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抗战(龙岗)-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像。”孔祥熙一怔,然后干脆地叹了口气,精神也顿时委靡下来。全中国人不在乎一千万英镑的肯定不多,但秦卫绝对是其中一个。而相比较起其他不在乎这么多钱的人。秦卫不在乎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不缺。所以,他请求秦卫帮忙的最大筹码也就失去了作用。
“可你真的打算就让宋子文那个美国佬儿的买办入主行政院?这次他能让咱们损失一亿六七千万,那下一次呢?你的目标可是三十到六十亿美元……”
“小看我?”秦卫打住了孔祥熙的话头,“我的目标是三十亿美元打底,不设上限……归根究底,是能坑多少是多少,欠了也不还。明不明白?”
“我可以配合你,可宋子文肯定不行。”孔祥熙道,“他这次为了行政院长的位子,能把咱们的计划打乱。下一次也肯定不会听话。而且你也应该了解他的为人,此人刚愎自用,不听人劝……”
“他是你小舅子。”秦卫小声地提醒道。
“我没这个小舅子。”孔祥熙嗔目,“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你老婆知道你这个想法吗?”秦卫再次问道。
“……你管她干吗?她看你还不顺眼呢。”孔祥熙叫道。
“你们家是不是你老婆说了算?”秦卫再次问道。
“…?”孔祥熙一怔:“你什么意思?”
“你们家是你老婆说了算,你老婆看我不顺眼。我如果再帮你收拾了她兄弟……”秦卫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说老孔。你跟她是几十年夫妻,还有不知道多少年的恩情没用完呢,到时候她肯定呼朋唤友的跟我为难。我可是势单力孤!现在抗战,你们还需要我,可等打完了仗,我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这点你尽可放心。我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孔祥熙正色道,“别忘了,你可是抗战的大功臣!”
“那你小舅子呢?他可是国舅爷,有个给行政院长当老婆的姐姐。还有个给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当老婆的妹妹,还有一个姐妹是国母……我不是更惹不起?”秦卫道。
“你……”孔祥熙气结:“那你到底帮不帮?”
“还是那句话:你给我多少钱?”秦卫正色问道。
“……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行不行?”孔祥熙几乎是咬着牙把话说完的。他怀疑自己要是再跟眼前这混蛋小子说上几句话,会被气出心脏病来。
“我是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可云南新上任的民政厅厅长不是我的人……”秦卫迟疑了一下,“我想换人!”
“李宗黄?”孔祥熙被秦卫挑逗得勃发的怒火仿佛被突然踩了一脚急刹车,“你动他干嘛?”
“我说了,我需要一个自己人来看住云南。”秦卫道,“而且我还听说那个李什么的家伙上任伊始,就鼓动军统的人去监视各个大学……你知道我的性子的,他这么做实在是太不给我面子。我不收拾收拾他,别人还以为我被撤了呢。”
“可、可他是中正的人。”孔祥熙知道秦卫终于开始说正事儿了,可他没想到这个正事儿却是这么的大。这年头的民政厅可不像后世,只是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和监督工作,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下辖的各地民政局还顺便管管婚姻类问题。这年头的民政厅职权极大,掌理全省的县市政府行政人员之提请任免、户籍、土地、警察保卫、卫生、合作赈济、礼俗宗教、禁烟禁毒、选举、地方自治、协助兵役及其它民政事项……可说是省主席之下头号实权人物。而那个李宗黄出身云南,却是老蒋的手下亲信,出任云南民政厅厅长,其实就是代表老蒋去抢夺云南行政大权去的。云南省主席卢汉等人之前被秦卫用蒋经国和一帮大学生“欺负”的有苦说不出,手下兵将又被秦卫调得七零八落,大都集中到了边疆,昆明又有关麟征这等大将镇着,不敢稍动,所以李宗黄一到任,几乎就抢走了云南省的大部分行政权力,再加上此人还兼着云南省党部主任。可谓党政一把抓,已经基本取代了卢汉。可孔祥熙没想到,秦卫居然把目光瞒到了李宗黄的脑袋上……你说你个姓李的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惹谁不好,惹那帮学生?而且还是出动的军统的人。军统和学生那就是秦卫的左右手,你这么干,是日子过得太顺当,嫌命长了吧?
“他要不是老蒋的人,我还用得着来请您这位行政院长出马?”秦卫笑道,“我也没什么太高要求。把他换了。换谁上来我无所谓。只要别净给我瞎搞就成。”
“他也没瞎搞。”孔祥熙郁闷道:“不就是监视几个学生吗?说不定他是为了追查共党份子呢?”
“大学是什么地方?那是火药桶!那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我不管别的。只要我还是滇黔公署主任,只要那些学生没有闹出什么事儿来,哪怕就是**躲在里面,也不许别人朝里面乱伸爪子。谁敢伸手,我就剁谁!”秦卫表情森然。
“可现在防范共党是……”
“别给我说理由。我只要结果。”秦卫道。“另外,我还要五亿法币的贷款!就以滇黔绥靖公署的名义。用你们家欠我的钱当作抵押。”
“这不行。”孔祥熙断然拒绝。“宋子文是四联总裁,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全都在他手上,你用这笔欠款当作抵押,等于是把我的把柄交到了他的手上。我绝不同意。”
“人人都知道你们家欠我一千万英镑,可如果这笔债务转移了,只剩下三五十万……”秦卫挑了挑眉毛。“你说他宋子文会不会晓得?”
“……”孔祥熙舔了舔舌头,“到时事发,他可是连四联总裁也做不成了。”
“其实我相信以他宋子文的个性,不会为了私人利益而出卖国家。敢不听中央指令,跟美国人达成现在这个协议,我相信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当然,你孔院长也是一样。”秦卫看着孔祥熙,叹了口气,“你们这些人,单以个人品德来看,其实都不算是坏人。可惜啊……”
“没有人天生就是坏人。”莫名的,听到秦卫这句话,孔祥熙居然有了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世人都说我孔祥熙贪污无能,完全是凭着裙带关系,靠着溜须拍马才能有了今天的地位。可他们也不想想,如果我真只是个无能之辈,即便我跟中正的关系再亲近,又怎么能在现在这个位子上一呆这么多年?我知道我的儿女不堪,可我为人父母,你让我怎么办?溺爱孩子的父母遍地都是,无非就是因为我孔某人的地位够高,所以才这么引人注目罢了。比起那些杀人越货的纨绔子弟,我的孩子至少还没那么坏吧?”
“你的那帮孩子已经够坏了,你还嫌不够啊?”秦卫咧了咧嘴,眯着眼看着他:“而且我刚才那么说其实也就是随便感慨一下,可不是想替你翻案!再者说了,就算你孔大院长为人再好,再没有私心又怎么样?就你手下那些人……这就跟那些昏君一样。他们有几个是真正的坏蛋?还不是替他们那些手下背黑锅?可问题是,手下是他们自己找的,这个黑锅他们不背,又能让谁背?”
“……”
“好了,别看我了。就这样吧……”秦卫摇摇头,再次抄起了帽子,“我先过去了。那个……记着准备贷款。”
“那我的事儿怎么办?”孔祥熙黑着脸。本以为秦卫说那些话是想改善跟自己的关系呢,可没想到……这小子就是个混蛋!他早就应该知道的,怎么偏偏就中了套儿了?
“只要能从美国人那儿弄到钱,你就只欠我三五十万;弄不到,或者弄得不够,你就欠我一千万……不过这一次我挺你。”秦卫道。
“我怎么才能相信你?”
“你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第502章河南闹饥荒了
孔祥熙找了秦卫,而秦卫离开孔园的时候,孔祥熙笑呵呵地将其送了出来。
这则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尤其是外交部向蒋介石转达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国防、财政两大部门主事人员的不满之后,这件事更是引起了诸多人物的联想。
……
“国难未己,内讧先起!这就是你们要让我结识的人?”
重庆。
白祟禧的“白公馆”,院外的草坪上,一个脸庞很大,留着短短的头发,眼睛有点儿小,耳朵显得有点儿招风的中年人对着李宗仁和白祟禧毫不客气的开始了批评:
“一点儿都不懂得什么叫做大局为重!就算再有本事,也顶多就是个乱臣。这种人,我懒得理会。”
“季宽,你连人都没见过,就这么武断?该不是生他蒋中正的气,结果撒到了秦小子的头上吧?”白祟禧笑呵呵地说道。如果是别人这么批评他,不管对错,哪怕就是老蒋当面,他也敢掀桌子,可偏偏对这个人他却丝毫没有半点儿的傲气。
“没错。”李宗仁也紧跟着笑道,“我跟秦卫见面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我也知道这个人不是那种枉顾大局的小人。这一次他跟孔祥熙走到一块儿,肯定是有原因的。”
“那你们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季宽,也就是桂系三巨头排行第二的黄绍闳,依旧是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仿佛根本不相信这两个老搭档的话。
“我看十有**是因为宋子文的事儿。”白祟禧笑道:“那小子的计划我倒是知道一点儿……故意把贷款额放得大大的,就是不想让美国人答应。因为如果现在美国答应了给咱们贷款,那等到菲律宾的局势陷入危急的时候,咱们就不好不出面了。说不定还要打几场狠的。那小子还是比较看重咱们自己人的性命的,才不会吃饱的撑的替美国人流血牺牲,何况他的战略目标一直都是想把英美等国驱逐出东南亚。如果咱们助战美国人。让他们能继续在菲律宾站住脚,那这个战略还怎么展开?”
“将列强驱出东南亚?”黄绍闳一怔,“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情?”
“目前知道这个计划的不到十个人。”白祟禧略微仰了仰下巴,又伸出两根食指并成一个“十”字,“之前我们都觉得那小子是异想天开。可没想到,现在法属印度支那真就落到咱们手里了。所以,不光是我,蒋中正、何敬之、陈辞修这些人现在也都跃跃欲试。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英美法日,这些国家有几个好惹的?又有几个是能喂得饱的?今天他们迫于日本人的压力退了,如果咱们不趁机把这些地方弄到手,就凭那些小国,能挡得住他们?而等他们再回来。那早晚还得再跟以前一样,在咱们边境惹事生非。”
“……”黄绍闳顿了一下。身为桂系最出色的政治人才。他当然知道英法等国是些什么货色。英国人在缅甸、西藏那些跟中国接壤的殖民地。没少制造事端;法国人在几十年前就想过以越南为跳板入侵广西,虽然被清政府打了回去,可并没有吃多大的亏,所以这些年同样也不安份。他对这两个国家绝对没有任何好感,可他没想到国内居然有人敢主动算计起这两大列强来。当然,英法现在已经基本不入他们这些人的法眼了。可即便如此,敢主动做这些打算的人也够胆儿肥的了。
“秦卫不想在日美交战的时候出兵,那他又想选在什么时候?”李宗仁问道。
“日本人拿下除法属……呸,不是。是除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地之外,东南亚所有地区之后,再行出兵。”白祟禧道。
“他倒是挺相信日本人的本事。”黄绍闳轻哼了一声,“死了的骆驼还比马大呢。日本人不过二十万兵力,想要打下这么大一片土地,谈何容易?何况他们还行动迟缓,给了美国人、荷兰人,还有英国人大量的时间调兵遣将。连我这个远在浙江的人都晓得英国人从印度调动了数万兵力进入缅甸……日本人得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地方全部拿下?”
“三个月之内。”白祟禧淡淡地说道。
“笑话。”黄绍闳叫了起来,“白健生,你欺我不懂军事怎么着?三个月想拿下整个东南亚,他日本人除非全都是抽着大烟上战场,否则我第一个不信。”
“我也不相信。”李宗仁也道,“二十万人,想在三个月内把整个东南亚全都走一遍还差不多,打下来……简直就是妄想。”
“呵呵,”白祟禧笑了笑,“那你们想一想,日本人为什么会一直行动如此迟缓,死活不出兵?非要给英美荷三国如此多的准备时间?”
“这点儿确实很让人不解。不过不是有传闻,说日本人的真正目标并非东南亚,而是咱们……所作的一切其实都是故布迷阵吗?”李宗仁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知道自己所说的这个猜测根本就站不住脚。日本人如果真的只是故布迷阵,想以突袭的方式快速解决中国,那干毛吃饱了撑的去找美国佬的麻烦?而且日本国内的资源贫乏,在中国和西伯利亚又得不到至关重要的石油和橡胶,不赶紧打下东南亚,在中国身上浪费时间,那根本就是找死。
“呵呵,”白祟禧轻笑两声,算是嘲讽了一下这个老朋友,“日本人这么做,根据我们的分析,一是想让美国人和英国人能够分别在菲律宾、缅甸集中更多的力量,以便一股作气的全部消灭,二么,就是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东南亚。”
“不只是东南亚?”李宗仁和黄绍闳对视了一眼,都在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尤其是李宗仁,稍事思考之后,就忍不住向白祟禧问道:“难道他们还想打印度?”
“哈哈,德邻就是德邻!”白祟禧长笑一声。“没错,就是印度。不过,也不只是印度。”
“澳大利亚——”
李宗仁和黄绍闳又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印度对应的是缅甸,也就是英国;而除了缅甸的英军,在东南亚实力最强的就只是菲律宾的美军了,可美国佬儿后面还会是谁?自然是澳大利亚!
“好大的胃口。他们也不嫌吃撑了?”黄绍闳连连摇头,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二十万兵力,就想拿下这么多的地盘儿?他们以为他们是天兵天将,还是能请神上身?”
“战略是好的。”李宗仁神情凝重,“印度是英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对英国极其重要,也是现在英国能够对抗德国的最重要的一个后勤基地。攻击印度,既可以将前线推进到南亚,又可以从根本上打击英国的国力,也等于是变相地支援了德国这个欧洲盟友。而澳大利亚……一旦菲律宾的美军败退。这儿必然会成为美国人新的反击前沿。打下菲律宾之后,便即马不停蹄地进攻这里。可以让美国人根本来不及组织反攻。虽然初始的投入较大,可对未来的战略极其有利。最重要的,就是现在美国人在东南亚的力量几乎都集中到了菲律宾,一旦战败,以他们在澳大利亚几乎没有半点儿基础的局面,再加上澳大利亚就那么点儿人口和兵力。恐怕根本就挡不住日本人的攻势,那样一来……”
“澳大利亚可是英联邦成员,而且还是除加拿大之外最大的一个,对英国抵抗德国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所以。如果日本人拿下,不,甚至只是对澳大利亚展开进攻,那么,英国在欧洲的抵抗力量也将进一步减小。”黄绍闳紧接着又道。
“一脉相承。”李宗仁再次长长地叹了口气,“这跟偷袭美国的战略一脉相承。也只有打击了美国的海上力量,截断了他们向太平洋输送兵力、物资的通路,日本人才能更加顺利地达成这些目标。……这肯定是石原莞尔,肯定是石原莞尔的计划。此人必然是我中国未来最大的敌人。”
“可他怎么用二十万人完成这么一个巨大的计划?”黄绍闳追问道,“这么大的一片疆域,二十万人够干什么?”
“可不只二十万哦。”白祟禧摇摇头,长叹了一声,“你们啊……都被这帮日本鬼子给骗啦。”
“什么意思?”李黄二人再次一惊,“日本人偷偷增兵了?”
“他们从哪儿找人?”黄绍闳急道,“总不可能在国内征兵吧?这种事儿瞒不住,可我们根本就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情报。”
“他们这个南方军现在到底有多少人?”李宗仁也追着问道。
“不多,也就六十万!足足六十万人!”白祟禧伸出了六根手指头:“其中三十多万全都是西伯利亚出来的前苏联红军!目前正在台湾接受训练,以适应南方气候。等到这些人训练完毕,嘿嘿……”
“不可能。”黄绍闳连连摇头,“三十万苏联叛军?那他们还能拿出多少人去防守乌拉尔山?苏联红军可是有几百万!”
“我的季宽兄啊,日本人这么为德国人考虑,你觉得德国人会不替他们考虑吗?”白祟禧苦笑,“斯大林这个时候哪还敢出兵收复西伯利亚?”
“德国人终于要出兵苏联了?”
“快了。”
……
“报告,黄部长,军委会急召。”
桂系三巨头在“白公馆”连连感叹这个世界的混乱,不过三人心中又都有些暗暗的窃喜……因为中国这个战场好像偏偏就游离在了这注定要发生的两场大战之外。这是好事儿。虽然这样的结果总让他们有一种被列强轻视的感觉。不过他们并没能长吁短叹太久,很快,就有人来找黄绍闳这个新上任的粮食部长了。
“什么事?”黄绍闳去接了电话,很快就神色阴沉地从客厅里走了出来。而看到他的样子,李白两人急忙问道。
“河南闹饥荒了。”
第503章陕北灾荒
河南闹饥荒了。
几十年后,因为一部电影,许多人才晓得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不过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大饥荒其实在1941年夏天就开始了,并且一直持续到了1943年的春天,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据某位外国记者白修德的记载和评估,在这期间,河南饿死了据说有300万到500万人,而此时的河南人口才只有1000万。也就是说,在这场大饥荒之中,河南人口被饿死了将近一半。不仅如此,饿死将近一半之外,另有约300万人逃亡,离开了他们的家,一直到了陕西、甘肃和西部一带。亦即,在这场大饥荒之中,河南人口十去七八!
秦卫当时也想去看看那场电影,不过他听了朋友,也就是顾长钧的劝告。顾长钧告诉他,那部电影:糟心!看了会一连好些天都写不下去小说,耽误交房租。所以他就没去。
不过他看过网上的一些节选片断,结果,他头一次在心里向顾长钧表示了感谢。
冰冷而绝望!
这就是那个片断给他的感觉。
……
“什么都没有了,再走就喝西北风了。”
“你让我讨个活命,把我卖了吧。”
“一条命,值两块饼干。”
“早死早托生,来生千万别再托生到这个地方。”
“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
“一,你去说服日本人,叫他们不要进攻河南,二,你去说服委员长,把我的军队撤回潼关以西。我一兵一卒再不吃河南一粒粮食。”
“如果两个人要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了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死亡人数,政府统计一千零六十二人。
——实际呢?
——三百万人。”
……
片断中,李雪健饰演的河南首主席李培基在向陈道明饰演的蒋介石报告灾情的时候,整个人身上都透出一种无比的疲惫和绝望,那个时候,秦卫感觉他是一个好官,国民党里面少有的好官。至少要比那个饿死灾民的时候就是“一个”,饿死当兵的时候就成了“都”的冷血的蒋鼎文强的多。可实际上呢?秦卫恨不得把这个李培基抓起来活剐了。
“蒋鼎文来过报告,申报河南灾情;36集团军李家钰也到重庆找过国防部汇报河南灾情……可他李培基在干什么?他是地方行政长官,怎么比当兵的还他m的不是东西?”
曾家岩官邸,老蒋办公室。
秦卫头一次在众人面前大发雷霆。他甚至把陈果夫拿过来的报告直接砸到了老蒋的办公桌上。幸好老蒋此时已经不在办公桌后面。否则这绝对是一个藐视领袖的大事件。不过,即便如此。众人还是对秦卫的怒火感到难以接受。
“中国哪年不遭灾?河南这点儿灾情。撑撑也就过去了。”何应钦见老蒋脸色不太好,急忙在一边劝道。
“撑撑也就过去了?”秦卫冷笑,“何大长官,你就这么不相信你手下的兵?他们的报告可不怎么‘好’看吧?”
“灾情不能随便报,地方政府没有报,军队报告就是无效的。”何应钦答道。
“对!挨饿的不是您老人家嘛。”秦卫冷哼道。
“你胡说什么?我不是这个意思。”何应钦也有些生气了。他不明白秦卫到底为什么发这么大火,不就是点儿旱灾吗?就像他说的,中国哪年没遭灾?可该过的日子不也照样过吗?地方政府瞒报灾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反正要不来什么救济。何苦麻烦上级?说不定还会被上级断定为无能呢。
“不是这个意思又是什么意思?我就不明白了,难道河南的老百姓就不是国民政府的治下的老百姓了?”秦卫问道。
“话不能这么说。”陈果夫道,“不管是哪个省的老百姓,都是国民政府治下。可我同样不明白,这不过就是点儿小灾,你值得发这么大脾气吗?”
“小——灾?”秦卫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说这是一个小灾?”
“河南那边儿不已经说了吗?就是小灾。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儿。省政府已经在准备开始救济了。”陈果夫道。
“今年年中,也就是日本人偷袭美国的时候,河南开始出现旱情,时至今日,各地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这就是你们眼中的小灾?”秦卫道:“老百姓都开始吃草根、树皮了,河南各级政府依旧没有停止向他们征收各种赋税!这就是他们的救济?嗯?”
“没有赋税,政府吃什么?当兵的又吃什么?河南可是前线。”陈诚沉声道。
“老百姓都开始吃草根、树皮了,又能缴纳什么赋税?陈辞修,你敢不敢把你刚才的话拿到河南,给那些受灾的老百姓去说说?”秦卫反问道。
“你……”
“河南灾情到底是否如你所说那般严重,还得看当地政府的报告。”蒋介石阴声道,“毕竟,我们要信任地方政府。不然,还要他们做什么?”
“信任当地政府是吧?那好,我请了一个人过来,从贵州请的。”秦卫紧盯着老蒋,又看了看表:“应该快到了。等他过来,让他用专业知识向您,还有在场的诸位好好解释一下怎么样?”
“河南的事儿,你扯到贵州干什么?”何应钦皱眉,“贵州又没遭灾。”
“我说的是贵州来的‘专业人士’!没说贵州遭灾!”秦卫不客气地瞪了他一眼。
“什么专业人士?委员长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吗?这得经过程序。”陈果夫皱眉道。
“程序?什么程序?如果不见这个人,从而让政府对河南灾情重视不够,引发了更大规模的饥荒……你陈祖焘负责?”秦卫又盯着他问道。
“……那你至少应该说说是什么人吧?”陈果夫被他瞅得有些心虚,只得转移话题。
“放心,他是跟戴雨农一起来的,绝对不会有危险。”秦卫答道,“不过如果诸位还是用刚才的态度和语气来对待河南的灾情,从而引发了那位先生的脾气,产生了什么肢体上的冲突,我不保证各位的安全。”
“见见就见见吧,又不耽误多少时间。”孔祥熙一直都没插嘴,现在看到众人,尤其是秦卫的情绪已经有所缓和,这才站了出来,向老蒋说道。
“好,我就看看你找来的是谁。”老蒋盯着秦卫好一会儿,才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又回到办公桌后坐下:“不过先不说河南,你们又在暗地里搞什么鬼?”
“我?”孔祥熙诧异地看着老蒋指向自己的手指,“我能搞什么鬼?”
“听说你们在背地里打算算计宋子文?”老蒋低着脑袋,抬着眼皮看了两人一眼,“宋子文现在正在美国,为国家奔走效力,你们这样在背后扯他的后腿,就不嫌太过份了吗?”
“委员长……”
“还是我来说吧。”秦卫截断了孔祥熙的话头,“委员长,在场的几乎都知道咱们之前的计划……而且这个计划您也是首肯过的。”
“我说的不是计划。”老蒋轻哼一声,“虽然他宋子文犯了错,可不管怎么说也是替政府找来了贷款。而且他现在人还在美国,正打算跟美国政府进一步接触……你们这个时候在背后搞鬼,对得起党国吗?”
“好,既然您这么说,那我也有一问。”秦卫知道老蒋是因为他对河南饥荒的“关心”而不满。在这些人看来,地方闹点儿饥荒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事儿。事实上,自民国成立以来,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好像都没有真正的对地方灾荒进行过救济,就算有过救济,也多是应付一下外面的舆论。军阀割据嘛。地方既然不听中央的,中央干嘛理会地方的灾情?而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了下来,哪怕是到了国民政府已经基本统一了中国的时期。而且他过于关心河南饥荒,在老蒋看来已属越权!老蒋对这种事儿看得极严。何应钦都不敢把这事儿拿出来说,何况他这个外来户?再者,河南灾情才刚开始,现在还没有几个人意识到这会是一场罕见的大灾荒,对他的激烈反应自然就无法接受。而这其中又尤以老蒋为甚。所以,抓到机会,一向小心眼儿的老蒋就开始朝他发飚了,而为了避免人家说他故意针对自己,又捎带上了孔祥熙。但秦卫晓得,老蒋顶多就是发发飚,不会真拿他跟孔祥熙怎么样的。因为宋子文这回办的事儿真的很让人生气:
“我听说外交部已经向美国那边儿发电质问,不知道宋子文是怎么回答的?”
“……这跟你们的事有什么关联?”老蒋脸色又是一沉。宋子文确实回话了,而且回答的非常详细,不仅详细,还忧国忧民,让他发不出任何的火来……之所以要马上得到贷款,是为了救济陕北!这就是堂堂四联总裁,执常国民政府财政大权的国舅爷的回答。因为陕北已经接连受灾超过两年!而且灾情还在持续,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可政府根本就拿不出钱来,所以,为了陕北,为了帮助他老蒋收复“陕甘宁边区”已经被**教得乱七八糟的民心,他打乱了国民政府原先的计划,向美国提出了先“少量”贷款的要求。不管怎么说,先救人要紧。……归根到底,又是灾荒!
第504章宋子文的对策
灾荒、灾荒,一个个都拿这个说事儿。
老蒋对真正的清官一向优容,对真正的好官也很照顾;可他不能容许别人来挑衅自己的尊严。
都拿灾荒说事儿,仿佛他这个国家领袖对这些并不在意似的……可这些灾荒跟他有个鸟毛的关系?
陕北,那是**的地盘儿,前年就开始闹灾,一直闹到现在,虽然**跑了,可**在的时候都还能活下去,凭什么到了他们管的时候就活不下去了?宋子文居然用这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