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闪耀红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有铸造车间,即使什么都没有,钢铁总还是有不少的,让军工部的同志帮忙打造一些对付骑兵的家伙事还是不难的,也不存在夏新生拿了,就影响到别处了。
进到门内,入眼就是已经报废,拆完能用零件的各种枪炮残躯,钢轨,半截刺刀,破碎的耕犁,变形的头盔,炮盾什么的根据材料的好赖程度,分别堆成几座小山。估摸着应该是进入根据地以来集全军之力积攒的家底。夏新生心说,这军工部真就不是人呆的地方,才进来这么一会,就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感觉了,突然穷得只想哭。要呆多了,出去气喘大点都觉得太浪费了。
夏新生指了指几堆钢铁问道:“这里面最差的是哪堆?”
负责人努了努嘴,说道:“你脚下的就是,打打大刀都要费老鼻子功夫了,除了铸手榴弹别的都用不上。这钢太差了,咱们又没有多少火药,所以剩下的最多,有几万斤呢!夏司令,您就别挑这个了!副主席一大早就派人来给我打过招呼了,只要是我们有的,都能无条件给你们。我们那边还有几千斤好钢,都是上好的跑钢。您看要造什么,我们化了给您铸。保证比这好用多了。”
夏新生心里堵得厉害,长长的呼出口气说道:“没事,就用这,偏方治大病。这偏方嘛,不都是用鸡零狗碎的玩意才好使。用好钢就太浪费了,就这最好了。你那炮钢留着等咱有时间了,过来给你们刘部长设计个媳妇,保证比年画上的婆姨还漂亮。”
上次夏新生和陈赓过来那打土豪分田地的架势,他可是见识过了,怎么都没想到夏新生今天这么好说话。跟着乐呵呵的笑一阵后说道:“那成,您看今天准备要我们造点什么?”
夏新生捡起一块小铁片子,蹲下来画出一个图样说道:“这玩意叫做拒马枪,不陌生吧。我这个有点大,枪杆子就有碗口粗细,枪头不用开刃,做成四到六个面的破甲锥样子就可以了,矛锋别太长了,十几二十公分就好了,整个就一大号的锥子模样。后面这个凸出来的是留情结。原理跟槊其实差不多,都是防止刺进去太深了,我们这据马枪刺刺刺刺刺刺刺刺进去一半跟全部进去没什么区别的,反倒是少刺点,战马的尸体不会挂在枪头上,据马更稳。”
负责人问道:“您这是要准备打骑兵?那我就知道怎么弄了,这留情结也不用弄太精细,搞成两瓣跟宝剑护手差不多就够用了。”
夏新生笑着说:“对头,你们也别用锻打的,造些模子直接铸就好了,我们要的数量很多。我就说个大概意思,具体怎么弄你们说了算。”
负责人将这些记录下来,再次问道:“还有什么?”
夏新生看向所有人问道:“牵钻知道吧?啊……?这可怎么办呢?我这么跟你说吧!我需要一些在地上钻洞的家伙。姑且叫做陷马钻吧。不过我这玩意是用来在地上打洞的。必须要比用刺刀在地上掏省力气,还要快才行。”
负责人一脸茫然的看着夏新生,夏新生空有创意,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出来。
曾中生说道:“你这钻子也没有人见过,不知道你是不是用来打你在吴起的时候对付骑兵的那种洞?要不你仔细说说,兴许军工同志就知道怎么办了。”
徐象前补充道:“我看不如把木工师傅叫上,让他们把所有的钻子带上,兴许有你说的那种钻子,有实物对着说,我们再帮你想想。”
夏新生说:“也只能这样了,带个刺刀过来,我给你们挖个这样的洞,咱们仔细讲讲,这个比较重要,我还指望用它派上大用场呢!”
第五十二章,磨刀霍霍二
木工师傅很快就将所有的钻子拿了过来,有四五种之多,其中牵钻就赫然在列。钻子根据要钻孔的大小不同,形制也不一样。像牵钻,在很多地方也叫扯钻什么的,根据各地的方言不同,叫法也多种多样。
主要由钻杆,钻头,压杆,牵绳,还有的会在下方加一个跟飞轮原理差不多,内窄外宽的对称木块。而夏新生要的就是这种加了简易飞轮的牵钻状的工具。夏新生在地上画出了简易的图样,又在一旁挖出一个洞,指着图样和挖出来的洞说明道:“我们要挖的洞的规格差不多是两个马蹄子粗,深度在三十公分以上,咱们姑且叫它为陷马洞。
这边的图样是陷马钻的示意图。你们的钻子是用手向下按的,这样在木头上钻个小洞是够了,不过,要想在地上钻这么大号的洞,光用手就太费劲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一下,最好是能够用脚踏的,这样省力一些。
同时人操作起来要保证不用弯腰,咱们的战士布置完阵地说不定立刻就要参加战斗,减轻战士的体力消耗,和劳累程度就变得非常重要。
最后,钻头需要重新设计,一来尺寸上要更大些。二来,跟钻杆的链接方式也必然有所不同。你们帮助我们制作一部份样品,然后主要就是打造铁制部分,木工部分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我们时间有些紧,所以就要让大家受累了!”
将需要制作的武器搞定,夏新生一行又急匆匆的赶往红大,也就是抵达新根据地之后,,红一方面军红色干部团一部与陕甘红军军政学校会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名字依旧和历史上一样,不过规模可就要大多了,主要是顺利抵达根据地的红军基数比以往要多的多。可以供培养的好苗子自然也就多了。
红大还在开展前期的思想政治学习,原计划的课程一半都没有走完。夏新生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思想过硬,会骑马的都一并要了,准备转天让徐曾许三人带领着先行感到庆阳,一来提前熟悉部队的风格,了解红星纵队的作战方式。二来,也加强红星纵队特别是骑兵军的干部力量。
夏新生将能想到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接下能做的事情不多了,一来守着军工部的同志帮忙将各式装备制作完成,二来,等待中央直属骑兵团从战场抽调出来带回庆阳加强到骑兵军。当然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着中央与东北军谈判的消息了。如果双方谈判出现问题,不能达成共识,红星纵队的大部分人马都将被死死地牵制在原地不敢动弹分毫。
西进的计划也就只能停留在纸上了,或许夏新生就只有想着怎么跟东北军先打出一个结果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向西增援了。当然夏新生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从第二天开始,夏新生就四处走访民间医生,到处跟老百姓打听治疗痢疾之类疾病的偏方、验方。还就让夏新生给找到了不少。武威的战士们所得的病症,主要是饮食出了问题,也就是细菌感染了,中医称“滞下”、“赤沃”、“赤白痢”等等,当然温寒两种理论体系的说法更是不尽相同。
夏新生根据传来的病症一路打听,根据各家不同的说法,总结起来将有共同点的药材统计了一下,无外乎藿香、木香之类,虽然没有办法对症下药,夏新生也知道中药更加重要的是配伍,只可惜手里一来钱财不足,而来时间太少,根本无法收集到足够的中药材,而西征部队生病的人又太多,所以只能将有共性的草药和在当地有的尽可能多寻摸一些。至于成与不成,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轮到谁了也只能是该着了。
西北本就人口稀疏,哪怕有中央和各地革命政府的权利支持,有限的范围内能够收集的药材数量也太少,几样药材最多的也就一两千斤的样子,前面病了的就那么多,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继续感染的,这么一点点指定是不够的。实在没有办法,夏新生将听土兽医给牛治痢疾的办法拿来,让兄弟部队帮忙买来几千斤大蒜送到庆阳,到此能想的办法基本也就想绝了。
话题转到与东北军的谈判上面,其实红军与东北军之间不相互消耗实力,这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在与红军的连番大战都损兵折将之后,张雪良谋取西北作为地盘的设想基本上落空了。放弃东北之后,举国痛骂也让东北军中不少有识之士与张离心离德,不愿意继续追随。
像后世的吕正操上将,这时已经有了强烈的倒向中工的倾向,又如东北军原有的海军现在基本一个不剩下了,空军也大都离开,这其中定然有果府分化瓦解在里面,更多的应该还是张不得人心,让追随者开始离心离德了。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花花公子,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和极度理想化的他,在军事和政治手段上的不足,都导致了东北军一步一步的滑向谷底。虽然手里还有不少从东北带出来的款子,可是坐吃山空之下还能坚持多少时日,他也心里没底。
只是,红军提出来的方案还不足以让张甘心放弃蒋这个大粗腿,左右踌躇之下,寡断的少帅拿不定主意了。一连七天的谈判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主席和总司令亲自接见了张几次都没能使其给出一个让红军放心的答案。
为西征准备的物资都运上路了大半,忙完一头的夏新生带着军委骑兵团赶回庆阳。一面主持纵队西进的最后准备工作。一面在邠县一带,和平凉一线布置防御工事,协助中央派过来的同志利用原本准备运回中央的多余装备,组建地方守备部队。为了提高庆阳新组建部队的战斗力,红星纵队将年级偏大,曾经受到过严重伤病的战士抽调出三百名,转交给地方部队作为骨干。
第五十三章,磨刀霍霍三
时间过去两天,组建的第一批部队开赴二十一师防区接防,第三天陕北各个地方征召的新兵第一批抵达庆阳,八军团大部完成在平凉附近的集结。转天,骑兵军重新编组完成,以许氏友为师长,中央直属骑兵团大部为基础,从三、四、七三个骑兵师抽调人员新建成的骑兵第五师共四千人完成基础配合训练。
威武方面红军,在得到中央出兵救援的消息后,张王二人又着急忙慌的往祁连山方向没有任何迂回的直线前进,懂军事林标等人反复进言依然不被采纳,一心往南。在想祁连山余脉突进的过程中,西征军展现出了其强大的攻击力,一路突破马家军的阻拦,只是遭到排挤的林标所指挥的后为部队就惨了,被马家军如同切刀削面似的,左一下右一下的切下部队聚歼。短短几百里地,后卫部队一败清水,二败韩佐,四败古城,五败校尉。
好个军神,虽然连番减员,队伍败而不溃,守中带攻,伏击佯动的手段层出不穷,一路周旋下来让乘势追杀的马家军依然不敢放肆。前锋的董振堂所部也是攻无不克。只可惜,指挥者太过幼稚,先是慌不择路,其后又畏敌如虎。全进进到祁连山时,连番战损和疫病让部队兵力降低到了七万以下。
西征军的告急电报雪片似的飞往瓦窑堡,情况一天比一天危急。数万人在山区的补给问题,和马家军咄咄逼人的围追堵截让西征军的局面一天不如一天。对张雪良失去耐心的中央,正式电告率部枕戈待旦的夏新生,立即展开突袭计划,原定攻击银川的计划放弃,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中央暂定目标为打到黄河南岸,与银川隔河相望,只作出进攻态势。
接到命令的夏新生任命徐象前为前敌指挥,曾中生为参谋长率领红八军团在许氏友第五骑兵师的配合下,率先出发取下彭阳,固原,镇原。作出北上态势。吸引马家军的注意力,同时为大部队突袭蓝州创造条件。骑兵军大部则在八军团清扫完两地外围之后,再行出发。
中央方面,则以两路部队,分作南北两路展开在宁夏的攻势,南路以两个团四千余人配合一千多人的地方工作队,政治宣传队,和各地地下党组织清扫宁夏南部大部分地区,组建民兵队伍,广泛发动群众。由博古等人组建宁南革委会,于各地建立苏区政府,肃清当地***分子。
北线以三个团的主力部队和两个师的新组建部队北进,扫平灵武、吴忠等地,趁马鸿逵兵力空虚之际,彻底控制黄河南岸,在当地发展武装力量,作出渡河北上的态势。有条件的作出北进动作,迫使马鸿逵所部回师救援。
同时,向甘肃南部地区派出大量工作队,在天水周边十几个县市组建农民武装,在庆阳方面的配合下,广泛的展开农民暴动。呼应红星纵队的西进工作。
当先打响的是二十一师钟伟的两个团对镇原的进攻。镇原位于庆阳以北,平南东北部。早在我军控制庆阳之时,对三地的渗透就已经全面展开,严格说来,刘子丹建立根据地之时,在各地或大或小的都有革命力量的进入,而在红星纵队进驻庆阳之后,周边各地的革命武装也得到了极大的支持。二十一师每下一地,地方党委就迅速巩固胜利成果。不到三天的功夫,就完成了对镇原的合围,
几乎与镇原的战事只是前后脚的功夫,贺东生的二十二师就打进了彭阳,骑五师在许氏友的率领下沿着彭阳与六盘山之间突进,扫清沿途敌军势力,二十二师则以雷霆万钧之势由三个方向逼近彭阳。县城。
骑兵师一天突进六十多里,随后赵苦娃的二十三师和二十二师一个团在徐帅的指挥下,沿途清扫彭阳。县城与六盘山之间对势力。一路逼向固原。
骑兵军大部队在红八军团出发之后十多个小时,天色擦黑之时补充食物,推进到彭阳边境集结。骑兵军自从加入****序列以来,还没有参加红军的军事行动,一直处于思想建设、纪律整顿以及军事训练之中。用夏新生的话说,就是铸剑,要将骑兵军这支部队放进炉子里重新锻造,淬火。更为重要的是为这支部队重塑军魂。
军魂这东西一直没有一个真正能够权威的说法,版本各有不同,不同的人在同样一支部队感受到的军魂也不尽相同。用现代人更为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企业文化,军魂也是军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建国以前的四大野战军,互相之间都不用问番号,老革命只要一眼看来就能把对方是哪个野战军出来的猜个八九不离十。
像军神的东野,在八零二(减个一防和谐)之后,依照军方的传统,这支部队发展而来的后续部队应该就此消除某人的影响了,将其治军思想彻底打倒,而后踩上十万根脚趾头的,让其翻不了身的。只是,努力了二十来年,到了西南战事之时,东野后裔依然有着强烈的军神部队风范。
用某位将军的话说,只要这支部队的番号还在,没有打散重编,哪怕是部队打没了,军魂依然还在。当然这样的说法就有点邪乎了,夏新生不那么认同了。
诚然东北军确实不怎么争气,以一直以来的实战为例,第一次直奉战争,败给直军,第二次直奉战争是靠冯玉祥反水。
郭松龄叛乱靠鬼子才镇压,北伐败给蒋界石。中东路战斗慘败给苏军。中原大战,对付石友三几万人节节败退还要从关外调兵。长城抗战,东北军首先溃败。围剿红军三四万人,一下就报销二个师。可以看出没有东北军不敢输的仗,只有中国男足可与之一比。可东北军人员庞大,经费充足,装备精良,为何会如此?
翻着历史往后看就明白了,抗日战场上1937年京浦路上六十七军的姚马渡等地的作战能在鬼子头上占便宜。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时东北军也都是被顶在一线,且不说战果如何,其战斗意志就不是现在的东北军所有的。
也就说明了军魂是可以摔打锤炼出来的。东北军土匪起家,军事素质先天不足,又无政治信仰应该才是这支部队看起来战力如此不堪的原因,反而离开了东北主场,四处漂泊,打起反侵略来因为国仇家恨,反而很是出彩。
第五十四章,平凉誓师
对于这样的部队,除了日常的思想整顿以外,就只有充分做好动员了。誓师就是动员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步调一致的集体活动总是能够让人血脉偾张,干劲十足。用夏新生的说法,只要干下这碗黄河水,骑兵师这把刀就算是铸完了,再往后就看马家军这块磨刀石的表现了。
第二天一清早,骑兵军和装甲骑兵师被纵队司令部集合到一起,列出整齐的队列,一溜的重火力在队列前面排开,旁边是二十五辆装甲汽车,部队身后是早已喂饱饮足了不停打着响鼻的战马。每个队伍前面高高打着锤子镰旗和各部队的军旗。在萧萧西风之下,杀气盎然。
夏新生提着铁皮喇叭,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高高的木台之上。目光如同利箭一般扫视全场,抬手敬礼后吼道:“同志们,骑兵军的袍泽弟兄们!
当我第一次看中日甲午战争文献,史实的时候!当看到邓世昌下令向日舰撞去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民族的骄傲,为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好儿女而自豪!因为,只有像我们中国这样伟大的民族才能诞生这样的英雄,这样的好儿女!
但当我第二次看中日甲午战争文献,史实的时候!我的内心却充满了屈辱,充满了不甘。因为,在邓世昌英雄行为的背后,却是这样的事实:开战前,北洋舰队是亚洲最大和最先进的舰队。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人的损失,却可以忽略不计。
当我第一次看九一八事变的报纸,听关于东北的消息时,当知道马赞山举起义旗向日本人进攻时,内心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骄傲。因为只有中国这样一片伟大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英雄,这样的好儿女!
但是,当我第二次看九一八事变的报纸,听关于东北的消息时,内心却充满了憋闷,充满了不甘。在马占山的英雄行为的背后,有着同样的冰冷事实。当时在东北,中国军队有十六万人。日本关东军只有两万人。就是这个两万人的关东军向十六万人的中国军队发起了主动进攻,并把十六万中国军队赶出了东北。
当我第一次看长城抗战的资料时,当看到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和日军肉搏,东北军的将士对日军发起决死冲锋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民族文化的骄傲。只有中国这样民族的文化,才能让一个民族面对侵略时,充满决死的勇气。
但当我第二次看长城抗战资料时,却只想哭。残酷的事实是当时长城沿线的中国军队有二十五万人。发动进攻的日军却只有八万人。
多么猖狂的日本人啊!这是赤裸裸的蔑视啊!在日本公布的作战计划中,是按一个日本人能战胜十个中国人来设计进攻计划的。
当在看,在听,在了解这一些时,你会想大声呐喊,但你却永远喊不出来,因为有一口气,隔在你的胸中,你吐不出来!
当一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我们以为从此世界会正视中国。可是我们错了,我们是成为了战胜国,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战败国认为中国打败过它。它对胜利者的敬畏是留给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战败的民族对待一个战胜的民族居然只有四个字:东亚病夫。我们居然没有给这个民族换来哪怕一点点尊严!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是战胜国啊,我们得到的胜利成果是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什么啊?因为我们是东亚病夫!我们是病夫,病夫!”
说道激动处,夏新生猛地从两米多高的台子上一把跳下来,走到队伍中,走到一个个东北战士面前,怒火万丈的一声声质问道:“我们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我们不是吗?从一八四零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唯一拥有的记忆就是屈辱!《广州合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印藏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这些条约的民族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
《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二十一条》……。签订这些条约的民族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三千里江山拱手送人的民族,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这都不算是,那还要怎么样才是?病夫啊,我们都是病夫!整整一个民族的病夫,四万万五千万个病夫!”
原本肃然而立的战士们,都开始控制不住情绪了。是啊!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是病夫,可是一桩桩一件件的,这不是病夫,那又是什么呢?支离破碎的河山,饱受蹂躏的父老,备受欺凌的姐妹……
夏新生缓缓而行,带着冲天的怨气大声说道:“当八国联军侵华时,总共也就一万七千余人!可是,就是这一万七千人,它侵略的却是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民族。四万万人口啊!没有哪个民族比这更多了。
英国人对祖鲁人,意大利人对埃塞俄比亚人,也没有像八国联军进攻中国这么猖狂。祖鲁人,埃塞俄比亚可都是原始部落,原来在那些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连原始部落都不如。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一个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民族啊!什么时候沦落到连原始部落都不如的境地了?
当我们看到那个支离破碎的圆明园的遗址时候,是否想到了西太后仓皇逃离北京的情景。谁能向我保证南京的中山陵,总统府会不会不成为下一个,被践踏在铁蹄之下?
你们说说这样的民族,难道不是东亚病夫吗?谁能告诉我,这怎么就不是东亚病夫了?告诉我应该怎么才能向世界证明我们不是病夫?”
夏新生停下话语,泪流满面的走回到台上,闭着眼睛稳定一会情绪之后,缓缓举起喇叭大声嘶吼道:“这个百年积弱的中国,这个被打碎了脊梁民族,都在呼唤一面旗帜,一面染满了那些高贵人的鲜血,一面挂满了那些高贵民族,高贵人种头颅的旗帜……一面让那些西方人懂得怎样和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这个创造过无数辉煌历史的民族平等相处的旗帜。也只有这样一面旗帜才是你我需要的旗帜。才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需要的旗帜,才是这个民族需要的旗帜。
我们需要一场战争!一场真正让世界正视中国,正视中华民族的战争!一次为子孙后代打下百年和平的战争!一场让所谓列强再也没有叫嚷着,用两艘破船就来教训我们这个民族的战争,一场让世界再也不会有哪个军部去设计一个人就能打十个中国人的这种进攻计划的战争。一场让敌国从精神上真正承认自己被中国战败过的战争!也只有在那场战争之后,中国军人才能挺起胸膛说:在中国海岸边架上两门大炮就能奴役一个民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挺直了!
我们需要这样的战争,他蒋界石能给你们吗?张雪良给过你们吗?没有,都没有!他们能给予你们的都是屈辱,都是耻辱。一个九一八,让你们抛妻弃子!让你们丢了祖坟!让你们丢下你们的老爹老娘!让你们骨肉分离!让东北的千里黑土地上,再无一人敢称自己是男子汉!几十万东北军,可有一个人能挺得直脊梁?”
一万多汉子没有一个能抬起头来,耻辱啊!一辈子翻不起来的身,一辈子雪不完的耻,活着哪还有脸见爹娘,死了又如何敢见祖宗?黑土地养育出来的汉子们泪流满面,拳头攥得指节发白。
停了一停,夏新生再次质问道:“真就没人能给你们这样的战争了吗?真就没有人和果民政府的那些官老爷不一样了吗?我说有!党就能给你们!党的东北抗日联军就在准备干这事!党的好儿子吉鸿昌将军就干了这事。下一个是谁,咱们难道还去指望这个那个么?我们必须拍着胸脯说,那就你,我,我们!
我们要成为一个火种,点燃全天下中华儿女的救亡图存之心,点燃他们不屈的抗争意志的火种。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还要打垮所有阻碍我们救亡图存的势力,一切攘外先安内的杂种们!
就现在,就在武威,马家军围困我们北上获取物资的西征军,阻碍我们强大起来,他们放着对咱们民族鲸吞蚕食的日本人不打,来打我们,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今天我就要带着你们去教教他们怎么做人!我们要在国命党的重重围困之下打出一条路,一条抗日的路,一条救亡图存的路,一条能让我们挺直脊梁做人的路,一条中华儿女不受欺凌的路!
今天我们就迈出这第一步。”
夏新生将手中的喇叭往地下一摔,举手高呼:“打倒马家军!”一万多人的怒吼直冲云霄,各部依次开出,迈出坚定的步伐一路向西。
第五十五章,我有高科技
部队陆续开出,以骑兵第三师为先导,紧跟着是装甲骑兵师,骑兵第四师护着侧翼,骑兵第七十在最后押送粮草。全体沿着六盘山山脚下的平坦地带一路疾行。经村不停,过户不入,沿途绕开乡镇直插固原。
固原作为六盘山唯一的一个黄河以南的口子,其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南部。早在公元前114年就在此地建城,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明代属于九边重镇之一。“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是绿绿文明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地。
红星纵队想要快速进入甘肃,救援西征军,固原是绝对绕不开的地方。同时为了给他的大军留下退路,马鸿逵在此地留下一个精锐的整编第八十一师六十旅和青马骑兵第二旅共计四个团,兵力五千。派驻的将领为马鸿逵的女婿上校团长马奠邦,以及少将副旅长陈应全,和马鸿逵的二儿子马敦静。其大儿子马敦厚因为是嫡长子的缘故,留在银川镇守老巢。前往甘肃攻打西征军的部队由马鸿逵亲自带领,御驾亲征。
骑兵军三日后,于下午时分抵达固原,赵苦娃的二十三师,和钟伟的一个团,以及骑兵第五师近两万部队,在徐象前的亲自指挥下,以骑兵护住侧翼,以赵苦娃的二十三师为攻击箭头,一路突袭到固原城下。
固原作为一个千年古城,和兵家重地,尚还遗留了不少高大的城墙,依托这些古老的工事,和马鸿逵为了保住退路特地加强的一个机枪营,一个炮兵营,八门迫击炮和两门山炮马家军才堪堪止住了八军团的攻势。
身后就是大部队,不如势均力敌之时那么谨小慎微。徐象前自然可以放手施为。骑兵师留下一个团监视城内骑兵,余下部队对固原周边乡镇展开清理。尽可能将纵队大股骑兵西进的消息多封锁一段时间。只是这老话说得好,换帅如换刀。徐向前和曾中生两人对红星纵队的了解的程度还是不够,下面对徐曾二人的指挥风格也不甚了解。双方配合起来总有施展不出来的感觉。
这不官司就打到夏新生面前来了,徐象前认为二十三师应该趁对面溃败的机会不计伤亡的一举拿下固原,所以对赵苦娃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只是八军团的作战风格都建立在夏新生一直以来强力灌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