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宁营组建之初。苏天成的主要心思,还是阻止流寇的壮大和后金鞑子的声势,两个主要对手,流寇已经被江宁营剿灭了,剩下的就是后金鞑子了,至于说和明军展开的厮杀,这是以前没有计划的,只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苏天成称帝了,所以才要进行这样的厮杀。

也就是说,后金鞑子才是江宁营的主要对手。

洪承畴率领的三万大军,与后金鞑子厮杀的时候,感觉和气势都是完全不同的,下手也是毫不留情的,应该说和明军之间的厮杀,那是属于内部的争斗,一些明军放下武器之后,江宁营的将士不会赶尽杀绝,但面对后金鞑子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不是放下武器,一律都是杀无赦。

方圆五里地的范围之内,出现了两个大规模的战场,十几万人在这里厮杀,天空中看不见飞鸟,阵阵的黄沙都带有了血腥之气。

江宁营与后金鞑子很快胶着在一起了,双方的伤亡都在增加,可没有一个人后退,都是拼命朝前冲锋,都是与对手展开不要命的厮杀,随处可见落马的军士,相互抱在一起,拼命撕扯,想着置对方于死地,双方厮杀过去了半个时辰了,依旧看不出来高低。

山峰之上的陈新甲,接到了多尔衮的请求了,要求做好准备的另外五万大同边军,这个时候应该出动了,已经过了未时,冬天的特点是昼短夜长,酉时天基本就黑了。

陈新甲暂时没有理睬多尔衮的请求,从目测的情况来看,他知道多尔衮没有全面出击,但这不能够说多尔衮的安排是错误的,从大半天的厮杀之中,陈新甲已经感觉到了,这场重大的战役,不可能在一天时间之内,就决出胜负,或许多尔衮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在战斗推进到后面的时候,可能是正确的做法。

五万的大同边军,陈新甲暂时不想动用,从江宁营的排兵布阵来看,肯定还有一路大军,等着这五万的预备队,若是在这个时候,将预备队拉上去了,那就是排出来了所有的兵力,万一不能够取得战局的优势,后面就真的不好说了。

惨烈的厮杀已经令陈新甲适应了,他命令传令兵,给王道直下命令了,不管遭遇多么惨重的伤亡,都必须要顶住,绝对不能够出现崩溃的局面,这是底线,若是出现了溃败的局面,影响到整个的占据了,陈新甲不会饶了王道直,尽管王道直的身份不一般,他也会拿出来尚方宝剑的。

陈新甲从初期的震惊,慢慢变得冷静起来,他果断的做出来了决定,今日的战斗,不会派出五万的预备队了。

主动撤出战斗的,居然是江宁营,这令所有人感觉到吃惊。

这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决定,当然做出来这个决定,苏天成也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第一天的战斗,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至少给予了五万大同边军重创,可与此同时,江宁营的伤亡也是不小的,若是继续坚持下去,对来日作战是非常不利的。

江宁营的软肋很是明显,从兵力上面比较,明军和后金鞑子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至少还有七万的联军没有动作,可江宁营只有一万将士了,这就是江宁营做大的软肋,卢象升率领的四万大军,至少还需要两日的时间才能够赶到,所以说第一天的厮杀,不能够伤了元气,否则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就难以坚持下去了。

对于江宁营的主动撤退,陈新甲、王道直和多尔衮都是猝不及防,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从战局上面来看,江宁营占据了不小的优势,若是坚持下去,说不定王道直率领的五万大同边军,都难以坚持了,面对这样的局势,江宁营为什么会全线撤退。

撤离战斗的同时,依照惯例,双方都要打扫战场,将阵亡将士的遗体带回去,这是规矩,不需要商议,大家默默遵照执行。

对这种局面不适应的,是多尔衮,在他交战的思维里面,胜利者才能够打扫战场,失败者是没有资格的,至于说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双方就继续的厮杀,只到决定出来了胜负。

战场上的情况是惨烈的,收拾战场的军士,情绪都不是很好,但双方都没有继续交手,忙着收敛自家兄弟的遗体,将一些身负重伤的兄弟抬回去医治。

这一幕给予了多尔衮巨大的震撼,他亲自参与了打扫战场的事宜,这在以前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身为后金的亲王,怎么可能做这些事情。

多尔衮询问了江宁营的将士,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回答令他沉思了好长的时间,一名江宁营的军官开口说了,这是皇上的要求,战场上必须要尊重对手,惨烈的厮杀之后,也不能够忘记了自身的文明礼仪。

这个回答,令多尔衮真正的感觉到后怕了。强大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军队的骁勇只是一个方面,江宁营的将士能够尊重对手,能够在惨烈的厮杀之后,还体会出来大度的胸怀,这样的军队,谁可以战胜。

也正是因为这次参与了打扫战场,令多尔衮萌生了退意,他认为大明朝廷的覆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是不可能避免的,大晋王朝必定要彻底的取代大明朝廷。

至于说大清国的退路,多尔衮暂时没有想到那么多,可能也是因为这后面的事情,不好设想,不管怎么说,目前的情况之下,大清国恐怕难以与大晋王朝抗衡,唯一能够着力的地方,就是趁着这个时机,在辽东有一番作为,尽量多的占领土地,而且入关对大明诸多地方进行大规模的劫掠,以此来集聚财富,增强实力。

在沧州的作战还是要继续的,但作战的思路必须要发生改变,不能够与江宁营面对面的硬拼了,这样下去,正白旗和镶白旗将遭遇到重创,毕竟满人不多,满人勇士更是需要战火的培养,让诸多的勇士在沧州丢掉性命,太可惜了。

回到营地之后,多尔衮见到了陈新甲派来的传令兵,这一次他没有客气,告诉传令兵,自己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等到处理完毕之后,直接到沧州城去。

传令兵没有想到多尔衮是这样的态度,楞了一下之后,转身离开了,反正他不能够进入到后金鞑子的军营里面,任务已经完成了,而且亲自见到了多尔衮,至于说多尔衮的态度,那可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沧州血战(12)

江宁营历来强调首战必胜,这对于今后的作战将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苏天成也一直都是这样强调的,可沧州之战的开始,却不是这个样子,大半天的厮杀下来,江宁营没有占据到明显的优势,更不能够说对手是失败了。

洪承畴、渠清泽、刘铁汉、贺人龙、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等人,集聚在中军帐里面,每次的战斗结束之后,江宁营对于具体战斗的总结是少不了的,这也成为了习惯,而且诸多的将领是有什么说什么,在战场上厮杀的感受和建议,完全可以说出来,包括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或者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合理的建议被采纳,不合适的建议也会有解释,但绝不会因为有人提出来了建议而遭受训斥的。

这一次的情况有些例外,苏天成首先开口了。

“朕知道今日的战斗下来,你们都是不满意的,思考朕为什么会主动提出来撤离战斗的事宜,情况你们也是清楚的,朕不想做多的解释,可有些数据,朕还是要说出来的,今日一战,江宁营阵亡将士六千余人,重伤三千余人,总计不能够参与明日战斗的将士,达到一万人左右了,这相当于我们七分之一的力量,可能有人会说,对方的损失比我们要大得多,朕就知道贺人龙与艾能奇在埋怨,他们带领的三万将士,损失是最大的,伤亡是最重的,可他们取得的战果也是最为辉煌的,对手五万大同边军,接近于崩溃了,这等的情况之下,撤出战斗。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可我们的眼光不能够局限于这一次的战斗,我们需要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撇开伤亡的情况以及战场上的优势不谈,有两点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明军和后金鞑子,尚有七万人没有投入到战斗之中,其中包含有两万的后金鞑子,而江宁营仅仅剩下一万人没有投入到战斗之中,从后续的力量来说,我们是严重不足的。这一点不可轻视,将士们毕竟是血肉之躯,承受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将士们能够承受,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力量减少他们的伤亡。如何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来合力的安排部署。”

“第二点。朕早就说过。在北直隶的战斗,是一个战役,有各个战斗具体组成,不要期盼着通过某一次的战斗,就彻底歼灭了对手,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明军和后金鞑子有十五万人,江宁营只有七万人,况且双方将士个人的实力悬殊不是太大,特别是后金鞑子。今日展现出来了勇猛,多尔衮名不虚传,正白旗的骁勇可不是吹出来的,此等情况之下,过于的恋战,过于的注重某一次战斗所取得的战果,就会给接下来的战斗制造重大的隐患。”

“江宁营作战的习惯是包饺子,不是赶鸭子,诸位都是清楚的,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若是总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在北直隶的征伐是非常不利的,今日的战斗已经表现出来一个事实,那就是七万江宁营将士,不可能全歼明军和后金鞑子的十五万大军。”

“正是从这些方面思考,朕决定停止今日的厮杀,让将士好好休整,准备来日的战斗。”

“诸位不要忘记了,孙传庭带领三万兄弟,在天津对阵近二十万大军,他们承受的压力是更大的,好在朕已经得知了,陈新甲要求明军守住天津,不要展开主动进攻,这令孙传庭的压力小了很多,大概陈新甲也察觉到了,战场铺的太多,他无法从容指挥了。”

“卢象升率领的大军,昼夜兼程赶赴沧州,等到大军与我们会和了,也就是对明军和后金鞑子发起最终进攻的时间,故而我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拖住陈新甲指挥的这十五万大军。”

看见旁边的洪承畴准备开口说话,苏天成笑了笑。

“朕知道,明军和后金鞑子没有十五万大军了,今日一战,他们的损失更大,明日能够有十二万左右的军士参与战斗,就算是很不错了。不过江宁营也只有六万人能够参与到明日的厮杀了。”

“好了,该说的朕都说了,明日的战斗按照预定的部署展开,没有多大的变动,朕希望诸位将士,能够保持今日的勇猛,继续给予明军和后金鞑子沉重的打击。”

苏天成说完之后,有关战斗总结的商议开始了。

几乎每一个人都发言了,苏天成听得非常仔细,这样的总结,由主帅洪承畴主持。

洪承畴对多尔衮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虽说后金鞑子骁勇,明军难以应对,但江宁营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征伐,多次打败后金鞑子,也令洪承畴不是很看重后金鞑子了,但今日的战斗,与正白旗和镶白旗鞑子交手,对手的凶悍,留给了洪承畴很深的印象,他甚至有些庆幸了,幸好后金鞑子没有全部出击,否则江宁营将士的损失一定是很大的。

对于大同边军的看法,众人也有了变化,不管怎么说,大同边军比较刘泽清和左良玉的军队,要强很多的,甚至强于黄得功率领的军队,毕竟大同是边关,大同边军也参与了好几次对蒙古部落的作战,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对阵江宁营的时候,尽管遭遇到了惨重的损失,但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出现崩溃的局面。

江宁营自成立以来,在单独的一次战斗之中,还没有损失这么多的将士,这第一场大规模的血战,令所有的将领都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想到了苏天成的嘱托和焦虑,看样子皇上就是有着先见之明。

至于说刘文秀和李定国,虽然有一丝的失望,看了一整天,其他的兄弟在厮杀,在流血,可他们却在旁边看热闹,但两人明白,他们承担的压力不仅没有减少,还更大了,明日的战斗,陈新甲等人肯定是要做出来调整的,剩下的五万大同边军,是绝对要参与到战斗之中的,那个时候,他们率领一万兄弟,必须阻止大同边军的增援,恐怕这一场的战斗,江宁营损失会更大的。

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所有将领的雄心都被激发出来了,他们不怕死,甚至敢于亲自上阵厮杀,他们所害怕的,是不能够完成任务,导致战役因为自身的原因出现转折。

陈新甲、王道直与多尔衮也在商议。

王道直实在忍不住了,这一次参与作战的主力就是大同边军了,大半天时间下来,五万大同边军,折损接近一半了,作为大同总督,他感觉到窝囊和心疼,要是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恐怕十五万的大同边军,有可能出现覆灭的危险了。

王道直没有顾忌到陈新甲的颜面,更不会管多尔衮是怎么想的,今日指挥作战的时候,好几次传令兵来禀报,都是恳请撤离的命令,可王道直没有松口,要求作战的将士,不管遇见什么情况,只要没有接到撤离的命令,就必须要坚持下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坚守,导致大同边军的损失太大了。五万大同边军,阵亡超过了一万五千人人,重伤超过五千人,直接兵力损失达到了五分之二了,要知道这五万人,可是大同边军的精锐啊。

因为损失太大,王道直直接发脾气了,这个过程之中,陈新甲和多尔衮都没有卡开口说话,陈新甲没有开口,是考虑到了大同边军损失惨重,但多尔衮没有开口,就有些奇怪了,其实今日的厮杀,满八旗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的。

陈新甲和王道直还是不太了解多尔衮,对于在战场上能够拼死抵抗和厮杀的军士,多尔衮是持有崇敬态度的,五万大同边军,在遭遇火炮攻击之后,能够拼命的厮杀,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依旧没有撤退,苦苦坚持,这是令多尔衮肃然起敬的,他甚至想到了,当年自己率领大军入关的时候,若是遭遇到这等的明军,哪里还敢嚣张啊。

多尔衮没有特别强调损失,尽管说正白旗和镶白旗在今日的战斗之中,损失也超过五千人了,对于来日的战斗,多尔衮的建议是主动发起进攻,不要在战斗尚未开始的时候,就陷入到被动之中了,而且多尔衮还特别强调了,今日没有参与到战斗的军士,暂时不要调遣,明日还不是最佳的时机。

陈新甲最后做出来了总结,对于大同边军和满八旗的英勇,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表示一定会给皇上写奏折禀报的,至于说来日的作战,没有什么变化,尽管说先期迎战的五万大同边军,能够参与战斗的只有三万人了,但还是要坚持。

陈新甲一样清楚,江宁营的战斗力还非常的强悍,总攻的时间尚未到来,这一点多尔衮的建议是明确的,既然江宁营分兵作战,那就按照这种模式继续厮杀,相信再经过大半天的厮杀,就能够发起最终的进攻了。

陈新甲的内心踏实很多了,他好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说不定沧州之战,就是他扬名立万的时候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沧州血战(13)

(感谢46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清晨的太阳照常升起,阳光总是让人感觉到温暖,可惜沧州州城外的战场,残酷还是在继续,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战斗就开始了。

大同边军率先发动了进攻,面对着骁勇的江宁营将士,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了。

冲锋的队伍异常的散落,这是预防江宁营的火炮,陈新甲等人经过了分析,认为江宁营不可能携带那么多的炮弹,昨日半个时辰左右的轰炸,需要消耗大量的炮弹,再说制造炮弹需要耗费的银子,陈新甲还是知道一些的,不仅仅是陈新甲,就连多尔衮也是这样认为的。

江宁营的火炮果然没有发挥多大的威力,零零星星的几发炮弹落下之后,大军就开始出动了,两路大军很快厮杀在一起了。

山峰上的陈新甲,脸色虽然严肃,但眼角还是露出了笑意,傻子都能够看得出来,参与进攻的江宁营军士,人数明显少下来了,也没有昨日那样的气势,这说明昨日的战斗,江宁营同样遭遇了重创。关键是江宁营的火炮,这是谁都感觉到恐惧的,今日也没有发射多少的炮弹,说明江宁营拥有的炮弹不多了,依照陈新甲的理解,火炮发射也存在诸多的缺陷,譬如说炮膛发热和散热需要时间,若是一味的发射,很有可能出现炸膛的情况,给予自身重大的打击,故而今日江宁营的火炮,看来是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了。

尽管说战场上的厮杀,江宁营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可陈新甲胸有成竹了,下午的时候,他就会要求大军全线出击了,要知道作为预备队的五万大同边军,早就做好准备了。

战斗的情形与昨日有些相似,大同边军渐渐难以支撑了。经历了大半天的厮杀,部分军士内心,对江宁营有了一丝的恐惧,坚持了不长的时间,就开始慢慢后撤了,任凭军官如何的下达命令,甚至是斩杀过早撤退的军士,都没有能够阻止这一的颓势。

陈新甲和王道直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很快,满八旗开始出击了。

令陈新甲和多尔衮吃惊的情况出现了。一声炮响,满八旗军士开始冲锋的时候,江宁营那边的炮声也响起来了,只不过这不是一声炮响,而是接二连三的隆隆炮声,数不清的炮弹落在了满八旗军士冲锋的阵地上面。

猝不及防的满八旗军士,瞬间就形成了重大的伤亡,一些战马和军士被炸飞了。受惊的战马开始嘶鸣,诸多的军士纷纷开始躲避炮火。避免形成更大的伤亡。

看见这一幕,多尔衮的眼睛发红,他明白了,江宁营火炮的威力依旧是存在的,只不过今日关注的重点成为了满八旗,就在众人都以为江宁营已经没有多少炮弹、准备放心大胆的进攻的时候。炮弹突然出现在阵地上面了,可以想象,这一轮的炮火之后,满八旗将会有多大的损失。

军官开始迅速指挥军士躲避炮火,这样的情况之下。队伍开始出现了散乱的情况。

多尔衮看着阵地上的一幕,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江宁营炮火的纵深是充分展现出来的,就连埋伏在后面的弓弩兵,都遭遇到炮火的袭击,损失惨重了,这个时候,江宁营军士若是突然发起冲锋,岂不是要占尽优势吗。

可多尔衮也不能够命令将士保持队列,毕竟头上的炮弹可不是吃素的,让将士保持队列,可能会形成更加重大的伤亡,这就是江宁营的优势所在,人家有厉害的火炮。

火炮持续的时间大约在一刻钟。

满八旗的队列完全都不存在了。

就在火炮停止发射的时候,多尔衮担心的情况终于出现了,江宁营的进攻开始了,在满八旗的将士尚未来得及整理好队列的时候冲锋了,双方的气势在瞬间就体现出来了高低。

江宁营的冲锋非常的猛烈,马蹄声震动,大地都在震颤。

千钧一发之际,多尔衮果断下达了命令,要求一名军官组织一万人拼死抵抗江宁营的进攻,不管付出多大的伤亡都不准撤退,余下的将士迅速撤回来,准备好下一轮的冲锋。

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还没有想到撤退的事宜,毕竟这是在战场上,临阵撤退不管有什么理由,都是说不过去的,再说这个时候撤退,若是遭受了江宁营的追杀,损失会更加的惨重,还不如拼死的抵抗,说不定能够找到机会翻盘。

战场的厮杀还在继续,一名幕僚匆匆走到了多尔衮身边,递给了多尔衮一个纸条。

看完纸条之后,多尔衮的神色大变,有些难以自持了。

尽管说前方的厮杀还非常惨烈,可多尔衮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如今他需要考虑大军的出路了,昨日厮杀心头萦绕的疑惑,也完全能够解开了。

为什么江宁营在保持优势的前提之下,没有继续进攻,为什么江宁营主动撤出了战斗,原来苏天成的目的是要将明军和满八旗的将士,悉数都留在沧州,等到江宁营的援军到来的时候,厮杀的联军就是想着撤退,可能也没有机会了。

多尔衮收到的情报,就是卢象升率领的大军,从河南赶过来了,先头部队已经越过河间府所属的埠城了,最多还有一天多的时间,就能够抵达沧州,到了那个时候,两股江宁营大军联合起来,明军和满八旗根本就无法抵抗了。

休整的将士还在等候命令,但多尔衮已经做出来了决定,不会继续派出将士参与到进攻之中了,就算是在前方厮杀的将士,也要逐渐开始撤退了,当然,维持战场的局面,这就需要陈新甲派出预备队了,最好是预备队一次性的出击,平衡战场上的局面。

这个时候,多尔衮期盼天黑,天黑之后,他就要带领大军撤退了,离开沧州,绕道保定府和真定府,进入山西,从大同方向撤退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皇太极亲自下达命令,多尔衮也会坚持自身的决定了。

午时过了。

陈新甲终于下达了命令,五万大同边军全线出击。

刘文秀和李定国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他们率领的一万将士,眼睁睁看着两个战场的厮杀,却无所事事,看着兄弟们流血,却不能够参与到战斗之中,这种滋味是很难受的。

这个时候,不要说对手是五万人,就算是十万人,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冲上去。

可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五万的大同边军也一样是急不可耐了,打头阵的五万兄弟,伤亡惨重,同样刺激了他们,一天多时间在一边观望,只要是稍微有血性的军士,都会忍不住的,所以他们的气势也是不一般的。

两路大军撞在了一起,惨烈的厮杀随机展开。

令人感觉到惊奇的是,前面两处的战斗,都没有这里激烈。

就连刘文秀和李定国,也感觉到吃惊和压力了。

他们不可能分析到,毕竟是一万人对阵五万人,从人数上面来说,是有着巨大差距的,从冲锋的阵势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了,有着巨大人数优势的大同边军,士气自然是格外的高涨,在他们看来,若是能够击败江宁营,那就是名扬天下了,谁不知道江宁营的骁勇啊。所以在进攻的过程之中,没有谁想到退缩,都是勇往直前,而且他们都很清楚,前面的弟兄已经有些顶不住了,需要他们的支援。

面对着气势汹汹的大同边军,刘文秀和李定国开始变得疯狂起来了,他们下达了死命令,不管造成多大的伤亡,都要阻止这五万的大同边军,不能够让两股大同边军会合,否则今日的战局就会出现逆转,他们也清楚,越是面对巨大的压力,江宁营的兄弟们越是能够拼命。

果然,江宁营的将士也开始变得疯狂起来了,他们甚至不愿意使用燧发枪了,开始用钢刀长枪进行拼杀,骑兵面对步卒的时候,本来就是有优势的,前提是不能够被冲散,一些被冲散的将士,开始三五成群的联合起来作战,慢慢的围拢的将士越来越多,战团也开始扩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在付出了很大代价之后,江宁营将士居然顶住了五万增援的大同边军,用一万人来顶住五万人,这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山峰之上的陈新甲,身体再次开始颤抖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江宁营军士如此的不要命,不管伤亡多少,硬是顶住了增援的大同边军。

若是增援的大同边军不能够完成预定的任务,今日的作战,恐怕就没有多大的效果的,而且致命的是,早上开始厮杀的三万余大同边军,几乎崩溃了,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之后,伤亡的情况已经不能够仅仅用惨重来形容了,几乎是溃不成军了。

尽管说江宁营的损失也是不小的,但两者比较起来,陈新甲是不能够承受这种结果的。

愤怒的陈新甲,准备亲自去找多尔衮了,他已经察觉到了,今日的作战,多尔衮依旧在保存实力,这已经是关键时刻了,怎么还能够保存实力,说不定满八旗军士展开全面的冲锋,就能够打开缺口了。

陈新甲相信,江宁营军士已经是全面出击,不可能保留有预备队伍了。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沧州血战(14)

正准备下山的陈新甲,看见急匆匆跑上上来的传令兵,手里拿着信函。

陈新甲以为是王道直或者是多尔衮送来的信函,甚至没有精力去看了,但传令兵说这是从其他地方来的信函,陈新甲有些疑惑,结果信函迅速打开了。

还没有看完,陈新甲的身体摇晃了一下,要不是身边的亲兵扶着,他肯定跌倒在地了。

身体开始颤抖的陈新甲,脸色发白,嘴里吐露出咒骂的话语,作为大明朝廷的内阁次辅,作为读书人,如此的场合之下说脏话,这是难以置信的。

好在陈新甲很快清醒过来了,他对着传令兵下达了命令。

“马上撤出战斗,所有军士全部撤出战斗。。。”

大同边军开始大规模的撤退,撤退的命令下的很是突然,以至于撤退的时候,没有能够很好的组织,再一次造成了重大的伤亡,但这些伤亡,在陈新甲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了,他接到的消息太重要了,战役部署必须要做出来改变,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了,到了这个时候,陈新甲只剩下苦涩了,本来还以为能够扬名立万的,谁知道苏天成早就计划好了,设计好了圈套,等着他钻进来,而且半个身子都套进其中了,要不是得到这份情报,真的到了明日,一切都来不及挽回了。

面对大规模撤退的明军和后金鞑子,江宁营将士这次没有放弃机会,一路追杀,一直越过了山谷,眼看着明军和后金鞑子就要进入军营了,方才作罢。

当然。江宁营自身的伤亡一样是很大的,第二天的厮杀,应该说比第一天还要惨烈,尽管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明军和后金鞑子的输死抵抗,还是令诸多的将士永远倒下了。

天快要黑了。陈新甲脸色铁青。

一个令他没有预料到的消息传来了,多尔衮带领满八旗的军士,擅自撤走了,甚至没有留下来一句话,等到传令兵去临时搭建的军营通知多尔衮前来商议事情的时候,看见的是空荡荡的军营,根本就没有什么军士了,传令兵以为自己看错了,大胆的走进了军营。这才发现军营里面,的确没有什么军士了。

陈新甲忍不住咒骂多尔衮和后金鞑子,如此关键的时刻,后金鞑子还是逃走了,这说明多尔衮早就收到情报了,白天的鏖战,多尔衮为什么没有能够要求全线出击,这个时候也能够得到解释了。令陈新甲感觉到苦涩的是,多尔衮肯定在他的前面收到情报。

王道直脸色发白。大同边军的惨重损失,令他有些缓不过气了,连续两天作战,十万大同边军,损失超过一半了,按照这样的进度鏖战。不要多长时间,大同边军就不会存在了,而且后金鞑子已经撤走了,沧州之战根本就不可能继续了。

陈新甲和王道直必须要做出来决定了。

“王大任,卢象升带领的江宁营军士。明日恐怕就能够赶到沧州了,多尔衮这个混蛋,已经带领后金鞑子撤走了,无法指望了,依靠着大同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