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老将军了。”
“今日在此见到战舰,喜不自胜,我还会再帮你联系一些人来,必将建立起属于我中华真正的海军。”萨镇冰道,“说起来可笑,水师学堂中,我成绩差,远远不如邓世昌。可作为北洋水师,我又如何能不恨甲午之战?前些年,我反对过袁世凯,反对过国民党,也就是你现在的这位校长。可到了如今,也都看开了。没有什么,比国家完整更重要。”
“老将军说的是。”周卫国点点头,他曾经多次查阅过民国时期海军的资料,对于萨镇冰,大部分资料都是夸赞的,一些论坛里也揭了一些内幕,包括萨镇冰早年的一些经历,但,不能否认的是,萨镇冰活的久,到了如今这个年龄,他看到的东西,已经不会如同早年了。
“如今,陈绍宽也已经是海军部长了。我也已经老了,能做的,不是很多了。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什么时候入土,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建好你这一支海军,一雪国耻。”萨镇冰对着周卫国,认真的道。
“好。”周卫国点点头,“至于林建章将军,我会安排人,将他从上海接过来。”林建章此人,在抗战开始后,抵死不从日本人的邀请,后郁郁而终。
“那也就,多谢了。”萨镇冰笑了笑,“如果可以,其实你可以去信你的那位校长,让他,多给你派一些人。毕竟,中央海军虽然很弱,但是,弱在没有战舰,而不是人。不过,我也可以去信陈绍宽,让他支援你一些人。”
“我知道了。”周卫国点点头,“多谢老将军了,我们先去吃饭吧。”
……
饭桌上。
“老将军,不久后,我会在这边建一个水师演武堂。”周卫国对着萨镇冰道。
萨镇冰笑了笑,道,“我知道,我呢,也快80岁了,确实不适合上战场,我喊的几个老骨头呢,都适合教教书。真正靠的,还是年轻人。”
“多谢老将军理解。”周卫国笑了,“我想,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一雪甲午之耻的。”
“嗯,我也相信。”
……
之后,周卫国安排人去上海,寻找林建章。
而同时,延安方面,也有一拨人,来到涞阳。是之前他要成立水师演武堂,就觉得,得找一些念过学的人来,毕竟,在这个识字率不高的年代,海军与空军,还是很难培养的,有上过学的接受起来会更快一些。所以,这批人,算是一批学生兵。
这批人到了之后,也很快就开始接受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
……
1939年3月3日,涞阳指挥部。
周卫国看着地图,鬼子最近对涞阳,确实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他知道,南昌会战很快要开始了。这是自武汉会战后,中日的第一次大会战。这场战争会持续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还是败了,但依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这场战争,周卫国想要参与。但是很显然,从独立师直接出兵去南昌,不现实。但是他又确确实实想验证一些东西。
周卫国放下笔,随即对门外士兵道,“把刘远同志请过来。”
不一会儿,刘远就走了进来,看向周卫国,道,“怎么了?”
“哥,你们共产党在南昌附近,有什么队伍没有?”周卫国问道。
刘远点点头,道,“附近应该还是有游击队以及新四军的部分部队。”
周卫国揉揉眉心,道,“好,我知道了。”看着刘远担忧的眼神,周卫国无奈笑了笑,道,“哥,我没事儿,就是想事情。”
“别想太多。”刘远道,“咱们现在就是打鬼子,打哪里,都是一样的。”
“嗯。”周卫国点点头。
刘远叹气,“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我知道的哥,没事儿了,你回去吧。我再想想。”周卫国随即道。
“好。”刘远随即离开。
“师座,你是不是想上前线?”李卫民出声,道。一般来说,他很少会在指挥部待着,不过,也是刚刚过年没多久,连正月15都没过呢,所以,他这几天都还在指挥部办公。
“是啊,可是,直接从涞阳出兵是不可能的,没有办法一路穿过鬼子那么多封锁线去前线的。”周卫国叹气,“除非化整为零,但是,这样的意外也很大。会有战士可能在路途上出意外,我带他们上战场,不想他们在路上出了意外。”
“可是,师座你为什么不直接致电委员长?”
“如今国军序列里,一个位置一个坑,我去了,哪儿来这么多兵给我?要把谁的位置让出来?还有,我要是真去了,连手底下士兵的战斗力都不知道,怎么指挥作战?”周卫国叹气,无奈道。
“要么,咱们直接在这边发起战争吧。”李卫民道。
周卫国摇摇头,“咱们现在虽然说士兵很多,实力比以前要强。但是,这里,终归是太靠近鬼子后方了。咱们的空军和海军都还不算到位,会很被动。一被动,就是数以万计的士兵的生命。”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我们也只能化整为零,然后赶去前线啊。”李卫民道,“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周卫国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卫民,最近哪个团没有驻防任务?”
“如今,三个旅的9个团,都在自己的驻地。”李卫民推了推眼镜,“警卫团负责警卫,师直属的一团与二团负责机场的警卫,三团与四团现在在海阳负责水师演武堂的安全,没有特别驻防任务的,是五团与六团。”
“就五团吧,我记得,五团的团长,叫龙治?”
“是的,原来是甘新达手下的兵。”
周卫国失笑,“连甘新达手下的兵都是团长了,甘新达也还是个团长。”
“去把龙治叫过来吧。”
“嗯。”
第210章 南昌(一)
要知道,在周卫国从武汉会战回来的时候,龙治还只是个排长,短短几个月,升到了团长,不可谓不快。当然,这与龙治的个人能力有关,也说明了,独立师,还是很缺人。
“说起来,可以直接走水路。”周卫国忽然醒悟,道,“卫民,你立刻去请张裕姑娘安排一艘邮轮,可以直达九江的。还要能载一个团的。”
“是!”
“来人,去把刘三队长叫来。”
“是!”
又过了一会儿,龙治来到指挥部,“师座!”
“进来吧。”周卫国看向龙治,“带兵觉得怎么样?”
“挺好的,就是觉得,升的有点快!”龙治笑着,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
“你小子,人家升得快都是开心。”周卫国笑骂,“来,告诉我,你的五团战斗力如何?”
“报告师座!五团战斗力满级!用我必胜!”龙治随即站起身,敬礼道。
周卫国失笑,道,“去准备一下,让战士们把武器装备以及军装都换了,都放回仓库去,要去南昌,一会儿集合,出发去码头,穿着军装带枪太显眼。”
“是!”龙治点头,“那到了之后装备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你不用担心。”
“是!”
“去准备吧。”
龙治走后,刘三来了。
“三哥,喊上林明润,苏宁,杨阳,杨大力,赵胜,和尚,无殇,慕容,一会儿一起到师5团营地集合。”
“好嘞。”刘三笑着走了出去。
……
1939年3月3日,下午,2点。
周卫国站在师直属5团以及特战队的战士们面前,如今的他们,都没有穿军装,毕竟,穿着军装,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就太明显了。
周卫国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们,都是为了脚下土地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没有再说什么鼓励的话,与叮嘱,只是说了一声,“出发!”随后,率先上了一辆车。
其他战士们,都陆续的一个跃步,跨上后车厢。
周卫国看向这片土地,这次,又要离开许久,他把独立师托付给了方胜利、李卫民与刘远,三人有投票决定权,少数服从多数。毕竟,周卫国出走上前线的次数也挺多次了。刘远等人,也都有了经验。
已经到了3月份,天已经慢慢回暖。
“出发吧。”周卫国对着司机道。
司机脚下油门一踩,车子就缓缓驶向前方。
……
1939年3月3日,下午,4点,海阳,码头。
周卫国率先上了准备好的轮船,他们早在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已经下了车,然后分批,上了轮船。要知道,现在在海阳码头,几千人上个轮船,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如今,美日两国还是蜜月期,日本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材料,都需要从美国进口。特别是钢铁,否则,以日本的资源,根本没有办法造出这么多的战舰与飞机。
甚至,对美国人来说,他们从张裕这边买到的青霉素,转手就可以卖给日本人,因为,现在美国并没有参战,对消炎药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大。
“什么时候,我们能顶着国旗,航行于我们自己的领海之上,那就好了。”龙治站在周卫国身边,叹道。
“放心吧,很快的。”周卫国笑道,他相信,海军的建成,一定会在不久之后,“战士们都还好吧?”
“都挺好的,大部分战士都是涞阳地区海阳地区的本地人,基本都会水,也不晕船。”龙治回答道。
周卫国点点头,“那就好。给你出一道考题,到时候,我们到了南昌,你觉得,要怎么突破鬼子的后方?”
“鬼子的兵力部署就我们之前地图上参考的那些吗?”龙治问道。
“嗯。”
龙治想了一会儿,道,“师座,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突破鬼子后方,就在鬼子后方,也就是九江、南昌沿线绕圈也是可以的,毕竟,在鬼子的正面,已经有了数十万国军部队,多咱们一个团不多,少咱们一个团不少。咱们在离鬼子这么近的后方,能给鬼子造成很大的困扰的。”
周卫国笑了,“怎么,咱们独立师,难道就不会正面作战了?”
“当然不是!”龙治有点囧,他十分崇拜周卫国,几乎将周卫国所有指挥的战役都研究过,发现,周卫国更喜欢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同样,他也觉得,这样可以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只是,卑职觉得这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要知道,你在敌人后方绕,是很危险的。”周卫国笑了笑,“你凭什么,让你的团,在鬼子的后方这样行动,还安然无恙?”
“这?”龙治愣住了,他确实没有团级指挥作战的经验,随即,笑道,“师座,这不还有你吗?”
“万一我不在呢?”
龙治沉默了。
“所以,战争,很多时候,凭的,还是堂堂正正。”周卫国笑道,“我知道你现在还没有指挥团级以上战争的经验,这次,好好学。”
“是!”
刘三则站在一边,看周卫国带新人,见周卫国教育完,笑了道,“兄弟,这次,你准备怎么打?”
“他不是说了吗?”周卫国笑了笑,看向龙治。
“啊?”龙治有点懵,他刚刚被周卫国教育了,却没有想到,周卫国还是会如同他说的一般,会在鬼子后方采取措施。
“啊什么?”周卫国笑道,“你没有那个经验,我有啊。更何况,这种方式,本来就是现阶段最好的一个方式,不是吗?”
“是!”听了周卫国的话,龙治随即开心的敬了礼。
“三哥,这一次,咱们的任务比较重,毕竟,要在十几万鬼子的后方绕,就凭咱们这3000人,危险系数很高。”
“我知道。”
“所以,特战队的任务,不仅仅限于敌后作战,还包括情报收集、侦察。”
“好。”
“那就,让我去看看,正面战场上的鬼子吧。”周卫国笑了笑,看向海面,以及,不远处的陆地,期待着,再一次,与鬼子在正面战场上的交锋,期待着,他要看看,他直接参与了的战争,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第211章 南昌(二)
从海阳出发,到南昌,要经过黄海,到达东海的长江入海口,沿长江,一路行往九江,到达九江后陆地上行走,到达南昌。
可现在这个时代,在中国沿海,都是鬼子海军的天下。
忽然,邮轮被鬼子的巡洋舰包围。
周卫国脸色阴沉,这里,原本应该是中国的领海。
一名长得高大的金发老外怒道,“fuck!这群日本佬要干什么?”要知道,这船上,走的可是现在他们的大主顾。而且,还运了大批的药品。
随后,一名旗手走到旁边,对着金发老外说了些什么,金发老外暴了,道,“That's impossible!fuck!”
“so?What happened?”周卫国走上前,问。
“They want the amoxicillin!”老外直接对周卫国道。
周卫国皱眉,这个时候,鬼子应该还没有和美国撕破脸才对,“Tell them,you will protest to the embassy。”
……
“少佐阁下,我们真的不让开吗?”一名日军士兵问着一名少佐。
“等一会儿再让开吧。”日军少佐笑着,“那艘船,肯定是从涞阳那边过来的,那就说明,船上装满了那种价比黄金的神药,那些美国人,从支那人手中买了药,转手就好几倍的价格卖给我们大日本帝国,实在是很可恶。”
“可是,少佐阁下,美国人实在是不好得罪。”
“我知道。只是吓吓他们罢了,万一遇上了软脚虾,那么,我们也是赚的,不过,既然对方不肯。”日军少佐挥挥手,道,“我们让开吧。”
“嗨!”
……
周卫国见鬼子战舰让开,没有什么表情,随着船的开动,鬼子战舰,也慢慢的被甩在了后面。
“师座,鬼子现在这么嚣张的吗?”龙治问道。
“至少,在东太平洋地区,他们是很嚣张。”周卫国回答道,“在亚洲地区,就只有鬼子的海军是像样的。美国的海军太远。哪怕挂了国旗,也没有太多威慑。鬼子现在,已经被欲望蒙蔽了。不过,我倒是希望,鬼子和美国,能早点开撕。”
“美国会参战吗?”龙治问。
“不想参战,也会被拖下水的。”周卫国笑道,“欧洲那边,也会逼着他参加的。”
“师座,这是,南京吗?”龙治看向南京城,问,黑暗中的南京城,并不那么清楚。
“嗯。”周卫国看着南京,这里,承载了周卫国太多记忆,原主的,他的。他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在这里,在前线。
刘三看着,道,“放心吧,总有一天,会打回来的。”
“三哥说的没错。”周卫国笑了笑。
……
邮轮一路沿江而上,现在的长江江面上,也都是鬼子的天下。七七事变不久,中国海军,以落后于日本海军许多的情况下,血战江阴。当是时,中海军2。8万人,参战的为第一、第二舰队,日海军12。7万人,参战的为日海军的第三、第四舰队。在战舰的总吨位以及装备上,中国海军远远不如日军。可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淞沪前线的中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海军将士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掩护了淞沪前线70万陆军弟兄的脊背!
中国海军几近全军覆没,而重庆政府,也没有钱来重建海军。
周卫国看似轻松,可作为一名后世军人,看着国土沦丧,内心如何好受。在他的信念里,保家卫国,是信条,是可以为之不顾一切的信仰。
……
“Dear周,we will arrive at jiujiang several hours later。”老外走过来,道。
周卫国点点头。
“In fact,our ambassador Mr。Johnson wants to be your friend。”
周卫国笑了笑,“Me too。”
“詹森先生认为,周先生与我们美国人民,应该有更好的深入的交流,而不仅仅限于通过Ms张进行阿莫西林的交易。”老外随即说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周卫国失笑,果然,没有哪一个帝国是省油的灯,“不知贵国驻华大使詹森先生觉得,应该如何深入交流呢?”
“这个我也不知道,只要周先生同意,等周先生从战场回来,会有人联系您,只要您不把她拒之门外。”
“她?He or She?”
“周先生你真是,太可爱了。难道你会拒绝一个上门的美女吗?”
周卫国点点头,“我已经有妻子了,还有两个很可爱的孩子。你知道的。”
老外耸耸肩,“我会把这个情况告诉詹森先生的。”
“多谢。”周卫国笑了笑,道。
周卫国早知道,出了青霉素这事儿,他会源源不断的受到关注以及,收到橄榄枝。美国已经出手,表达善意。就不知道现在的德国,能够等待到什么时候。
……
在结束了与这艘邮轮的船长的交谈后,没过多久,天已经亮了。
而九江,也近在眼前。
这艘邮轮没有在常规的码头停靠,而是在一个荒芜的地方停靠,将周卫国等人放下。在下船之前,周卫国已经将军装与武器装备,都放在了甲板上,让战士们换上。因为,一会儿下了船,就是生死的考验。
1939年3月4日,早6点,九江,张家渡。
周卫国等人出现在岸边,惊跑了正在旁边早起劳作的百姓。
周卫国叹气,都是打仗闹的。
“苏宁,你去,问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周卫国随即道,他首先要确定地点,“问一下,南昌怎么走?”
“好嘞。”
苏宁走出队列,不一会儿,又回来,道,“师座,这里是张家渡,在九江范围,去南昌的话,往南走,翻过好几道山,就到了。”
周卫国点点头,“归队。出发。”
随后,几千人往南出发。
自去年,日军侵占武汉后,因兵力损耗较大,日本大本营为适应侵华战争旷日持久的局面,提出今后的方针是:“应重视政略的进攻,培植并加强新政权,使国民政府趋于没落,始克有效。然对被压缩中之国民政府如放任不顾,则仍有重大之祸根,必贻后患,故仍须适宜促使其崩溃。”所以,有了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这长达5个月的对峙。而这5个月内,日军也不断在国内招兵,往中国战场增兵。
而如今,华中派遣军总司令,是冈村宁次。下辖第6师团、第106师团、第39师团、第13师团、第3师团、第101师团、第4师团、第40师团。
……
武汉。
“司令官阁下,这雨已经下了半个多月了。”一名日军大佐对一名日军中将道。
“那就再等等。”中将道,“我冈村宁次,也不是等不起。让勇士们好好准备。”
“可是,大本营方面?”
“放心吧。”
第212章 南昌(三)
周卫国看着下起雨的天,以及脚下湿哒哒的泥地,无奈。在历史上,鬼子也是因为这下了一整个月的雨,延后了攻击。
“师座,前面有个鬼子据点。”杨大力披着雨衣,跑回来,道。
“兵力配置如何?”
“一个日军小队,加上两百多二鬼子。”杨大力回答道。
周卫国点点头,道,“龙治!”
“在!”龙治赶紧上来,道。
“带上你的团,给我把鬼子这个据点掀了。”周卫国道,龙治的这个团,真正的老兵不多。但,大部分却是训练有素的新兵。没有见过血的新兵,也不叫兵。刚好遇到一个鬼子据点,就当练兵了。
“是!”龙治接令,然后就回去找他的团参谋长参谋去了。
“三哥,一会儿你们也帮着些,大部分都是新兵,可别在这损了几个人。”周卫国对刘三道。
“放心吧,我晓得的。”刘三笑着回答,“都是年轻的小后生呐。”
“就怕这群年轻人,没见过鬼子啊。”周卫国叹气,在抗战绝大部分情况下,日军任何编制的一个中队面对国军一个团都是轻松惬意的,事实上日军的评估就是按日军一个联队战力超过国军一个师计算的。极端的情况也不小,衡阳战役,日军一个大队在合围衡阳的战斗中首先击溃依靠既有阵地进行防御的国军一个团,随后击退了国军第四军的全力反扑;浙赣会战在义乌发生过一次遭遇战,十几个前出侦查的日军遭遇队列行进中的国军9个师番号的部队,结果近万国军崩溃;松山会战中发生过二十多个日军夜袭击溃国军四个团的战斗;第一次入缅作战,杜聿明率部撤退时近十万国军远征军在面对切断自己后路且分散几处的日军四个大队不敢作战,逃入野人山,导致饿死四万多人,事实上如果不是英印军254独立装甲旅的拼死阻击,国军连逃进野人山的机会都没有;抗战之初这种情况就更多了,比如日军占领热河全省,名义上动用了两个师团另三个旅团,实际作战兵力不足一半,就击溃了国军热河守军四个军另两个师另数十个旅及其它一些部队共计二十多万人。武汉会战,日军30万兵力打败了国军110万。但是,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士兵训练不足或者装备不足。
……
“老陈,这回,师座可是让咱们一个团去打一个鬼子据点。”龙治对着他的参谋长道。
“师座是想练兵吧,毕竟,咱们的战士,很多没有见过血。”陈祎文回答道。陈祎文,黄埔毕业生。
“我知道,可是,咱们团三千多人,要一拥上去,那直接把鬼子据点拆了得了。”龙治无奈道,“但是,又没办法。”
“团座,你要知道,除去咱们独立师。在中国,其他部队,战斗力,根本没有办法和鬼子比。”陈祎文回答道,“师座让你上一个团,不仅仅是练兵,更是让战士们明白,鬼子的战斗力。在九江前线的鬼子,和在咱们涞阳附近的鬼子,战力是不一样的。”
龙治沉默了一下,是他想得太简单了,道,“那老陈,你说怎么办?”
“摸清位置,四方围攻,令鬼子首尾不顾。”陈祎文道,“让火器连先炮击,然后再让战士们冲锋吧,比较保险。”
龙治翻了个白眼,“也好。”
此时,独立师的编制,是按照美军的编制来的。每个步兵团正常来说包括3个步兵营,但由于各团人数超标,所以,每个团有6个步兵营,1个勤务连和1个机枪连(少了团部连,将反坦克连改为了机枪连);每步兵营包括3个步兵连、1个火器连和1个营部连;营部连装备3门反坦克炮、4挺机枪、8个火箭筒;火器连有官兵162人,装备6门81mm迫击炮、11挺重机枪、7个火箭筒;步兵连包括3个步兵排、1个武器排;武器排有3门60mm迫击炮、3挺机枪、3个火箭筒;步兵排包括3个12人的班(每人步枪或自动步枪1支)。就火力装备上来说,绝对碾压现在的日军。所以独立师的部队在面对涞阳地区的日军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其实,在面对前线的日军,压力也不大。毕竟,独立师的战士们,训练是一颗子弹一颗子弹喂出来的。
……
到中午的时候,雨差不多停了。
最终,龙治还是没让6个营全上。四面围攻,只要四个营就足够了。6个营长,只能抽签,抓阄。
“都小心点!”龙治对战壕内的士兵道。因为雨天,战壕很好挖,但是,也很容易被淹。
……
“雅鹿?怎么会有这么多支那军队?”日军一名少尉放下望远镜,喃喃道,“立刻发报给联队部!”
“嗨!”可还未等这名士兵跑几步,炮弹就落了下来。
……
原来,雨太大。直接遮住了鬼子侦察兵的视线。而且,鬼子也足够自信,中国军队,是不可能大规模的出现在这里的。同样的,5团战壕挖的也很简单临时。毕竟,他们没想过鬼子能撑多久。(我找不到二战时的迫击炮能否在雨中攻击的资料。就假设他能打了。)
“轰!”随着爆炸声传开,一颗又一颗炮弹落下。
龙治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乖了个乖,这样下去,哪里还需要打啊?快,让火器连都停止攻击!”
“是!”
陈祎文看着眼前的景象,有些哭笑不得,鬼子也太心大了吧,然后,叹气,好像,比起来,是他们独立师部队的火力太猛了。他很庆幸,他离开了国军投靠了周卫国,虽然,周卫国还是国军将领。但他与其他国军将领不同,以一己之力,养十万之兵,武器装备皆强于国军其他部队,而且只是保疆卫土,没有任何其他类似政客的想法。最重要的,在独立师,没有那种莫名其妙的空饷,潜规则,他看到的,是一种向上的生命力。哪怕,如今涞阳地区几个县长是共产党,但是,人家治理起来,确实尽心尽力。根本不像国民党,上下卡要,还办不了事儿。
第213章 南昌(四)
当炮击停止,龙治直接端着枪,道,“冲啊!”
随后,冲锋号吹起。
战士们快速的从战壕内爬出,往鬼子据点冲去。
……
“雅鹿,反击!反击!”被震伤了脑袋还流着血的日军少尉大怒,四面八方的敌人,他根本无力招架。而且,敌人火力之凶猛,前所未见。而且,他们的机枪点,居然哑火了!
随后,他拉开枪栓,按下扳机。也不知道,这一枪有没有打中敌人。
还活着的日军士兵,都在反击。
但是,他们也受到了龙治他们的反击,枪声比他们密集的多。
不断的有日军士兵倒下。
最后,只剩下几个人。
“队长,投降吧!中国军队不杀俘虏!我们根本打不过!”另一名日军战士直接道,“投降了还有机会回国,可是不投降,就回不去了!”
“哇卡里玛喜达。”日军小队长悲伤的点头,道,“升白旗吧。”
“嗨!”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独立师,从不留俘虏。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人!”还活着的一百多伪军,直接丢下了枪,因为,鬼子的机枪点,已经被炸的不像样子了。据点直接塌了一半。他们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在雨中,或许不那么清晰,可是,他们还是听见了,与三八大盖不一样密度的枪声。那种密集程度,就好像,许多机枪。
龙治听见伪军的投降声,皱眉,这和预料中的不一样啊,他没有停下脚步,身后的战士们,也没有停下脚步。
很快,他看见了放下武器,排成队的伪军。
要杀没有武器的伪军,龙治还是下不了手,毕竟都是中国人。他们拿着武器为鬼子做事的时候,他杀起来毫无障碍。可,真的放下了武器,龙治也无奈,道,“一营长,把这几个二鬼子绑了!”
“是!”
再接着,他看见了七八个,受伤的鬼子,以一个鬼子少尉为首,拿着白旗。
这和计划的不一样啊!龙治的内心有些崩溃!
随后,他秉持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