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铁汉带领三千五百将士,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五百斥候营的将士,可谓是江宁营最为精锐的部队了,以一当百,刘铁汉有着充足的信心,依靠斥候营的五百将士,就完全可以击败后金鞑子的先头部队,不过洪承畴做出来了这样的安排,那是更加的保险了。

派去侦查的斥候,迅速回来禀报了,得到消息的刘铁汉,非常吃惊,原来后金鞑子的先头部队,竟然朝着炮兵营所在的位置过来了。

围歼的部署早就做好了,刘铁汉迅速去给洪承畴禀报了。

洪承畴看着刘铁汉,很快开口了。

“刘铁汉,这一股的先头部队不简单啊,居然想到了进攻我炮兵营,看样子先头部队里面,有后金鞑子的重要人物,你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必须要倾尽全力,歼灭这一股的后金鞑子,争取不放走一人,这一场的战斗,你单独指挥,身为朝廷的左佥都御使,江宁营的指挥佥事、斥候营的卫指挥使,你是应该能够漂亮完成任务的。”

“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完成任务。”

刘铁汉迅速回来了,相应的部署都做好了,他仔细考虑所有的部署,看看是不是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是不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洪承畴的提醒是非常必要的,先头部队里面,肯定有后金鞑子的重要人物,否则不会考虑到如此的计划,居然准备袭击炮兵营。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铁汉作出了决定,一定要全歼这股的后金鞑子。

这一次的交战,以燧发枪的进攻和面对面的厮杀为主,炮兵营不可能调转炮口,轰炸这两千人的先头部队,再说了,轰炸后金鞑子的大军,发射的过程非常的密集,两轮发射之后,因为炮膛升温,也不可能继续发射了。

面对面的厮杀,是最为符合刘铁汉的心思的,这么多年以来,每一次的作战,他承担的任务,就是抓住对手的主要人物,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面对面厮杀的,而且是惨烈的厮杀,对手的主要人物,身边都是有不少人护卫的,而且这些护卫,都是有着不一般战斗力的,也正是多次参与到这样的厮杀,斥候营的兄弟,变得格外的强悍。

再次看了总体的部署,三千将士全部都埋伏到位了,剩余的五百斥候,跟随在刘铁汉的身边,这些人将是进攻开始之后的主力,在厮杀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给予后金鞑子致命的一击,彻底剿灭后金鞑子。

从众多兄弟的眼里,刘铁汉看到了期盼,看到了渴望厮杀的期盼,众人有了这样的念头,对于后面的厮杀,是有着巨大好处的。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什么是醒悟

(感谢浪漫大大、中旅小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拜谢了,再次恳请读者大大,投出推荐票。)

“轰”“轰”“轰”。。。

巨大的火炮声音,令多铎有些发蒙,看着炮弹落到队伍的中间,看着一些将士被炸到了半空中,战马甚至来不及悲鸣,就倒在了地上,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简直没有丝毫的预兆,先头部队不是侦查过吗,一切都是正常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军才加快行军步伐的。

毕竟是多年征伐,多铎很快清醒下来,江宁营的火炮厉害,据说有专门的炮兵营,故而军队就专门做过这方面的训练,在遭遇火炮攻击的时候,尽量的散开,尽量的减少损失,做好迎战的准备,一般来说,火炮攻击之后,就是冲锋了。

多铎也携带有几十门的火炮,这些火炮是准备攻城的时候用的,可这个时候,他携带的火炮,无法发挥威力,对手在什么地方,尚且不知道,总不能够漫无目的的发射。

到了这个时候,多铎清醒了一些,隐约感觉到,对方恐怕不是小股的江宁营,而且人家也没有逃跑,设下了另外的一个伏击圈,等待自己率领的大军进入的。

瞬间,多铎有些惊恐,难不成江宁营有这么大的胃口,自己率领的可是三万左右的将士,就算是苏天成亲自指挥作战,想要彻底剿灭三万人的大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呼啸而来的炮弹非常的刁钻,总是朝着人多的地方落霞,每一发炮弹的爆炸,都会有一批将士倒下。身边的亲兵簇拥着多铎,准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至于说行进的大军,自有各级的军官去指挥撤退的。

多铎的眼红了,他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要是自己率领的三万大军。遭遇江宁营的包围,甚至是被大部分的歼灭了,自己承担不起那么大的罪责,况且这次的进攻,是自己单独做出来的决定,没有请示济尔哈朗,更不要说向皇太极和豪格禀报了。

多铎推开了身边的亲兵,开始怒吼了,要求众多的将士。尽量的散开,避免集中在一起,尽量的减少伤亡,火炮轰击的时间有限,虽然能够造成不小的伤亡,但只要躲避得当,不会伤了大军的元气,相反。若是将士被火炮震晕了,不知所措了。那才是最大的危险。

多铎的镇定,不惧怕火炮的攻击,一定程度上面,稳住了大军。

多铎身边的亲兵,冒着炮火的危险,开始跃马传达多铎的命令。要求诸多的将士,尽量的散开,不要集中在一起,同时命令神机营,做好反击的准备。

江宁营的炮弹是充足的。第一轮的炮击,足足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

隆隆的炮火声中,多铎开始感觉到后怕了,尽管说将士做好了准备,尽量的散开了,但损失还是在增加,炮弹不长眼睛,每一发炮弹落地,总是会有将士倒下,这个时候,多铎的脑海里面,突然冒出了代善的身影,当初在宣州,代善率领的正红旗将士,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江宁营全歼的,就连代善本人,都没有能够逃脱被生擒的结局。

炮火总算是稀落下来了,江宁营的进攻景象,没有出现。

这短暂的空隙时间,多铎毫不犹豫的做出来了决断,不管对面的江宁营人多人少,大军必须要全速撤退了,继续进攻的可能性是不大了,就算是能够追击到江宁营,可对方犀利的火炮,自己是无法抗衡的,除非是带领更多的将士,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够再次组织进攻的,至于说先头部队,只能够自求多福了。

撤退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后队变为了前队,前队变为了后队,将士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集中,准备要撤退了,他们甚至来不及去打扫战场,埋葬那些已经捐躯的兄弟,只能够带走受伤的兄弟了。

有一点多铎不是很明白,江宁营军士为什么没有发起冲锋,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起冲锋,能够取得的战果是更大的。

大军刚刚集中,朝着李家庄方向撤退的时候,多铎的脸色突然惨白了,他用尽全力疾呼,要求重新集中的大军散开,可惜多铎的醒悟太迟了。

第二轮的炮击开始了。

这一轮的炮火,更加的猛烈,也更加的集中,刚刚集中的将士,猝不及防,成片成片的将士,在炮弹爆炸的过程之中,永远的倒在了地上。

多铎的眼睛再次红了,到了这个时候,他完全相信了,自己面对的是江宁营的主力部队,三万大军陷入到江宁营的包围之中,人家的目的,恐怕是全歼自己带领的大军。

这么说来,皇太极的判断出现了错误,明军进攻的重点方向,不是在辽东,而是在海州的方向,要是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自己所遭遇的就是灭顶之灾了,现在考虑的不是什么进攻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大规模的撤退,至少要退到盖州城。

多铎来不及后悔了,这一刻他想到了先头部队,不知道金砺是怎么侦查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正是因为先头部队没有能够仔细的侦查,导致大军陷入巨大的被动之中。

在猛烈的炮火袭击之下,大军是不可能从容撤退的,需要自保,需要尽量的减少损失,但撤退的命令,必须要全面贯彻下去,在避免损失的同时,尽可能的组织好撤退的部署。

多铎开始亲自部署撤退的事宜了,他很清楚,这一轮的炮火之后,江宁营军士的进攻肯定就开始了,被炮火炸得不知所措的将士,必须要清醒,越是在不利的条件之下,越是要顽强,什么是骁勇的军队,就是在不利的条件之下,依旧能够顽强坚持的军队。

撤退不是败逃,不是溃散,要是出现那样的情况,那就是大军的灭顶之灾,毕竟江宁营军士虎视眈眈,早就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保存实力的时间了。

多铎咬牙做出来了安排,镶白旗的将士,必须要做好准备,从正面迎击江宁营军士的冲锋,不管有多大的损失,都要盯住,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汉八旗将士,在有序撤退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应对来自左右的攻击,至于说撤退道路上,可能遇见的阻击,那就需要拼命去撕破对方部署的阻击了。

隆隆的鼓声,伴随着炮声出现了。

多铎的脸色,再一次出现了变化,他没有想到,江宁营的进攻,在火炮攻击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这样的布置,再一次增加了大军撤退的难度。

大军的前后左右,都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江宁营军士,这些军士骑着战马,快速的冲锋了。

密密麻麻的箭雨和密集的枪声同时出现了。

镶白旗的将士,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箭术娴熟,在江宁营将士发起冲锋的时候,毫不犹豫射出了手里的弓箭,弓箭带着呼啸的声音,朝着冲过来的江宁营军士飞去,可迎接他们的,是速度更快的燧发枪的子弹。

双方的军士还没有开始交手,箭雨和子弹首先发挥威力了。

血腥的一幕开始出现了,双方不断有军士倒下,相对比较起来,后金鞑子的损失更大,比较燧发枪的威力更大,而且来自前后左右的子弹,令他们难以找到躲避的地方,而且子弹的速度,远远快于弓箭,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准备。

炮弹依旧落在后金鞑子的队伍里面,尽管江宁营军士发起了冲锋,但炮火没有停下来。

看着眼前的一幕,多铎有些麻木了,他不知道这是谁布置的,难道说江宁营军士是铁做的,不害怕炮弹吗,既然开始进攻了,那就需要停止火炮的攻击,改由军士之间的厮杀,可江宁营军士同样是顶着火炮攻击,这种攻击的威力是巨大的。

防御的镶白旗将士,需要注意躲开呼啸而来的炮弹,需要躲开飞过来的子弹,还要尽可能的杀伤冲锋的江宁营军士,这样的任务,看起来是那么的艰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准备亲自冲到前面的多铎,被身边的亲兵挡住了,只到这个时候,多铎才痛苦的承认,凭借自身的力量,想要冲出去,难度会很大,这个时候,必须要派出身边的亲兵,赶赴海州求援了,恳请济尔哈朗救援,自己率领大军,不要想着首先撤退,做好防御,拼死与江宁营的军士厮杀,要是还坚持撤退,可能在撤退的过程之中,遭遇被歼灭的命运。

多铎总算是下达了最为正确的命令,大军放弃撤退的部署,开始转为全力的防御,迎战江宁营军士的冲锋,拼尽全力厮杀。

火炮的进攻终于停止了,在江宁营军士与镶白旗军士碰撞的刹那。

巨大的撞击声,很远都能够听见,伴随着惨叫声,双方终于开始了面对面的厮杀了。

多铎无法上去厮杀,他是大军的主帅,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否则对于大军来说,就真正的是毁灭性的打击了,多铎自己也清楚,不到万不得已,他不能够冲锋陷阵,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到全局性的问题,考虑大军如何能够最大限度保存实力,考虑大军如何坚持,不至于被江宁营彻底歼灭。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无力回天(2)

(前面两个章节的顺序错误了,这是第一次,请读者大大原谅了,操作失误了。)

既然抱着必死的信念,金砺就不会考虑那么多了,他的脑海里面,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摧毁江宁营的火炮,这样能够为被包围的大军,争取到宝贵的机会,金砺历来都是相信的,满八旗天下无敌,哪怕是曾经被江宁营打败,那也是侥幸,并非说江宁营就可以面对面的击败满八旗了,而且江宁营重点就是依靠的火炮,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金砺认为,只要能够摧毁江宁营的火炮,说不定被包围的大军,还有胜利的机会。

尽管不知道江宁营火炮所在的具体为止,可金砺带领的两千人,都是精锐,他们循着火炮的响声,快速朝前搜索,谁都清楚,时间就是生命,大军被火炮轰击,损失肯定是惨重的,只要能够找到火炮所在位置,摧毁了江宁营的火炮,哪怕是所有人都付出了生命,也算是巨大的胜利。

搜寻和前进的过程之中,必要的侦查被弃之不顾了,到了这个时候,没人想到侦查,就算是有人阻拦,金砺也完全相信,自己和兄弟们一定能够杀出去的,一定能够摧毁江宁营的火炮,一定能够为大军争取到机会,这也是金砺唯一的想法了。

先头部队经过一次小树林的时候,金砺习惯性的朝着左右两边的树林看去,要是在以前,他肯定会派出将士去侦查的,看看左右是不是有埋伏,可这一次,金砺下达了命令。全速通过这片小树林。

可惜的是,先头部队根本就无法通过这一片的小树林了。

早已经埋伏好的江宁营将士,死死的盯着越来越近的后金鞑子,他们在等待命令,进攻的命令,这一次的厮杀是面对面的。燧发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更多的还是冲上去的厮杀,手刃后金鞑子,是每一个江宁营将士的心愿。

刘铁汉的面色很是冷漠,手持望远镜,看着冲过来的后金鞑子,身边的将士,一声不吭,都在等待刘铁汉的命令。

终于。刘铁汉放下了望远镜,从身边将士的手里,拿过了鼓锤。

十面大鼓开始咆哮,这就是进攻的命令。

刹那间,树林里面,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燧发枪的子弹,准确的朝着冲过来的后金鞑子射去。也朝着后金鞑子的战马射去。

效果很快就出来了,冲在最前面的后金鞑子。猝不及防之下,连人带马滚落在地上,甚至连惨叫声都没有,后面冲锋的后金鞑子,来不及收起缰绳,继续朝着前面冲击。继续被燧发枪射中,继续滚落在地上。

队伍中间的金砺,眼睛开始发红,他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若说江宁营没有丝毫的阻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惨烈的厮杀会出现,但只要有部分的将士,冲出了伏击圈,就能够去摧毁江宁营的火炮,可他没有想到,江宁营不仅仅是火炮厉害,燧发枪也是这样的厉害,四面八方射过来的子弹,令人无处躲藏。

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金砺还是有选择的,因为先头部队推进的速度很快,他们的身后,不可能有江宁营的将士,若是这个时候掉头,或许还能够保全一部分的将士,可惜金砺不会做这样的选择,既然江宁营军士在这里展开了伏击,那就说明,火炮的阵地,距离这里不远了,只要能够拼死冲过小树林,说不定就能够发现江宁营的火炮。

金砺什么都没有说,打马朝着前面冲去,根本就不畏惧四面八方射过来的子弹了,本来有些迟滞和犹豫的众人,看见金砺这样的表现,什么都没有说,跟着朝前冲去。。。

刘铁汉再次放下了望远镜。

敲响了第一鼓之后,他需要观察伏击的情况,不可能总是敲鼓,看见后金鞑子亡命的朝着前方冲击,根本就不畏惧燧发枪的射击,也没有发射弓箭反击,刘铁汉清楚,这一股先头部队,就是在玩命,目的就是要找到炮兵营所在的位置,摧毁火炮。

刘铁汉的嘴角出现了冷笑的神情,这是他求之不得的机会,好长时间没有与后金鞑子面对面厮杀了,这一次正好是机会,不过放下望远镜的刘铁汉,似乎想到了什么,再次举起了望远镜,朝着后金鞑子看去,这一次,刘铁汉的身体微微颤抖了。

金砺已经冲到了前面,身着铠甲的金砺,肯定是引人注目的,这也是因为他是正蓝旗的旗主,身穿的铠甲与头盔,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旗主的头盔上面,才能够插上孔雀羽毛,其余的军官,一律都是红缨,至于说普通的军士,头盔上没有什么装饰的物品。再说铠甲,旗主铠甲的正中间,有一面护心镜,军官就没有。

这些显著的特征,江宁营将士是非常清楚的,他们也是凭着这样的认识,来区分后金鞑子的身份,譬如说代善,江宁营将士也不认识,当年的宣州之战,同样也是通过所穿戴的军服,确定了代善的身份。

这样的辨别办法,非常的准确,不管是大明的军队,还是后金鞑子,在军服上面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这方面绝无人敢于乱穿的。

刘铁汉万万想不到,在后金鞑子的先头部队里面,还有旗主。

金砺的名字,很快出现在刘铁汉的脑海里面,因为金砺身穿蓝色的铠甲,没有镶边,这说明是正蓝旗,满八旗之中正蓝旗的旗主豪格,如今是后金的皇太子,再说驻守海州的汉八旗,只有正蓝旗和镶蓝旗。

不管怎么说,能够生擒金砺,那都是巨大的胜利,能够很大程度上鼓舞士气。

刘铁汉迅速改变了作战部署,原来是准备让身边的五百斥候,稍后一步发动攻击的,这一下,他决定了,全面发起冲锋。

刘铁汉上马的时候,众人没有犹豫,跟着上马了。

“冲啊,杀鞑子啊。。。”

鼓声骤然变得急促起来了,这是发动进攻的命令。

枪声停止了,江宁营将士从三个方向,冲向了还在向前的后金鞑子。

眨眼之间,厮杀就开始了。

看见江宁营军士冲上来的时候,金砺还送了一口气,他有着充足的自信,在面对面的较量之中,自己带领的精锐将士,一定能够击败江宁营军士,至少能够冲出去的,既然江宁营的进攻重点,放在了后面的大军身上,那就不可能留下多少的军士。

金砺长吸了一口气,对着将士大喊了。

“兄弟们,拼了,杀退这股明军,胜利就是我们的。。。”

金砺的自信,包括兄弟们的士气,没有能够坚持多长的时间。

迎面冲向金砺的,正是刘铁汉。

刘铁汉身边的斥候,早就和后金鞑子交手了,这些斥候,专门对着军官下手,只要看军服就知道了,虽说金砺带领的也是汉八旗的精锐,可面对江宁营的斥候,这一支最为强悍和精锐的军士,还是显得弱了一些。

双方开始厮杀,强弱很快开始体现了,后金鞑子不断发出了惨叫,倒落马下,落马的江宁营将士,却不是很多。

金砺没有时间去注意这些,他和刘铁汉交手好一会了,两人全力的拼杀,金砺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对手好像是想着生擒自己,长期在战场上厮杀,这样的情形,金砺还是能够感觉到的,而且他有了清醒的认识,自己好像敌不过对手。

刘铁汉的目的是生擒金砺,他身边有四个斥候,围在金砺的左右,要是按照以前的战术,金砺早就被刺落马下了。

苦苦拼搏的金砺,听见了不少的惨叫声,这些惨叫声,大都是自己身边弟兄发出来的,到了这个时候,金砺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机会了,想着冲出这片树林,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战局已经非常明确了,后金鞑子陷入了全面的被动,只剩下抵抗的力量,但没有谁投降,也没有谁放下手里的武器。

这使得厮杀更加的惨烈,小树林里面,到处都是鲜血,甚至树木四周也溅忙了鲜血。

刘铁汉觉得,机会已经来了,金砺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厮杀,力量消耗很大了,也失去了原先的骁勇,锐气更是没有了。

看准了机会,刘铁汉大吼一声,举起钢刀,用力朝着金砺砍过去,金砺举起了钢刀,挡住了刘铁汉倾力一击,可金砺没有想到,四周的两个江宁营军士,手里的长矛刺向了自己的坐骑,就在金砺拼命挡住刘铁汉砍过来的钢刀的时候,胯下的战马,悲鸣着跪下了。

猝不及防的金砺,从马头的方向,扑倒在了地面上,他还没有来得及翻身,就被重重的压住了。。。

金砺被生擒,对于后金鞑子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本来就苦苦支撑的后金鞑子,失去了斗志,开始四散逃开了,可惜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体力不济,战马也累的够呛,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机会了。

对抗变成了一边倒的追击和屠杀,后金鞑子不愿意投降,那就只有被斩杀的命运。

已经被生擒的金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鲜血从嘴角冒出来了。。。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无力回天(3)

(感谢hostmaster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再次恳请读者大大投出推荐票,拜谢了。)

多铎的担心,正在慢慢变成现实,犀利的火炮,密集的燧发枪,冲锋的江宁营军士,一切的一切,令他的预感变为了真的,看来江宁营进攻的重点,并没有在辽东的方向,很有可能是在海州的方向,也就是说,江宁营根本就不是来偷袭盖州的,而是主动进攻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收复盖州、耀州和海州,让海州等地,与辽东遥相呼应,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广宁和西平堡肯定是收不住的。

江宁营大军出发,从复州到盖州,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想不到驻守海州的大清国将士,出现了如此重大的疏忽,居然就没有想到,事先侦查一下复州和宣州的情况,尽管说如今的侦查,有着很大的难度。这样的责任,无疑是在济尔哈朗与多铎的身上。

这也是因为,济尔哈朗与多铎都完全相信了皇太极的判断,相信了范文程从辽东搜集到的情报,尽管说这些情报的来源,多铎不清楚。可这绝不是推卸责任的理由,不管怎么说,就算是驻守海州,也要对周边的情况,了如指掌的。

厮杀已经持续了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了。

令多铎没有想到的是,汉八旗居然如此的骁勇,在接受了就地抵抗的命令之后,迅速开始迎击江宁营的冲锋,与明军展开了面对面的厮杀,没有表现出来丝毫的畏惧,这样的战斗精神,一点都不输于满八旗。

厮杀的场面是异常宏大的。近七万人的厮杀,多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宏大的战斗场景,他的心在开始下沉,从两军开始厮杀,自己带领的大军,就处于劣势。总是在疲于应付,抵抗江宁营的冲杀,倒下的将士越来越多了。

多铎最为需要的,就是时间了,想必这里发生的情况,盖州和海州应该很快知晓了,遭遇袭击的时候,多铎已经派出了几路人马,迅速冲出去。朝着盖州方向,目的就是要将这里出现的危险局面,迅速禀报给济尔哈朗。

后悔和赌气都没有作用了,作为大清国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多铎早就冷静下来了,天快黑了,这是大军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夜间是不会厮杀的,避免出现误伤。只要夜晚来临,多铎就可以有更多考虑的时间了,再说了,济尔哈朗也一定会派出援兵来的。

多铎一直都没有参与到厮杀之中,他几次都想着冲上去,但最终都克制了。大军陷入到了巨大的被动之中,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他这个时候的任务,是组织起来有力的防御,尽量的延长时间。尽量的减少损失。

洪承畴也开始着急了,本以为后金鞑子坚持不了多少的时间,经历了两轮的火炮袭击,加上燧发枪的威力,按说后金鞑子不可能继续反抗了,想不到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后金鞑子的抵抗非常的顽强,没有人投降,宁愿战死,这也激起了其余后金鞑子的斗志,江宁营将士冲锋之后,与后金鞑子厮杀在一起了,虽然占据了极大的优势,可就是不能够击溃后金鞑子,只能够是一点点的积累优势。

眼看着时间过去,天色马上就要黑下来了,洪承畴叹了一口气,他终于想起了苏天成的嘱托,这一次的战斗,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会经历无数次残酷的厮杀,不要想着一次就能够剿灭后金鞑子数万人,这不是很现实,要沉住气,慢慢的扩大战果,一步步的拖垮后金鞑子,只到取得最终的胜利。

战场上的厮杀,洪承畴看的清清楚楚,数万大军,在并不是很开阔的地方厮杀,你来我往,不断有人倒下,双方都杀红眼了,可体力也有些跟不上了。

洪承畴有些懊恼,要是让炮兵营还坚持一点时间,要是早点估计到后金鞑子的顽强,要是冲锋的时机还稍微晚一些,也许后金鞑子已经出现溃败的局面了。

可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了。

夏天的日子长很多,洪承畴乞求黑夜来临的慢一些,这样江宁营将士,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杀伤后金鞑子,给予后金鞑子更大更沉重的打击,给明日的进攻,奠定好的基础。

天色还是黑下来了。

洪承畴迅速要求厮杀的将士撤回来。

后金鞑子在箭术方面,有优势,这一点,江宁营将士是比不上的,加之进攻的江宁营将士,人数上面占据了优势,若是出现了误伤的情况,更多吃亏的,还是江宁营的将士。

月亮挂在了天空,中秋节过去的时间不长,洪承畴早就忘记了这个节日,自从江宁营准备征伐后金鞑子,洪承畴就忘记了其他的事情,全力准备这次的战役了。

贺人龙、刘铁汉、马祥麟、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等人,都站在了洪承畴的身边,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都很清楚,明日就有可能全歼这一股的后金鞑子了,三万后金鞑子啊,要是被全部歼灭了,驻守海州的后金鞑子,会受到巨大的震动,恐怕所有的作战部署,都会被打乱的。

洪承畴的脸上没有笑容,他很清楚,增援的后金鞑子,恐怕已经在路上来了,负责堵截后金鞑子的苏天成,将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不知道孙传庭带领的三万大军,是不是已经围住了盖州,是不是已经设立起来了第一道的防线,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遭遇的压力要小很多。

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战斗,洪承畴发现,自己有些依赖苏天成了,这种依赖,不是说在厮杀的时候,必须要依靠苏天成的指挥,而是将苏天成看做了江宁营的灵魂,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依赖,只要有苏天成在,天大的事情都不怕,只要有苏天成坐镇指挥,江宁营就一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因为有了这样的依赖,每次安排作战的时候,洪承畴都坚持要承担最为艰巨的任务,让苏天成负责总体的指挥,可惜每次都不能够如愿,相反,苏天成所承担的,才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洪承畴看了看刘铁汉,开口了。

“刘铁汉,今日你立下了头功,剿灭了后金鞑子的先头部队,擒获了汉八旗正蓝旗旗主金砺,不过这个时候,我还不会表扬你,我现在考虑的是,不知道孙传庭大人是不是部署到位了,若是孙大人尚未能够包围盖州,大帅承担的阻击任务,就特别的危险了,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不留你了,你连夜离开,赶到大帅的身边,将金砺也带去。”

“大人,大帅要求我跟随大人,还要擒获多铎的,刚刚我询问了金砺,指挥后金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