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延安府一带;很是贫瘠;绝不能够和江宁县比较的。

说起来;这样的安排;有些对不起苏天成;虽然成为了正四品的知府;但延安府太穷了;苏天成若是留在厩;条件好很多的。

他曾经和温体仁商议;想着是不是将苏天成留在厩;可这样不好安排;苏天成太过于年轻了;安排到厩来;不知道出任什么职位;虽然说苏天成的品秩是正六品;但毕竟只是京畿县知县;从资历上面来说;有着一定的差距。

安排苏天成出任知府;是最为合适的;朝廷里面的武大臣;也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苏天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破格提拔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诸位爱卿提出来的建议;很是不错;吏部和内阁多多思考一下;拟出来具体的条陈;迅速报上来。”

离开养心殿之后;温体仁还是很高兴的。

出任内阁首辅;有一段时间了;朝廷里面;没有多大的改变;也法做出来很大的改变;该清理的官员;也清理的差不多的;剩下就是陈于泰和吴伟业等人了;可今年的情况;实在有些特殊;特别是征伐流寇的事宜;总是不顺利;眼看着到手的胜利;最终功亏一篑;要不是苏天成和江宁营保护了中都凤阳;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零零碎碎的事情;让温体仁来不及清理陈于泰和吴伟业。

如何的对待苏天成;他的内心是有些复杂的。

苏天成的确是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苏天成为人低调;从来不炫耀自身的功劳;懂得把握;这样的官员;若是能够笼络过来;是大有裨益的。

可惜苏天成的内心;有着很强的自主xìng;根就不愿意参与到朝廷内部的争斗。

苏天成的选择;看似有xìng亏;身为殿试榜眼;居然选择了外放;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一切都水落石出了;苏天成的选择;是可挑剔的;看看陈于泰和吴伟业;所事事;根不为大家所重视。

好在苏天成年轻;对自身的位置;不会造成实质xìng的威胁。

洪承畴来了几封信函了;说到了苏天成的江宁营的事情;中都大捷;对洪承畴肯定也造成了震撼;再次说到了江宁营的事情了。

洪承畴说的很是巧妙;说江宁营如此的彪悍;总是留在南方;留在江宁县;还是有猩惜的;中都大捷之后;剿灭流寇的形势;已经变得很好了;这个时候;江宁营应该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了。

至于说如何的安排;洪承畴没有多说;这也是他聪明的地方;不会说那么多的。

可在他的信函里面;多次提到了陕西一带的情况;说这里流寇猖獗;民众彪悍;需要花大力气整治。

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温体仁认为;苏天成和江宁营可以到陕西去。

陕西延安府;距离厩有两千里左右的距离;而且路途不是很好;比起江宁县来;差了很多了;关键是这个地方;已经属于边陲了。

厩的官员;最不愿意去的地方;首先就是边陲;说起到山海关一带去;谁都是面血sè;南直隶的宣府、永平府、延庆州;以及山西大同、山西延安等地方;都是令人头疼的地方;派到这些地方去的官员;背景都不咋样。

其次就是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一带了;这些地方;流寇猖獗;民生凋敝;想要有着政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自从苏天成到江宁县之后;朝廷里面的官员;好像明白了一些什么了;若是外放;都请求到南直隶;或者是江浙一带去;哪怕安排的职位和品秩不是很高;都心甘情愿。

这其实是苏天成带动的。

不少官员;到江宁县看过之后;羡慕那里的富庶和繁华;觉得在那样的地方为官;rì子是非常滋润的。

看着李长庚和张凤翼;温体仁慢吞吞的开口了。

“李大仁;张大人;刚刚皇上已经有口谕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安置;你们cāo心一下;仔细商议之后;马上写出来奏折;呈报到内阁。”

官员调遣的事情;主要是吏部负责;不过;苏天成兼任江宁营卫指挥使;这是军职;同样牵涉到了兵部。

兵部的事情好说;可吏部就有些不好办了;毕竟没有明确的旨意。

要是其他官员的调整;吏部不会为难;可苏天成的情况太特殊了。

李长庚还是开口询问了。

“大人;下官以为;苏天成安排到陕西延安府;出任知府;是不是会有一些议论啊。”

“李大人说的很好啊;这些事情;吏部就是要考虑好;苏天成是功臣;按说是应该安排到好的地方的;不过我大明内忧外患;值此危难之际;苏天成和江宁营肩负重任啊;如此的情况下;苏天成和江宁营若是到了延安府;朝廷里面的武大臣;还能够有什么议论;不过;吏部也不能够仅仅拿出来一套方案;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可能;拿出来两套到三套的方案;内阁讨论之后;呈报皇上。”

李长庚看了看温体仁;不再说话了;这里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再说就显得多余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实话实说

紫禁城分为外城与内城;皇宫在内城;后宫又是内城最为重要的地方之一了;除了皇上和太监;其余人是不能够进入后宫的;你想想;那里面都是和皇上有关的女人;简直就是女人们的天地;要是男子能够随便进去了;还不知道惹出什么风流韵事来。

一路上;苏天成都是低着头;坚持不看四周;这方面可要自觉;能够进入后宫;已经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恩赐。

至于说朱审馨等人;虽然很是紧张;但要随便很多;反正都是女人居住的地方;对于她们来说;鲜是摆在第一位的。

朱审馨虽然身为郡主和县主;但也是没有资格进入后宫的;藩王进京;居住在官驿;不得随意走动;不得结交大臣;和坐牢没有多大的区别;郡主一般都不会到厩来;若是能够进入到后宫;那就不一般了。

这一次;她们能够进入到皇宫;而且直接进入后宫;当然不一般了。

朱由检和周氏在交泰殿等候。

周氏身为皇后;自然是居住在坤宁宫的;不过;苏天成身为男子;绝不能够进入坤宁宫;至于说朱审馨、chūn屏、王芙蓉和柳如是等人;是可以跟随皇后;进入坤宁宫的。

见到皇上和皇后娘娘;自然是一番的跪拜。

苏天成第一次见到皇后娘娘周氏;感觉到周氏体态偏瘦;但脸上的神sè;很是柔和;眼神很是清澈;他立马感觉到;皇后娘娘的脾气很好;xìng格是温和的。

朱审馨和chūn屏稍微好一些;柳如是也见过世面;虽然紧张;尚能够控制。王芙蓉就有些不行了;身体一直在颤抖;皇家的威严;在她的眼里;是不敢想象的。

好在朱由检和周氏;说话的时候;语气都很是柔和。

朱由检的心思。显然在其他的方面。

拜见仪式结束之后;他很开口了。

“皇后;你带着苏爱卿的家眷;到坤宁宫去坐坐;朕和苏爱卿在花园里面走走。”

皇上的御花园;是后宫的嫔妃游玩的地方。朱由检提出来到御花园走走;苏天成有刑恐;觉得不是很合适。

“皇上;是不是到宫外去;臣怕惊扰了诸位娘娘啊。”

朱由检脸上带着笑容。

“呵呵;苏爱卿不要想那么多;朕听说。你不是很在意规矩;怎么到了皇宫里面来了;有这么多的顾虑啊。”

苏天成低着头;翻了翻白眼;你朱由检说的轻松。

深秋季节;御花园依旧是一片绿sè;看上去很是舒服。

苏天成陪着朱由检;慢慢踱步。好在御花园里面;看不见什么人;看样子也是专门做了准备的。

“苏爱卿;朕听闻了中都之战;江宁营确实骁勇;不过;rì后你也要多注意啊。身为主帅;亲自上阵杀敌;勇气固然可嘉;但若是出现了问题。动摇了将士的心理;得不偿失啊。”

“谢皇上厚爱;臣明白了;今后一定注意的。”

“嗯;朕今rì有邪;想着和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臣遵旨。”

“有人建议;江宁县不能够继续留在江宁县了;如此骁勇的军队;总是留在南方;颇有些大材小用了;朕也有同感;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啊。”

“臣听从皇上调遣。”

朱由检点点头;很是满意;想不到苏天成识大体、顾大局;根就没有犹豫。

“苏爱卿如此回答;朕很是欣慰啊;朕以为;苏爱卿和江宁营;俱为一体;你就直接兼任江宁营卫指挥使;朝廷派出监军;你认为如何。”

“臣领旨谢恩。”

“好了;今rì就不要有那么多的礼仪了。”

看见苏天成低眉顺眼的样子;朱由检加的高兴;这是皇权的威严。

“苏爱卿;可否考虑进京啊。”

“皇上;臣和江宁营;暂时不要进京;皇上如此说了;臣也实实在在说出来心中的想法;江宁营继续留在南直隶;显然不合适了;南直隶有南京两大营;还有诸多的卫所;流寇虽然进攻过中都;但遭遇此次的惨败之后;不敢继续涉足南直隶;恐怕一直都是在北方和湖广、四川一带活动了;臣以为;江宁营下一步的重点事宜;就是彻底剿灭流寇了。”

“好;这个想法不错;苏爱卿既然有此等的想法;一定也考虑了;到什么地方了。”

“臣确实考虑过;若是皇上恩准;臣想着;和江宁营到河南的河南府。”

朱由检有xìng惊;这和他的想法不同。

“可否说说理由。”

“臣仔细思索过;河南府的位置很是重要;紧邻山西、陕西;往南亦可以直达湖广四川;往北可以抵达北直隶;流寇在中都遭遇重创之后;肯定是回到陕西和山西;壮大他们的势力;江宁营坐镇河南府;可进可退;居中观察形势;完全可以抓住时机;给予流寇毁灭xìng的打击。”

“爱卿可曾考虑;直接到陕西;陕西可是流寇的老巢啊。”

“臣也考虑过;陕西乃是流寇的老巢;但这些年;流寇的活动地方;已经慢慢转移到山西与河南;陕西不是重点地方了;臣判断;流寇不会长时间在陕西;陕西地方匮乏;流寇若是想着发展壮大;留在陕西是不可能的;那里的民风彪悍;特别是土地贫瘠;流寇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游走到山西、河南一带;甚至是进入湖广四川;他们才能够有生存的空间;从这个判断来看;河南府居于关键的位置。”

朱由检听得很是仔细;一边吩咐身后的太监;马上拿地图来。

地图很铺开了。

苏天成一边指着地图;一边详细的开始分析。

他做了详细的准备;江宁营如果能够驻扎在河南府;进退自如;居于主动地位;这里就好不是一个交通要道;流寇法避开;而且;依照江宁营的能力;还可以兼顾到怀庆府、卫辉府甚至是彰德府。

只要江宁营控制了这一块关键的地方;扼住了流寇的咽喉;将流寇压缩到山西和陕西境内;朝廷就可以调遣大军;全歼流寇了。

流寇之所以难以剿灭;其最大的特别;或者说优势;就是四处流窜;很是机动灵活;一地制住流寇的这个优势;剿灭他们;就是时间问题了。

朱由检频频点头。

等到苏天成说完之后;他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如果彻底剿灭流寇;稳定了内部;朝廷就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后金了。

想到了后金;他还是有些担心和不舒服。

“苏爱卿;流寇是大患;可后金是虎视眈眈啊;若是全力剿灭流寇;后金总是在边镇sāo扰;影响也很大啊。”

“皇上;臣一直都认为;攘外必先安内;内部若是不稳定了;对外作战;很难取得成绩;江宁营进驻河南;朝廷可以抽调一部分剿灭流寇的军士;护卫宣府、大同乃至于顺天府周边;加强对后金的防备;宁远以北和建州一带;重点在于加强防御;不要想着主动进攻;边军能够守住城池;就是最大的功劳了。”

“朕也知道;可边军战斗力薄弱;难以抵挡后金sāo扰啊。”

“臣以为;边军主要还是心理因素作怪;其实后金满洲八旗;包括蒙八旗;也没有那么可怕;我大明边军;不主动进攻;守住主要的城池;还是能够维持很长时间的;臣训练江宁营;主要的对手还是后金的满洲八旗;可如今还不到时间啊。”

朱由检点点头;这方面;苏天成曾经有过专门的奏折。

“嗯;江宁营进驻河南府;确实可以抽点一部分的军士;护卫边关了。”

朱由检慢慢的改变了想法;从地图上面看;若是江宁营调遣到陕西延安府去了;对于剿灭流寇;确实没有太大的作用;流寇可以活动的地方;还是相当多的;可江宁营驻扎在河南府;就不同了;这里确实是咽喉地带;实际上;流寇从山西进入河南;以至于进入湖广四川等地;都是难以避开河南府的。

而且;一段时间以来;流寇也重点在河南、山西和陕西交接的地方活动;一旦重点控制了这些地方;流寇的活动区域;将大幅度的缩小。

在中都遭遇重创的流寇;已经不具备和官军正面对决的力量了。

和苏天成交谈了好几次;朱由检感觉到了舒心;同时他也有了另外的思维;苏天成谈论任何的一件事情;首先是从取得成绩和效果方面出发的;并非是从道义上考虑的;这与朝廷里面的很多大臣不同。譬如说着剿灭流寇;苏天成从来没有说到安抚的事情;一律都是情的镇压;消灭流寇的有生力量;特别是面对流寇各级首领;不管对方是不是投降;都是痛下杀手的;这实际上是斩草除根。

这等追求实际效果的做法;是很值得推崇的;比起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做事情讲究面子的思维来;强上好多倍了。

朱由检其实也是这样的心思;他登基以来;追求的就是力挽狂澜;就是大治;就是追求实际的效果。

苏天成这样的做法;最合乎他的心意。

第三百五十章治国之策

朱由检是注意到了苏天成治理地方的才能;江宁县发生的变化太大;第一次上缴两千五百万两白银;那是因为剿灭了盐商匡思明;尚看不出来其他方面的异常;可两年时间过去;江宁县免除了田赋;所有赋税全数缴纳;今年市舶司的收入;能够超过三百万两银子;可以说;江宁县一地缴纳的银子;几乎超过整个的南直隶了。若是户部直接收取市舶司全年的赋税;那已经超过南直隶所有赋税的总和了。

有了银子;办事情总是顺利很多了;连续两年来;朝廷银子紧张的情况;大为缓解;说起来;这完全是江宁县的功劳。

所以说;朱由检想问问苏天成;究竟有什么诀窍。

登基以来;他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大臣;能够力挽狂澜;能够做出来实实在在的事情。

“苏爱卿;江宁县的变化很大啊;朕甚至觉得;朝廷这两年的开支;几乎都依靠江宁县支撑了;朕一直都想着去看看的;可惜没有时间;让你离开江宁县;朕其实有些担心的;若是江宁县出现了什么变故;朕可是难以承受啊。”

“不会。”

苏天成回答的很是干脆。

“哦;苏爱卿为何如此的肯定啊。”

“臣这样说;当然是有条件的;第一是皇上的支持;第二是朝廷的支持;第三是南直隶的支持;说到底;最大的支持;就是保持江宁县的制度;不能够做出来改变;用一个词语来说;就是为而治;其实到了如今;臣也是属于为而治了。”

“苏爱卿仔细说说。”

“譬如说市舶司的赋税政策;决不能变化。不管是谁;只要想着在南京做生意;想着在江宁县做生意;货物必须要纳税;而且税率是固定的;在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再说县衙的事情。除开刑名钱粮事宜;还要做好商贾的扶持事宜;要重视商贾;这是县衙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甚至超过了刑名和钱粮事宜。”

“商贾缴纳的赋税和捐银;能够满足所有的开支。还可以减轻农民的赋税;可以长时间免除农民的田赋;让农民丰衣足食;农民手里有了粮食;有了银子;购买商贾的商品;县衙从中征收赋税。实际上;农民也上缴了赋税。”

“江宁县的士绅富户;一样要承担赋税;享受了朝廷的恩赐;同样要做出来贡献。”

“这轩上是江宁县的赋税政策;不能够发生改变;任何的一环出现变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赋税收入。”

“县衙执行的赋税政策;实际上是双赢的政策;这可以从几个层次来说;县衙和商贾之间;商贾虽然缴纳了不少的赋税和捐银;可他们的收入增加了;缴纳的这些赋税和捐银。完全能够承受;甚至比以前赚取的银子多;县衙和农民之间;农民得到了最大的好处。能够丰衣足食;自然安守分;县衙和士绅富户之间;要求士绅富户享受恩赐的同时;做出来应该做出来的贡献;说起来;大家都得到了利益的。”

朱由检听得有些糊涂了;不过;江宁县实实在在的改变;让他觉得;不需要追究具体的变化过程;只要有效果;就可以了。

“嗯;江宁县必须保持现有的赋税政策;朕会亲自关注的;苏爱卿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啊。”

苏天成稍微沉默了一下。

有邪;他来不想说;因为自己还没有到达那个位置;说到底;大明朝需要的;还是改革;和张居正当初的改革一样;必须要花大力气;毫不留情的改革;这才是发展的强盛的根;可惜改革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看看张居正的下场;得罪了太多的权贵;死后所有的改革成效;付诸东流;改革必须要触动权贵的利益;这是法避免的。

作为穿越人士;苏天成是清楚温水煮青蛙的道理的;必须要慢慢来;打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一旦大家都形成了共识;有些事情;推动起来;简单很多了。

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立面。

“皇上;臣考虑尚未成熟;不过也有一些想法;若是有说错的地方;皇上恕罪。”

“你尽管说就是了。”

“臣觉得;虽然我大明朝;面临诸多的麻烦;譬如说后金侵袭;流寇sāo扰;可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慢慢来;军事上压制后金;剿灭流寇;都是治标不治;想要解决根的问题;还是需要多方面考虑;臣以为最为重要的问题;首先是解决吃饭的问题。”

苏天成说到这里的时候;还是有些小心的;他认为;东林书院和复社的某些提法和观点;实际上是正确的;只是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时机。

果然;朱由检皱了皱眉;好像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要说有些农民没有饭吃;那是实际情况;也是因为灾荒的事情;可要说解决吃饭的事情;是不是有袖大了。

朱由检也是有面子的;登基这么多年了;需要得到肯定。

苏天成很是敏感;发现朱由检的神情不对;马上不说了。

其实;他想到的改革;需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首先改变人们的思想;这和洗脑差不多;只要能够统一思想;这样做未尝不可。

穿越之前;身为公务员的苏天成;见到过很多的事情;他一直都觉得;短时间提升经济实力;有可能做到;但是长时间维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找不到好的经济发展点;很有可能原地踏步甚至是后退;就是几百年之后;也没有完美的经济发展之路;依旧在探索;但有一点可以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那就是掠夺;对其他国家的掠夺。

这是最为简单最为有效的办法。

参加殿试的时候;苏天成曾经提到了这个方面。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此类的事情;层出不穷;就是后金;就是遵循的这样的做法;他们每年入侵大明腹地;目的主要还是劫掠钱财;包括劫掠人口;通过这些不需要付出的行为;得到极大的好处;迅速发展壮大自身。

发展经济;壮大自身的实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张嘴说那么简单。

江宁县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有很多的有利条件;比如说人口众多;曾经的厩;富裕人口不少;经济基赐条件很不错;特别是码头的设立;要知道;郑成功在海上称霸的时候;控制海上贸易;每年收取赋税;收入超过两千万两白银了;几乎等于大明全国赋税的收入了。

所以说;两年多的时间;江宁县去的了巨大的发展;可这种成绩;到北方了;肯定是难以复制出来的;基础不同了;任你有着天大的事;也是可奈何的。

速发展;还有一个条件;或者说是条件;那就是迅速的壮大人口;壮大富裕人口;也就是所谓的移民政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强迫很多江南的富裕户;移民到中都去;让中都凤阳迅速得到了发展。

可这些办法;目前说起来;作用不大;大明朝暂时都做不到。

发展经济;在有些人看来;难度很大;需要慢慢来;这其实也是相对的。

在一穷二白的地方。发展经济;起步的时候;难度确实大;可一旦起步了;速度就很了;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困难会逐渐出现;会慢慢的停滞;需要想到其他的好办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最为简单的政治经济学的道理;可惜这个时代;身为皇帝的朱由检;不一定能够明白。

所以说;苏天成有很多的话;不大可能说出来;因为朱由检听不懂。

看见苏天成没有说话了;朱由检也没有强迫;在他看来;苏天成毕竟年轻;担任知县也就两年多的时间;能够做出来这么多的事情;很是了不起了;是非常不错的人才了。

江宁县的政策;必须要坚持;那里已经成为朝廷的钱袋子;超过了苏州扬州一带了;只要能够长期保证这样的收入;朝廷就能够维持诸多的开销。

想到这些;朱由检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至于说苏天成和江宁营的去吃;就是河南府了。

他也感觉到;苏天成很是狡黠;河南府紧靠山西平阳府;苏天成的家就在山西平阳府;若是流寇猖獗了;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

苏天成内心的小九九;朱由检根就没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

离开皇宫的时候;朱审馨、chūn屏、王芙蓉和柳如是;都显得很是吃惊;苏天成感觉到有些奇怪;大小老婆叽叽喳喳说了好一会;他才知道;原来皇后娘娘很是厉害的;甚至能够亲自纺织;也会做饭。

苏天成翻着白眼;这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照样会做饭;而且手艺还不错;只是没有机会展示罢了;皇后娘娘以前跟着朱由检;也是吃了不少苦的;那个时候;魏忠贤专权;朱由检时时刻刻都要担心自己的生命;皇后娘娘亲自做饭;避免朱由检被人暗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第三百五十一章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朱审煹骄抢吹南3仗斐稍缇椭溃还菁噬虾突屎竽锬镏埃荒芄缓椭焐鬅见面;这是规矩。

朱审煶鱿衷诟〉氖焙颍焐筌胺浅5母咝耍劬锩妫踔劣辛死崴br》

朱审煹木窈芎茫醇怂仗斐芍螅趾呛堑摹br》

朱审熞谰墒桥粥洁降模瓷先ゾ拖衩挥谐ご螅还仗斐煽刹换嵝∈幼约旱恼馕痪俗樱睦锢骱ψ拧br》

两人进入书房;王大治守在书房门口;任何人都不准进入。

苏天成对明朝藩王的印象是很不好的;纵观大明一朝;藩王留下的;除开造反的事情;就是一是处的蠢货;几乎没有其他的印象;虽然历史的描述;有袖大的地方;但皇帝严格限制藩王的行动zìyóu;几乎剥夺了藩王一切的权力;这也导致藩王法起到什么作用;特别是万历年间开始;藩王的地位;一天不如一天。

要不是迎娶了朱审馨;苏天成根就不会关心藩王的情况。

现在不同了;他和朱审熓且桓由系穆祢疲浅鍪虑榱耍寂懿坏簦冶缺鹑说奈侍飧蟮摹br》

所以说;有些事情;苏天成必须要给朱审熃坏祝绾巫鲆桓龊细竦姆酢br》

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

苏天成所谓的改革;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大明的诸位藩王;要是不能够动一动藩王的利益;很多的事情;是法做的。

这方面;清朝的有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凡事不能够做的太过分了。

比如说藩王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成为朝廷内阁、锦衣卫和东厂欺凌的对象;这就有些不对了。皇上巩固皇权;当然要预防藩王;可手法可以改变一下;一味的压制;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

藩王的家人太多;已经成为朝廷很大的负担;这个负担。不是体现在拨付的俸禄上面;而是体现在土地兼并、疯狂的聚敛财物方面。不客气的说;藩王已经成为大明的吸血虫了;正是因为有了藩王这样的榜样;大明朝的吸血虫越来越多;朝廷藏富于民的思想。以及朝廷里面那些士大夫所谓的体恤民情的实际做法;令朝廷越来越穷;经济崩溃的前提下;王朝自然要终结了。

想要做出来改变;自然要首先触动这歇王的利益。

这是最大的难题。

朱审熓撬仗斐傻那拙俗樱羰撬仗斐上胱怕几母铮紫染鸵娑宰约旱木俗印k淙徊皇锹砩暇鸵械氖虑椋苁切枰娑缘摹br》

苏天成可不会蠢到直接给朱审熖岢隼词裁匆螅惺焙蛩到淌敲挥卸啻笞饔玫模炊崃畋舜说墓叵凳柙读恕br》

朱审煹牧成希恢倍即盼12Γ褚埠芎茫蠢凑舛问奔洌暮苁鞘嫘摹br》

“坤元。你可真的是了不起啊;带着江宁营;硬生生的剿灭了五万多流寇;朝廷派出那么多的军队;成天剿灭流寇;也没有见到有多大的战果;你知道吗。山西早就传开了;说是出了一个大英雄;你的名字;家喻户晓啊。”

“王爷。这也是机缘巧合;依靠的还是江宁营的众多将士。”

“你我之间;就不要谦虚了;呵呵;你立功了;我跟着沾光;太原府的不少官吏;都想办法来结交关系了;他们看好你;知道你前途不可限量啊。”

苏天成有xìng惊;这是他最为担心的事情;皇上最为忌讳的就是朋党;严令宗亲不得结交外臣;若是朱审熞皇奔渫纺苑4龋崛抢床槐匾穆榉场br》

看见苏天成的脸sè;朱审熜ψ趴诹恕br》

“你不用担心;这方面我还是能够把握的;不管是什么官员;我都不会去结交的;不过他们送来的钱财;那就却之不恭了。”

苏天成有些愕然;这方面他不好说;虽然感觉也不是很好;但你不可能要求王爷清正廉洁;人家手里没有权;也不可能坏事;再说了那些想着结交的官吏;也不会蠢到亲自上门;顶多就是指使下人去拜访一下的。

稍微思索之后;苏天成开口了。

“王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管如何;王爷还是要多注意一下的;山西依然是流寇活动猖獗的地方;王爷的府邸里面;人员很是复杂;谁知道他们会惹出一些什么事情啊。”

“呵呵;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

“那就好;对了;大哥在王府长史司做事情;表现如何啊。”

“不错;不错;到底是一家人;我还在考虑;要求钱大人上奏折;提拔一下苏天浩。”

“这有些不妥;大哥毕竟上任的时间不长;还是稳定一下的好;我考虑;大哥不能够长期在王府长史司做事情的;最好找到合适的时间;到府州县去做事情;虽然条件可能艰苦一些;但对王爷和他人;都是有好处的。”

朱审熆戳丝此仗斐桑靡换岵趴谒祷啊br》

“坤元;你这样说;我也实话实说了;钱大人人倒是不错;可他的公子钱开泰;就有些不行了;苏天浩曾经和钱开泰走得很近;我找机会提醒了一下;要求苏天浩注意一下;府邸里面;有那么多的眼线;人家随便捏造一个故事;就吃不消的;再说了;你的名气如此之大;人家注意到我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苏天浩啊。”

听到朱审熕党隼凑庑埃仗斐杀灸艿母芯醯接行┎欢浴br》

“王爷是不是听说什么事情了;不妨直接说出来。”

“也是;这些事情;你还是需要知道的;苏天浩倒是没有什么事情;长史司也没有多少具体的事情;不会引发大家的关注;只要老老实实分的做事情;不会有什么麻烦的;倒是苏天然;我听说了一些传闻;也问过苏天浩;可能需要注意的。”

苏天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