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想法,就是要求他这个礼亲王领头,加之长子岳托被明军生擒了,国仇家恨涌到一起了。

大家来拜访,代善不置可否,不做任何的评论,也不发表意见,若是板起面孔来教训大家,肯定是不合适的,他也不会这样做,附和更是不行的。

内心深处,代善很清楚,自己这个做皇帝的弟弟,猜忌之心是没有完全消失的,只要有这风吹草动,就会产生想法的,皇家根就没有什么亲情,这些年,岳托野心膨胀,被皇上毫不留情的处置,自己未尝没有受到牵连,就这次岳托被明军生擒了,自己根就没有表现出来悲伤,若无其事,其实心里是不舒服的。

派到大草原,皇上没有任何的安排部署,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毕竟是打战,不是儿戏,什么部署都没有,什么都要自己来考虑,往好处想,是皇上信任自己,往坏处想,是皇上根就没有思考过这件事情,或者是有其他的安排。

这样的情况下,代善肯定是不会什么的,默默的接受任务。

从年龄上来,代善已经五十七岁了,这样的年纪,带领军队出征伐,来就有些困难了,何况是到条件恶劣的大草原。

没有谁想到,范程这个时候开口话了。

“皇上,奴才以为这样的安排是不妥的。”

皇太极狠狠的盯了一眼范程,语气也有些不好了。

“有什么不妥的。”

“奴才以为,礼亲王年纪大了,岁月不饶人,蒙古草原乃是寒苦之地。。。”

范程的话语还没有完,代善就打断了。

“范大人,王虽然年纪大了,不过这征战的事情,还是吃得消的,我满族勇士,其能够被年岁击倒,这样的话就不要了。”

范程脸sè发白,呐呐不能言。

皇太极笑了。

“程啊,看来你们汉人需要重新认识我满族勇士啊,二哥乃是我满族的巴图鲁,叱咤风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风浪,岂能被草原吓倒啊。”

离开大殿的时候,代善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众人也没有与他话,这样的情形下,就是傻瓜也不会自找无趣的,不过征伐蒙古部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皇上就曾经带领大军亲征,而且前些年的入关劫掠,都是借道蒙古入关的。

回到府邸,代善立刻闭门谢客,大殿之上,皇太极了,要求在半个月时间拿出来相关的部署和举措,也就是排兵布阵的安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需要筹备的事情还是不少的,所以,代善完全有理由不见客了。

皇太极决定征伐蒙古部落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皇太极的jǐng告,更是在满族权贵之中,产生了影响,谁都清楚皇太极的魄力和能力,牢sāo归牢sāo,要是触犯到皇太极的尊严了,那可不是笑的事情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m阅读。

第六百七十五章计中计

(感谢饥饿的山狮、he20hattie、sdbridge、bread84、范宣子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都说了随便嘛投出了宝贵的评价票,拜谢了。http:/dudu/0/191/)

管家气喘吁吁、脸sè苍白的来禀报的时候,多尔衮正在享受着捏拿的服务,每天按摩一道,全身都显得舒坦。

“老爷,皇、皇上来了。”

多尔衮一把推开了正在小心翼翼按摩的女人,猛地站起来了,他根想不到,天黑之后,皇上会到自己的府邸来。

皇太极笑呵呵进来的时候,穿着短打衫的多尔衮,连忙准备跪下。

“十四弟不必如此了,朕就是来看看的,想不到十四弟的生活,如此的多彩啊,这按摩的功效,朕也体验过,只是事情太多了。”

多尔衮有些讪讪的,瞪了一眼管家。

管家缩了缩脖子,他也没有办法,皇上微服私访,走到府门口了,才亮出了身份,谁敢阻拦啊,等到皇上进入府邸了,自己一溜烟的跑过来禀报,可惜皇上后面就跟着来了。

“皇上,臣弟带着您到书房去。”

走出屋子,多尔衮才发现,范程站在外面,当然还有宫里的太监,不用说,宫里的侍卫一定是在府邸外面的。

“范大人也来了,稀客啊。”

范程连忙行礼,多尔衮可是实实在在的亲王。

多尔衮没有过多理睬范程,今天在大殿上的一幕,眼见着范程就是使用了计谋,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征战蒙古草原这样的事情,自己和阿济格等人都是可以做的,没有必要让代善领兵出征,不过仔细想想,这肯定是皇上的安排。否则范程是没有这个胆量的,想是这样想,但意见肯定是存在的。

书房里面,皇太极和多尔衮坐着,范程在一边站着。

皇太极没有多说,这就是身份地位不同的显示。

“十四弟,朕今rì的安排。你一定有些想不通吧。”

“皇上,臣弟以为,二哥带兵征伐,一定能够所向披靡的。”

“朕和你是兄弟,这些话就不要说了,二哥的年纪大了。征伐蒙古,确实不合适,但朕需要这么做,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提醒一下某些蠢蠢yù动的人,心思不要想歪了,二来也是借着这个幌子。能够真正的做些事情啊。蒙古草原的情况,朕很清楚,这征伐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没有多大的必要,白白消耗钱粮不说,作用还不是很大,大明在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得到了蒙古各部落的支持。朕这个时候去打互市的主意,肯定不是明智之举的,所以说,朕夜里到你这里来了。”

多尔衮惊得站起来了。

“皇上有何部署,臣弟万死不辞。”

“还是坐下说话,朕今rì带着程来,这相关的安排部署。还是程首先和你说说,程是汉人,也可以帮着分析一下汉人做事情的特xìng啊。”

这个时候,多尔衮的脸sè好了一些了。原来这一切皇上都是清楚的,今天在大殿上面的安排,不过是障眼法,范程帮着皇上,完成了这个障眼法。

“范大人,快请坐下说话,怠慢之处,范大人不要多心啊。”

多尔衮起身招呼范程坐下了。

范程很快开口了。

“皇上,王爷,奴才效忠多年,也曾经多次比较,奴才觉得,大明朝存在弊端太多,尽管有苏天成和江宁营,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我大清国只要能够养jīng蓄锐,一定能够彻底推翻大明朝,问鼎中原的。”

皇太极笑着开口了。

“程,这些话就不用多说了,直接说说你的分析。”

“遵旨,臣觉得,苏天成出任蓟辽督师,统领边关事务,表面上看起来,对我大清国是不利的,大凌河城的丢失,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苏天成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明的崇祯皇帝,功高震主,这在汉人化传统里面,是根深蒂固的,苏天成的功劳越大,处境就会愈发的危险,第二个问题,是协调与朝廷的关系,苏天成必须要依靠朝廷,不可能单打独斗,崇祯皇帝要控制苏天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朝廷里面,培植苏天成的对立面,这些人能够不遗余力的攻击苏天成,令苏天成时时刻刻感觉到畏惧,第三个问题,大明朝廷的武官员,各自成为了派系,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他们不关心朝廷的事情,做出来任何的一件事情,想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可他们成为了朝廷的绝对力量,苏天成是不可能挑战的,从这三个方面来说,奴才以为,苏天成不可能坚持太长的时间。”

皇太极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多尔衮有些忍不住,想着开口,但见到皇上的神情,忍住了开口,让范程继续说下去。其实多尔衮明白了范程的意思,要用时间来消耗苏天成,关键是大清国的诸多将领,不一定能够忍受时间的推移啊。

“不过问题也是有的,奴才不得不承认,苏天成的确是足智多谋的,有些时候,甚至是抓住了我大清国的痛处,苏天成在陕西的时候,开设了互市,笼络了蒙古的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通过这两个部落,影响到了其他的部落,不少的蒙古部落,加入到和大明的互市之中,开设慢慢依赖大明了,这明显是分化瓦解蒙古部落,稳固了边关,通过这一手,我大清国的军士,想着突然从大同、宁夏等地入关,难度就增加了很多,奴才想不到的是,苏天成在陕西就开始考虑对抗我大清国的事情了。”

“至于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固守在河套地区,没有展开入侵,奴才分析,可能出于两个方面的缘故,一是河套地区土地肥沃,足以维持部落的生存,加之和大明互市,得到了足够的粮食,不需要劫掠,二是两个部落恐怕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暗示,他们在河套地区,实际上帮助大明朝廷稳固了边关,减轻了大同、宁夏一带的压力。”

“苏天成拿下大凌河城,稳固大同和宁夏一带,实际上的想法,就是想着困住我大清国,大明地广物博,些许的灾祸,是能够承受的,可我大清国就不同了,若是遭遇了灾荒,影响是很大的,以前出现这些问题,能够通过入关来弥补,现在出现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局势的不稳定。”

范程说到这里的时候,多尔衮安静下来了,他已经听明白了这里面的意思了,看来范程马上就要说到关键地方了。

“奴才觉得,总是维持这种局面,等待时间的流逝,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还是需要出击的,只是关宁锦防线得到了加强,大同、宁夏一带,驻有大量的明军,对这些地方展开进攻,成功与否不好说,如今的情况下,没有六成以上把握,还是不要出兵的好。”

“奴才分析了边关的局面,发现了明朝还是有薄弱环节的,那就是登州和莱州。这两个地方,曾经遭遇过战乱,完全恢复的可能xìng是不大的,而且这两个地方,亦是苏天成管辖之下的,若是我大清国能够绕开关宁锦防线,出其不意的攻打登州和莱州,去的显著的战绩,对于苏天成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朝廷也是会震怒的,虽说不大可能撤掉苏天成,但多少对苏天成是有着意见和看法的。”

说到这里,谜底终于揭开了,多尔衮也隐隐明白了。

皇太极开口了。

“十四弟,朕安排二哥到蒙古去,不过是吸引明军的注意力,这样的消息,想着完全保密,可能xìng是不大的,明军驻扎的大凌河城,距离沈阳只有四百里地,想要完全保密消息,几乎是不可能,如此的情况下,朕就需要思考了,既然情报会泄露出去,不妨就让苏天成知晓,让他去安排,我大清国八旗子弟,出其不意的攻打登州和莱州,令苏天成猝不及防。”

多尔衮连连点头。

“皇上,臣弟恳请领军攻打登州和莱州。”

“呵呵,不要着急,朕到你这里来,就是商议这件事情的,满朝都知晓二哥要领军出征了,要去蒙古草原了,相关的筹备是少不了了,至少粮草是需要准备的,这个时候,准备攻打登州和莱州的军士,同样可以准备,两支大军同时出发,只是目的地不一样,目标任务也不一样,至于说二哥那里,出发之际,朕会说明确的,要二哥把握好。”

“不过攻打登州和莱州,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这一次入关,就从关宁锦防线,绕过大凌河城、宁远、山海关,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计划,需要详细的筹划,朕夜里来和十四弟商议,就是想着十四弟承受这副重担的,十四弟要详细筹划,做到万无一失啊。”

多尔衮站起来了。

“皇上,臣弟这就开始准备,定不辱使命。”

“很好,朕是相信你的,千万要谨慎,若是情势不对,迅速撤兵,不要恋战,攻打登州莱州的八旗军,不能够太多,也是两万人,这样行动迅速一些,补给方面也容易筹措,不一定要攻下登州城和莱州城,造成重大影响即可。”(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六章分析

宁远城,蓟辽督师府。

桌上摆着从沈阳来的情报,苏天成眉头皱着,显然是在思考。

渠清泽进来的时候,看见了苏天成正在思考,没有敢打扰,自从大凌河城被攻打下来之后,苏天成在辽东的威望迅速上升,不管是边军,还是军官,说到苏天成和江宁营的时候,都是敬畏的语气,当年后金鞑子攻打大凌河城,也用了前后三个月时间,想不到苏天成攻打大凌河城,前后三天时间,而且接近一个月时间过去了,后金鞑子没有任何的反应,眼看着大凌河城修葺好了,军队进驻了,周围的据点和堡垒也得到加强了,这等的事情,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看见渠清泽进来了,苏天成抬起头。

“老渠,坐吧,情报你看过了吧。”

“已经看过了。”

“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说的具体一些。”

“下官觉得很正常啊,大凌河城被攻下来了,后金鞑子肯定是不满意的,必须要找到出气的地方,大人的威名,令后金鞑子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只能够是找到汉人出气了,下官可不可怜那些汉人,哼,跟着鞑子做事情,出卖祖宗,他们就该受到这样的报应。”

苏天成低着头,没有看渠清泽,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

“皇太极决定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下官也觉得正常,大人当初在安宁堡和靖边开展互市,其实就是要对付后金鞑子的,如今这个目的达到了,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彻底臣服我大明了,蒙古一些部落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也遭遇到失败了,两个部落发展起来了,蒙古草原的局势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皇太极想着扭转蒙古部落的局势,选择这两个部落,可以理解啊。”

苏天成听得很仔细,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按说渠清泽的分析,是不错的。

“大人。下官现在算是明白了,当初大人要求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守在河套地区,不要离开,下官还有些不明白,若是两个部落展开了攻击,搅乱了整个的蒙古草原。后金岂不是要大军征伐了,如今看来,边关需要稳定,两个部落驻守在河套地区,大同和宁夏一带,都稳固了,就说这次攻打大凌河城。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攻击了。”

渠清泽说话的时候,苏天成已经走到了地图的旁边,仔细看着地图。

地图和沙盘已经成为苏天成不能够离开的两样东西了,不管是征战期间,还是在平时,都是不离身的,每到一地。首先需要的就是地图和沙盘,这个习惯,江宁营的将士都清楚了,而且这个习惯,也在江宁营军官中间流传开了,就算是苏天成做出来了部署,回到营地之后。各级的军官依旧还要认真看一看地图和沙盘,仔细研究一下,落实具体的部署。

渠清泽说完之后,也看向了地图。

“老渠。你来看,沈阳距离河套地区,距离遥远,中间要经过蒙古草原,距离接近两千里,况且河套地区算是在我大明的控制之下了,这里已经成为供应我大明战马的主要地方了,重要xìng是不言而喻的,当初我要求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驻守在河套地区,一方面是想着他们能够帮忙固守边关,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战马着想的,他们不离开河套地区,就没有侵入到草原核心地带,就不大可能影响到整个的草原,就算是有影响,也是局部的影响,也是慢慢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皇太极为什么会去考虑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呢,要知道,宁夏驻扎有四万军士,其中三万榆林营将士,一万江宁营将士,还有足够的火器支持,后金曾经在安宁堡和靖边都交易到火器了,难道皇太极会不知道。”

苏天成提出来这些问题,表面上是询问渠清泽,其实自己也是在思考的,情报是不会假的,关键是自己要弄清楚原因,皇太极为什么会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难道真的如同渠清泽说的一样,皇太极感觉到了江宁营的强大,避其锋芒,扭头去对付蒙古部落吗。

后金出现欺凌汉人的情况,这种态势,苏天成做过仔细的分析,他认为后金的局势有些不稳了,皇太极登基之后,八旗军取得了太多的胜利,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八旗军尚未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出现问题是在崇祯九年,阿济格率领十万八旗军入关,损失惨重,接着就是前不久的大凌河之战了,两次的损失,后金恐怕承受不住,皇太极若是没有什么表示,不能够有着强硬的措施,下面会出现不少的矛盾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皇太极选择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还是说得过去的。

但这里面确实有些问题,令人难以理解。

“大人说到的这些问题,下官一时间想不明白,不过下官觉得,皇太极选择进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是能够解释的,皇太极曾经亲自领军,征伐过蒙古部落,肯定是有着充足信心的,这一次选择恐怕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我记得一个现象,每当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从外面打开缺口,转移矛盾,比如说后金,崇祯九年的失败,加上这次的失败,四个年头了,两次重大的失败,内部一定是有怨气的,这股怨气必须要爆发出来,但不能够在内部爆发,必须要转移目标,对外征战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大人的这个理论,下官第一次听说啊,真的是有道理啊。”

苏天成看了渠清泽一眼。

“多看看历史书,就明白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想来想去,想不到其他的什么解释,加之渠清泽这样的认识,苏天成也觉得,这可能是皇太极为了转移后金内部矛盾的举措,也就是说,这次攻打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不过是摆个样子,不一定要取得完全的胜利,只要不失败,就算是可以了,内部的矛盾消化了,皇太极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

“老渠,既然是这样的情况,你认为我们需要增援吗?”

“下官觉得,增援还是有必要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同边军的战斗力一般,若是后金鞑子突然选择大同作为进攻的对象,从这里入关,恐怕会坏事的,下官认为,增援的军士不需要太多,有一万人足矣,这一万人和驻守在安宁堡的江宁营将士会合,榆林营有三万将士,五万人足够应付了,再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的战斗力是不错的,毕竟他们配置了火器,还有好几门的红衣大炮。”

“那好,就按照你说的办理,你还是要特别注意后金来的情报,要仔细分析这些情报,说不定我们能够从这里面,得到很多重要的东西,这也便于我们做出来适当的调整,从目前的情况看,皇太极暂时不会攻打大凌河城,不会攻打关宁锦防线。”

苏天成的眼光,从登州和莱州方向飘过去了,他没有特别注意着两个地方,甚至没有直接注意到山东。

其实后金进入关内,还有两条线路,一条是经过辽河之后,从广宁方向,绕过黑山,直插永平方向,接着面对的就是天津了,经过天津之后,进入山东的济南府,不过这条线路,异常的危险,绕过了关宁锦防线之后,进入了永平,就可能陷入到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一旦被围住了,退路都没有了,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另外的一条线路,就是海路了,从旅顺坐船直接到登州府城,或者是登州府所辖的蓬莱,但后金几乎没有海船,也没有所谓的海军,这条线路也是不用考虑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苏天成几乎没有考虑到后金可能会攻打登州府和莱州府的。

其实这是情报工作上面的重大失误了。

和渠清泽商议完毕之后,苏天成的思考重心开始转移了,他想到了裁撤边军的事情,首先需要裁撤的,就是关宁锦防线的边军,人数太多了,战斗力普遍不行。

任何时期的军队,都是需要物质支撑的,那种完全依靠jīng神来支撑的军队,是不存在的,譬如说军饷不能够到位,或者说没有相应的物质承诺,论你使用什么样的办法,这样的军队都是难以支撑下去的,江宁营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双管齐下的结果,一方面是充足的军饷做保证,另外一个方面是从军人的荣耀,以及军队与家庭息息相关的联系来保证的,缺乏了这些方面,江宁营也不可能支撑下去的。

边军的情况就不同了,最起码军饷得不到充足的保证,低的可怜的军饷,以及盛行的军户军屯制度,早就将军士的战斗力消磨殆尽了。

但苏天成不会轻易开始动手,他需要时间酝酿和考虑,现有的军屯制度,就是他能够利用的基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qidian。阅读。)

第六百七十七章有关汉人的安置

驻守大凌河城的贺人龙和祖大乐遇见了麻烦事情。

驻守大凌河城的,悉数都是江宁营将士和边军,没有老百姓,虽说苏天成提出来了,要求大凌河城必须是商贾云集的地方,但这个要求,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做到的,苏天成也没有强求,提出来通过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慢慢建设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处于了关宁锦防线的最前沿,周围据点和堡垒密布,这些堡垒和据点,在明军攻打下来大凌河城之后,驻守在里面的后金军士,全部都撤走了,堡垒和据点完全被破坏了,到至今还在修复的过程之中,只不过这项工作,苏天成没有特别的强调,所以进展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贺人龙和祖大乐正式开始负责驻守大凌河城之后,加快了修缮堡垒和据点的速度,一条围绕大凌河城方圆五公里范围的综合防御网正在逐步形成。

后金鞑子占据大凌河城的时候,从大凌河城到沈阳四百余里地的范围内,安置了很多从关内劫掠来的大明百姓,这些老百姓主要是在这里种地,收割的粮食,全部都上缴了,他们没有什么待遇,每天吃不饱饭,也没有像样的住所,和奴隶的身份完全是一样的,沿途都有后金鞑子监视他们,这种看管虽然不是很严密,但这些老百姓,早就被后金鞑子的残暴吓破了胆,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加之明军的软弱,无法保护他们,所以说,这些人渐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些人内劫掠到后金之后。被迫剃去了头发,看上去和后金鞑子的摸样差不多,但他们是官府的奴才,没有zìyóu。更没有什么身份。

曾经有大胆的人,想着逃脱这里,但他们的头发被剃了,在大明百姓的眼里,他们就是被称之为辽狗的人,这类人回到大明,结局是很悲惨的。遭受到众人的唾弃,除非能够直接找到自己的家人,躲在家里,等着头发长起来。

大凌河城出现的变化太快了,靠近大凌河城的很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变化很快体现在他们的身上了。

大凌河城被攻下来的速度太快了,后金军士撤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被劫掠来的大明百姓的命运,就算是想到了,他们也不会管,没有完全杀掉就算是不错了。

因为大凌河城的丢失。后金军士暂时驻守在距离大凌河城接近一百里地的黑山,从大凌河城到黑山这段距离,暂时成为了真空。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

江宁营将士对于这些剃去头发的老百姓,没有采取什么手段,基本上没有怎么理财,从这些人说话的语言看,将士们也知道了,这些人就是后金鞑子从关内劫掠来的老百姓。但他们没有得到上面的命令,不知道如何的处理,也只能够暂时不管。

后金军士接到了命令,严守黑山,不要出击,完善黑山的防御设施,鉴于这样的情况。这些军士抓来了不少的老百姓,开始大规模的修筑城池,企图将黑山打造成为另外的一座大凌河城,一时间这里的老百姓遭殃了。每天承受着繁重的劳动,还不能够吃饱肚子,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季节,累死和被病痛折磨致死的人,大量的增加了。

被后金鞑子劫掠来的老百姓,相互之间还是有着一些联系的,毕竟他们中间,不少人都是从一个地方被劫掠来的,相互还是熟悉的,后金鞑子在黑山的举措,极大的刺激了这些老百姓,不少人开始逃离黑山,进入到大凌河城和黑山这中间的地带。

人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问题就出现了,这些老百姓没有粮食,地里还没有长出来的庄稼、树皮草根树叶都成为了食物,可惜这些东西也不多,维持不到多长的时间,没有粮食,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之后,惨状开始出现,一些饿死的人,也被割去大腿上的肉,到了六月中旬,一些饿的顶不住的老百姓,开始成群结队的来到了大凌河城外围的据点和堡垒,成堆成堆的跪在了据点和堡垒外面,他们毕竟是大明的子民,想到的还是能够从明军这里得到帮助。

情况迅速反馈到了贺人龙和祖大乐这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两人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但跟随苏天成这么长时间了,贺人龙知道苏天成的脾气,所以说,安排军士,开始在堡垒和据点外面,设立粥场,总不能够看着这些人饿死,哪怕这些人里面有满人。

粥城设立之后,更大的人群到来了,截止六月二十rì,贺人龙得到了奏报,围在堡垒和据点的老百姓,超过两万人了。

贺人龙和祖大乐知道,问题出来了,依靠大凌河城来养活这些老百姓,可能xìng是不大的,但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必须要处理,而且要想到妥善的办法处理,否则很有可能闹出事情来的,饿极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大凌河城的存粮虽然还不少,但这些存粮,主要是满足驻军需要的,如果都拿去给这些老百姓了,军士吃什么啊,最为恼火的事情是,若是后金鞑子突然攻打大凌河城,军士驻守大凌河城的时候,没有了粮食,那就是塌天大祸了。

大凌河城,总兵府。

贺人龙皱着眉头,在屋里走来走去,祖大乐坐在一边,嘴里嘟嘟呐呐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桌上摆着斥候侦查来的情报,还有各据点和堡垒报告的情况。

“老祖啊,你说说,这个情况怎么办啊。”

贺人龙和祖大乐的脾气相投,两人的关系很快就融洽了,平时的配合也是很不错的,有些时候,遇到需要决定的事情了,两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也会发生争论,但事后都没有什么事情了,被誉为疯子,实际上xìng格都是直爽的。

“大人,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啊,要不然请示苏大人。”

“唉,我早就想过了,肯定是要请示的,可你不知道苏大人的脾气啊,我在江宁营这么多年了,以前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等着上面做出来决定,咱是大老粗一个,照着做就是了,打战冲在最前面,管那么多干什么,可后来不行了,大人要求我们都要思考,遇见问题了,不能够解决了,可以请示,但要提出来解决的办法,这叫做什么dúlì思考,不能够将所有的问题都交上去啊,若是我们直接就请示,不提出来解决的办法,大人又要训斥了。”

“可实在是想不到解决的办法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