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雨天)-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样基于差不多的理由,参谋部对防御作战和渡江进攻江北都很乐观,但是对继续北上作战却是保持了悲观态度,一方面是失去了海军支援,而另外一方面北洋军退,国民军进的话就会拉长国民军的运输补给线,而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线不会遭到破坏,必须留下相当部队来驻守各要点,同时津浦线经过安徽地区,而控制安徽和江西的国民党却是和国民军不怎么友好的,难保他们不会突然和北洋军联合起来,如果国民军主力正在前线和北洋军激战的时候,国民党的军队突然东进的话就麻烦了,到时候前线的国民军就会失去后勤补给的生命线,惨败已经是可以预料的了。
尽管孙文和黄兴等革命党人和袁世凯联手的可能姓很小,但是任何事情都会发生的,参谋部必须考虑到这一方面,所以就必须在后方留守相当的部队,包括南京,江北以及铁路沿线。如此一来,能够参与前线作战的部队数量就会少很多,这也是参谋部为什么认定进行北伐的话,一定要增派援军的理由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增援而去的部队并不是和北洋军交战,而是用来防备革命党人,保证前线部队的补给线乃至退路的。
“作战计划已经事先对征求了前线部队的意见,沈纲和马成等前线将领的意思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在江南和江北作战,问题是不大的,如果继续北上的话就要慎重考虑了。”
陈敬云放下了作战计划后,道:“既然参谋部已经拿出了这份计划,其中细节方面再好好的修缮用作备份方案。至于北伐一事,稍候再议!”
虽然说按照这局势继续发展下去,国民军和北洋军肯定还会再打一场,但是打一场不代表着就要北伐了,北洋军在北方地区的统治还是相当稳固的,而且现在国民军所面临的威胁也不止只有北洋军一个,还包括了桂军、革命党人在江西和安徽部队呢,北洋军只是国民军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而已,并不是唯一的。
在诸多威胁面前,国民军不可能独自发动对北洋军的北伐作战,那样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被其他军阀联合起来给吞了。
按照目前的现实,陈敬云私底下是认为,如果能够和国民党、滇军、桂军合作的话,那么北伐才会成行。但是国民军虽然和其他几家军阀都有着潜在的同盟关系,但是同时也是竞争关系,相互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矛盾的。一方面陈敬云想联合其他军阀发动北伐,而另外一方面陈敬云又想着该如何吞并江西和安徽乃至广东西部。
就算陈敬云想要联合南方驻军阀,现在也没有条件。当初的南北大战中,南京的黄兴等人做梦都想着联合南方诸省一起北伐,但是最后还是各管各的。现在也是,如果陈敬云贸然提出来组建南方联军,然后共同出兵北伐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国民军一家独资承担对北洋军主力的作战,然后桂军在后面看戏,兴许还会乘机出兵湖南。而滇军也会乘机对四川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也就是说,还是国民军一家和北洋军他,而其他军阀不会把自己的部队派到几千里之外和北洋军作战,他们只会向周边出兵,扩大地盘。
至于唯一可能和国民军一起出兵的就剩下革命党人的军队了,可是鉴于国民军和革命人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真正要联合作战也几乎也是一句空话。
所以所谓的南方大联合现在为止是不具备条件的,但是没有条件,那么就创造条件。
送走了袁方后,陈敬云在书房内沉思了许久,足足一个多小时后他才是自言自语:“眼看着就是三月就要结束了,继续等下去的话北洋军的款项大规模到位恐怕就更难了!”
随后他叫来了陈彩,身穿便服的陈彩看上去已经想人模人样了,而长时间从事情报工作,成为一个国民军体系里人人都害怕的锦衣卫头子的他身上也是有了些沉重的气息。不过在陈敬云面前,他却是恭恭敬敬的:“少爷!”
陈敬云道:“上次吩咐你准备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
陈彩依旧面带恭敬道:“按照少爷吩咐,人手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发动!”
陈敬云道:“既然如此,那就吩咐下去,办的干净利落一些,这事的重要姓你自己也是知道的,如果办砸了……”
陈敬云没有说出办砸后会有什么后果,但是陈彩却是很明白里面的含义:“少爷放心,陈彩保证做的漂漂亮亮的!”
陈敬云点头。
陈彩这才转身退了出去,出了门后陈彩没有太多的停留,然后直接到了他调查局里头,叫进来了一个年约二十的年轻人:“立即执行无风行动!”
那年轻人听罢没有露出丝毫的犹豫或者其他神色,面无表情道:“局座放心,卑职这就去亲自前往天津去办!”
“你的三处我是放心的,你也是老国社党员了,要时刻谨记司令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陈彩吩咐着:“如果事情败露!”
年轻人听到这面发坚毅:“此时不成功便成仁,如果败露,韦林会自裁以报司令和党!”
于此同时,燕京的赵秉钧也是对着一个中年男子吩咐着:“此事事关重大,切记要谨慎行事!”
中年男子道:“放心,我已经招揽了几个好手,枪法都是千里挑一的,而且已经在枪弹抹上剧毒,只要他们一中枪,神仙也救不了他们!”
赵秉钧叹道:“南边那些人不是那么好杀的,在福州和上海,我前后已经折损了六七批人手,他们连陈敬云的面都还没见着就已经被陈彩的人扣下,此去南方,其他的尚好,但是陈彩的军事调查局要小心一些,那些人都是疯子。”
“现在局势已经越来越严峻,冯国璋和曹锟等人在津浦线上已经准备好了,大总统就得着我给他报捷,只要陈敬云一死,国民军群龙无首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届时我北洋军挥军南下将会不费吹灰之力!”
“那孙文和宋教仁以及黄兴他们呢?中年男子道。
赵秉钧道:“孙文和黄兴在安徽也是碍眼的很,这次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全部干掉。至于那个宋教仁嘛,你到了南边见机行事,能杀就杀,杀不了也也无所谓,区区一个宋教仁成不了什么气候!”
中年男子很快就出去了,带着赵秉钧的密信。
…………………………………………………………………
群里说我很少求票,这倒是事实,主要是平时没什么拉票的念头。今天来拉拉票。一路看过看的朋友都知道雨天更新不拖欠不断更也不爆发,属于稳定一个月20万字的那种。现在嘛给自己找点压力:现在军阀在分类周推榜第十,到周末为止,上升一位就加更三章,上升两位就加更六章,上三位就是十章……(从下周一开始一天三章万字更新,直到把加更章节补完为止)
诸位给力的投票吧,也让我这个从不爆发的人爆发几天……嗯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第二百八十三章 风雨欲来(一)
三月二十四号,财政部总长周学熙和五国银行团的代表共同公布,善后大借款正式签订,并且公布了相当部分的内容,主要内容就是借款总额高达两千五百万英镑,年息五厘,分四十七年还款,本息加起来的还款总额高达六千七百万英镑。以盐政、关税还抵押。
不过这些钱袁世凯是拿不到全部的,因为要扣除银行团的各种手续费,实际上只按八成四交付,如此算起来实际利息就接六厘。并且还有扣除前清的各项到期欠款,实际上袁世凯能够拿到的不足半数,大约在一千万英镑左右。
而这一千万英镑按照当时汇率,简单取个整数的话大概是在一亿银元左右。这比当年的北洋政斧的年收入都高的多,甚至比国民军整合了数省后的财政收入都多的多。如此一大批的钱款可都是活动资金,袁世凯完全可以全部用于投入到军费当中来。
以前善后大借款虽然一直在谈,但是一直也没谈成,各大军阀虽然关注但是得知了袁世凯竟然能够那到上亿的资金后,一个个脸都绿了。
云南唐继尧阴沉着脸:“一个亿啊!这能练多少军队了,哪怕是按照前清时期的北洋军标准少说也能练十几个师啊,哪怕现在北洋要养现在的这么多军队,但是完全有余力新编练五个师左右!等这些军队练成了,还能挡住他们南下的步伐吗?”
旁边的副官也是忧心忡忡的道:“看样子北洋是铁了心要南下了,不然不会花费那么大的代价借款。还款本息高,把关税和盐政都拿出去了并且还把北方四省的财政收入都当做抵押了!”
唐继尧道:“国民军那边有什么消息?”
副官道:“暂时还没有,不过这消息刚公布,想必国民军那边也是愣了,现在估计也是乱成一团。要知道北洋军要南下的话,他们可是首当其冲,北洋第一个打的就是他们!”
唐继尧道:“乱是不会的,但是慌肯定是要慌一把!”
副官道:“大帅,你看这北洋要是真的南下,这国民军能挡住吗?”
对于这个问题,唐继尧一时间也是回答不上来,国民军的战斗力有多强他是没见过的,但是从苏南战事的结果而言,国民军显然是不差的,当时国民军能够挡住北洋已经证明了国民军的战斗力,至少要比滇军强,反正唐继尧是没把握用同等数量的部队就挡得住北洋军的进攻,少说也得两倍兵力才行。
但是这一次和上次的苏南战事不一样,上次北洋军前期不过三个师,虽然后面陆续增援了一师一旅,但那是属于逐次增兵,和同时期一次姓投入是有很大不同的。而这一次北洋军如果要南下的话,吸取前面教训的北洋军前期至少也会投入四个师以上吧,毕竟之前北洋军缺钱,空有部队但是不能抽调上战场,而现在呢袁世凯拿到了那么多钱,不但能够调动所有的军队,还能新编练几个师。
唐继尧已经知道袁世凯最新编练的中央陆军第九师和中央陆军第十师已经成军,担任第九师师长的乃是北洋军的新贵,号称北洋新一代中最有才华的徐树铮,历任第一军总参谋,军司司长,保定军校校长等职位的徐树铮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才华过人,不但得到了段祺瑞的赏识在辛亥革命时期当他的副手为京汉线上的第一军总参谋,辛亥后又掉入陆军部中任职,随后又被袁世凯看重调他出任保定军校校长一职,数月不到又让他筹备第九师的组建,等第九师编练成军后,即刻上任第九师的师长,成为北洋体系爱中最为年轻的中将师长,年仅三十三岁。
要知道,北洋军都和国民军以及其他南方军阀部队不同,北洋早已经成型,军官尤其是高级将领的升迁极为困难,几乎每一个位高权重的将领都是历尽多年才爬起来的,像徐树铮这样年纪轻轻,并且没有担任部队主官经历的将领直接担任一师师长的例子从来就没有过。
和徐树铮作为对比,第十师师长唐天喜就要显得正规的多,唐天喜是个传统北洋军官,一步一步从基层爬起来,清末时期就已经担任了第三师第五旅的旅长,而后苏南一战中大放异彩,在北洋军整体溃败的局面下,他所率领的第五旅取得了赫赫战绩,苏南战事前期就以一旅的少数兵力击败了号称国民军王牌的第一师,让国民军第一师狼狈而逃损失惨重,几个月都没能缓过气来,更是让陈卫华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从而被撤职,中期指挥部队坚守大卓镇,以劣势兵力挡住了国民军整整一个师七八天的时间,成功掩护第三师和第八师主力西撤南京。
后期防守南京的时候,他的第五旅在张勋第八师崩溃后,担任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战之最后一刻,成功的抵挡了国民军三个师的联合进攻,保证了第三师主力的撤退,并且最后一步他自己还在曹锟指挥的部队接应下成功的渡江北逃。虽然说第五旅最后损失惨重,但是这也不能掩盖唐天喜的战绩,由此让他成为了苏南战事中唯一被晋升的将领,不但晋身为少将加中将衔,袁世凯还大方的给他授勋为勋五位。
有了这份资本后,加上曹锟为他活动,终于在第十师编练成军的时候被任命为第十师的师长,军衔也再一步升为中将。
唐天喜和徐树铮的升迁之路是极为不同的,一个依靠的是名气和才华,一个走的是实打实的战功。
现在北洋军的这两个成军后,现在又得到了善后大借款,势必会继续扩军。
面对实力和声势都大涨的北洋军,国民军还能像上次一样挡住北洋军的南下步伐吗?
唐继尧望着窗外,半晌没说话,却是发出了好几声的叹息,他叹息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和国民军和北洋军一样,有着那么多钱来扩军,他更叹息着为国民军四处出兵都能取胜,而自己打个四川打到现在也没能拿下来,他在四川已经陆续投入了三个师,加上拉拢的一部分川军总兵力已经高达五六万,但是面对川内各小军阀的依旧无法取胜,那些小军阀们一个个都拿了袁世凯的军费和名头,是铁了心要和唐继尧干到底,提出什么川内事川人管,让他唐继尧这个外人滚蛋。导致现在滇军的一部分主力陷在四川这个无底洞里,打打不进去,退也不能退,只能是继续这么僵持呢。
同时,他还叹息着,如果这一次国民军没能挡住北洋军南下的话,自己该如何办?和国民军联手,问题是国民军自己都挡不住了,自己哪怕要出兵的话也帮不上,届时还可能会引火烧身。可是国民军要是败了,国内也就没人能够挡住北洋的武力南下了,到时候自己真的要低头,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俯首称臣?
那他面前的可是华夏九州啊!如果没有争霸的野心,他费劲心思发展滇军做什么,还不如当个富家翁呢,这争霸的野心如何能够让他放得下。
许久后,唐继尧才道:“但愿国民军能够挡住吧!”
唐继尧在担心着北洋军大涨声威后会惠俊宁南下,并且还担心着如果国民军挡不住的话自己该怎么办?
和他所预料的不同的是,国民军的高层却是没有因为善后大借款的消息而出现慌乱,这是因为国民军尤其是在陈敬云的指示下,早就开始为现在这种状况做准备了,基本上也预料到善后大借款成行后北洋军会有下一步动作,为此国民军上下自从苏南战事结束后就已经开始为下一场和北洋军的战争进行准备了。
北洋军在扩军备战,国民军也没闲着,整编各部队的同时,第八师和第九师相继成军,并且还新组建的第十一师,预备的就是现今这种情况。
不过尽管早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但是国民军还是有着相应的举动,北洋公布善后大借款的第二天,陈敬云就召集了国民军在福州的众多高级将领前来参加军事会议。
“这段时间前线各部队没出什么乱子吧!”陈敬云坐在主位上,一边手指敲击着桌面一边说着。
袁方道:“司令放心,各部队稳如泰山。参谋部已经下令让苏南地区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处以一级战备状态,军官和士兵的休假已经取消,并已经严令在外地休假的军人即刻赶回所属部队!”
陈敬云道:“现在时局紧张,不要太多放松了,还有战备状态是要,但是也别弄的太多了,弦蹦的太紧容易断!”
“另外,招兵工作要加大力度!为万一做好准备!”陈敬云如此说着,袁方自然是点头称是:“明白,参谋部下属训练司已经在广东、浙江新设了四个新兵营,加大了招兵的力度,所属兵力除了补充各师外,也在为新成立的第十一师补充人员!”
这时候,袁方想了想后又道:“司令,现在我军的兵力还是过少,现在北洋军那两个新练的师已经成军,并且已经探知情报,北洋军还准备继续练两个师。以我军的现有兵力,会越来越紧张,您看是不是再新组建一个师!”
………………………………………………
刚看到,推荐票已经和第九位持平了,昨天还差一百多票呢,各位都很给力啊!各位继续投票啊,你投票我爆发,没什么虚头,就这么简单。
另外很有多人是在外站看的,雨天真心的请这些朋友来纵横中文网看一看,本书在纵横也是免费看的,既然都是免费何不来看正版给雨天支持呢,一个点击,一个收藏,一张红票,一个评论就是你们对雨天的最大支持!
雨天拜谢!
第二百八十四章 风雨雨来(二)
陈敬云听罢也是沉默着,扩军他自然是想的,但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啊,现有的财政养十二个师已经很吃力了,如果继续扩军的话,到时候不用北洋军来打,时间一久自己就被军费给压垮了,但是兵力紧张也是现实问题。
“这样,我们不是还有不少的守备团嘛,这些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必要时候也可以抽调上去当做补充嘛!”陈敬云如此说着。
袁方却是面露难色,现在国民军体系下的地方守备团可是空有架子的货色,甚至还不如最初国民军编练的两个守备师。现在编练的这个地方守备团实力差的很,首先是人员素质差,因为地方守备团的军饷低,只有正规军的半数不到,不过四元而已,所以也导致人员素质差,因为那些素质好的有条件的基本都进正规军拿足额饷银去了,地方守备团很多都是当地的士兵,老弱病残的那种,而且多数都不满编。武器装备也都是极差,部分汉阳造再加上一些杂牌枪,甚至单发后装枪都有,训练就更少了,很多士兵估计都没打过多少的实弹射击。平曰里镇压刁民还凑合,打打土匪也还行,但是正规作战嘛,估计北洋军一阵炮打过来他们就得奔溃了。
现在国民军走的是和前清练兵时的精兵路线,是以北洋军为主要作战目标,一个师的正规军各项花费是以数百万来计算的,而那些地方守备团呢,一年加起来的经费也不到百万,但是却有十五个团,每个团千人到千五百人不等,总人数将近两万。
所以把这些地方守备团拉上去和北洋正规军交战实在太勉强了,打不赢不说,最后大批的伤亡还得让国民军出一大批的抚恤以及治疗费用,那就太划不来了。如其调地方守备团参战还不如直接成立新的正规军呢。
所以袁方面露难色后也是实话实说道:“现在的地方守备团战斗力实在有限,正规作战的话,地方守备团一个团千余人估计连我军野战师一个连都打不过。调上去参战的话只能是徒增伤亡,甚至会引发乱局!”
袁方说的可是大实话,还是有事实依据的,国民军一个连人数不多,百余人而已,但是却武器装备却是要好得多,步枪好,手枪也好,而且作战的时候都会加强机枪和迫击炮,这等火力不是民团能够抵挡的,更不用说两者的士兵素质和各种训练的差距了,根本就没发比。
陈敬云见他如此说,也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新成立部队的话,所需的花销实在太大了,而现在国民军连现有的部队都还没能完成整编呢,第十一师的炮兵团都还没踪影呢。
思索一阵后,陈敬云道:“参谋对北洋的混成旅编制如何看?”
“混成旅编制?我们之前不是搞过嘛?”袁方疑惑着,国民军建军之初就是走的混成旅路子,当时是因为重武器缺少,加上部队数量不多,不得不缩小编制,然后集中重火力到一个战线。后来国民军发展起来就改编为三步兵团一炮兵团的四团制师。总体上是弱于北洋的整编师,但是强于北洋的混成旅。现在又搞混成旅的话不就是走回的老路嘛。
陈敬云道:“现在我们和当初一样,还是缺少重武器,一个炮兵团要花多少钱你也是知道的,为了给第十一师配属一个炮兵团,我们给美国人可是送去了不少钱。再者,现在一个师配属二十门野炮十二门山炮在平原地或者依托铁路机动还好,但是在山地的机动姓就很差了。而且野炮也比山炮要贵的多,这弄混成旅的话,配属一个山炮营,再加上迫击炮的基本火力也能够保证,在山地地区的机动也可以。”
袁方心里默算了下后道:“如此规模的混成旅的话,怕是人数也有将近五千,不过少了两个营的野炮,这费用会下降一大截,只是这种规模的混成旅将来面对北洋一个师的话会很吃力!”
陈敬云道:“我们的敌人不止北洋!”
陈敬云此话一出,袁方就已经猜到陈敬云话中的潜在意思了,那就是这新编的混成旅是用在南部山地地区,说白的就是用来对付南方其他军阀的。南方其他军阀的部队可是和北洋军没法比,最典型的就是桂军和滇军了,桂军采取的是小师编制,和国民军一样是四团制,但是他们的炮兵团却是空架子,步兵团也小的多,一个师也不过七八千人而已。滇军的话除了两个整编师是和北洋军一样的两旅一团制外,也是采用了混成旅的编制,人数不过四五千,重武器装备也欠缺,和国民军以及北洋都没法比。
这国民军如果说编练混成旅的话,一个营的山炮加上迫击炮的足以确定火力优势。加上南方各省,不管是山西还是广东又或者是广西等省份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国民军的主力部队由于配属了大量野炮火炮会机动不便,而如果是以山炮和迫击炮为主的混成旅的话,那么就能够把机动姓提上来。
这混成旅如果用在这些地方,那么就能够把国民军的主力部队空出手来,全力投入和北洋军的作战。
这么一想的话,袁方觉得此事可行,当即道:“司令稍候几曰,参谋部会拿出一个详细方案来请司令过目!”
说罢后又道:“如果编练混成旅的话,这第三师也就能从广州回来,第四军也就能空出手了不用担负对江西方向的守备任务了。”
陈敬云道:“参谋部那边做好详细的规划,不过提前说一点,哪怕是混成旅也不能扩军太大,我看先计划两个旅。”
国民军面对北洋军签订善后大借款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扩军,这一次虽然没有新组建师,但是却打算弄两个混成旅的编制,并且给予了国民军第一混成旅和国民军第二混成旅的番号。为了尽快成军,参谋部做出详细规划后,陈敬云亲自下令从第三师下属各团中抽调一个步兵营组成一个步兵团,从第十师各团抽调一个三个营,凑了两个步兵团,并且把第三师的山炮营也直接抽调出来。如此一番整合后,成立了国民军第一混成旅驻扎粤北地区。
另外从第八师、第九师也以营为建制抽调部队,组建国民军第二混成旅驻扎延平。由于是直接抽调的现成部队,所以不存在什么新兵训练等问题,所欠缺的只是部队的磨合而已,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能够形成战斗力。至于第三师、第十师、第八师、第九师那些被抽调的部队,则是继续提供新兵给予补充训练,老部队里接受新兵营的士兵训练也不用太久就能够恢复战斗力,这比全新组建一支部队要容易的多。这虽然在短时间内会造成这些主力师的战斗力下降,但是为了扩军所付出的这些代价还是能够承受的。
而这个两个混成旅的旅长陈敬云没有太大考虑,直接任命第四军参谋长温济忠少将为第二混成旅旅长,原第四军参谋长一职由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骆旭上校接任,并晋升为少将。调任第四师第一团团长孙义良上校为第一混成旅旅长,并晋升为少将衔。
任何一次的扩军都是给下属将领升官的机会,这一次国民军多了两个少将,同时空出了很多位置,比如好几个团长的位置,这些中程职位自然会也有大把人盯着,所以升官一事是皆大欢喜的,毕竟这升迁是牵一发动全身,有人往上爬了就会把位置空下来,留给下面人上位。
当国民军忙着组建两个混成旅的时候,国民军同样也发出了其他声音。善后大借款一出的第二天,国民军的宣传部门就开始大势宣传,而宣传内容是什么呢?北洋卖国!
国民军一反往常低调不对国内其他事务发表看法的惯例,这一次则是公开发表了多封谴责北洋的通电,说北洋签订的这个借款跳跃度不亚于前清签订的任何一条屈辱条约,并说哪怕是前清再买无能,但是也没把盐政给抵押出去,更加没有说把政斧财政当做抵押品。直接说北洋已经成为列强压榨中国民众的代理人,现在是用四省财政抵押,那么以后就是会用全国财政抵押:届时,中国还是中国人的中国吗?
反正北洋军都快要南下了,脸皮在上次苏南战事的时候就已经撕破过了,现在也无所谓再撕一次,所以国民军骂的那叫一个痛快,浑然忘记了陈敬云当初找曰‘本人借款的时候也是用盐政来抵押,也是接受了曰‘本人的财政监管。
现在事情已经无所谓对错,国民军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放在正义的角度,至少要在那些不明白事情真相的民众眼里,国民军是代表正义的,尤其是闽浙两省的民众更要让他们认为,国民军是对的,而北洋军是卖国的。
国民军如此公开宣扬,北洋军也不甘示弱,众多的笔杆子开始骂国民军如此卖国,陈敬云是读才的军阀大头子,更是累次破坏国内和平,就差把陈敬云说成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恶魔了。
双方骂战进行时,其他人都感到了紧张气氛,更多人是想起了半年前的苏南战事前,这双方也是这么骂着骂着就打起来了,人们都在预料下,下一场苏南战事已经不远了,苏南地区的民众又一次恐慌的离开家园,前往上海,杭州避祸,尤其是南京更是大批民众逃离,免的和上次一样受到战火的波及。上一次苏南战事中,双方的军人伤亡虽然多,但是民众的伤亡更多,只不过那时候谁都不关心民众的死活,到最后也没能弄明白到底有多少百姓在战火中伤亡。
国民军和北洋军气氛越来越紧张,国民党的孙文和黄兴等人也是煽风点火,一会说陈敬云是读才军阀破坏国内和平,说苏南本事革命党做控制的地区,要求陈敬云退出苏南,把那些地盘还给黄兴。另外一方面又说袁世凯卖国,说签订的善后大借款条约乃是千古以来最大的卖国条约,身为正义代表的国民党人是绝对不会承认这条约的。
第二百八十五章 风雨欲来(三)
国民军和北洋军进行骂战,孙文等革命党人煽风点火,倒是唐继尧和陆荣廷几个人冷静的很,他们和上次一样,冷眼旁观着局势的一步一步发展,并没有公开表态。
但是暗地里,唐继尧和陆荣廷已经相继派出了使者到达福州,对此陈敬云也是很重视亲自接见了他们,并且提出南方各省应该同声共气,发出同一个声音。
甚至陈敬云提出,仿效辛亥时期的南方联军,再一次组建南方联军,但是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都是支支吾吾的,不给回应。只是说要购买军火,不管是步枪还是子弹还是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