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1981-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车间里,马上就开始了试制工作。

这一干,就是到深夜,而且没有半点停下来的意思。

李路去劝,被孔大全一句话给顶了回来。

“我师父当年搞第一台东方红的时候三天三夜没睡觉,这才哪到哪!”

李路无法阻止这个年代的热情。

第092章 第一头驴子

第二天一大早,李路送走了杰克来到红星厂的时候,刚刚到车间门口和李耀华说了两句话的时候,就看见孔大全冲出来,冲着四处高喊:“出来了!第一台拖拉机出来了!”

“出来了!?”李耀华反应过来。

李路兀自不信,“有没有这么快,这才几个小时。”

孔大全兴奋的喊着,“李科长,李厂长,真的!出来了!不信你去看看!”

他显然完全了解了,红星厂是李路的工厂,但是厂长却是李路大哥李耀华,而李路至今依然是光明厂保卫科副科长。

李路和李耀华快步走进去,那边工人们已经在欢呼了,那里可不就是好端端的摆着一台装配好了的南方15吗!

眼睛通红的工人们围在那里,激动的交谈着指点着。这是他们到了红星厂之一,亲手打造出来的第一台机械成品,怎么会不激动!

孔大全稍稍冷静了一下,说道,“李科长,李厂长,其实这东西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材料是现成的,图纸是现成的,我们其实就是做点加工的事情,完了一组装,基本上就成了。”

对这些一拖厂的高手来说,简陋的南方15型拖拉机,的确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尽管还没有经过检验测试,尽管只是来料加工组装,但这个速度,依然让李路感到了震惊,反倒是负责技术指导的光明厂的技术人员见怪不怪的样子。

马金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走过来打量了一圈南方15,微微点了点头,道,“拉出去试试,应该是符合出厂标准了的。”

李路看见马金涛熬通红了的眼睛,那一身的油污,连忙的说,“马工,您昨晚不会也熬夜了吧?您得注意休息啊。”

“别少见多怪,小李,我说你这个同志其他的都好,就是太懒!”马金涛批评道,指着那边的生产线,“你看看,美国二十年前的生产线,我们现在都搞不懂,紧迫感啊我的同志!”

李路委屈无处说,按时睡觉按时吃饭居然成了太懒的表现。

工人们敲着李路挨训,都忍不住笑。平时这个红星厂的老板还是很有威严的,现在被训得跟新同志一样,反差有点大。

李耀华呵呵的笑了笑,帮着三弟说了一句,“马工,老三他昨晚在厂里值夜班来着,他也是一晚上没睡觉。”

马金涛哦了一声,脸色好看了一些,转身就又往生产线那边去了。不用问,他那几个学生肯定还在那边钻研着,老师不睡觉,学生不得拼命。

李路挥了挥手,大声道,“挂上大红花!把咱们的第一头驴子拉出去遛遛!”

“好!”

工人们轰然叫好,纷纷的去准备。

早准备有大红花,暂时担起行政这一块儿的刘贵松冲刺到办公楼取了大红花然后冲刺回来,立马就被孔大全给抢了过去,几个人就七手八脚的给南方15挂上了,直接的就挂在发动机那里,也就是车头处,紧接着就七八个人往外推。

这是一台哪怕到了三十年后依然能够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看到的手扶式拖拉机。最明显的特征毫无疑问是车头那个方方正正的发动机了,直接驱动两侧的胎位粗大的轮胎。两条成八字形的收入杠延伸到驾驶座那里,把手的宽度恰好是人的双臂自然伸出的宽度,此处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中间的档把了——一个起步档挂,一个行驶档以及一个倒挡。

车架往后延伸,是一个方形的车斗,后轮则是胎纹细小一些的小规格轮胎,采用的是粗暴的钢板悬挂,后轮刹车是裸露在外的杠杆式,没有什么液压助力可言。

在李路眼里,这是一台状态最原始的手扶式拖拉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自走式、有一定载货功能的农用机械。

与耕耘型拖拉机不同的是,这是一台有驾驶座的前置前驱乘坐型拖拉机,主要用于农用运输以及小载量的运输活动。事实上,再过十几年,这样的拖拉机都依然会是农作物短途运输的绝对主力。

刘贵松兴奋的从其他工人的手里抢过柴油桶,然后往发动机顶部的油箱入口,使用漏斗,往里面倒入柴油,随后给发动机加注润滑机油。他拿了启动杆走到李路面前,道,“三哥,红星厂第一台拖拉机的启动,需要你亲自来。”

李路哈哈大笑,接过启动杆,扫视了一圈众人,“好,我就来搞它一搞!”

在孔大全的指引下,李路把启动杆的一头怼进了发动口,卡到位,随即,李路缓缓的发力,顺时针搅动起来,能够听见发动机的曲轴开始转动的声音,随着李路手摇频率的加快,曲轴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一波冲刺,李路果断的拔出了启动杆。

柴油发动机哒哒哒的冒出一股股黑烟,成功启动了!

众人不约而同的愣了一下,随即不约而同的爆发出欢呼声,尽管那红色的塑料彩花很快被黑烟给熏黑,然而,那突突冒着的黑烟,象征着的是红星厂第一台机械的正式诞生!

在众人的簇拥下,李路坐到了驾驶座上面去,第一个驾驶红星第一台拖拉机的人必须属于他。

众人分列两侧,李路深呼吸了一口,捏紧左侧的离合器握把,随即挂入起步档,大家紧张而兴奋的注视着,在这早晨的太阳慢慢升起的时刻,金辉给他们镀上了一层。

李路慢慢的放开离合器手柄,拖拉机动了,发动机有力的哒哒哒声中,拖拉机的速度慢慢的快起来,在众人之间缓缓开过去。大家又是一阵欢呼,激动得把帽子高高的抛向了天空!

拖拉机驶向那一大片空地,李路挂入行驶档,随即用右边握把上的旋转拉杆式油门控制器慢慢的加大了一些油门,发动机发出有力的哒哒声,拖拉机的速度快了起来。

李路适应了一下行驶风格之后,开始在凹凸不平的空地上进入了激烈驾驶状态!

最小油门,最大油门,直线加速,最大刹车,最大角度转弯,急刹减档收油门……

大家都看呆了,很多人都想不到,李科长居然这么快就这么熟练的掌握了手扶拖拉机的操作要领,要知道,这玩意儿对于大家来说,都还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足足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李路缓缓的把拖拉机开了回来,经过他这么的折腾,红星厂的第一台手扶式拖拉机居然依然的完完整整的开了回来,只是,李路感觉眼前有点花——实在是颠得慌!

屎都要颠出来了。

他下车之后,在大家围过来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换个软一点的坐垫!”

毫无疑问,经过他这么初步的测试,红星厂生产的南方15型手扶式拖拉机,是没有什么大的质量问题!

那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马金涛,一挥手,江豪和刘国兵就冲上来马上和工人一起对拖拉机进行全面的检查……

第093章 拖拉机的改进建议

红星厂的这天来的突如其然,起码最李路来说,他完全没有想到,试制的第一台拖拉机仅仅花了一天一夜,并且质量经受住了考验。

裴磊闻讯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的时候,他和马金涛一起,再次对拖拉机进行检测。裴磊是光明厂的技术领导人,南方15型手扶式拖拉机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研发出来的。

马金涛背着手微微点头笑着说,“老裴,你的功底是越来越深厚了,这个拖拉机的基本设计恰到好处。就是用料差了点。”

他说着,用手指了指悬挂处的轴承,那里有细微的碎屑。

裴磊道,“那就是你这个材料专家的事情了,早点拿出更好的材料。”

马金涛笑着看向边上的李路,道,“小李,你从一拖请过来的这些工人,技术都很精湛,这些工件的误差远超了技术指标。”

李路很自然的一记马屁过去,“那是您的功劳,没您的千针引线,事情办不了那么顺利。”

笑了笑,马金涛指了指裴磊,随口说道,“你是第一个驾驶的人,南方15拖拉机的总工程师在这里,你有什么改进建议,给他提一提嘛。”

他就是那么随口一说,结果却是,李路往前走了几步,指着拖拉机驾驶位置,认真的说道,“裴工,我这有几条改进建议供参考。首先,这个驾驶座的坐垫得换个软点的材料,这玩意儿实在是太硬了。这拖拉机在颠簸路面行驶的频率最高,坐着不舒服,客户的体验会很差。其次,应该给驾驶座加一个顶棚,遮阳挡雨什么的,用不了多少成本。”

马金涛微微一愣,看向李路,是没想到他还真的提出了改进建议。哪怕再马金涛的思想里,能用就行,至于李路提出的这些基于人性化考虑的建议,他从未想过。

裴磊也没想过,这是一个解决有无问题的年代。

但他不会对此产生惊讶,他最清楚李路的能力,也最搞不懂李路的能力。他似乎什么都懂一些,但却什么都不精钻,说是全才言过其实,倒是像曾经对某个东西有过深切的使用体会或者对某一件事情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李路在继续说,他指了指车架,道,“第二点就是,是否可以把车头和车斗的直贯式改为楔合式?这样一来,客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自行把车头和车斗分开,需要耕作劳动的时候,装上耕耘套件,需要运输的时候,挂上车斗,一车多用,更具性价比。”

裴磊的眼睛已经亮起,马金涛更是有些错愕——这小子的点子不错啊!

笑了笑,李路道,“裴工,实现这些,应该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

摇了摇头,裴磊道,“显然没有。小李,你的建议是真不错。快说说,还有什么好点子?”

李路摊了摊手,道,“目前我就这些建议,人性化方面可以多考虑考虑,让客户用起来更舒服更简便。同样的价钱,买到更好用的拖拉机,农民兄弟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马金涛走过来,盯着李路,道,“小李,没想到你还真有些创新思维。你不是打算以212吉普为基础,仿造出红星厂的第一台汽车吗,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李路指了指车间外面,道,“马工,要不咱们到外面去对着212聊。”

“走。”马金涛背着手就往外走。

裴磊摆了摆手,道,“你们先去,我再好好看看这拖拉机。”

李路连忙的跟着出去,给一直跟着的李耀华打了个眼色,低声说,“一会儿光明厂的人研究完了拖拉机,马上给拉到仓库那边保管起来,我要把这第一台拖拉机留下来作为红星厂历史的见证。”

李耀华心领神会的点头,随即返身回去紧跟着裴磊他们。

马金涛不单单是材料研究的专家,在多个领域,他都是有很深的造诣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几乎个个都是全才,一如裴磊这样的技术大牛。

车间外面停着光明厂保卫科那台敞篷212吉普车,对这个车,马金涛太熟悉了,确切的说,全国研究机械的技术人员,都少有不熟悉的。在这二三十年缺乏汽车的时间里,212吉普车几乎成为了汽车的代名词。

212吉普车是个什么样的车?

简单的概括,四个轮子加个方向盘。

再没有比这更简单粗暴的汽车了。

李路要的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以212为蓝本,造出一台保留了原来的耐操、通过性,具有舒适度的,适合公务使用甚至家用的小型越野汽车。尽管红星厂尚未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就是眼下的农用机械生产资质,都是借着光明厂代工合同这股东风办下来的。

但是,另一个时空的李吉利,不也一样在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下,造出了他的第一台车吗?

“说说,你是个什么想法?”马金涛站在212边上,道。

李路整理了一下思路,道,“基于212,制造出一台舒适的,空间大一些的越野车,兼顾公务以及家庭使用。具体的想法是这样的。212完全是瞄准军事用途的,悬挂非常的硬,座椅非常的硬,作为民用车辆,这个很不合适。其次,212的乘坐空间比较拘束,第二排座椅很不适合乘坐。另外,驾驶方面也需要作出改进。总而言之,开车的开得舒服,坐车的坐得舒服。”

马金涛却是笑了,“小李,照你这么说,等于要重新设计了。你提出的这几点改进项目,听上去似乎很容易实现,实际上这是一个大手术。几乎每个省都在仿制212吉普车,但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为什么?没那个条件。”

略显尴尬的笑了笑,李路脱下解放鞋磕了磕里面的沙子,一边穿上一边道,“马工,你知道,我就是个技术盲。我大概只能做到基于现有的技术条件,从市场需求以及客户使用的角度来提出建议。”

马金涛呵呵笑了笑,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谦虚的时候。”

“马工,我可一直没有吹牛。”李路尴尬得很。

马金涛指了指101车间靠近码头那一节,道,“你给我说说,车间靠近码头那一节,里面放着的是什么东西。封得严严实实的,连我都进不去。”

李路说道,“绝对没有避开您的意思。您是知道的,那里存放的都是进口车和零部件。这不是光明厂的订单优先吗,就先搁置下来。那些车比较重要,越少人接触到就越好。”

马金涛盯着李路的眼睛,道,“我要不是看过齐全的手续,是会怀疑你小子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您可真冤枉我了。”李路指着码头那边,道,“您看,海关和检疫检验等部门的联合办事处就在码头那里。您别忘了咱们的红星进出口公司是有完整资质的。”

摆了摆手,马金涛道,“知道了。这样,我先研究研究那些进口车,有头绪了再给你个准确的答复。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汽车生产资质得尽快办下来,否则把车造出来没有任何意义。”

李路严肃的点头道,“马工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把资质办下来。”

“另外。”马金涛沉吟着道,“我毕竟不是汽车研发的专家,小打小闹没问题,你要是真有心造车,还是得找些这方面的专家过来。”

前路依然充满困难。

第094章 把现金扛起来去招人

劳动节过后第一天,光明厂对红星厂首批生产的十台南方15型手扶式拖拉机完成了验收,意味着红星厂代工生产的该型拖拉机,达到了出厂标准。也就是说,从这天开始,红星厂开始向光明厂交付南方15型手扶式小型拖拉机。

在市府的支持下,红星厂和陆港技术工程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红星厂每年从该校接收不少于一千名毕业生进行实习,并且每年提供不少于一百个工作岗位。

此举是红星厂谋求解决工人问题的举措之一,事实上红星厂很难从陆港技术工程学院招聘到工人。这年月的技校生吃香得很,大家的目光都放在国有制造企业里面,少有人会往一个前途未卜的私营拖拉机厂里钻。

因此,作为第二手准备,李路在这天白班午休的时候,专门跑到红星厂这边,把刘贵松叫到了他很少使用的办公室那里。

张卫伟很快把茶泡起来,给两人倒上,这才给自己倒一杯,然后坐下来。他现在已经成为李路机要秘书这样一个角色。

“小刘,厂里人手短缺,你是搞技术的,本来应该让你去跟着你老师搞研究,现在暂时委屈你负责一下行政工作。”李路抽了口烟,道。

刘贵松说,“科长,我原来在一拖也是搞行政工作,虽然是技术出身,但一天研究工作也没参与过。挺适合我的。”

李路微微点了点头,看了张卫伟一眼,张卫伟随即把脚边的月末有十八寸大的皮箱子拿起来放在茶几上打开。

刘贵松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满满的一箱子的钱,全都是最大面值的——十元。

估算了一下,这一箱子的钞票,起码有十多万!

“科长,这是……”刘贵松被震惊到了。

李路道,“红星厂继续汽车研制人才,我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和这一箱子钱,无论用什么办法,去给我把人挖回来。”

刘贵松顿时愣住了,为难的说,“科长,我,我上哪去挖,一拖我是不敢回去了。”

笑了笑,李路道,“谁让你回一拖了。短期内别想从国字头汽车厂挖人了,费时费力希望渺茫。你把重点集中在省属汽车厂里,几个重工业地区,把网撒下去,能捞上来多少算多少。”

“可是……”刘贵松指着那箱子崭新的钞票,心惊胆战,为难的说,“这么大一笔钱随身带着,科长,我真不敢……”

这个问题李路也想过,但,实实在在的现金给人的冲击感,让他果断的选择使用现金,而不是其他汇票之类的东西。

李路对张卫伟说,“把龚大柱叫进来。”

张卫伟出去没一会儿,就带着龚大柱进来了。

龚大柱在李路面前站着,“科长。”

李路指着龚大柱对刘贵松说,“龚大柱,原来在部队是搞侦察的,四五个普通人近不了他的身。他现在是红星厂保卫科科长,入职手续你回头办一下,然后他会和你一起出去,主要是提供保护。”

龚大柱转向刘贵松,军姿站好,道,“刘主任,请你放心,有我在,你和钱都不会有事!”

刘贵松连忙站起来,想和龚大柱握手,又感觉不太合适,尴尬的站在那里,“谢谢,谢谢。”

猛地回过神来,刘贵松诧异的问李路,“科长,我……主任?”

李路指了指他,道,“对,你,办公室主任,不过你现在是光杆司令一个,大柱也是光杆司令一个,要兵,自己想办法。”

他站起来,道,“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尽快把人招回来,越快越好。我只要结果,就这,我还有个会。”

说完他拿起帽子就走,张卫伟连忙跟上。

刘贵松和龚大柱愣在那里,看着这一大箱子钱,面面相觑——这有钱的王八蛋,十几万就这么扔在这里,你就不怕老子带着钱跑了吗,十几万啊,以在一拖的月工资,工作一辈子也攒不下来这么多钱!

一个多小时后,陆港地区中部,坦克团驻地。

李路和张卫伟赶到了这里,按照大门岗指的方向,他们直接来到了射击场这边,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围着两台坦克交谈着。

张平山看见李路到,大笑着走过来,说,“来了,过来看看。”

“连长。”李路取出烟递过去,自己点了一根,和张平山往坦克那边走。

现场有坦克团的官兵以及光明厂的技术人员,唯独是没有外方技术人员。没有得到上面的批准,哪怕是一只越境的耗子,也不能放进部队营区。

“t…62,以及亚洲虎坦克一号原型车。”张平山指着两台坦克,道。

裴磊当然也在现场,他笑着说,“小李,怎么样,我们这个速度还是快的吧。”

李路打量着一号原型车,除了炮塔,其他地方与59中坦没有什么两样,他问道,“裴工,这是炮塔试验车?”

“当然,完整版本的原型车没那么快搞出来。”裴磊道。

李路明白了,“那么今天就是测试一下105炮的性能,同时和t…62m做个对比。”

张平山道,“那是自然的,我们的兵亲自操作,切身感受一下美国佬的105坦克炮威力。”

他对坦克炮的技术显然是不懂的,在他以及大多数官兵的眼里,口径为115毫米的苏式坦克炮,威力肯定比口径更小的105毫米北约制坦克炮的大。口径即一切,这也是有道理的。

“怎么样裴工,可以开始了吗?”张平山信心满满,笑呵呵的说。

裴工点头道,“没问题了,开始吧。”

通讯兵背着电台赶紧的过来,张平山接过送话器,下达命令,“一号车,二号车,进入射击阵位!”

宽阔的射击场,t…62和改装了北约制式m68a1火炮的59中坦轰鸣着冒出一股黑烟,向各自的射击阵位驶过去,履带碾过地面,卷起阵阵的灰尘来。坦克团的干部和光明厂的技术干部们,全部转移到用沙袋垒砌起的高台上面,全程观察射击的过程。

华约115炮和北约105炮的对决,2a20式115毫米滑膛炮与鼎鼎大名的L7式105毫米线膛炮的对决。m68是L7式火炮的美国仿制型号,两者实则为一种火炮。

此时,李路对坦克团装备的t…62坦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他记忆中有偏差的是,坦克团装备的该型坦克,是装备了115毫米的量产版本t…62,而不是他之前以为的装备100毫米炮的t…62m{又称t…62ma}。

t…62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开创了世界主流坦克使用滑膛炮的先河。

但,当李路感到遗憾的是,t…62的仿制工作是由坦克总厂负责的,如果落在光明厂头上,李路恐怕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第095章 115炮对105炮

t…62坦克在这个时代绝不是落后的产物。因为苏联军方对115毫米火炮稳定性的顾虑,使用成熟的100毫米线膛炮衍生出来的t…62a,也就是北约代号t…62m坦克,应运而生。

可惜,苏联军方很快发现对115毫米炮的顾虑是多余的,于是少批量生产的t…62a坦克被停止生产。然而,哪怕是t…62,也不是苏联军方心里理想的主战坦克,他们当时都在等待着一代名车t…64的服役,只是将t…62视为过渡装备,而t…64因为发动机问题,迟迟未能服役。

尽管没有受到苏联军方的重视,依然没有影响t…62在苏联坦克发展史乃至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的地位。甚至可以做出这样的评价,t…62是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车重已经达到了四十吨。

对华夏陆军而言,最可惜的是,t…62的装备数量极少,仅仅是驻扎在陆港的这个坦克团装备了二十多辆。

必须要承认,哪怕是和研发中的亚洲虎坦克相比,t…62坦克都不会处于劣势,它搭载了苏军现役最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射击稳定仪。

在此次对比中,使用的都是普通的穿甲弹,射击的是五百毫米均质钢板。这两门炮最大理论穿深,都是五百毫米均质钢板,距离为一千米。

随着张平山的一声令下,两台车都进入了射击程序,瞄准锁定靶子,射击。没有什么花里花俏的战术动作,看的就是两台车所搭载的火炮的穿甲性能。

李路翻看着从裴磊那里要来的战术指标书,发现了亚洲虎坦克使用的105毫米炮并非美国仿制的m68,而是英国皇家兵工厂原产的L7。尽管是同一种火炮,但是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普遍认为,美制m68的质量会更好。

其实,李路更关心的是,美制m68a1火炮,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初始型号使用的主炮,并且是美国陆军专门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对m68火炮进行改进而来的。

毫无疑问,m68a1的性能比英国原产的L7要更好。

韦德之前也提到过,为亚洲虎坦克提供的是m68a1火炮,但是现在却变成了英国原产的L7。这起码说明一个问题,国家层面的较量,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和谐。

观摩台上的部队干部以及光明厂技术人员都看着张平山,张平山在等待着安全的信号。

“参谋长,可以了。”电台报告。

张平山一挥手,笑道,“走,看看去!”

众人马上走下观摩台,分别跳上几台212吉普车,部队的汽车兵踩了油门,把这一行十几人送到靶区那边去进行实地观察。t…62和扛着105毫米炮的59开到了一边去,车组全部下车,保卫人员马上把车辆给围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

靶区那里,报靶员已经用红线把两个靶子给围起来,其他人不得进入。

李路和裴磊走在一起,一边低声交谈着,“裴工,精密机械进出口资质这个事情,进展如何?”

裴磊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不好办。总厂方面原则上同意了,但是关于是独立资质还是放在总厂下面,上面还在讨论。”

李路提醒说道,“王厂长的到任,说明光明厂移交地方的决定不会再有什么变数。试想,他一个机械工业厅副厅长,跑到军工企业担任厂长,这可不是什么正常的干部交流。”

微微叹了口气,裴磊道,“是的,我明白。不过你不用太担心,有老书记在,资质的事情,问题是不大的。”

李路皱眉说道,“说起老书记,没想到老书记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这么给力。”

“给力?”裴磊没搞懂这个词汇的意思,笑着摇了摇头,说,“你有所不知。老书记是部队南下干部,打下琼岛之后就留了一下,在陆港这边耕耘了几十年。他的老领导基本上都是兵团级以上的领导干部。”

李路微微抽了一口凉气,随即想起了失去联系近十年的爷爷,叹着气说,“那个年代……我爷爷也是南下干部,只是失去联系很长时间,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是否还活着。”

裴磊安慰的拍了拍李路的肩膀,却不知从何安慰。

“靶子是不是搞错了?”先行一步的张平山不相信的扭头瞪着报靶员。

报靶员对这独臂参谋长有极大的畏惧,低着头说,“参谋长,没搞错,我们动都没动过。”

裴磊加快几步走过去,抬眼一看,结果很明显——t…62的115炮没能穿透五百毫米均质钢板,而59的105毫米炮却击穿了同样的钢板。

t…62的115毫米滑膛炮是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第一种使用滑膛炮的主战坦克,开创了主战坦克使用滑膛炮的先河,后续各国的主战坦克都选择使用滑膛炮。在发射脱壳穿甲弹的情况下,滑膛炮有线膛炮比不上的优势。

眼前的情况却是让李路也觉得意外,115毫米滑膛炮居然比不上105线膛炮。

“确实有些奇怪,t…62的115炮没理由打不穿五百毫米均质钢板。”裴磊的注意力却是集中在了t…62上面,而不是对比两者。

李路皱眉说,“可能和炮弹有关。五百毫米均质钢板不算什么,59坦的原装100毫米炮都能击穿。”

裴磊观察了一番,对张平山说,“张参谋长,我建议你们检查一下这些115毫米炮弹。”

张平山听明白了,顿时怒道,“他…妈…的!老毛子耍了我们一道。”

显然,当年苏联提供的115毫米炮弹有问题。

李路却是问道,“连长,t…62现在使用的不是自己仿制生产的炮弹?”

摇了摇头,张平山说,“仿制的炮弹还没定型,现在用的都是当年买回来的那批弹药,打一发少一发。”

裴磊已经开始对105炮的穿深情况进行了仔细的检测,几名光明厂的技术人员围在一起,熟门熟路的工作起来。从裴磊的神情可以看得出,他对105炮的穿深能力是比较满意的。

英国原产的L7型105炮,似乎也不比美制m68差多少。

张平山的脸色非常不好看,t…62是国防军现役最先进的坦克,它的主炮穿甲能力是最强的,苏联人底气十足的表示,完全可以击穿m60或者百夫长这两款坦克的前装甲。

现在却是连59坦的一百毫米炮都比不上,他的脸色又能好看到哪里去。

李路走到他身边,宽慰的说,“连长,115毫米炮不会是咱们的主力火炮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