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雨天)-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替换,张殿如可以说已经是被彻底架空,不可能和以往一样把第十六师当成自己的私军。
这种情况对于逍遥自在惯了的张殿如来说极不适应,甚至一度萌发了退出军界归隐的心思。
投诚奉军的将领不少,中低级军官就不说了,影响力不大,但是那些高级将领的话实际上个人机遇差距非常大,比如卢永祥,他也是投诚过来的,但是人家自从投诚赵东云可是官运亨通,担任第一师师长的时候,就是被赵东云比较器重,他的第一师也是继三大主力师之后可以获得补充的第二梯队的主力部队。
江南战役之前,更是被赵东云晋升为第一军军长,加中‘将衔,勋三位,可以说已经是跻身奉军核心高层的行列。
次者有鲍贵卿,他虽然表现不如卢永祥那么抢眼,但是一直担任第一混成旅的旅长,多次奋战在前线,他的第一混成旅也是奉军里较为倚重的主力部队,他日继续晋升为师长也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这两个人的待遇是他们的忠诚以及能力换来的,卢永祥和鲍贵卿转投奉军后,就是参加了南下的一系列攻势,而且也没有和其他投诚军官将领们一样珍惜兵力,害怕损失之类的,对于打苦仗,硬仗也从不说怨言,还有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能力却是不错。
在普遍缺乏合格高级将领的国内军界里,这两个难得的合格高级将领,尤其是卢永祥这样能够指挥军级部队的高级指挥官可以说是非常稀缺的。
多方面的原因才让卢永祥在奉军里混得风生水起,然而对于张殿如来说就不行了,先不提他对第十六师被奉军彻底掌控极为不满,而且他自身的能力也只能算一般。态度、能力都一般般,这能够被赵东云重视才是怪事了。
卢永祥、张殿如的差距,就代表着投诚奉军有可能发达,也有可能跌入人生低谷,并不说投靠了赵东云就能够官运亨通了。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其他派系的将领面对赵东云的拉拢,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一般都是会拒绝的,不会出现说赵东云随便扔出一叠钱,人家就屁颠屁颠的背叛段祺瑞然后奉你赵东云为主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攻占上海
王占元率军东进浙北,苏南一带,从战略上来说对奉军,尤其是对奉军第二军是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但是这没有影响到第二军对上海的攻势。
毕竟王占元的第七师要到上海,少说也得大半个月呢,这短时间里,奉军所需要面对的只是皖军的两江第四师、第九师而已。
当第二军对上海发起大规模攻势的时候,两江第四师根本就抵挡不住,段祺瑞从苏州抽调过来增援的第九师还能抵达上海了,两江第四师就已经是从上海溃败了。
“三天,区区三天时间他们都没有守住,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一万多号人,就算站着不动让对面奉军砍,这也得杀上一天啊!”段祺瑞对两江第四师的溃退相当不满,然而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呢。
两江陆军战斗力远不如第四师这种主力部队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大家都是知道的,说起来,两江第四师好歹面对奉军第二军的绝对优势兵力还在吴淞炮台、上海总共守了五天时间,这成绩对于一支战斗力低下的两江陆军部队来说已经算不错了。
此外说起来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事,那就是虽然奉军第二军和皖军两江第四师打了五天,但是双方的伤亡人数加起来也没有超过千人。
主要理由就是每次奉军发动进攻的时候,这还没开始打呢,对面的皖军两江第四师就撤退了,和当涂、金陵一线的情况完全不同,这都没怎么打,自然也就死伤不了多少人。
所以两江第四师撤出上海后还可以自豪的宣称:他们主力未损。
然而两江第四师的撤出上海,导致上海(华界)被奉军占领了后,造成的影响却是极大的的,先不提该城市的什么经济和政治影响之类的,就说失去了上海里的江南制造局以及港口,就是让皖军后续获得弹药补给困难无比。
而攻占上海,也是成为了奉军发起渡江战役以来,攻占的第一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城市。
得知前线部队攻占上海后,赵东云阴沉了多天的脸色终于是变好了起来,当天下午进行的会议上,他还难得的和赵鄂等几位下属开了几句玩笑话。
随着攻克上海后,奉军第二军继续西进,目标分别指向了苏州、嘉兴等城市,进一步扩展第二军在上海地区的战略纵深,以抵抗从苏州南下的两江第九师以及还没有到来的王占元第七师。
当奉军第二军彻底拿下了上海后,困扰了多天的奉军第二军补给问题也是得到了解决,苏系军需部和海军联合组织了大量的补给运输直接停靠上海,使得大量的补给品尤其是极为重要的弹药顺利抵达奉军第二军手上。
利用海运补给的便利,实际上让奉军第二军获得了江南地区的诸多奉军部队里最为有利的补给条件。
同时攻占上海,也就代表了掌控了江南制造局这个目前国内第二大的兵工厂,两江第四师从上海撤出的时候非常匆忙,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心思把这个极为重要的兵工厂破坏掉,使得奉军完整的接受了该兵工厂。
该兵工厂的被奉军直接掌控,代表着奉军拥有了第一家具有完整兵工生产能力的国有控股兵工厂,进一步降低福元机器厂对奉军的直接影响力。
奉军刚接受江南制造局,苏系的国有控股银行‘华通实业银行’就是宣布全资控股江南制造局,成为该银行掌控的第二家兵工厂。
目前苏系国有掌控的兵工厂里,中东工商银行控股了沈阳兵工厂,华通实业银行控股了保定兵工厂,现在江南制造局同样被华通实业银行接受,成为国有控股的第三家兵工厂。
至于福元机器厂,这个总产量超过上述三家兵工厂总和的大型兵工厂,和国有控股没啥关系,乃是非常单纯的私营企业。
赵东云大力发展并扶持国有控股的兵工厂,除了供应军事需要外,也是为了降低福元机器厂对奉军的影响。
这种影响倒不是说怕福元机器厂反过来对奉军施加影响力之类的,而是奉军需要在避免国内只有一家武器供应商的情况出现。
国防工业就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是需要竞争,以往奉军的军事订单都是直接交给福元机器厂,然而现在却是出现了招标采购的模式。
尽管目前来说,福元机器厂对奉军的重要性还无法动摇,但是假以时日,随着保定、沈阳以及江南制造局等一系列兵工厂成长起来后,势必会和福元机器厂抢夺订单。
福元机器厂为了保住订单,那么就会花费力气改进技术,以研发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这对于国内的后续国防事业发展而言,具有极大的重用。
由于江南制造局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甚至奉军打进上海的时候,这家兵工厂都还在进行正常生产,所以无需过多的改动就可以继续生产,为奉军供应各种弹药。
当然了,为了进一步提高江南制造局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华通实业银行这个东家肯定会对江南制造局的管理层进行大换血,同时派遣技术人员进驻该厂。
“目前江南制造局的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拥有日产五十支88式步‘枪、日产三万发七九子弹、两万发六五子弹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大规模量产五十七毫米、七十五毫米炮弹的能力。拥有生产七十五毫米管退野战炮,过山炮的技术,不过规模太小,暂时月产量只有区区数门。
该局还拥有仿制生产六十毫米和八十毫米迫击炮、麦德森轻机枪,mg01式重机枪的能力,不过产量都较小,尚未形成大规模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该局除了可以生产陆军用的各项武器弹药外,还拥有生产大口径舰炮、制造战舰的能力。”
负责军械采购的军械部总长赵东平如此对赵东云汇报:“该局目前虽然主要生产步‘枪和弹药为主,但是各方面的技术能力都不弱,只要持续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以采购设备,培养技术人员,未来是完全有潜力成长为和福厂一样的大厂的!”
赵东平此话说的不错,江南制造局和福元机器厂一样,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大型兵工厂,可以生产步‘枪,炮弹,子弹,还能造陆军火炮,舰炮甚至制造千吨级别的炮舰,涵盖面比福元还要广。
“根据华通实业银行方面的规划,他们对江南制造局进行最除的管理层整顿后,后续打算把该局一分为二,把陆军业务和造船业务分开来,分别成立江南兵工厂和江南造船厂!”
赵东云此时也是放下了华通实业银行那边送来的计划书,对于华通实业银行打算把江南制造局拆分运营的想法,赵东云也是支持的。
现在的江南制造局规模太大,牵扯的业务太多,导致技术和经费过于分散,造船和造枪这两个业务,怎么看也不适合搞在一起的。
“我看可以,不过拆分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影响到现有的生产能力,至于扩产和维持运营的资金,我会让华通实业银行那边适当给予一定的增资。后期你们军械部在招标的时候也把该厂加进来!”
虽然说沈阳、保定、江南制造局都是属于国有资产,但是这些企业的运营还是以纯商业运营为主,这军事订单也是需要招标来进行的,至于招标之前奉军征用的诸多江南制造局的军械弹药,以后也会给予补偿。
江南制造局的加入,使得苏系掌控下的专业兵工厂增加到了四个,这无疑会极大的加强后续奉军的武器弹药自给自足的比例。
就在华通实业银行打算对江南制造局进行整顿,拆分运营的时候,奉军的攻势并没有停下,金陵那边依旧处于僵持状态,主要的突破点则是在奉军第二军。
第十师西进后,再一次用不可阻挡的态势击溃了两江第九师,进而攻占苏州,第十五师也是在嘉兴再一次击溃两江第四师,并顺利占领嘉兴,两江第四师和在上海的时候一样,没打两枪就是转身逃跑了,让后头的段祺瑞气的大骂,就连还在路上的王占元也是大为不满,他还指望着上海周围地区的皖军能够稍微阻挡奉军第二军几天时间呢。
不过眼见奉军拿下嘉兴后,已经顺利进军杭州的王占元却是暂停了下来,开始进行休整,还有更重要的捞钱,就地征兵,以继续增加实力,他不想冒冒失失的直接跑到嘉兴去,以疲军之态和奉军来一场决战。
王占元的谨慎不得不说是理智,奉军第二军自从登陆上海后,经过连续攻占苏州,嘉兴一带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战略纵深,打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更关键的是,王占元自己也不过两万多人,对上奉军第二军他也没有自信能够单独取胜,他还指望着段祺瑞能够汇集更多的皖军配合他作战。
只是皖军的表现比他预料的还要糟糕的多,两江第四师和两江第九师的惨败让皖军在这一地区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兵力可以使用了。
段祺瑞有心抽调镇江方向的两江第十师东进,但是金陵那边情况也不好,所以思量半天后,他还是没有抽调第十师去上海,而是继续让第十师朝着金陵进军,以求从背后攻击奉军的第一混成旅,以解金陵之围。
第四百二十九章王占元在浙北
奉军第二军在上海一带的攻势顺利的超乎作战处的预料,发起不到五天之间,他们就相继拿下了淞沪炮台和上海华界,随后数天内又是相继拿下嘉兴、苏州等苏南地区的一系列重要城镇,不仅仅把奉军第二军的战略纵深扩大到上百公里,更是彻底军事控制了这一片对于皖系财政而言至关重要的地区。
而被段祺瑞寄予厚望的王占元第七师,虽然说他因为唇亡齿寒的因素加入了皖军之中一起对抗赵东云,但是人家也不傻不会傻乎乎的直接跑到上海直接和奉军第二军主力开打。此外王占元还有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趁机掌控浙北一带。
随着奉皖两军在长江一线爆发大战,段祺瑞持续抽调各地的部队,原先部署在浙江的部队都是被陆续抽调到长江一线,导致这里出现了短暂的军力真空,而王占元就是趁着这个机会,直接东进控制了杭州为首的浙北地区。
现在的王占元忙着收刮钱财,征兵扩军呢,短时间内只要奉军不主动南下浙北,他也是不会大规模北上和奉军第二军决一死战的。
毕竟现在这个机会对于王占元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自从1907年夏奉军入关直系战败后,王占元就一直带着第七师四处流浪,从北到南,一路流浪千里,先后短暂的在豫北、皖豫交界地区、皖南停留,然而他在上述地区都是根基不稳,只能算是一个过客,虽然说没到一个地方都搜刮钱财补充军力,但是这些地方都不算什么富裕的地区,哪怕是控制了一整个省都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更何况他只是临时盘踞在某几个府县而已。
然而现在他到的这个浙北地区却是不同,浙江在清末时期虽然不如苏南、广东等地区发达,但勉强也算是一个财赋充足的省份,至少比赵东云大规模发展之前的奉天要强得多。
而且浙江这个省份和江苏、广东有着极大的类似,那就是它的财赋收入都是相当集中在某几个府县,江苏有苏南、广东有广州,而浙江的话自然就是浙北了。
偌大一个浙江省,它的中南部地区都是丘陵山区,和南边的福建没有多大的差别,然而浙北地区却是平原地带,乃是长三角范围内的平原主要农业地区,加上靠近苏州、上海等地,也导致该地的生丝业比较发达。
浙北的嘉兴、杭州、绍兴再加上宁波四地所贡献的赋税,占据了浙江一省的八成以上,虽然说其中的嘉兴已经被奉军控制,但是王占元控制的浙北其他地区依旧能够给他贡献诸多的赋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王占元和段祺瑞、赵东云甚至和吴凤岭、王士珍都不同,后面几个大军阀都是根基深厚,1906年就已经崛起成为一方首领的大军阀,他们都是有着争霸野心的人,所以对于地盘的搜刮是比较正常的,是以发展、收取正常赋税,争取当地工商地主阶层支持为主。
然而王占元却是根基浅薄,长期都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大肆搜刮钱财,甚至为了军费会做出敲诈当地地主士绅工商阶层的事来,并不会说顾忌自己走了,以后当地会怎么样,更加不顾忌主流社会阶层对他的评价,比起皖系段祺瑞,苏系赵东云而言,他更像是一个民初的标准军阀。
来到浙北之后,王占元也是心知肚明不管奉皖双军谁获得胜利,只有一个第七师的他都很难有什么话语权,将来能够彻底掌控浙江的机会非常小,所以他在浙北做的非常现实,一到浙江,他就是毫不客气的把当地政府的府库给搜刮了精光,甚至连当地官府的行政经费都没给留下,然后他又召集杭州等地的富商们,声称自己率军远道而来保卫浙江人民的安全,然而军费紧缺,士兵们连口粮都没有,还望广大富商地主们能够踊跃资助军粮等物资。
一句话,说白了就是要钱!
面对王占元的强行所要钱财,那些富商们自然是不愿意的,当场那些人只是给了少则几百,多则数千,总数连两万都不到。毕竟虽然说大家的钱都是风刮来的,但是就算是刮来的钱也不能随便给人啊。
然而王占元当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第二天就是有第七师的士兵直接在城内发生了暴‘乱,乱兵冲进了几家富商的家宅中,不但把这几家富商给抢了个精光,而且还杀了个血流成河!
此案一出,杭州震惊,直接把那些富商们给吓破了胆,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往日随意欺凌普通百姓的他们在这些掌控大军的军阀面前,连个屁都算不上。
这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暴‘乱计划,而具体责任人自然是王占元。
次日,一大票的杭州富商们或是亲自上门,或者是派遣了心腹子弟,管家之类的登门,给王占元送去了现银的有,送银行本票的有。
“这些人,都是不见黄河心不死的,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还以为我们是乞丐呢!”王占元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些商人富商们的鄙视。
“改送的人家大多已经是送过了,折合约有三百万圆上下!”王占元身旁的副官献媚道。
“这个数字还是少啊,三百万圆而已,还不够我们几个月花销呢,谁也不知道我们能够在浙北呆多久,现在能捞多少就捞多少,不然以后走了后悔就来不及了!”王占元想了想后又道:“你再和他们几个动一动,当然也别闹的太厉害,在适当的给那些商人们传传话,就说还不够,不捞够五百万我王某人就不走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后又道:“你再联系几个洋人的银行,把钱存进去,这年头这么多钱带在军中也不方便!”
王占元自然没说,他是准备把这些钱存进外国银行是为了给自己准备退路的,这年头当军阀玩争霸风险太高,一不小心就战败下野了,而自己被打败了后性命应该是无恙的,北洋人还是比较传统的,再者现在的这些北洋军阀早年都是同事好友,都是一起喝过酒吹过牛称兄道弟的人。
一般而言只要你宣布下野了,不管是赵东云还是段祺瑞大多不会说下狠心直接杀了你,顶多一开始是被软禁,然后就把你赶到租界去,也就是礼送出境。
基本上就能够跑到租界当一个逍遥自在的寓公,而当寓公得有什么,得有钱啊!
王占元虽然有野心,但是他也是个有理智的人,他并觉得自己成功争霸的机会有多少,十有八‘九都是会失败的,而失败了后怎么办,运气好就可能投诚段祺瑞或者赵东云,然后捞个不关紧要的官职,悲剧一点就直接跑到租界当寓公去了。
这两年王占元的经历和做法,其实更像是民初时代各军阀的做法,然而现在并不是历史上的民初啊,如今国内虽然各大军阀混战,但是并没有太过分散,细数下来也就皖系段祺瑞,苏系赵东云,南方联邦,还有吴凤岭,王士珍,再加上这么一个王占元,其他的军阀实际上都不能算是军阀,只能说是各大军阀麾下的将领。
王占元在杭州一带大肆收刮,自然就没有功夫主动北上和嘉兴、上海的奉军打个你死我活了。
而赵东云虽然早已经把王占元定为了必须消灭的目标,但是苏系奉军现在的最大目标并不是说对付王占元,而是要先用尽全力把段祺瑞给收拾掉,具体下来就是先解决金陵战事,拿下金陵,歼灭第四师。
对于奉军来说,只要拿下金陵,只要把段祺瑞的嫡系主力第四师给歼灭了,就等于奠定了江南战略胜利的基础,后续大半个南方中国再也不找不出可以阻挡奉军南下步伐的军队来。
皖军的其他残军不行,王占元的第七师同样不行!
奉军的战略重心所在从奉军第二军的兵力派遣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派往嘉兴的乃是第十五师这个相对弱一些的新部队,而派往苏州的乃是第十师这个主力部队。
从中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奉军第二军并没有打算说继续大规模南下的打算,而是打算继续西进沿着无锡、常州、江阴、镇江一路直奔金陵。
当第十五师在嘉兴一带停下南下的步伐,开始构筑防线的时候,第十师在拿下苏州后却是没有停下步伐,而是继续西进朝着无锡直奔而去。
于此同时,程璧光率领的海军舰队也是在赵东云的严令下继续沿江西进,以随时保持对第十师的舰炮支援。
从苏州颓败,撤退到无锡的两江第九师毫无意外的没能抵挡住第十师的猛烈进攻,在无锡再一次溃退,第十师攻克无锡后,得以继续西进,并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追击两江第九师到常州,而另外一旅则是前往江阴。
去江阴做什么,自然是为把江阴炮台给拿下来,给海军舰队开路了。
第四百三十章突围之战
江阴炮台,这个炮台的历史也有很多年的,但是实力却是不怎么样,远远不如吴淞炮台,奉军第十师的第二十旅只花费了一天时间就是把这个小炮台给拿下。
拿下江阴炮台后,就代表着程璧光的海军舰队能够一路顺利的直奔金陵,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程璧光舰队的西进金陵的步伐了。
程璧光率领舰队过了江阴后,给京师的赵东云发去了电报,和以往海军舰队诉苦,避战之类的电报不同,这一次程璧光给赵东云发去的电报充满了信心,称自己的舰队势力英勇奋战,准备对镇江、金陵之敌发起规模宏大的炮击,以支援陆军的战斗。
为了阻挡程璧光舰队的沿江而上,段祺瑞命令皖系的那支弱小的海军进行阻拦,沉船阻塞讲道。
但是面对段祺瑞的命令,皖系海军的那几艘炮舰指挥官非常干脆的拒绝了,拒绝了还不算,面对程璧光的舰队逼近,为了保存战舰的皖系海军几个舰长非常干脆的宣布反正,光荣的加入到了苏系海军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前面说过,这个年头的中国海军都是非常没有节操的家伙,其自主的特性让他们经常背叛所属的军阀,说是头上天生长有反骨都不为过。
海军在1906年背叛过清廷,又背叛过南方联邦,又背叛过直系,又背叛过皖系,这两年能背叛的他们都给背叛过了,如果假以时日赵东云倒霉了,他们肯定也会毫不犹豫的背叛苏系。
当然了,现在赵东云还没有倒霉,依旧是国内最大的一个军阀,所以程璧光这些海军将领在自身的安全得以保障,海军军费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他们还是不介意给赵东云效力的。
第十师和海军相互配合,一路沿着长江西进,这让在金陵的段祺瑞终于是感到了末日即将来临的危机感。
“第二混成旅那边虽然发起了猛攻,但是现在第二混成旅缺兵少药,已经很难突破对面敌军的防线了,而敌军的第十师即将抵达镇江,到时候依靠第九师的残兵和第十师,要想挡住第十师依旧是非常难的,大帅,现在这个时候,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战略方向了!”段祺瑞身旁的一个少‘将如此谨慎的说道。
段祺瑞此时也是深深的叹了口气,仗打到这个份上,实际上胜负已经是可以看得出来了,虽然说目前金陵方向的战事依旧僵持,但是只要等到奉军的第十师突破镇江方向,和第一混成旅汇合朝着金陵东部发起进攻时,在没有奇迹发生的情况下,段祺瑞是看不到任何继续守住金陵的可能性。
而奇迹这东西,要是发生了那就不叫奇迹了。
身为一个军事将领,段祺瑞可不会寄望于这些虚无缥缈的奇迹之类的事,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军队。
现在,是时候该走了!
段祺瑞很明白,现在再不走,等到第十师拿下镇江在抵达金陵的时候,他就走不了了。
不过怎么走也是个问题!
当天,段祺瑞就是召集了麾下的一群将领们商讨如何撤出金陵的事,有的人说要从东方突围,直接打掉第一混成旅,然后去镇江,届时自己汇集第四师以及一大票两江陆军,顺道干掉第十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样也就能够顺道收复镇江以东的广大苏南地区,在镇江建立防线,阻挡奉军东进的步伐。
也有的人说朝着西突围,因为西边有着第二混成旅可以接应,只要皖军汇集主力朝着西部突围,和第二混成旅一起,未必不能突破敌军第十四师和第三师的拦截,然后就继续一路朝着西南而去,退往江西。
然而这样一来,也就等于宣告放弃整个江南地区,甚至放弃了浙江。
也有的人说直接朝着南方突围,该方向的奉军兵力不多,只有一个缺编了第三十三团的第九师而已,突围的可能性非常大,只要能够突围,就能够一路朝着句容、溧水一带南下,后续可以东进常州和无锡,也可以直接南下湖州、杭州。
这样选择性比较大,而且也有可能收回江南地区,保住浙北地区。
然而朝着东面和南面突围都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先不说突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率,后续也有可能面对着奉军主力的追击以及包抄,到时候有可能会把皖军剩余的近十万部队都丧失在江南地区,这对于皖系而言是致命性的,比丢失了整个江南都要致命。
因为军队才是皖系的根本,有了军队才能够抢占地盘,没有了军队谈什么地盘都是虚的。
虽然已经决定了要走,但是从那个方向走却是段祺瑞短时间内也无法决定的。
然而奉军留给段祺瑞由于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第十师一路高速行军,由于路上没遇上什么阻碍,他们在四月二十四号的就已经是顺利抵达镇江外围,并迅速对镇江发起了进攻。
第十师在海军舰队的舰炮支援下发起进攻,皖军第九师和第十师根本就无法抵挡,第一天就是显出了败局。
对此,段祺瑞终于是下了突围的决心,而突围的方向就是向南。
四月二十五号,段祺瑞亲自指挥金陵城内、外围地区的近五万皖军朝着南方发起突围作战,充当突围前锋的自然是第四师,这倒不是说段祺瑞故意把其他皖军两江部队放在后头断后,而是因为要想成功突围,只有第四师才有能力撕破第九师的防线,从而为大军打开一个缺口。
皖军的突围战役一打响,其战术意图就是被孟恩远猜到了,这能不猜到吗,原本和第十四师、第三师作战的皖军第四师突然全军抽调到了南面,并朝着第九师发起了反攻,傻子都能看得出来段祺瑞这是要突围了。
“想要跑,就算要走也得把我给第四师留下来!”孟恩远自然是不会轻易把皖军放走的,整个江南战争虽然说是为了夺取江南这个赋税重地,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为了歼灭皖军的有生力量。
而皖军那么多,大部分的两江省军部队都不是奉军的主要目标,整个江南战略,奉军的目标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分割包围第二混成旅和第四师,然后汇集兵力歼灭第二混成旅和第四师。
尽管奉军和第二混成旅的当涂一战损失了一个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团,导致上述两部现在加起来都只剩下三千人不到,然而第二混成旅也好不到那里去,从巅峰时期的一万两千多人打到只剩下现在的六千多人,说是已经被打残了也不为过。
然而皖军的另外一支主力第四师却是主力为损,前后损失了几千人对于兵力高达两万多人的第四师来说并不算什么,只要稍微补充几千新兵,休整个把月就能够缓过气来,到时候第四师就能够轻易恢复巅峰战力。
而这种情况是孟恩远,是赵东云不允许发生的。
段祺瑞的第四师就如同一根大夏的核心支柱一样。撑起了皖系的一片天空,只要第四师还在,那么皖系就能够轻易崛起。
只是要想留下第四师,其难度比拿下整个江南更加困难。
这从第九师拦截第四师的战斗就可以看的出来,第九师虽然拼命阻拦,但是在高达两万人的第四师发起全力进攻时,依旧抵挡的非常勉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