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1981-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也都是懵的,卢惠冠之所以会出现,对方的态度转变这么变,他们一直认为是张龙在背后施加了压力。
张龙果断地摇头说道,“你也太瞧得起你老排长了,我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特务营长,哪里有那么大的能量给地方相关部门施加压力。”
“这……”
李路彻底不会了……
第172章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
招待所里小饭堂里,简单粗暴的盘菜都上起了,省军区的物资供应比野战部队的还是要丰富充足一些的,起码鱼肉是不缺的。
推杯换盏之际,李家华突然的想起卢惠冠说的话,提醒道,“卢惠冠提到过,他过来和我们谈之前,和市高官通过电话。这说明市委领导是知道此事的。如果不是张营长你这边施加的压力,那会是谁?”
张龙摇头道,“肯定不是我,我一个小营长说不上话,也不会是我们司令员,我听得出来,他是刚刚才知道这个事情的,并且了解不是很清楚,只是交代我一定要保证你们的安全。”
张卫伟皱眉思索,“那会是谁呢?”
林培森眉头跳了跳,道,“会不会是老余?三叔之前给家里去了电话,老余是跟陆港市府通报了这个事情,陆港市府肯定会和这边的市府通报的。这样市高官知道这个事情,那就不奇怪了。”
众人都看向李路,李路手里端着酒杯,沉思着摇头,“不太像。陆港市府的通报不会到市高官那边。对咱们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但是在市高官那里,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陆港市府的通报也不见得是很郑重的。”
那会是谁呢?
张龙问李路,“老李,咱们以前的老首长,你是不是还有联系?”
李路摇头,“除了张平山参谋长,目前为止重新联系起来的就只有你,原来的老首长更别说了,我只不过是个小兵。”
摆了摆手,李路道,“不纠结这事情了,总之事情完美解决掉了,来,喝酒。”
碰杯一口干。
那不是酒杯子,是刷牙和喝水通用的口杯,一杯三两多。
张卫伟、李家华和林培森是不缺酒肉的,作为先富起来的这批人,他们差不多是当今这个时代物资获取最容易的一批人之一了。不过,除了张卫伟,其他两人是不曾试过在部队里吃饭喝酒。
有点像人民公社时期,但不尽相同。
一脸盆一脸盆的菜,表面浮着的一层油差不多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菜的标记了,比碗口还大的军用口杯。
痛痛快快的放开了吃喝,这几天的路途疲劳以及刚刚过去的糟心事带来的负面情绪统统的随酒水而去。而对张龙来说,再没有什么比与老部下重逢更令人高兴的了。
他喝高了,搂着李路大着舌头说,“老李,我,我跟你说,老哥我心里苦啊,老哥心里苦啊!他们都认为我张龙日子过得滋润,都觉得老子过得好,他们不知道老子心里有多苦!”
李路安慰地拍着张龙的肩膀,“老排长,过去的都过去了,不要再去想了,好歹咱们都还活着。”
张龙摇着头,控制着情绪,重重的锤着自己的胸口,“我比你早入伍两年,我运气好,我上了军校,参战的时候就是排长。可我惭愧啊!老子惭愧啊!”
他控制不住奔腾的情绪了,热泪滚滚的出来。
“整整一个排三十九号人,三十九号人!我张龙的手下,我带着他们打出去,但是我没能把他们都带会来,如果不是你,我张龙的排三十九号人都要打光!我对不起他们!我对不起战死的兄弟!如果当时我能够再果断一些……”
李路出言打断他的话,“排长!你不能这么想。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整整一个团的敌军,我们二排死死的钉在那里挡住了他们的反扑!从整个战局来看,咱们是立了功的!”
“但是不管如何都改变不了指挥失误的事实!”张龙热泪纵横,“顺风顺水的仗,打完收拾铺盖回国,他们都能回来,起码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能活着回来!是我犹豫不决错失了最佳战机,形成了后来孤立对敌的局面!”
他苦中带笑,笑得很惨白,自嘲意味分明,他道,“我回来了,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可是老子的排几乎打光了。我升官了,回来之后就升了连长,一年一步到现在的营长。我多风光,年轻的特务营长,打过仗。”
他抱着重重的锤着自己的胸口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可是我心里清楚我是踩着我几十号弟兄的尸骨当上的这个营长,我他…妈…的心里难受啊!”
张卫伟抹了把眼泪,已经在竭力控制情绪。军工厂保卫科就是部队,就是兵营,他张卫伟也是有兵龄的,他也是有战友的,他很深切的感受到了张龙心里的痛苦。
李家华和林培森尽管没有相关的经历,但是张龙的每一个字都砸在他们心里。那么高大威猛的侦察兵头子,性格豪爽的湖北汉子,此时此刻抱着李路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那一声声野兽撕裂声带的嚎哭都在昭示着,如果不是痛入骨髓的痛感,这样一个汉子又如何伤心至此。
“我对不起他们,我对不起死去的三十二名弟兄,我这一辈子都放不下他们……”
李路已经不知该如何安慰,他的内心已经频临崩溃,倘若不是两世为人,也许此时此刻他比张龙更激动。
第一次踏上战场所在的连队,步兵二排,三十九人,打出去,打过凉山直逼河内,一直到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部队开始调整部署准备回撤。就在这个时候,由于各个单元衔接上出了问题,指挥上出现了失误,步兵二排成为了孤立突出的部分,而此时敌军的大规模反扑开始。
张龙认为,如果当时他能果断的下达后撤命令,或者果断的下达就地阻击命令,步兵二排不会战死那么多人。他把巨大的伤亡归结于部队仓促迎战,而他作为指挥员,难逃其咎。
只是,当时的情况非常的复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二排挡住了敌军的反扑锋芒,一个太过突出的野战炮兵团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完好无损的回撤。
或者再者说,如果当时的战场指挥员能够及时安排部队进行掩护,步兵二排不至于承担这么大的压力。说到这里,当时整个前指、指挥员、参谋人员都有责任,因为他们制定的后撤计划是有明显漏洞的。
因此,李路不认识这是张龙的错,恰恰相反,他做到了一名排长该做的事情。
只是,这个伤疤,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揭开。整整三十九人,只活着回来了七人。而活着回来这七人,正是当时李路在最后关头顶住了张龙的决定才最终活下来的,否则,步兵二排会全军覆没。
拼得差不多了,张龙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还活着的六名战士撤离,他留下来掩护,打算以死明志。而当时李路认为,那个时候再撤离已经不现实,固守阵地等待增援才是正确的选择——你跑也跑不过敌军的机械化部队。最关键的是,当时李路是最冷静的,他坚定地认为,二排的阻击战打了将近两个小时,友军就算是爬也该爬到了。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留在阵地上固守是正确的,最终七人等来了增援,得以活着走下战场。如果当时脱离了阵地,他们七人差不多只有一个结局——战死。
这边是张龙以及其他人把李路视为救命恩人的原因。活下来七个人,李路是张龙见到的第一位老战友,他内心何其的激动,过往的一幕幕自然的都纷纷的在酒精的刺激下涌现出来。
死去的人不在了,没了感知,活着的人却依然还要生活下去。换一万种角度去看,活着的人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还活着。然而极少有人真正的去了解过那些活着回来的兵心里的最深处究竟负担着如何沉重的愧疚——哪怕那根本就与你没有关系,你总会想,为什么死的不是我?
张龙哭着说,“老李,我真的希望死在那边,替许多人活,我是真…他…妈…的累了!”
背负着那么多人的期待期许期望,活着并不轻松——你是战场上回来的英雄!
李路朝张卫伟等人使了个眼色,把那边一直在候着的两个兵招过来,道,“你们先带这几位同志去休息。”
几人先行撤离,留下李路和张龙。
李路点了根烟塞进张龙的嘴里,自己也点了一根,道,“排长,说一千道一万,咱们还活着。既然活着,就要有活着的担当。连死亡都不怕,还怕活着?”
也许是最后一句话,张龙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抹干净脸上的泪水,深深的抽了几口烟,缓缓的说道,“是啊,死都不怕,还怕活着。”
李路道,“有些人认为,我李路离开了战斗一线。的确如此,我离开了部队,我不再冲杀在战斗一线,但我的战斗一直在持续。死去了的弟兄们,他们用生命守住了国土,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要让祖国早日强盛起来。排长,眼下这个世界风云涌动,如果把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比作五公里越野,那么现在正是最关键的三公里节点,谁都有可能第一个冲过终点。”
张龙慢慢的稳住了情绪,认真的听着李路的话,他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这个老战友有很大的变化。
李路沉声说道,“我在西南战场打了两年,足足两年,我为我军的现役装备水平感到忧虑。回到了地方,我申请进入了军工厂工作。我希望能够在军工系统里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排长,你还在部队,同样的,你也应该振作起来,为部队的改革建设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张龙沉默着,他心里是有愧疚和惭愧的。
而李路仿佛是早就看穿了他的心事一般,他缓缓道,“排长,你们省军区是不是马上要组建侦察大队参加轮战?”
“你怎么知道?”张龙大吃一惊。
李路微微一笑,说,“张平山参谋长没跟你说过,我前面一段时间参加了厂里的战场研究队,参加了最近的反攻作战。”
“你参加了?这个他是没和我提起过的。”张龙讶异道。
摆了摆手,李路道,“就是保护技术人员对战场上实际使用的新装备进行研究。排长,我认为你应该主动请战。”
张龙感觉到在李路面前自己是没有什么秘密的,他这段时间正为此犹豫着。他累了,他的心累了。毫无疑问,省军区要组建侦察大队,肯定是要在特务营的基础上进行组建的。他这个营长实际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率队出征,要么退伍转业。
“老李,我真的累了。”张龙沉声说。
李路摇头,道,“你并不是累,而是你害怕再次面对那个曾经让你失去了三十二名弟兄的战场。排长,哪怕为了自己,你也必须勇敢的跨过心里这一关。牺牲的弟兄们绝对希望你能继承他们的遗志,继续在部队干下去!”
“可是,你嫂子她……”张龙怅然一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张龙愧疚难当,他低声说,“她希望我转业回去政府机关里上班,现在的工资津贴,维持不了这个家。我已经坚持到了现在,可是不妥协不行了,她怀了孩子。”
李路笑道,“这是好事,恭喜排长了。”
张龙却是笑不出来。
李路摆了摆手,说,“嫂子现在在乡下是吗?”
“是,她一直在乡下。我参战走了之后,她已经快崩溃了,当时她已经做好了守活寡的心理准备。我欠她的太多。难两全。”张龙叹气说。
李路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请嫂子到汉口饭店上班,如果她喜欢政府编制,那么就在市府机关单位安排个工作。”
“说得倒是轻松。”张龙摇头道,显然,他该想的办法都已经想过了。
李路呵呵说道,“排长,这不有我呢吗?别忘了,卢惠冠欠了我一个大人情。他是市府领导的座上宾,让他出面去说,一个行政编制不算什么。”
张龙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随即又皱眉,摇头,道,“那不行,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不能用你的人情。”
李路摇头说道,“排长,我这次出来把事情办完是要回陆港的,武汉这边就你一个老战友,这个人情我用不着,你再不用,那就真吃亏了。”
张龙思索着,犹豫着道,“这……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扭扭捏捏不像样。这事我不管了啊,你自己找卢惠冠说去。”李路道。
张龙无奈的点头,“行,我记下来了。你这趟出来究竟办什么事,你们带的钱可不少。”
他早就想问了。
李路道,“我二哥和一名香港人合伙办了个贸易公司,这次出来是要到长春那边去买一批卡车。”
他笑了笑,道,“是,贸易公司是我的,我二哥代为管理,作为军工厂职工,我不太方面出面。”
张龙愣了好一阵子,感慨着说,“两年多不见,老李,你的变化真的很好。”
他很难理解二十五万元是什么概念,而他还不知道那只是一小部分。
“到长春可远得很,一路上危险不少。我选几个人跟你去吧,你回来从武汉过,再把他们放下。”张龙思索了一下,说道。
李路摇头道,“不用,我这边四个人足够了,带了两把手枪,没问题的,”
“还是我派两个人吧,找两个会开车的。我给他们放探亲假,手续上面没问题的。”张龙道。
李路依然拒绝,他说,“排长,真的不需要。你还是尽快组织部队展开临战训练,明天我走之前,给你一份最新的敌军装备动态以及他们的班排战术分析。那帮猴子有苏联人的支持,也开始玩新花样了。”
“再好不过了。”
喝高那是不可能的,绝对不会喝高。
第173章 不打不相识
马不停蹄连续跋涉了三天三夜,又一个早上,恰是出发的第八天,风尘仆仆却依旧粗粗有力喘气的Lc80出现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大门前面。
印入李路等人眼帘的,是大门正前方居中位置的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几个大字——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落款是太祖。纪念碑正后,是苏联风格的建筑大门,红色外墙,左右对称的塔楼。
李路的看到了洛阳一拖的影子,同样的是苏联援建的工厂。
这里就是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所在了。
始建于1956年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哪怕几十年后被民众们所诟病,并且受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以及境外势力控制的媒体的贬低,许多人认为这里是垃圾工厂,出产的都是垃圾汽车。
殊不知,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这里也依然是国内汽车研制实力最雄厚强劲的汽车厂,没有之一。
从四缸到十二缸,囊过了所有排量的发动机研发能力,整个变速箱系列的研发能力,其他汽车厂无法比拟的制造工艺以及浑厚的技术底蕴,那都是其他汽车厂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几十年后涌现出来的地方国营汽车厂、私营汽车厂,上汽广汽长城,吉利比亚迪,甭管他们把自己的技术吹到天上去,和第一汽车制造厂比起来,都是小家伙。
半个多世纪的技术沉淀绝非你一朝一夕能够相比肩的。
甚至打军工牌的长安厂,面对第一汽车制造厂,也不敢大声说话。彼此的实力差距如何,自己心里知道。
当然,体制问题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规模有多大,打个差不多的比喻,三个光明厂加起来也比不上它。
此时此刻,和光明厂一样的是,实行三班倒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正是早上八点交接班的时候。下半夜的工人陆续的从大门的左侧走出来,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而前来接班的工人则由大门的右侧进入,也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
甚至,当中偶尔会出现几位骑着摩托车的年轻工人。这样的场景起码是让出了李路之外的其他人大开眼界的。
供不应求的解放卡车正在源源不断地为这个庞大的汽车制造厂产生着利润——哪怕是上级停止下达了生产计划!
和一拖不一样的是,第一汽车制造厂有着大量的订单支撑。国有企业、地方企事业单位、军队,单单是企业工厂的订单就能把第一汽车制造厂撑到三班倒连抽转都依然是要推迟交货时间。
甚至,第一汽车制造厂把全套技术交出去,让一些有条件的省份开办自己的汽车制造厂以缓解供求紧张的局面!
有人说,全国的汽车制造厂都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生出来的,这话是不会过分到哪里去的。
庄严肃穆的大门让四人的心情很快的平复了下来,那些题字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不只是一个汽车制造厂,更是一种象征,让华夏告别无法制造汽车历史的象征,以及自力更生的红色精神。
如果华夏汽车工业需要一个图腾,那么非第一汽车制造厂莫属。
林培森盯着一辆突突突驶过的摩托车驶过,口水差点流出来,道,“三叔,你看他们的摩托车,这里的工人也太有钱了吧,摩托车都骑起来了。”
李家华笑着说,“老三,我看咱们奋远也可以搞点摩托车回来卖。小汽车是没几个人买得起的,但是摩托车就不一样了。”
李路微微点头,说,“这是小日本的本田摩托,125cc排量,要一万多一台,也不便宜。”
“一万多!”林培森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
他尽管已经月收一万多的人,但是消费思维依然停留在几个月前,一块钱计划着花几天的程度。一万多差不多等于一栋小二层混凝土楼房了。在自行车等同于几十年后经济型家用轿车的年代,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摩托车就是豪华轿车的存在。
李路摸着下巴思考着说道,“不过,弄个装配工厂,咱们自己组装摩托车,倒是不错的选择,学到了技术,再自己造。”
“对啊!三叔,你的拖拉机厂都开始造汽车了,造摩托车算什么。”林培森拍掌道。
摆了摆手,李路指了指门岗那边,道,“过去吧,先办正事。”
车身上全是泥巴的Lc80只有前挡风玻璃和后挡风玻璃雨刮范围的地方是干净的,短短几年李路他们几乎是经历了所有的天气状况,路况之差就更别说了。
尽管脏兮兮的都是干透了的泥巴,但Lc80的体格摆在那里,一直都有往来的工人盯着看,从来没见过吉普车,这么大一台。在门岗前面那里停下,穿公安制服的门卫就过来了——第一汽车制造厂有自己的公检法机构……
“你们,干什么的?”门卫手里拎着警棍,指了指下车的李路。
李路取出证件,大步走过去,笑道,“同志,我是光明厂保卫科副科长李路,这是我的证件。我找秦明怀主任。”
“秦主任?哪个秦主任?”门卫看了证件,脸色一下子缓和下来,军工厂也算是同行,对方尽管年轻,但是个副科长,因此给了好脸色。
李路道,“采购办主任秦明怀同志。”
“哦,秦部长吧?”门卫说。
李路皱眉。
门卫解释道,“秦主任升官了,现在是销售部部长。”
“原来如此,是我消息落后了。”李路心里高兴得很,这不正中下怀。
门卫把证件还给李路,指了指其他人,道,“请你们过来登记一下。”
四人过去登记好,门卫指着笔直的厂内道路,说,“你从这一直走,在机关大楼前面向右转,左手边第一栋三层楼就是。”
李路道谢,亲自开车驶入了厂区。
机关大楼两侧建筑物呈对称布置,右转之后,也就是机关大楼的左侧有好几栋三层对称的楼房,找到第二栋,他就直接把车停在了楼前面的空地上。楼梯口那里人来人往,能够看到半开放式的楼梯上上上下下的灰色黑色中山装的人员忙个不停。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什么党政机关的所在,而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厂的销售部。
张卫伟走在前面一路问过去,指来指去,就这么一栋三层小楼,李路他们转了好几分钟问了好几个人才得知紧闭房门的那间没有门牌的办公室是秦明怀的办公室。
站在部长办公室前面的走廊那里,李家华摇头说,“以他们的官僚作风,这个厂早晚要被搞垮。”
他接触的是余嘉豪带过来的香港企业运行作风,以高效节奏快而著称。如此,国企迂腐的气味以及官僚的行事作风就被他感到非常的不满了。
张卫伟笑着说,“国企机关都差不多这个样子,和我们军工厂是不能比的。”
林培森看了看时间,说,“这都八点过半个小时了,还没来上班。进大门到现在这会功夫,要是在陆港,我早卖出去十台八台收音机了。”
“耐心等等吧,咱们这是求人办事。”李路道。
此时的长春厂,他们的ca10卡车就算是积压再多,如果你以个人或者个体户的身份,不找关系走后门,休想买到手,哪怕运气好下了订单,没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你别想看到车。
求人办事就得忍着气。
又过了十分钟,李路拦住一名路过的干部,问道,“同志,劳驾问一下,秦部长什么时候过来?”
“领导的事情我怎么知道。”那干部不耐烦的看着李路,“你们是干什么的?”
李路客气笑道,“我们过来找秦部长办点事。”
“办什么事,什么事都找领导,领导一天就光替你们办事了,工作还干不干了。”那干部训斥道。
他看这几个人穿着脏兮兮蓬头垢面的,以为又是乡下来的什么七大姑六大姨隔壁邻居家的儿子的同学之类的人,当然的没给什么好脸色。
李路微微皱了皱眉头,他不说话了。
“走吧走吧走吧,别在这影响我们工作了。”那干部挥手赶苍蝇一样说道。
李路抬手就是一巴掌过去,直接把那干部扇了一个倒栽葱。
那干部只感觉眼前的东西都在漂浮,半跪在地上都感觉天旋地转的,好半天没能回过神来的。
张卫伟和林培森一左一右把他架起来,冷冷的笑着,直接架到李路面前。
李路严肃地说道,“谁给你权力这么跟我说话!把你们领导叫来!还无法无天了!把他放开!”
张卫伟和林培森松开那干部。
那干部被这一巴掌打懵了,屁滚尿流的跑了。
没一阵子,一名中年人从楼下大步上来,身后跟了好几位年轻干部,包括那名半张脸红肿得跟猪头一样的干部。
“科长,就是他们。”那干部捂着脸指着李路等人。
李路往前走了两步,背着手,盯着那中年人道,“人是我打的,我教训教训这些狗眼长在头顶的东西。你这个同志不过是小小的办事员,官僚作风就这么严重了。再过两年你是不是要骑在人民群众头上拉屎?还反了天了!”
中年人一看李路这个架势,也是不敢莽撞的,挤出一点笑容,客气道,“你是?”
“光明厂保卫科副科长。”李路沉声说道,“去通知你们秦明怀部长,就说陆港光明厂李路在这里等他。”
中年人眉头跳了跳,挥了挥手让身后的人散去,随即笑道,“原来是李科长。真不凑巧,秦部长前两天就到京城开会去了。不过,部长临走前有交代,让我接待你们。我叫杨善道,销售一科科长。”
“杨科长。”李路和杨善道握手。
杨善道说道,“李科长,实在抱歉,刚才那个同志刚参加工作,还不是很懂事。这样,我先带你们都招待所安顿下来。”
李路却是说道,“杨科长,还是直接谈事吧,我们的时间比较紧,完成交易,得抓紧时间赶回去。”
“不着急不着急。你们大老远过来可不简单啊。秦部长交代过了,一定要好好的替他尽尽地主之谊。来来来,这边请。”杨善道不由分说的就请着他们下楼,直接步行走向招待所
一路上,杨善道很热情地介绍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情况,从历史说起来,滔滔不绝的不带丝毫停顿的。让李路以为他是搞宣传的,嘴皮子厉害才调到销售部门。这一点李路还真是猜中了。
杨善道说道,“李科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厂里投产了新型号卡车,老解放积压了一部分,谈妥了后,估计是可以直接安排装车发出去的。这要是前面几年,别说现车了,车架都看不到,实在是供不应求啊,呵呵呵。而且我们要优先供应部队。我们第一汽车制造厂虽然不是军工厂,但是部队的车辆基本上都是我们在提供的,咱们两家也算是战友了。对了,李科长,公函你带了吧?”
李路摇头说道,“我这次过来不是代表光明厂购买卡车。”
“这……”
杨善道之前还感觉到奇怪,光明厂怎么会派保卫科长过来买车,这不对,现在他是明白了。
“这……李科长你是替私人购买卡车?这个是不行的,除非有一机部批准的采购指标。”杨善道遗憾的说道。
此时已经到了招待所门前,杨善道说道,“李科长,你们先安顿下来,先休息休息,养足精神,好好逛一逛长春,北国风光你们没见过吧,呵呵,总不能白来一趟。”
张卫伟他们的脸色一下子都变了,千辛万苦跑了小半个月到这里,结果对方来一句不行,这样的结果谁都无法接受的。
“好,我们先休息,回头再谈。”李路却是一点也不着急,笑着和杨善道握手。
杨善道交代了招待所的人安排好,就离开了招待所。就是一保卫科副科长,若不是有部长的交待在先,他刚才就让公安处来人把这些人抓起来追究打人的责任了,怎么可能会这么客气的接待安排。
做到现在这样,杨善道已经认为自己做得很到位。
安排好了住处,一进房间,林培森就忍不住气呼呼的说道,“三叔,那姓杨的什么意思,不卖给咱们?这是什么道理?费这么大劲跑过来,他们怎么能这样!”
张卫伟和李家华的脸色也不好看,但好歹还沉得住气。
李路说道,“不要急,昨天晚上都没怎么休息,都洗洗休息,养好精神,中午出去找个馆子吃饭,好好的逛一下长春城。姓杨的说得是对的,难得来一趟,不知道长春城长什么样子那可要惹笑话了。”
林培森闷着气一屁股坐下点烟抽,“哎,哪还有玩的心情。”
李路看向张卫伟和李家华,“你们也没心情了?”
张卫伟和李家华苦笑着摇头。
李路心情却是很好,“得,那你们闷着,我去睡觉。”
他去了另一个房间,房门一关就真的洗澡睡觉去了。
张卫伟、李家华和林培森面面相觑,张卫伟问道,“二哥,头儿这是什么意思?他真的一点都不着急?咱们可没多少时间。”
李家华摇头耸肩,“我也不知道,搞不懂他在想什么。既然他让咱们休息,那就好好休息吧,他不着急,那肯定是有解决办法。”
林培森起身习惯性的拍了拍屁股,说,“我睡不着,我出去转转。”
“别跑远了。”李家华叮嘱一句。
“知道了,二哥。”
林培森出门去了。
第174章 教三哥做人
销售部部长办公室里,秦明怀好端端的坐在办公桌后面那里抽烟,杨善道坐在他对面,汇报完了情况。
“哦,现在他们人在招待所。”秦明怀微微点头。
杨善道说,“是的,部长,我刚刚小陈往机关楼那边去了,我担心会出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