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1981-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进门,看见岳继阳和陈和军坐在茶几那边喝茶闲聊,李路重重的松了口气,显然岳继阳没有往这方面想,可以放心了。

乾充笑道,“李处长,不用这么急的,你看你满头大汗了。”

李路笑着摸了摸汗水,抱歉地说道,“是我这边的工作不够细致,本来计划这几天去做公章的,结果没想到岳总这么快过来。”

“呵呵,是我这边急了点。”岳继阳走向摆满了合同的书桌那边。

李路笑道,“没关系的,支持华信公司的工作是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我是退伍军人,这点觉悟是有的。”

“哦?李总还当过兵?”岳继阳开始忙活起来。

陈和军笑着介绍,“继阳同志,你有所不知,小李在西南那边打了四年的仗,是最高统帅部授予的战斗英雄,获得过一等功。”

岳继阳对李路的好感越发的多了,他的父辈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超级资深老战士,打小他特别的尊敬打过仗的军人。

签约在友好且越发融洽的气氛进行着,李路盖起章来尤其的爽快利索,在岳继阳眼里越发显得此人觉悟高干活利索了……

签好所有的合同后,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岳继阳随即收拾东西离开陆港。看样子他的时间是非常的紧张,连住一晚的时间都没有。

李路一直把他们送到招待所门口才返回,着路灯把玩着崭新的公章,心里美滋滋的。

惊喜常常在你的不经意之间出现,原来只是对华信公司的心急心里有些不舒服,对岳继阳心里还是有些看法的。可没成想,人家岳继阳是过来“送公章”的,而且是顶级的带国徽的公章。于是,李路不但不怪岳继阳,反而要感谢他来得好来得妙呱呱叫!

一年一个亿的还款,李路还真的没放在眼里。

尽管他现在除了一个奋远公司在盈利之外,红星厂依然是个吞金巨兽,但一旦完成了第一步的布局,他的收获会源源不断的出现。至于国光建筑材料厂那边的利润,李路现在是有些看不眼了,那仨瓜俩枣,都不够租条船跑一趟波斯湾的。

事实,第二天下午和沙普尔进行的第四轮谈判里,因为有了与华信公司的采购合同,沙普尔那边彻底的服气了——人家连后面的事情都确定下来了,全都是为了你这边的方案服务,你再不给点诚意那真的没什么两国人民良好友谊可谈的了。

沙普尔代表伊朗普达公司,李路代表华夏红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合同约定,总合同金额为七点五亿美元,百分之三十定金使用美元支付,为二点二五亿美元,余下部分按照一六的汇率使用华夏币支付,计为三十一点五亿华夏币,其二十亿元会在完成除亚洲虎坦克之外的所有武器装备完成交货到岸后,由华信公司支付,余下十一点五亿华夏币会在开始交付第一批二十五辆亚洲虎坦克到岸后,由华信公司支付。

也是说,半年之内,红星厂的账会有二点二五亿美元,但只是过一遍,马要转到红星防务公司账,最后由三大股东按照持股例进行分配。李路答应全部用外汇来支付两大股东的应得利润。二点二五亿美元,完全足够了,李路还能有不少剩余。

至伊朗普达公司与华信公司之间的贷款合同约定,华信公司代为支付第一笔货款之后,普达公司要开始使用石油来偿还,并且要在五年之内完成偿还。为了使得所有的手续更加的合理化,李路和华信公司签订了补充协议,二十年还款期变更为采购石油货款支付期限二十年。毕竟红星厂与华信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买卖关系。

这些杂七杂八的流程走下来费是不少,足足一个星期,才和沙普尔以及华信公司方面把所有的流程走完。

需要指出的是,红星厂与伊朗普达公司之间的此次合作,势必会成为国内企业对外合作的典范案例。每一个环节参照了国际做法来进行,甚至无形之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标准。

与伊朗普达公司的合同完成签订,相关受益方恨不得连续摆七天的流水席来庆祝。尤其是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他们每一家都获得了亿美元的外汇,这绝对是全国第一的成绩。

李路趁机递去的贷款申请,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积极担保。王嘉庆和振兴公司的领导都很清楚,和伊朗普达公司的这桩生意里,李路的红星厂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而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几乎零风险的获得了亿美元的外汇。这份舍己为国的精神给予了领导们深深的震撼。他们如实的报告,掏心置腹地汇报,级有关部门大手一挥,红星厂顺利从人建银行贷款拾亿元华夏币,用于开工建设储油设施,贷款期限同样为二十年。

又一个星期,红星厂账躺进去拾亿元华夏币的时候,艾哈迈德那边依然没有消息。这个时候,沙普尔已经离开陆港一周的时间了。

李路也不着急,一边安排联络兵工厂安排生产,一边筹备他的储油设施,且让艾哈迈德慢慢的考虑。

这个时候,岳继阳又来了。

在市委招待所一号楼见到李路的时候,他苦笑着说,“老弟,你可把我害惨了。”

李路佯作无辜,“这是怎么了,岳老哥?”

两人的关系是突飞猛进,开始以兄弟相称。

岳继阳把一个公包拿出来,从里面把所有的归李路这边的合同取出来。这些合同是经过有关部门用章了的,只有有关部门用了章,华信公司与红星厂之间的合约才会被国家承认。

李路以为岳继阳是送合同来的,实际岳继阳是送合同来的,但并不仅这件事情。

打开一本,指着面红星厂的公章,岳继阳苦笑着说,“怎么了,你看看这里,看看你们的公章。”

李路装傻,道,“公章?公章没什么问题啊,当时照着你们华信的样子来刻的,没有问题啊!”

“问题出在照着我们华信的样子来刻!”岳继阳没好气地说道,“我们华信的公章面是国徽,老弟,你看清楚了,是国徽!党政机关单位才有权使用这个级别的公章。我们华信当年也是巧妙利用领导一句‘地位照银银行’才弄来这样的公章,谁知道一个不小心让你给钻了空子……”

李路心里狂笑,他没想到华信公司的公章是这么来的。很显然,当时领导一定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情,说照银银行的地位,突出的是对华信公司的重视。没成想,华信公司凭着这句话去申请国徽公章了,有领导这句话在,哪有不批准的道理……

国徽公章代表的是国家的公信力,党政机关单位才能使用,哪家企业有资格用这样的公章?除了一个银银行,只有华信公司。

这样的公章的分量是难以估量的。

李路也是有些担心的了,但是转而看到合同的国家有关部委的公章,彻底放下了心来,他还是装傻,很紧张地问,“那,岳大哥,那怎么办?合同岂不是要作废了?要重新签订?那也不好办了啊,沙普尔已经回国了。”

沙普尔在不在,和合同是否能重新签订没有关系,华信公司和红星厂之间的采购合同,人家沙普尔那边也不会管。李路这么说是出于一个混淆视听的目的。

显然他多虑了,但毕竟是装出来的。

第262章 硬塞过来一个纺织厂

“那能怎么办,不重新签订怎么办?”岳继阳无奈的摊手说。

李路顿时露出一副紧张以及遗憾的神情,深深的叹气。这个样子,让岳继阳看了心里平衡了不少。岳继阳是挨了骂的,对李路心里有怨气那是正常,不让李路体会一下感受,他心里是不平衡的。

感觉差不多了,岳继阳无奈的笑道,指着有关部委的章印,说,“合同是不需要重新签了的,你看看,相关部委已经承认了,意味着你小子搞的这个公章,是被承认了的。你就放心吧。”

李路当即目光发亮,“真的啊!”

“国家权威哪能开玩笑!”岳继阳瞪了他一眼,说道,“既然已经承认了,你以后就用这个章吧。拿着吧,这是一整套的钢印以及配套的不同尺寸的章。”

说着他递给李路一个盒子。

李路连忙打开一看,顿时眼睛放光,最大的那个是一百毫米尺寸的大钢印,然后另外还有两种小一些的尺寸,加上一套非钢制的小公章,整整齐齐的。这可是工商总局批准制作的标准版本,比李路自己跑去刻的那个不知道精致多少,也更有分量。

这一套东西拿在手里,李路那颗心才算是真正的放下来。

岳继阳对此事非常的无奈。

他带着合同回去,领导们看了之后才发现,沃妮马红星厂的公章怎么也有国徽的,问清楚了才知道,原来岳继阳被人钻了空子。但是合同已经签了,那能怎么办?哪怕相关部委不承认,这也是有了法律效力。毁约再签?这对致力于为国内企业探索公司行政运营标准和相关法规的华信公司来说,那等于用力的扇自己的嘴巴。

更关键的是,本来让李路那边提前签约就冒了一些风险,这要是重新签约,很难保证李路会不会答应。他要是脾气起来一定要按照流程来走,等到与沙普尔那边的合同开始履行了再签约,那就麻烦了。华信公司等着钱建大楼呢,早一年半载就能早一年半载建成,时间就是金钱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红星厂既然是能与普达公司签订七八亿美元交易合同的企业,既然有这样的地位,上上下下也都没有对此提出异议,那么红星厂用这样的公章也无可厚非。而且,用这样的公章,也才配得上这一笔高达二十亿华夏币的石油采购交易。

二十亿元的交易,这个年月有多少单?

根本没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红星厂签约的是伊朗普达公司。这家公司可不简单,他是伊朗革命卫队创办的公司,背景强大得很,沙普尔本人就是革命卫队军官出身,普达公司的其中一个副总经理就是他。

如果你要把红星厂的公章作废,意味着红星厂与伊朗普达公司的合约也要重新签订。事关七点二亿美元的外汇,哪个部门敢在这件事情上生事端,那不是找死呢嘛!

种种原因叠加起来,就只剩下一条路了——承认红星厂的公章,而且要工商总局给予亲自承认并且制作完整公章。

替红星厂擦屁股。

于是,经过周密的思考,华信公司的领导们便默许了红星厂的用章,并且推动相关部委在合同上用章,倒推着工商总局那边给予承认。于是就有了完整的一整套的公章交到了李路手里。

红星厂申请军工制造准许证的基础条件,又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条。

要拿到军工制造准入证不是容易的事情,哪怕在1981年,哪怕红星厂还拥有红星防务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权,想要顺利拿到军工制造准入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事情依然要徐徐图之,等待那一个奋力一搏的机会出现。

当前红星厂牵头组织货源与伊朗普达公司达成交易,可以视为红星防务公司的代表,红星厂是不能生产武器装备的,他只能从其他军工厂采购,然后卖给伊朗普达公司。说白了就是个二道贩子的角色。尽管这不是普通的二道贩子,那也没有生产军工产品的资格。

岳继阳看着李路爱不释手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走到那边的木沙发坐下,道,“老弟,听说你在羊城买了不少地买了不少房子。”

李路一愣,笑道,“陈和军特派员和乾充科长怕是都把情况向你汇报过了吧。”

“你在羊城干出那么大事情来,他们不汇报,我打听打听也能搞清楚情况。高老和我家关系也是不错的。”岳继阳笑着说。

李路这才想起来,岳家在南方的根基是很深的,羊城更是属于横着走的那一个层次的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岳大哥,我是在羊城买了一些地一些房子。我那是被逼无奈。省公安厅要买红星厂的越野车,但是他们没钱,非要拿地皮来抵。我能怎么办,只能答应。结果好了,一传十十传百,农垦系统的找过来,他们那些门市地皮啊家属大院啊,一堆一堆的,硬是要塞过来,要换车换钱。得,又是得罪不起的角色,我只能答应啊。再说高老那个女婿……这个事我就不说了,相信你也做过了解。”李路委屈地倒苦水。

岳继阳摆着手说,“这些个情况我知道,经济局面刚刚打开,你搞个机械厂也是不容易。今天过来除了给你送公章,主要还是想请你帮个忙。”

“岳大哥你说,帮得上的我一定帮。”李路说,心里暗道一句,只要不是要我的地就什么都好商量。

岳继阳略微尴尬地笑了笑,说,“羊城市第一纺织厂知道吧?你有没有兴趣注资?”

这一愣非同小可,李路暗道,人家要什么地没有,怎么可能要你的地,但是跳跃到纺织厂这一块,他又不明白了。他李路不是什么有钱人,岳继阳要找人注资进行改制,有一大票香港大老板支持他。

岳继阳笑着解释道,“羊城第一纺织厂经营上面越来越困难,听说你和小日本那边的纺织贸易做得不错,陆港的许多纺织厂都在向你供货。”

李路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看上了红星厂与三井公司之间越来越上规模的贸易。这一点还真的没几个人比得上他,三井公司尽管不是小日本国内的什么知名企业,但是路子够野够广,胃口大了,红星厂这边的供应量自然就上涨,贸易规模每个月都有很大的增长。

岳继阳这是看上了李路的外销渠道。距离又近,自然的是最合适的对象了。

羊城第一纺织厂的情况比岳继阳说的更加严重,已经到了频临死亡的状态。没有新的资金注入,找不到新的销路,只有死这一条路。岳继阳还真的是从乾充那边了解到的详细情况。

没有什么事情是瞒得住中调部的,况且之前在金三角那边,乾充是给李路提供了很多帮助。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李路也不会对乾充进行隐瞒。

李路说,“岳大哥,羊城第一纺织厂是有三千多职工的大厂,现在又是你们华信公司出面,恐怕情况不乐观吧?”

岳继阳叹口气说,“不瞒你说,已经千疮百孔了。去年一整年,创汇十万美元。今年只拿了一个两万美元的单子。纺织一直是我们的创汇主力,这么大一个厂子倒了,不但可惜,对咱们的纺织工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华信公司临危受命,负责引资工作。领导们研究后认为,光是引资很难从根上解决问题。要技术,要先进生产设备,要更多的外销渠道。”

顿了顿,他道,“所以我就想到了你。”

显然,他点出的羊城第一纺织厂急需的三方面资源,都是李路这边最丰富的。技术和先进生产设备肯定要引进,要引进就得用外汇。全国外汇储备仅有两三亿美元的今年,你动一块钱外汇都很难被批准。根据统计,全年全国外汇储备还有个七八亿美元,今年到底了,才两三亿美元。

国家如此重视创汇工作把创汇工作与一切成绩挂钩,原因就在于此。有太多的地方需要使用过外汇,上面又哪里顾得上一个纺织厂。

那么,刚刚签订了一笔七点二亿美元合同的李路,就成了岳继阳眼里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并且,红星厂是拥有外汇自主使用权的,而且有香港分公司。

有了外汇就有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设备,再加上红星厂丰富的外销渠道,简直就是完美的合作对象。

李路缓缓摇着头。

正当岳继阳以为他要拒绝,准备再劝说一番的时候,李路说道,“岳大哥,注资入股我看还是算了,羊城第一纺织厂我多少有些了解,那个厂子积累了不少问题,非动大手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干脆就卖给我吧,我来救活这个厂子。”

愣了一下,岳继阳却是出乎意料的摇头,“这个是不行的,厂子不能卖,政府要有控股权。”

李路也很干脆,摊手说,“那就没办法了。”

……

第263章 东之找上门来

岳继阳去了羊城。

羊城第一纺织厂是市属企业,华信公司尽管领受了相关任务,但他们也做不了地方国企的主。涉及到饭碗,地方不卖部委账是常有的事,别说你一企业了,他管你公章是不是带国徽,他们随便一个科级单位的公章都是国徽。从法理上来讲,再大的企业你也牛逼不过一个镇政府,因为那是党一级机关。

李路要直接买,意味着羊城第一纺织厂要变成私营工厂,企业性质发生了改变,岳继阳哪怕愿意,他也做不了这个主。他得去羊城和有关部门进行讨论。

实际上李路很清楚,现阶段里,羊城市基本不可能把第一纺织厂卖掉,引进民间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革已经是差点扯着蛋的大迈步了,已经是羊城市府的领导们很具改革意识的体现额,你还要啥自行车。

这与鼓励发展私营经济是两码事。

你看红星防务公司,投入最大的是红星厂,新光明厂和振兴公司基本上就是坐着分钱,但最小的股东还是你红星厂。你爱要不要吧。

李路之所以“漫天要价”,则有更深的考虑。

对他而言,收不收羊城第一纺织厂没多大影响,反正陆港地区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纺织厂。但如果能借这个机会,绕着道促使羊城市府把羊城第二运输公司的改制交给他,何乐而不为呢?

羊城市二运公司才是他最惦记的。这不,马金涛这段时间没日没夜忙活着的,不就是基于红星海狮面包车开发出中巴车的工作吗?

中巴车是李路对付一票港资公司的杀手锏。

如果能在纺织厂这个事情上让羊城市府承他的情,最好是给予一定的承诺,那显然再好不过。

不过,此时李路到不着急着搞省城那边的事情了,眼前的对外贸易才是王道。和伊朗普达公司的合约达到,意味着事情成功了一半,搞掂和艾哈迈德这边的贸易,按照艾哈迈德的意思,恐怕也是给石油或者开采权,毕竟他们已经在前期的大采购里花掉了很多的外汇。

只是让李路感到奇怪的是,艾哈迈德一行三人居然一连半个多月没有要求谈判,也不怎么外出,整天就待在招待所里。他判断,八成是在等待国内的消息。艾哈迈额本身就有很大的权限,还需要这么等,估计事情远远超出了他的权限范围。

如此一来,就有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李路确确实实存了把猎狐反坦克导弹系统推销出去的念头,别的不考虑,哪怕是纯粹为红箭73的研制单位争取多一些外汇,加快他们的下一代反坦克导弹研制,那也算是他为部队建设作出的贡献。

他没着急,该干嘛干嘛,艾哈迈德想待多久待多久,应该着急的是他们。

得到李路的确切承诺后,三井野原忙活了起来,半个月和国内总部联系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一百次。这一天,他根据国内的通知正准备到省城那边接人,稻香谷子却是脚步匆匆的来报告了。

“三井桑,客人到了。”稻香谷子抱着文件夹,说,“人已经在会客室。”

三井野原愣怔一下,说,“这么快?不是说明天才到省城的吗,怎么提前到了。”

“不清楚,但他们确实有我们的邀请函。”稻香谷子说,她不太清楚这件事情,因为是三井野原在亲自负责联络。

三井野原连忙起身说,“帮我推掉下午所有的活动,我要和客人好好的谈一谈。”

什么事都没有石油重要。

为了满足李路那边的条件,他向总部汇报了情况,公司总部到处找关系广发英雄帖到处找李路需要的机械设备。富士重工对此有兴趣,已经安排代表过来详谈。通知里说是明天到省城,三井野原计划今天前往省城住一晚,明天接到人就返回陆港这边,没想到客人提前到了。

稻香谷子连忙的去安排了,三井野原赶紧的整理好材料,对着镜子好好的把妆容给整理了一下,这才深深呼吸一口举步出去往会客室那边去。

两名来客风尘仆仆的样子,脸上有深深的疲惫,但疲惫中又藏着兴奋,他们坐在那里不时的低声交谈着。看见三井野原进来,连忙起身鞠躬。三井野原连忙鞠躬。

关上门后,三井野原说道,“我是三井公司华夏办事处总代表三井野原,请指教。”

“我们是东芝公司的业务代表,我叫村上二郎。”怀里抱着一个黑色密码箱的三十多岁的男子自我介绍道。

另一名提着公文包的差不多年纪的男子重重点头自我介绍,“三井桑,我是谷村宏名!东芝公司商务代表!”

三井野原一下子愣住了:“东芝公司?你们不是富士重工的代表?”

“抱歉,三井桑,请容我解释。”村上二郎似乎早就预料到三井野原的反应,深深鞠躬说道。

三井野原回过神来,连忙请他们坐下。来的是哪家公司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能力提供李路所要求的机械设备。东芝公司如果没这个能力,那就没哪家公司有这样的能力了。

原来,东芝公司的业务代表无意中听到这个消息,他们设法搞到邀请函,敢在富士重工前面来到了陆港。东芝公司为什么这么的急切?

走到八十年代,苏联的经济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轻工业的短板带来的恶果便是农业以及居民消费产品方面的生产陷入困境,每年都要从有限的外汇储备中拿出很大一部分来进口粮食以及消费品。前两年的寒流袭击中,粮食产量更是锐减,苏联政府不得不全面限制其他进口项目,保证采购粮食所需的资金。

工业机械设备方面的进口更是近乎停止。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日本的机械制造公司顿时就热锅蚂蚁一般了——因为他们是苏联主要的工业设备提供者。这年月的小日本尚且有点胆气跟美国爹对着干的,那些日本机械制造公司根本不拿巴统协议当回事,苏联人要什么就卖什么,只要价钱合适。

于是,为了争取合同,驻在莫斯科的数十家机械制造公司的业务代表疯了一般地到处奔走拉单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听说,在那个国门尚且半遮半掩的东方大国,有人需要“能够加工大型柴油发动机曲轴的数控机床”,而且需要很多很多,是一个超级大单子。这样的消息在小圈子犹如兴奋剂一样打进了所有公司身上让他们疯狂。小日本很清楚,也许比许多国家都清楚,华夏的市场有多么的大。

东芝公司得到了确切消息后,马上派出了这两位具有丰富外贸业务经验的代表过来,并且,他们直接携带了拥有当前最新技术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各种数据、技术参数以及结构蓝图等等相关资料飞了过来。

就在村上二郎抱着的那个密码箱子里。

他们势在必得。

第264章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三井桑,我们的产品是最先进的,相关的技术资料我已经带过来,你完全可以组织人员进行验证。”

村上二郎解释了来龙去脉,最后很自信地拍了拍密码箱说道,“我们十分希望获得合作的机会。”

三井野原哪里懂这些专业知识,他很不确定地问了一句,“确定能够加工大型柴油发动机曲轴?”

“完全没有问题的!”村上二郎说道,随即开始从技术层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他首先是一名技术人员,然后才是业务代表。不懂技术的业务员,很难很好地从事此类精密机床的销售工作。而谷村宏名则负责谈判事宜,他们俩配合工作已经有数年的时间。

三井野原尽管很用心很认真去听了,但是依然听不明白,他不得不实话说道,“村上君,我对技术不懂,我三井公司主要是做贸易的,也没这方面的专家。事实上,客户要求的是能够加工包括大型发动机在内的发动机用曲轴的机床。我不太确定你们提供的这种……”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村上二郎说道。

“是的,五抽联动数控机床,您能确定一定能够达到客户的要求吗?”三井野原说道。

这会儿如果李路在,他会一巴掌一巴掌地扇三井,打死他这个没上过学没文化的小日本。

遇到不懂技术的客户,村上二郎也很无奈,他耐着性子说道,“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包括航空发动机叶片、发电机转子、汽轮机转子在内的高科技高精密度机床。加工大型柴油机曲轴只不过是其中很简单的一种功能。因此,三井君,请你放心,我们的产品,绝对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井野原依然有些不放心地说,“此事关乎每年三百万吨石油,希望村上君有足够的信心让我的客户接受该产品。”

“嗨!”村上二郎重重点头。

此时,谷村宏名道,“三井君,我希望能够尽快安排与客户见面洽谈此事,尽早落实对贵公司来说也是很好的事情。”

三井野原自然是明白他们的目的的,不就是抢在富士重工的前面把合约敲定下来吗?但是他不知道这里面的争分夺秒。哪怕仅是采购一台母机,也是高达五百万美元的生意。晚一步出手的东芝公司紧赶慢赶总算是敢在富士重工到达的前两天抵达陆港,为的不就是数百万美元起步的业务吗?

任何公司都不会对五百万美元起步的业务熟视无睹的,更多的会是以超高的效率来争取合同。

对三井公司来说,尽快敲定石油合同是第一位,至于谁来提供红星厂所需要的工业机械,那不在他们的关心范畴——只要李路满意就行!

既然如此,马上安排见面也不是不行。

三井野原当即点头,站起来鞠躬道,“村上君,谷村君,请先行休息,我马上去拜访客户,安排你们的谈判事宜。”

村上二郎和谷村宏名齐齐站起来九十度鞠躬,“辛苦了!”

随即,三井野原把稻香谷子叫过来,让她安排村上二郎和谷村宏名就在办事处的客房里住下,然后马上去找李路了。

李路正好从红星防务公司第一车间那边过来。

越快落实与伊朗普达公司的合同就越快拿到定金,李路这几天都基本扎在红星防务公司驻地红楼这边,往返于车间与公司驻地之间。

远远看到李路的座车,三井野原连忙招手。

开车的张卫伟靠边停下,三井野原急步的过来,先是向张卫伟打了个招呼,然后透过摇下来的后排玻璃窗,向李路鞠躬,道,“李先生,您交代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客人就在我们办事处那边休息。”

“哦?速度挺快。”李路推门下车,道,“老张,你把车开回去,不用过来了,直接通知裴工到会议室开会。”

“是。”张卫伟离去。

李路指了指三井野原,示意他一同往三井公司办事处那边走,却发现三井野原站着不动,盯着自己看。

三井野原脸色很尴尬的指了指李路的衣着,又指了指他脚下,说道,“李先生,您是不是先整理一下再过去?”

李路一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着装。

原来,他刚刚去了车间,衣服上蹭了不少油污,裤管更是卷起的,脚下的解放胶鞋更是有不少油污。除了谈判这些正式场合,他一直穿的都是65式军服,好几套都是磨得发白了的看不出原来的绿色。这衣服穿着舒服,而且耐脏耐磨,更是现如今社会的衣着潮流。

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