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雨天)-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土匪、地方武装有选择投向的,自然也有像齐云庄一样选择顽抗的,这些选择顽抗的地方武装下场自然是好不到那里去,都是一一被当地的第十四师以及第三军派遣的正规军一一清剿。

仅仅半月不到,河南,尤其是豫南地区的土匪、民团等地方武装大多都是被整肃一空!

随着河南的地方武装被整肃,也就代表着苏系真正实现了对整个河南的统治。

“目前豫南一带的治安情况已经大为改善,盘踞在该地的一系列非法武装都已经遭到了我军的毁灭性打击,这种情况下,我军在该地的后勤运输补给线的安全也能够得到初步的保障了!”西苑居仁堂里,方壁永拿着报告书如此说着。

“虽然还有部分的小规模非法武装逃入了大别山地区,不过郑州警备司令部方面已经派遣了两个巡警团深入大别山继续清剿,即便一时间无法彻底解决逃走的这些非法武装,但是也足以防备他们威胁到我们的‘汝安补给线’了。”方壁永继续报告着。

赵东云道:“这一次的豫南治安强化作战还是有所成效的,第十四师那边打的还算不错。不过汝安补给线关系第一军数万大军的战略安全,而第十四师也不知道一直驻防在豫南,总是要继续东进安,这后续汝安补给线的安全维护,不仅仅需要第三军的大力维护,同样也需要当地警备部队的配合!”

所谓的汝安补给线,即汝宁府到安庆府的陆上徒步运输补给线,去年年底军需部就提出要把补给中转中心进一步南移到汝宁府之信阳,这样福厂生产的军械或者进口的军械就能途经京奉铁路、京汉铁路一直抵达信阳,然后从这里出发途经光州、六安州、安庆府最后送到第一军手上。

这一条长达四百多公里的补给线由于绕过了大别山,在地形上还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虽然染过了大别山,但是此时此刻的大别山里头各种小土匪多如牛毛,这些土匪在战争里固然不值一提,但是要是抢‘劫奉军的后勤运输车队的话,那也是个麻烦事。

所以尽管第十四师把这一条线上的大小非正式武装都肃清一空,但是依旧有着众多的小土匪逃跑到了大别山里头,所以尽管目前已经成功开辟了这条补给线,但是安全保障工作还是不容忽视。

方壁永道:“郑州警备司令部那边已经派遣了两个巡警团驻扎汝宁和光州一线,近期还会准备进入大别山行动。六安更是有着我第一军的正规军驻扎,相信不会出太大问题的!”

赵东云却道:“第一军任务繁重,现在可以抽出兵力驻防六安,但是后续大战一起,必然是无暇顾及后头的六安等地,后方补给线的维护任务还是需要巡警部队承担起来。安徽那边的二十八巡警团不是已经编成了吗,派到六安去。河南汝州和光州现在虽然有着第三军一个师驻防和两个巡警团在,但是大别山形势复杂,情况不容小视,传令郑州警备司令部那边,要继续加强汝安补给线的维护力量!”

方壁永听罢也是有些疑惑:“再让他们派一个巡警团进驻改线,这样的话,河南其他方向就只剩下两个巡警团和一个巡警骑兵连了,怕是难以弹压地方啊!”

赵东云不以为意:“无妨,现在河南那边五个巡警团不都是满编的嘛,而且京汉线又不用他们巡警部队负责,加上以前的那些大规模的地方武装已经被清剿一空,仅仅是弹压地方,维护治安的话,两个巡警团已经很充分,再说出了问题不还是有第三军嘛!”

对于河南局势的控制,赵东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别看前些时候河南乱七八糟的,但那是因为之前不管是奉军还是鄂军甚至是南方联邦,都没有什么心思去管理地方事务,一个个都是一门心思对付彼此的大敌,奉军同样如此,进入河南后,第三军受限于战略局限性,一直都是重兵驻防京汉线,对于河南的其他府县可以说并没有投入什么注意力。

正是因为奉军的注意力不在,所以才让河南当地武装得到了发展和嚣张的机会,然而当奉军在江北大战稍停,又有着开辟维护汝安补给线的战略需求后,就是毫不犹豫的大力绞杀河南的当地非法武装。

现在河南的地方武装基本已经被清剿一空,只剩下大别山里还有着些许土匪势力残留,所以后续以郑州警备司令部的巡警部队也足以掌控局势了,退一步万说就算出现什么问题,这不还是有第三军嘛。

第三军是不敢抽调主力离开京汉线,但是抽调几个步兵营出去剿匪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以前不怎么做只是因为没有这个需求而已。

所以哪怕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苏系都能够保证对河南的掌控,保证对京汉线的彻底控制,这种情况下赵东云自然是以汝安补给线的安全为重,继续抽调部队用于维护该补给线的安全了。

“如今豫南那边的局势也算是平静了下来,汝安补给线已经开辟,后续第十四师的作战计划如何,你们参谋部有什么意见?”赵东云合上了手中这份关于豫南治安强化作战的报告书后,抬头问向方壁永。

方壁永听罢也是略微一愣,他可是没有想到赵东云会直接问第十四师的后续作战安排。

要知道赵东云可是个大忙人,他平时询问的军务一般都是涉及到战略方向,很少说会关注具体到某只部队的动向。

一般而言,赵东云询问的一般都会是“扩编整军进行的如何?”“第一军在皖南方向的情况如何?”“参谋部对后续渡江作战有什么战略计划?”就算是询问具体某支部队,一般也是问大体情况,比如当初滁州战役的时候就是问第三师情况如何?打赢没有?但是一般不会问第三师制定什么作战计划攻打滁州的。

也就是说,赵东云一般是不会问具体某支部队的具体作战计划。

不过转念一想方壁永也就释然了,第十四师作为一支承受了诸多期望的部队受到赵东云的重点关注自然也就不奇怪的。

如果第十四师是被划归到第一军或第二军、第三军统辖的话,那么作战处这边也无法直接获得该师的作战计划报告,不过这个第十四师目前并没有划归任何一军统辖,而是和奉军的其他几支部队一样直接归属统帅部直辖。

奉军里有着三大军,但是同样也有着诸多统帅部直辖的部队,比如驻扎察哈尔的第一骑兵旅、驻扎天津马厂的第五混成旅、驻扎京师南苑的第七混成旅、驻扎唐山的第九混成旅、驻扎沈阳的第十混成旅,驻扎石家庄的第十一混成旅,在京师南苑编练,尚未成军的第十五师,已经成军,并被调往河南的第十四师,上述部队都是归属统帅部直辖的。

也就是说第十四师并不会第三军或者第一军负责,而是直接向统帅部负责,其作战由统帅部参谋部下属的作战处直接负责。

所以方壁永还是对第十四师的具体作战计划比较清楚的!

“根据作战处的作战规划,在结束豫南的治安作战话,第十四师将会在光州休整大约半个月,然后东进安徽、合肥一带驻防,后续根据战局发展决定增援安庆或者金陵方向。对于该师的战略安排,我和作战处的石处长意见一致,即作为我军之战略预备队!”

方壁永和作战处长石阳林的想法还是比较谨慎保守的,他们把第十四师作为战略预备队,就是充分体现了一个为将者的基本素质:未虑胜先虑败!

他们最优先考虑的不是后续一旦发起渡江作战后胜利后该怎么做,而是先考虑一旦渡江作战遇到挫折该怎么做,甚至是考虑到渡江部队遭遇惨败,导致前线部队遭遇反攻而崩溃的时候,那么到时候奉军就需要一支强力的部队来力缆狂澜!

而这支部队就是第十四师了!

赵东云听罢后也是点头,他还是比较赞同方壁永和石阳林的谨慎的,毕竟战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别看前期奉军连战连捷,但是谁也不知道后续奉军是否还能够一直保持胜利下去。

人家段祺瑞去年南下作战的时候,还不是意气风发,其麾下第四师南下作战里转战五省,历经大小数十战未尝一败,然而去年十二月份的时候还是一样被自己在江北给收拾了。

而谁又能保证他赵东云不是下个段祺瑞,第三师不是下一个第四师!

所以必要的谨慎还是需要的!

只是必要的谨慎是需要的,然而把寄予厚望的主要战力第十四师放在距离前线上百里的合肥却是过于浪费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渡江作战计划

p》“把第十四师作为预备队是可行的策略,但是也要适当考虑前线部队兵力紧张,继续后方主力部队增援的情况,第一军和第二军总数不过十余万兵力,却是要分散在苏北和皖南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为了后续南下渡江作战能够汇集更多的部队发动进攻,参谋部有必要适当调遣部队!”

p》赵东云并没有直接说把第十四师调到哪里去,也没有让第一军和第二军做出什么样的战术安排,详细的战略战术安排并不是他赵东云的工作,他要做的只是提出要一个要求:要求南下部队攻占江南地区!

p》至于怎么调兵遣将去做到这一点,那就是需要统帅部里诸多将领们出谋划策了,要不然他赵东云养着统帅部里数以十计的将军们干什么啊!

p》方壁永听罢后开口道:“目前参谋部这边还在完善最后的南下渡江作战计划,后续还有根据最终计划进行兵力调配的,届时第十四师应当还会适当前移!”

p》赵东云点了点头,他虽然自诩因为有着后世的记忆,在国际形势以及军队的战略发展上拥有前瞻性的眼光,但是在具体的军事指挥上,他的天份实际上只能算中等,满打满算也只能依靠原身所学的记忆而已,然而这些生搬照套的记忆可以让他成为一个师旅级将官,但是绝不能让他成为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

p》放眼北洋诸多军阀里头,赵东云虽然是在军事才华最出名的一个,但他的实际指挥才华算得上是垫底的哪一个,北洋好几个大佬里头,王英楷、段祺瑞、王士珍、吴凤岭、张怀芝等人可都是实打实的军事统帅,尤其是段祺瑞的军事才华更是北洋诸位军阀大佬里头首屈一指的。

p》别看他在江北败在了奉军手下,但是他能够带着一个第四师东征西战,打下大半个南中国的地盘,就足以证明他的卓越军事才华了。

p》段祺瑞和赵东云两人对比的话,赵东云更像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和政治家的结合体,而段祺瑞却是名副其实的军事统帅。

p》论起实际指挥能力,赵东云甚至都不如孟恩远、陈光远他们,也无法和年轻一辈里名声显赫的顾蓝玉、杨德明两人相提并论。

p》所以赵东云一直也是把自己的位置看的很清楚,他编写军事理论著作,他扩军练军,但是他却是却很少去指挥部队作战,就算是入关早期的唐山战役、京师战役、霸州战役,他也只是名义上的统帅而已,具体战事乃是由作战处负责,由前线之孟恩远、陈光远、顾蓝玉等将领实际指挥。

p》而如今在长江沿线的战事,尤其是奉军筹划中的渡江战役更是关乎到奉军生死存亡,未来能不能统一中国的生死决战,所以赵东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把渡江作战计划交给了作战处来制定,他只是监督执行,自身并不参与到详细计划的制定来。

p》近年来的赵东云已经从一个军事统帅逐渐转化为了一个政治家!

p》而身为一个政治家,不仅仅要关注军方事务,而民政事务同样也是需要他保持极大的精力去关注!

p》方壁永刚汇报完出去呢,赵东云的办公室大门很快再一次被敲响,随即走进来了一个年约三十的二等秘书,此人名为朱朝林,乃是秘书处总务科的副科长,同时也是赵东云的随行秘书之一。

p》他穿着和其他公务员一样的西服正装,剃着寸头上抹了发油,看上去整齐之余还油亮油亮的,进来后只见他道:“总统,周总长已经候着了!”

p》赵东云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还有等会把工商部送来的唐山工业区的计划书也拿进来!”

p》进来的二等秘书朱朝林当即退了出去,离开赵东云的办公室后,他当即走到旁边的一个侯客室里,抬脚进去后就可以看见,此时侯客室里坐了四个人。

p》除了财政部总长周学熙,一个是农林部总长陈振先,而剩下的两个都是穿着军装,其一年纪较大的乃是余元勤,此人去年底刚就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年初的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少‘将加中‘将衔。还有一个略微年轻一些的则是前任第十师参谋长,现任第二十九旅旅长薛一平少‘将。

p》这几人看见朱朝林进来后,他们的目光很自然都是略微抬起落在了这个朱朝林身上,并且先后抱以微笑。

p》他们身为苏系的军政高层,自然不会说随便对什么人都抱以微笑的,要是寻常的秘书处二等秘书,他们也不会主动示好。

p》只是这个朱朝林不是寻常的二等秘书,他乃是秘书处总务科的副科长!

p》前文说过,总统府秘书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内设诸多科室,包括总务科、内务一科、内务二科、机要科、外事科、参事科、资政科、统计科以及侍从室,这些科室除了内务一科和外事科略微影响不大外,其他几个科室可都是重要之极的科室,侍从室负责赵东云以及家人的贴身安保事务,机要科乃是负责情报事务,内务二科负责国内事务,参事科负责军事事务,资政科负责工商民政事务,统计科负责财政事务。

p》而总务科呢,这个科室并没有说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军政事务,但是总务科里的二等秘书却是担任着赵东云的随行秘书一职,要是贬低了说就是给赵东云拎包端茶的角色,但是要往抬高了说,那么这总务科的那几个二等秘书却都是天天跟在赵东云的随行人员,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p》总务科也是秘书处诸多科室里,唯一同时拥有六名副科长二等秘书的科室,其总务科科长由赵东云亲自邀请的前清法政尚书戴鸿慈担任。

p》戴鸿慈在1906年前清灭亡后,和很多前清高官政要们一样并没有就此退出政坛,就连鹿传霖、林绍年等这两个前军机大臣都陆续留任在王英楷时代的第一届内阁,赵东云时代的第二届内阁任职,其他的很多政要同样活跃在北方共和政府政坛或者南方联邦帝国政坛里。

p》戴鸿慈在前清时代曾为‘五大臣出洋’的其中之一,回国后力主各种革新,那是前清传统官僚里头政治态度比较开明的一人。前清灭亡前夕为礼部尚书,王英楷时代虽然受命为总统府顾问,不过没有担任要职,赵东云入住京师后,经过林绍年等人的举荐,最后被赵东云亲自邀请进入总统府秘书处任职一等秘书。

p》总统府秘书处的一等秘书满打满算才四个人而已,加上秘书处权势极大,外人大多尊称秘书处的一等秘书为枢密,算得上北洋共和政府版本的前清军机处大臣或者前明的内阁成员了。

p》所以虽然只是挂着一个一等秘书这个听上去不怎么样的头衔,远远没有内阁总长听起来那么威风,但实际权势并不小,人前人后外人都得尊称他一声‘戴枢密’,倒也不算辱没了他前清礼部尚书的身份。

p》戴鸿慈虽然监管总务科,不过他身为四位一等秘书之一,日常公务实际上是非常繁重的,所以总务科的日常工作都是由那几个二等秘书分担。

p》由此可见,朱朝林这个总务科副科长,二等秘书,虽然职务听上去不咋滴,但却是秘书处排位前十的二等秘书之一,和内阁的那些次长,司长们比起来也是不弱多少,而基于他常年跟随赵东云身边处理事务,在外人眼中的重要性又是上了一个台阶。

p》所以哪怕是周学熙和陈振先这两个内阁总长,也是不好摆着什么脸色,而是面露微笑。

p》朱朝林虽然年轻,但是能够在人才济济的秘书处冒头,在秘书处里数十个二等秘书中脱颖而出成为赵东云的六位随行秘书之一,自然也是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p》他不仅仅是中国早期的留日学生,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法科,回国后就是先是在直隶任职,然后赵东云担任盛京将军期间,招揽了他前往奉天,先是在司法机构任职,后来调任秘书处任职三等秘书,入关前夕升任二等秘书任职总务科副科长,成为赵东云的随行秘书之一。

p》他能够成为赵东云的随行秘书,最为重要的并不是他的学历和任职履历,而是他叫擅长为人处事,察言观色的本事相当不错。如果没有这份本事,可是很难在秘书处闯出什么大名头来的,为什么?

p》因为秘书处里人才济济啊!

p》秘书处里大体上有三种人,一种是前清时代翰林出身的传统文官,戴鸿慈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一批人在最近一年来进入秘书处的相当多。第二种就是早年跟随赵东云发迹的幕僚,比如杨德彪、袁金恺,这批人数量不多,不过四位一等秘书里头就占据了三个,乃是当代秘书处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以及三等秘书的主要构成。第三种就是留学出身的年轻人了,这些人数量是最多的,但是大多年轻、工作不久,基本上都是三等秘书、甚至四等秘书里混着呢。

p》但是不管说,秘书处里的这些秘书处的整体素质之高,其实是要超过内阁里诸多科员、处长们的。

p》要想在这样的秘书处混出头来,难度自然不小!

p》朱朝林很显然就是秘书处里诸多秘书里的佼佼者了,所以他一进来后就是满脸和气,然后上前道:“让诸位久候了!”

p》然后又是转身对周学熙道:“周总长请跟我来!”

p》在座四人都是来见赵东云的,不过见赵东云的时间有早有迟,听到朱朝林叫自己后,当即周学熙就是站了起来,然后整了整自己的衣服领子,这才迈步跟了上去。

p》不多时,他就是到了赵东云的办公室里!

p》他视线中的赵东云正俯身办公桌上写着什么,兴许是听见了周学熙的脚步声,这才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很快就是重新低了下去,同时也传出了赵东云的声音:“你先坐,我这就好!”

第三百七十三章债多不愁

周学熙坐了下来后,并没有等太久,赵东云就已经是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然后抬起头来:“让你久等了!”

周学熙面对赵东云,自然是不敢托大的,当即面露恭敬道:“职部不过是略侯了几分钟罢了,不碍事的!”

数年前赵东云还只是区区一个北洋常备军里的一个新军统领时,他周学熙就已经是袁世凯麾下的重要财政系统官员了,掌管着天津官办银号等一票北洋官办企业的周学熙早几年虽然年轻,但是其发迹非常早,甚至比赵东云发迹的还要更早一些。

而两人最近几年的交集也不少,当初赵东云筹办福元机器厂的时候,还厚着脸皮找周学熙筹款,后来赵东云掌控的福元公司又和周学熙一起集资开办滦州煤矿,唐山钢铁厂、天津洋灰厂等诸多产业。

不过两人的接触多,不代表着周学熙就是赵东云手底下的人马了,周学熙不仅仅是一个财政官员那么简单,他代表着是北洋内部的财政体系,北洋在庚子年后创办的一系列官办企业,都和周学熙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人在前年共和后,虽然没有投靠王英楷也没有投靠赵东云,但是凭借其在北洋财政体系的特殊地位,一样稳居高层,第二届内阁的时候,赵东云也照样得任用他为财政部总长一职。

然而周学熙不简单,赵东云却是变化更大,如果说辛丑年间赵东云地位还不如他,那么1905年后赵东云的地位就不是他所能比较的,至于等到1908年后的今天,赵东云更是他需要仰视的存在。

所以今天面对赵东云的时候,周学熙就是保持了非常必要的恭敬!

赵东云对周学熙的这种态度也习以为常了,自从他就任东三省总督开始,就已经跻身国内最顶尖政治家之列,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张之洞、王英楷、段祺瑞等少数几个人,权势地位的快速上升,外人尤其是下属们对他态度也是一天比一天恭敬,时至今日,敢在赵东云面前出大气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大多都是一副恭恭敬敬,不敢出大气的模样。

久而久之,赵东云也就习惯了下属们的态度,越来越习惯当一个上位者了!

而赵东云的这种态度也是越来越让属下感到面对他的时候压力庞大,夸张点说就是能够从赵东云身上感受到所谓的王霸之气。

所谓的王霸之气是怎么来的,大多都是上位者因为权势显赫日积月累而来的,严格上说起来这并不是什么气势,而是一种态度:放眼天下我最牛逼!

当然了,如果不是身居一国之主,三军统帅之位,而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也摆出天下我最牛的态度,那就不是牛逼而是傻逼了!

嗯,那种傻逼气势就是和‘王霸之气’只有一字之差的‘王八之气’!

赵东云和周学熙的开场白没有持续多久,周学熙知道赵东云日常事务繁忙,接见自己的时间都是固定在行程表上的,前后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而已,而自己要说的事可不少,要是磨磨蹭蹭估计时间都不够用了。

所以周学熙很快就是说起了正事:“今年的财政预算的初表已经做出来了,还请总统过目示下!”

说罢,周学熙就是地上了一份厚厚的报告书,赵东云接过来后翻了起来,报告书相当厚,至少也有几十页,赵东云自然是没有太多时间一一仔细翻看的,所以他是一边翻看着报告书前面的汇总表,一边开口道:“哦,说!”

周学熙身为你财政部总长,对于苏系的各项财政数据自然是了如指掌的,哪怕手中没有拿着那份报表,但是他依旧能够一一道来:

“去年也就是1907年度,除去支付军费、债券本息、行政支出外,我财政部尚存留款项一千七百六十万圆。

另外还有爱国债券的本息两千八百万圆尚未偿付,拖欠福元机器厂四百七十万军械款,拖欠福元纱厂、葫芦岛纺织公司,天津大通纱厂、李记粮行、洪福商行、福元卷烟厂、福元水泥船、北方粮油公司等八十七家民营企业总数一千二百万货款。

另外拖欠原各官办票号、银行,现整合后的华通实业银行、中东工商银行两家总数六百七十万圆之贷款本息。

另外拖欠中央以及北方各省之公务员薪金约一千三百万圆。”

听到周学熙说出的一连串拖欠,让赵东云心里也是有些倒吸凉气,不是当家人不知当家难啊,外人眼中他掌控的苏系强盛无比,但是只有亲自看过了苏系的财政报表后才会发现,苏系的实际情况到底有多么的糟糕。

去年以及现在为了打仗,赵东云是把所有能够挪用的钱都给挪用了,福元机器厂那边的货款就从来没给齐过,总是给一笔拖一笔,而其他作为军需供应商的商家也是很难收起货款的,别的不说,为军队供应香烟的福元卷烟厂,这一年来就没拿到过一毛钱的货款。

而鼎盛银行和福元公司下属银行福隆银行、锦州李家以及北方多家资本财团联合投资成立的北方粮油公司,其成立之初主打东三省的大豆产业,但是很快就是被选为奉军的主要军粮供应商。

苏系财政虽然收取了不少实物税上来,但是二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要吃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在南方作战的部队一般采取就地采购的模式,但是在北方省份驻扎的部队,一般都是由军械部集中采购,军需部统一运输供应的,而这些粮食一部分从政府的粮仓里征用,而一部分则是向那些大粮商采购。

而北方粮油公司就是承揽了其中诸多供梁合同,面的军方的合同,北方粮油公司自然是竭力供应,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货款拖欠,已经是累计拖欠了一百多万圆,让这个财力丰富,之前叫嚷着要打造北方诸省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的公司一度陷入了破产边缘。

1907年过去了,留给苏系财政的是高达四千多万的财政赤字!

至于那留存的一千七百六十万圆,那可是财政部从去年的秋税里拼命才保住的,这笔钱对于苏系来说就是保命钱,是留待最危急的时刻才能够拿出来用的,平常时候别说军方的赵东平别想要从这笔款子里抠出一笔来,就算是拿着赵东云的手令都不可能从熊希龄手中拿到钱,至于赵东云亲自去要,熊希龄拦是拦不住的,但是回头人家就会给赵东云递上辞职报告,从而宣告中华共和国第二届内阁解体!

虽然1908年里,苏系还能够从地方收取到不少税收,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最近的一次夏税都还要半年以后呢,平时的那些工商税、杂税虽然也有一些,但是也远远不够填补苏系财政缺口的。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有着善后借款,按照苏系财政目前的情况,赵东云连1908年上半年都是撑不过去的!

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赵东云为什么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惜拿出盐政抵押,承认前清的所有条约都要把这些善后借款拿到手了,不是他喜欢卖国,而是如果不借的话,不用段祺瑞来打他,他的苏系奉军自己就得会先因为没钱而崩溃了。

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从善后借款所获得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其各国善后借款里的第一批款项就高达五百万英镑,折合华圆约五千万。

而这一笔钱由于都是金本位的外汇,所以放在中华银行里作为准备金的话,又可以超额发行至少上亿华圆的纸‘币,可是这笔钱还远远无法彻底解决苏系的财政困难,因为这笔钱还没有到手呢,军方那边就已经拟定利用这笔军费扩军备战,制定了后续南下渡江的诸多战役计划。

这一笔钱毫无疑问,它的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充当战费

当然了,尽管财政部本身不可能从这笔款子里获得多少钱去填补财政窟窿,但是有了这笔款子打底,军方那帮人也不会整天想要把财政部的最后一点家底都拿去买炮弹了,如此也就可以腾出手来,比如补发公务员的薪金,适当的偿还一部分到期国债以及拖欠的各种货款等。

“去年我们的缺口太大,而今天要想填补这些缺口是千难万难的!”周学熙说着的时候也是一脸愁容。

赵东云却是没有太多感觉,缺钱嘛,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他当第三混成协的协统开始,他手底下可用的钱财就没有宽松过,以前是缺几万几十万,后来是缺几百万,而现在呢,已经是缺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了,正所谓债多不愁,当缺钱到了今天这种程度后,区区三四千万的赤字也就不算什么了。

真要说来,他刚和各国签订的善后借款里,总额两千七百万英镑之巨,以后要偿还的本息高达六千多万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折成华元就是六亿多。

在身上已经背负的六亿多欠款的情况下,区区三四千万赤字算个屁啊!

所以他依旧能神色轻松道:“哦,那么今年的收入预算呢,预期能够达到多少?”

如今苏系已经实际控制并可以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