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雨天)-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如果俄国去海参崴的话,至少短时间内日军就不担心黄海的补给线被切断,等联合舰队休整过后直奔海参崴而去,到时候只要把他们堵在海参崴港口内,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依旧是一场胜利。

现在去旅顺的话,就算现在日‘本海军依靠距离以及航速的优势提前抵达旅顺外海,但是也不可能获得什么补给以及休整的时间,也就是说到时候日‘本联合舰队的情况并不会比从金兰湾出发的俄国海军状况好到哪里去。

更不用说到时候旅顺港口内的俄国第一舰队肯定是会出来接应的,那么到时候日‘本联合舰队需要面对的就是旅顺港口内残存的第一舰队以及增援而来的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第三舰队的全部力量了。

到时候敌我数量明显,是否还能够取得胜利就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了。

五月二十八号,一艘日‘本海军的巡洋舰再一次在黄海海域发现了俄国舰队,当天晚上日‘本海军汇集了一批雷击舰对俄国海军舰队先后展开了两次鱼雷夜袭,可惜战果不大,只是击伤了一艘俄国装甲舰。

不过几艘速度较快的日‘本驱逐舰却是一直尾随在俄国海军后头,并全程向联合舰队汇报俄国海军的动向。

五月二十九号上午十点,俄国海军太平洋第二舰队抵达距离旅顺一百海里外,也就是中国山东正东面海域。同一时间内,在俄国海军东北方向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里,东乡平八郎下令‘全舰队出击’。

一个小时后即上午十一点十五分,日‘本的先遣巡洋舰队和俄国海军舰队发生试探火。

同时,从数天前就开始准备出港接应的俄国海军太平洋第一舰队经过大半天的生火、调整准备后,正式冲出了旅顺外海。

其残存的第一舰队为了接应增援舰队,甚至把伤痕累累的战舰都给拖了出来,不过随后和留守封锁旅顺港的日‘本海军发生交火,缺乏主力舰的日‘本留守舰队发动了所谓的‘白昼鱼雷强袭战’,其数艘驱逐舰以及十多艘鱼雷艇发起了近乎自杀式的鱼雷攻击。

就在俄国海军第一舰队和日‘本海军留守舰队交战的同时,八十海里外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和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以及第三舰队的交战也是进入到了!

真正决定日俄战争胜负的黄海大海战已经是爆发!rg

第一百五十二章日俄大混战

1905年5于29号上午十二点三十分,从东北方向高速疾驰而来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和俄国海军相距不足七千米,随后不到五分钟后,双方的主力舰都是相继开火。

在这个时候,双方的这两支庞大舰队是呈现将近一百二十度的夹角相遇,俄国海军是从东南而上,航向非常明确那就是直奔旅顺,而日‘本海军则是从东北而下,战略意图也是非常明显,也就是试图依靠航向和航速抢占t字头,以侧舷的全部火力迎战俄国的舰艏火力。

等到了下午一点钟的时候,俄国海军的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眼见着自己继续高速直奔旅顺而去的话,估计还没进入旅顺岸炮的射程就被会日‘本海军的t字头拦上了,所以下令向右转向七十度。

这个转向相当重要,因为这一转向不但避免了撞上日‘本联合舰队的侧舷火力网,而是更是造成了双方相向接近的局面,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的话,那么接下来日‘本海军和俄国海军就会爆发一场最为标准的战列线交战。

然而东乡平八郎却是不甘心放弃,他利用己方的速度优势再一次下令向左转向,试图再一次抢占t字头。

作为对应,俄海军的罗日捷斯特文斯基在短短二十分钟后再一次下令向左转向,不但试图避过东乡平八郎的t字头,更是希望把航向更正到北方,向前来接应的第一舰队靠拢。

就在双方最高指挥官下达了一系列的转向、加速、减速指令后,东乡平八郎没有获得他理想中的t字头,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是没能反抢t字头。

经过一连串战术机动后双方不但没有形成各自理想的战术条件,反而是使得双方舰队的队形都发生了混乱,俄国海军的第一分队、第二分队都是一头扎进了日‘本联队舰队中,双方各自的主力舰在仅仅数千米的距离上相互轰击着,而第三纵队则是因为混乱的机动,最后竟然脱离了大部,跑到了前头。

日‘本联合舰队那边虽然整体情况要好一些,保持了整体队形,但是依旧没能抢占至关重要的t字头,最后只能以混战的方式爆发战斗。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后,双方爆发了人类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舰队决战,双方加起来数十万吨的舰队在旅顺外海不断厮杀着。

在这场混战厮杀中,虽然俄国海军汇集了三个太平洋舰队,战舰总数和吨位都超过了日‘本联合舰队,但是双方的训练差距比较大,而且日‘本方面在速射炮以及航速方面都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大规模混战的两个小时里,俄国海军的第一分队的博罗季诺号、鹰号、西索依号先后遭到重创,第二分队的奥斯里雅比亚号、纳瓦林号两舰也是被日军的舰炮命中多发炮弹,其中的纳瓦林号更是连炮塔都被炸飞了好几个,战斗刚开始不久就是因为弹药殉爆已经大火被迫撤出战斗。

奥斯里雅比亚号更悲剧,它遭到了多艘日舰的围攻,并且在支撑到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后沉没,由于该舰乃是第二分队的旗舰,它的沉没导致了俄海军第二分队一度失去指挥,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俄海军损失惨重,对面的日‘本海军也好不到那里去,要知道这可是混战,双方在这片狭小海域里汇集数十艘战舰,不客气的说闭着眼睛炮手随便打一炮都能击中敌人。

日‘本联合舰队中的旗舰三笠号早在双方混战之前,就是被俄海军命中多发炮弹并引发了大火,迫使东乡平八郎带着舰队司令部转移到了日进号上,实际上三笠号被击中导致东乡平八郎一度丧失了对舰队的指挥权,也是导致双方爆发大规模混战的主要原因。

此外混战中,日‘本第1战队的富士号、第2战队的出云号、浅间号都是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其余各舰也或多或少有中弹。

可以说,主力舰当中日‘本联合舰队虽然没有战沉,但是依旧被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至于双方巡洋舰之间的交战,则是要更为残酷的多,俄国海军损失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被击沉了三艘巡洋舰,其他各舰也是遭受不小的损伤。

而日‘本方面的巡洋舰也是战沉了一艘。

仅仅说双方的这场海战来说,日‘本方面毫无疑问是获得了战术胜利的,它可算是一直压着俄国人打,不但重创多艘俄国战舰,而是当场就击沉了俄国海军的一艘战列舰。

但是从战略角度来看,日‘本联合舰队无疑是遭到了重大失败,因为日‘本海军需要的不是紧紧击沉那么一两艘俄国海军战舰而已,而是要把整个俄国海军送进海底或者把他们拦在旅顺之外。

然而在双方混战数个小时后,到了下午五点多,俄国海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总算摆脱了日‘本海军的纠缠,和同样损失不小的第一舰队成功汇合,然后双方驶向了旅顺港。

到了晚上六点左右,双方的主力舰已经是正式脱离了战斗,这一场世人瞩目的黄海大海战也终于是落下了帷幕。

黄海大海战的消息并没有被隐瞒太久,因为俄国海军太平洋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刚刚成功抵达旅顺港口,虽然舰队损失惨重但是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依旧毫不廉耻的向外界公布:自己的舰队已经顺利抵达旅顺!

尽管外人还不知道海战的详情,但是毫无疑问这场海战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日俄战争的局势,影响到了远东局势甚至世界局势。

次日,赵东云看着手中关于日俄黄海大战还的情报,不由得沉思了起来,由于情报来源有限,赵东云只是知道日俄在旅顺外海爆发了一场超大规模的海战,至于海战经过,双方损失却都不知道。

但是从双方向外界公布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日俄都是宣称自己取得了黄海大海战的胜利,日‘本一方更是宣称自己击沉了俄海军至少三艘战列舰,而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是通过电报向外界宣称:自己率领舰队至少击沉了四艘日‘本主力舰。

天知道他是怎么得出击沉四艘这个结果来的,估计是把击伤的都算上去了。

然而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但是从双方对外公布的消息来看,双方舰队应该是主力未损的。

“看来,这两边的海军还有的打!”赵东云放下了手中的报告,对于日俄双方的交战实际上他并不怎么担心。

现在日俄双方在陆地上几乎就是僵持,而海战的话也许对日‘本影响很大,但是对于俄国来说影响不大,就算把全部海军都给送掉了也影响不了辽阳、奉天周边的俄军胜败。

倒是日‘本那边,海军要是败了的话就会失去这场战争的胜利!

现在既然日‘本海军没能把俄国海军彻底干掉,那么接下来也就不难预料了,接下来的数月里双方肯定还会继续爆发各种海战,而且赵东云估计日‘本海军还会和以前一样,继续封锁旅顺港,所以对于日‘本海军而言虽然压力很大,但是要说俄国海军能够突破日‘本海军的封锁进而彻底破坏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其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日俄战争进行到今天,已经是和历史的日俄战争完全不一样,所以对后续战争的发展实际上赵东云也是很难预测了,只是不管胜负如何,赵东云现在都不关注,一方面是关注也改变不了什么,而另外嘛现在奉天还有一堆的事等着他去做呢。

自从上任盛京将军后,赵东云前期所做的大多是招揽人才组建幕府,此外就是到处要钱,他先是以救济难民、恢复民生的名义向朝廷、各省请求协款,朝廷批准后,户部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的救济款,同时谕令各省对奉天进行支援。

直隶的袁世凯率先表率,一口气拿出了四十万两银子给奉天,然后同样处于北洋控制下的山东以及河南都是拿出了十万两银子,有了北洋做表率后,其他各省也不好不给,南边的几个疆臣尤其是湖广、两江、广东等地的大佬们眼见袁世凯都拿出六十万两了,他们给少了可不好向朝廷交代,所以湖北的张之洞给了三十万两,湖南、广东、江宁各自给了二十两,江苏、浙江也是各自掏了十五万两,陕西给了八万,其他的江西、安徽、山西、四川都给五万。

这些给钱多少除了受到各省经济实力的限制外,更体现了赵东云的人脉以及威望。

为了向诸省要钱,赵东云可是不厌其烦,一个一个给各省督抚发去电报,人家给了钱后不管多还是少,都得一一发报去感谢,然后有些省份原先给的少了,赵东云又会厚着脸皮说不够,用电报讨价还价商定最后数额,比如陕西那边一开始以为是常年经费,只肯给每年两万,但是赵东云去电解释说是一次性经费,不敢久累诸省,于是乎陕西那边才加到了五万,但是赵东云依旧嫌不够,又是厚着脸皮要了三万,最后定在了八万之数。

拉下脸面向全国各省的督抚们要了一边钱后,赵东云终于是弄到了各省协济经费两百二十万两,再加上户部给的二十万以及赵东云在奉天自筹的十万,全部加起来的话赵东云手里头是有了两百五十万两银子的起步经费了。

这笔钱比赵东云之前预计的还要多了好几十万,之前赵东云以为能够从各省弄到一百五十万就不错了,加上户部和自筹的,估计不会超过两百万,但是现在却是弄到了两百五十万,有了这笔钱至少前期的难民救济以及恢复民生上,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虽然短时间内经费不缺了,但是这种不要脸皮找其他各省要钱只能急一时之需,要解决奉天的财政困局还是靠自己。

已经不知不觉进入经营地盘、发展工商业模式的赵东云在六月初广邀富商,举办起了他人生历史上的第一次招商引资。rg

第一百五十三章招商引资(一)

锦州李氏庄园内,李迩坚看着手中的账册,一边看是一边笑,让身旁的李夫人都是没好气道:“看着帐至于笑成这样嘛,不就是赚了几个钱嘛!”

李迩坚却是放下账册,继而摆出一脸正色道:“几个钱,你知道我们上个月布行那边纯利有多少吗?”

李迩坚一边说话的同时一边竖起了两个手指:“两万两,整整两万两,比我们前年半年的收益都多!”

李夫人却也是大富贵人家出身的,听见丈夫为了这两万两银子就大惊小怪不免又埋怨:“不就是两万两银子嘛,也没有多少!”

听到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工作赚了两万两银子竟然还没夫人鄙视,李迩坚顿时被气到了:“一个月两万两,一年是多少?那就是二十四万两银子,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下去不用三年我们李家就是东三省第一布行!”

不过李夫人却是依旧没有多大反应:“哦,不就是几十万两银子嘛,看把你欢喜成这样!”

富贵人家出身,而且嫁到李家后这李家也是富豪之家,所以她对金钱实在没有什么概念,对于她来说两万两和二十万两也是没有多少差别的。

李迩坚看着自家夫人一副视金钱为粪土的模样,他就是气的直接站起身来,他得找个人来恭维恭维自己这几年的生意成功!

不过他刚准备起身呢,他的那个略微微胖的长子李子泉就是走了进来,先是行了礼后李子泉走到父亲身边道:“父亲,金聚商行的陈先生、宝信洋行的冯掌柜还有潘家的潘老爷都已经在路上了,估计等会就到正门了!”

李迩坚道:“哦,走,和为父出去接人!”

于是就是头也不回的和李子泉出去了,留下李夫人在那里,那李夫人虽然知道这对父子是要出去办正事,但是依旧有些不满,自顾自嘀咕着:天天就想着赚钱,也不顾着家里!

说着的时候不免又是想着了自家的宝贝女儿李婉,今年都十九岁了,再不嫁人可就晚了,想起了李婉自然是免不了想起赵东云并埋怨起他来,身为母亲的她早就知道自家女儿倾心与那个赵东云了。

这个赵东云先不提他的学识才华以及其他条件,就凭他是当今国内最为年轻的封疆大臣就足以让李夫人满意无比了,如果女儿能够嫁给他不管是李夫人估计做梦都能够笑醒。

但问题是赵东云却是成了亲的,那赵东云的夫人方若莲此刻就待在南院里头呢,而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夫一妻制,这赵东云既然已经娶亲自然就没有李婉什么位置了,除非赵东云娶她为妾。

至于那些话本小说里提及的平妻在清朝虽然也有,但是只有在需要兼祧的情况下才能娶平妻,也就是说你的叔伯没有后代,需要你一个人负责多个房头的传代接种任务,那么就可以以一个房头娶一个平妻,除了这个特殊条件外,是没有其他法律所承认的平妻的。

话本小说提及的平妻一般是指‘外室’,也就是养在外头的妾。

而妾的地位自然就不用再多说了!

李家虽然算不算显赫贵族,但好歹也是传承百年之久的家族了,虽然近些年来没有子弟出仕,但是再怎么说也是富豪之家,按照李夫人的说法就是扔出去几万两银子都不带眨眼的那种!

所以李家自然是不愿意把李婉送给赵东云做妾的!

但是李夫人不愿意把李婉嫁给赵东云为妾,却也是不敢随便给李婉安排其他亲事,因为李家同样害怕触怒赵东云,要是李家擅自把李婉嫁了出去,谁知道赵东云会不会发飙,而身为盛京将军的赵东云一旦发飙,十个李家都承受不了他的怒火啊!

所以李婉的婚事就是这么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拖了下来,这换到其他家的闺秀估计早就嫁人了,也不用一直等到十九岁。

李夫人唉声叹气着,想着想着不免又埋怨起自家丈夫李迩坚来:“都怪这个老东西,要不是当年他把赵东云请过来住,那里会出现现在这些事!”

前院的李迩坚自然不知道自家夫人又是埋怨起自己来,此时的他站在前院迎着诸位来宾,随着一辆辆马车、一座座轿子抵达然后落下,李迩坚就是亲自上前欢迎,今天来李氏庄园的可都是东北地面上的头等商家掌舵人,人数不多不过二十来位而已,然而这些人却是掌控了东三省的林木、大豆、粮食、布匹、天地等多个行业,个个都是身价好几百万的主。

和这些来宾背后的家族比起来,李家的资产都只能算中下游而已!

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超级富豪汇集锦州李家,自然不是李迩坚有面子能够请过来的,实际上这些人都是赵东云邀请而来参加‘奉天招商引资’的富豪。

至于李家,和以前一样只是提供会议场地、承担宴会举办和提供来宾的住宿而已,好吧如果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赵东云把李氏庄园当成举办会议的酒店了。

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两年来李氏庄园已经帮着赵东云举办了四场大规模的宴会了,至于小规模的宴请那就更多了,这么多宴会办下来,这李府的内外管家都快锻炼成宴会专家了,甭管中式的传统宴席还是西式的自助餐,甚至是西式舞会等等,大多都能够筹办起来。

甚至为此李府还专门聘请了好几个洋厨子,以提供标准的西式饮食呢!

这也好在李氏庄园够大,内有三大院落,内有数十栋院子,数百间房屋,甚至内部还有一个方圆数百米的小湖泊。如果说精巧,这李氏庄园肯定是不如江南的那些名园,论宏伟也是不如山西那些土财主们的大宅,但是这李氏庄园却是胜在够大,而且院落见错落有致分部于园林和湖泊之间,这山头、古树、绿地湖泊的奢意自然不是其他寻常庄园里的假山假水能够比较的。

此时,又有一辆轻便的西式四轮马车从远方的细碎石子地进了庄园,然后走上了刚铺好没有几个月的洋灰道路上,可以清晰的听见马掌铁撞击到水泥地面时候发出的噔噔声,原本已经气喘喘的马匹彷佛拉汽车来也更轻松了,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不多时,马车就在前院的大门口停下,随即马车门被打开走下来了一位身穿蜀锦马褂、略微矮胖的中年男子,此人下了车后,后头又是跟出来一位身穿西式礼服的年轻人以及一位身穿大红绸裙的贵妇,这三人下了马车后,后头得了通报的李迩坚此时已经到了前院,当即就是朗声道:“之村兄,你可是来晚了!”

那中年男子拿着手中的文明杖,也是哈哈笑道:“在锦州城耽误了小半天,不然中午时分就应该能到的了,怎么难道奉天的其他几位都已经提前到了,也不等等我方云周!”

李迩坚道:“你们奉天城里的宝杨兄、安清兄、洪老先生可都是午后时分就到了!”

那方云周道:“先不说那么多了,我可是一路上赶路连午饭都没用呢,走走,李兄先把我这五脏庙给祭了再说!”

李迩坚哈哈笑道:“这个自然,你们大多都远道而来,茶水点心早就备好等你们享用了!”

说罢后,那方云周这才拉过自己身后的贵妇道:“这是贱内!”

然后又指着那年轻人道:“这是我三小子,名濂桐,刚从日‘本留洋回来,我今天带他来涨涨见识!”

那方濂桐赶紧上前见礼:“见过李叔!”

李迩坚笑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走!”

随即一行四人就是走了进去,不过刚越过前院那方云周略微压低了声音对李迩坚道:“我知道李老弟你和赵督宪交情匪浅,稍候还请李老弟多多帮衬在督宪大人面前多多帮我家那三小子美言几句!”

李迩坚一听一丝为难之色闪过,然后故作不解道:“哦,方兄你的意思是?”

方云周道:“听闻赵督宪大人的幕府新建,急需英才效力,我那三小子虽然不算大才但也是聪明伶俐的,庚子年后我把他送到日‘本喝了足足四年的洋墨水,这不就想着看看能不能送到赵督宪身边抄写抄写文书嘛!”

李迩坚听罢露出一丝为难之色:“方兄你也是知道的,想要投效督宪门下的英才可是遍布国内外,我可是听说南院电报房那边每天可都是收到不少的举荐、自荐电报。寻常人那里有那么容易入了督宪大人的发言,而我也不过是和督宪大人平日里能说几句话而已,那里能帮你说这些啊!”

方云周却是道:“李兄你担心什么我知道,你放心我只要李兄帮着引荐一二,至于能不能成自然有我家三小子去操心!”说到这里,方云周又道:“不管事成与否,以后只要你这边需要大豆,我方家必定优先满足!”

李迩坚看了看方云周,再看看站在一旁的的方濂桐,心中不由得也是沉思了起来,方云周虽然只是让自己引荐一二,但是这一份引荐却是不能够轻易送出去的。

自从赵东云当上盛京将军后,每天都有不少人跑到李氏庄园求见赵东云,更有不少人找到李迩坚这边让他帮忙引荐,然而李迩坚却是知道自己每向赵东云引荐一个人,他就得承担一份后果,如果真的是人才引荐过去,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果,但要是贸然引荐了一个庸俗之辈,恐怕到时候赵东云就会心生不满了。

当即他看向方濂桐道:“不知道贤侄什么功名出身?游学何校?”rg

第一百五十四章招商引资(二)

李迩坚好歹也是玩进出口生意的,更加因为长期和赵东云住在同一个庄园,第三镇以及赵东云手下的各种人才可不少,他或听或看也是略微了解留学生区别也是很大的,如果是外国大学堂出身的那自然是人才了,如果只是中学甚至只是语言学校的话,那也就没有必要引荐了,纯粹浪费感情而已。

方濂桐看上去年约二十四五,和其他归国留学生们一样剃掉了辫子,留了个寸头,身穿西服,脚踩皮鞋,乃是这个时代最为常见的留学生形象了,只见他道:“我留洋前是秀才功名,游学日‘本后就读明治法律学校,今年刚毕业回国!”

李迩坚一听是明治法律学校,说实话他不知道这学校到底是啥玩意,在他的认知里日‘本有名的大学堂应该就是两所帝国大学,还有就是那些军人的陆士了,嗯,他还听说过赵东云的弟弟在早稻田大学,至于其他大学他却是没有听说过的,当即就是问了:“可是大学堂!”

方濂桐道:“是!”

听到肯定答复后,李迩坚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既然是大学堂出身的,我拼着老脸不要也帮你引荐一把!”

虽然方濂桐口中的明治法律学堂他没有听说过,但只要是大学生那么就好,甭管是名校还是二三流大学,只要是大学生在这个时代都是属于精英人才了,所以李迩坚才会放下心了举荐。

眼前的这个方濂桐从出身以及学历来说,要投效赵东云门下问题是不大,至于能不能被赵东云看重那就得看他的悟性和真实本事了。

说罢后他又是看向了方云周:“之村兄啊,听说你上个月在天津搞了个面粉厂,怎么,面粉有没有赚头,什么时候我们也合伙在锦州或者奉天搞一个?”

方云周自然是哈哈笑道:“这个好说好说,如果李兄有意思的话,我们就在锦州办一个,回头我就让人过来商定这事!”

李氏庄园外头不时有贵客登门,由于来者身份都不低,所以李迩坚都是亲自到前院迎接的,少数几家由于距离过远或者家主身体不便,都是派了得力兄弟、子侄前来,这些人李迩坚自持身份自然不会亲迎,而是让长子李子泉去迎接。

等了华灯初上之际,相对于已经灯火通明,略有喧哗的李氏庄园北院、西院,南院那边确实要安静的多。

自从赵东云就任盛京将军后,由于日俄战争的缘故不能去盛京赴任,只能继续呆在锦州办公,所以锦州府那边是打算先把府衙贡献出现作为将军府临时衙门所在以及赵东云夫妇的居住之所,但是确实被赵东云拒绝了。

一方面是跟随赵东云身边办公的人员实在太多,区区一个破旧的锦州知府衙门可没办法提供那么多人的办公场所,另外一方面赵东云觉得李氏庄园这边住的还算不错,再住一段时间也省的搬来搬去了。

所以他干脆是继续住在李氏庄园,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的衙门办公人员,他让士兵们自己动手,在庄园外搭建了竖排砖瓦房,充当他手下诸多机构的办公场所,虽然环境比较简陋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太久,等日俄战争结束后,赵东云终归是要带着他们去盛京上任的。

不过赵东云的将军府以及第三镇司令部人员越来越多,但是却都是集中在南院前院,这些前院的办公人员傍晚下班后自然各自离开,部分赶回锦州城的住所,而有些则是干脆借住在军营的营房或者附近的民宅,所以这晚上那些人走了后,这南院就会显得比较安静。

后院里赵东云此时已经穿戴好他的军装礼服,出了偏厅后他问旁边的侍女:“夫人呢,还没有好吗?”

然而不等侍女回答,后头就是传来了方若莲的声音:“这不是来了嘛!”

赵东云回头一看,只见方若莲身穿传统的襦裙披肩,这个模样的她倒是少见:“怎么换上了这身?”

方若莲却摇头:“省的他们说我是假洋鬼子!”

以往方若莲都是西式大半,穿着洋裙戴丝质手套以及软顶沙帽,然而今天却是换上了这身传统的襦裙,倒是让赵东云看的略微不习惯了。

赵东云弯起手让她搭着,一边往外走一边道:“怎么会,谁敢说?”

“当面说肯定是不敢的,不过背后肯定是会说的!”方若莲一边随口说着,一边也是跟上了丈夫的步伐出了去。

两人出了南院后,很快就是到了西院,也就是今晚举行晚宴的地方,他们人还没有进去呢,就可以听见里头传来一声:“赵大人携夫人到!”

赵东云也很自觉的等这句通传响了后才是跨进了大门,一进门就可以看见里头两旁站了数十人,粗略望去有些是穿着马褂、有的穿西式礼服、有着则是穿着新式军装,有些穿着传统的官袍。

在这些男宾身旁或身后,还有各家女眷,这些女眷们年纪大些的普遍穿大襟襦裙,不过相当一部分年轻女子却都穿着西式裙装,由此可见清末的社会风气,尤其是上流社会的风气已经不再排斥洋人的穿着了。

此外举办宴会之前李迩坚是知道赵东云出席宴会都喜欢带着夫人出席,所以李迩坚大多是一一提醒来宾们,可别光溜溜的一个人跑过来,得带上你们的夫人,嗯,还不能是妾,得是正妻,要不然到时候谁去陪赵夫人说话,难不成让一群大老爷们围着人家说恭维话不成!

由于今天的宴席是传统宴席,所以场内的女眷并没有停留太久,她们很快就是去了旁边的院落,那里自然有李府专门招待女眷的宴席。

剩下的男宾里一个个也都是身价数百万以上的主了,其中除了少数几个代表家主出席的年轻人外,其他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甚至六十几岁的人了,然而他们在二十几岁的赵东云面前却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