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闪耀红星-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鬼子的就是你们!全中国将无人幸免!“

”长官,你说的那些我们都懂喽!我们小老百姓能干啥子哦!蒋界石那么多军队都不肯打,我们能哪个办嘛!人家三十万东北军说跑就跑喽,吉将军也被杀喽!还有哪个中国人在抵抗嘛!“

“长官你说,我们听你滴,总不能亡了国嘛!你说啷个办,我们就啷个办!“

”我们跟小鬼子拼了!”

……

夏新生再次说道:”那是你们忠央军没反抗!西北的二十九路军不还在打么?东北马占山不也在打么?我们工产党的抗日民主联军不一样在打**的RB人么?就包括我们中央红军不一样在北上去抗日么?“

下面继续响起一片议论之声。夏新生大声吼道:”我知道你们想的是什么,可是,你们也不想想,吴奇伟的近七千忠央军在者海顶了多大会?两三个小时还不就溃了么?不是我们拿蒋界石的那三瓜两枣没有办法,只是,RB人都要来亡我们的国了,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让小鬼子笑话了!你们想想,红军北上抗日,要阻拦红军的就成什么了?对,就是汉奸,就是卖国贼!

弟兄们,有没有愿意跟着红军一起北上抗日,抢回东北,把小鬼子赶出去的?“

场下的政工们适时的站起来扬臂大呼”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抢回东北!“

……

台上台下吼声震天。

第四十八章,大扩编三

政工干部们在口号结束之后,带着解放战士们迅速的开展三查等活动。并将将士们反应欺压士兵,百姓最严重的果军军团枪毙示众后,“诉苦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解放战士们纷纷写血书求战,让过来视察的何长工心中大定。

半夜时分,中央纵队支援的二百来人终于到达,夏新生带队过去迎回六十一团驻地。双方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就安排下到各个连队了。不得不承认,中央纵队这次算得上是大出血了,两百人中有近一百人是党员。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党员并没有后世那么烂大街,一进娱乐场所,打开包厢一抓,满眼都是那玩意。这会的部队党员还是个稀罕物件。

话说半夜时分,红九军团已经派出先头部队到得大井禄一带去寻找战机了。也就是者海东面的两个镇子,薛岳军要想从者海进会泽,这两个镇子是必经之地。通过中央截获的电报来看,薛岳那边的动作很诡异,早在者海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薛岳就已经知道了吴奇伟纵队的覆没已成定局。可是薛岳还是继续严令黔军前出的这个纵队继续赶往者海。在薛岳的逼迫下,该部的前锋已经逼近了大井镇。

中央以及会泽前敌指挥部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推算,这一部黔军应该是忠于王家烈的实权人物所掌握的部队。为了排除异己,便于薛岳更顺畅的掌控GZ而借助红军来消灭他们。同时,蒋界石再三发电给薛岳强调寻求合适时机消耗与中央步伐不一致的部队。

这支黔军部队虽然依旧是双强兵居多,但是装备上面要比大部分黔军好了不少。各式轻重武器均有配备。或许他们也意识到了什么。在下午时分,对方主动与红军接触,希望能够双方避免交战。中央对于这支部队的态度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想办法跟对方接触,尽量将对方争取过来,减少我军不必要的伤亡。一派认为,对方态度不明,是否真的能够争取过来尚未可知,战机转瞬即逝,一旦失去了最好的消灭敌人的时机,会泽方面的部队将会陷入很大的被动。中央双方争执不下,三人团将两种意见一起发到会泽前敌指挥部,征求会泽方面的意见。

会泽指挥部在开会商议之后,一致认为当面之敌并不能顶住中央军的压力,在薛岳大军进入会泽之时必然会参与到对红军的作战,同时为了震慑其他军阀部队,也必须坚决消灭这支敌军。经过中央同意之后,会泽指挥部决定本次作战由红七、八、九、三十一团以及干部团,连夜前出者海大井一带,迅速击溃这股黔军。而刚刚组建的红六十一团,由于解放战士比列太高,先在者海以东整训一段时间,视情况加入对黔军的作战,暂时担负者海以DS区的守备工作,并协助好剩余俘虏的转化以及押解工作。

为了提高第六十一团的战力,在夏新生的强烈要求下,六十一团派出加强了政工队伍的第一营加上直属连、战斗工兵连和炮兵连跟随会泽临时纵队参加本次对黔军这七个团的作战,由萧劲光带队指挥。一来是为了更快的消灭这七个团,为之后的作战有更加充裕的准备时间。

二来,夏新生毕竟是后世过来的人,对于即俘即补虽然知道的很多。但是毕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做法,那时候的党已经准备夺取政权了,和现在这么狼狈的形式有着天壤之别。是否有那么大的效果,夏新生同样心里没底。所以几乎把手头能够派出去的政工干部都加强到了一营。也是作为对一营解放战士比例太高的一个补救措施。

而夏新生之所以放弃这么好的立功机会,让萧劲光前去。其实也是夏新生深思熟虑之下,觉得在历史上这些开国功臣的成功没有一个是偶然的,本事比不上别人的时候,反倒不如多让出点机会,为别人多铺铺路,多有几个朋友或许在将来浩劫来临之时有人帮衬一二。再说了,被王博李三人所压迫过的人大都是太祖党的人,现在太祖起来了,他们要气势是迟早的事情,趁着现在雪中送炭,多交几个朋友。

再派出由二营由苏进带队到者海以DS区接替红九团的防御工事,为出击部队守好后路。并就地开展思想整顿,避免因为思想工作没有作好而出现意外。

话说五千多俘虏,完成转化的数量达到了两千多人,几乎是一转化出来就立即分配到各个部队了。所有的旧军官和一些染有恶习的士兵加起来有近七百人没有在转化计划之内,全部羁押在者海镇上,等完成思想教育和本次作战差不多之后,再行释放。还有两千多人由何长工带着的工作队正在后面如火如荼的进行者转化工作。

夏新生跟何长工请示了一下,分出两个连对羁押的俘虏布置了最严密的看守,除了架起的机枪之外还埋设了不少炸药,基本要有什么意外,这些人呢想要闹事必然难逃一死。

到第二天上午,潜藏在果军士兵俘虏中的军官的蛊惑下,俘虏们骚动起来。认为红军没有说话算话,虐待了俘虏,让不少重伤员因为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光昨晚就死去了不少重伤员。事情倒是属实,红军中的军医和药品虽然在昆明得到不少补充,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军队可没有几个真正重视对伤兵治疗的,能够从YN获得的药品就少得可怜了,这次作战缴获的也不多。

而且抗生素种类上,目前也就只有磺胺一种,大都要到一定的级别才有用药的资格。主要是价格太贵了,几片药就值杆枪了,还副作用巨大,用了也跟闯鬼门关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这个时候的重伤员能活基本上都是命大的。特别是伤口感染了能够全须全尾的活着的,比后世选特种兵的比例要低多了。昨晚伤兵营的重伤员就抬出去了近一半,还有很多已经高烧昏迷的眼看着也就要不行了。

俘虏们一闹起来,这转化工作就没法做了,一个个政工在一边苦苦的解释着。只是解释并没有任何效果,毕竟昨晚俘虏们没有哪个真的那么心大,不少都看到医护兵往外抬人了。夏新生紧急带着人马赶到时双方已经剑拔弩张,就差打起来了。

夏新生虎着脸进去,将闹腾得最厉害的几个人拉了出来,挥舞着张开了机头的驳壳枪吼道:”敢在老子的地盘撒野了,不服的再滚出来几个!不就是觉得红军亏待了你们么?再出来几个敢讲真话的跟老子过去看看,到底老子们亏待你们了没有!“

很快俘虏中就选出了五十多个人代表他们跟着夏新生一起来到了野战医院,其实与其说是个野战医院倒不如说是屠宰场,消毒水的味道根本闻不到什么,反倒是血腥味飘出了老远,当然还有满鼻子的酒香味。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条件,就在野地里搭了一片草棚子,先到的是受轻伤的士兵和俘虏的营地,两边也没有太过严格的隔离,勉强能够行动的伤病员们在棚子外面的空地上吃着早饭。

几个混不吝的俘虏不等夏新生说话就跑过去看两边的伙食,其余俘虏看红军默许。夏新生也不说什么,憋着火在一旁等俘虏们看完,一言不发的带着队伍继续往前走。

到重伤员的棚子外面,夏新生脸色变得越发的不好了,往里面指了指说:“你们自己进去看吧,看过你们果军的再让他们带着看看我们的重伤员。”说完冲着一起过来的排长扬了扬下巴,找块大石头坐下来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着烟。不时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没看多大会,俘虏们就逃了了出来,几个第一次经历战场的俘虏趴到一边哇哇的吐着。夏新生也不多说,带着众人就回到了战俘营。将手里的烟头丢到地上说道:“你们要知道你们果军伤员的情况,就自己找他们问吧!自己也好好想想,要是我们的战士落到你们的手里,会是什么下场?你们自己受了伤在果军那边又能有这个样么?要还有点良心,知道怎么护理伤员的过去照顾下你们之前的袍泽吧!也好让我们腾出更多的医生来抢救重伤员!”

弄完这些,夏新生有些意兴阑珊,扯过负责战俘转化的人交代道:“我看这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里面肯定还有没有找出来的果军军官。一定要想办法找出来,要不会很麻烦。”说完,被伤病营搞得情绪低落的夏新生把玩着手里的盒子炮,坐到一边等着看还有没有不开眼的。

俘虏们互相一打听,特别是有不少同村同族被抓来当兵的果军俘虏,在知道同伴待遇比红军伤员还好之后,心也被融化了。躲在俘虏兵里面煽风点火的军官也被揪了出来。不少人跪到地上使劲磕着响头,要求加入红军。后面的工作出奇的顺利。到中午,两千多人里面只有几百因为放不下家里的,始终不肯加入以外,其余俘虏都已经转化完成。

顾着家里毕竟是人之常情,政工干部们也不好逼迫太甚,只是也不能够完全放了羊了,“诉苦运动”还是继续着。

第四十九章,战局突变一

二三营的军事训练从早上开始就没有停下来,军容军姿、队列训练、内务整理提高纪律性的老三样,再加上休息时穿插着学习“三三制”战术讲解。都是最急需的几样突击学习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拉上战场了,要练别,还是等活着回来再说吧。

这倒是夏新生乐意玩的东西,可惜者海的防务压在了夏新生的肩头,在解决完俘虏问题之后,骑着马赶到者海东边的阵地去查看阵地布置。要说夏新生骑马其实抬举他了,说他坐着马反而贴切一些,要不是夏新生怕犯错误死活不肯,警卫员都要下来牵着马走了,实在太慢了。

马倒是上好的滇马,估计跟老早以前的果下马比起来也未见得高多少,要没有马镫子,两脚都快要着地了。这时候的中国,马还是交通工具中的主力,除了两大脚板子就这玩意用的最多了。要不抓紧练练,以后太耽误功夫了。所以夏新生就硬着头皮骑着这匹小母马熟悉着骑马。只是学会骑马赶路的话,也没有相像中的那么难,何况是学者骑滇马,不多会夏新生就能够骑着小跑了。资料上所说的滇马一天只能走八九十里路,那是说的在山地,要平地上可不止这么点。

慢也有慢的好处,至少夏新生骑着马一路小跑到山中开挖的阵地一次都没有摔到。到后来还有点享受上骑马的感觉了。越跑越快,一去二十多里,马还不见有多疲惫。这就是滇马的好处,头十里二十里被别的马远远甩开,但要再远,其他的马种就大大的不如了。要是到了山路上,滇马的优势就更大了,《南中杂志》载:“滇中之马,质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而不知喘汗,以生长山谷也。”

平地跑完转到山路,放缓马速蜿蜒而行,夏新生看胯下马匹也不见有多吃力。让消除了首次骑马的紧张感的夏新生仔细的打量着这不起眼的滇马。话说这都到了五月份了,会泽也未见得有多热,地处云贵高原的会泽年平均气温也就十二三度。夏新生晃晃悠悠坐在马背上向前赶着,被下午的太阳一晒,都有点昏昏欲睡。

话说这时候对黔军的作战正紧张的进行着,负责截断敌人退路的红九团已经就位,红七团,红八团也分作南北两路赶过去,会泽纵队在陈赓的带领下直接在者海东面展开,呈三面已经兜头将滇军前出的两个团装进了口袋,消灭这伙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

萧劲光带着一营过去打得确实出彩,手下有钟伟这员强将在,又带去了六十一团的主要火力,战力上直追老教导营。萧劲光长征以来首次有机会上得战场,再加上钟伟对主攻的执着,硬是让他们两个缠着陈赓将主攻任务给抢了过来,当然这其中是否有照顾老兄弟的心思在里面就不得而知了。在众多政工干部的强力思想动员下,整个一营狼崽子一般嗷嗷叫着一路猛冲,不到一个小时正面敌军一个团的主阵地就宣告被破。

早已名声在外的干部团就更不得了了,黔军只要看见头戴钢盔的干部团,士气就已经泄到了谷底,而且一路上都是在用火力欺负弹药奇缺的红军,哪曾被红军用火力优势压着打过?干部团如同热刀子切牛油一般,领先六十一团好长时间突破当面阵地,愣是被他们把助攻打成了主攻。

只是不知道为何,陈赓他们刚刚动手,薛岳的中央军就飞快的行动了,十万中央军呈三路大军径直扑了过来,一路两万人向着ZY县狂奔,另外两路一左一右向者海快速赶来,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就现有的行军速度来看,最迟明天下午,两军就要在大井一带遭遇了。

靠东边的四个团也在与红军接战的第一时间就迅速收缩防御,依托着大井东部的山地结成了一个铁桶阵。面对只有三千多兵力的九军团,兵力占据巨大优势的情况下,毫无骨气的死死卡住要道一心防守,无论被会泽纵队包围的两个团如何求援,都没有丝毫出兵相救的意思。

形势变得不那么对红军有利,罗炳辉、何长工审时度势,想要将九军团迅速撤退,脱离与敌军的接触。不曾想黔军转了性一般,九军团稍微一动,就如同打了鸡血似的跟上来。只要九军团一回身就又飞快的撤退,时机掌握之高明,明显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前敌指挥部也不愿意放弃这次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机会,一面清扫外围阵地,一面给陈赓发急电强令其尽快结束战斗,赶赴大井东部参与对黔军的最后一战。另外给夏新生发电,要求派出有力部队前出大井,接收俘虏和缴获物资。

夏新生和苏进商量了一下,向会泽临时纵队司令部和会泽前指建议急调骑兵连接替二营防务,着二营急行军与纵队主力汇合,替换一营参加后续作战,由三营组织留守政工将剩余解放战士编成补充团,负责军事训练以及缁重运输。

前指回电批准六十一团的建议,由何长工负责补充团的建立,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暂将六十一团三营编入补充团,干部团地方工作科等非战斗单位也临时借调到了补充团,并将行动无碍的红军轻伤病员编入补充团。

编组完成之后全团赶往夏新生处汇合,参与会泽东部防御工事的构建和加强工作。

后来在夏新生的强烈建议下,由六十一团战斗工兵连和直属连组成游击小分队。补充足够的炸药,雷管,口径不适用的子弹,汽油,白糖,玻璃瓶等物资并加强一部电台,由刘猛子统一指挥,赶往打井以东,沿途以游击战和地雷战迟滞敌军行动速度。为大部队歼灭黔军尽量争取时间。

命令到达萧劲光处,他与陈赓一合计,又给这支小分队加强了一门迫击炮和炮弹若干,由赵章成带领一个炮兵小组携带着跟随行动。

话说薛岳的先头部队这次就真的有难了,先是一个团长骑着高头大马在大路上招摇,不时挥舞着马鞭驱赶着士兵们继续加快速度。被观察多时的赵章成两发炮弹就要去了小命。派出去为团座报仇的一个连却接二连三的遭遇到埋伏,陷阱,冷枪,地雷尝了个遍。撂下小半尸体,连根人毛都没有捞到。

在上峰的催促下由副团长接替指挥,再次开拔。行不了多远,转入山路的时候,小分队放开了尖兵,在大部队过来的时候,山壁上的炸药如同鞭炮一般响起,被炸药赋予动能的碎石子,如同子弹一般射向果军。小半个连的人马就这样变成了伤员。

不时还腾起巨大的火焰,这可是汽油掺了白糖做成的燃烧弹,手榴弹爆炸将起火的汽油满天花雨一般的洒向敌人。离得近的果军被淋了个正着,顷刻间化作几个火人,惨叫着在队伍里乱窜,哪怕在地上打滚一样无法将火扑熄。直到果军自己人犹豫着给了几枪,才停下来,只在山谷之中留下阵阵回音传向远处。

要说威力,燃烧弹肯定是远远比不上炸药的,被烧死的果军也就八九个人,除了几个烧伤得厉害的,大都也就起了几个水泡,疼是疼了也没有什么大碍。也算是夏新生仁慈,并没有向里面加一些更厉害的玩意,毕竟是同胞,太凶残的手段还是留给更可恨的敌人吧!

但是,说起对士气的影响,炸药是远远比不上燃烧弹的。遇上了炸药,生死也就那么一下子的事情,也没办法怕。哪像这灭绝人性的燃烧弹,一落到身上汽油不烧完扑都扑不灭,在地上打滚也不好使。特别是被淋个正着的倒霉蛋,边上的人根本不往前凑,惟恐被甩一身汽油。

最好的办法也就上来个够意思兄弟对着来一枪才能得以解脱,要遇到枪法好的倒也去得快,可是射杀满地打滚四处甩着火星的大活人,可真没人有这个把握和这么硬的心肠一枪毙命的。

那惨叫声一传好几里地,前后的果军想不听见都没办法,十来具焦黑的尸体就倒在路边,热气和着青烟在空中招摇着。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肉香味。即使玩过军阀混战的老兵也没人经历过这个,大都趴在路边胆汁都吐了出来。

前锋部队再也不敢放肆的强行军了,每到一处不派几个人上去仔细探究个清楚,连路都不会走了。遇到小分队放冷枪也不再派兵上去清剿了,一个个趴在地上有一枪没一枪的对射一会,等对方觉得没意思了,自己撤退之后,才慢慢爬起来继续行军。

可这样依旧逃脱不了有人受伤,一不留神脚底下就“啪”的一声被子弹从脚底板下面钻了进去,运气好的留下一个透明的窟窿,倒霉催的就是子弹力道不够,死死的卡在骨头上。不时有人抱着脚惨叫着倒在路边。

第五十章,战局突变二

到最后,前锋部队已经算不上前锋了,和后面的队伍连在了一起。紧跟在后面的队伍看不下去了,派出一个团超过前锋,走到头前。仅仅过了一个多小时,这个团就原样来了一遍,连团长都被迫击炮掀翻在地。虽然小分队这次运气没那么好,只是将这人击伤。可是那股子嚣张劲没有了,心气一没有,这士气也就低落了下去。在加上放进林子的搜索部队总是不明不白的损失惨重,行军速度再次慢了下来。

前进速度之慢,已经到了让薛岳忍无可忍了,派宪兵拿着自己的手令赶到前面将延误军机的军官杀了一大片,又架着机枪冲锋枪在队伍后面压着,还拉来嗓门大的沿路通告最新奖赏。这个时期就这样好,人命不值钱,多加个几十块的抚恤金就能让人嗷嗷叫着赴死。这次虽然算不上赴死,可是东一冷枪西一冷炮的,也在不停的有人倒下。在前有奖赏后有宪兵端着冲锋枪的状况下,果军倒还是在继续行着军,速度是慢了不少。

只是果军始终缩成一团,红军的武器弹药也没有阔绰到可以放开手脚用的地步。刘猛子将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滚木礌石都用上了,果军速度依然算不上慢。到第二天,罗炳辉部解决了辅助阵地,对黔军发起总攻的时候,薛岳军前锋已经和九军团派出的阻击部队干上了。薛岳只要突破这道防线,往前急行军三四个小时就能到达战场。

在前面就是红军大部队,冲上去就能获得大量赏赐,加官进爵不在话下的刺激下。短短的三个小时,一南一北两个阻击阵地前就各自陆续集结了数千兵力,双方为了两道小小的山梁子多次短兵相接。第一个突破红军阵地的奖赏一再增加,升官的级别也一提再提。

果命党后续部队也将行军速度开到最大,力争更快的赶到战场。而围攻黔军的战场上已经没有主攻佯攻之分了,四面都是敢死队呐喊的声音,冲锋号就没有片刻停止。终于赶在果军军官敢死队突破阻击阵地之前将黔军的主阵地突破,紧急打扫战场之后开始组织撤退。

两个营的阻击部队最终还是没有完成任务,弹药耗尽之下,为了给主力部队争取更多时间,不约而同的带着仅剩下的人发起了决死冲锋,直到重伤也不忘拉响光荣弹。当最后一颗手榴弹腾起血雾之时,阻击阵地正式告破。恼羞成怒的果军将仅有的几个脱力被俘的几个红军战士点了天灯。

紧急赶过去布置第二道防线的指挥员看得

第五十一章,小河口磨坊一

夏新生在山上指挥部看见果军紧紧的追着殿后的一个连,急得一路飞跑到前沿阵地提着铁皮喇叭对着最后撤离的一个连队大声的呼喊。只是追击的果军明显比以往刁钻不少,从撤退部队的两翼包抄过来,也不阻断红军的撤退,就着样三面夹着这个连队向着夏新生的阵地靠近。

果军也知道机会难得,六十一团的炮火阻断都没有什么作用,果军根本不理睬落在身边的炮弹,一个劲的跟着红军猛追。清楚自己处境的八十几个战士为了防御阵地不被冲击,将枪机抽出来往阵地方向一扔,提着早已没有子弹的抢,转身向敌人发起冲锋。如同细小到微不足道的浪花狠狠的砸向了礁石,仅仅一个瞬间,一阵凌乱的枪声过后,就全部倒下,都来不及对果军造成分毫伤害,光荣弹都没来得及拉响。

夏新生眼睁睁的看着这群蝼蚁一般的战友,死死的拽着铁皮喇叭,用嘶哑的声音不断的哭喊“跑啊……”“快跑啊……”“你们快回来啊……”……

就这样看着战友在两百多米外赴死,自己却只能趴在战壕里远远的看着。贺东生拎着大刀走到夏新生旁边,狠狠的往地上一砸,大声吼道:“团长,让我们上吧!我保证让他们一个都跑不了!”周围的战士也站起来,纷纷请战,上刺刀的声音响成一片。

夏新生颓然的放下已经将果军军官牢牢套进准星的枪,恨恨的看了贺东生一眼吼道:“加固战壕,给机枪再多准备几个阵地,告诉机枪手们,别恋战,打个半梭子就转移。我们家底太薄了!”

说完也不管众人的反应,提着喇叭一条条阵地打量起来。各式补给也在不断的往阵地上准备。阵地上留下观察哨后,各班也迅速集中起来擦枪磨刀的,往掩体上添土的,往弹匣压子弹的自顾自忙活开了。“三三制”编组的好处凸显出来了,有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带着,解放战士们的临战情绪都非常稳定,虽然没有办法像百战老兵一样找个地方窝着养神,可也没见到有多慌乱,大都从容的进行站前的最后准备。

果军也没有冒然进攻,队伍退到四百米开外在军官们的催促下构建着出发阵地。部队还在不断的聚拢过来。出发阵地后面成片的升起炊烟。看得出来对面也是个老手,知道面对修建得如此完备的阵地是急不来的。有条不紊的测定参数、炮兵试射以及站前动员。

果军派出了一个连左右的部队开始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对阵地进行试探性的攻击。所谓试探攻击也就是先头部队的火力侦查。贺东生也是老行伍了,一眼就看出来对面只是试探,死死的压着重火力不让开火。只是将神枪手和枪法不错的战士分散到各个阵地,有一枪没一枪的点着名。

夏新生一看果军这尿性,看都懒得往对方多看,施施然完成阵地检查,回到指挥部。果军的火力试探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一百来人仰攻完备阵地,只要对手不是个棒槌,都不会花多大力气就能打发了。丢下了三十来具尸体和无法移动的伤员,果军的第一波进攻就草草结束了。

果军进攻部队刚刚退出一百五十米开外,对面的炮火准备就开始了。红军阵地上的此起彼伏的喊着“防炮“。夏新生急忙把杯子一放,冲到观察口端着望远镜查看敌方炮击效果。还好进入了山区,大口径的炮一时半会还运不过来,依然是山炮作为主力,迫击炮穿插在其中对可能的火力点进行补刀。山炮对阵地的破坏并不严重,特别是重点加固的掩体,只要不是直接命中就没有破坏力可言。

对手再次集结半个营的兵力抵近到阵地前一百来米的距离,等十来分钟的炮火准备一结束,就迅速呐喊着往前猛冲。贺东生艺高人胆大,将进攻部队直接放到五十米才发出开火命令。两侧的交叉火力一起怒吼,连续的打出长短点射将果军往中间驱赶。神枪手则自由散开,对果军军官和轻重机枪点名。正面枪法稍差的战士们被指挥员组织起来打起排枪。

无论技战术如何的战士都被完美的发挥了各自作用。如此近距离的突然开火,让果军进攻部队伤亡惨重,无论军官如何鼓动就是跨越不了五十米这条生死线。果军的伤亡迅速抵近了三分之一这条红线,所谓皿煮军队的紧箍咒就要开始念响,无论军官们如何提高价码,伤亡刚过三分之一没多大点,士气就溃了,一群人倒拖着武器狼狈的退了回去。

部队刚刚退下去,果军的炮兵又开始发言了,对着之前判明的火力点疯狂砸着炮弹。不得不承认主角光环终于眷顾了夏新生,小小的一句提醒,让贺东生牢牢的记在心里。果军一开始退却机枪手们就开始陆续转移了,当果军一退到两百米开外,所有重火力就迅速被拖进了防炮洞。果军这次的炮火急袭注定又只能扬起一地烟尘,有限的破坏几个掩体。

两军就在这狭小阵地面前一次次的进行正面碰撞,限于地形和时间的原因,果军的迂回侧击什么都玩不出来,只能在正面苦苦的耗着。一直打到天黑都还少有的组织军官玩起了夜袭,要说这国内的白刃战,红军还真没蹙过谁,摸黑过来的果军仅仅几个人逃回本阵。

六十一团直属连入夜时分就被夏新生撒了出去,只是对方兵力实在太多了,阵地布置也非常有章法,直属连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机会。为了不惊动敌人,刘猛子强压下干一票的冲动,带队在附近的山林隐蔽了下来。

果军的夜袭倒是提醒了夏新生,赶紧请示将派二营到补充团替换三营,再用三营替换一营下来修整和补充兵力。也算是利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