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祥麟的脸上,出现了两道伤疤,一道伤疤在左脸颊,斜着下来,一直都下巴的位置,一道伤疤在额头上面,一条直线,可以说,马祥麟已经被破相了。

“大人,末将不辱使命,铲除了弑血盟。”

“马将军辛苦了,坐下说话。”

马祥麟没有客气,坐下之后,大口喝茶之后,开口了。

马祥麟带着三千将士,迅速赶到了四川。进入四川之后,他们并没有马上找到弑血盟总部所在的位置,已经归顺的弑血盟的两个杀手,想尽办法,联系到了弑血盟设在四川境内的一些联系点,通过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真正明确弑血盟总部所在的位置。

弑血盟的联系点,悉数都设在闹市之中,但总部设在大山深处,处于易守难攻的位置,在寻找弑血盟总部所在的位置的时候,马祥麟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铲除了弑血盟的这些联系点,可能这个举措,引起了弑血盟的警惕。

不过弑血盟的盟主。也犯了一个错误,认为联系点被铲除,属于江湖上的恩怨,并非与官府有什么关系,四川的各级官府,都没有什么反应,马祥麟带着江宁营的将士,没有联系四川各地的官府。所以说,弑血盟的总部没有搬迁。也没有疏散人员。

掌握了弑血盟总部所在地方之后,马祥麟没有贸然的展开攻击,仔细观察了周围的环境,仔细考虑之后,认为铲除弑血盟总部,必须要动用火炮。若是一味的强攻,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得不偿失。

进攻开始之后,马祥麟为自己的选择感觉到了庆幸,但他也感觉到了疑惑。进攻的过程中,他发现弑血盟的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好,步步为营,要不是火炮的威力,江宁营将士展开强攻,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尽管说有火炮的威力,但攻打弑血盟总部的时候,还是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江宁营将士阵亡超过了百人。

弑血盟盟主因为拒不投降,负隅顽抗,最终被直接诛杀。

不过在这次的战斗中,马祥麟生擒了十余人,其中有三名年轻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过这三个年轻人,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说自己的身份。

之所以没有赶尽杀绝,是因为马祥麟感觉到,弑血盟在这次的抵抗中间,表现的很是不错,井然有序,颇有意思军队的味道了,要不是因为弑血盟如此有序的抵抗,他也不会损失一百多名将士,而且在冲杀的过程中,因为冲锋在最前面,本人还受伤了,险些丢掉了性命。

剿灭弑血盟总部之后,马祥麟不放心,接着对弑血盟的诸多的联系点,展开了进一步的清剿行动,这样就延迟了一些时间。

听到马祥麟说到这些情况,苏天成很是感慨,虽然马祥麟说的是轻描淡写,但这里面的艰辛是可以理解的,马祥麟本来就是四川本地人,熟悉地形,特别擅长山地作战,这也是白杆兵的优势,有着这些优势,进攻弑血盟总部的时候,马祥麟还险些丢掉了性命,可见当时的厮杀是非常惨烈的,剿灭一个江湖联盟,江宁营居然损失了一百多人,可见这个联盟,背后是有着不错实力的。

“马将军,回来之后,好好歇息一下。”

“大人,末将不用歇息的,末将离开不过两月时间,回来的时候,都有些不认识路了,发展如此之快,末将知道,任务一定很多的,恳请大人安排任务。”

苏天成笑着点头,拍了一下马祥麟的肩膀,马祥麟这样的态度,令他很是欣慰,这也是江宁营的传统。

“也好,带着所有的兄弟,直接找到孙传庭去报到吧。”

马祥麟离开之后,三个年轻人很快被带到了督师府的大堂。

苏天成看着这三个年轻人,虽说三个年轻人年纪不是很大,但身上透露出来的气息,却是饱经风霜的,苏天成一直对江湖门派有些好奇,按说江湖上的人,应该是很洒脱的,不关心尘世的事情,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

押着三个年轻人的江宁营将士,看见苏天成进来了,准备要三个年轻人跪下。

苏天成摆手制止了。

“本官是苏天成,你们若是有什么话想说,现在就说,若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明年今日就是你们的祭日了。”

对待这些人,苏天成的态度都是直截了当的,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虽说马祥麟提到了,弑血盟反抗的时候,很有章法,要不是火炮的作用,江宁营将士的损失恐怕会更大的。这也就说明,弑血盟里面,有人是懂得兵法的,但这也无所谓,江宁营里面,已经是人才济济,这么多年以来,早就有了成熟的战术。

听到苏天成自报家门之后,两个年轻人的神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脸上出现了激动的神情,带有一丝的痛恨。

一个年轻人开口了。

“你真的是苏天成?”

苏天成看着这个开口的年轻人,微微笑了一下。

“本官就是苏天成,怎么了,难道说弑血盟也知道本官吗,看来前面组织的暗杀,恐怕与你们有一些关系啊,本官很想知道,为什么有这一次的暗杀,当然,你们不愿意说,也没有关系,本官铲除了弑血盟,也就不在乎背后的原因了。”

“盟主要暗杀你,我们不知道,这些事情,盟主没有和我们说,要是知道原因,我们也没有必要隐瞒,我们都是弑血盟的护法,有些事情,我们不一定知道。”

苏天成仔细看了看三人,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既然你们什么都不知道,那就算了,报上你们的名号吧,本官可不想杀无名之辈。”

年纪稍大一些的年轻人开口了。

“我们早就应该死于你的手里,这也许是天道轮回,躲不过的,我们也没有必要隐瞒了,我是刘文秀,这位是二弟艾能奇,这位是四弟李定国。”

本来无所谓的苏天成,听见这几个名字之后,马上集中注意力了。

“有意思,本官还以为你们是江湖人士,想不到你们居然是落网的流寇啊,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你们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啊,对了,还有一个孙可望啊,到什么地方去了。”

刘文秀看了看苏天成。

“三弟阵亡了,在山西的那一战阵亡的。”

苏天成摇摇头。

“可惜了,可惜了啊。”

刘文秀等人有些奇怪,不知道苏天成为什么会这样说。

苏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很直接的开口了。

“你们曾经是流寇中间,颇有名气的将领,如何进入到弑血盟的,本官也不想计较了,本官是爱才之人,你们都有着不错的能力,堪称是猛将,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若是愿意进入江宁营,本官让你们施展抱负,江宁营之中,很多的将士,曾经是你们的兄弟,若是想着为张献忠殉葬,本官不勉强你们,给你们一天的时间,好好思考一下。”

说完这些话,苏天成吩咐将三人押下去,好生招待。

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都是很有名气的,三人都是陕西人,跟随张献忠造反,是张献忠的义子,这样的人才,能够招纳,当然是不错的,就这样杀掉可惜了,苏天成深知心理学,不会要求三人立即表态,给他们时间思考,让他们自己做出来决定。

先前马祥麟说到弑血盟组织起来了有序的防守,看来是与这三人有关的,可惜弑血盟只是一个江湖联盟,拥有了这样的猛将,还是不堪一击,可见这样的所谓江湖联盟,也不过是那么回事。

流寇之中,肯定有一些人散落在各处,进入到江湖之中的门派,倒是一个很好的藏身办法,这些人的身份,肯定是引发百姓怀疑的,无法立足,选择进入江湖,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度

得知苏天成的决定之后。渠清泽有些着急了。

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确实有些能力,的确是猛将,可三人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张献忠是丧命在苏天成和江宁营手里的,若是苏天成招纳了三人,岂不是在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这件事情,暂时没有传扬出去,渠清泽相信,江宁营的将士,也会有着同样的看法。

匆匆来到厢房,渠清泽直接开口了。

“大人准备招募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下官不同意。”

苏天成早有准备。

“老渠,不要着急,有什么话慢慢说。”

“三人是张献忠的义子,说起来和大人有着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若是这三人假意投诚了,最终做出来对大人不利的事情,后悔就来不及了。”

渠清泽是好心,苏天成也是明白了,可能不仅仅是渠清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担心,江宁营以前收编投降的流寇,那是大规模的,而且流寇之中的军官,都是斩杀的,没有留下后患,如今流寇被剿灭了,众人当然不理解,苏天成为什么会饶恕刘文秀等人。

“老渠,还有其他担心的地方吗?”

“大人,这个理由够充足了,若是大人不反对,下官这就去结果了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的性命,这等人绝不能够留着。”

苏天成摇了摇头。

“老渠,当年和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你有这样的担心,这很正常,当年流寇还在肆掠,江宁营击败每一股流寇。都会斩杀军官,这是预防流寇东山再起,朝廷吃过太多这样的亏了,如今流寇被剿灭了,老百姓的生活,慢慢安宁下来了。流寇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若是我们还这样畏惧流寇余孽,岂不是很可笑,再说了,刘文秀等三人,藏身在弑血盟里面,说明他们已经没有了造反的心思,想着隐姓埋名过一辈子了,江湖门派是不和官府有任何的瓜葛的。更不会干预朝廷的事情,最为重要的,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都是难得的人才,战场上面骁勇无比的,能够招徕到这样的人才,对于我们来说,是很有利的。”

渠清泽清楚。苏天成说的是有道理的,但他不允许苏天成出现危险。特别是在苏天成的身边,更是不能够有潜在的危险。

“大人说的都是道理,下官也明白,但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的情况不同了,下官坚决不同意招募,不仅仅是下官。江宁营的将士也不会同意的。”

苏天成叹了一口气,从人才的角度出发,他是一定要招募刘文秀等三人的,若是三人不愿意,想着追随张献忠而去。那自己也没有办法了,不过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若是真的想着追随张献忠而去了,三人不会活到今天。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也是真理,刘文秀等人,还真的有可能对自己形成威胁,渠清泽担心是很正常的,况且渠清泽自从负责情报工作以来,已经有了一种迹象,那就是特别关注是不是有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不允许招募刘文秀等人,也成为了渠清泽的一种本能了。

“老渠,我知道你的想法,也清楚的知道,江宁营的将士会担心的,但这一次,我还是坚持自身的意见,人才难得,古语说得好,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古人都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都有着如此的胸怀,我为什么做不到,不错,张献忠的确是被江宁营大败的,押送到朝廷之后斩首了,但我们是朝廷军队,必须要剿灭流寇,这是我们的职责,若是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这一点都弄不清楚,总是计较于小恩怨之内,那我也没有什么话说,这样吧,明日你和我一起看看三人的表现,若是他们不愿意加入江宁营,不愿意臣服,一切就听你的安排了。”

渠清泽依旧是不服气的,不过苏天成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好反对的,反正明日还要看刘文秀等人的表现,若是有丝毫不对,那就毫不迟疑的斩杀。

“对了,老渠,抓获的弑血盟其余的几个俘虏,审讯一下,若是没有什么危害的,放了算了,若是弑血盟的负责人,那也不要留下后患了。”

渠清泽点点头,他不仅仅是为刘文秀等人的事情来的,马祥麟带领江宁营将士,剿灭了弑血盟,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件事情。

“大人,下官想着询问一下,是何人指使弑血盟暗算大人的。”

苏天成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暂时不知道,刘文秀等人也不是很清楚,弑血盟的盟主,已经被斩杀了,恐怕这件事情,一时半会查不清楚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弑血盟都被彻底剿灭了,危险也就不存在了。”

“大人,下官不是这么看的,弑血盟失败了,可江湖上面,还有诸多的门派,若是背后的人,想着继续暗算大人,会找到其他的门派的。”

“老渠啊,这样的事情,恐怕不会发生了,弑血盟暗算我,结果没有成功,而且整个的门派都被连根拔起了,这样的情况,瞒不住的,江湖上肯定是传开了,其余的门派知道这件事情了,会是什么样的想法,谁会拿着整个的门派来赌博啊,江湖门派,本是不应该干涉朝廷的事宜的,这一次弑血盟违背了这个规矩,就应该受到惩罚,我可不是好杀戮之人,但也不会容许破坏规矩的事情出现,弑血盟的事情,也是给那些江湖门派的警告,告诉他们,在规则范围内做事情,不要越界了,否则弑血盟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日。”

“论道理,下官说不过大人,可暗杀大人的主使,是一定要查到的,这也是下官的职责。”

“慢慢来吧,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翌日,刘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国三人被押解到了督师府。

或许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三人的脸上有了一丝的血色,但三人的眼圈都是乌黑的,看样子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面临着重大的决定。

“你们想清楚没有,做出来了什么决定。”

刘文秀看了看两人,抱拳行礼了。

“我与二弟和四弟商议了,决定归降大人,愿意在江宁营效力。”

苏天成轻轻点头,一边的渠清泽,脸色发生了变化,他是最不愿意看到这一幕的,谁知道刘文秀等三人,是不是真心想着投降的,还是有其他的意图。

“你们做出来了决定,本官就相信你们,但本官也有话要说在前面,本官相信你们是真心归降的,张献忠是你们的义父,本官也算是你们的杀父仇人了,如此大的冤仇,想着能够和平共处,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张献忠曾经造反,是流寇的重要首领,本官作为朝廷命官,必须要剿灭张献忠,本官也佩服张献忠的能力,张献忠曾经是朝廷命官,或许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造反,既然决定造反,那就要想到后来的结局,放在本官身上也是一样,若是张献忠真的夺取了这大明的天下,本官也就是流寇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官秉持的就是这个原则,流寇已经被剿灭了,倒在江宁营麾下的,除开张献忠,还有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老回回等人,若要说仇家,本官有着数不清的仇家了,甚至被江宁营剿灭的六万后金鞑子,也算是本官的仇家了,但本官不会畏惧这些,你们是张献忠的义子,本官身边的众人,是担心你们的,害怕你们假投诚,真心想到的是为张献忠报仇,本官相信你们。”

“本官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你们曾经是张献忠的义子,就要拼命,就要打出来一片江山,所以本官不会计较你们的过去,江宁营里面,有数万你们曾经的兄弟,这些人都在为朝廷效力,都在拼命,本官是完全相信他们的,他们就是本官的兄弟。”

“所以说,你们好自为之,若是真的想着为张献忠报仇,本官也不会在乎,你们总是会明白,个人的恩怨与民族的大义,哪一点重要,若是你们连这点基本的道理都不能够明白,那本官也就算是看错人了。”

“本官惜才,知道你们的骁勇,本官更希望你们能够展现自身的努力,有机会在战场上面,和后金鞑子厮杀,那个时候,你们倒下了,捐躯了,将留名青史。”

“好了,本官就说这么多,你们再次做出来选择,这一次干脆一些。”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刘文秀带头跪下了,艾能奇和李定国也跟着跪下了。

“大人教诲,令小的羞愧,小的和二弟四弟隐姓埋名,藏身江湖,也是想着苟延残喘,也有报仇的想法,大人的一番话语,令小的无地自容,小的代表二弟和四弟,在这里发誓,我们是真心降服的,若是敢有暗害大人的想法,天打五雷轰,死后不得入宗祠。”

刘文秀的这一番话,令渠清泽的脸色缓和了很多。

第七百五十三章收获的季节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

登州、莱州和青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发生的这些变化,是众人能够亲眼看见的,特别是在一片废墟里面建立起来的登州和莱州。

登州府城和莱州府城,是遭遇到毁灭性破坏的,所辖的州县,也无一能够幸免,都遭遇到了破坏,不过苏天成真正开始关注登州和莱州之后,这里开始出现巨大的变化,城池在废墟上面建设起来了,比以前的城池更加的繁华,人口开始迅速的增加,超过了以前的若干倍,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得到了保证,只要自己动手,总是有机会挣到银子,改善家人的生活,而且家里有了耕地,也就有了立足的根本,置身于登州和莱州的任何地方,都能够感受到老百姓的满足,这样的情况,在大明其他地方是看不见的,就算是在陕西,也难以出现如此融洽的局面。

青州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尽管说速度慢一些,不过青州真正重大的变化,将是在秋收之后,自从苏俊开始和士绅富户联系购买土地的事宜,不少的士绅富户,心甘情愿的自愿交出来地契,任凭官府作价,刘云清和刘仲基曾经很是着急,眼看着士绅富户纷纷离开青州,但苏天成毫不在意,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两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苏天成不在意,事实的情况,令两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心愿士绅富户离开青州。

青州各级官府的手里,拿到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将要分配给老百姓,通过分配土地的形式,吸纳老百姓进入到青州,届时的青州。将涌进来大量的人员,登州和莱州的教训,青州也是需要吸取的,按照苏天成的要求,人员进入也不要太快,需要甄别一下。适当的控制一下,苏天成说出来的有序发展的道理,众人是真正的明白了。

所谓的有序发展,苏天成用通俗的话语来进行解释,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好比是小孩子总是慢慢长大的,你不可能指望一岁的孩子就能够飞奔,登州、莱州和青州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将自身建设好,接着才能够养活众多的百姓,贪大求全是不行的,步子走的太快了,反而会出现麻烦的。

登州和莱州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在于大量的江宁营将士家人的迁入,这些人都是条件不错的。家里集聚了一些钱财,来到登州和莱州之后。得到了土地,不管是生活在城池还是村镇的,都能够将好的习惯带到登州和莱州,他们愿意帮助那些条件不好的百姓,特别是从辽东过来的汉人,这些人在青州和莱州的各级官府重新登记。成为了大明的子民,也就是说,民间有着大量的钱财和粮食,就算是登州和莱州遭遇了灾荒,也是能够挺过去的。

登州和莱州的建设。立足于本地的基础之上,大量的老百姓参与到建设之中,通过自身的劳作,获取到报酬,能够改善家庭生活的条件,获取想要的生活。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数不清的房屋建起来了,这些房屋,都是老百姓自己建起来的,官府给予的意见,就是要求村镇的房屋,按照大致集中的原则进行修建,尽量避免单家独户的情况,就算是有单家独户的情况,距离也不要很远。这样建起来的村镇,便于里长和甲首进行有效的管理,遇见什么事情了,也能够相互协作。

老百姓是淳朴的,生活好了,他们感激官府,对于官府提出来的任何要求,都是言听计从,百姓之间的纠纷,一般都是里长和甲首就出面解决了。

登州和莱州,暂时不存在什么士绅富户,士绅富户是不会迁移到这里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来固有形成的观念,就是要遵守官府的规定,寻常的百姓,听从里长和甲首的管理,里长和甲首服从官府吏员的管理,吏员服从官员的管理,这样形成了良性的循环,致使登州和莱州的发展速度更快了。

登州、莱州和青州三地,取消了出门需要路引的制度,这种禁锢老百姓的做法,苏天成是不赞同的,将老百姓禁锢在一定的范围内,本来就不合适,那完全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苏天成需要建设的登州、莱州和青州,可不是纯粹的农业社会,工业发展谈不上,但商贸交易是必须的,只有依靠商贸交易,登州、莱州和青州,才有可能真正的富裕起来的。

秋收时节,官府里面,几乎没有官吏了,所有的官吏都进村入户了。

今年的气候很好,老天帮忙,青州、莱州和登州,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粮食全部都获得了丰收,稻谷的产量基本都是在亩产两石以上,收成高的甚至达到了三石,玉蜀黍和甘薯,更是获得了丰收。

秋收时节,意味着上缴赋税的时刻,老百姓是非常积极的,不需要官员的监督,里长和甲首临时抽调的人员,记下每家每户粮食的收成情况,根据这个情况,确定需要缴纳的赋税,里长和甲首,全部都是江宁营将士的家人,他们熟悉这方面的事情,操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对于个别遭遇的灾祸的农户,里长和甲首如实上报,这些农户,不仅仅不需要上缴赋税,秋收之后,还可以得到一些补助,当然了,遭遇了灾祸,条件是不能够和那些丰收的农户比较的。

府州县衙门,每天都有里长和甲首,带着老百姓来上缴赋税,户房和粮房忙的不亦说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府州县衙门,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收购一定数量的粮食,老百姓收购的粮食,肯定是吃不完的,不过官府收购的价格,不会是很高的,和商贾的不能够比较,按照苏天成的要求,老百姓收购的粮食,百分之五拥有缴纳赋税,百分之二十卖给官府,官府按照略低于挂牌价收购,每户老百姓,拿出了田地里面四分之一的粮食,余下了四分之三,任何一家的农户,都是能够承受的。

苏天成到各地巡查的时候,带着牛二等人。

督师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类似于几百年之后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牛二就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这个机构,不仅仅是要负责指导农户种植粮食,提高产量,还要研究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当然,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提高粮食产量。

要说牛二也是非常努力的,带着一帮以前的泥腿子,到处去看,时刻指导百姓,到什么季节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包括秋收之后,田地里要做一些什么等等,保证来年的收成。

苏天成看的非常仔细,遇见一些地方的粮食产量不高,就询问身边的牛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有些时候,牛二的解释,苏天成不是很满意的,还会提出来其他更加简单的解决办法,牛二会赶快记住这些法子,他对苏天成不仅仅是崇拜了,简直觉得苏天成就是神仙,当初在平阳府城的时候,苏天成提出来种植玉蜀黍和甘薯,而且提出来了具体的种植办法,可以说,这些年以来,产量巨大的甘薯,活人无数。

苏天成一行下去的时候,坚持的原则是不扰民,也不需要府州县官员的陪同,他们往往在巡查完毕之后,直接和府州县的官员商议,提出来相关的要求。

农业生产的形势,苏天成非常的满意,府州县城池、村镇的建设,也是很不错的,一些地方还在继续建设的过程中,相信秋收之后,将会掀起庞大的建设**,老百姓会集中开始建房的,秋收之后有时间了,老百姓可以忙其他的事情了。

因为威海卫码头、造船厂、烟台火炮基地的建设,大量的青壮,都到这些地方去了,而且苏天成督查的特别的严格,熊子健、孙传庭和毕懋康等人,也是要加快进度的,几个月的时间过去,进度是很快的。

到了这个时节,老百姓总算是轻松一些了。

建设的势头,总是会慢慢缓下来的,到时候,老百姓凭什么赚钱,如何过上好日子,在登州、莱州和青州这三个地方,苏天成可不想老百姓就依靠着土地里面的收成过日子,所以说,他的重点,转向了威海卫码头和造船厂,至于说火炮基地,招募的人员不会很多,从安宁堡过来的人员,基本足够了。

威海卫的码头是重中之重,一旦码头建好了,开始了海上贸易了,登州、莱州和青州,都将要受到巨大的触动,巨大的贸易交易,影响到的范围很广,利润也是巨大的,这里面的商机也是非常多的,完全可以令登州、莱州和青州的老百姓更加的富裕。

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威海卫码头,作为朝廷唯一允许进行海上贸易的码头,将要吸引大量的海外商船,到时候,福建的郑芝龙,是不是还坐得住,那是需要苏天成直接面对的事情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造船厂

从三月份开始,大量的木材开始运往登州的造船厂,制造战船,需要太多的木材,这些木材,都需要提前运到造船厂去的,而且这些木材,还要妥善保管。

制造战船和巡逻船,最好的木材就是柚木了,柚木主要产自于南方,柚木材质坚硬、耐腐,能够抵抗白蚁的蛀蚀,为制造战船首选的木材,除开柚木,其次就是自然长成的杉木了,再次就是柞木。

这个时代的木材是足够的,至于说现代军舰,这个时候不可能造出来,没有那样的技术,也没有钢铁,所以不要有这样的幻想。

造船厂就是一架实实在在的吞钱机器。

修建造船厂,消耗不是很多,但建造战船,消耗就巨大了,就连苏天成都感觉到吃力了。

四月份的时候,造船厂就开始建造战船和巡逻船了,没有谁想到,造船厂的厂长是荷兰人大卫,就连大卫自己也没有想到,会成为大明造船厂的负责人,任命决定下来之后,大卫兴奋的几天都没有睡好,当然,面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关键是造船技术人才的缺乏,图纸有了,但有些还需要改进,技工是不需要操心的,多得是,这方面大卫很是满意,感觉到苏天成确实是有远见的,但因为大明朝廷对水师的忽略,制造战船的技术人员慢慢的开始凋落了,到了现在,基本上找不到什么人了。

大卫上任的时候,苏天成和他交谈了,得知苏天成的要求,大卫有些发呆,生性直爽的他提出来要求,只要苏天成给自己足够的核心技术人员。保证这些技术人员的待遇,自己就能够造出来最为犀利的战船和巡逻船,可惜苏天成告诉他,只有这些图纸,这些图纸都是耗费了极大的精力得来的,至于说技术人员。既然大卫上任了,那就是大卫的事情了。

大卫有些感动,说是自己可以招纳人才,家乡荷兰有这方面的人才,但关键是待遇如何的落实,苏天成很爽快的开口了,一切由大卫自行决定,但要在原则范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