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身后的建虏有好些个被前面这些倒地的建虏一挡,也来了个滚地葫芦,不过多数人还是能立刻站起来再进攻的。虽然有了死伤,不过没有进攻中的建虏畏缩不前的,他们都还在冲锋。
围墙上,劲弩手还在射击,冲锋中的建虏也还有人倒地。但毕竟建虏的冲锋是散开的,就算有人中箭倒地,最终也还是不少人冲到了围墙下,加入了短兵相接的行列。顿时,围墙内的长枪兵便感觉到了压力。
远处,多铎一直在看着,看到自己的手下好多被劲弩射中,不由得脸色阴沉。他心中也不得不感慨下,登莱巡抚手中的劲弩确实不少,还很厉害。
看到主力攻过去之后,多铎抬头看了看天空,便又下令,让弓箭手上前,不计成本,向镇子里射箭,干扰明军对围墙上的支援。
这一道命令,就需要哪些熟练的弓箭手了。否则弓箭力道掌控不好,就很容易射伤在攻打围墙的友军。别的部队可能没有这样的弓箭手,但多铎的手下,却有一批这样的弓箭手的。
于是,在攻城部队的后面,建虏弓箭手再度上前,搭弓拉弦,向上仰角,射出箭支。
“噗噗噗……”
“啊……”
卢象升听到身边不时传来的声音,看着建虏弓箭手再度向前,一时眉头皱了起来。劲弩手这时都在射杀那些冲锋过来攻打镇子的建虏,这样才能最有效的杀伤敌人。可要是任由那些建虏弓箭手射伤己方的话,那守在围墙后的手下,伤亡也会增加不少。
正在这时,他边上的高应元忽然说道:“陛下建议,可以动用部分新军弓箭手。建虏此时已是骑虎难下,就算知道镇内兵力有点不对,也不会撤走的。”
卢象升一听,转头看了他一眼,知道他应该是把这里的战况实时禀告给远在京师的皇上了。他一想也是这个理,便没有多说什么,立刻下令,让部分新军弓箭手参战。
新军的弓箭手,都是从各边军中抽调出来的神射手。如果论个人技艺的话,除了建虏中的少量最好的弓箭手之外,其他建虏弓箭手都不是新军弓箭手的对手。
因此,但新军弓箭手一加入战场,顿时,原本肆无忌惮在射箭的建虏弓箭手,连续中箭倒地。
这个情况,顿时让后方指挥的多铎大吃一惊。他不由得失色说道:“东江军怎么还有那么厉害的弓箭手?”
有劲弩手已经够头疼了,再来一批弓箭手,这攻击强度一大,伤亡明显增加了,有点让多铎都承受不了。
他心疼弓箭手,不得已,让其退了下来,毕竟明军弓箭手有围墙掩护,而自己这边却没什么掩护,对射实在太吃亏。
而后,多铎又下令,让手下擂鼓,加强前线的攻击强度。
顿时,“咚咚咚”地鼓声,更为急促起来,围墙下的建虏听到,攻击得更为激烈。一个建虏被戳下,另外一个建虏就立刻顶上。甚至有悍勇的建虏,直接抛了盾牌,瞅准时机,一把抓住伸出来的枪头,使劲往外拉,或者拉出了长枪,或者连人带枪都拉了出来。
连续不断地用力往外戳,东江军的长枪手很快就感觉手臂乏力了。渐渐地,有一些围墙上的建虏,就有攻上围墙的,不过有劲弩手的配合,看到建虏登上围墙,马上便是一箭把他射下去。因此虽然险,却也没让建虏攻进镇内。
没有多少时间,便有不少劲弩因为射速太快,使用频繁而损坏了。围墙后的明军,也不再仅仅是长枪兵,其他长兵器的将士,也都已经顶上去。那些伤了或者战死的明军将士,则有专职的兵卒抬走到镇子里一些大宅院内。新军有专职的医官,在这里忙碌着,救治着伤员。
这场战事,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这种激烈的程度,是所有明军,包括卢象升都是前所未遇的。建虏的强悍,确实名不虚传!
第641章 真是爽啊
明军打得顽强,镇外的多铎就郁闷了。明明就这么一个镇子而已,围墙又不高,甚至连明国的县城都比不上。手下的攻击不可谓不强,毕竟这可是族人上阵打头阵的,明明有的地方都攻上围墙,可为什么又转眼被明军赶下来,迟迟攻不进去?
再看了一会后,多铎脸色阴沉,叫过前锋营将领问道:“你确信登莱巡抚是被你们措手不及,堵在镇子里的?”
前锋营将领听了,心中咯噔一声,连忙回答道:“奴才一路疾驰,到这镇子上时,刚好看到明军骑军想要出镇。他们看到奴才领军过来,就慌忙退回了镇子。”
多铎一听,脸上带着狐疑,再转头看看镇子方向,喃喃自语道:“该不会,东江军主力是在镇子上,不止是那些骑军吧!他们的主力在这里,是想打伏击?”
说到这里,他立刻又摇摇头,自己否定了这个疑惑:东江军不可能会不知道自己领军来了朝鲜。可既然这样,登莱巡抚应该知道,就凭他的东江军,哪怕全部兵马都来了,也不会是大清的对手啊!
想不明白,实在想不明白,这让多铎感觉有点烦躁起来。看他这个样子,那个前锋营将领忽然带着点底气不足地说道:“主子,该不会是明国皇帝下了严旨吧?”
一听这话,多铎恍然大悟。对啊,那明国皇帝之前的时候让关宁军和东江骑军一起出动去毁坏大清的粮食,就肯定不会让朝鲜的粮食运入辽东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下了严旨,要登莱巡抚来阻止了!
“主子,那些明国皇帝和那些大臣,不就是经常这么要求他们的军队,咱们遇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前锋营将领见到多铎的脸色,便追加了一句道。
多铎听了不由得点头,确实如此,明国皇帝经常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以前的时候,欠着军饷,军资不足,还常督促军队出征。估计这一次也一样,不顾东江军就那么大一点实力,却要求东江军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呵呵,多铎想到这里,不由得笑了。他记得很清楚,多尔衮之前给他分析局势的时候,就是提到过这点,说明国皇帝和朝廷好大喜功,不切实际,不了解前方军情却横加干涉,这就是大清从白山黑水间崛起的原因之一!
这么一想,多铎对镇里的明军情况心里有点数,倒也不急了,便对身边亲卫下令道:“鸣金收兵!”
攻打金朴镇的手下,虽然打了这么久,受伤的很多,可大多也只是受伤而已,战死的就没多少人。不过那些受伤的手下还是要尽快撤下来,包扎下伤口才好。
“铛铛铛”地声音在建虏后方响了起来。军令如山,攻打围墙的建虏虽然不甘心,却也开始撤退,有盾牌的掩护,其他人则去扶伤员,抬死尸,准备撤回去。
围墙上的卢象升一见,却是一声冷笑,转身就下了围墙。
“主子,不好,明军好像要出来了!”一名眼尖的建虏看到围墙后面影影倬倬的动静,忽然大声说道。
多铎一听,有点意外,便连忙抬头望去。果然,镇子里明军有骑马,不时就能看到有骑军没有被围墙挡住的身影,似乎是往镇门那而去。
看到这个,多铎再一看战场上,自己的手下都只是在防守围墙上明军的弓箭劲弩,并没有注意到其他,便知道要糟了。
他正想下令时,却看到了金朴镇镇门被打开,一股铁甲洪流涌了出来。为首那人,高头大马,一把长长的斩马刀,犹如猛虎出山,扑向刚走没多远的建虏。
那些断后举着盾牌挡箭的建虏忽然看到明国骑军攻了出来,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就算他们战场纪律再严,可此时此刻,也已经顾不得了,当即掉头撒腿就跑。
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两条腿又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铁骑冲过,一路上全是建虏的尸体。
“快,快,快去接应!”多铎暴跳如雷,挥着手让手下骑军赶紧去接应。
可事先谁会想到明军还敢攻出城来,建虏骑军的马都圈在那里,并不在身边的。等他们跑回去,手忙脚乱地骑马冲上战场时,明国骑军已经肆虐了一阵,绕了个圈,从另外一个镇门回去了。
骑军只是出镇绕了一圈,杀死杀伤的建虏比起之前攻镇死伤的建虏还要多。就见镇外这片战场上,躺了一地的建虏尸体。
卢象升领军杀出和领军退回的照片被高应元发到聊天群中,崇祯皇帝一看,不由得连连赞赏,卢象升这个怪胎,一个进士出身的文官,竟然如此勇猛,身为士卒,奋勇杀敌,真是爽啊!好像在中国的历史上,他这样的人也就这么一个吧!进士出身,却喜武事,勇冠三军,能把弱旅带成强军的!
和崇祯皇帝的高兴不同,多铎看到那一地的尸体,是恼羞成怒地又要全军进攻,只是被他的手下将领苦苦劝住,才没有如愿。
只这一战,就至少五百建虏精锐死在了金朴镇前。多铎红着眼睛盯着金朴镇内那杆迎风飘扬的“卢”字旗,他心中明白,自己还是低估了卢象升的悍勇。以前的明军对手,从来没有过像卢象升这样,被大清军队围住的时候,不思加固城防躲在墙后,竟然还敢领军出来冲杀,真是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个大亏!
“主子,没想到明军没有把镇门堵死!”他的一名手下上前提议道,“奴才以为,下次进攻,当以镇门为主!”
多铎听了,恨声喝道:“把那镇门给本贝勒撞了,还有那些围墙,多造几个撞木,一起撞了!”
吸取了这一次的教训,多铎心中有了决定。等会的时候,让剩下的朝鲜官军和汉军八旗上前干这些破坏围墙和镇门的苦活,精锐则等镇子防御被攻破之时再一举杀入。
他狰狞着脸,大声喝道:“快去!本贝勒说过,今晚要在镇子里过夜的!”
第642章 纳入大明版图如何
远处山坳里,金朴镇的百姓都躲在这里。这个镇里的百姓,一如镇名,主要是姓金的和姓朴的组成。镇长叫金必树,是个半白老头。他扫视着山坳四周站着的明军,心中还是惶恐不安。
这里隐隐能听到镇上传来的喊杀声,他能听出来,这应该是大规模的战事。如果明军胜了还好,要是建虏败了的话,也不知道镇子会不会被建虏一把火烧了?
这还真不是白担心,建虏在朝鲜做这样的事情不要太多。原本沿着官道,都有一些小村落的,可这半年来,那些小村落的人不是逃进山里,就是被建虏抓走或者害死,村落破败,早没了人迹。
“镇长,这都快一天了,大家都饿了,怎么办啊?”一名朴姓老者,是朴姓的乡老,愁着脸,找到金必树,悄声商量道。
他们镇子一早的时候就被明军包围,而后所有人都被劝说,半押解着送到了这里。
金必树听了,转头看看那些老人小孩,又看了下那名带头的明军将领。如果是建虏,他没有那个胆子,可这是上国将领,是文明礼仪之邦,他还是有这个胆子的,走过去对那明军将领一躬身道:“这位将军,您看我们差不多饿了一天了,这……”
这个明军将领,就是副将陈继盛,他听了一皱眉头道:“不是让你们带上粮食的么,自己可以去煮点。”
“……”金必树听了心中苦笑,以前东江军的名声可不是很好,如今粮食紧缺,谁敢当着东江军的面,把粮食带身上的。再说了,也没有想过会躲多久,就没几个人带了吃食。
他犹豫了一会道:“将军,镇上其实已经没什么粮食了,秋收的粮食,也被建虏给抢了。原本待在家里,虽然少吃也能挨点饿。可走了那么远的路,现在天气又开始冷了。镇里的壮年还好,那些老人孩子,可就……”
说到这里,他唯有苦笑着看着这位明军将领。
陈继盛听了,皱着眉头扫视了下那些老人小孩,稍微想了一会,又仔细听了听远处镇子那边的动静,而后叫过自己的亲卫,吩咐他让手下都均出一点干粮,分给这些朝鲜百姓。
明军这次作战,怕生火做饭耽搁时间,事先准备了干粮的。听到要分粮给朝鲜百姓,就有兵卒不乐意了,小声嘀咕道:“分给他们,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他们这些兵卒,自然不可能知道整个作战计划,因此虽然知道新军厉害,可毕竟面对的是建虏精锐,心中没底,就担心自己没吃的了!
那些朝鲜百姓听了,不由得也是惴惴不安。他们能听出来,这些明军的底气也不足,万一明军败了,家没了,这可怎么办?
金必树看着这一切,心中有点惶恐,同时也有点感激,明军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分出干粮来。他就对陈继盛说道:“将军,其实我们也用不了多少干粮,只要能均一点给老人孩子就可以。”
陈继盛听了,再次转头看看山坳里的朝鲜百姓和自己的手下兵卒,士气低落,不由得皱了下眉头,忽然大声说道:“呵呵,你是叫金必树吧,建虏以前不就是金国么,金必树,金必输啊,放心好了,我们大明必胜,打跑了建虏,你们就有好日子过的!”
一听这话,他的亲卫都笑了,这可是好兆头。其他人听了,不少人都乐呵了起来,心中的担忧少了几分。不过这时候,那个朴姓乡老却上来插了一嘴道:“就算打跑了建虏又怎么样,现在的王上全然不顾我们百姓的死活,还不如贵军,还能分点粮食给我们!”
听到这话,那些刚轻松了不少的朝鲜百姓顿时又一下情绪低落了下来。是啊,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会是个头啊!
边上的明军士卒,大部分都是皮岛上的,对于朝鲜的情况也是了解,听到这话后,都不由得点点头,很是同情他们。其中有一人感慨出声道:“幸好我们皇上仁慈,想着我们穷苦百姓,甚至都从远在天边的安南调集粮食送到皮岛来。否则的话,估计今年也免不了要饿死一些人的。”
周边的明军将士一听,都纷纷点头,附和着道:“是啊,皇上英明神武,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啊!”
“对,这日子也有个盼头,说不定以后消灭了建虏,光复了辽东,我们还能回到家乡去!”
“……”
听到明军士卒的说法,听懂官话的那些朝鲜百姓不由得很是羡慕。忽然,有一个年轻的朝鲜百姓大声说道:“收了我们吧,我们不要做朝鲜人,我们要当大明人!”
一听这话,顿时,不少年轻百姓都立刻附和道:“对,我们要当大明人,我们不要这个王上!”
“……”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如果换成以前的话,没人敢说。可自从光海君复位,建虏当了朝鲜的太上皇后,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于他们的国王,只有一种情感,那就是恨!
如今听到明军士卒的感慨,他们在对比之下,那还忍得住,一下就把心底的想法喊了出来。
那些稳重些的朝鲜百姓,比如金必树等人,虽然没说话,可他们的眼睛却是亮了不少,看着那位明军将领,似乎在等他答案。
陈继盛看到这种情况,眼珠子转动,心底立刻活络开了。朝鲜的情况,他作为皮岛副将,自然清楚地很。知道光海君复位之后的所作所为伤透了民心,更知道光海君把其他所有有资格能当朝鲜国王的王族都杀了个精光,不让他的王位受到一丝威胁。
这个光海君,皇上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而朝鲜又没有了其他李姓继位者,如果把朝鲜纳入大明版图,这份开疆扩土之功,作为皮岛一份子,肯定是跑不了。呵呵,河套有这大功,皮岛也该有一份大功才对!
但大明开国皇帝曾有明示,朝鲜是藩属国,属于大明的不征之国。之前被倭寇侵略的时候,大明甚至还派兵救援。如果大明要把朝鲜纳入版图,怕是在大理上说不过去。
但是,要是朝鲜百姓自己提出来呢?陈继盛沿着这个思路这么想着,不由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第643章 自知之明
于是,陈继盛立刻叫过了金必树和那朴姓乡老,走到一边说起了悄悄话。
金必树两人听了他有点隐晦的话,猜出他的意思,不由得又惊又喜。他们没想到,自己还真有可能变成上国的子民。那岂不是说,未来的日子有盼头了?
这么一想,他们就激动了。他们连忙向陈继盛表示,一定会多方联络志同道合者,一起向上国呈送万民书。
不过没过一会,金必树忽然回过神来,脸上高兴的神情一下便没了。那名朴姓乡老一见,有点诧异地问道:“镇长,怎么了?”
陈继盛也不明所以,看着他,以为他是想反悔,脸色有点不好看了。
只见金必树用手向金朴镇的方向指了指,虽然没说话,可他想表达的意思很明确,那边正在打着呢,要是明军输了的话,还谈什么以后!
其他人见了,也都转身看着金朴镇的方向,默默不语。倒是陈继盛先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放心,肯定能赢的。”
金必树等人点头,不过看他们的表情,其实都能知道,他们实在有点担心。不过很明显,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祈祷了。
而此时,在金朴镇,曹变蛟听到马蹄声后便再也坐不住,就出了房子,刚好看到卢象升凯旋回到镇子里。他赶紧迎上去,看卢象升的人马好像都没什么事情,便放了心。
不过当他看到卢象升脸上似乎有疲惫之色,再看他的手下,也都带着疲惫之意时,便一下明白过来。这几日的骚扰战,虽然他们比建虏要好一些,可同样是没休息好的。如今又厮杀了一阵,不疲惫才怪了!
曹变蛟自然也清楚,卢象升做的这些,都是在给新军创造条件。甚至卢象升所做的那些,已经远远超过之前预定的计划。他明白自己怕是没这么大的面子,卢象升之所以这么拼命给新军创造条件,是因为新军是皇上的新军,是皇上寄予厚望的新军。成立之后的首战,必须要打赢,最好是大胜,这样皇上那边才好交代。
这么一想,曹变蛟感觉肩膀上的担子便重了一份。连卢象升都这样,自己深受皇上之恩,要是不表现好些,何以回去面君!
“中丞大人,您和骠骑营都去休息吧,剩下的就交给新军。末将保证,一定能打败建虏,夺得粮食的!”曹变蛟几步迎上卢象升,真心实意地抱拳说道。
卢象升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不过还是摇摇头道:“没事,等建虏的粮车到了后,不用你说,本官都会让新军表现了!”
卢象升说完,便让骠骑营休息,自己则又大步走上围墙,从迎上来的高应元手中接过望远镜,又观察起建虏的行动来。
曹变蛟默默地跟在他身边,心中无奈,便也掏出自己的望远镜往官道方向看去。他希望能快点看到粮车,新军就能快点出战。
“看来那多铎到底是个小毛孩,吃了一次大亏不甘心,又在准备下一次攻城了!”卢象升看了一会,放下望远镜,嘴角带着一丝笑说道。
曹变蛟上围墙的时候,还能看到建虏派人在收拾战场上的死尸,就瞧那数量,他都不由得有点吃惊。以前的时候,在关宁军中待了那么长时间,也没见过有这么多建虏尸体的。
最为关键的是,他一眼就看出,那些尸体,大部分都是真的满洲鞑子。一下子死了这么多,难怪那个多铎会恼羞成怒,又想马上组织进攻了!
“呵呵,中丞大人杀敌这么多,真是厉害!”曹变蛟真心实意地夸道。
卢象升听了,转头看了一圈围墙,看了看自己的那些手下,不由得摇摇头道:“如果不是有你们新军为后盾,不要说后面的战事了,就是前面那一仗,都不会那么轻松。你看看本官的东江军,都已经累成什么样了!刚才的战事,如果不是新军的弓箭手参战,很可能被建虏攻进镇子了!”
他显然和一般文官不同,有着武将的直爽,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点出了新军的功劳。
卢象升转回头,看向镇外建虏营地,感慨地说道:“按本官估算,如果没有新军,这镇子里只是本官的东江军的话,最多再抗一波建虏的攻击,再有下次,肯定挡不住了。建虏的实力,确实很强!”
曹变蛟一听,正想辩解一二时,就见高应元忽然开口道:“皇上旨意,此战不宜久拖。时间越长,对我军越不利。要把粮食运回皮岛,至少还要有一天的行程预料才行!”
原本的计划,是在明天才开始这场战事,最好是在一天内结束。不过没想到,建虏竟然一下派出前锋营直达金朴镇。这么一来,战事提前了。计划有变,崇祯皇帝作为掌控全局者,就提醒下当事的两位将领,让他们不要忘记了时间。
卢象升一听,当即点头。就在金朴镇的身后,官道会岔开,有一条较小的路就是通往海边,骑马虽然快,可要是粮车的话,至少有一天行程。这也就是说,明军不但要打败建虏,夺取粮车,还有再花一天时间运粮,如果再加上粮食和军队上船,又得再多一天时间才行。
于是,卢象升和曹变蛟又商量起作战计划,看什么地方要适当更改。他们正在商量着时,刘兴治忽然指着镇外说道:“中丞大人,建虏怕是要攻镇门了!”
卢象升一听,连忙接过刚才给他的望远镜,向建虏那边看了过去。果然,这一次,建虏不但在打造新的盾牌,而且还做了几根粗大的撞木,不管是撞镇门,还是撞围墙,都是可以的。
不止如此,他还看到建虏军中,那些朝鲜官军和汉军到了建虏营地的前方,此时正在吃着干粮。只要有点经验的人,看一下后就能看出来,下一次攻击,怕是那些朝鲜官军和汉军打头阵了。
“中丞大人,这是建虏的惯招!”刘兴治在敌我两边都待过,自然熟悉建虏的攻击手段,连忙解释道,“像建虏的这种攻城方式伤亡会比较多,但最能消耗防守方的精力,而且很容易给后面的建虏精锐制造机会,下一次,怕是会被他们攻进来了!”
第644章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猎物上门
只要前面的队伍不计损失破坏,就这镇子的防御强度,肯定会被破坏掉。但关键是,此时建虏的粮车还没有踪影,如果离镇子还远的话,一旦建虏发现保不住粮食而毁坏粮食的话,就算能救,那粮食的损失也会很多,这和最终的战役目标有点偏差。
卢象升抬头看看天色,根据自己之前骚扰建虏看到的情况,估算了一下后便对曹变蛟说道:“从建虏行程上估计,粮车应该能在傍晚前到达镇子。”
曹变蛟还没有说话,高应元却插话道:“皇上说,多铎都已经在镇外,从他的角度来讲,他肯定认为能打赢我军,因此不会让粮车滞留后方,很可能是按正常速度,甚至再快一点的速度赶路。只有粮车在他身边,他才会放心。因此,粮车肯定能在傍晚前到达镇子这边。”
卢象升一听,不由得很是佩服,皇上这个猜想是从建虏头目的角度去考虑,确实很有道理。那两种不同角度的猜想都能得到这个结论的话,接下来的仗就好打了。
于是,卢象升和曹变蛟就在高应元的面前,针对这个情况进行了细化和部分改正。而后,卢象升这边传下接下来的应对命令,而曹变蛟也回去准备了。
陷阱针对猎物做了最合适的改变,就等着猎物踏入陷阱来了。
镇外,多铎对此却一无所知。他有点烦躁,坐不安稳,时不时地派人催促,让他的手下尽快做好攻打的准备。
“主子,既然东江军的主力都在镇子里,要不,我们围住镇子,而后派人回辽东禀告皇上,起大军灭了东江军?”一名年纪大点的手下犹豫之后,向他提议道。
多铎一听,转头盯着他,大骂出声道:“你是被明狗吓破胆了?还是不是正白旗的人?这么大的功劳要给谁?信不信老子先劈了你?”
虽然第一次攻打,没想到卢象升竟然会反冲,让多铎的损失比较大。可他从没想到,以他的兵力会灭不了镇子里的东江军。这么大的一个功劳,能让皇太极都头疼而没有办法的登莱巡抚也被围在里面。可以说,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他多铎的威望将增加很多,可以让他成为大清国内年轻一代中最厉害的那个。
这样的功劳,别说给皇太极分了,就是多尔衮那边,多铎都舍不得给。毕竟能有几个东江军,有几个登莱巡抚,这样的机会,就只有这么一次!
求稳重的这名年纪大的手下被多铎骂得当场跪下,头伏地上连声说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这时候,旗主的权力就犹如皇帝一般,甚至比皇帝还要大,对于旗下的人,不管位置多高,都有生杀大权,因此,没人敢逆旗主的意思。
多铎虽然脾气暴躁,又很年轻,但多尔衮多有交道,知道要团结自己的族人,刚才虽然发了火,却不会真正地劈了他。
“奴才只是觉得大家都很疲惫,而明军又是困兽,要提防他们狗急跳墙,所以……所以才一时糊涂,还请主子恕罪!”
多铎听完了他的解释,转头看看自己的手下,发现果然如他所说,不管是族人,还是蒙古人,又或者是那些汉人,一个个都能看出来他们的疲惫之色。更不要说那些朝鲜官军了,疲惫之色更是明显。
他明白,这些都是拜东江军这几日的骚扰所致。一般情况下,军队如此疲惫,确实是要休息恢复,不好再战。
想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下金朴镇,而后又露出了一丝冷笑,他当即叫这手下起来,而后传令道:“告诉你们手下,我们累,明军更累,本贝勒说了,今晚要在镇子里过夜。只要打败了镇子里的明狗,不但大家都能睡个好觉,还有一份很大的功劳等着大家。本贝勒会赏,回到辽东,皇上也会有赏赐。要想今年冬天过得舒服,过得比其他旗好,就都拿出精神头,把这些明狗给灭了再说!”
他的手下轰然回应,立刻去传达他的话了。没过一会,建虏全军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多铎说得这些,确实是有道理。如今围在镇子里的明狗虽然有点难打,可终归是能打下来的,这份大功劳也确实是实实在在的。
在这种诱惑的刺激下,这一次,建虏做了二十多块大的简易盾牌,巨大的圆木也准备了五根。估计再有小半个时辰,就能把战前的事情准备完毕。
正在这时候,粮车也到了。这也等于说,多铎手中可用的兵力达到了最大。他立刻把护粮过来的军队也拨入了战前准备中。不过为防万一,也往后方远远地派出了探马,防止后面有敌人会骚扰到停在军队后边的粮车。
太阳慢慢地西斜,估计还有小半个时辰就要到傍晚了。多铎看到准备地差不多了,便一声令下,震天的战鼓再次敲响。
“咚咚咚”地声音,响彻在金朴镇的上空,就算远在山坳处的朝鲜百姓,也都能听到,他们的心又一下提了起来。
这一次进攻,依旧是盾阵先行,不过人手都已经换成了汉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