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雨天)-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他陈光远自己呢,虽然也捞了一个第三军司令,但是第三军在河南那边处于战略守势,根本就没有什么仗可以打,所以第三军在过去半年的奉军南下作战里,一直都是名声不显,别人说起第三军来,估计连第三军有那几支主力部队都不知道。

然而第二军就不同了,麾下的第三师和第十师可都是奉军的绝对主力啊,论起实力而言,实际上徐邦杰指挥的第二军是奉军里势力最强大的一个军,比孟恩远率领的第一军都要强。

徐邦杰战功显赫,这陈光远可是知道,这一次授衔授勋仪式里,大总统是会正式授予徐邦杰陆军上‘将衔。

至于陈光远自己,则是只能继续挂着中‘将加上‘将衔,距离正式的陆军上‘将还有一段距离呢。

不过他这一次回来虽然不可能被晋升为上‘将,但是之所以大老远跑回来,那是因为赵东云要给他授勋,他之前是勋三位,这一次他将会被提升到勋二位,和孟恩远、徐邦杰他们一样。

当然了,大老远从前线跑回来的将领们也不是一个两个,他们都是会得到军衔的晋升或者勋位上的提高,有很多都是第一次被授勋的。

比如几个投诚过来为赵东云效力的将领,第一师师长卢永祥、第十三师师长张殿如、第一混成旅旅长鲍贵卿,为了继续收买人心,那么他们现在的战功不显著,但是也会得到勋位的。

这些奉军的显贵将领们各自交谈的时候,不多时门口就是出现了李三的身影,旁人一看见李三就知道赵东云已经到了,当即一个个都是各自停止了交谈,转而看向门口。

随着一声高唱:大总统到!

赵东云也是身穿一身的元帅大礼服进入了会场,只见他缓缓走上台,然后道:“在过去的一年里,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诸君都辛苦了!然而统一尚未完成、民族共和任务诸君和我一起共同努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

向来不喜欢做闷长演讲的赵东云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只说了十来分钟后就是停了下来!

而接下来自然是今天的重头戏,对奉军各位将领的授衔授勋了!

最先上台的乃是第二军军长徐邦杰,当赵东云亲自别他别上陆军上‘将军衔的时候,赵东云可以清晰的看见这位自己麾下的老将充满了激动。

苏系的诸多文臣武将们之所以想要入关,想要南下统一中国,为的不就是想要过一把开国功臣的瘾嘛,而现在,徐邦杰已经是尝到了这种感觉!

第三百六十六章杨德明和第十四师

当代国内,拥有陆军上‘将军衔的人并不少,北洋体系不管是苏系还是皖系还是晋系、鄂系等军,这些同属北洋体系的各军中,甭管他们是不是和赵东云属于敌对状态,但是大家伙依旧属于北洋这么一个大体系,至少到目前为止段祺瑞都还是承认京师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之政府的,他只是不承认赵东云这个大总统而已。

所以别看去年王英楷、赵东云、段祺瑞等北洋军阀相互之间打的热热闹闹,但是他们都是没有宣布什么之类的,赵东云在入关前没有,段祺瑞在赵东云就任大总统后也没有。

因此在当代中国,依旧只有两个政府,那就是张之洞率领由南方诸省掌控的‘中华联邦帝国’以及北洋体系建立的‘中华共和国’。

在这种情况下,段祺瑞等人虽然和赵东云进行着战争,但是他段祺瑞本人依旧是北洋共和政府铨叙处在册的陆军上‘将。

目前来说,北洋共和政府铨叙处正式登记在册承认的有陆军上‘将有不少,比如段祺瑞、王士珍、吴凤岭、王汝贤、张怀芝等人,不过属于苏系的上‘将却是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孟恩远。

此前的徐邦杰、陈光远虽然被授予了中‘将加上‘将衔,但这个军衔从本质上来说依旧属于中‘将,只是享受上‘将的礼仪待遇而已。

而今天,赵东云则是给在南下作战中战功显赫的徐邦杰授予正式的陆军上‘将衔,用于表彰徐邦杰率领第二军拿下山东、苏北地区的战功。

徐邦杰虽然在入关之前就已经预料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自己极有可能在统一战争里登上他的人生巅峰,成为一名陆军上‘将,但是他也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这统一战争还没有打完呢,自己就是升为了陆军上‘将,这要说不高兴肯定是骗人的。

而他不知道,之所以给他晋升上‘将,除了他自身的战功外,赵东云还有着其他方面的考虑,那就是激励军心士气,为下一步的南下渡江作战做准备。

他要让军方的将领们看到希望:只要你们打赢了仗,有了战功,那么我赵东云就绝不吝啬,不管是权势还是荣誉,我都可以给你们!

随着徐邦杰被授予陆军上‘将后,赵东云又是给军方的其他多位将领授予军衔,比如给第十三师师长刘廷贵是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又比如给原第十师参谋长,现任第二十九旅旅长的薛一平授予陆军少‘将衔,又比如给新任第四混成旅旅长的林平雄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

此外还有不少人新获得或者提升了勋位,比如陈光远就是从勋三位提升到了勋二位,第三师师长顾蓝玉会被授予勋三位,去年陆续投诚奉军的几个将领,比如第一师师长卢永祥获得了勋三位,第十六师师长张殿如也是获得勋三位,第一混成旅旅长鲍贵卿的军衔从陆军少‘将晋升为陆军少‘将加中‘将衔的同时,也是被授予了勋四位,甚至就连第三十一旅旅长刘朝录都是被授予了勋四位。

这些带着部队反正投入奉军体系的将领基本都获得了名誉上的重视,师长一律正式授予中‘将,勋三位,混成旅旅长则是授予少‘将加中‘将,勋四位,就连普通的步兵旅旅长都能获得勋五位。只不过他们的军衔和勋位虽然偏高,不过谁都知道这是赵东云对外做出的姿态,以吸引更多敌方将领投诚的手段。

在这一场数十人的晋升和授予仪式里,最受人重视的自然是徐邦杰晋升为陆军上‘将,而紧随其后受人瞩目的却不是顾蓝玉等人,而是一个众人眼中的小辈:杨德明。

他因就任第十四师师长而被赵东云晋升为陆军少‘将加中‘将,虽然没有授予勋位,但是依旧引人瞩目。

他为什么这么引人瞩目,单单他是奉军所有师长、混成旅长中唯一一个没有勋位的师长就足够出奇的了!

换句话说,人们对他没有勋位,甚至晋升为少‘将加中‘将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意外,而是对他就任第十四师师长感到意外无比。

现在奉军一共才几个步兵师啊,算上投诚部队、空架子部队也不过九个师而已,这九个师里头主力是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二线兵力则是第一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后面的第八师、第十六师则是还要再次一等。

然而新编的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现在的第十五师还只是个空架子,连师长都没有,然而这个第十四师却是不同!

该师虽然是新编的,但是和早期仓促编练成军的第十一师、第十二师不同,这个师编练的时间比较充足,而且直接从第七混成旅、第九混成旅等部队抽调了诸多成编制的部队,并且其武器装备尤其是重武器,可是拥有足足一整个团从德国进口的最新式火炮。

单单看里面的军官组成你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个师在赵东云心目中有多么重要了,该师的两个旅长、四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的团长们甚至包括师参谋长、两个步兵旅参谋长在内,清一色的进修生。

在当代苏系奉军里,陆军大学的毕业生依旧以进修生作为自称,以赵东云最嫡系军官自居,见面的时候不是和其他将领们喊大总统、大帅而是喊老师,执弟子礼。

这一群人数不多的进修生毫无疑问是赵东云麾下忠诚度、同样也是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

而这个第十四师的中高层职位清一色被进修生所把持,那么已经足以看出来赵东云对这个师的重视了。

不仅仅在高级军官上重视,在中低级军官里同样重视,奉天军校1907年冬季毕业的第九期三月速成班里步科排名前十的优秀毕业生有六人被分配到了这个新成立的第十四师。

十二个步兵营长里头,有三分之一的营长有过留德经历,并且全部人都参加过南下作战,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优秀年轻军官。

汇集了大量精英人才、耗费巨资打造出来的第十四师虽然说还没有正式宣布成军,但是奉军内部的人都知道,这一个师是赵东云精心打造的主力师,是希望这个师能够拥有比肩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甚至超过上述三个师的战斗力。

对于这一个师的师长之位,说实话很多奉军将领都是有所窥视的,比如李纯、何宗莲、曹锟以及刘廷贵等这几个现任师长,甚至就连顾蓝玉也在私底下说过,如果大帅要调他去第十四师任职,那么他就有信心带出一个新的第三师来。

然而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第十四师还没有正式成军呢,就在这一次的授衔仪式举行前夕,赵东云突然召回在皖南前线的前任作战处处长、后任第十七旅旅长的杨德明回京,杨德明回京面见赵东云后,第二天就是宣布走马上任第一任第十四师师长。

这个时候,人们才是想起,为什么当初赵东云为什么要把杨德明从作战处处长这个显赫少‘将之位调到野战部队里就任一个普通的步兵旅旅长了,为了就是让这个人积累作战经验,资历,说白了就是让他去镀金的,如今他在旅长之位过渡了小半年后,赵东云终于是顺理成章的让杨德明率领一师大军了。

看着给自己戴上新军衔的大总统,杨德明心中感想很复杂!

尽管他早先就知道自己的从军之路有了赵东云的重视会顺利很多,但是也没有想到赵东云会对他这么重视,竟然让这么这么一个小辈超越诸多奉军前辈一举出任第十四师师长。

哪怕是仪式结束后,他在接受了一群同僚们的恭贺后回去的路上,还是有些恍惚了,这一切来的太快!

自己当初从军留德之时,何曾想到自己会这么快成为会和顾蓝玉、任存高这等名声显赫的风云将领相提并论啊!

他不知道,赵东云这么快把他提起来就任第十四师师长,也是属于没有办法的师,按照赵东云的本意,应该是让杨德明再锻炼一段时间,积累了足够的作战经验后再担任一师师长的。

可是随着麾下的军队越来越多,手底下的人才,尤其是可以担任高级将领的人才却是越来难找了。

当代赵东云可以短时间内解决基层军官短缺的问题,中层军官这个群体有着进修生支撑,再有一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奉天军校生、北洋军校生支撑,问题也不算太大,但是在高级将官方面,却是极度缺乏。

手底下如果有堪用的人才,他何至于让林永权这个文官型,能力偏下的人一直担任第九师师长啊。看看当代奉军的诸多旅长们,几乎都是跟随赵东云多年的老人,当年不过队官、管带的他们现在一个个都是变成了师长、旅长。这些人的资历是有了,但是能力就有所欠缺了,毕竟这些旅长、团长们当初接受的军校教育程度比较低下,从军后也没有继续进修,单纯说军事素质上来说,和接受了高等军事教育的进修生差距是相当大的。

甚至这些人对于赵东云来说都极为紧缺,这些人虽然整体素质要差一些,但都是从军多年,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最明显的就是徐邦杰了,他可是奉军里名副其实的老将,不仅仅年纪大,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什么新式的军事教育,但是并不妨碍他统帅数万大军南下作战。

而像徐邦杰、孟恩远、曹锟这样的人可不多!

而赵东云又不想让能力庸俗之辈去执掌寄托了自己厚望的第十四师,所以他才是打算把杨德明这个同校师弟从江北前线召回,委以重任。

杨德明作为柏林军事学院的高材生,赵东云的同校后辈,军事素质在整个奉军里都可以挤进前三之列,就任作战处处长期间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不俗的才华,要不然赵东云也不会专门让他去第十七旅就任旅长镀金了,为的就是给他铺路。

杨德明就任第十四师虽然引起了奉军内部的一丝波澜,但是现在的苏系正处于节节上升的欣荣状态,不少人虽然心中吃味,但是也没有胆子去质疑赵东云的决定,顶多就是心里埋怨几句而已。

正式上任第十四师师长后,杨德明继续训练部队,以等待统帅部的检验后正式成军,而一旦正式成军,那么该师就会紧随其他奉军的步伐南下!

而杨德明也很清楚,等南下作战后,才是真正检验第十四师战斗力,检验自己能力的时候!

第三百六十七成军仪式

一月十四号,京师南苑的第十四师驻地内,今天的气氛和往常不太一样。

第十四师虽然是新编部队,但是自从这个师还只是纸面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吸引了诸多军方大佬关注,负责该师新兵兵源的教育部总长扬善德更是亲自多次前往该师的新兵征召地唐山、永平、承德等地的新兵营,亲自挑选出最出色的新兵兵源。

第十四师的新兵素质可是远远超过去年编练的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的新兵素质,自从1906年十月袁世凯被刺杀后,奉军进入大扩军时期,当时为了征召更多的兵员,同时受限于东三省当时的人口基数较少,不可避免的降低了征兵要求,以至于1906年底到1907年下半年期间奉军的新兵兵员素质较老常备军时代降低了很多。

而这个第十四师从建军之处赵东云就是要求打造出来一个新的主力师出来,所以教育部专门为这个师恢复了前清北洋常备军时代的征兵要求。

新兵如此,军官同样如此,统帅部铨叙处杨家毅费劲了诸多心思,才从奉军二十余万大军里头挑选出了这数十名优秀军官,后续更是亲自前往奉天军校,把1907年冬季毕业的第九期速成班的优秀学生搜罗了大半弄进第十四师。

除了人员外,装备方面,这个第十四师装备的是专门从德国进口的1905年型75毫米野战炮,而过山炮同样也是从德国进口的。

步‘枪和骑枪以及手枪等轻武器不用说,清一色的福造,内有福造88式步‘枪,福造88式骑枪,1904年型左‘轮手枪,1905年型自动手枪。

机枪方面,由于福厂产能不足,所以其装备的近六十挺重机枪也是直接从德国进口的,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机枪和以往从德国进口的mg01式重机枪并不同,而是以mg01重机枪为基础,发展而来的mg08机枪。

实际上苏系在去年下半年采购这一批重机枪的时候,该枪还没有正式进入德军大规模服役呢,甚至连mg08重机枪这个名字都没有,现在的名字乃是以公司命名,称之为史宾道机枪,不过并不妨碍该枪的生产商史宾道公司拿着他向苏系推销。

获知德国厂商向自身推销这款机枪后,再加上史宾道公司为了打开销路,为了赢取进入德军服役的机会,急需该机枪的实战表现,而这年头爆发的战争虽然不少,但是有大规模机枪作战的还是中国战场,为了让该机枪得到实战检验的机会,史宾道公司给予的价格比较优惠,所以赵东云并没有过多的犹豫,立即就是下令采购了足够装备一个师的重机枪。

这重机枪刚回国呢了,除了第一时间装备第十四师外,福元机器厂那边也是立马派出了技术人员进行测绘,以改进现有的mg01式重机枪生产线。

轻机枪方面倒是没进口,这不是赵东云不想进口,而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一家轻机枪生产商麦德森公司生意太过红火了,几乎所有欧洲列强军队都向他们采购或多或少的重机枪,德国,奥匈,俄罗斯甚至英国都采购过,他们的订单足以让他们的生产线运转到好几年以后。

没办法进口,就只能自家生产,不过福厂的产能有限,其轻机枪产量要满足二十几万的奉军所需还是比较困难的,别说第十四师这个新编部队了,就连老主力第三师和第九师、第十师这三个师也存在轻机枪数量短缺的情况。

虽然有赵东云的亲自吩咐,但是这个第十四师的轻机枪要做到全部满编,还需要等到二月份以后。

第十四师的不同不仅仅局限上面这些,甚至连他的骑兵部队所乘骑的战马都不一样,该师的骑兵团所采用的战马并不是国内骑兵部队大规模运用的蒙古马,而是苏系军畜局引进培育了好几年的顿河马。

奉军早在1904年就开始大规模引进俄国的顿河马和法国的盎格鲁诺曼底马,这些引进的马匹一方面是让他们自行繁殖扩大马群规模,另外一方面也是用来和国内的蒙古马进行配种,试图培育出一种更优良,更适合中方需求的马匹来。

培育全新的马种是一件需要长时间的事,现在的奉军是别指望能够培育出什么兼具耐力,爆发力的马种了,只能是继续培育现有的马种。

目前奉军的军用马匹,包括乘骑用马、挽马、驮马在内,主力依旧是其貌不扬的蒙古马,繁殖的少量盎格鲁诺曼底马主要充当军官乘骑用马,而顿河马也是作为骑兵乘骑战马、后勤用马培育的,不过现在数量还太少,好几年过去了,也只能凑出几百匹来配属给第十四师骑兵团所用。

第十四师从建军之处,其目标就是为了打造一支继第三师、第九师、第十师后的第四支奉军主力师。

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第十四师成军后,其正式成军仪式也是被赵东云极其重视,甚至要亲自前往南苑参加该师的正式成军仪式。

因此南院第十四师的驻地里,气氛和往时有些不同!

随着有一群穿着深蓝色上衣,袖口绣着金边,黑色裤子绣着金色条纹的总统府护卫队官兵们踏进第十四的驻地,身穿全身陆军将官礼服,别着中‘将肩章的杨德明也是亲自迎了上去。

来人是总统府护卫队的队长包甘龙少‘将,此人穿着和杨德明类似的将官礼服,但是他的袖口却是绣着金边,这是总统府卫队官兵特有的军服款式。

包甘龙,其人并不是老武备出身,也没有在国内军衔进修过,也没有上过保定军校或者奉天军校,此人没有任何的军校资历,乃是从一个小兵逐渐爬起来的人,然而他之所以能够担任总统府护卫队的队官,成为奉军体系里的数十名少‘将之一,自然有着他的理由。

此人和李三一样,是赵东云的亲兵出身,早在辛丑年的时候他就是赵东云的亲兵马弁,长期担任赵东云的亲兵护卫,当初组建盛京将军府护卫队的时候,他就是成为了护卫队的队官,随后赵东云的这支贴身卫队随着赵东云的权势上涨而改称:东三省总督府卫队,东三省巡阅使府卫队,总统府卫队。

他一直都是担任该卫队的队长,军衔也顺势晋升为陆军少‘将。

不过此人看似地位不高,在苏系奉军里名声不显,但是任何一个苏系要员都不会忽视他的存在,因为他是赵东云近年来最信任的人。

信任到足以让他肩负自己的人身安全,这等信任是李三,是孟恩远等人所远远不及的。

不过此人虽然地位特殊,但是为人却是极为低调,虽然常常跟在赵东云身边,但是外界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外,很少能够获知他的其他信息,加上他常年跟在赵东云身边,入住总统府后更是吃住都是在西苑,平日里根本不和苏系的其他军政要员交往。

这种低调也是他获得赵东云信任的原因之一,毕竟他是要负责赵东云人身安全的,要是他把苏系的其他军政要员来往密切,赵东云那里会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保护啊!

杨德明自然是见过包甘龙多次的,也知道此人常年低调,甚至对孟恩远这些大佬都是不搭不理,所以对包甘龙只是略微点头回应也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包甘龙提前来第十四师驻地自然不是为了和杨德明说什么的,他是提前来检查安全工作,准备迎接赵东云前来。

自从1906年时运袁世凯被刺杀后,北洋各大佬们一个个都是加强对自身的安保工作,他们也是害怕步了袁世凯的后尘,死在刺客手里。

赵东云自然也是怕死的,所以出行的时候也是带着好几百人的护卫队!

包甘龙带着总统府护卫队的人前后检查了小半个小时后,杨德明才是见到了总统车队到来!

随着总统车队的抵达,迎接的第十四师军乐队开始奏乐,而杨德明也是带着第十四师的团长以上的军官们上前迎接。

不多时,车队停下后,杨德明就是看见了身穿军服,披着外套的赵东云从一辆四轮马车上走了下来。

在赵东云后头,参谋部总长方壁永,教育部总长杨德明等统帅部的军方高级将领也是一一下了马车。

此时杨德明赶紧上前,走到赵东云身前恭敬道:“大总统!”

赵东云此时并没有穿元帅的大礼服,而是只穿着一身的青灰色的军官常服,穿着皮鞋,披着一件黑色的呢料军官大衣,只是衣服看似普通,然而上头却是别着牡丹金星的肩章,牡丹金星乃是赵东云特有的‘中华共和国海陆大元帅’微章。

之前赵东云就任的‘中华共和国海陆大元帅’严格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军衔,而是一个职务,但是赵东云由于并没有放弃他的现役军人身份,担任大元帅的他依旧是现役军人,但是对他的军衔怎么安排就不怎么好办了,上‘将、元帅都是不行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军队和银行

世人常说的上‘将、元帅这些都是军种军衔,比如陆军上‘将、陆军元帅、海军元帅等,然而赵东云虽然是军人,但是他是统管海陆两军的国家统帅,自然不能用区区军种军衔就打发了。

后来铨叙处那边提出过给赵东云专门弄一个‘国家元帅’或者‘海陆元帅’的军衔,但是和奉军现行体制不合也和西方国家的军制有所不同也就放弃了,但是赵东云没有军衔也不行啊,不然连肩章都不好弄,所以铨叙处干脆把‘中华共和国海陆大元帅’这个职位当成了军衔,使得这个称号具有了职务和军衔的双重特性,并专门制定了牡丹金星作为这一专属赵东云的微章。

赵东云如今的穿着除了肩膀上那颗有些显眼的牡丹金星外,其他穿着都比较随意,咋一看还以为是一个寻常的奉军军官呢。

如此的他和身后那些身穿高级将官大礼服的高级将官们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在众人围绕之下,几乎可以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看似寻常的人才是众人今日之行的核心。

旁边的杨德明教育部扬善德紧跟着赵东云,在赵东云身边的他还故意略微弯下了腰,低下了头给赵东云解说着:“第十四师的兵员征召地是永平、承德两府,唐山地区算得上是我们的老地区,该地对我们还是比较拥护的,征召的新兵都是知根知底的良家子!”

当代奉军用的分区征召模式,也就是每一支部队都拥有固定的兵员征召以及补充地,比如说去年新编的第十一师,其士兵的来源就是奉天之锦州府、新民府;第十二师的新兵则是来源于图昌府、海龙府。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解决士兵方言不同,中国地方那么大,地方方言,别说不同省份,就连同一个省往往也存在多种方言的,再加上这年头虽然有着所谓的官话,但是那些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子,没有上过学的农村子弟自然是不晓得官话为何物的,外出当兵了也只能说一口的地方方言。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士兵话语不同的问题,往往会把同一个府县的士兵们编在同一支部队。实际上袁世凯时代的北洋军就已经事实上这么做了,基本上每个镇的士兵来源地都是不同,比如当初赵东云的第三镇主要是从直隶南部、山东征召,而段祺瑞的第四师主要从河南征兆。

同时也是为了增加士兵之间的凝聚力,士兵之间相当多都是同镇甚至同村一起玩到大的朋友,这对于士兵之间的凝聚力增强有着一定的帮助。不过此举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方面是容易形成地方分化,另外部队的战斗力和装备有关外,也和征召地的民风有着极大关系,民风温顺,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征召而来的士兵往往战斗力都很一般,不过这个问题暂时来说还不算大。

因为奉军征兵虽然有时候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会降低一些,但是有一条是限制死了的,那就是只收知根知底,有村长或庄长等担保的农村良家子!

基本上不收城市里的那些小市民子弟,绝对不收流民、流兵!

而这个时代中国农村地区,不管是奉天农村还是唐山农村又或者是江苏农村,都是一样的穷,从农村地区选用的士兵不会存在和城市地区士兵的诸多麻烦。

赵东云并没有说话,只是略微点头,不多时他已经登上了看台,此时放眼望去,只见校场里是一片青灰色!这些青灰色排成了一个个方阵!

随后这些方阵就是进行了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演练,虽然这些演练对于实战没有多少帮助,不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该部的纪律和士兵的素质,毕竟一支部队如果连列队操练这些都做不好的好,更加更指望他们能够有多么强的素质了。

一旁的杨德明也是有些忐忑,今后自己能不能在奉军这个团体里真正崛起,成为和顾蓝玉的奉军名将,就要看自己手底下的第十四师,更加要看赵东云对自己的能力满不满意了!

此时他担心赵东云对自己属下的演练不满意,他是在前线指挥过部队作战的,自然也知道这些演练属于架子货,中看不中用,但是今天时间有限,加上场地有限,他总不能给赵东云弄一个大规模演习不是,至于规模小了的话,人家倒是要问了,你练的是一个营呢还是一个师呢。

所幸,他看见赵东云看的较为认真,也没有露出什么不满之色,这才是让他略微放下心了

此时赵东云也是回过头了:“德明,看来这些时间你是下了苦功夫的,把十四师练的颇有成色,大有当年第三镇的气势!”

杨德明听罢这话虽然心中欣喜不已,但是脸上却是表现出惶恐之色:“大总统过誉了,德明何德何能敢和学长您相提并论,晚辈练的这个十四师虽然初具规模,但是距离成为和第三师这样的强军尚有极大距离呢!”

这杨德明神色虽然惶恐,说的话虽然谦虚,但是在一旁的几个军方将领听来却是不由的皱眉,这个杨德明倒是不要脸,时刻都拿出和赵东云的同校关系来说,一个前辈,一个晚辈听的另外几个人心中颇为不满。

不就是和赵东云读了同一个军校嘛,至于天天挂在嘴边嘛!

尤其是后头的石阳林,进修生出身的他对杨德明和大总统称前辈晚辈是极为不满的,他石阳林叫赵东云为老师,执弟子礼,这杨德明要是成为赵东云的师弟,那么自己岂不是得喊一声师叔?

石阳林自从继杨德明后就任作战处处长以来,就一直被当成了进修生这个小团体的标杆人物。而进修生这个团体一直都比较排外,别说看不起国内其他军校出身的军官,就连留日、留德出身的军官大多也被他们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