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粮食,让白杆军损失惨重,这样值得么?
  他的这个顾虑,闵洪学也考虑到了,就见到他在问张凤仪这个情况。
  “忠烈伯以为,如此之多的粮草物资,值得白杆军试试。如果实在顶不住,也不会勉强。反正这些粮草物资,绝不可能再落入洞吾人之手!”张凤仪过了一会后就在群里回答道,“会实现安排好的,如果苗头不对,便会立刻放火烧之!”
  看着他们的对话,崇祯皇帝忽然想起一事,便插话说道:“如此可也,你告诉忠烈伯,让她喊话,就说我大明已经攻占了阿瓦,你们就是从阿瓦一路往北打过来的。让那些溃兵,把这个消息带到孟密的洞吾大军中!”
  阿瓦是北方洞吾的中心,也是他隆王这次北征的最重要据点,不过离木邦确实有点远。而白杆军的人数也少了点,为了保证袭击宝井这个粮草集散地,便没去打阿瓦的主意。可这并不代表阿瓦不重要!如果他隆王所率领的洞吾大军听到这个消息,如果相信是真的话,估计都会绝望。
  张凤仪自然明白阿瓦的重要性,一见之下顿时大喜,她甚至都来不及回话,就立刻退出聊天群,向秦良玉转达了崇祯皇帝的建议。
  秦良玉一听,立刻喜上眉梢,二话没说,马上派出自己的亲卫,给前面追杀溃兵的儿子去传达军令了。看着亲卫远去,她不由得感慨道:“亏了皇上总览全局,才能及时想到这个主意,可低雄兵十万!”
  张凤仪在她身边听得嫣然一笑,而后进入聊天群去禀告这边的执行情况了。
  也幸亏这提议来得及时,而马祥麟领着骑步兵追杀,并不是用最快速度,而是吊在溃兵的后面,不让他们有停下来整顿的机会,这种追杀的速度自然就没有后面传令兵纵马疾驰来得快了。
  军令一到,马祥麟也为之大喜,立刻纷纷手下一边追杀一边大喊。
  “阿瓦已经被我大明拿下,你们快快投降!”
  “十万天兵攻占阿瓦,南北进击,降者免死!”
  “……”
  溃兵们一路狂奔,就想着能逃脱明军的追杀,那会管其他。可不管怎么样,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听到了明军的喊声。心慌慌中,也就那么一听,更多的心思,还是在逃跑上面。
  为了传播这个谣言,马祥麟的追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没有再过多的杀伤这些溃兵,只是驱赶着他们一刻不停,拼命往北而逃。他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占领前面官道狭窄的那处关隘,在那里阻击洞吾军队的反扑。
  与此同时,在孟密城外,火势熊熊之下,原本喊杀声震天的战场,却变得安静了下来,唯有一些惨叫声在此起彼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惨叫声最终都慢慢地消失不见。
  火势慢慢地小下去,唯有浓烟还在一阵阵地飘向空中。随着风吹,不少人闻到了肉香,却一个个呕了起来。
  孟密城头上,邓克虏冷眼注视着战场,心中不无震撼。这个守城大杀器,初见昌黎保卫战,后来第一次正式大规模应用,是盖州对阵建虏。当时哪怕是奴酋御驾亲征,以建虏的精锐,一样损失惨重。以前听说这个时候,总觉得有点夸张,可如今一见,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这等守城大杀器的威力。
  这么想着,他心中可以断定,至少洞吾大军,在这两日内绝不敢再次攻城!血肉之躯,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这等大杀器的威力!
  一如他所想,城外的洞吾大军,不管是他隆王也好,还是他手下骁勇善战的武将也罢,又或者是底下那些军卒,全都傻在了那里。如此惨烈的攻城战,他们是生平未见。不是说他们没见过杀人如何惨烈,要说这个的话,他们亲自动手的一些杀人,要说惨的话,比这惨的都有;可在攻城战中,被守军如此大规模的杀伤,却是第一次见。身为受害一方,心中感受,又怎是一个惨烈能形容。他们这些中的一些人,甚至可以说,已经完全吓破胆了!
  半天之后,他隆王才回过神来,他双眼血红,似乎是受了刺激,大声咆哮着喊着鸠兆师。
  鸠兆师也在这处平台上,被这咆哮唤回神,连忙过去见礼。
  当他看到他隆王血红的眼睛时,不由得吓了一跳,还没来及细想,就听到他隆王似乎是用咬牙切齿地语气对他吼道:“说,为什么事先不告诉孤,明军有这等厉害的守城杀器?”
  鸠兆师听了,回过神来,立刻明白了他隆王为什么如此生气,他连忙辩解道:“殿下,我也不知道明军有这等厉害的守城杀器啊!要是知道,我怎么可能不说呢!”
  其实,在他的心中则是想着,要是知道明军有这么厉害的守城杀器,当初你派人来劝降的时候,肯定不会那么轻易就答应你了!如今的孟密,你还打得下来么?
  他隆王听了他这个回复,却只是冷笑一声喝道:“如果明军这种火器,猛火油只是一点点而已,孤且信你的话。可你自己看看,明军这火器和猛火油只是一点点而已么?呵呵,不知道?真当孤是三岁小孩,那么容易骗么?”
  听到这个反问,鸠兆师心里顿时一咯噔,他隆王这意思,莫非是要拿自己当替罪羊?
  这么一想,鸠兆师就慌了。此时自己的手下损失殆尽,就算没损失,在这洞吾大军中,那也是待宰的羔羊。他慌忙回答道:“殿下,我是真不知道!要不,殿下问问他们,他们也肯定不知道……”
  说到这里,他忽然回过神来,不由得立刻补充道:“明军肯定知道我们这些人不可靠,因此故意隐瞒这些守城器械。殿下,相信我,我所说句句属实……”
  鸠兆师还没来得及诅咒发誓,他隆王的那双血红的眼睛扫过其他投靠他的土司首领之后,目光转回鸠兆师身上,冷笑一声道:“还要狡辩?这个事情,为何一开始不说,非要孤的军队损失惨重才提议孤,你按得什么心思?该不会,你是明军派来的奸细吧……”
  听到这话,鸠兆师有点傻了,自己要是明军派来的奸细,有这样把军队都损失完,然后自己还身陷敌营的奸细么?他连忙想辩解一二。可还没来及开口,就听他隆王自问自答道:“对,你肯定是明军派来的奸细,不杀你不足以泄我心头之恨,不杀你不足以让孤之死伤精锐瞑目。今日,孤要杀你祭旗!”
  说完之后,他的手一挥,立刻几名洞吾军卒上前,架起鸠兆师就要拖走。
  那些投降他隆王的土司首领看到这里,不由得有点愕然,转头看看发怒的他隆王,又扫视一眼他隆王两侧的洞吾文武官员,见他们一个个用吃人的眼睛盯着鸠兆师,心中不由得都有点后怕。该不会这些洞吾人吃了这么一个大败仗,然后就把责任都推到自己这些投降他们的人身上了吧!
  虽然他们刚才没表态,可鸠兆师所说的事情,确实是真的,他们也都没见过明军有这些守城大杀器的。鸠兆师要是被杀,还真是有点冤枉!这么想着,或者是兔死狐悲吧,这些土司首领都不由得心情沉重,甚至有几个临阵投敌的土司首领,更是暗暗后悔,早知如此,悔不该投降洞吾啊!
  鸠兆师要被拖走,顿时就吓到了,使劲挣扎,同时大声求饶道:“殿下,我冤枉,我真冤枉啊!我是真心实意投靠殿下的啊,您的使者一来,我就同意了的啊,殿下……”
  不管他怎么说,他隆王始终冷着脸。那几个拖着鸠兆师的军卒一见,便用上力道,拖着鸠兆师远去。
  看到自己没有生的希望,鸠兆师忽然疯狂起来,他厉声喊道:“他隆王,你这个阴险毒辣背信弃义的小人,迟早会被天兵抓获,押解到京师去五马分尸!老子在地下等着你,老子咒你不得好死,老子……”
  他隆王听着这些话,那张脸又阴沉地像要下雨一般,在看到鸠兆师的首级端到他面前后,目光扫过那些文官武将和其他在场的众人,见他们似乎脸色都有点难看,估计是被鸠兆师最后的诅咒给触动了,他心中一动,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孤清除了奸细,又对明军的火器有了防备,孤就不信,明军还能奈我何?”


第1033章 兵溃
  听到这话,那些有点黯然地文武大臣,还有那些投靠他的土司首领纷纷抬头看向他。明白的那些人,知道他这是找到了替罪羊,现在是想挽回被明军这么强烈打击后低落的士气。至于能不能打下孟密,这个就不好说了,至少如果不是付出大代价,那是不可能打下孟密的。
  而那些不明白的人,听到他隆王的这番话后,不由得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觉得,他们的王说得没错,内奸已经被王杀掉,虽然刚才惨败了一场。可大军数量依旧是城内明军的好多倍,损失虽然重了点,但要想打赢明军也不是不可能。
  至少像刚才鸠兆师临死前所说,会被明军打败,押解去京师的事情,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大不了不打孟密,拍拍屁股走人,难道明军还敢出城来追?真要那样的话,那就是找死了!
  他隆王站在那高处的平台上,看到众人的脸色,心中稍微松了口气。当他抬头看向远处飘扬着大明旗帜的孟密时,又不由得心中暗恨。
  在他心中,其实是相信鸠兆师的话,知道鸠兆师没骗他。他也感觉,明军应该是一开始就不相信这些土司军队,因此才会有隐瞒。
  他隆王虽然想到了这点,可他又有点蛋疼了。明军的这种守城大杀器,不知道还有多少,除非拿人命去耗。可洞吾原本人口就少。之前的时候,更是连年征战,壮年人口每年都有损失。
  谁不希望开疆拓土?谁不希望能征服四方,君临天下?可洞吾已经到了必须休养生息的时候,所以自己才不得不停止对外扩张,开始了休养生息之策。
  如今这仗已经损失了很多洞吾精锐,如果再拿洞吾的人命去填,去消耗……他隆王想着,不由得有点为难,心中叹了口气,要是能抓来明国百姓,那就不会如此纠结还要不要攻打孟密了!
  实在不行,就先退回去吧!他隆王想着明国那火器的厉害,最终心中又叹了口气想道。
  他从孟密城头收回目光,扫视着底下文官武将,正待说话时,忽然就看到有快马疾驰而来。能在军中骑快马的,一般都是信使。
  急促地马蹄声在这有点沉静的时候,颇为引人注目。听到的人,几乎都闻声转头看去。他们心中纳闷,不知道哪里来的信使?
  他隆王的所在,王旗迎风招展,都不用人说,快马便往这边过来,那背上背着的旗帜显示,这个信使送得乃是十万火急的消息。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那信使到了近前后,还未等胯下马匹减速下来,就一跃下马,一个踉跄,亏了身手敏捷,没有摔个狗爬式。边上的护卫上前,拦住他低声一问,竟然没有回禀他隆王,就放了那信使过去。
  这一下,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看着信使那慌张的脸色,不少人隐隐感觉有点不妙。于是,他们更关注这信使了。
  只见这信使跪于他隆王面前,勉强压住气喘,大声禀告道:“殿下,明军突然出现,正在攻打宝井,请殿下速派援军!”
  “轰隆”一声,平地一个惊雷,就炸在他隆王等听到消息人的脑门上,震得他们晕头昏脑,第一个念头,这怎么可能?
  信使见他隆王傻在那里,连忙再次催促道:“请殿下速派援军!”
  他在宝井看到明军突然出现时,也是异常震撼,虽然守军乃是精锐,又第一时间派他过来报信,可他心中还是很急,不知道那边战事如何,只能催促他隆王尽快发兵。
  得他再次提醒,他隆王终于回过神来,刚才故作轻松,带着笑意的脸,已经掩盖不住他心中的惊慌之色。那可是大军的粮草堆积之地,要是被明军夺取的话,那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过他好歹也是枭雄一个,经历的事情也多,并没有一下吓得没有注意,立刻追问细节。在得到信使的答复后,终于稍微松了口气,至少宝井还没丢掉。有自己派驻的那支精锐在,就算抵挡不住明军,至少也能坚持到援军。
  如此想着,他立刻大声喝令,点了心腹大将石德蒙,令其用最快速度赶去宝井增援。之后,他觉得这还不够,又点了两名将领,再发援军。
  在这过程中,那些投靠洞吾的土司首领,简直是傻眼了。明军不但有守城大杀器,竟然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派出军队,偷袭了洞吾大军的后方。而且看这样子,似乎宝井是非常要紧的地方,十之八九是粮草囤积之地,这是怎么做到的?真要这样的话,洞吾大军该不会连撤走都不可能了吧?
  他们原本就在为洞吾大军撤走而忧心,毕竟他们的领地还在明军的掌握之中,要是洞吾大军撤回去的话,凭他们自己,是无法应付明国的秋后算账的。可如今一听,洞吾大军很可能要大败,那他们怎么办?
  看着一员员大将忙着去调集兵力,有人就向他隆王提出了疑问:“殿下,这明军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事先一点征兆就没有,凭空冒出来一般?”
  他隆王听了,他也觉得纳闷。作为常年领军打仗的人,又岂会没有防备自己的后路,保护自己的粮道。身后那条官道,有一狭窄的关隘,这边的大军足以遮盖住那边,任何明军,想要不让大军发现,偷越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不止如此,他隆王出战孟密的时候,也同时防着木邦和孟养。孟养且不说,离得太远,大金沙江那边又有自己的兵力部署,基本上明军不可能从哪里出发偷袭自己的后方。而木邦虽然近,可那边能走的道路,也都有派兵防备的啊!而且他还有一点疑惑,能机动的明军,应该都集中在孟密了,那又是哪里来的明军,能突然出现在宝井呢?
  他隆王的这些疑惑,他的重要臣子也都知道,因此,有一名臣子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道:“殿下,出现在宝井的明军绝对不可能多,理由有三……”
  在巴拉巴拉地一堆后,他胸有成竹地断定道:“如此一来,殿下在宝井布置有精锐,甚至都象军守护,光凭一点明军兵力,想要拿下宝井,微臣以为,基本不可能!甚至……”
  他说到这里,顿了下,扫视一下同僚后才大声说道:“有可能等殿下派援军过去的时候,那些明军已经被打败,其将领的首级都在送来的路上了!”
  听着他的分析,他隆王觉得有点道理。对于自己留守在那里的军队,他是有信心的。他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只是放一支杂兵而已。
  看到他隆王在微微点头,其他大臣就得到了机会,纷纷跟着分析了起来。
  “明军肯定想不到殿下还安排了象军,搞不定明军这次偷鸡不着蚀把米!”
  “正是,如此粮草重地,又岂是明军说偷就能偷的?这次就要让他们看看殿下的厉害!”
  “……”
  这边在议论纷纷着,攻打孟密是不可能了,石德蒙等领命的将领也基本调集军队完毕,匆匆赶来拜别他隆王,而后就准备领军出发。
  可就在这时,忽然又看到远处的尽头,似乎有骚乱传来。只是离得实在太远,倒不知道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他隆王还在疑惑,他手下的军法官怒气冲冲地在吩咐手下准备去看看时,却看到那边的骚乱似乎像传染了一般,迅速向其他地方扩散。
  顿时,他隆王立刻感觉有点不妙,连忙催着军法官速度去处理,并查明情况回报。
  不过还没等军法官的人离开,就见有军官从远处狂奔而来,甚至一把推开外围站岗的侍卫,急着往里面闯的同时,大声喊道:“殿下,不好了,殿下,不好了,宝井丢了,宝井丢了……”
  按理来说,同样的事情经历多了会有免疫性。可这一次,他隆王被接二连三地震惊后,再一次被震傻在那里。心中只是不信,囤积粮草的宝井,严密防守的宝井,驻扎精锐的宝井,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丢了呢?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刚才还分析得头头是道的那些文官武将们,也顿时哑在了那里,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怎么都合不拢!刚才他们不是拍他隆王马屁,而是真得是那么认为,明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夺了宝井呢?
  谁知他们的震惊还没完,那名惊慌失措来报警的军官又大声喊出了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消息,或者也可以说是绝望的消息道:“殿下,那些明军从南边向宝井发起的攻击,说是明国十万大军已经攻占了阿瓦,攻占了阿瓦啊……”
  他隆王这次倒是没有发傻,而是身体晃了几晃,差点就晕倒了。亏得他身边的侍卫眼疾手快,一下扶住了他,才没有跌倒在地。不过他虽然是扶住了,可他的那些臣子们,特别是几个文官,却没人去扶,闻声晕倒在地。
  相对于他们,那些临阵叛变的土司首领,好歹一个个都是领军的,身体抗性要强一些。听到这么一个天大的消息,虽然没晕倒,却有几个是跌坐在地,嘴中喃喃自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刚才的消息,实在太过劲爆,只要是个人就知道,宝井丢了,大军就危险了,而阿瓦丢了,那这支大军基本可以肯定难逃一劫,搞不好所有人都会死在外面,十万明军的数量,更是没得打!
  就只是这么一会的功夫,大军在南边的慌乱的波及面,已经越来越广了。很显然,有句俗话应验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侍卫的救护下,他隆王回过神来,一把推开那些护卫,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挥舞着手,大声喊道:“不可能,不可能!绝不可能!来啊,把妖言惑众的贼子拉下去斩首示众!”
  那军官一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大声辩解道:“殿下,宝井的溃兵已经有逃过来的,是他们亲口所说,殿下要是不信,末将自当让他们过来禀告。”
  他却不知道,他隆王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不希望他所说的是真的。他的这个回答,顿时就击碎了他隆王的这丝侥幸心理。只是这么一会的功夫,他隆王似乎就一下老了很多。
  不过他好歹是能夺取王位的狠人,很快又回过神来,看到混乱已经要波及全军,便立刻大声说道:“明军肯定不会多,大军立刻开拔,前去夺回宝井,夺回阿瓦!否则,大家都要死在这里!”
  虽然他下了这个命令,可这时候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军。如果这个时候,大军都在各自大营,那消息也不可能传得那么快。关键是这个时候,正处于攻城被孟密明军打击,所有人士气低落,都在等待回应休息的时候。
  而且,传言这东西,哪怕是面对面地传播,但只要中间传播的人多了,那消息传到后面,就会越来越变样,或者说越来越夸张。
  “不好了,明军占领了阿瓦!”
  “五十万明军,人山人海,一下就把阿瓦给占了!”
  “不但是阿瓦,我们的国都都没了,百万明军啊,正往我们这边杀过来呢!”
  “……”
  孟密的洞吾大军中,精锐死了一大堆,如今的洞吾军队中,数量最多的,只是普通士卒,当然,还有无数的民夫,他们的军纪自然不会高,甚至完全没有,一听到传言后,就有人怕了。
  他隆王的军令还没有传下,有民夫开始跑路,要是跑得慢了,百万明军,那是什么概念,一下杀过来,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下。
  而民夫的跑路,就像多米若骨牌一样,发生了连锁反应,带动了其他民夫四散而逃,紧接着,是那些普通洞吾军卒,也纷纷丢盔弃甲,不辩东南西北的跑路。
  孟密城头上,之前已经来到城头的唐王先是看着城下的一地烧焦的尸体,横七竖八躺满了的尸体呕了一阵,而后就意外地发现,城外洞吾大军乱了,乱得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倒是邓克虏比较淡定,但同样洋溢着笑容道:“洞吾兵溃!我们赢了!”


第1034章 天下哗然
  “我们这就赢了?”唐王欣喜地问邓克虏,他有点不敢相信,就有一种感觉,好像幸福来得太突然!
  孟密城外是洞吾国王领着全国大军过来的,如此溃兵,也就是说洞吾军力都完蛋了,换句话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他,唐王,将收拾洞吾土地,建立一个全新的藩国了!
  邓克虏点点头,笑着说道:“肯定是忠烈伯拿下了宝井,洞吾军队如此乱相,没人能再力挽狂澜了。”
  唐王一听,这才想起自己可以去聊天群中看消息,于是,连忙去聊天群中了。
  而邓克虏则看着城外,高兴地神情逐渐隐去,替而代之的乃是严峻之色,冷冷地低声喝道:“接下来,该是要找那些叛徒算账了!”
  他此时所牵挂的那些叛徒,大概猜到了自己的下场肯定不会好,看着洞吾大军的溃兵,一个个的脸上全是绝望。他们站在那里,呆呆地注视着他隆王在那里发疯。
  他隆王的心腹虽然看大势已去,已经有逃走了的,可他隆王身边也终归留了一点,另外护驾的臣子还是有一些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总是不甘心就此灰飞烟灭,总想着要垂死挣扎一番。
  他隆王大声吼着,派出他能掌握的精锐,试图去拦截那些溃兵,妄想着重新整队。
  “你们逃不走的,我们已经被明军包围,被他们捉住了就是死路一条!”
  “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听号令杀出一条血路,或者还能逃回去!”
  “……”
  看着还听他隆王的那部分精锐一边四处堵人,一边杀不听话的,一边在大声吼叫着,叛变大明的土司首领中,忽然有人回过神来,那眼睛顿时瞄上了平台上的他隆王。
  此时的他隆王,身边的精锐都被派去堵截溃兵,护卫的能力,明显少得不能再少了。叛变的土司首领盯着他隆王的身影,目露凶光,转回头看看飘扬着大明旗帜的孟密城,忽然招过自己的亲卫,低声说了几句,然而,就往他隆王那而去。
  “殿下,我等也还有点手下,请殿下下令,我等也能在此时尽份力!”
  “殿下,这里太危险了,殿下先躲上一躲吧!”
  “……”
  叛变土司首领一边嚷嚷着一边靠近,在这乱成一团的局面中,谁也没有在意,都在喊着堵截溃兵的事情,在做垂死挣扎。关键这叛变土司首领的说话,还只是控制着,只能周边的人听到。那些听到的洞吾人以为他在向他隆王表忠心,也没多去管他。
  等离他隆王近了之后,他隆王也听到了,转头看向他,发现他的身后,还跟着他的侍卫,一起向他从过来。心急如焚的他隆王,一开始没在意,只是不耐烦地一挥手道:“就你这点人有何用,滚一边去!”
  此时的他,看到这些叛变投降过来的土司首领就烦,如果不是他们这些人给了他以战胜明军的希望,他此时可能还在阿瓦防御,也就不会在孟密城下落下一场大败!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不对了,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盯着他的眼睛,竟然一个个露出凶狠之色。多年的直觉,让他感觉到了危险。
  “你们干什么,止步,否则杀无赦!”他隆王怒了,厉声大喝道。
  那叛变土司首领一见,不但不止步,反而加快了脚步冲向他,同时狰狞地大声喊道:“把你的首级献给明军,换取我们的一条活路!”
  说话间,就已经冲到了近前,一刀劈了过去。他的手下,全都跟在他后面,此时也都亮出了獠牙,犹如饿狼一般,咬了过去。
  他隆王猝不及防之下,一边慌张地往后退去,一边用手去挡刀。只听“啊”地一声惨叫,他隆王的手臂顿时被砍下。不过也是这么挡了下,好歹没有当场被杀。
  他身边的侍卫在这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有去救他隆王的,也有立刻去挡住反叛土司首领,和他们厮杀了起来的。
  叛变土司首领一见自己就差一点没杀掉他隆王,反而被他的侍卫围攻,且敌人越来越多,而他隆王在侍卫的保护下,要脱离他这边时,顿时就急了,连忙大声喊道:“我们从明军那叛变过来,除非有他隆王的首级,否则明军必定时候算账,不但宣慰司没有了,全家性命都难保。杀啊!”
  其他叛变土司首领看到这边的动静,已经被其吸引了注意力,听到他前后的喊声,再转头看看孟密城头上的大明旗帜,顿时,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了狰狞之色,叛变过一次,再叛变一次,对他们这些已经没有底线的人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思想负担,为了自己能活命,不要说砍他隆王的脑袋了,就是砍他们父母妻儿的脑袋,也不会多眨眼一下。
  他们所站的地方,就在高台边上,再度扫视了下溃败的洞吾军队后,一个个拔出武器,恶狠狠地领着手下不多的亲卫,向他隆王扑了过去。他们也相信,只要把他隆王的首级抢在手中,明军那边总能有个交代了,说不定不但不死,反而能加官晋爵!
  然而,他隆王岂是那么好杀的,他的护卫,还有边上的洞吾精锐看到他隆王危险,都纷纷杀了回来。一时之间,就在这片高台上,围绕着他隆王开始了厮杀。双方都狠,一边是誓要把他隆王的首级拿到手中,一边是恨其反复,把溃败的恐惧转化为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顿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打得异常激烈。
  这边的动静有点大,那些被派出去拦截溃兵的他隆王心腹看到他隆王有危险,纷纷赶了回来救驾,不知不觉间,连最后一丝拦截溃兵的机会都没了。一场乱战下来,他隆王的手下终于把又一次叛变的土司军队全部杀了,甚至发泄之余,把这些反复小人都跺成了肉酱,还不解恨。
  他隆王虽然经过包扎,可还是血流不止,脸色惨白,看着乱成一团的战场,没有一丝挽回的可能,顿时绝望了,他甚至都想到了拔刀自刎。不过他的心腹手下立刻阻止了他,不管他同意不同意,当即护着他,也随着溃兵逃离这里。
  此时,聊天群中,崇祯皇帝看到洞吾军队乱成一团的照片,不由得心情很是舒畅,洞吾大事已定,不错,不错!
  他这么想着,便在群里说道:“降者免死,用他们当苦力修路。”
  云南和洞吾的交通都很差,大明将来要通过洞吾直达印度洋,没有便利的交通,这时间上就浪费有点大。这么多俘虏,正好用来修路。
  他这个旨意一下,自然有人去执行,剩下的首尾,他也用不着操心了。崇祯皇帝点了温体仁的图标说道:“温卿,洞吾大事已定,之前准备的事情,可以开始动作了!”
  温体仁也在群里,心中同样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吩咐,自然遵旨而行。
  没多久,一份震惊天下的圣旨便传遍大明各地,特别是各地的藩王府,在看到这份旨意时,一个个大吃一惊,甚至不少人都久久说不出话来。
  就听旨意上说,洞吾小国屡次侵犯大明,冒犯天威,屡教不改,皇上震怒,唐王闻之,立刻出资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