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不多了,几个月的时间,一晃便过去了,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苏天成必须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力保全歼流寇。

第五百五十九章相应的布置

(感谢禾田天、厚德礼仁、bywfw、815书虫、饥饿的山狮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杨嗣昌离开陕西,已经是十月底了。

陕西的气候开始发生变化,变得寒冷起来,北方的冬季普遍都来得早,冷的时间长,穿越八年时间了,苏天成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今的气候很正常,环境没有遭到什么破坏,夏天很热,冬天很冷,四季分明,这是几百年之后,无法体会到的。

流民的大量涌入,令各级官府不得不考虑冬季防止寒冷的问题,去年的冬天,因为无暇顾及,陕西有冻死人的情况,当时官府无能为力,照顾不到,但今年的情况不同了,继续出现冻饿而死的老百姓,那就是官府的失职了。

快要离开陕西了,苏天成感觉到了紧迫,他需要召开一次总结会了,这次的会议至关重要,很多的事情需要安排下去,有些意识需要明确,在召开这次会议之前,他还需要和朱审烜好好的谈谈。虽说自己的那些理念,暂时不能够在大明朝公开,但在陕西,还是可以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慢慢推行的,这样对陕西的老百姓有着莫大的好处,对于大明朝的崛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会议定在十一月初五召开。

十一月初二,朱审烜提前来到了咸阳。

会谈的地点,改在了巡抚衙门的内院,这里是苏天成和家眷住宿的地方,跟随他到陕西来的春屏、顾横波,就住在内院。

为了这次的会谈,苏天成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他必须要尽力说服朱审烜。按照他的分析,朱审烜出任陕西巡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要保住陕西稳定的局面,想要陕西真正的发展,朱审烜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够过于的死板。

最为关键的,苏天成知道,陕西是江宁营的大后方,江宁营一切的供给,需要依靠陕西,需要依靠安宁堡与靖边的互市,陕西不能够乱,不能够走回头路。

尽管身为苏天成的舅子,但朱审烜从来没有进入过内院。

这次的交谈。在内院进行,朱审烜的心里也有几分忐忑,估计这次的交谈,牵涉到的事情,可能是比较重大的。

进入内院的时候,苏天成在院子里等候。

王大治将朱审烜带到了门口之后,停下了脚步。

苏天成带着朱审烜,直接进入了书房。两人之间不需要过多的寒暄。

“晋王殿下,我想着问你一个问题。你说说江宁营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突然崛起了,想我大明,卫所军队延续几百年时间了,按说是越来越成熟了,应该是能够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可惜卫所军队弱不禁风,根本就不能够打战。”

朱审烜愣住了,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有仔细思考过。藩王是从来不插手军队事宜的,就算是主持了陕西裁撤卫所军队的事宜,但对于军队的内涵,朱审烜依旧不是很清楚,不过卫所军队的战斗力,他确实看不上,有些军士,比农民都不如。

“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仔细思考过,不过参加了陕西裁撤卫所军队的事情,我所看到的情况,似乎是军饷不能够到位,以前也听说过,因为军饷不能够到位,军士不能够养活家人了,所以哗变了。”

“这算是一个理由吧,但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啊,那些哗变的军士,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后,竟然成为了主力,能征善战,我大明的军队,几乎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了,这说明他们并非是不能够搏杀啊。”

朱审烜低下头,沉思了一会。

“或许他们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待遇得到了保证吧。”

“我看不是这样的情况,哗变的军士,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成为了造反的人,家眷受到威胁,况且流寇没有固定的居所,四处流窜,艰苦很多的,如此的情况下,哗变军士怎么可能安稳下来,想要过上好日子,岂非天方夜谭啊。”

“这个,你说的有道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我有一种理解,不管是江宁营的将士,还是我大明卫所的军士,若要让他们变得骁勇善战,最为主要的还是他们内心想到的是什么,说的明确一些,他们为什么要成为将士,为什么要打战,为什么要马革裹尸、捐躯沙场。”

“哦,那你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啊。”

“说起来很简单,也就是他们之所以要搏杀,不仅仅是效忠皇上,也是为了自己。”

“这话怎么说啊。”

“首先,将士们拿到军饷,能够养家糊口,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军人也是一项职业,只不过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随时有可能捐躯的,他们拿到军饷,体现出来自身的价值,养活了家人,其次,他们拥有了财富,就说江宁营的将士,军饷是有些高的,这是他们用命换来的,他们的家人生活很好,但这种情况是不是能够延续下去,这就要看他们是不是能够保住胜利,不准后金鞑子或者是流寇来抢夺,如果他们不能够在沙场上杀敌,不能够守住土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将要失去,最后,他们是军人,选择了从军,就要维护军人的荣誉,就要维护自身的荣誉,谁也不愿意成为孬种,被人瞧不起,哪怕他们的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在战场上,能够奋勇杀敌,能够互相照顾,他们就维护了军人的荣誉,也维护了自己的荣誉,所以,归根结底,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战斗。”

朱审烜有些明白了。

“坤元,你这么说,真的是有道理啊。”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必须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打战,不仅仅是为了效忠皇上,为了朝廷,为了大明朝,还是为了自己,一旦他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面貌将大为改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军队的战斗力将要大幅度提高,那种仅仅以军饷的高低来聚集军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譬如说某些卫所军队,军官身边的亲兵,待遇很好,但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依旧是羸弱不堪啊。”

“我明白了,难怪江宁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有着这么强悍的战斗力啊。”

“不仅仅是江宁营,新军也是这样,他们的认识在慢慢的发生变化,这一切都需要引导,重点是军官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样才能够带出来一流的将士啊。”

说到这里,苏天成觉得,自己需要切入到正题了。

“晋王殿下,你认为陕西的各级官吏,应该如何做事情啊。”

朱审烜很聪明,有些明白今日谈话的意思了。

“坤元,这个问题,我曾经想过,虽然说到汉中府的时间不长,但整顿各级的官吏,还是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就是到如今,也没有到理想中的效果啊。”

“我倒是有一些看法,陕西的各级官吏,首先要效忠皇上,服从朝廷的命令,按照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的要求做事情,这是基本的前提,否则就要乱套,若是各自为政,肯定是不能够办好事情的,可还有一条,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级官吏,是没有特别注意的,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考虑,那就是为老百姓办事情,将老百姓放在心上。”

“坤元,这不是什么特别的认识啊,据我知道,各级官吏都是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情的,要不然陕西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啊。”

苏天成微微摇头。

“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不知道晋王殿下注意过没有,不少的官吏,为老百姓做事情之后,期盼得到万民伞之类的东西,期望得到老百姓的肯定,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做法,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甘薯,这本来就是官吏的职责,若是他们不能够为老百姓做事情,就是不合格,就应该受到责罚,甚至是免去官职,陕西的各级官吏,骨子里还是注意上面的,所做的一切事情,大都是为了得到上面的重视,当然了,这种认识没有错误,前面我也强调了,我的意思,是各级官吏一定要牢固树立一种意识,那就是他们必须为老百姓办事情,老百姓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若是不能够为老百姓谋福利,他们就不算是好官,有些时候,将上面的要求与老百姓的要求比较,恐怕要更加注意老百姓的诉求。”

朱审烜看着苏天成,很是吃惊,历朝历代都说的是家天下,苏天成说出来的这个观点,似乎是对家天下的一种挑战,这样的观点,若是流传出去,肯定是有麻烦的。

“坤元,你说的这些道理,我觉得正确,可你还是要注意啊,万万不能够在外面提到这些认识啊,否则会有麻烦的。”

“我知道,我也就是在你的面前说说,希望你能够有这样的认识,用这样的要求来管理各级的官吏,若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做下去,陕西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超过北方所有的省,成为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啊。”

朱审烜点点头,没有继续说什么。

第五百六十章变通

来到了陕西,苏天成还有许多的事情没有做好,可惜朱由检有些着急了,不允许自己在陕西呆更长的时间了,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他要安排布置太多的事情,有些事情是必须要落实的,否则今后就会出现麻烦。

宋思军急匆匆的赶回来了。

互市的生意,真正高峰上面,可以说每天进入店铺的白银,根本就不敢想象,就算是在江宁县做食盐走私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高的利润,就说这贩卖精盐,一两精盐的价格,达到了一两黄金,这可是暴利了,况且能够从事精盐销售的,也就是三家店铺,户部一家,秦王韩王和瑞王三人的店铺算一家。

走私军火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了,不仅仅是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草原的其他部落,也和宋思军联系,用更高的价格购进弗朗机炮和虎蹲炮,他们在厮杀的过程中,完全知晓了火炮的厉害,当然要不惜代价购进,在请示了苏天成之后,宋思军和一些草原部落也展开了交易,这些火炮基本是天价,可蒙古部落还是趋之若鹜,他们拿出来的黄金白银珠宝,包括骏马绵羊等东西,能够卖到弗朗机炮和虎蹲炮,已经感激不尽了。

春节临近了,蒙古族部落需要的物资更多了,互市的市场里面,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到处都在交易。

不仅仅是这样,后金的触角也进入到互市里面了。

就算是没有接触到情报的宋思军,也发现了异常,一些梳着辫子的男人,进入到互市的市场,开始和商铺谈生意,这也是苏天成允许的。只要是按照互市的规矩进行交易,不管你是哪里来的人,都是可以的。

时间就是金钱,而且体现的非常明确,这样的时候,苏天成突然要求他回到咸阳城。肯定是有大事情的,所以说,稍稍安排之后,宋思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咸阳。

和宋思军之间的交谈,在咸阳城内的一处商铺进行。

这家商铺是宋思军设立在咸阳的,里面有专门的密室。

“大人,属下禀报一下互市的情况。”

“不用了,互市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信函里面说的很清楚了,这次要你回来,是有其他的事情,你需要仔细考虑,做出来决断。”

“请大人安排布置,属下一定做好。”

“开年之后,江宁营可能要离开陕西了,互市完全支撑了江宁营的开销。这是我当初没有预料到的,互市的作用巨大。除开支持了江宁营的开销,陕西的府州县,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所以说,这条线决不能断,就算是江宁营离开了陕西。但一切的开销,还是需要从互市中得到,你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有什么要求。”

宋思军愣了一下。这个消息来得太快了,这才多长的时间啊,江宁营要再次离开陕西,安宁堡和靖边的安全护卫,依旧是江宁营负责,若是江宁营离开了陕西,岂不是意味着,安全保护的责任,要交给新军了,这肯定是不利的。

“大人,属下感觉到很是突然啊,互市的时间不长,很多的生意还在规范的过程中,相信最多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规范了,这个时候,江宁营还需要承担互市的安全护卫事宜啊,要不然很多的事情,不好操作的。”

“这我是知道的,江宁营虽然说离开陕西,但不一定全部开拔,留下一部分的将士,驻守安宁堡和靖边,也是可以的,这件事情,我可以和卢大人联系。”

“大人,若是江宁营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在安宁堡和靖边,问题就不是很大了,互市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好,你说的话,我记住了,安宁堡和靖边两地,各自留下五千江宁营将士,全面负责互市的安全护卫事宜,余下的江宁营将士,都要离开陕西了,如今互市的生意越来越好,你恐怕要坚守,继续负责江宁营的所有开销。”

“大人,属下保证供给江宁营的所有开销,今年春节期间,估计能够赚到三百万两白银左右,这些白银,可以保证江宁营一年左右的开销。”

“好,正月的时候,三百万两白银必须要到位,从明年开始,江宁营的开销将要大幅度的增加,朝廷拨付的银两肯定是不够的,互市必须要保证,所以说,你的责任更加的重大,我考虑,是不是让万成贵等人,也加入进来。”

说到万成贵的时候,宋思军连连摇头。

“大人,还是属下单独来处理的好,属下的商铺,牵涉到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属下自己知晓就可以了,若是有些事情,泄露出去了,会增加很多的麻烦啊。”

“嗯,你说的也是,我主要是考虑到,你一个人负责商铺,还要关心诸多的事情,是不是过于的辛苦了一些,其实我提议的,是让万成贵等人,进入到互市的管理层里面,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控制了。”

“是属下理解错误了,大人的这个要求,完全是可行的,互市发展到现在,这般的快速,属下都没有能够预料到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后金,还有朵甘都司的诸多部落,都到互市来交易了,安宁堡和靖边现有的市场,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了,属下曾经想着,进一步的扩大互市的市场,这样就能够赚到更多的银子了。”

“想好的事情就去做,对了,岳高峰做的怎么样,他总是说太辛苦了,人手严重不足啊。”

“岳大人和属下抱怨过,属下也发觉了这个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互市部分白天黑夜,时时刻刻都在交易,岳大人以前是按照晚上歇息的计划安排的,人手的确有些不足,属下都抽调人员去帮忙做了一些事情的。”

“嗯,你回去之后,给岳高峰带信,还是那句话,决定的事情就要做,不要总是抱怨和禀报,你们在互市做事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来判断,这和做生意是一样的,若总是禀报和请示,会耽误时间的,小事就不要上奏了。”

基本掌握了方方面面的情况之后,苏天成最后与渠清泽交谈了。

“老渠,我可能要离开陕西了。”

渠清泽身体轻轻摇晃了一下。

“大人,这是不是朝廷的意思啊,大人到陕西,才一年时间,若是这样快就离开,有些不合适啊。”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但皇上有这个意思了,我也不能够有异议的,后天就要召开会议了,我准备在会上提出来一些要求,算是最后的嘱托吧,这件事情,千万不要泄露出去,知道这件事情的也就是两三人,有些事情,我需要听一下你的意见。”

“大人请吩咐。”

“我这次离开陕西,重点就在剿灭流寇的事宜了,也就是说,今后一段时间,以江宁营为主了,本来我还想着,开年之后,正式招募一些军士,进入到江宁营的,现在看来,这个愿望,难以实现了,虽然我离开了陕西,但山西的大局面不能够变动,必须要保持稳定,所以说陕西的各级官吏,不能够出现大的变动。”

苏天成说到这里,渠清泽的脸上出现苦笑。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大人该不会要下官也留在陕西吧。”

“你是什么想法。”

“下官坚决跟随大人,去剿灭流寇。”

“呵呵,我也是这样的想法,这次能够跟随我离开陕西的,除开江宁营的将士,恐怕就是你了,其余人必须要留在陕西,包括苏平阳、苏俊和苏二童等人,陕西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若是各级官吏变动太大,肯定是有波动的。”

听说自己可以跟随江宁营离开陕西,渠清泽的精神马上来了。

“大人,下官也是这样看的,陕西需要稳定,特别是互市,必须要绝对的稳定,不能够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的。”

“哦,你还有什么建议。”

“下官没有其他的建议了,大人全部都考虑好了。”

“你是西安府的知府,西安府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难道你就没有推荐的人选吗。”

“大人,下官以为,苏二童完全能够胜任了,他熟悉西安府的情况,完全没有问题的。”

苏天成摇了摇头。

“不行,苏二童太年轻了,没有经过科举考试,恐怕很多人不服的,这个人选不合适。”

“这个,下官推荐小王爷朱由菘。”

苏天成笑着点头。

“这个人选不错,我也有这样的考虑。”

其实苏天成考虑的更多,朱审烜离开汉中府之后,蓝桥正可以接任汉中府知府,至于说凤翔府,那就是朝廷考虑的事情了,只要陕西的巡抚是朱审烜,西安府的知府是朱由菘,互市那边稳住了,苏天成就没有太多的担心了。

他本来想着,趁着这次的机会,让陈于泰离开陕西的,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想法,有些事情,暂时不能够做,为了陕西的稳定,得到一些的同时,也要失去一些。

第五百六十一章总结会议

十一月初五。

巡抚衙门召集的会议,终于召开了,参加会议的,依旧是那些人,四品以上的官员,州县的知州、知县,一共是一百多人。

参加会议的官员,没有感觉到多少的惊奇,应该说,一年的事情,做的差不多了,粮食丰收了,各地正在种植冬小麦,农户不需要官府的督促,主动忙活开了,除开一些刚刚安置的流民,尚需要官府提供一定数量的种子,本地百姓都不会开口了,他们或者存有种子,或者花钱去购买种子,官府对他们的帮助够大了,继续伸手,都不好意思了。

府州县衙门严格执行规定的赋税,收取赋税的时候,不准随意增加百姓负担,一旦察觉这样的情况,当事的官吏将遭受到严厉的处罚,没有谁会拿着自己的官帽子去开玩笑的,收缴赋税的过程特别顺利,百姓几乎都是自动到衙门去上缴的,而且都兑换成了银子,也有极少数上缴粮食的,都是因为没有来得及交易。

到陕西各地收购粮食的商贾,铺天盖地,互市需要庞大数量的粮食,而且粮食交易的价格不菲,能够在老百姓手里收购到粮食,就意味着能够赚到白花花的银子,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粮食收购的价格,得到好处的是老百姓,商贾也会算账,从外省收购粮食,光是运输就要消耗不少,还不如提高一些价格,在本地收购,也有聪明的商贾,下了定金,说好冬小麦丰收之后,多余的粮食。悉数都收购了,价格不会很低的。

各地出现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绝大部分的村镇,都在开始修建房屋,或者是整修以前破旧的房屋,当苏天成得知了这些情况。而且亲自到咸阳附近的村镇去看见之后,放心很多了,几千年以来都是如此,农民的条件稍微好一些了,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要将房子修得好一些,这样自己也能够体面一些的。

各地基本都出现了可惜的局面,诸多的官员为,这次参加会议。一定是总结成绩的,巡抚衙门还可能要提出表彰的事情,可能组织检查了,上次开会的时候,巡抚大人亲自说了,年底要组织检查的,表现最好的府州县,巡抚衙门要予以表彰。这样的表彰,谁都是在意的。这是对自身成绩最大的肯定。

参加会议的人中间,最为失落的,估计就是陈于泰了,也包括巩昌府的诸多知县,部分知县对陈于泰的意见很大,他们得知了其他府州县的情况。更是知道了人家能够拿到月例银子了,可巩昌府拿不到,因为粮食生产的情况不好,陈于泰偏向于种植小麦,结果人家种植了甘薯和玉蜀黍。还进行了套种,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升,粮食多了,能够交易了,农户手里也有银子了,上缴赋税是很积极的,可巩昌府依旧存在不能够完全上缴赋税的情况。

再说了,巡抚衙门早就有规定,要根据粮食产量,对各级官府实施奖励,这笔银子,实际上是从互市的利润之中抽取的,据说延安府、西安府和汉中府等地,都拿到了不少的银子,偏偏巩昌府没有拿到什么银子,官吏的日子依旧清苦。

出现这样的情况,巩昌府的各级官吏,也只能够自认倒霉,规定是很清楚的,自己做不好,就怪不了别人。

当然,来参加会议的知州和知县,条件也差不到哪里去,他们还是有银子用的,只不过和别人比较起来,感觉到不舒服罢了。

苏天成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早就知道了众人的想法了,他一直都很注意陈于泰,对于巩昌府今年的情况,他是心知肚明的,自己不管怎么强调,作用不一定很大,陈于泰不是自己的心腹,两人之间的关系一般,接触的时间也不多,强行的批评或者是想其他办法排挤,效果不一定很好,还要注意到朝廷的猜忌,用事实说话,令陈于泰无话可说,这才是最好的办法,相信这次会议之后,陈于泰也坐不住了,人家都能够做好,而且人家的学识水平,还不如自己,陈于泰是殿试状元,实际上做出来的工作成绩,远不如人家,一张脸往什么地方放。

会议的议程是早决定好的,时间是一天。

上午的时间,西安府、延安府和汉中府,都要发言,他们要详细讲述本地出现的变化,以及采取的什么措施,包括下一步如何做,下午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分为三个组,商讨一下,相互交流经验,最后是苏天成讲话。

这种会议的模式,和几百年之后的工作会议,形式完全一样。

可惜如今的交通不方便,否则苏天成会召开现场会,也就是将所有人带到变化最大的地方去实地看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样的效果更好,可惜短时间之内,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上午的会议,众人听得非常认真,是不是有人沉思。

令苏天成最为欣慰的是,开会的议程虽然和几百年之后是一样的,但发言的人不同,发言的理念也不相同,口号之类的东西都没有,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用事例来做出来总结,比如说延安府的发言,就说到延安府所辖的州县情况,重点说到了每个州县粮食的产量,交易出去的粮食是多少,价格是多少,老百姓实际上得到的收入是多少,有多少的老百姓开始重新修建房屋了,西安府的发言,重点说到了商贸的变化,咸阳县的范围大幅度的扩展,城池的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这不过是短短一年的时间,众人也是亲眼看见的,而汉中府的发言,重点说到的是各级官吏的变化,从以前和百姓敌视,到如今的水乳交融,强调指出,官府和官吏的变化,是一个地方发展最为关键的原因。

这些发言,得到了众人的赞许,就连自恃很有水平、有些不屑一顾的陈于泰,也是听得眼睛都不眨了。

一个时辰的讨论,热烈的情况,更是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本来以为没有谁会说多少的,想不到人人都争着发言,说到本地变化的时候,一致认为,巡抚苏天成大人提出来的政策,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

巡抚衙门负责记录的众多吏员,几乎没有歇息的时间。

终于到了苏天成最后的总结了。

苏天成肯定了接近一年时间的工作,指出来粮食生产任然是重中之重,绝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陕西还缺乏基础,万一遭遇了灾荒,还是存在饿死人的危险,府州县衙门,必须要尽最大的能力,组织好粮食生产,要保证连续三年的粮食丰收,才能够增加陕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要重视商贾的事宜,商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咸阳县城为什么能够在短短时间之内,扩大三倍的面积,得益于商贾的发展,其余地方,缺乏咸阳县如此的优势,但也能够在吸引商贾方面,做一些文章,决不能轻视商贾,否则吃亏的是自己,最后是官吏的认识问题,官吏要效忠皇上,要服从朝廷,要为老百姓办事,既然被称之为父母官,就要向父母关心家人子女一样,去为老百姓办事情。

关于目前的任务和来年的工作,苏天成重点强调了,冬季已经来临,各地要关心百姓疾苦,不能够出现冻饿致死的情况,特别是后来安置的那些流民,他们家徒四壁,必须要得到官府的支持和救济,度过难关。

苏天成讲话的过程中,一些聪明的官员,终于明白了,西安府、延安府和汉中府的发言,都是有针对性的,来年各级官府,也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

“。。。诸位同僚,我等一起在陕西为官,乃是千年修得的缘分啊,陕西各地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都是诸位同僚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皇上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想想陕西曾经是流寇肆掠的地方,也是流寇造反的起源地,本官刚刚到这里的时候,听见的议论是民风彪悍,不过这一年时间过去了,诸位也感受到了,这里的老百姓,并非是蛮不讲理的,只要我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情了,老百姓也就支持和拥护官府。。。”

“。。。上次说到检查的事宜,这次会后,马上就要开展了,检查的内容是三个方面的,一是今年的成绩,二是冬小麦播种的情况,三是老百姓的生活情况,各项检查皆是上等的府州县,巡抚衙门将拿出来五十万两白银,予以奖励,这些奖励的白银,悉数都兑现给诸多的官吏,这项制度,也要确定下来,凡做的好的,就要奖励,当然,做的不好的,甚至是很差的,也要批评,甚至是弹劾。。。”

会议结束之后,照例是安排酒宴,诸多的官员发现,巡抚大人几乎给每个人都敬酒了,表示了感谢,众人当然不会想到,两个月之后,苏天成就离开陕西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新的使命

十二月初五,检查结果出来了,西安府、延安府、汉中府和凤翔府,名列前茅,巡抚衙门一次拿出来了六十万两白银,予以奖励,这些白银,是可以直接兑现到官吏头上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到个人手里也是不少的。

如此更加激发了陕西官吏的斗志,人家能够做的很好,自己为什么做不好,若是能够名列前茅,不仅仅是能够得到提拔和重用,还可以得到奖励,无非是自己多做一些事情罢了。

十二月初十,朝廷的圣旨来了,张溥来到了陕西,担任陕西布政使,原布政使蒲开强,调到了京城,进入了都察院,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