样东西;价值接近十万两白银了;又都是紧缺的东西。
“苏大人;兵部拿不出来这么多啊;本官看;四百匹战马;可以解决;至于说铠甲;最多拿出来两百套。”
苏天成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本来就是狮子大开口;再说了;继续争取;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能够得到这些装备;已经很不错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章临行准备
兵家乃是凶险之地;谁知道苏天成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王芙蓉到了苏天成的身边;感受到了温暖;找到了依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苏天成去剿灭流寇;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也不想活了。
至于说chūn屏;当初到苏天成的身边;就是有着特殊含义的;自从王芙蓉到府邸去了之后;一直都是照顾苏天成的起居;慢慢的开始熟悉苏天成的个xìng;也不可抑制的爱上了苏天成;马上就是chūn节了;苏天成正好可以在家里;谁知道要带兵出去征战。
“少爷;为什么要到安庆府去剿灭流寇啊;朝廷那么多的军队;为什么不去啊;不行;少爷要是去了;奴婢也跟着去;要是少爷出现什么危险了;奴婢挡在前面;保护少爷。”
这是王芙蓉说出来的话。
“公子;妹妹说的是这样的;奴婢也是这么想的;公子到安庆府征战;身边不能够没有人照顾啊。”
这是chūn屏说出来的话。
苏天成的头都是大的;两天之后;就要出发了;如今等待一件事情;那就是宋思军的战马;明天就到了。要不是这个原因;翌rì就出发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已经领来了盔甲、弓箭等等;战马也到位了;有了唐世济的敕令;一切事情都好办。
带着女人去打仗;简直是天下奇闻了;必定要遭遇到弹劾的;就算是秦三德有心帮忙;都不好说什么了。
可王芙蓉和chūn屏。都是关心自己的;必须要做好安抚和解释。
“好了;我知道你们的担心;没有多大的事情的;还不知道流寇是不是到安庆府;就算是他们到安庆府;也就是想着劫掠一些物资的。又不是想着和官军对着干的;没有危险的。你们想想啊;若是我带着你们到安庆府去了;遭遇弹劾;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再说了。你们去了;军士还要保护你们;万一遇见了流寇;也是麻烦啊。”
苏天成苦口婆心的说了半个时辰;倒不是有这么多的话要说。主要是他说一句;王芙蓉和chūn屏姑娘说十句。解释都忙活不过来。
其实王芙蓉和chūn屏都是明白的;跟着到广安县去;肯定是不行的;只是她们已经将苏天成当作了完全的依靠;苏天成到安庆府去了;来回至少是一个月时间;若是流寇猖獗;还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的。
偏偏是chūn节的时间;万家团圆的时刻;苏天成却在外面征战;一家人不能够团聚;她们的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咒骂流寇的同时;也在埋怨朝廷;为什么这个时候;派苏天成到安庆府去剿灭流寇;朝廷那么多的军队;随便调动一下;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吗。
熊子健、刘云清、孙元坤、刘实亮、罗昌、马华彪、刘铁汉等人;进入三堂的时候;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训练了几个月时间;检验的时间;终于到了。
只是这次到安庆府去;只有三千军士;众人不可能都去的;这就要看苏天成的安排了。
卢天明、渠清泽、刘仲基和苏平阳;已经在三堂等候了。
看见所有人到齐了;苏天成开始安排了。
“熊子健、孙元坤、刘实亮、罗昌、刘铁汉;带领骑兵一营、二营;步兵一营;随着我到安庆府;征伐流寇;县衙的rì常事务;请卢大人负责;马上就是chūn节了;务必要保证江宁县的安定;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刘实亮负责巡检司的一切事宜;务必搞好巡逻;其余诸多官吏;一定要听从卢大人的安排;各司其职。”
苏天成刚刚说完;渠清泽慢悠悠开口了。
“大人;下官还是要跟随去征战的;县衙的诸多事情;卢大人和刘典史负责;就可以了;chūn节期间;事情不是太多。”
苏天成点点头;渠清泽随军征战;其实就算是监军了。
安排完毕;跟随苏天成到安庆府的众人留下来。
苏天成看了看众人;神sè严肃的开口了。
“江宁县距离安庆府;六百余里;若是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大队人马;六天到七天时间;这肯定是不行的;流寇的特点;就是飘忽不定;他们在山西河南遭遇挫折;不会与朝廷军队正面对峙的;况且流寇若是到安庆府;估计是想着劫掠财物的。”
“这次出动的军士;全部用骑兵;明rì一千匹战马就到了;刘铁汉;你的步兵营;改为骑兵三营;如此一来;我们配备是没有问题了;必须保证;在三rì之内;到达安庆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