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今日开始,我大明与后金的厮杀,全面铺开了,战场上的厮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诸位牢记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后金鞑子曾经自我吹嘘,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如今就让他们见识一下,江宁营就是他们的杀星。”
“江宁营的军纪严明,也正是依靠了这一点,才铸就我江宁营赫赫威名,本帅说过,战场上你死我活,没有丝毫的犹豫,但面对寻常百姓,面对老弱妇孺,伸出了屠刀,就不算是江宁营的将士,就是杀人恶魔。”
“有滥杀无辜者,军法从事,有残杀百姓者,军法从事,有奸淫妇女者,军法从事,有劫掠财物者,军法从事。。。”
苏天成的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码头上异常的安静,众多的军官,都站得笔直,听着苏天成的训诫。
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进入江宁营之后,曾经参加了一次海战,那是对付郑鸿逵带领的郑家水师,那一次苏天成没有训话,他们没有什么感受,只是感觉到江宁营的战斗力非同一般,将士之间,平日里尽管可能有意见,但上战场之后,就是兄弟,相互关注,在江宁营的时间长了,他们也熟知了江宁营的军纪军规,知道江宁营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甚至是有些严酷了。
这一次,他们听见了苏天成的训话,没有对江宁营的吹嘘,尽管江宁营威名赫赫,也没有详尽的作战要求,这是因为各级军官早就熟知了作战部署,会严格按照作战部署,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带领将士作战,可苏天成却严格强调了纪律,这是带着江宁营将士头上的紧箍咒。
当年身在流寇的时候,之所以造反,是因为官员的剥削,官军的残杀,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饿死不如造反,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义军风起云涌,可长时间在义军队伍里面,三人也是有些困惑的,他们看见的一些情形,并非是义军造反的初衷,不少的义军,在攻下城池之后,烧杀劫掠,行为丝毫不亚于官军,甚至有多少次,义军之中的军官,因为抢夺女人而大打出手的,至于说张献忠的残暴,他们更是体会深刻的。
到登州和江宁营的时间不是太长,三人也是有着一些疑惑的,难道说江宁营真的就那么骁勇,但接近一年的时间,他们的看法产生了彻底的改变,登州的老百姓富足,看不见饿殍,只要不有力气,总能够找到事情做,贫富差距也是存在的,但老百姓的心态平和,有饭吃,不会饿死,官府关心百姓,这样的条件之下,谁还会想到造反,恐怕是神仙来了,也无法鼓动这里的人造反。
更为重要的是,一年时间了,三人从未看见江宁营将士有欺压百姓的地方,当然,三人也清楚,江宁营将士的家眷,大都来到了登州、莱州和青州,这种安排,肯定是有利于江宁营的稳固和增强凝聚力的。
江宁营水师,大败郑家水师,这件事情,登州没有宣传,甚至不少百姓,都不知道这件事情,苏天成曾经说过一句话,三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是自家的事情,自己来解决,没有必要宣扬,家丑不可外扬,所以说,虽然获得了全胜,但江宁营上下,都非常的平静。
这次的情况不同了,江宁营出征,是去剿灭后金鞑子,从碗里年间以来,北方的老百姓,包括山东等地的百姓,遭遇了后金鞑子的无数杀戮和劫掠,可谓是与后金鞑子有着血海深仇,后金鞑子成立了大清国,意图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要入主中原,这种亡国的危险,任何人都是不愿意看见的。
所以说,苏天成在出征之前,说出来了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提出来了明确的要求。
苏天成终于登上了蓬莱一号战船,刹那间,硕大的中军旗帜升起来了,隆隆的鼓声响起来,中军旗帜升起,意味着征战已经开始,接下来,江宁营将跨海作战,在海的那一边,闹他个天翻地覆。
庞大的战船编队,辰时准时出发了。
苏天成站在前甲板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他内心的翻腾,别人是无法理解的,穿越这么多年了,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穿越人士,他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举手投足与他人没有什么两样了,穿越之初,他给自己顶下了诸多的目标,剿灭流寇,稳定陕西,建立登州、莱州和青州的根据地,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属于内部的事物,从现在开始,他将要为剿灭后金鞑子奋斗了,他不知道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击败皇太极这个对手,他也不知道,皇太极是不是会突然发病猝然逝去,但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剿灭后金鞑子。
其实,剿灭后金鞑子,也是家里的事情;只不过在众人的眼里,有些不同罢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惨败(1)
(感谢东海隐鹤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义州距离广宁一百余里地,义州、广宁和大凌河城,呈三角形的状态,义州偏远一些,黑山在大凌河城至广宁的直线距离上面,从这个地理位置来看,陈新甲做出来决定,在义州驻扎两万的边军,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当然,随着战役的展开,因为连续拿下了黑山、义州,陈新甲在大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了,他做出来的决定,也没有人能够反驳。
五月十六日,大军从义州开拔之后,陈新甲还是考虑到了,接下来在广宁,可能是有一番恶战的,但他认为的恶战,与以前的认识有很大不同了,这个恶战的结局,就是说大军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占领广宁,将后金鞑子赶出辽东,大军与后金鞑子隔着辽河对峙。
出征半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黑山和义州,陈新甲的信心高度膨胀,这种膨胀,主要表现在指挥作战方面,钱谦益和祖大寿提出来异议,陈新甲很果断的将两人都留在了义州,自己带领大军出发,这样的情况下,指挥大军就更加从容。
大军的行程不快,陈新甲已经要求前军严密戒备,派出斥候不断侦查周遭的情况,他的计划,十六日和十七日两天时间行军,每天五十里地,十八日辰时发动对广宁城的进攻,当然,这里面可能存在变数,那就是看看行军路上,是否会遇见后金鞑子的拦截,双方发生激战。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军必然要肃清沿路的后金鞑子。
第一天的行军非常的顺利,顺利的陈新甲有了更大的信心了。
戌时,大军安营扎寨,前军和中军会和了。
祖大弼和祖大乐进入了中军帐。
陈新甲的脸上带着笑容,祖大弼和祖大乐进来之后。陈新甲很快就开口了。
“祖大弼,祖大乐,今日的行军很是顺利,说说你们的感受和看法。”
充满了自信的陈新甲,说话的态度不一样了,对祖大弼和祖大乐等人的称呼也不一样了,这也表明了,陈新甲对大军的掌控,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祖大弼为人谨慎一些。虽说接替了祖大寿,负责指挥具体的战斗进攻,但还是保持了稳沉的性格,他看着祖大乐,没有首先开口。
祖大寿身为前军的负责人,负责侦查,没有发现什么敌情,也就老老实实开口了。
“大帅。属下带领前军,沿路侦查。没有发现任何的敌情,今日的行军很是顺利。”
祖大弼的眼睛里面,闪过了一丝的失望,如此好的机会,祖大乐本可以多说几句话的,偏偏祖大乐不能够领悟其中的意思。
祖大乐说完之后。祖大弼接着开口了。
“大帅,属下觉得,经过了黑山和义州的两次战斗,大军体现出来了巨大的战斗力,军士士气高涨。令后金鞑子猝不及防,后金鞑子历来都认为,边军孱弱,鞑子轻敌,自食苦果,丢失了黑山和义州,如今我大军开拔,准备攻打宁远,誓将后金鞑子撵出辽东,属下相信,有大帅的英明指挥,大军一定无往而不胜。”
祖大弼说完,陈新甲的脸上,笑容更加的灿烂了。
祖大乐看了看祖大弼,似乎是不理解祖大弼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些话好像都是废话,行军打战说那么多干什么,就算是要奉承,也等着拿下了广宁再说了。
“说的不错啊,大军一路上没有遇见后金鞑子的拦截,这是很好的情况,后金鞑子自恃战斗力强悍,未将我大军放在眼里,殊不知大军连克黑山和义州,本帅以为,后金鞑子恐怕是要思虑包围沈阳了。”
五月十七日,午时。
大军距离广宁不过三十余里了。
陈新甲还在思索如何部署,如何进攻广宁,一举拿下广宁城的时候,唐海泰匆匆进入了中军帐,脸色有些发白。
钱谦益留在了义州,陈新甲的身边,主要就是唐海泰了,很多的事情,都是唐海泰负责上传下达,包括发布一些命令,唐海泰实际的身份,相当于参谋长了。
“大帅,前军发现了后金鞑子,已经开始厮杀了。”
“哦,情况如何,后金鞑子有多少人。”
“具体数目不详,祖大乐带领军士,正在奋力厮杀,从情报来看,战况还是不错的,前军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陈新甲点点头,若是一路行军到广宁,不能够遇见后金鞑子,那才算是奇怪了,从黑山到义州,要说不能够遇见后金鞑子,这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义州不属于战略重镇,后金鞑子可能不会倾力守卫的,但广宁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后金鞑子在辽河以东最后的一个据点,不能够轻易丢失的。
在陈新甲的内心,其实期盼着战斗更加的激烈,若是后金鞑子一面在广宁展开抵抗,一面派出大军去进攻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如此的情况下,沈阳的守卫必定出现空虚的情况,自己指挥的大军,在攻下广宁之后,派出奇兵袭击沈阳,肯定能够取得效果,虽说不能够拿下沈阳,但对后金鞑子造成的震动,是巨大的。
陈新甲对后金的兵力情况,并不是很清楚,那些吹嘘后金鞑子多达数十万人的传闻,陈新甲是不相信的,按照满八旗和汉八旗的编制,算起来也就是十二万人,这十二万人肯定是后金鞑子的精锐部队,蒙八旗没有参与到这次的战斗之后所以说,后金鞑子的兵力不会很多,自己在做出来部署的时候,专门减弱了大凌河城与锦州城的防御,这样的消息,肯定传出去了,至于说后来出现的改变,后金鞑子不一定非常清楚,换位思考,自己作为主帅,主要的进攻方向,一样会选择在大凌河城以及锦州城,只要占领了大凌河城与锦州城,黑山、义州以及广宁的明军,都会出现巨大的危险。
从这个角度分析,陈新甲一直认为,大军遇见的后金鞑子,不会太多。
苏天成到京城去,直接找到了皇上,对关宁锦防线的防御部署,直接提出来了建议,到了这个时候,陈新甲算是佩服苏天成,有着先见之明了,关宁锦防线能够守住,对于征伐的大军来说,后防是坚固的,驻守在黑山和义州的三万边军,关键时刻,也是能够起到不一般的作用的。
唐海泰禀报之后,陈新甲没有着急,脸上甚至还带着微笑。
“唐海泰,注意掌握情况,不用着急,大军征伐超过半个月时间了,若是后金鞑子不做任何的抵抗,那才是不正常的情况,我们占领了黑山、义州,将防线推进了一百余里,如此的情况下,后金鞑子肯定是有所动作的,从现在开始,你要特别注意来自于大凌河城、锦州城等方向的情报,按照本帅的预计,那边应该有后金鞑子出现了。”
唐海泰显得很是吃惊,真正的作战计划,他不是很清楚。
“大帅,后金鞑子若是攻打大凌河城、锦州城,岂不是阻断了大军的后撤路线,如此大军征伐,存在巨大危险啊。”
“呵呵,你不用着急,这一切都在本帅的预计之中,你一直都没有参与到战役的制定和部署,不是很清楚情况,当初本帅拿出来作战部署,早就考虑到这方面的事宜了,既然是大军征伐,肯定是存在危险的,后金鞑子若是将重要的兵力,悉数都投入到攻占大凌河城与锦州城,正面还要迎战我大军,他们能够有多少的兵力,除非不想着护卫沈阳了。”
陈新甲说到这里,唐海泰恍然大悟。
这样的情况,不用做出来更多的解释,当年京师遭遇危险的时候,各路大军都是勤王的,都是护卫京师的,没有谁会注意到其他地方的守卫,若不是情况特殊,估计驻守关宁锦防线的边军,都有可能抽调回来,护卫京师的,后金鞑子也自然是这样的情况,重兵必须要首先护卫京师,若是陈新甲的部署,能够将后金鞑子的主力,调出沈阳,进攻大凌河城与锦州城,妄图拿下关宁锦防线,这的确是最好的机会了,大军拿下广宁之后,趁势攻打沈阳,必定引发后金鞑子的恐慌。
唐海泰想不到,跟随陈新甲出来征伐,竟然还能够建立这么大的功劳,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唐海泰根本就没有感觉到什么危险,一直都是跟随在陈新甲的左右,活动范围也就是在中军帐的附近,不用亲自上战场,但功劳远比前线厮杀的将士大。
“大帅英明,这等的远见卓识,下官望尘莫及啊。”
“唐海泰,不用过于的自谦了,这些事情,你将来也要面对的,或者说是经历的,轮到你决策的时候,你一定要考虑到,不管局势如何的变化,只要初期的谋划周全,最终都是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
陈新甲脸上带着微笑,心情非常的好,他仿佛看见了,大军拿下了广宁,一支精锐部队,越过辽河,剑指沈阳,后金鞑子惊慌失措,抽调各处的兵力护卫沈阳,再次遭遇到大军的沉重打击。
第八百四十四章惨败(2)
祖大乐的老毛病还是出现了,一旦上了战场,他总是冲锋在最前面,和后金鞑子面对面的厮杀,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爽快,加之这一次征伐,跟随陈新甲,所有的步骤都安排的好好的,不用操心,也不用做出来什么决定,那还不如在战场上痛快的厮杀一番。
斥候发现小股的后金鞑子,祖大乐没丝毫的犹豫,跃马冲向了前面,身边的亲兵忙不迭的跟着冲上去了,和对手展开厮杀的时候,祖大乐发现了,对方是真正的鞑子,这一下,他的斗志立刻上来了。
祖大乐的这种斗志,一定的程度上,也是激烈了诸多的边军,攻打黑山城池和义州城的时候,边军主要是攻城,和后金鞑子没有真正的展开野战,骤然遇见后金鞑子,一些边军还是感觉到恐惧的,这些边军,都是多年从军,曾经体验过后金鞑子的骁勇,不过看见祖大乐冲上去了,他们也就没有太多的恐惧了,跟随冲上去。
骤然间,燧发枪开始发射了,与后金鞑子射出的箭雨对峙,火器的优势,毕竟要强于弓箭,两边刚开始的交手,优势就偏向于边军了。
豪格率领正蓝旗和汉八旗的军士,早就等候边军了。
豪格同样和边军交锋过,对边军的看法不是很好,认为大明的边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胆小怕死,指挥守护城池,根本就不能够野战,所以说,接受了任务之后,豪格颇费了一番心思,这种只能够失败、不能够胜利的战斗,在豪格看来。难度实在太大了。
不过和范文程面对交流一段时间之后,豪格也开始了诸多的思考,战役之中,毫无疑问是需要顾全大局的,不能够因为一时的好勇斗狠,贻误大局。出现那样的情况,父皇是绝对不会轻饶自己的。
遭遇边军斥候之后,豪格强忍住了,没有要求军士发起冲锋,杀掉这些边军的斥候,安排厮杀的时候,也是要求军士,稍作抵抗,就全面后撤。
但豪格没有想到。边军的战斗力,与他的以前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了。
以骑兵为主的边军,冲锋的时候,义无反顾,没有看见畏惧的神情,厮杀的时候,丝毫不弱于正蓝旗和汉八旗的军士。双方厮杀在一起的时候,边军的气势也是很强的。因为保定了撤退的想法,刚开始交手,正蓝旗和汉八旗的军士,进入全面处于弱势。
伤亡很快开始出现,局面超出了豪格的预料。
豪格与祖大乐的脾气有些相像,看见了厮杀的场面。同样忍不住了,拔出了钢刀,打马上前,加入到战团之中了,他的内心里面。还是不服输的,就算是要撤退,也要让这些大明边军知道大清国勇士的厉害。
豪格送出来厮杀,令正蓝旗和汉八旗的军士大感意外,虽说豪格曾经下命令,要求他们稍作抵抗,即刻就撤退,但主帅冲上来了,他们要绝对护卫主帅的安全,若是主帅出现了问题,他们这些军士,也不要想着能够活下去。
正蓝旗和汉八旗的军士,瞬间被激发出来了巨大的斗志。
厮杀的场面,开始变得惨烈起来了。
豪格率领的军士,只有一千人,距离他们五里地的地方,阿济格率领的一千军士,同样在等候着,这两千人的主要职责,是引诱大明边军进入到伏击圈。
祖大乐率领的前军,一共有五千人,在人数方面,占据绝对的优势。
人数上面的优势,加上边军的斗志,从厮杀开始,边军就占据着主动,不断有后金鞑子从马背上被砍落下来,一切聪明的边军,使用燧发枪,近距离发射,效果非常好。
祖大乐亲手砍翻了三个后金鞑子,兴奋的哇哇大叫,再一次举起钢刀的时候,他看见了豪格,他不认识豪格,自然也就不清楚豪格是什么身份,但豪格身边围着不少的后金鞑子,都在拼力厮杀,阻止边军靠近,几个准备想豪格射击的边军,都被后金鞑子的弓箭准确的射中了,惨叫着倒在了地上。
“鞑子找死,你爷爷来也。。。”
祖大乐跃马朝着豪格冲过去。
加入到厮杀的战团之中,看见周边的军士纷纷倒下,豪格开始清醒了,他记起了自身的职责,自己带领的一千军士,主要还是引诱大明边军的,从人数上面来说,明军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斗志旺盛,自己若是带着军士拼死抵抗,不可能取得成功,厮杀的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失越大,他也发现了,从单个军士的较量上来看,大清国的勇士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只不过明军手中的燧发枪,过于的厉害了,这种燧发枪,不需要点火,随时都可以发射,冷不防就被击中了,一旦被燧发枪击中了,基本就不要想着活命了。
大明边军的服饰不同,冲上战场的时候,豪格早就发现了祖大乐,断定祖大乐就是这一批大明边军的头儿,愈发清醒的他,没有径直冲向祖大乐。
看见祖大乐打马冲向自己之后,豪格没有迎战,扭转马头,开始快速撤退了。
这个时候撤退,豪格的内心在滴血,在战场上面厮杀,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撤退。
其余的正蓝旗和汉八旗军士,也开始撤退,一些被围起来的军士,已经无法撤出去了。
后金鞑子撤退的速度很快,边军一时间还没有准备,不知道是该追击,还是停下来,不过他们看见祖大乐打马追击,也就没有犹豫,跟着追上去了。
这么多年以来,边军遇见后金鞑子,特别是在野战的时候,几乎都是撤退,都是逃跑,这种情况,在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就开始出现了,特别是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几乎没有明军能够主动冲锋、击溃后金鞑子的。
如今后金鞑子主动撤退了,坚持不住了,众多的边军将士与祖大乐的心情是一样的,畅快之极,恨不得追上去,全部歼灭这一股的鞑子。
前军的战况,不断反馈到陈新甲这里。
前军和中军相聚不过五里地,作为骑兵来说,这点距离根本不算什么,两军之中,穿梭着传令兵,所以说,任何的情报,陈新甲都是掌握的,他不会让前军距离太远,毕竟深入到后金鞑子占据的地盘来了,若是遇见大股的后金鞑子,恐怕出现危险。
得知祖大寿主动冲锋,主动和后金鞑子厮杀,陈新甲满意的点头,军官能够冲锋在前,对军士的激励是巨大的,边军从开始进攻,就占据了优势,这令陈新甲更加的高兴,先前的那些担忧,也暂时不顾了。
大军征战半个多月了,还没有与后金鞑子进行野战,也没有遇见成建制的后金鞑子,陈新甲难免感觉到奇怪,遇见了后金鞑子之后,陈新甲同样担心,不知道边军的野战能力如何,是不是能够抵抗后金鞑子。
传令兵不断禀报边军占据优势的消息,令陈新甲喜笑颜开,从传令兵的嘴里,陈新甲知道了,后金鞑子的人数也在千人左右,这就不算少了,不过得知后金鞑子溃败,祖大寿领军追击的时候,陈新甲马上下命令了,停止追击,前军就地等候,通知祖大乐前来禀报战况。
传令兵拼命的敲响了金锣。
锣声一路穿过去,正在追击的边军,听见了锣声。
冲在最前面的祖大乐,同样听见了锣声,嘴里嘟囔着,停止了追击。
打马回来的时候,祖大乐黑着脸,看着传令兵,有些忍不住怒气。
不过祖大乐还是没有发脾气,他知道,传令兵是不敢随意鸣金收兵的,这肯定是陈新甲的意思,眼看着这么好的战机,就因为鸣金收兵失去了。
看见祖大乐的脸色,陈新甲笑了。
“祖大乐,是本帅要求收兵的,看来你是感觉到憋屈啊,如此好的战机,为何不能够乘胜追击啊。”
“大帅,属下确实是这样看的,属下还发现了鞑子的头头,正在追击的时候,大帅却要求收兵了。”
“呵呵,本帅是担心前军的安危的,前军只有五千人,若是遇见了大股的流寇,因为追击速度太快了,远离中军,恐怕遭遇不测啊,如今我们深入到后金鞑子占据的广宁,沿路会遇见什么情况,说不清楚,斥候侦查的范围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掌握后金鞑子的踪迹,如此的情况下,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祖大乐低着头没有说话,反正这些问题,不需要他来思考。
“祖大乐,刚才的厮杀,本帅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也知道,我大明边军获得了胜利,你且说说,后金鞑子是否是不可战胜啊。”
中军帐里面,有不少的军官,陈新甲如此的询问,显然是有目的的。
祖大乐抬起头,大声开口了。
“大帅,属下面对面和后金鞑子厮杀了,属下以为,后金鞑子也就是那么回事,没有吹嘘的那么厉害,属下还亲手砍翻了三个后金鞑子。。。”
陈新甲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他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边军和后金鞑子野战交手了,战况不错,这也令他更加的放心了。
第八百四十五章惨败(3)
“豪格,朕是如何强调的,你居然如此的莽撞,若是误了大事,朕绝不饶你。”
皇太极的脸sè铁青,遍布四周的斥候,早就将战况禀报了,见到了垂头丧气的豪格,皇太极实在是忍不住了,准备脾气了。
这个时候,范程开口了。
“皇上,奴才以为,肃亲王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皇太极看着范程,好一会才开口。
“程,你为何如此说,难道是想护着豪格吗,你若是这样想,朕一样不饶你。”
“皇上,奴才不会护着肃亲王的,奴才以为,肃亲王带领将士,与大明边军厮杀,若是不展现出来对抗,虚晃一枪,直接就撤走了,这必然要引大明边军的怀疑,以前我大清国将士,多次与边军交锋,双方都是清楚的,肃亲王带领将士奋勇拼杀,虽说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这样能够更加的促使大明边军产生自信,奴才以为,陈新甲这个时候,一定是非常高兴的,认为边军的战斗力骁勇,完全可以与我大清国将士面对面厮杀,一旦陈新甲有了这等的信心,大明边军会毫不犹豫的长驱直入,进入皇上布置好的伏击圈。”
皇太极看着范程,若有所思的点头。
“程,你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如此说来,阿济格率领的军士,岂不是要真刀真枪的展开厮杀。”
“奴才以为,英武郡王带领的将士。一定要奋力厮杀,甚至比肃亲王带领的将士。厮杀的更加激烈一些,当然,如此的厮杀,我大清国勇士的损失必然会增加的。”
“打战就是要死人的,这些都不用多说了,程,朕以为你说的有些道理,陈新甲拿下了黑山和义州。已经是信心爆棚,加之豪格带领的军士,败下阵来,接着阿济格率领的军士,也败下阵来,如此大明边军进入到伏击圈里面的时候,第一时间遇见我大军。肯定是要拼死抵抗的,因为他们有着充足的信心啊,呵呵,好,朕就需要这样的情势。”
一直都没有开口的豪格,看了看范程。眼神里面有了一丝的感激。
“皇上,儿臣迎战大明边军,有一些感受。”
“嗯,你仔细说说。”
“大明边军的战斗力,确实比以前强一些了。儿臣要求将士,稍作抵抗就撤退。不过骤然遭遇到大明边军,处于了下风,如此情况下,儿臣才亲自上阵的,此次交锋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儿臣率领的军士,依旧算是了三百余人,儿臣感觉到,大明边军最为厉害的,就是手里的火器,神不知鬼不觉的shè,令人防不胜防啊,儿臣损失的将士,好多都是倒在了大明边军的火器之下的。”
“豪格,你能够有这些体会,很不错,看来朕是错怪你了,你能够果断撤退,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同时察觉到大明边军的战斗力大大强于以往,这就很不错了,至于你说到的大明边军手里的火器,那是燧枪,比较火绳枪,有着太多的优势,朕清楚这东西,这一次大明边军不是送过来了吗,朕曾经要求在安宁堡和靖边购买,可惜买不到,除开大明边军手里的燧枪,更加厉害的是大明边军的火炮,这东西可是宝贝啊,明rì的厮杀,朕必须要缴获这些火炮,有了这些火炮,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眼看着要挨到批评和训斥的豪格,转眼间得到了奖赏,那高兴劲是不用说的。
“皇上,明rì的厮杀,儿臣恳请成为先锋。”
“好,朕准了,明rì你带领正蓝旗的勇士,作为先锋,朕还是要提醒你,大明边军的火炮犀利,进攻之时,要随时注意,不要被火炮所伤。”
“谢皇上,儿臣一定会注意的。”
豪格走出来,范程也跟着出来了。
看见范程,豪格转过身,对着范程,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了。
“感谢范大人为我说话了,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王爷不要这样,这些都是奴才应该做的。”
两人并排朝着外面走去,豪格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范大人,十二叔带领将士在前方引诱大明边军,若是拼命抵抗,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危险啊。”
“王爷,英武郡王不会有任何危险的,皇上早就做了安排,派出了身边的亲卫,一旦英武郡王遇见了危险,亲卫会不顾生死,护卫英武郡王脱离危险的,王爷就不要担心了。”
豪格看着范程,点了点头,松了一口气。
范程知道豪格想的什么,笑着开口了。
“王爷,奴才可不是王爷想的那种人啊,不管怎么说,奴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大清国,就算是英武郡王看不惯奴才,认为奴才刻意讨好皇上,奴才也不会在乎的,奴才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