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1981-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成熟的整套技术方案,拿过来直接用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我们红星厂和克莱斯勒防务公司本来就有技术方面的合作,包括人员培训,所以落实起合同来,会比较快一些。”国娱十年:娱圈养成手札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这个项目的难点是美方会不会批准,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实际上是建设周期的问题,然后是配套工厂目录的制定,这个也在做了。说起合资坦克厂,和我们着急收购陆港市第一建筑公司是有很大关系的。在收购当中,我们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几乎是全盘答应了陆港市府提出的要求,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建筑工程公司。”
李耀华略微犹豫了一下,看了其他人一眼,无奈的汇报道,“只是可惜,可能是因为李路出事这个消息的影响,陆港市府紧急叫停了收购案。原本计划下个月再投入一千人参与合资坦克厂的建设,达到缩短厂房建设周期的目的,现在看来基本没可能了。”
“这件事情我有所耳闻。”方鹤成却是微微一笑,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嘛。明天我给你派一个工兵团过来,不够的话,你们打报告上来,以红星防务公司的名义,我让振兴公司再组织一个工兵团过来。”
“太感谢了!首长,这个太好了!”李耀华顿时激动无比。
部队的工兵团那可不比地方的建筑公司,那才是货真价实的基建狂魔!战斗力甩地方建筑公司几条街!如果是李路,是肯定会想到这个路子的,现在的部队,工程兵部队何其多。不要忘了,几十年后的许多大型国有建筑公司什么的,包括铁路工程公司,骨干都是直接从工程兵部队转过去的!
就在今年,争论激烈的关于铁道兵是否并入铁道部有了新进展,铁道兵部队不吃军费,自给自足,自负盈亏。但要一直到1984年,铁道兵部队才会彻底全部并入铁道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铁道部开始走上了铁老大的康庄大道并且已发不可收拾。
用一句话说明铁道兵部队的牛逼之处就是并入铁道部之前,铁道部就是个鸡肋部门根本没有什么实力!
和铁道兵部队一样,工程兵部队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工程兵部队包括多个兵种,经过二三十年的裁减,部队保留的也就少量防化、舟桥这些战斗勤务部队,什么水电工程之类的,要么穿武警制服,要么就地转业。北宋小厨师
从一个角度看,2010年之前,地方一直靠承接部队转移的资源来发展经济,资源包含丰富,人员、地皮、机场、铁路、港口、航线、技术、工厂……诛心地说一句,那就是喝部队的血吃部队的肉,这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唯一的路子。2010年之后,地方的科研有许多领域跑到了部队的前面去,开始从技术层面回馈部队。
因此,此时此刻,方鹤成大方的表示给你两个工兵团,首先人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是管后勤的,随随便便能拉几个能建楼修桥搞水坝的团过来,其次,他派两个团过来可不是白帮忙的。
这一点李耀华没想到。
马金涛看李耀华激动的样子,笑着提醒了一句,说,“首长,红星厂肯定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支付劳务费用的。”
这个时候李耀华才猛然醒悟,有些尴尬的笑着说,“首长,是的是的,马总工说得没错,我们一定不会让部队吃亏。”
方鹤成轻叹口气无奈地笑道,“部队也是没有办法啊,现在这个样子,兵不像兵的,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他心里的牢骚是不轻的,否则也不会不轻不重的说这么一句。他始终认为当兵的不应该碰生意,那是极大的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这个坦克厂,计划什么时候投产?和美方那边,应该有技术方面的合作吧?”方鹤成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以他的观念,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合资工厂太重要,给他多少钱他也不会派工程兵部队来帮忙。
“有一些的。”李耀华道,“不过具体情况只有李路和韦德先生知道。投产时间很难确定,克莱斯勒防务公司也希望早点投产。月底会有一大批技术人员从美国过来,我们打算一边建厂房一边安装生产线,两步走,缩短工期。”
“越快越好。”方鹤成没什么不满意的,这已经超出了他个人的预期。
第478章 你们振兴公司去给海关施压
“采取边建造厂房边安装设备能缩短三分之一的工期,不过这对施工队伍和安装队伍之间的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李耀华等人陪着方鹤成慢慢走着视察工地,依然是李耀华负责主要的汇报,他继续说道,“这个方案是李路和韦德先生确定下来的,计划很完善,目前都是在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除了收购市一建公司出了意外影响了施工队伍的进度,其他的都很正常。”
指了指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浇筑的高大的厂房,李耀华说道,“为了协调两支队伍的工作,有一支人数在三十多人的团队专门来负责,把整个流程分成若干个段落,各司其职。现在正在做的是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批设备已经到了红星码头。”
方鹤成微微的点头,忽然的回头看了一眼,指了指陈修平,道,“小陈,你来一下。”
振兴公司副总兼红星防务公司副总陈修平也在随从当中,只不过他的级别太低,和其他参谋们混在一起。就连警备区司令员都很知趣的跟在后面,而不是凑上去和方鹤成走在一起,因为他知道今天的视察和警备区没有太大关系,而首长也不喜欢他凑在跟前。
陈修平连忙的小跑上来听候指示。
方鹤成问道,“你汇报的海关扣押货物,是个什么情况?”
原来是这个事情,大家都以为方鹤成忘记了,李耀华这边也不敢轻易的提出来。部队还是比较忌讳插手地方上的事情,尽管部队插手地方事务这种现象现在还很严重。
陈修平连忙汇报道,“首长,是要发往波斯湾的货物,红星厂代理的红星防务的一批军火出口。海关认为红星厂的手续有问题,因此扣押了下来,要求重新报关。因为货主要求的时间非常紧张,重新报关肯定是来不及了,那样红星厂会损失惨重。”
他客观地汇报,没有主观上的倾向。
“你们怎么看这个事情?”方鹤成看向李耀华等人,征询了一句。
李耀华看向姚太航,这个事情只能让地位最高的姚老来说。姚太航沉吟了一下子,神情严肃地说道,“老方,这个事情我认为是可以分两个角度来看。从红星防务公司的角度来看,总代理在红星厂,后面的事情和红星防务没有关系。但是这里面还有一层关系,红星厂是红星防务公司的大股东,而且红星厂这边的出口贸易受到影响,现在不会读红星防务公司造成影响,但是以后呢?”
顿了顿,姚太航说道,“我认为部队是完全有理由出面干预一下这个事情。别的不说,军火的出口贸易本身就比较特殊,况且事关大量的外汇,部队没有什么理由不出面说说话的。”
方鹤成显然心里是有数的,甚至可以说他就这个事情和军区的领导汇报过,此时他微微点了点头,对陈修平说道,“小陈,你们振兴公司出面和海关谈一谈,原则是既要符合相关规定,也能让红星厂的这一批货物按时顺利地发出去。”
陈修平挺了挺胸脯立正道,“是!请首长放心!”
陆港海关那边可以不给红星防务公司面子甚至不卖陆港市府面子,但是他们是不会轻易得罪振兴公司的,因为人家的背后是部队,话是随时可以直接和海关总署那边说的。
振兴公司出面和红星防务公司出面效果会完全的不一样,前者是正儿八经的正军级单位,后者只是里面有一些振兴公司的股份,振兴公司除了派一名副师职干部充当“军代表”角色,其他的都不管。
有方鹤成这句话,苏童就首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那是他负责的工作,甭管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他都有责任。
在合资坦克厂工地转了有一个小时,太阳光逐渐猛烈的时候,方鹤成这才上了一直跟着走的越野车回到办公楼那边。进了会议室,直接就把人员召集过来,还是要开个座谈会什么的。
和西德mBB公司的合资客机研制项目还是一片工地,因此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方鹤成还是要听一听这个项目的汇报,所以改变了主意,决定开个座谈会,否则他会直接离开前往警备区那边用工作餐,下午基本就是下部队了。
方鹤成喝了口茶,说道,“老姚,我今天过来主要就是听汇报的,基本上都看了,没得看的,你们口头汇报汇报,你那个s7航发项目,黎明航发厂的搬迁工作,还有和mBB公司的合资客机,都说一说。”
随便哪一个都是重量级项目,由不得方鹤成不重视。总后首长那么重视,他自然就更重视了。当然,在他这个位置上,他不觉得红星厂在失去李路的情况下会乱到哪里去。位置不同想法就很不一样,也许对他来说一句话的事情,下面人会争个头破血流也妥协不好。
李耀华看向苏童,指了指,对方鹤成说道,“首长,mBB合资客机项目由苏童同志汇报一下,他负责前期的跟进,对情况比较了解。”
“首长,下面由我来向您汇报一下mch…107客机项目的情况。”苏童整理了一下,低头看了一眼材料,开始汇报。
和mBB公司的合作,李路一开始是亲自跟进,敲定了重要细节之后,也就是苏童到位上任没多久,他就把跟进的工作交给了他。由此可见李路对这位神神秘秘的三十来岁男子很是看重。
红星厂的几位核心高层对苏童的了解并不多,只是知道他是李路从其他地方请过来的人,连具体从哪个地方过来的也不甚了解。
苏童说道,“首长,当前的情况是,我们已经完成了和西德mBB飞机公司的所有合约的签订,该项目也正式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批准。按照协议,主要设计工作会在欧洲完成,我们红星厂选派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其他设计在陆港这边由双方组成的研发团队来完成,主要是材料方面的研究,依托我们红星厂的材料研究所。全部的生产放在合资飞机厂,也就是之前咱们参观过的已经平整出来的那块地。这里面有一个尚未确定的关键问题,mch…107客机的发动机,是合作重新研发还是选择其他航发厂的成熟产品,是下一个双方高层讨论的问题。”
说到这里,他低头看了看,说,“目前的投资情况是,红星厂和mBB飞机公司分别出资十亿美元,总计投入二十亿美元,红星厂占百分之五十二股份,获得控股权。双方的第一批资金已经到了红星飞机制造公司的账户里。下一步的计划是,等厂房的设计确定,马上进入施工。不过研究设计工作已经展开,我们也准备选派人员赴欧。”
这些介绍在方鹤成以及他的几位高级参谋听来,就像是天方夜谭——那不可能的啊!
然而,他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就是红星厂谈下来的最大的一个项目。
他们甚至不认为红星厂和格鲁曼公司的合作能成功!
第479章 必须要整顿一下子!
呈现在方鹤成以及他的高参们面前的是一副他们从来不敢想也不会去想的一幅画面,那应当是世界军事强国才能拥有的状况,此时此刻却真真切切的随着苏童的介绍真实呈现。手机端
哪怕再大陆军主义,方鹤成以及他的高参们都不会忽略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艾布拉姆斯坦克是一款已经批量装备部队的大型装备,也是说,和克莱斯勒防务公司合作搞合资工厂,谁也不能保证我*工人员能从这个项目里学到多少技术和知识。
但是,mch…107客机项目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款全新的百座量级支线客机,从无到有,我*工人员有大量的机会深入的全程参与。可以想象能够在这个过程里汲取多少养分,我*工人员的学习能力超强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德国人不会也没必要把技术藏着捏着,因为他们是战败国,他们甚至不被允许有超过规定的军队。而慢慢恢复起元气的他们,会甘心沦为欧洲二流国家吗?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办法能够扩大影响力赚更多的钱把经济搞快一点?
一个庞大的市场。
华夏是那个庞大的市场,最起码,德国人看到了这个庞大的国家改开之后所展现出来的蓬勃的发展潜力,而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甚至还有很多地方是封建主义社会。
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国人简直是什么技术都会传输——只要华夏人提出要求来。
另一个时空里,差不多的一款百座客机,德国人几乎是哀求国投入点钱加入进来一起研发,而那仅仅是几千万,后续数年也不过几个亿,而且是华夏币。德国人承担大部分的研发经费,并且一再降低自己的条件,只有国人能加入到这个项目里来。
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坚定的目标。
如果当年能实现,那么现在天飞的不是空客320,而是mcp系列。
可惜,时光无法倒流。
这便是李路当时顶着巨大的压力让自己的负债率飙升百倍也要达成和西德mbb公司合作的根本原因。未来的华夏民用航空市场,是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在民用航空业高速飙车的十年间,华夏用在买飞机面的钱高达两千亿美元!
如果再拓展到军用大飞机,那是另一个更加复杂的话题了。
方鹤成没有这些远见,不仅仅是他,当前,全国范围内,可以说几乎没人能够看到未来数十年里民用航空领域的高速发展,因为谁也不敢想象未来的经济发展会进入一个持续整整三十年并且不显疲态的高速发展期,把神坛的小日本拽下来踩进了深渊。
苏童也没有更多要介绍的了,涉及到较为转业的东西,首长也听不懂,而苏童同样不可能做到像李路那样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完全的讲解。
因此,把基本情况完了之后,苏童打住。时间方面也不允许更详细的介绍,总计投资二十亿美元的项目,摊开了详细介绍那得说几天几夜。
苏童最后说道,“首长,基本情况是这样。”
方鹤成很满意地微微点头,看向姚太航,问道,“老姚,你们的十号工程,和这个mch客机,有什么关系?”
姚太航说道,“没有关系,十号工程在红星厂内部代号叫红星十号飞机项目,按照李路的要求,我们打算以波音737客机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载客量和航程。总得来说,红星十号客机要略大于mch客机。”
“你们是打算通过mch客机吸收一些先进技术用在十号工程面。”方鹤成缓缓点头。
“没错。”姚太航笑道,“十号飞机已经搞得差不多了,高原试飞也完成了大半。也有人建议合并到mch项目里,mbb公司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李路是坚决反对的。”
方鹤成道,“他做得对,快熟了的桃子,没有必要让人啃一口。”
要注意到的是,此时华夏的大飞机研发能力并不弱!经过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积累,无论是相关的科研队伍还是技术积累,都是很可观的,尤其是通过搞十号工程积累下的大量技术资料,非常的宝贵。
华夏人一直认为自己的技术不行,长久以来在国民脑子里也形成了“我国技术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这种印象。而实际华夏的各方面技术并不弱!造成这种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华夏人从来都是拿自己去和美帝苏修进行较!
说白了,华夏人根本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在华夏人的意识里,对手只有两个,美帝苏修。什么英法德日之流,以前没资格和华夏人较,现在也没资格,未来更没资格!
华夏人心气高!
方鹤成感慨着说道,“这么看来,你们这个摊子铺得很大,那需要很多资金才能维持运转。”
李耀华说道,“是的,首长。红星厂现如今唯一的依仗是石油和开采权。我们分别获得了伊朗、伊拉克两国的两块油田,其一块是未勘探的。通过石油换军火计划,我们每年能获得两千多万桶的原油,主要是出口日本,这样来为此需要投入大笔外汇的项目,如mch项目和艾布拉姆斯坦克合资工厂。”
即便是不懂企业管理,方鹤成也和副专员同志一样,强烈的感到了红星厂的结构很有问题,第一印象是乱。
他说道,“你们给李路带个话,红星厂的编制结构最好好好地整顿一下,相互的管辖关系复杂,所有的线头集在了李路身,他这个关键的节点出了意外,影响所有工作,这个是不行的。好这一次,很危险。”
李耀华道,“请首长放心,地区专员公署的副专员同志也是这个意思。李路也早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考虑,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
呵呵笑了笑,方鹤成道,“至于李路现在怎么样,你们很着急,不过你们可以放心,他人没事,是一些小磕小碰,几个人都很安全。他什么时候回来,这个我做不了主了,让他自己决定。”
“谢谢首长。”李耀华等人大大松了口气,彻底放下心来。
他们前天猜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没有得到确定,始终放心不下。现在方鹤成亲口说出来,说明消息是确实的了。
“行,这样。”
方鹤成离开红星厂,哪怕李耀华等人百般挽留,也没有留在红星厂里吃一顿便饭。
第480章 转移目标
副市长办公室里,古永清的脸色很难看。此时,何权就站在他面前。
何权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古永清依然不敢相信地再一次问道,“你确定是军区的领导视察了红星厂?”
“古叔叔,非常确定,我亲眼看到警备区司令陪着他从红星厂里出来,好几台车,浩浩荡荡的。”何权的心情也很坏。
“那就是真的了……”
古永清叹着气,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变化太快,让他很难接受。作为副市长,他知道军区首长视察红星厂意味着什么。
想了想,何权还是决定告诉古永清另一个消息,他说道,“是军区后勤部的部长方鹤成,正部长,他视察了红星厂的工地,李耀华那帮人把市一建公司的事情给说了出去,那意思是说市府叫停对市一建公司的收购案,影响了工厂的建设。”
“放屁!”古永清怒道,“我们地方的事情轮不到部队指手画脚的!”
何权低声说道,“那是一个坦克工厂,是和美国人合资搞的,部队很重视。按照红星厂的说法,他们着急收购市一建公司就是因为坦克厂的工期问题。部队要求尽快投产,美国人好像也很着急。”
这话一出来,古永清顿时感到自己要凉了。
就怕部队较真,一旦给你上纲上线,你区区一个市府副市长是根本无法抗衡的。那一旦是国家部委和部队高层重视的坦克厂,那么这个厂的建设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上层一定会要求进行调查,即便红星厂不说,市一建公司这边的情况也会暴露出来。
何权小心翼翼地说道,“古叔叔,红星厂是私营企业,他们的合资坦克厂按理说也算是私营企业才对,部队就算是再关心,也管不着私营企业啊。”
古永清缓缓摇头,深深吸了一口烟,说,“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坦克厂不是拖拉机厂,而且还是和美方合资的工厂。没有国家部委的批准,这种工厂是不可能建得起来的。”
他有些懊悔地说道,“吴永辉和明威这两个人故意隐瞒了这些情况,现在这个局面,骑虎难下了。”无限之高端猎人
古永清还是低估了方鹤成视察红星厂之后产生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他低估了红星厂的能量,而红星厂的能量来自于所掌握的重量级军工项目。他是地方干部,对部队装备这一块的了解不深,他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款第三代主战坦克在部队高层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尤其是部队高层都是一水的陆军老头子的情况下。
哪怕是合资生产,那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古叔叔,我听我爹说,地区领导对永基集团的注资要求,感到很不满。”何权小声说道。
“我知道了。”古永清的心情更坏了。
何权的父亲是地区的中层干部,职务不高,但是能接触到许多消息。像地区领导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态度,这些东西很重要。要搞清楚,就必须通过一些渠道。古永清的渠道就是何权。这也是何权混得风生水起的原因。这年头,信息交互不充分,随随便便一个前后差就意味着利润。
倒腾批文,买卖消息,跑流程,何权是个聪明人,懂得利用资源在当前的状况下赚钱。
“那,永基集团的注资要求基本是凉了。”何权叹息着说,“他们要的是进出口资质,五千万港币,价钱还是不错的。”
古永清冷哼着说道,“他们既然来了,那要把人给留住。在哪里投资不是投,到了陆港,就把这五千万留下来。小权,你试试和奋远公司的余嘉豪谈,他也是港商,应该好说话一些,奋远公司也有进出口资质。”
何权心里鄙夷了一下,嘴上不得不恭敬地说道,“古叔叔,您可能不太清楚奋远公司的情况,我查过,奋远公司的大老板是李路,余嘉豪只是一个小股东。”
“什么?”古永清大吃一惊,“奋远公司也是他的?”
“是的,确凿无疑。”何权说道,“他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几乎不在奋远公司出现,管理经营全都交给了余嘉豪,哦,他的二哥管着奋远的财务,叫李家华。所以大家都以为奋远公司是余嘉豪和李家华的,另外还有一个长期在外的年轻人,叫……哦对,郭翰威,负责销售和市场。”超级娱乐英雄
古永清心里是震惊无比的,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奋远公司是比红星厂要强大得多的企业。遍布陆港地区的电器商场商店就是一个最有力的体现。所以他才会在无法帮助永基集团注资红星厂之后,才去打奋远公司的主意。
观察着古永清阴晴不定的表情,何权低声说道,“古叔叔,恐怕要另外找一个项目。永基集团和太平洋电影公司想搞一个影视基地,就是拍戏的地方,所有拍戏的工作就能在基地里完成,学的是美国那边的模式。市里如果能找一块地出来,应该能留下这五千万港币的投资。”
“那就不会是五千万了。”古永清还没失去理智,他道,“搞什么基地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投资留下来。”
何权沉思了起来。
他忽然想到一家企业,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控制着柳暗花明的心情,他道,“古叔叔,你觉得新光明厂怎么样?”
“新光明厂?怎么了?”古永清没回过神来。
何权提醒着说道,“新光明厂也有进出口资质啊!”
古永清顿时振奋起来,但是转而又落寞了下去,皱着眉头说,“不太好办,新光明厂是省直属的企业,连机械厅都只有指导权,市府出现没有什么效果。那个厂很牛气,厂长书记级别比我还要高,平常开个会,一般都是市长过去厂里,他们的厂长和书记极少过来这边。”
这就是地位的体现,不可能存在高级别官员去低级别官员的驻地参加会议这种情况,除了领导视察这些。
何权笑道,“可以试一试嘛,新光明厂不是老光明厂,主要是他们和部队没有任何关系了,生产的是拖拉机不是坦克车,起码关系上面就不会太复杂。五千万港币的注资,新光明厂不可能不动心。”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而且,我个人认为,把之前的注资方案改一改,红星厂改成新光明厂,地区那边很有可能会同意的。”
古永清思索着,缓缓地点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至少和李路没有关系了,犯不着去触他的霉头。
第481章 王厂怒怼领导
“注资我们厂?”
王嘉庆颇为吃惊地看着郑凯韵。
他感到郑凯韵这段时间表现得很活跃,越来越多过问经营方面的事情,不再只盯着人事和政工。这首先就很反常,在新光明厂里,因为去年创造了超高外汇,王嘉庆的地位如日中天,在上级领导那里更是颇得重视。作为厂党高官,郑凯韵的存在感是更弱了的。
就这几天突然的活跃起来,王嘉庆不得不警惕,他不会相信仅仅是因为李路出事,或者说李路出事是郑凯韵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注资新光明厂,这样的事情厂长不知道,反而是书记过来主动通报,已经说明了问题。
郑凯韵笑呵呵地说道,“老王,我解释一下。这个香港永基集团有意在陆港这边投资,他们是没有想过做机械制造的。他们在香港那边主要做的是轻工业和房地产。我是听一个老朋友说起这个事情,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香港永基集团的人谈了谈,他们表示可以考虑一下。我觉得这是个好事。”
王嘉庆不动声色的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
郑凯韵继续轻松地说道,“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讲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怎么改,首先就是咱们国企。省城市拿出了第二运输公司来作为第一个改制对象,谈了有一年的时间了,依然没有多少进展,磕磕碰碰的,那是全省的第一家。如果咱们新光明厂能在改制这个方面拔得头筹,这个第一,就是咱们的。”
“省城市的第二运输公司经营上遇到了问题,他们的资产很糟糕。”王嘉庆笑道,“郑书记,新光明厂的经营情况很好,盈利的能力一直在增强,并且已经和红星厂达成了光明牌履带式拖拉机的出口协议。我们不缺钱。”
郑凯韵说道,“王厂长,你原来在机械厅工作,应该是知道香港永基集团的,他们是香港很著名的企业,引进他们的资本,等于是引进了和世界接轨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有机会和这么优秀的港资企业合作,不能放弃这次机会。”
王嘉庆微微摇头摆手说,“郑书记,你可能不太清楚新光明厂的情况。我手里有一手的好牌,我没有理由要引资,这等于是把利润分了一部分出去。至于什么先进企业经营理念,郑书记,我不认为永基集团就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红星厂,红星防务公司,甚至奋远公司,这些我们陆港本地的企业是很好的学习对象。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何必明知道不利于厂子还要引进港资呢?”
郑凯韵的脸色有些变了,他没想到王嘉庆的态度这般坚决,语气不太客气了,说,“王厂长,那是港资。全国各地都在讲招商引资,能引来外资港资,那是第一大的成绩。其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就摆在新光明厂面前。我的意见很明确,应该和香港永基集团进行正式的接触。这对厂子对全厂职工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略微思索了一下子,王嘉庆道,“郑书记,我也明确表个态,我不会同意任何个人或者企业的注资。新光明厂的发展势头很好,不需要任何港资外资的注资。”
微微愣了一下,郑凯韵却是忽然微微笑了笑,站起来,说,“既然这样,就谈到这。”
他转身走了。
王嘉庆目送他离开,心里反而没底了。郑凯韵表现得太有底气了,这很不正常。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