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雨天)-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已经迟了,骑兵的冲锋也是需要慢慢提速的,北洋军从远处慢慢过来,然后接近数百米之后突然加速,速度已经加到极快,等国民军的骑兵反应过来要用抽刀向前冲锋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给他们,战马刚跑动起来,对面的北洋军骑兵就已经挥舞着马刀冲到了身前。
北洋军少校营长看着身前这一堆乱轰轰的国民军骑兵,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不堪一击!”随后他手中的马刀轻挽,就是将一个对冲而来的国民军骑兵砍翻,鲜血涌喷而出,在阳光中散发出迷人的鲜艳色彩。
国民军上尉连长此时他手中的马刀也是沾上了一个北洋军骑兵的血迹,不但让他的马刀沾上了血迹,就连脸上也有,一番冲锋过后,上尉连长左右一看,发现自己手下的骑兵已经不足半数。而对面的北洋军骑兵已经重新整队,正准备朝着他们发动第二次冲锋。如此情况,上尉连长也知道是不可为,当即大喊:“撤!”
国民军在芜湖渡江三天后,双方以骑兵为主发生了第一次正面交火,而此役,国民军骑兵惨败!
第三百四十四章 巢湖激战(一)
巢湖城内的某栋大院内,北洋军第三师duli旅的王承斌听着下属骑兵营的汇报,然而他却是越听面sè越黑,好半天后才道:“你确定没错?”
骑兵营的少校营长面带肯定道:“绝对没错,属下率队冲破了敌军一队骑兵后,又是疾驰了半ri功夫才抵达雍南附近,虽然不敢靠的太紧,但是远远的一样能够清楚看见他们的大批人马,而且还发现了国民军第五师的番号。雍南那边有那么多的大炮和辎重,绝对不是一个师能够拥有的,所以卑职才判断,这一次渡江的国民军至少也是两个师以上,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duli旅的骑兵营在和国民军第九师的骑兵营发生一阵短兵交接后,以伤亡不足十人的代价杀伤了半数国民军骑兵,取得了一比五的巨大战果。国民军第九师骑兵营不敌而逃后,北洋军骑兵也没有持续追击太久,追了一阵后就是转向而去,他们的主要任何可不是和敌军骑兵拼杀,而是要去侦查国民军的情况。没有了阻拦,加上这批北洋军骑兵的运气也实在不错,竟然是绕过了国民军第九师的大批步兵主力,深入到已经被国民军所占据的雍南一带,并在那里发现了大批刚渡江不久的国民军主力部队,尤其是各师的炮兵以及大批辎重部队。
王承斌面带疑惑:“国民军第五师,不是在溧水吗?怎么会出现在芜湖这里?”
此时,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顾琢塘也是开口了:“国民军那边前些时候调动那么大,显然是提前把第五师也给调过来了!”
王承斌也是点点头道:“应该是这样了!只是现在国民军已经出现两个师的番号了,我们巢湖这边怕是要打一场硬仗了!”
这话一出,一边的顾琢塘也是沉闷了起来,王承斌都没有信心了,他这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就更没有信心了,要知道,此战的主力可不是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而是王承斌的duli旅,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战斗力可没办法和zhongyāng嫡系第三师的部队相比,一打起来如果duli旅不敌的话,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国民军的进攻的,这不是贬低自己,而是事实如何。所以他表面上是个师长,王承斌只是个旅长,但实际上这巢湖的战事是以王承斌为主,他顾琢塘不过是配合的角sè罢了。
袁世凯派曹锟率领第三师进入安徽后,把安徽省内的地方部队收编后,编练了三个安徽省陆军师。这三个安徽省陆军师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第一师乃是倪嗣冲的倪军,原本倪嗣冲的部队来源有些复杂,去年的时候就悄然进驻了皖北边缘地区,并被袁世凯任命为皖北镇守使,今年年中的时候袁世凯派军全面进入安徽,他倪嗣冲的倪军也就跟在河南省第九师之十七旅从北方南下安徽腹地。攻占安徽后,安徽省内地方军队编练三个师,他倪嗣冲的倪军就趁着这个机会获取了正式番号,成为了安徽省陆军第一师,此时正驻扎在合肥。
而安徽省陆军第二师、第三师,则是由原来的安徽省陆军整编而来,大半是胡万泰和顾琢塘的部属,所以袁世凯就很干脆的把这两人任用为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和第三师的师长,分别驻扎怀宁和巢湖,防备来之安庆和芜湖方向的国民军。
顾琢塘原本以为投靠北洋后,会过上好ri子,甚至有朝一ri飞上枝头成为举足轻重的人,而率部进驻巢湖后,他也的确是过了段好ri子,正准备了扩编部队把巢湖当成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一番的时候,国民军就已经和北洋军彻底闹翻脸了。随后曹锟派遣duli旅王承斌部南下进驻巢湖和雍南一带,并且命令巢湖方向的战事以王承斌为主,他顾琢塘为辅,如此一来,这好ri子算是又到头了。
“王兄,你看是不是给护军使去电,让他们再派一部分来增援我们,不然只凭你我两人的部队很难守住了!”顾琢塘忧心忡忡的,他可不想在巢湖这里把自己的部队拼光,更不想在这里兵败身亡。
王承斌也是沉默了会后道:“国民军真的来两个师的话,单凭我们两部固然能守个十天半个月,怕也是不能持久。然而不管如何这巢湖都要守,我家师长已经给我下了死命令,巢湖不能失。所以我准备向师长求援!”
和顾琢塘不同,他王承斌可是和国民军打过的,去年苏南战事的时候,他在第三师第六旅任职第十一团团长,授上校衔。苏南一战中,第三师打的极为艰苦,但是也着实打出了第三师的强悍战斗力,不但出了唐天喜这个在苏南战事中崛起的将领,下面几个团长也是因功升迁的不少,比如炮兵团团长吴佩孚就是接任了唐天喜的第五旅旅长之位,授了少将衔。第十一团团长王承斌也在曹锟扩编duli旅的时候被提起来任职旅长,授少将衔。苏南战争中,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将领,这些人出现后被上司看重然后在那些苦熬资历的军官的羡慕下快速崛起,所谓将星升起说的就是如此了,只是这些将星们能够闪耀多久却是不知道其他人所能够知道的了。
王承斌是在苏南和国民军实实在在的硬拼过的,对于国民军的战斗力自然是清楚的,顾琢塘这些虽然也知道国民军能打,但是却都是道听途说而已,远不如王承斌这些的切身感受那么深刻。
在苏南和皖南的诸多北洋军高级将领大多已经是有了一个不会说出口的共同认识,那就是北洋军和国民军的战斗力已经是半径八两,谁也不必谁弱多少了,要想取胜就要把国民军当成真正的对手来对待,而不是向那些普通地方军队来对待。
这次如果来的国民党军只有一个师的话,王承斌依靠自己的duli旅为核心,再辅以安徽省陆军第三师配合的话,加上还有地形和事先修筑好的工事,要挡下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如果来的是两个师,敌军兵力翻倍的话,单凭自己一个duli旅和一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怕是要很难抵挡的了。甚至可能一些很搞笑的情况,比如敌军两个师的炮兵团一起炮击,那种数十门火炮一起进行炮击的猛烈举动可能就会把没有经历过激烈战事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给吓跑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第三师进攻安徽的时候,就已经试过只进行大规模炮击那些安徽省陆军就奔溃逃跑了。
王承斌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和延迟,当今就是给曹锟发去了电报,声称发现了国民军第五师的踪迹,巢湖即将面临敌军两个师的部队进攻,希望给予增援。
曹锟接到电报后,沉思了许久:“巢湖两个师,安庆那边两个师。国民军这次可是下了大本钱了,足足四个师来打安徽!”
一边的吴佩孚道:“国民军此次乃是有备而来的,一次xing出动四个师,就算是国民军兵力众多,怕也是把预备兵力抽调一空了!师长,现在已经算是确定了,这次国民军就是冲着合肥来的,你看从安庆和芜湖两地出兵,然后这两边一路沿着合肥而来就能够在合肥城对我部形成围攻。事不宜迟,既然已经确定了他们的主攻方向,我们不动的话恐怕就晚了!”
曹锟何尝不知道国民军的目标是对着他的合肥而来,然而要主动出击的话怎么主动,他已经连续给冯国璋发去了多封电报,要他派遣援军支援自己,可是他依旧严令滁州和蚌埠的部队按兵不动,他这是要见死不救吗?
曹锟此时也不得不怀疑冯国璋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了,说实话,现在国民军已经出现了四个师的番号,他曹锟加上三个安徽省陆军师的帮忙,要守的话也不是不能守住,但是万一国民军要是知道冯国璋不派援军的话,要是再派遣一支部分继续进入安徽,到时候他曹锟就算手段通天只怕也是受不住合肥啊。
曹锟还真冤枉冯国璋了,冯国璋并不是对曹锟见死不救,而是觉得还没有需要去救的地步。每一个人所站的地位不同,那么所考虑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曹锟地处安徽,考虑的自然是安徽的安危和他自身第三师的安危。然而冯国璋坐镇津浦线,指挥第二军众多北洋军jing锐部队,他要的是整个津浦线的安危,所考虑的可不是安徽一地。在冯国璋看来,哪怕是合肥丢了也影响不了大局,只要江北、滁州、蚌埠这些军事重镇不丢,那么北洋军在津浦线就稳如泰山,甚至还能够派出兵力包围深入安徽境内的国民军。
冯国璋考虑的是津浦线战事,而袁世凯所考虑的就是整个中国局势了,对于袁世凯来说,津浦线战事也不过是诸多战事的一环而已,只能说是比较重要的一环,除了津浦线外他还要关注其他方向,比如湖南、四川和湖北。
当国民军大举在安庆和芜湖渡江的时候,袁世凯就已经命令段芝贵派遣兵力东进,试图谋取九江,接下来可以攻占南昌,也可以继续东进攻占安庆等地。
当那些大人物们考虑着所谓的整体局势的时候,在巢湖前线,双方的底层军官和士兵们却已经短兵相接,子弹在夜空中飞驰而过,拽光弹划过夜空如同流星一样一闪而逝,伴随着枪声和爆炸声,鲜血洒遍了整条战线。
第三百四十五章 巢湖激战(二)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在这片大地上,没有月亮的今晚漆黑无比,即便是有煤油灯散发出微弱的灯光,但是这个国民军的前线小型指挥部内依旧昏暗无比,带着眼镜的少校摊开了手中的一副手绘的附近地形图,一边看着一边沉思着,半晌后他才是收起了手中的地形图,然后站了起来,理了理衣领后他走了出去,门口的副官似乎早已经在等着他了,等他那一出来后就是连忙上前道:“营长!”
少校营长点了点头,然后拿出怀表看了眼:“快开始了吧!”
副官道:“还差十五分钟!”
少校营长没有其他表情,也不说话,就是这么站着,看向了远方的夜空。
十余分钟后,突然后方传来数声炮弹划过夜空的声音,少校营长脸色此时略微一变,然后拿出怀表看了看,此时的时间正好在凌晨五点,远方的天际边已经有些一丝黯淡的光亮,在黎明前进行突袭,向来是国民军的优良传统,很多前线军官们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强行突破敌军的防线。
此时少校营长开口了:“传令,各连按照预定计划出击!”他的声音还没说完,远方北洋军的阵地上就已经传来了数声爆炸声,于此同时更多的炮弹划过空际落到了北洋军的阵地上,爆炸声甚至比昨天晚上的夜袭时刻更加密集。
而少校营长此时却是没有继续留在原地,而是转身就回到了营部里面,转身前还对副官道:“有事叫醒我,没事就不要吵着我了!”彷佛下令出击后就已经完成了工作,剩下的事情已经不在关心。
副官自然知道自己这个营长已经是一夜没睡,这个营乃是第九师92团之第一营,上半夜他们营担任全师的前锋率先抵达巢湖外围,并和防守的北洋军一部发生交战,这一次交战双方都没有投入太大的兵力,很快就停止了进攻行为,而这一夜里第一营却没有停下步伐,而是调遣兵力进行运动,而这个营长也是坐镇一夜,最后在凌晨时分终于是确定了下一部的作战计划,并和后方的炮兵团进行了联系,炮兵团答应了会在凌晨时分准时对第一营进行火炮支援。
花费了一夜工夫把计划安排好后,剩下的就是等待结果如何了,至于原地苦等消息可不是第一营营长的风格。第一营营长程子贤,乃是福州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生,毕业时成绩并没有和那些天之骄子一样名列前茅,只是名列第二十八名而,这样的成绩虽然没有太低不至于垫底,但是也不会说优秀到让上司另眼相看,从而迅速提拔上去。程子贤就和福州军衔的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毕业后被派到各部队中任职基层军官,先担任排长,然后过一段当连长,或者是就职基层的文职军官。普遍来说,这些福州军校的毕业生们,稳步升迁当上一个连长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更上一步摆脱尉官军衔,晋升到校官军衔的话,那么难度一下子就大起来了,当了上尉后要继续往上爬,除了在野战部队里当上实职营、副团长这两个职位外,就只剩下文职军官的路子了,比如担任少将将领的的副官,又比如到军指挥部或者直接到统帅部中任职,要在那么多尉官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晋升校官可是不容易的事情。
程子贤虽然毕业时成绩不算太优异,但是的好歹凭借着资历以及在进攻芜湖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让他成为了众多上尉当中被晋升为少校的一员,成为第一营的营长。这个晋升速度比起普通的福州军校毕业生而言也算快一些,但是和那些福州军校以优异成绩出身,并快速晋升的天子骄子来说,却是差的很远,据程子贤所知,和他同期毕业的同学中,除了为党、国捐躯的外,大半数已经成为校官,其他剩下的基本都徘徊在上尉这一级别上。可惜的是,他们这一期当中还没有一个被晋升为将军的,只有七八个上校而已。和另外前面几期的毕业生相比要差一些,福州军校第一期的不用说,晋升为将领的已经不少,比如警卫师师长俞若飞,比如第三军参谋长陈景飞,比如第二混成旅旅长叶冬青都是。而第二期里面季良彤现在是第二混成旅的旅长。第三期里面也有一个戴阳红为第三混成旅的旅长,就算第五期也有个在第四军任职参谋长的邓潘之,如此一算下来,就只有第四期里没有将军而已。
程子贤下了命令进攻后,就自个睡觉去了,而第一营的相关作战计划昨晚就已经安排后,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自然是没什么差错的,哪怕是进展不顺利也足以让程子贤谁上一两个小时。
可是他刚躺下没半个小时呢,他的副官就是走了进来:“营长!”
程子贤半眯着眼,掀开身上的军大衣,此时的他的脸色有些不好,当即道:“前边出事了?”
副官忙道:“前线第二连来报,他们已经突破敌军防线,正在向敌方纵深挺进!”
程子贤听罢后有些没反应过来,当即又问:“突破防线了?才半个小时不到吧?”
副官也是觉得有些奇怪:“的确是出乎我们的有预料之外!”
程子贤也没起来,直接拿过一副地图看了起来,虽然这次的作战计划是他一手安排的,计算投入两个连进入作战,在后方炮兵的支援下进行攻击,但是他可没想过,也没打算说一次姓就把对手防守的阵地给夺下来,现在的进攻不过是一次火力试探,等他睡几个小时后,后方的炮兵团估计也就能够到位了,支援而来的92团其他部队也就到了,有了大量火炮的支援,有了兄弟部队的配合,护住他的左右两翼之后,到时候他才会汇集全营兵力,发起突袭为全团打开一个缺口。在这之前嘛,他可没想过现在就能够敌军阵地,要知道他昨夜发起火力试探时,发现敌军兵力足足有上千,而且战斗力不俗,不像是那些普通地方部队,后来也的确确认了敌军番号,应该是第三师**旅的部队,这也是昨天他没有继续强攻的原因所在。
可是没想到,这才半个小时功夫呢,一次试探攻击就把敌军的阵地打开了一个缺口,自己的部队已经能够向纵深挺进了,这让他深感意外的同时也觉得,这对面的北洋军是不是有诈。
不过程子贤很快就把敌军有诈的想法给抛之脑后,哼,哪怕前方真的有陷井又如何,自己本来就是要在几个小时按照命令向前方突进的,而且届时己方的主力也会抵达增援自己。而且自己一个营七百多人,对方要布下什么陷阱吃掉自己这一个营,就算是北洋军嫡系上阵,至少也要两三倍之敌,而且程子贤就不信自己一个营连几个小时都支撑不了。
当即,匆匆一番思虑过后他迅速下了决断:“命令第一连加大攻击力度,第三连增援第二连,机炮连抽调两门迫击炮和两挺轻机枪增援第二连!”
原先一番进攻之时,营部就已经给第二连以及第一连各自加强了两门迫击炮和两挺轻机枪,而现在国民军的编制中,营属步兵连和以前的没有变化,但是营属机炮连却是要扩大了一些,一开始编练营属机炮连的时候不过是三挺轻机枪和六门的六十毫米迫击炮,甚至很多部分在去年的时候都不能做到满编,历尽去年和今年后福州兵工厂的各项军械产量大幅度攀升,尤其是机枪和迫击炮的产量持续上升,军械产量上升之时除了对各师补充满编后,也有部分的剩余,再考虑到福州兵工厂还在不断的生产,所以陈敬云就决定进一步增加步兵营的火力,对步兵营的主要火力来源营属机炮连进行扩编,打算增加到八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八挺轻机枪。并对团属迫击炮连以及重机枪连进行扩编,六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增加到十二门八十迫击炮,六挺重机枪也增加到十二挺的重机枪,这个火力加强的计划刚执行不久,是第十一师三个步兵团初步完成编练,国民军对各师的步兵团完成了初步满编后才开始的,左右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自然是无法让国民军这么多主力部队完成满编,但是第九师由于在芜湖担任渡江的全军先锋部队,所有武器配额上有较大的优先权,这才在苏南地区的警卫师,第二师,第七师等部队都没有进行扩编的时候,第九师就已经完成了扩编。乃是国民军中第一个完成扩编计划的部队。
这个挽马制的第九师扩编后主力炮兵团拥有二十四门七十五毫米野炮,十二门七十五毫米山炮,三个步兵团共有:三十六门八十毫米迫击炮,七十二门六十毫米迫击炮,三十六挺重机枪,七十二挺轻机枪,其余师属警卫连等少数附属部队还有部分的轻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这林林总总加起来,火力强度超过了现有的任何一个国民军主力师,甚至比北洋军的一个主力师也差不到那里去,虽然炮兵团的火炮数量任旧不如北洋军炮兵团,但是有着众多的迫击炮作为补充,而机枪等轻武器火力上更是超过了北洋军。这扩编后的兵力上也是增加不少,一个步兵营从以前七百人攀升到了八百人,一个步兵团从两千五百人攀升到了三千人。而一个师的总人数从以前的满编九千六百余人到达现今的一万一千五百余人,这个数量的兵力上已经接近北洋军的中央师了。
如此大幅度增加火力的扩编行为,耗费自然是不小的,国民军要想把全部十几个师完成扩编,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夫是不可行的,而考虑到在战争中各部队都会有所损耗,要补充这些损耗可能就占据福州兵工厂近半产量了,要腾出产量为部队扩编提供军械的话就更困难了,所以短时间内,这种完成了扩编的部分也就只有第九师一个了。
程子贤再抽调了部分增援第二连后,他也是不睡了,而是起来等待了消息,果然很快就传来了消息,第一连也已经突破了正面之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程子贤仔细想着,然后道:“现在前面的那些还是北洋第三师**旅的部队吗?”
来传令的中士似乎也不太清楚,当即道:“这个不太清楚,都是穿着青灰色的军服!”
这说了等于没说,北洋军和安徽陆军都是穿着青灰色的军服,要分别他们的话除了正式番号外,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这一次,程子贤并没有立即给第一连派遣援军,而是等着,并且命令前线之第二连放缓进攻步伐,配合第一连,两者相互掩护,免的被袭击侧翼。
程子贤虽然还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但是直觉已经告诉他,这事不是那么简单,这背后绝对有着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要发生或者是正在发生!
第三百四十六章 巢湖激战(三)
巢湖东南十余公里外的东关镇上,布满了众多的身穿棕绿sè军服的国民军士兵。此地名为东关镇,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乃是一处要紧地方,算得上是巢湖的东南门户了,也是离开长江沿岸平原后进入巢湖附近丘陵地区内的第一个小镇,拿下这个小镇后就能够沿着裕溪河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推进,直抵巢湖城下,随后更是能够进入巢湖(湖泊)内。其军事价值基本上和裕溪河和长江的交界口裕溪口不相上下,而裕溪口位于长江岸边,基于南方联军掌控了海军,江边的裕溪口必然会受到来自海军方面的猛烈炮击,所以北洋军很干脆的并没有在裕溪口设立阻碍,只是部署了小股部队用于监视,。国民军大举渡江之后,这些duli旅的部队就一股脑的退往巢湖方向了。
按照第二军司令部内的众多参谋们预计,北洋军坚守裕溪口的话必然是自取灭亡,不守也是情理之中,而既然不守裕溪口的话,那么北洋军可能就会退守到东关镇一带,利用这些的丘陵地形部署方向,作为阻拦国民军北上的第一道阵地。
事实上,第二军指挥部给第九师发去的命令当中,也是尽快北上,攻占东关镇,为大军取得沿着裕溪河继续往巢湖前进的桥头堡,而庄先河也是预计在这里可能会有一场硬仗,所以才会极为谨慎的调遣了主力部队到达后才打算攻下东关镇,并没有给全军的先锋第92步兵团下达类似一定要攻克东关镇的命令。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出乎了庄先河的意料之外,前线的第92团甚至连主力都还没派遣,只是一用了一个营就是拿下了东关镇的前线大部分阵地,而担任前锋营的第一营营长程子贤回报,昨夜在东关镇防守的北洋军duli旅的千余人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不到数百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老弱残兵而已,第一营只花费了三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彻底击溃这一股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部队,随即控制了东关镇。
虽然结果和庄先河乃至第二军指挥部内的众多参谋官们预料的不一样,北洋军非但没有在东关镇进行坚守,反而是放弃了东关镇,临战前选择了收缩退兵,这让国民军上下大为不解的时候,也没有影响到第九师的正常进军步伐,毕竟第九师本来就是要拿下东关镇的,现在拿下了总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庄先河也是极为谨慎的给第二军指挥部上报,详细的汇报了东关镇一事,并且着重的说明,拿下东关镇并不是因为自己战力凶猛,而是北洋军的主动退却。
北洋军临时放弃这么重要的这一个地方,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尽管前线的程子贤乃至后方的庄先河都不知道北洋军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他们知道的是,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而已。
夺下东关镇后,身为前锋的第一营并没有停留,当天下午就已经离开东关镇,随即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军,而目标乃是林头镇,实际上前锋的第一营刚走,后方的第92步兵团剩下的主力部队也继续北进。如果从地图上来看的话,就可以发现第九师的前进方向是很简单的,那就是沿着裕溪河进军。
这一点并不是没有理由的,而且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后勤运输的问题。裕溪河虽然不大,但是也足以承担一部分军事物资的运输,而用河道运输总比用陆军徒步运输方便的多,某种程度上,国民军之所以把芜湖这里当成主攻方向,并且把巢湖当成了第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因为裕溪河的存在。
由于裕溪河连接了长江,那么国民军后勤部运输补给的时候就能够充分利用这条小河为前线大军运输补给,虽然由于运量的问题不能够完全的满足前线大军的需求,但是也能够解决相当大的一部分,基于国民军海军的存在,只要国民军能够控制住裕溪河沿岸,那么就能够通过裕溪河进入巢湖(湖泊),然后直抵巢湖北岸的合肥,通过小型运输船源源不断的为合肥方向的大军提供补给。
这个年代的军队作战,对于后勤运输线的要求可是极为的依赖,没有一条稳固并有效的后勤运输线,是很难支撑前线大军进行大规模战斗的。而路上徒步运输的麻烦国民军已经尝试过好几次了,进攻皖南和江西的时候,为了给前线数万大军提供足够的后勤补给,后勤部可是足足征集了六七万的民夫,通过肩挑独轮车拉等方式翻山越岭为前线大军提供后勤补给,可是让后勤部吃足了苦头,而且耗费庞大,单单是这些民夫们的吃喝拉睡就是一批庞大的开销。
七月份陈敬云宣布要北伐后,国民军从粤北和江西的数个方向向湖南进攻,依靠的大半也是路上徒步补给,让后勤部苦不堪言。所以在制定皖南渡江作战计划的时候,孙广亮就是很严肃的告诉那些打仗平时不懂得节省子弹炮弹,没了炮弹子弹就只会找后勤部要的陆军将领们:如果在皖南地区发动大规模的渡江作战,渡江作战的部队超过六个师,并且距离超过长江沿岸三百公里之后,后勤部就无法保证前线部队的物资供应,哪怕是后方的数个兵工厂有着源源不断的弹药生产出来,后勤部也没有足够的运力把他们运输到前线去。
国民军的运输补给线中,军粮运输较为简单,国民军除了在控制区内收获的大批赋税粮食外,还大量从东南亚进口粮食,这些粮食按就近原则,由后勤部调配给各部队。而军服、军鞋、乃至子弹炮弹枪支军械等需要工业生产的军事物资中,这些生产军事物资的工厂一般都是沿海城市,比如福州,浙江,乃至上海等地,而向外调运的时候也是通过海运为主,并且集中运输到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进行囤积,为此后勤部在上海、南京、广州都建立了大型的后勤物资调配中心。随后从这些调配中心中通过各种交通手段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