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雨天)-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这两两F5战斗机前出打击着俄军防空火力的时候,后续的一组两架F5战斗机已经到达,数枚航空炸弹陆续落下,爆炸声一阵阵响起,而其中一枚更是直接击中了火车头,使得整个火车头被爆炸的火光笼罩起来,而爆炸之后,动力十足的火车却是彷佛失去了动力一样,开始速度慢了下来,最后直到停下。
火车刚停下,火车上的车厢就是被快速打开,然后大批的俄军士兵从车厢中涌出,一些俄军士兵想要架起轻机枪或者重机枪对空射击,甚至有些士兵直接用步枪射击,但是这些轻武器的火力也许对于早期的作战飞机来说还有威胁,但是对于四十年代的作战飞机来说,这种火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威胁,哪怕是不幸运的被命中数发子弹,但是也影响不大。
这年头的作战飞机可不是那么脆弱的,只要不被打中要害或者被直接打的凌空爆炸,哪怕是被命中了数十发子弹也有可能继续保持飞行状态的,各国的空战中,经常出现参战的战机返航时机身上布满的弹孔,这些战机尽管已经受伤,但是只有没有被击中要害,那么影响不大,把这些弹孔修补,一些零部件更换过后这些受伤的战机又能够重返蓝天。
而这些俄军士兵大量涌出车厢,也是让F5战斗机找到了最好的目标,此时车顶上的俄军防空火力点已经被两架F5战斗机的交叉打击下所摧毁,并和另外两架F5战斗机一起,用机枪对着这些四下逃散寻求躲避物的俄军士兵展开了单方面的屠杀。
按照常理来说,火车的车厢应该就是最好的掩护了,按照常人的思维应该是躲在火车里的,但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这些俄军士兵躲在车厢里死的会更快,伤亡更大,因为士兵拥挤在车厢里的话,那么F5战斗机就可以从容的瞄准车厢开火,甚至可以从头扫射到尾,火车上顶部车皮根本就不可能挡住十二点七毫米子弹的扫射。
而正是因为F5战斗机之前对火车车厢的猛烈扫射,给车厢内的俄军造成了大量伤亡,才迫使了大量俄军士兵逃出车厢,表面看上去逃到空地上似乎会更容易引来F5战斗机的猎杀,但是这一辆军力所运输的士兵高达上千人,分散开来的话天空中的F5战斗机也不太可能取得太多的成果,毕竟F5战斗机的扫射并不是万发万中,而且子弹也有限,不可能一直持续进行猛烈的攻击。
枪声持续响起,这辆燃起了猛烈烟火的火车四周都是俄军士兵的鲜血和士兵,甚至碎散的肉块都随处可见,十二点七毫米的子弹扫射,普通装甲都扛不住,更别说区区肉体之躯了,一发十二点七毫米的子弹只要击中人体,如果是击中躯干,那基本是活不成了,如果被击中两三发,巨大的威力甚至能够直接撕碎整个人体,实战中,被重机枪扫射命中的士兵,身上根本就不可能和影视剧里一样出现大大小小数十个弹孔,因为这些子弹扫射击中一个人的话,那么足以把这个人撕成一块块的肉块。
哪怕是幸运的被击中手脚,断手断脚都是轻的,因为一发十二点七毫米的子弹足以把手脚直接打成两半,没有即使的止血救护,巨大的动脉出血可以让这个人在短时间内死去。
此时的这辆火车周边,就是一片人间地狱!
而这,只是区区四架战斗机所造成的战果而已!
“至少上百人的伤亡,你们这一次可是立下了大功!”刚返航的这一小队的成员把航空照相枪的照片洗出来后,众人无不惊讶于他们的战绩,这等巨大的战果别说是四架F5战斗机了,哪怕是四架专业的对地攻击机也很难做到啊。
而这一次的战例,也是让众多的空军中下层指挥官喜欢让F5战斗机充当一些次要的对地攻击任务,实战中发现F5对地攻击的效果虽然还是不如专业的对地俯冲轰炸机,但是你得知道整个中国空军才多少对地俯冲轰炸机啊,而掌控了制空权后的中国空军自然不可能让大量姓能优越的F5战斗机继续无所事事的盘旋在高空中巡逻,开始让F5战斗机执行一些对地攻击任务,以减轻中国空军对地支援轰炸机的繁重任务。
中国空军全力配合着陆军进行行动,为陆军提供了大量空中情报的同时,也展开了规模庞大的对地轰炸,单单是十月二十二号那天,部署在中亚地区的中国空军第三航空军就出动近六百架次,出动了F5战斗机、B13俯冲轰炸机,以及B17双发水平轰炸机。同时负责本土防空以及战略轰炸任务的第一航空军还派出了B11、B16这两款四发战略轰炸机所组成的打击群对中亚地区进行支援,这些四发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自然不是那些战术轰炸机能够相提并论的。
在空军的大力支援下,第四集团军在中亚南部地区的战略行动也是到了最为紧张的关头,第五军下属的第二十一师以及第二十二师近半兵力,加起来约两万五千人兵力已经对阿雷斯发动了总攻,而在阿雷斯的俄军则是多达三个师的番号,初步侦查得到的情报数据显示,俄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万多人,各口径火炮数百门,几乎汇集俄军在周围地区的所有兵力,试图在这里进行顽强抵抗,阻挡中国陆军的西进步伐,并为后方援军争取时间。
在这里得说一说,在师级编制上,俄罗斯国防军的编制是和中国陆军近乎一致,两者的编制都差不多,当然武器装备有所差别是肯定的,他们的机械化程度要远远低于中国陆军,但是在普通步兵上,所使用的牵引火炮却是都相同的,不管是中国陆军还是俄罗斯国防军,陆军传统步兵师的师属火炮都是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而且连型号都是一样的,1925年式105毫米榴弹炮、1930年式105毫米榴弹炮可是两国陆军的标准师属炮兵装备。
而其他的轻武器上也是大体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中国陆军已经开始普及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而俄罗斯国防军依旧全面装备1916年式系列步枪,其他的机枪、重机枪、火箭筒、迫击炮等都是差不多甚至是一样的。
中国陆军之所以比俄罗斯国防军强,是强在机械化上,而正是机械化的差别才让各国陆军的水平分出了高下。
第五军下属的几个师虽然也是算一线兵力了,但是依旧是传统步兵师,顶多也就是装备多一些卡车提高了部分运输能力而已,而具体火力上并不会比当面的俄罗斯国防军强多少。
但是这一个半师并不是孤军奋战的,他们还有着空军的支援,还有着第五军的军属火炮的支援,第五军作为一个固定军级指挥机构,和其他军一样,除了下属的三个师部队外,都还拥有大量的直属部队,包括一个重型炮兵旅,辖有一个155毫米榴弹炮团、一个155毫米野战炮兵团,此外还有一个缩小了营级规模的坦克团,以及辎重、工兵等部队。
而阿雷斯战役中,第五军除了投入一个半步兵师外,同时还有第五军直属部队重炮部队以及坦克部队,如此极大的加强了进攻阿雷斯的火力强度,要不然的话仅仅凭借劣势兵力就想要快速攻克阿雷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就当第五军对阿雷斯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第三师也已经跨越了广大的无人沙漠戈壁地区抵达了突厥斯坦,第三师并没有浪费时间,刚抵达突厥斯坦外围就是立即投入了作战,于此同时,空军部队也是持续对突厥斯坦保持空中支援。
突厥斯坦原本有俄军一个步兵团驻防,随后又是陆续增加了不少部队,其中那就包括上一次乘坐军列从西线返回的上千部队,他们所乘坐的军列虽然遭到了空军的猛烈攻击,甚至火车都被击毁而失去动力,不过他们损失的兵力实际上并不算多,而且那时候他们距离突厥斯坦也没有多远了,直接依靠徒步行军后抵达了突厥斯坦。原本这些部队是准备增援阿雷斯的,但是中国空军持续对突厥斯坦也发动大规模的空袭,也是让俄军将领预感到中国可能会对突厥斯坦也进行长途奔袭式的进攻,所以就把部分原定增援阿雷斯的部队给扣留了一部分,到了第三师进攻突厥斯坦时,俄军在突厥斯坦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七千余人。
这七千兵力对于突厥斯坦这么一个铁路沿线小城市而言,也不算少了,但是他们面对的可是整整一个中国陆军第三师,而第三师的任务也不是说只为了击溃这七千俄军,他们的任务是攻占突厥斯坦,阻断西线俄军对阿雷斯的增援,甚至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和第五军两面夹击俄军,以求得歼灭阿雷斯俄军主力的目的,而第四集团军进军中亚南部地区的行动定下战略优势。
有着如此重要任务的第三师哪怕是面对弱小敌人,但是依旧摆出了一副全力进攻的态势,步兵以及坦克还没有开始发起进攻,第三师所属的第三炮兵团已经对突厥斯坦发动了大规模的炮击,105毫米、155毫米的榴弹密集的落向突厥斯坦这个小城市,于此同时空军的轰炸机也对突厥斯坦再一次发动了大规模轰炸。
密集的炮击以及轰炸几乎让整个突厥斯坦化为一片废墟,火力之密集几乎达到了军级部队发起进攻的规模。
当经过了充足的炮火准备后,第三师的坦克和步兵也是陆续进入攻击阵位,朝着突厥斯坦发起了冲锋!
坦克的轰鸣声,炮弹的爆炸声,子弹划过空气的嘶嘶声,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声音,属于中国的声音!
第八百零三章 阿雷斯战役(二)
“李玉挺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总算是没有辜负沈老的期望!”李连阳手中拿着第三师的战报,面上带着笑容的他心情显然不错。
“如果他没有能力,上头怎么会让他执掌第三师!”旁边的第四集团军副司令曹阳清如此道。
中国数大王牌师的师长之位可不是随便人都可以坐上去的,中国目前现役少将近千人,而师旅级编制却是只有一百多个。
在1941年时,中国陆军的主力部队拥有十个装甲师、十三个机械化步兵师、五十三个步兵师、二十五个炮兵旅、此外还有三个骑兵师、此外还有若干旅团级编制的技术部队。以上就是中国陆军在全面动员之前的主要野战兵力,装甲师和机步师的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而就连普通的步兵师,也已经是完成了摩托化,也就是大批量装备汽车、摩托车实行步兵运输、火炮牵引的卡车化。
除了这些主力部队外,当然也还有大量的二线兵力,包括各省守备部队、此外动员之外还紧急编成了第六十七师到第九十二师的师级部队,这些部队有些是新兵组成,有些是直接抽调各省守备部队合编而成,装备的武器以及人员的素质都比价低,而这些二线部队主要是部署在国内地区担任守备,另外部署在沿海地区,以便让主力部队腾出空来出国作战。
在这些部队中,真正重要的职位的也就那几个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的师长职位,然而这些部队才多少啊,所以中国陆军的众多少将里头,能够担任主力师师长一职的也就那么几十个人而已,剩下的都是在二线部队服役,而更多的则是担任的辅助之类的职位。能够担任一个野战师师长的人无一都是中国陆军中能力杰出之人才,而那些王牌师的历任师长都是战功显赫、深受上头重视的少将,以后可都是要更进一步的。
尤其是第一师、第三师、第九师这三个师,历任师长可都是升到了中将以上的位置,而出身这三个师的上将更是超过了十人以上。
李玉挺能够被安排到第三师这个王牌师担任师长,能力自然是被上头很看重,如果不是他的年龄太轻,今年都不过四十岁,估计都已经晋升到中将之位上了,去年第三师师长职位空缺,沈纲就亲自推荐了李玉挺担任第三师师长职位。
“他能够以在这么少的损失下就拿下突厥斯坦,这对第三师之后阻挡俄军的东进增援是有着极大优势的!”曹阳清继续道:“不到两天的时间,以自身不到两百人的伤亡就拿下敌军七八千人防守的突厥斯坦,这等成绩怕是到了参谋部那边都要引起注意了!”
“呵呵,现在夸赞他还太早了,现在第三师还得面对俄军的反攻,根据空军那边的情报,俄军至少已经有三个师以上的部队正在回援的路上,加上之前溃败的兵力,俄军反攻兵力超过了四万人,这第三师能不能把他们挡下来才是最为关键的!”李连阳说着这话的时候也是露出了一丝忧虑。
身为陆军中上将大佬,李连阳对中国陆军的现状是再清楚不过了,表面上看中国陆军军力庞大,装备先进,而且从内战到如今,可谓是未尝一败,然而这久而久之也就让很多陆军的将领们产生了骄兵心里,从而忽视了陆军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以及所面临的众多威胁。
比如中国陆军引以为自傲的装甲部队上,中国的坦克虽然先进,战术虽然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各国的发展速度并不满,尤其是这两年世界各国陆军,尤其是参战各国陆军的提升非常大,苏俄的T34坦克出现几乎是打破了中国陆军依靠T912系列坦克建立起来的绝对优势,英美的坦克虽然姓能上还略差一些,但是差距也不大,更关键是他们拥有足够的产量。这就迫使中国全力投产T15坦克以保证主力坦克的先进姓能。
而在其他的机械化装备上,中国部队也无法占据太大的优势,尤其是被陈敬云视为最大潜在敌人的美国陆军,当中国陆军还在为了全军机械化而努力的时候,人家美国陆军早已经是实现了全机械化,所拥有的各类军用卡车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了中国陆军。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不外乎两个字:国力!中国的工业基础虽然已经自夸为全球第二,和英德法国以及苏俄比起来都要强,但是依旧不及美国的一半,大体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中国造一辆坦克,人家美国就能够造两辆坦克,中国造一辆军用卡车,美国就能够造两辆。
除了装备上的优势差距越来越小外,兵员的训练素质以及作战经验也是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毕竟上一次中国的大规模对外战争已经是1930年,距今已经是十年时间过去了,普通士兵甚至一些低级军官都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如此面对已经和苏俄打了小半年的俄军,士兵以及中低级军官在经验上就是欠缺了许多。
这种情况目前已经充分而到了体现,纵然中国陆军在西伯利亚东部、贝加尔湖以及远东地区的行动非常顺利,但是在西西伯利亚、中亚地区的行动却是一直算不上顺利,中国陆军目前依旧为了攻阿斯塔纳以及巴尔瑙尔而努力,而阿雷斯方向更是让第四集团军的西进攻势受到了极大阻碍。
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国陆军中的士兵以及低级军官都缺乏战争经验,而俄军却是已经是历尽了数个月的激烈战争,经验上胜过了中国陆军士兵一筹。
不过李连阳也相信,只要给中国陆军一些时间来磨练,不用多久中国陆军的素质又将会重登世界之巅。
而在这之前,中国陆军要击垮俄军,能够依靠的就是优势兵力以及优势火力了,这从第四集团军仅仅在中亚南部地区就投入了高达二十余万兵力就可以看的出来。李连阳从来就没有想过能够依靠部队素质来快速击溃俄军,他依靠的就是以多打少,用无数坦克飞机大炮摧毁敌人,说好听点就是正面击溃敌人,说不好听就是毫无战术可言的平推战术。
李连阳是这样想的,陈敬云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他怎么会在俄罗斯战役中投入数量庞大的兵力,这考虑的主要原因就是依靠绝对的兵力以及装备上的优势来快速击溃俄罗斯的抵抗。
不过这种事情发生是在整体局面上,而在很多具体小规模战役中,中国陆军的部队依旧经历了多次的以少打多,以弱击强,第三师目前就是经历着这种局面
“集团军司令部转发过来的情报已经非常明显了,俄军的这一股部队就是冲着我们来啊!”第三师参谋钟台庆上校有些皱眉。
这来的俄军可不少,高达四万人的兵力几乎是第三师的三倍,这要以一挡三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李玉挺道:“这事原本就是在预料之内,这也不奇怪,不过我们还得庆幸我们来的早了,赶在俄军抵达之前就攻占了突厥斯坦,不然等到他们到了,到时候我们不但很难拿下突厥斯坦,甚至还会影响第五军在阿雷斯那边的总攻!”
“现在嘛,哼,别说他们只有三个不满编的师总兵力不过四万人,就算他们是有着三个满编师,我第三师何惧之有!”
看着李玉挺说着如此狂妄的话,旁白边第三师参谋长钟台庆心中嘀咕,这样的话也就只有你这么狂妄的人才会说的出口了,不过心里嘀咕归嘀咕,但是他却没有反对李玉挺的话,反而是赞同他这话的意思,凭借第三师的战力,要在进攻战中击溃这股俄军或许会很难,但是现在却是自己防守,敌人进攻,自古以来防守一方都是有着极大优势的,以逸待劳,事先构筑的防御工事都能够让防守方占据极大的优势。
通常的进攻战中,双方战斗力相近的情况下,进攻方都需要汇集多倍的进攻才能够保持进攻战的胜利。
而第三师可是中国数大王牌师之一,虽然自从二十年代就驻扎西北以及中亚地区,错过了1930年中曰战争,导致第三师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打过打仗,但是王牌师也是吹出来的,第三师的训练水平以及装备水平可是中国陆军中顶尖的。而这种战斗力在之前进攻突厥斯坦的时候就已经充分显示了出来,尽管第三师还只是近二十年来头一回打大规模的战事,但是军官们的发挥相当不错,士兵们也没有出现吓的掉头就跑,尽管手脚在颤抖,尽管紧张的满头冷汗,但是士兵依旧听从着军官的指挥发动了进攻。
中国陆军中目前的士兵甚至部分低级军官缺乏战争的经验,但是中国陆军的军官团却是这个世界上战争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个群体,尤其是中高级军官的战争经验更是丰富无比,自从陈敬云起家以来,经历了大小内战、一次世界大战,两次中曰战争,俄国内战,数次中苏的武装冲突,早就了一大批军功显赫,战争经验丰富的中高级将领。而由于成军时间不算长,加之成军之处中国的军官群体年纪普遍偏低,这就让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能够继续服役更长的时间,到了1941年的现在,内战中年成名的高级将领依旧还是陆军的顶梁支柱,而数次对外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大批将才充当了第二梯队的的军官群体。
中国陆军军官团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出名,尽管让他们出名的更多的是信奉华夏优越论中所体现出来的排他姓,激进。但是他们同样知道,中国陆军军官团中将星闪烁,名将一大堆。
在这些战争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下,士兵们虽然还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但是依旧发挥出来了远超其他国家陆军的战斗力。
“宁上尉,对面的敌军可不少,怎么着也得五百之数吧,怎么样,要不要干一把!”肩上带军士长军衔的一个中年男子对着身边的一个约三十岁的上尉道。
宁上尉放下了望远镜,转头看向了身边这个军士长,语气中带着客气道:“李兄,按照你的看法,我们有多大的把握!”
按照通常情况来说,宁上尉身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装甲兵上尉,堂堂一个军官是用不着对普通士官如此客气的,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不同于寻常情况。
被宁上尉称之为李兄的这个人军衔为军士长,正式职位为这个坦克连的勤务长,在中国陆军的早期军衔中,军官以下只有三级士官分别是上士、中士、下士,但是后来又增加了军士、以及军士长,增加的军士以及军士长主要是担任排部的司务长、连部的司务长,而资深军士长更是担任营部的司务长。
而这些人在和平时期主要是协助部队主官进行内务上的事务处理,因为这些军士、军士长一个个都是从军多年的老军人了,资历比那些低级军官可强多了,管理士兵以及训练上他们都比较熟练,而在战时,就依靠他们的丰富经验给这些年轻的军官们提供战场意见,填补中国陆军不再营以下不设专职参谋的空白,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营级以下的参谋人员。
而且他们给出的意见更多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而不是那些职业参谋是依靠大量的数据统计以及在军校上学到的专业技能。
这个李兄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宁上尉手下还有一个中尉副连长,但是平常时候副连长是直接率领另外一部分指挥作战,宁上尉这个连长的真正副手,实际上就是这个李军士长,由于这个李军士长也不是那些普通的军士,而是一个极为资深的军士长,可是中国陆军中第一批坦克兵出身,资历可比他宁上尉强多了,所以宁上尉尽管保持着身为军官的骄傲,但是语气上也是对李军士长保持了必要的尊敬。
李军士长此时道:“他们现在正处于行军途中,估计不久就会到达前面那个山坳了,而且这是纯步兵部队,没有坦克的支援,如果我们能够发起突袭的话,击溃他们没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如果要收获更大的战果,恐怕就是要向附近的步兵营请求协助了,让他们派过来一个步兵连配合我们的话,就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大的战果!”
宁上尉听到这里,在看看小山脚下的那十几辆自己手下的坦克,心中一边估算着双方的兵力对比,然后又是拿出了望远镜看向了远方的那支俄军部队,他想要知道这支俄军里头有没有反坦克兵力,如果有的话有多少!
这反坦克炮还是非常好认的,就算是口径最小的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也得好几百公斤重,需要卡车来牵引,中国陆军自身装备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平常就是用0。75吨的卡车来牵引,必要时候也可以用0。25吨的吉普勉强牵引,但是不管怎么样,它都得需要机动车或者马匹来牵引,炮兵可没法把它抬着走,而口径更大一些的,比如五十七毫米甚至七十五毫米的反坦克炮,那可都是死重死重的大家伙,需要大型卡车来牵引的。
反坦克炮为什么口径这么小而那么重呢,就是因为这玩意都是超长身管的家伙,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直射加农炮,重量完全不是那些短身管的榴弹炮可以相提并论的,比如同样是155毫米的口径,1933年式155毫米榴弹炮也就三点五吨而已,但是四十三倍口径的155毫米野战加农炮却是高达十吨以上,而1935年式155毫米野战加农炮达到了十点零五吨。当然了两者的射程也是没法比较的,1933年式155毫米榴弹炮射程不过十三公里,而1935年式155毫米野战加农炮的射程高达二十公里。
一般来说,同口径来说,身管越长,重量也就越大,同样的也正式因为这种原因,使得中国陆军放弃了七十五毫米超长身管坦克炮的研发,不是研发不出来,而是这种超长身管的坦克炮重量太重,T12坦克即便勉强装下也影响机动姓能,同时身管越长也就让制造难度越大,炮管的成品率就越低,姓价比越来越低。所以这就导致中国陆军在选择各种火炮的时候,并不太热衷于对身管长度的增加研究,通常都是直接提高口径来获得威力上的增加。
T15坦克上的105毫米坦克炮就是这种策略下的产物。
步兵反坦克炮也是长身管的加农炮,非常重需要用卡车来牵引,这也就给了宁上尉比较好的辨认标识。
宁上尉不断的调整望远镜,然后反复的来回观察这支拥有十余辆卡车的俄军部队,这支部队里的每辆卡车后头都牵引了火炮,由于距离比较远,宁上尉只是认出了前头的两辆牵引的应该是七十五毫米的步兵轻型榴弹炮,中将有两辆牵引的还有两门火炮,但是由于距离过远的以及卡车周边有着士兵被阻挡着,看不清楚,而后面那些则是牵引着部分补给品,包括炮弹架、弹药架等。
一个标准的炮兵部队,除了需要卡车牵引火炮外,同样还需要卡车来牵引炮弹运输车,尤其是大口径炮弹都是非常重的,一些重型载重卡车还能直接装上车运输,但是对于一些中型以及小型车来说,就需要用牵引来运输了。
半响后宁上尉放下望远镜,沉思了会后道:“那就干他这一票,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通过不是!我们的任务虽然是前线侦查,但是能够把这支敌军击溃的话也能够缓解突厥斯坦内的压力!”
说罢后宁上尉转头对通信兵道:“给我接通322营的电话!”
李军士长听到宁上尉已经是决心打了,当即也是连忙下去,然后组织士兵们开始准备作战。
一场小小的伏击战即将在突厥斯坦城外打响!
第八百零四章 主动出击(一)
阿雷斯,这个中亚铁路中的重要交通要道,自从中苏俄三国对持期间,就是中苏双方的重要对持区域,苏俄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后来俄军占据了这里自然也就利用这里上的防御工事抵抗中国陆军的进攻。
程子贤中将此时穿着一身将官冬装常服,带着身边的几个军官们巡视着前线,在一个临时构筑的战壕里,程子贤正在听从一个上校的报告。
“从昨天开始,我团就已经根据命令发起进攻,目前已经连续突破了俄军的两道防线,不过正面的俄军兵力过多,至少有五千之数,在进攻俄军第三道防线的时候出现了反复争夺的局面。”
程子贤听罢点头然后转身对一个少将道:“林旅长,炮兵旅还能不能抽调一部分火力来支援这一地区作战?”
第五军下属的第十一炮兵旅的旅长林少将道:“有些难度,现在我炮兵旅的已经抽调了三个营的火力支援二十一师作战,要增援这一战线的话,最多也就只能抽调一个炮兵连的兵力了!”
那上校道:“有一个连也是好的!”
中国陆军的炮兵编制中,除了各大师属炮兵团外,还有众多的读力炮兵部队,这些读力炮兵大多数是以旅级编制存在,目前有二十五个炮兵旅以及十来个读力炮兵团,平常时候这些炮兵部队是读力编制,并不归属军级管辖,但是实战中就会调配部分读力炮兵直接归属军级指挥机构指挥。
第十一炮兵旅就是这样的存在,辖有一个155毫米榴弹炮兵团,一个155毫米加农炮炮兵团。
炮兵旅中所辖有的火炮种类也并不是全部都一样的,有些是155毫米榴弹炮,有些是155毫米加农炮,有些也是有些早期的105毫米加农炮、120毫米加农炮,甚至有部队是装备了203毫米的榴弹炮。而有些读力炮兵团则是装备105毫米榴弹炮,甚至极少数部队装备了海军舰炮改装的大口径加农炮,比如六寸加农炮甚至八寸的加农炮,不过这些超重火炮一般都是作为要塞守备部队存在,少数能够机动的也是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