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雨天)-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占元听罢略微一愣,有些不解道:”新兵营?”

赵东云不以为意:”你刚来还不太清楚,这个新兵营是教育处下头的,专门负责新兵初训,等他们练好了兵就直接发到你的第六协里头去。”

王占元来之前也略有耳闻,第三镇远在锦州,诸多事情也不好一一请示保定那边,所以袁世凯夏天的时候是批准了当时的第三混成协,也就是现在的第三镇建立诸多辅助机构的,在北洋四镇中的其他三镇可是没有什么教育处、军械处、军需处、执法处之类的机构,不过袁世凯也是看到了凭借北洋常备军军部已经很难完全管理四镇事务,所以已经开始仿效第三镇的例子给各镇配属大量附属机构,使得镇本部拥有完整的成立营务、指挥作战等机构。

不过王占元对此也仅仅是略有耳闻而已,没有亲自到第三镇来别人又不会给他说第三镇的新兵、训练等事务。

赵东云继续道:”另外我第三镇已经采用了新式步兵战术,到时候部队的训练也都按照新式步兵战术来,相关的训练操典到时候督操处那边会给你解说的!”

这一点王占元倒是不意外,赵东云搞新式步兵战术也不是什么秘密,甚至都给袁世凯去了好几封报告请求正式应用新式步兵战术了,不过袁世凯还是觉得稳妥为好,现在各国陆军这么玩的,自己贸然去搞什么新式步兵战术怕是福祸难测,所以就给拒绝了。不过他也知道赵东云在自己的第三镇里头继续采用新式步兵战术。

当即点头:”职部来之前也钻研过统制大人所著的新式步兵战术,不敢说颇有所得,但也是略知一二,未来之训练自当以新书并战术为要!”

”嗯,不错!”赵东云继续道:”你刚来我也就不占你的时间来,你先去安顿好,去见见同僚们,等晚上过来赴宴吧!”

王占元当即起身称是后就退了出去!

整个会面过程称得上友好而和谐,然而越是这样却越是让赵东云心中不满,如果王占元露出什么明显神情的话,他多少能够抓住什么进行攻击,但是这王占元却是滴水不漏,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这让赵东云有些不好下手。

”罢了,来日方长,总有机会收拾他!”赵东云摇头自语:”这晚上还有一场晚宴呢,先把事给处理了!”

李家借着地利,表示今晚做东宴请赵东云以及陈光远、王占元等一批第三镇主官,祝贺赵东云等人升迁,到时候锦州的诸多文官们也会过来。

对于赵东云来说,算得上是就任第三镇统制后的首次公开露面了。

第一百零一章罂粟花

进入十月后,锦州的天是越来越冷,入夜后已经不能和深秋时那般一件长袖单衣足以,前来参加晚宴的人们大多是披上了外套。

今夜的晚宴虽然是李家筹办的,但说实话李家在这场晚宴里只是个次要的角色而已,今晚的主角毫无疑问是赵东云。

李迩坚站在门口在寒风中不断迎来众多军政要员,那脸上都快要笑僵了,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半点退回去暖和身子的想法。

他非常清楚,如果不是他借着祝贺赵东云就任第三镇统制的名头,那么他今晚的这一场晚宴是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军政要员来的。

不仅仅是锦州府当地的军政官员,就连附近的新民府也是来人了,甚至增提都是派遣了代表来送礼。

能够举办这种军政要员云集的晚宴,将会大大提高李家的社会地位,以挤进权贵阶层中。

所以李迩坚哪怕是身体不算好受不了寒风,但是依旧坚持在门口亲自迎客,眼看天色差不多,李迩坚问了身边的二子:“客人可都来齐了?”

他的二儿子翻了翻客人名单,然后道:“除了新民府的张管带外,其他人都已经到了!”

李迩坚一听只少了个张作霖,当即点头道:“你再这里继续候着,等会把张管带迎进来!”至于他自己,自然是不会只为等一个张作霖继续留在门口,里头一大群已经抵达的宾客都需要他招待呢,随便一个都比张作霖那土匪头子强。

李迩坚进了大厅后,大厅里已经分成了好几桌坐下。

这几年虽然中国受到了众多西式风气的影响,加上今天宴请的客人有半数都是有假洋鬼子之称的第三镇军官,所以李迩坚是特意把宴请弄的比较西式。不过很多传统的东西已经深入骨子里,并不是说改变就改变的,所以这宴请虽然准备洋酒、自助餐之类的,但是那些大人们那里会亲自动手拿起盘子去给自己拿吃的啊,一个个都是不客气的按照各自的身份围坐了好几桌高声交谈起来

在大厅里招待宾客的李子泉自然不敢大声叫嚷着吃的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要吃什么自己动手拿,而是给管家吩咐了几句,不用多时下人们已经是利索的给各桌上了好酒。

而这个时候,赵东云的护卫队队官李三出现在了大厅门口,然后鼓足了中气道:“统制大人到!”

顺势,原先站着的人连忙往门口走,而坐着的时候则是连忙起身紧跟而上,这往门口而去的时候个人按照官阶地位的不同也是上千或者落后几个身位,仅仅是数息后大厅里三十余人就已经是按照官阶不同分出了前后,而且还文武两边分别站立,站在左侧的是锦州知府为首的一群文官,右侧的则是以陈光远为首的一群武官。

如果是在几十年前,由于文贵武贱,赵东云这个一镇统制是断然不可能让锦州知府等一群文官自称下官出迎的。

但是现在时局混乱,武将的政治地位开始迅速提高,这一点从袁世凯担任了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就可以看的出来,不仅仅是他,近几十年来武将出身的封建大臣可是不少。再者赵东云他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是他本官为‘候补道’乃是属于文官体系,算是文官领军的将领的一种,如此也就导致他的政治地位比寻常武将要更高一些。

简单说,向陈光远这样的纯武将升迁,那么可以是沿着副将,总兵,副都统,都统这样的路子,担任一镇统制或者一省提督等。而赵东云的升迁途径却是有些不同,他的升迁如果顺利,那么下一步有可能升迁侍郎,比如加兵部侍郎衔,调往练兵处或者兵部任职,当然最大的可能就是调往某一省就任提督。

此外还有一个几率比较小,但是最具有诱惑力的升迁途径,那就是走李鸿章、袁世凯、刘铭传等人路子,直接出任一省巡抚继而升迁为九大总督之一成为封疆大吏的。

这种可能性虽然小,但依旧存在这种可能性,然而对于陈光远、孟恩远他们来说,这种可能性却是无限接近于零。

不管怎么说,当上了一镇统制的赵东云的政治地位虽然还不如一省提督或一省巡抚,但是考虑到他是北洋新军四镇之一的统制,那么大体上可以这么理解他的政治地位:仅次于袁世凯!

哪怕是第三混成协时代还是统领的赵东云,他的政治地位就已经不低,作为北洋体系派遣到东三省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赵东云的政治地位其实和东三省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大将军是相当的,盛京将军增祺对他都不敢以上官自居,不管是请求赵东云编练锦州巡防营还是请求赵东云帮他编练奉天旧军,都是用请求的语气,可没胆子要求赵东云去做什么。

末世对于武将来说,永远都是最有利的时代。

如果没有这样的政治地位,他的升迁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文物官员来道贺了。

赵东云走进了大厅后,面带微笑扫视了一眼,然后开始和在场的诸人打起招呼来:“都别客气,来者是客,我今天也是客,大家不用拘谨!”

赵东云话说是这么说,但他已经是在李迩坚的引领下毫不客气的坐上了上首,然后摆出一副大佬的派头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这个时候大家才是敢相继坐下。

而他不知道,在大厅的远边,李婉靠着门柱,正偷偷看着大厅里的情形呢,看到赵东云一副老气横秋,甚至在她父亲李迩坚面前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时,忍不住嘀咕:“神气什么,不就是升官了吗?”

不过今天穿的倒是有点不同,没有穿以往的那种灰色礼服,虽然身上的礼服制式和以往的礼服相当,但是礼服颜色用的却是天青色。

赵东云有感于北洋常备军的灰色军服过于简单,尤其是在上个月剿匪后发现现有的军服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不以利隐蔽,所以在锦州剿匪作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就已经上报袁世凯请求变更军服制式,并引用了诸多外国陆军的例子,比如英国在南非作战时就已经深感鲜艳颜色的军服不符合作战。

设计一款新式军服也不是什么多难的事,所以袁世凯没有多阻碍就是批准,新式的军服的变更没有多大改变,主要是把纯灰色更改为冬天用深蓝色,夏天用土黄色,再细分了军官礼服和常服。

同时这个款基于北洋常备军军服改进的新式军服将会在明年应用于全国,现在赵东云等北洋新军的少数军官不过是提前穿上了而已。

新式军服穿上后让在场的一群军官们看起来比以往的灰色军服更像是现代化军官了,当然也只是像而与,无论他们穿上了什么,只要一看到脑后拖着的那条辫子,就足以倒掉任何人的胃口。

审美观这东西,大多也是差不多的,赵东云觉得脑后拖着辫子难看,其他军官们自然也是觉得辫子和新式军服严重不配,这一两年北洋新军里的军官们挂起了一阵‘光头风’

1901年的时候,剃光头的军官还不多,至少赵东云身边就没几个,但是1903年底的现在,在场的第三镇中高级军官里头,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剃了光头……

随着清末新政的兴起,新军剪辫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朝廷虽然还没有正式下令准许,但也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现在每年回国的那么多留学生清一色踢掉了头发,你让朝廷怎么管啊!

再说剃发这种事,其实人家朝廷也不想管,阻拦剪辫的几乎清一色是汉臣,一个叫嚷着‘祖宗之礼不可废’,二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宗如果这么叫的话,早就让满人砍掉头了,现在竟然个个都起来反对祖宗,让那些投降了满清的‘水太冷’们知道了,肯定会气的从汉奸坟墓里跳出来:尔等孽障,连当汉奸都不会!

这世界变化的太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汉奸不再是汉奸,不知道什么时候别人的祖宗成为了自己的祖宗。在这个金发碧眼的马克思都能成为泱泱中国的国父,斯大林的头像都能成为挂上国人大厅墙上的世界,你不能指责别人留辫子,不能指责别人剃了光头,更加不能指责别人是汉奸或者是英雄。

这世界变化的如此快,赵东云早已经适应了,所以他对今天里的众多里头一群不是和尚的光头以及一群拖着长辫的男人并没有太多意外。

相反他很享受今天的被众人恭维的感觉,不得不说他很享受‘统制大人’这个称呼,他享受这种拥有庞大权力的感觉。

仅仅是当了一镇统制,仅仅是刚刚踏进北洋大佬的这个小圈子,成为北洋大佬的一员就已经能够享受如此权势,如果自己继续再上一步呢,如果自己成为段祺瑞那样人成为北洋第二号人物呢?假如自己成为和袁世凯那样的北洋第一人呢,那个时候将会有何等感觉!

权势彷佛就像是盛开的罂粟花,用着夺人心魂的色彩,散发着致命的幽香,让赵东云为之沉醉!

第一百零二章悲剧的张作霖

李家父子筹办,赵东云为主角的这场晚宴举行的非常顺利,没有出现什么狗血的革命者来刺杀赵东云这个维护堕落腐朽王朝的北洋第三镇统制,也没有出现什么爱国女学生跑上来说我爱你,你造反我就嫁给你之类的话,就连平日里喜欢嘀咕乱说话的李婉都非常安分的没有跑进前厅来。

这一场晚宴在一片恭维声中进行,大部分人在恭喜赵东云就任第三镇统制,同时陈光远、王占元等其他第三镇都升了官的军官们也是受到了众人的祝贺,气氛好的不能再好了。

但是在这一群人里头,有个人却是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是笑的却是不太自然。

他就是张作霖,为了参加这一场祝贺晚宴,可是提前一天就抵达了锦州,但是傍晚从锦州城出来往女儿乡赴宴的时候,乘坐的马车竟然坏了,最后他不得不穿着一身臃肿的官袍换乘马匹,要知道他穿的可不是什么新军礼服啊,而是旧式的马褂袍服,坐轿、马车都可以,但是骑马就有些不太方便了。

更悲剧的是竟然还迷路了,他和几个亲卫在女儿乡一阵乱串后,好不容易在找到李氏庄园门口,才发现大家都已经到了,就连赵东云都已经出现,他不得不在李府下人的带领下,从侧门悄悄溜进了客厅。

如果这些都只算是小麻烦,顶多让他发几句牢骚的话,那么这一段时间来他的马步游击队所面临的麻烦就不仅仅是发牢骚那么简单了。

首先是因为赵东云在锦州附近大肆剿匪,这事张作霖是知道的,知道赵东云是准备先拿那些小土匪练练手,然后准备和自己一起剿灭杜立三和冯德麟两大悍匪。然而赵东云在锦州的动作比他想象的还要大许多。

袁世凯给朝廷为赵东云上的请功折子里说的肃清锦州百里匪患可不是瞎扯,而是确有其事,赵东云先后派遣两大支队,耗时月余,几乎把锦州北部、西部的土匪剿灭一空,顺手还收拾了锦州东部的几个小土匪,这一场剿匪让赵东云收获了高达十多万两银子的财务,同时还顺手收编了吕双枪以及其他土匪将近四百多人,给锦州巡防营那边增添了两个马队。

如此大规模的举动自然影响了锦州周边的土匪生存环境,迫使大量锦州外围的土匪开始转移,其中大部分都是往东迁移,这些迁移的土匪基本上都是流匪,走到哪里就是抢到哪里的。

当他们从新民府呼啸而过的时候烧杀劫掠,不但让张作霖受到了极大的政治压力,增提要求他剿灭土匪弹压地面,同时已经把新民府是为自家地盘的张作霖受到了极大损失。

他在当地收取高额的保护费,到头来又无法保护当地的富户百姓们,自然会引起不满,这可以说已经大大影响了他在绿林中的声望。

不仅仅于此,近一个月来,他和杜立三以及冯德麟的矛盾又加剧了,一个月来已经有三支受他保护的商队被杜立三手下的武装袭击,这种行为如果用后世黑帮片来描述就是:a黑帮袭击了b黑帮所照着的俱乐部。

其中的根本缘由还是在于杜立三和张作霖的地盘靠的太近,相互之间已经成为了继续扩张的重要障碍以及对手。

杜立三要想向北方扩张势力的话,那么就得先把张作霖给灭掉,而张作霖要想把收取保护费的范围向南扩张,就得先把杜立三这座大山搬走。

杜立三的频繁挑衅以及锦州流窜过来的大量流匪让张作霖最近一个月过的非常苦逼!

他这一次来锦州,向赵东云祝贺只是次要的,他是想要说服赵东云提前对杜立三动手,不然再这么搞下去的话,他张作霖就先撑不住了。

但是张作霖来锦州女儿乡的次数越多,越和赵东平等第三镇的军官们接触,就越是感受到这支北洋新军的强悍,也就更加清楚赵东云在北洋甚至在朝廷内的地位。

他非常清楚,如果不是自己夸口说杜立三老巢里至少有二十万银子以上的财物,人家根本就不会搭理自己,更别提什么合作剿匪了,而即便这样,他也从来没有在私底下的场合里被赵东云接见,算上今天在内,他不过是远远见过赵东云两次而已。

说的话也寥寥几句,上次赵东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只是看了两眼,说了一句:“你就是张管带吧,听过你的不少事,还很年轻嘛,好好干不要负责将军的一片苦心!”

如果说一个月前他还能信心满满的来找赵东云谈合作的话,那么现在他是连见赵东云一面都难,还谈什么合作啊!

晚宴临近结束的时候,他不动声色的走到了赵东平身边,然后低声交谈起来。

虽然昨夜参加了一场晚宴,但这种政治性浓郁的场合自然不会喝的太多,早上起来也没有什么宿醉的迹象,刚吃完早餐,他就是走进了会议室。

里头已经是有诸多人等着了,大多都是熟面孔,只有王占元是头一次参加这种会议的,这不能怪他,北洋诸多新军里头,办公风格自然是深受各部主官影响,王占元之前任职第一镇和京旗常备军的时候,虽然偶尔也会参与军议,但是却没有像今天这种那么严肃的,看着林永权,陈光远手中手中那几个厚厚的文件夹,王占元就有些后悔来的匆忙,没怎么详细了解迫击炮就来了。

今天的这个会议主题在几天前就就已经确定了,那就是确定迫击炮的编制以及装备等相关问题。

由于迫击炮这东西目前还归属炮兵管理,但是具体作战却是分配给步兵,加上这和当初的机枪一样乃是全新的武器,相应的编制以及战术都要一一制定,这已经不是区区一个督操处能够解决的了更不是炮兵标或者各个步兵标可以解决的。

所以为了彻底解决迫击炮的编制和装备以及战术应用等问题,赵东云这才召集了教育处、督操处、炮兵标以及几个主要步兵军官甚至连孟恩远这个骑兵军官都参与进来,就是为了汇集所有相关的人一次性把这个问题搞定。

诸多相继落座后,这张长方桌两侧已经是坐下了十余名军官,这里头大部分人已经是熟悉了赵东云的办公风格,是不喜欢浪费什么时间讲废话的,所以随着赵东云点头事宜,身旁的林永权就是站起来首先开口道:

“自从我军九月份试装迫击炮以来,炮队所属的迫击炮队在持续月余的剿匪作战中,先后参与十三次实战,发射炮弹九百余枚,根据估计,由迫击炮直接取得的战果就杀伤敌人至少两百人次,占据剿匪北进支队杀伤总战果的三成之多。

由于福造八十公厘迫击炮轻便易带,行军时刻分拆三大部分由马匹驮运,作战时也可以由士兵各自背负零部件抵近前线组装作战,射击完毕后立即拆卸转移,再组装,对射击阵地要求低,并不需要大片的开阔平地,射速快可以轻易达到每分钟十二发以上,而且由于采用大曲线射击,并不需要直接对准敌人就可以射击,甚至可以攻击掩体后的敌人。

加上该炮价格较传统火炮低廉许多,虽然炮弹为了减低成本而采用黑火药导致威力不及同口径榴弹炮炮弹,但是从综合成本以及性能和战术应用潜力来看,任旧是一款值得我军大规模引进并装备的新式武器。”

林永权再对迫击炮进行大体上的介绍,第三镇内部对该武器已经较为熟悉的军官们并不奇怪,然而对于第一次听见迫击炮,甚至都没有看见过实物的王占元来说却是极为惊讶了。

怎么可能?八十公厘的火炮竟然可以让士兵们背着走?这样且不是只有几十斤而已,就算组合起来恐怕也不到两百斤。如果说重量已经让王占元极为惊讶的话,但是那射速就让他更为惊讶了,每分钟十二发?

要知道北洋军现在装备的大量装备的架退炮每分钟射速不过三发左右,就算是最先进刚回国不久的第二镇所装备的德国克虏伯厂的新式火炮,每分钟射速也不会超过每分钟十发,而且那还是无法持久的爆发性射速,战斗射速其实还要更低。

以现在的火炮技术弄出来一款每分钟射速轻易达到十二发的火炮也可以,但是价格可就贵了,可林永权偏偏又说迫击炮的价格便宜低廉。

这些东西听起来完全就是相互矛盾的东西,但是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王占元也是知道这个林永权肯定不会瞎说,当即就是翻开了手中的文件夹详细看了起来,并没有和愣头青一样直接出言讥笑或者反对甚至讽刺之类的,那些只能在小说话本里出现了,而在现实生活里,王占元的第一反应就是了解这个迫击炮。

“我军要装备迫击炮,这个大家都已经是有了共识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编制装备的?怎么配属?装备多少?”林永权简单介绍后,就是抛出了一个开场问题,算是给这场会议起了个头。

当即步队统带孔眺北就是紧接话头道:“迫击炮本来设计就是用来协同步队作战,无论较近的射程还是高机动性,无一都是表面迫击炮应当配属于步兵部队,所以我还是之前那句话,不管装备多少迫击炮,但是都应该直接配属给各步营!”

不料此话刚出,就是遭到来自魏安坡的反对,魏安坡就是现有的迫击炮队队官,在场唯一的一个迫击炮军官,他的发言自然是引起了诸多的注意:“和当年我军发展机枪一样,迫击炮在我军乃是新生事务,连合格的炮手都没有几个,就算购买了几十上百门迫击炮分配给各营,但是也绝对没有足够多的炮手。”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看向了赵东云:“大人,迫击炮如同传统火炮一样,对炮手以及指挥官要求相当高,不可能和以往的重机枪手一样,扣扳机就可以了,也不可能和手榴弹那样扔出去就完事,迫击炮队的指挥官必须是资深炮兵军官,炮手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达到相应水平,不然射击精度、射速以及最重要的机动性都将无法保障,所以我建议迫击炮能够集中为一营,任旧归属炮兵标统辖,由我炮兵部队统一指挥作战!”

他说完后,一旁的炮队第三标统带刘廷贵就是透来了满意的目光!

今天的迫击炮编制讨论如此说是为了确定编制,更不如说是步兵和炮兵之间争夺迫击炮的归属以及指挥权。

第一百零三章内部派系之争

每一种新式武器的出现,都会带来相应的应用问题,就和当年的重机枪以及去年才开始列装的手榴弹一样,迫击炮的出现也是带来了部队编制以及战术应用等改变,甚至引发了炮兵和步兵之间对迫击炮归属权的争夺。

不管迫击炮怎么轻便,射程在进,它都是属于火炮家族的一员,这也是迫击炮试装的时候由炮兵部队接管并进行实战试验的理由所在,可以从一开始炮兵的那几个军官们就已经把迫击炮视为炮兵专属武器。

对此步兵的那些军官们也没怎么在乎,但是在剿匪作战中,他们发现了迫击炮不能威力大,速射快,而且他们发现迫击炮竟然可以由士兵扛着快速机动,直接抵达前线作战的时候就不淡定了,他们一致认定这种近射程、高机动性的步兵支援武器必须划分到步兵部队当中来,由步兵军官直接指挥以配合步兵作战。

由此就产生了炮兵和步兵之间的争端!

除了迫击炮归属权的争夺,同时还有迫击炮装备编制,战术应用等诸多问题。

等孔眺北和魏安坡这两个人说完后,骑兵那边也来掺和一脚,骑队第三标第一营管带华振基接到了来自于自家上司孟恩远的眼神后,当即就是站起来道:“诸位都知道迫击炮机动便利,平日里机动都是用马匹驮运,而且组装迅速,因为我等一等骑队同僚们认为,有必要仿效骑兵机枪队的前列,设立一支骑兵迫击炮队以加强我骑兵作战能力!”

此话刚落下后,孔眺北立即就是出言反驳:“哼,尔等骑队负责侦查骚扰袭击任务,配属机枪用以局势不妥时以自保还说的过去,但是配属迫击炮做什么,难不成尔等骑队还打算攻克敌人堡垒阵地不成?”

迫击炮和重机枪不同,重机枪是典型的防御性武器,而迫击炮则是明显的进攻性武器,骑兵要装备机枪其他人没办法反对,但是要装备迫击炮,步兵和炮兵的人意见可就大了。

那魏安坡也道:“攻坚作战时的火炮支援,自有我炮队负责,尔骑队不用迫击炮也可!”

孟恩远以及华振基虽然预料到到自己这些骑兵想要装备迫击炮不会那么容易,但是没有想到这刚挑起话头呢,就遭到了来自于步兵以及炮兵队双重反对,孟恩远涵养好还没有什么,只是看了对面的陈光远和刘廷贵一眼后就是收回了目光,然而那华振基却是被连接两个反驳逼得涨红了脸。

这种感觉彷佛让他回到了刚回国的那段时间,他堂堂一个第一期陆士骑科毕业生,回国后竟然没有和其他同学们一样被浙江省聘用编练新军,而已不得不留在京城四处找门路求职,他依稀记得当时无数人给过他的脸色,给过他的难堪。

后来遇到了赵东云,他没有顾忌自己是外省人,而是大胆任用自己,不过一年时间就当上了骑队一营管带,而且还是在北洋嫡系第三镇里任职,说起这前途来在陆士第一期的诸多同学里头也算是位列前茅了。

有着这样经历的他自然把赵东云视为自己的恩人,平日里向来也是以赵东云嫡系自居的!

作为赵东云的嫡系手下,他华振基在第三镇里混的也算不错,就算是孟恩远也得给他买几份面子,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落面子了。

涨红了脸的华振基狠狠的看了孔眺北和魏安坡一眼,可是那两人丝毫没有半点畏惧目光,那孔眺北更是眼神里露出了一丝挑衅的神色。

说起嫡系来,他华振基以赵东云嫡系自居,他孔眺北又何尝不是嫡系,那魏安坡虽然地位略逊一些,但是能够被赵东云亲自挑选为迫击炮队队官,而且是今天在场的唯一一个迫击炮军官,自然也是有胆魄的角色。

华振基心里冷哼一声从他们身上收回了目光,然后转向赵东云道:“统领大人,如今世界骑兵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随着火力的进一步增强,我骑兵如果遇上大规模作战已经很难和以往一样单纯凭借马匹的冲击力发起冲锋,而下马步战时采用重机枪防御力尚可,但是进攻能力极为单薄。

此外大鼓骑兵作战时通常远离本部,根本不可能得到来自后方炮兵的支援,为了增加我骑队之进攻能力,装备轻便易带的火炮是必要的。

同时拿破仑战争至今,诸国骑兵都装备有轻便的骑兵炮,以增加骑兵的进攻能力,我骑队已经受限于规模和经费无法装备大量骑兵炮,但是如今有这迫击炮是决不能再拖延下去的!”

赵东云听罢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口,在这种各兵种争论激烈的时刻,他不管心里头有什么想法但是都不能说出来,哪怕是他之前已经定下了怎么装备迫击炮,但是依旧要把这事放到台面上来让诸位一起讨论,最好的结果就是在自己的操控下得出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并不是自己直接反驳属下从而制定自己的计划。

身为第三镇统制,在座诸人的领头人,他不能在这种公开场合上表达对任何一个派系的偏爱。

实际上,如今第三镇也存在着部分小派系,只要有人在,那么肯定就会有派系、山头存在,身为上位者要做好的就是平衡好这派系,不让派系之争影响到整个体系的发展。

比如说袁世凯,就是玩派系平衡的高手,北洋的派系之争可谓是非常严重,然而在袁世凯的控制下这些派系之争并没有产生什么负面因素,反而是进一步促进了北洋体系的发展,北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