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抗战(龙岗)-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你认为在中国,能够被蒋委员长视为对手和最大威胁的,又是谁?”秦卫再问。
“rì本人。”
“那不算。”秦卫狠白了毛万里一眼,这货肯定是故意的。
“原来如此。”根本就不用答案。杨杰又看了一眼秦卫,“英雄的对手,自然也是英雄。你这个比照方法倒也有趣……听说你打算凑一个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秦卫耸了耸肩,并没有因为杨杰知道了自己的计划而感到惊讶。军令部嘛,原来的参谋本部,自然有资格知道这些:“不过很可惜,现在还没钱。所以只是提了报告,蒋委员长还没批。”
“我看过你的那份报告,很不错。”杨杰居然称赞了秦卫一句,“用军队的形式将那些散兵游勇,伤残士兵,以及民间的闲散劳动力集中起来,既能集中力量完成某些工程事务,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完成预备役的组成……不过你只是个搞情报的,凭什么来指挥这么一个肯定会非常庞大的兵团?”
“说说而己,就只是提个议。到时候谁来指挥,还不是蒋委员长的一句话?”秦卫笑道。他可不敢说自己想占据一个兵团的指挥官的位子。老蒋对这方面最敏感了,他又只是一只纸老虎,看着唬唬人而己,动不得手。再说了,就算老蒋网开一面的准许他来当这个兵团的司令官,他也得有那个才能啊。几万,甚至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他一个小写手指挥得过来吗?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这种话说得好听,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哼哼,他说不定能把大学教授派去养猪。
“你很有自知之明,难怪委员长喜欢你。”杨杰突然叹了口气,“不过,你不觉得你这个所谓的生产建设兵团,跟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有些相像吗?”
“嗯?”秦卫一怔,这家伙居然知道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杨次长在抗战暴发后就去了苏联,任赴苏考察团团长,实际上是争取中苏结盟和苏联的武器援助。经过他的努力;虽然斯大林没有答应中苏结盟,但同意给中国一亿卢布的军火组建20个苏械师,另外附送一个苏联援华航空队,他也因此功绩加上将军衔,并在去年年初成为了军令部次长。”周恬看秦卫不解,又赶忙在一边小声解释道。
“哦,”难怪对苏联有了解,感情是去过。秦卫又看了一眼这个胖乎乎的军令部上将,“您说的没错,这确实跟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很像。”
“你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杨杰问道。
“在抗战的大前提下,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一切以对抗战有利为先,一切以人为先。国共两党都能放下主义之争,难道还要因为这么一个玩意儿,再让rì本人看笑话?”秦卫反问道。
“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哇……”
浑厚的江淮口音突然在耳边响起,秦卫再转过头,立即就看到了那个早就见过无数次,熟悉无比,却又是第一次真正看到的人。
“周部长你好。”秦卫一时jīng神有些恍惚,甚至比见蒋介石的时候还要不堪,可杨杰等人却没有注意他。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是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的。
“杨将军,你能来,我们这一次的任务可就完成了一大半啊。”周恩来双手握住了杨杰伸出的手,不住摇晃,一副激动的样子,却又一点儿也不让人感觉突兀和反感。
“哪里哪里,郭沫若和田汉这两大才子主笔的新剧,光是听听就让人忍不住想过来看一看了。何况还有周部长这么盛情相邀……杨某岂敢怠慢?”面对周恩来的热情,杨杰也是笑道。
“杨将军你太谦虚了。嗯;郑厅长,毛主任……哈哈,这位一定是秦教授喽,我可是久仰大名啊。”
“不敢不敢。”秦卫很狂,不过那都是装出来的,主要是为了掩饰自己真正的实力……他就是个光杆司令而己。可他的这种狂偏偏就蒙住了蒋介石为首的一干人等,把他当成贵宾给奉养了起来。但是,再狂,秦卫也不敢在周恩来的面前狂……那不是不能,而是不敢,也不想。
“秦教授勇于跟贪腐势力做斗争,又发明了汉语拼音这种教育学习的利器,实是我辈楷模。”周恩来身后突然又冒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眼镜,西装,文质彬彬,……看到秦卫疑惑的眼神儿,立即微笑地朝他点了点头:“鄙人郭沫若。”
“您好。”
秦卫又蠕动了一下喉咙。这又是一个大人物。
当然;他知道后世对郭沫若有很多不好的评价,甚至有人将其归到了无耻文人一类。尤其是郭沫若在跟女人关系的处理方面,很不为人称道。其元配夫人张琼华,被郭沫若晾在老家68年,守了68年活寡,得到的却只是郭沫若的一个鞠躬;rì本妻子佐藤富子,又名安娜,名门望族出身,为了跟郭沫若在一起,甚至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艰苦度rì。可抗战暴发之后,郭沫若归国之后就断绝了与佐藤富子的关系,直到抗战胜利之后,佐藤富子带着五个儿女来中国找他,他也避而不见。要不是周恩来知晓了这一情况,出面安排佐藤富子母子加入了中国籍,并定居大连,佐藤富子恐怕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可即便如此,直到两人都已到了耄耋之年,郭沫若才答应见了佐藤富子一面。而见面之后又过了一年,郭沫若逝世。至于郭沫若的现任妻子于立群,则是其从rì本回来之后追到手的,两人的婚礼也是周恩来亲自主持,而周恩来显然也对这位老兄的xìng情非常理解,所以在婚礼进行的时候,对郭沫若说:“希望这是你最后的一次婚礼。”
不过,郭沫若的私生活虽然问题重重,并饱受指摘,也在各种运动中chūn秋笔法,被指为毫无气节,甚至是无耻。可必须承认的是,郭沫若确实是一位文化大师,且于中华危难之时投身革命、投身抗战,是一个能分清大是大非的人。而其在晚年的各种明哲保身,恐怕更多的也是出于无奈。且郭沫若身为文人,不仅对新中国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也对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所以,秦卫依然愿意尊重他,当然,仅仅只是尊重。
“田汉本来也要出来的,可惜马上就要开演了,他还要做最后的安排,还请秦教授不要见怪啊。”郭沫若突然又道。
“不敢不敢,我已经受宠若惊了。”秦卫不自禁地擦了一把汗。田汉,那可是国歌的作者。自己就是个小写手而己,可配不上那种待遇。其实就是郭沫若出来,就已经足以将自己这个伪教授镇压到喜马拉雅山底下去了。
“走走走,马上就要开演了,咱们可不能耽误了时间。”周恩来又招呼众人进礼堂。
“正好要看看诸位先生的大作,走。”杨杰也哈哈一笑,迈步朝着礼堂大门走了进去。
“周总……部长,您先请。”秦卫可不敢像杨杰那样走在周恩来前面,这货是蒋介石的副手,军令部的次长,大参谋级的人物,又不知道未来周恩来的地位,可以这么干,他要是敢这么干了,不等别人,顾长钧就能直接喷死他,说不定还会气得把他留下来的那些古董字画偷偷卖上个几幅呢。
“秦教授是贵客,还是您先请。”
“不敢不敢,还是您请。”
“您请……”
“您请……”
“要不,咱们一起儿?”周恩来很诧异于秦卫对自己的客气,刚才那些人说的可不是这样,这小子上来就把博古讽刺得体无完肤,害得那家伙差点儿连表演都不想看就回去了。虽然他并不会就因此而将秦卫归到国民党的死忠派那一边,可也暗中将拉拢此人的可能xìng又降低了两成。可没想到,一见了面,传说中嘴巴比刀子还狠的秦卫居然这么热情客气……博古刚才不是说谎了吧?
“既然这样,那就一起。”秦卫咬了咬牙。确实不能这么一直客气下去。郑介民和毛人凤,还有毛万里一帮人正看着他一脸迷糊呢……再这么让下去,还指不定被怀疑成什么样呢。再说了,能让周总理这么客气地让自己先走,也确实挺爽的……暗爽!
“走?”
“走!”
“哈哈哈……”(未完待续。)
第123章你算老几
《南京》是郭沫若,田汉,还有政治部找来的一批作家共同完成的一部新的话剧,主要是讲的日本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这算是秦卫到来之后所引起的一场变化。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中国政府虽然指责日本人在南京大量杀害平民,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虽然最终因为一些在南京的国际人士的揭露,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撤换了松井石根,可日本人从来都没有承认在南京进行过对平民的大规模屠杀。而现在,秦卫为国民政府带来了充分的证据,而在这些证据的引导下,更多的证据又冒了出来……毕竟这不是后世,南京大屠杀已经过了许多年,无数的证据和更多的幸存者被时间抹煞。而更重要的是,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在日本人没有料到,疏于防备的情况下,成功盗取了日本统治下的南京市的新的人口登记记录。本来,日本人有一套假的户籍册,并不惧怕有人来偷。可戴笠这一回没有走平常路,并没有把目标对准日军表面严加防备,实则外强中干的所谓市政户籍部门,而是对准了南京市下辖各区的警察局分局。军统在南京本就实力雄厚,虽然被迫撤退,但留下的也有不少人,这一下突然齐齐出手,那些警察分局的人根本就没有料到,户籍册就丢了。等日本人反应过来,那些户籍册已经在重庆军统总部重新汇总了。而这一汇总得出的新的南京市的户籍册,再与国民政府携至重庆的旧的南京市户籍册进行对比,立即就可以清晰地得出南京人口在短短一年内平空少了数十万的结果。
这一下,日本人再狡辩也没有用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人民可说是群情激愤,抗战情绪高涨。连日占区内也是如此。而最让日本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是,在越南河内发了“艳电”向他们谄媚,表露出了投降之意的汪精卫也在这样的局面下退缩了。原本说好的不日赶赴南京与中国派遣军高层会面的计划也一拖再拖,让他们极其恼火。可汪精卫还在越南,越南是法国人的地盘儿,他们也不能强行将汪精卫给拽到南京。所以,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派影佐祯昭亲赴河内,一面敦促汪精卫北上,一面算是对汪某人进行保护……戴笠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陈恭澍已经接连刺杀了那货两回了。现在汪精卫连门儿都不敢出,饭也吃不下,据说整天都过得战战兢兢。
《南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炉的。
郭沫若等人用两对年青的学生情侣做引子,将日本人侵入南京后的种种兽行用最小的面一一展露在观众面前。大师们的功底自然是不容置疑的,整个大礼堂不时被观众愤怒的叫骂声充斥。最激烈的时候,负责在每一幕的中间休息环节布置舞台的学生剧务们甚至不得不将几双高跟鞋交给了外面的同学。准备在那些太太小姐们出门的时候可以重新穿回去。
可是。在这样台上台下一片热烈的气氛中,总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影子。
……
“你还说我弄错了,你看看,你看看……这哪像是一个抗战志士的模样?”
博古还很年轻,才三十岁出头。可这样的年纪,他已经在中国**最高负责人的位子上溜了一圈儿……虽然现在的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并且比较坚定地站在了**的一边,甚至还坚定的跟曾欲与**中央争夺权力的张国焘进行过斗争。但是,他依旧很难像其他人一样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在看到秦卫毫无形象的躺在椅子上,张着嘴巴。流着口水,睡得香甜的模样,他几乎要气炸了……
“看来我们的这部话剧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啊。”其实不用博古的指点,周恩来早就已经看到了秦卫。说真的,他也是气得不轻……就算你小子觉得这部话剧写得不好,也不用这么不给面子吧?再说你人都来了,却当着这么多人呼呼大睡,折的可是你自己的面子。何况你还是语言大师,国家的高层干部,这么干,掉得也不只是你自己的份儿。
“长官……”
周恬看着周恩来和博古瞄过来的目光,满头大汗。秦卫刚开始打瞌睡的时候她就知道了,也曾试图阻止这家伙在这么神圣的场合睡觉,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秦卫还是毫不犹豫且坚定地睡着了。本来,她还寄希望这部话剧很好,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秦卫能够过得了这一关。可看到那两位先后把脑袋撇过来,她就知道躲不过了……再不叫醒秦卫,万一被人捅出来,自己长官的脸就完全而且彻底的丢完了。秦卫可是刚刚才摆脱汉奸的嫌疑,再出这么一档子事儿,以后还怎么在重庆混?可是,对她的行动,秦卫的回应却让人绝望:
“别打扰我睡觉。”
嘟嘟囔囔的,秦卫把脑袋从一边歪到了另一边,口水更顺势飞流直下……
“长官……”
不能大声,也不能太小声,推搡的动作不能太大,可也不能太小……周恬正愁着该怎么把握这个度,才能既叫醒秦卫,又不被其他观众发现,后面一排座位中突然伸出一只大手,狠狠地一巴掌扇在了秦卫的脑门儿上。
“啪!”
既清脆又响亮。
“谁?谁打我?”
秦卫醒了。一下子就蹦了起来。还没睡醒的他根本就没有顾忌到这是什么场合,“噌”地一下转过身,满面怒容地看向了那个偷袭自己的家伙。
“是我打的你。怎么了?”
对方也站了起来。一身军装,身材高大,在礼堂昏暗的光线下,依旧能看得出来极帅……帅到让人蛋疼的那种,也就是俗称的“帅到掉渣”。这让秦卫更加的不爽。
“凭什么打我?”
“你睡觉!”
“我睡觉碍着你啦?”秦卫悲愤莫名,“我昨天忙活了一晚上。拢共才睡了不到两个小时好不好?”
“你昨天睡了多少我管不着,可你知不知道,就在你刚才睡觉的时候,日本人已经屠杀了我们几十万同胞?”对方冷冷地问道,气势迫人。
“屠……杀?”
似乎……对了,这是在演戏!
秦卫刹时清醒过来。转转头,他又看到了旁边周恬绝望的神情,还有身边郑介民夫妇,毛人凤夫妇那怜悯的目光,然后。他又糊涂了。……他很不明白,这么昏暗的礼堂,他是怎么看清这些人的表情的?还有,整个礼堂,一两千人。怎么都在瞄着他?甚至于,他竟还能看到舞台上的那些鬼子兵也在用一种仇恨的眼神瞪着自己。
“这就是传说中的‘众目睽睽’吧?”
恍惚之中。秦卫不知道自己怎么竟想到了这个。
**********************************************
“趁人不在的时候翻人卧室。这似乎不是孔家的家教吧?”
秦卫遇到了大麻烦。不过沈醉还不知道这件事,他留在了白公馆,逮住了一个“贼”……扬言要跟秦卫“同居”,并且真的在一起住了两天的孔令伟,孔二小姐。不过,虽然被人抓了现行。孔令伟却并没有一丝尴尬的表情,反而还很不高兴地瞪了沈醉一眼:
“我是在调查这家伙的来历。你管得着吗?”
“二小姐,秦长官的来历用不着你来调查。我们戴老板已经都禀报了委员长。而且我提醒你一句,这间卧室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帮秦长官安排的。你翻得再仔细也没用。”沈醉深吸一口气。他真想现在就把这娘们儿给抓起来关进地窖。可惜,对方并不只是有孔祥熙一座靠山,不论是其母,还是其姨,都只需要伸伸小手指头就能摁死十个八个自己这样的货色,不是他能得罪的。而这,也让沈醉愈加地思念秦卫:“秦长官在这儿或许还能制得住她,可惜不在。”
“我听说秦卫有一个好东西……他去看戏,总不会随身带着吧?”孔令伟又问道。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女人说的是那个手机?沈醉的心紧了一下。手机是秦卫跟其背后组织联系的唯一方式,秦卫曾对他和周恬说过,那玩意儿的重要性要比戴笠的命都重。虽说可能是在开玩笑,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那台手机的重要。所以,目前知道手机的,也只有戴笠和他们这有限的几个人,甚至连蒋委员长也不知情。可现在,孔令伟这么一个二世祖却趁着秦卫不在的时候意图寻找那个东西。
“少给姑奶奶装蒜!你跟在秦卫身边这么久,会不知道那东西的存在?”孔令伟冷哼了一声,“我劝你是好跟我合作。不然的话,别以为你是戴笠的爱将,我就拿你没办法。”
“如果秦长官知道二小姐你这么关心他,一定会很开心。”沈醉紧绷着脸,“只可惜,二小姐你不是长官喜欢的类型。而且说真的,你跟长官钱包里的那位‘范爷’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你该不是想激怒我吧?”孔令伟的脸也冷了下来,“可就算这样又有什么用?我就算打死你,你又能得到几毛钱的抚恤?戴笠认得活沈醉,可未必愿意帮一个死沈醉立坟。”
“秦长官上回发动那么多人攻击孔院长,让孔院长非常难做。可你知不知道,其实那并不是秦长官的本意?”沈醉突然又道。
“不是他的本意?”孔令伟一惊:“难道是有人指使的他?”
“不是。”沈醉摇头,“秦长官说的,如果按他的本意,他会杀了你哥哥。虽然你哥哥有不少保镖,可他如果真的动手,连你父亲也活不了。可惜,那样做会破坏他跟委员长现在良好的关系,不利于未来的抗战形势。所以他只好隐忍。不过他还说了,如果你们孔家的人再不知天高地厚,不介意下个煞手。反正,你们对这个国家也没什么用。”
“你……”
孔令伟大怒,抬手就要拔枪。可是,刚刚握到枪柄,沈醉的枪已经指在了她的太阳穴:
“孔令伟,秦长官说过,任何人未经允许擅入他的卧室,格杀勿论!我已经对你破例了,别不知好歹。真要动手,你算老几?”
第124章秦卫的自我辩解
不知道什么时候,秦卫已经站到了舞台上。周围有几个端着道具枪的鬼子兵,以及几个正在义正词严地训斥着这些“杀人狂”,且按照剧情马上就会被杀死的学生。不过,到了这个地步,表演显然已经不能进行下去了。不管是鬼子兵,还是行将“就义”的学生,都在用恶狠狠的目光瞪着他。可秦卫似乎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情,居然还主动向其中一个学生伸出了手:
“这礼堂这么大,你总得给我个话筒吧?”
“没有。”
是个女学生,很熟的女学生。可惜对方一点儿也没有卖秦卫这个熟人的面子。
“那我就只有喊了,不过那样的话,演讲效果会很差的。”秦卫又道。
“秦先生,我真后悔当初把你带进重大,你知不知道你正在为我们重大抹黑?”路小佳抿着嘴,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咬牙切齿。不过能让一向脾气很好的她气成这样,也让秦卫颇有点儿“自豪”。
“如果你再不把话筒给我,可就真的是抹黑了。”秦卫叹了口气,“这地儿真的很大的。我没你们那么大的肺活量,吼不出那么大的声音。”
……
“确实是个问题。”台下,周恩来却突然向身边的郭沫若说道:“鼎堂,要考虑一下怎么才能让坐在后面的观众听得更清楚,否则会影响表演效果的。”
“您放心,我们马上想办法解决。”郭沫若怔了一下,连忙答道。他没想到周恩来居然会想到这个……大家现在不都正瞅着秦卫么?
“恩来,你觉得这家伙会怎么圆这个事儿?”博古也在一边问道。
“我觉得他是胸有成竹啊,要不然,他为什么走上去?难道就只是道个歉?”周恩来笑道。
“我跟这个年轻人虽然不熟。可也知道一些。这个小子,跟日本人是死敌。只不过他的层次有点儿太高,一般人不太清楚罢了。”杨杰也掺合着说道。
“层次太高?他不就是个军统的副主任么?”博古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最近跟白祟禧和何应钦联系比较紧密,那两个人对他也很重视,委员长就更不用说了……好像是正在进行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可这个计划到底是什么,迄今为止,知道的人绝不超过五个。”杨杰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听说连蒋夫人也不知情。”
“……”
……
“大家好。”
总算,路小佳还算比较通情达理。虽然恨不得臭揍秦卫一顿,可在怒视了他一会儿之后,还是拿来了那种经典的圆圈儿式扩音器……直接把秦卫的脸给遮住了大半。
“我知道我刚才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居然在《南京》这样一部明显会在历史上留下浓抹重彩一笔的优秀话剧进行表演的时候,睡着了。我有罪!”
“既然有罪,那你打算怎么服刑?”台下。有人开始嘲讽。
“我就是那么一说罢了,别当真。”秦卫看了一眼声音传出的地方。一下就认出了那个家伙。那个帅到掉渣的军官,“一部话剧而己,虽然写得很好,很优秀,同学们表演的也很卖力气,让整部剧都那以有感染力。但是恕我直言,它还不能感染所有人。”
“也就是说,你秦先生对这部《南京》无动于衷喽?”台下,一名女生站了起来。
“不至于。但也没多么深的感触。”秦卫耸了耸肩。
“秦教授是吧?”坐在第二排的某个人突然站了起来,“在构思这部话剧的时候,我们和郭沫若先生,田汉先生,以及其他几位一起进行创作的朋友曾对许多参加过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的将士们进行过采访,还曾经探访过许多在南京逃出来的市民。又有许我同学四处搜集来的大量资料。虽然不敢说完全彻底的展现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小小的舞台也限制了这样的可能,可是,我们认为,整部剧还是非常贴近现实的。您却说没有感触……我想问一下,您觉得我们这部剧的缺点在哪里?”
“不知道。”
秦卫直接摇头。而他的这一句,直接让整个礼堂“嗡”声一片。还不时的夹杂着一些叫骂声。
“我并不是什么剧作家,也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人,但是,对于日寇屠杀我们国人的行为,我也会愤怒和悲伤。”秦卫并没有理会礼堂里已经稍显混乱的局面,“可是,今天,在这样一场旨在揭露日军兽行的话剧面前,我却没有了感觉……是我冷血吗?扪心自问,我应该还没到那个地步。”
“那你还睡觉?”
“是啊,睡觉,实在是太困了。”秦卫笑了,“还有你,就是你……你这家伙趁着我睡觉的时候拍了我一巴掌,说句不好听的,你拍马屁的时候有这劲度吗?”
“本人一生,从不拍马屁。”那名军官一下子站了起来。
“不拍马屁?”秦卫被这家伙的口气惊到了,“你贵姓?”
“张灵甫!”
“咝……”秦卫倒吸了一口凉气儿,“你就是那个张瘸子?所率部队被日寇内部称呼为‘中华第一恐怖军’的那个?”
“我没听说过什么‘恐怖军’,我只知道,遇到日寇就打,拼了命也要打。”张灵甫硬声道。
“好——”
礼堂内响起一阵欢呼。
“是张灵甫的性格,我相信你就是那家伙。”秦卫耸了耸肩,“不过我也记下你偷偷拍了我一掌的事情。说句粗口,你大爷的,老子后脑勺现在还疼!”
“我只觉打得轻了。”张灵甫寸步不让。
“你有种。”秦卫伸了伸大拇指,“不过我现在不想跟你说话,你可以坐下了。当然,你也可以不坐,继续站着也行。”
“秦教授,这么多观众。演出还要继续啊。总不好让大家久等吧?”周恩来在台下微笑着朝秦卫亮了亮手表。自从秦卫上台,整个表演就似乎有点儿偏离轨道,这可不是未来的共和国总理喜欢的局面。
“不好意思,耽误大家的时间了。”秦卫没再理会张灵甫,“刚才说到哪儿了呢?对,说到我还不算冷血。可能大家就要像刚才张将军一样提问了,既然我不冷血,为什么在台上还在表演的时候却睡着了?……为什么?因为困!我不是那种一连工作几天几夜都可以保持优秀工作状态的人,我是一个懒汉,所以。没能忍住。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这部话剧没有感觉……”
“为什么没有感觉?大家恐怕就又要问了,你不是不冷血的吗?不冷血,怎么能没有感觉?”
“是啊,不冷血。怎么能没有感觉?”
“可事实偏偏就是这样。为什么?”
“因为我见过,听过太多这样的事情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生还,他们生还的原因是要处理尸体……”
“1928年,国民革命军于5月1日克复济南,日军遂于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肆意焚掠屠杀。此案中。中国官民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1931年,关东军火烧大东洲……”
“1931年……”
“当然,这都是以前的,有人或许说这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有什么呀?那么,自抗战暴发以来,你们知道日寇在中国的国土上犯下了多少暴行吗?仅仅只是一个南京大屠杀?如果你们真的那么以为,那么,我只能说,你们真的好天真,好善良。”
“1937年11月4日,日军制造安阳大院街惨案,屠戮无辜百姓数百人;1938年2月14日,日机15架,从安阳起飞,分三批轰炸郑州,这天正是元宵节,我郑州居民死伤枕籍,三天时间,才将尸体清理完毕
,是为郑州惨案。”
“此外,日寇还制造了抚顺平项山惨案、朝阳南营子惨案、噗阳曹锁城惨案、新乡东关惨案、滑县陈营惨案、驻马店惨案、开封王和寨惨案、信阳北土门惨案……在北票炭矿制造过‘万人坑‘,郎溪城血案、芜湖大屠杀、合肥大屠杀、凤阳大惨案、淮北牛眠村大屠杀、安庆惨案、永清县瓦屋辛庄惨案、沧县张辛庄惨案、邯郸市百家村惨案、香河店子务惨案、连云港大伊山惨案、南通基督医院被炸惨案……”
“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中国老百姓当作狗粮,被日军拖去喂狼狗的情景;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70多岁的老妇,被强奸后又砍成八块的样子;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一个卖豆腐的老头,被割耳、挖眼、剖腹后,五脏被扔到大街上的情景;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一群婴儿被活活撕成两半的样子;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小孩被投入烈火的情景;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4岁的女孩被活剥了皮,挂在村头的大树上上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你们见没见过孕妇被强奸后,肚子被剖开的惨像……”
“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我们中国的一件惨剧,日军在城内大量屠杀中国平民约三十万。这个事件日本政府和军方一直否认;可在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