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鲜人的战船就在眼前了,李芝奇当即传令道:“火罐火油准备了,都给老子使劲地扔。”
正在这时,朝鲜水师在外围的一艏巡逻船也发现了李芝奇他们。一边用灯笼打出旗号,一边照常在巡逻。
“去你娘的,老子是海上过来的,还以为是你一伙的么?”李芝奇笑骂一声,而后继续下令道:“不管,要是敢来拦的,就给老子撞了!”
终于,朝鲜巡逻船发现不对了,一面迎了上去一边再三确认后,纷纷大吃一惊,赶紧使用警锣报警。
“铛铛铛”地声音连续响起,金石之声,穿透海风的呼啸,覆盖朝鲜水师的战船所停之处。其他巡逻船一听,立刻跟着敲响了警锣,使得报警锣声更响了。
然而,朝鲜水师的战船上,是过了好长一会后才有了动静。显然这个时候是睡得最死的时候,一路劳累,都难以立刻醒转。
“砰”地一声,朝鲜水师的巡逻船刚迎上去,就被李芝奇的大乌船撞个正着。那床上搭弓拉箭,或者端着鸟铳的朝鲜人顿时站立不住,纷纷掉落下海。
李芝奇的这两艏大乌船,乃是改造皮岛上最大的两艏战船,远比朝鲜水师的巡逻船要大。就这么一撞,不但震得船上的人站立不住,更是撞裂了那船,把船撞到了一边去了。
在警锣的“铛铛铛”之下,朝鲜战船上的人终于都起来了,不过这些朝鲜水师显然不是精锐,乱糟糟地慌成一团。在甲板上乱窜,甚至还有撞在一起,也有掉落下海的都有。
朴树恩没有像金庆徵一样睡到岸上去,听到动静起来后,立刻紧张起来,大声传令准备迎敌。可是,似乎并没有什么人听他的,该乱的还是乱。
李芝奇看到近在眼前的朝鲜水师战船,看到那些战船都联成了一片,不由得大喜,连忙传令道:“开炮之后,都给老子砸,把火罐火油统统扔过去。”
命令一下去,就听到“轰轰轰”地声音响起,预先装填完毕的火炮轰鸣了起来。实弹就那么直射而出,砸透了朝鲜水师的战船,穿过了所有阻挡的木板或者躯体,直到动能最终耗尽。
那甲板上少数朝鲜水师兵卒,原本正准备攻击来的,被大炮这么一轰,连忙逃离,你还敢再接近敌船所在。
很快,在夜色之中,又是一道道亮眼的火光闪过一道道好看的弧线,落入了朝鲜水师的战船中。
“嘭,嘭,嘭”的声音连续响起,是瓷罐破碎的声音,而后就看到火苗一下窜起,在火油的加持下,在海风的催动下,顿时便成了一片大火。
这样的地方,一处,两处,三处,火光接二连三地出现,根本就没有救得可能性。那些朝鲜水师的兵卒也压根没有想着去救,纷纷逃离外围的战船,都往岸上那边逃去。
两艏大乌船就绕着朝鲜水师战船所在的外围,一个劲地扔火罐火油。火光熊熊之下,早惊动了岸上的各处大营。
皇太极闻声而出,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穿,看到朝鲜水师战船停泊的地方,已是火光冲天,不由得大怒,就差点气得脑出血了:“一群猪!”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东边的天空露出了鱼肚白,天终于要放亮了。岸上的建虏大营也有了动静,一队队的建虏弓箭手开出了营地,匆匆赶往海边。
李芝奇笑看着陷入火海的朝鲜水师的战船,哈哈大笑地说道:“一群弱得和鸡一样的对手!”
在他边上,则站着一脸兴奋的李德明,不过听到李芝奇这话后,便收了笑容,大声向李芝奇解释道:“这些水师兵卒肯定是伪君东拼西凑出来的,否则不会是这样的。”
“呵呵,就算不是东拼西凑,也不会是老子的对手!”李芝奇大笑,转头吩咐道,“给皇上报捷,本将已干掉朝鲜水师了!”
李德明一听,真要答应时,却发现已到岸边的建虏弓箭手,忽然射出了无数的火箭,犹如漫天的繁星一般。
“不好,能射到我们这!”李德明也是军中将领,只一看那飞到空中的箭支,他的脸色就变了,连忙提醒道。
第466章 推卸
李芝奇却一点不在意,躲入船舱中,同时冷声说道:“老子这大乌船,就凭这么几支鸟箭,还能烧了不成?返航!”
虽然他是这样说,可李德明还是有点担心,建虏射过来的火箭着实有点多,要是战船着火的话,海上无处可逃,就得葬身海上了。
事实证明,他还真想多了。火箭射到船上,多滑落掉下海。就算有不多的火箭钉在船上,可那生牛皮和湿棉絮什么的也不是引燃物,大部分就自个灭了。
“统领改造这战船,实在是妙啊!”李德明看了一会,看到战船已经脱离战船,遥望了远处的火海之后,向李芝奇伸出大拇指,连声夸奖道。
李芝奇看着海岸上的无数建虏,还有海水上的火海,并没有转头,只是淡淡地回答道:“本将纵横海上的时候,这朝鲜水师还在玩泥巴呢!只是可惜了,要本将鼎盛时期,领着手下过来转转,你信不信建虏都得逃进内陆!”
他这边在淡淡炫耀的时候,奴酋皇太极是一脸阴沉。远远地看着把大海烧开的地方,一句话都不说。
熟悉他的那些亲卫,一个个大气不敢出。他们明白,大汗这是非常生气了,只是强行压抑着而已。谁要是这个时候犯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片刻之后,阿敏匆匆赶过来,似乎咬牙切齿地问皇太极道:“怎么办?船都烧了!明军就过来两艏船而已,竟然把上百艏战船都给烧掉了,简直是一群猪!”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都已经写过的,一定不要把船锁住,看看,这下好了吧,又是一把火烧了!简直是猪脑子!”
不知为何,皇太极看着阿敏在那说话,他就感觉到阿敏的内心,其实是在幸灾乐祸,搞不定心中是巴不得有此一败吧?
如今战船被烧,有这海水拦着,就算大金再善战,也没法奈何皮岛上的明军。如此大动干戈的战事,难道就这样结束了?这对自己的威信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这么想着,皇太极看阿敏就越看越不顺眼。他忽然冷喝一声道:“昨天为何不说?”
“……”阿敏一听,一下愣住了。他自然也能听出来,皇太极这话里有一根刺,刺得他有点不舒服,好像这败仗是自己引起的一般。
这些天来,他派出的护粮队,被登莱巡抚伏击歼灭了两千,一直被皇太极拿着把柄而委屈着自己。此时他不想忍了,便同样冷冷地回应道:“大汗英明神武,我以为有大汗在,那还需要我多嘴!”
皇太极一听,顿时怒目而视,那眼神简直犹如实质,好像要刺穿阿敏的脑袋一般。
而阿敏这次没有退让,同样回视皇太极。今日之事,还真不信皇太极这厮能怎么着!
边上两人的亲卫一见,不由得都很是担心,两个和硕贝勒要是打起来,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幸好,有一行人匆匆赶来,打破了这里紧张的气氛。
“大汗,明军狡猾,竟然第一夜就来偷袭了!”光海君一头是汗,陪着笑脸说道。
在他的身后,则是领议政金鎏和他儿子金庆徵。这两人也都是卑躬屈膝,看那表情,很是惶恐。
皇太极心中知道这时候没理由拿阿敏怎么样,这刚好来了个出气筒,便阴沉着脸,冷冷地喝道:“本汗昨日怎么说的?是不当回事是么?”
光海君擦擦额头的汗,转身对身边那对父子喝道:“寡人把水师交给你们,你们到底是怎么搞的?大汗的话到底有没有往心里去?”
“噗通”一声,金庆徵一下跪倒在地,惶恐地说道:“大汗,真不是小人的问题,是那朴树恩实际指挥的啊!大汗昨日说了,小人可不敢再插手的啊!”
他这边正说着,朴树恩丢盔弃甲地跑来了。刚好听到了金庆徵的说话,顿时吓了一激灵。人还没到近前,就远远地“噗通”一跪,大声禀告道:“大汗,末将接手的时候已是天黑,才来得及安排了巡逻船而已,这战船的互锁,并不是末将下令的。末将……”
“都够了!”皇太极忽然大声咆哮,犹如发狂了的野猪,“难道是本汗的责任?”
边上的亲卫一见,都有点惊讶平时温文尔雅的大汗,怎么换了个人一般。不过这时候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怒视那群猪队友。要不是这些人无用,大汗怎么可能会气成这样!
皇太极的这一怒火喷薄而出,顿时吓得光海君都无法再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紧随他跪下去的金鎏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连忙以头伏地,大声禀告道:“大汗,小人可以再去收集战船,一定不会耽搁攻打皮岛之事!”
他能一直在领议政的位置上,这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是有的。这次的事情涉及到他儿子,他不得不找办法开脱。而要找到开脱的方法,自然是满足皇太极的要求了。
果然,他这一说话,立刻转移了皇太极的注意力。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皇太极的怒气平息了不少,冷声喝问道:“哪里还有船?大金军队多停留一日,就多一日的粮草消耗,你可明白?”
金鎏心中松了口气,他抬起头,先看了下跪他侧前方的光海君,而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小国南方的战船确实已经搜罗一空。但这北方这边,应该还有一些战船可用的。只要大汗多等几天,小人敢保证能收集来一些。至于多消耗的粮草……”
他拖着音不说下去,眼睛却看着光海君。皇太极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便转头看向光海君。
“大汗放心,多消耗的粮食自然由小国负担。寡人这就派人回去,再搜集下粮草运过来。”光海君知道没得选择,只好表态说道。
皇太极听了,目光在他们几个人身上来回转了几转,忽然冷声说道:“既然如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水师之败,必须有人负责!”
说到这里,他一挥手下令道:“水师两位统领,各大五十军棍,再有败绩,两罪并罚,绝不姑息!”
第467章 居中调度
皇太极说完之后,压根就没再理朝鲜的这几位猪队友,而是转头看向皮岛方向,心中想着:明军夜袭,竟然只有两艏船过来而已,看来他们内部也有问题,否则就不会只有两艏船而已!
如此甚好,要是其他船只不能出动的话,那皮岛的港澳甚多,或许根本不用打海战,直接用人海战术压过去,在朝鲜人中藏着大金精锐,只要能登上皮岛,就以东江明军的那些战斗力,呵呵……
皇太极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简单快捷的取胜之道,如今之计,就要给光海君多些压力,让他再尽量收集足够多的船只便可!
这么想着,他因为打了败仗,损失了战船的暴怒之心,慢慢地平复下来,开始想办法怎么吓光海君了。
而在聊天群中,崇祯皇帝接到了李德明的禀告,得知朝鲜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心中很是高兴。虽然没有伤到建虏一根毫毛,可却影响了建虏的行动。皮岛这边,要的就不是消灭多少建虏,而是僵持,能多耗一些建虏的粮食。接下来,就要看卢象升这边了。
这么想着,他便联系魏木兰,让她转告卢象升,有关东江海战胜利的消息。而后又拉了刘王氏进临时群中。如此一来,临时群中便有魏木兰、高应元、李德明和刘王氏四人。这接下来的战事,是关系到皮岛、辽阳或者是辽东大地和关宁三地的战事了。
只听崇祯皇帝在临时群中对刘王氏吩咐道:“传旨孙承宗,令他马上组织船队,沿海岸往辽东,准备接逃归大明的辽东汉民到连云岛、兔儿岛等附近岛屿暂时安置,如果最终人数众多的话,也可以安置到觉华岛等地。有关粮食物资等,尽快筹备。朕亦会让户部从调拨一些粮食从天津港起运过去。”
这些岛屿是在渤海范围内,离宁锦最近的了,从海路运输,建虏追兵只能干瞪眼的。
吩咐完了这些后,崇祯皇帝想了想便又对李德明交代道:“传旨李芝奇,从皮岛战船中挑选出一部分海船,偷偷前往辽东各海岸,准备接应辽东百姓到鹿岛、石城岛、广鹿岛等岛屿安置。”
这个做法,可以名正言顺地把皮岛码头上有怀疑忠诚度的朝鲜水师调离,只要派人监督着,干些运输难民的事情肯定不会有问题。
下了这两道旨意后,崇祯皇帝想了下,便又私聊刘金生问道:“安南那边如何,粮食起运了没有?”
“回陛下,粮食已经起运。不过这边一定要徐钦差答应派兵帮他们打那边,才能给更多的粮食了。”刘金生马上回答道,“说只有解决了南部叛乱,战事平息的话,他们才有更多的粮食多出来。”
还没等崇祯皇帝说话,刘金生便又补充道:“昨夜徐钦差行辕中,有人射入一封箭书,是南边的,说是北部莫氏乃是叛逆,如果大明能主持正义,使安南重归一统,南边黎朝也愿为大明藩属,永世臣服!”
这段时间来,崇祯皇帝也了解了安南那边的情况。知道北边的莫朝确实是从黎朝反叛出来的。但嘉靖年间的莫登庸比较狡猾,看到大明要出兵帮黎朝平叛时,干脆献上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直接投降大明,把安南北部变成了大明的一部分。不过实际统治者当然还是莫登庸家族,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到如今的安南,其实安南的政治形势早已和以前不同,南北两方都是权臣把持朝政,莫黎两朝之争其实是两方的权臣之争,就是史称“郑阮纷争”。
听到刘金生转述那箭书上的话,崇祯皇帝也就呵呵一笑。北边已是大明嘴里的肉了,难道还要让大明吐出去,真是搞笑了!
如今的崇祯皇帝,其实已经盯上了安南南部。早晚要夺下南边,成为大明的一部分,如此就能为大明向南洋扩张提供支点。不过如今大明的主要精力还在北边,且让他们自己内耗为主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交代刘金生,让他传达给徐光启,尽量安抚安南都统使司的各方官员,让他们尽量再多打打,不要实际承诺出兵日期,大明如今的战略重心乃是建虏和国内经济。
不过崇祯皇帝的算盘到底是没有打响,南边突发的事情,最终还是让他改变了主意。当然,这时候的崇祯皇帝,还不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
此时的他,又问了下郑芝龙的情况,知道郑芝龙已经随粮队北上时,心中又隐隐有点担心,不知道郑芝龙经过福建时,得知福建巡抚熊文灿被调离,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郑芝龙的身边没有聊天群中的人,没法第一时间了解郑芝龙的情况,这个得注意,以后要安排下才好!
在崇祯皇帝忙于大明东南西北事情时,卢象升坐在辽阳官衙内,也在听取刘兴治的禀告:“大人,今天又抓了一批来辽阳的辽人,还有三十多个蒙古人。末将担心,再下去恐怕会掩盖不住了。”
此时的辽阳,打得还是建虏的旗号,四个城门,许进不许出。两天来,有好多拨来辽阳的,全都进城后被拿下。也亏了建虏残暴,把当初繁华的辽东杀了个尸横遍野,人口比起大明统治时期已少了不知道多少。在辽阳的周边,也没多少人迹。否则的话,就算打着建虏的旗号,许进不许出,也绝对隐瞒不了周边百姓的。
卢象升听了禀告,又明白皮岛的战事,想了想,感觉军队休整的也差不多了,便转身对身边的魏木兰说道:“向陛下禀告,就说辽阳已经做好准备,可以发起第二阶段的战事了!”
魏木兰一听,立刻进入聊天群向皇帝请旨,而后回复卢象升道:“陛下同意了,说此时开始的话,关宁和皮岛的船只差不多也能就位。”
卢象升得到旨意,便严肃了起来,立刻传令道:“来啊,击鼓聚将!”
“咚咚咚”地鼓声,响彻在辽阳城上空。各处的将领听到,立刻纷纷赶往官衙。
第468章 鞍山驿堡
鞍山驿堡,在辽阳西南六十里处,始建于大明洪武年间,重修于万历年间,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当然,这是大明统治时期的事了。
这鞍山驿堡,周围一里二百零四步,有西南,东北二门。以东西鞍山为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墙外用青砖包砌,内填黄土,防备炮轰。城内掘有水井,以防断水。周围有护城河,以防偷袭,弹丸之地,可谓固若金汤。
之所以这鞍山驿堡如此建造,乃因其是通往辽南、辽西的门户,扼守辽南古道要冲。如果辽阳要去宁锦一线,就必须要经过这里。
如今的鞍山驿堡,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商旅往来更是早已断绝。不过因为这里极其重要,所以建虏还派了军队驻守。
天启六年五月时,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战事。毛文龙率军偷袭鞍山驿,迫使当时出征蒙古的奴酋努尔哈赤连夜赶回。
这天,午后时分,寂静的鞍山驿堡北方,忽然隐隐传来动静。让在鞍山驿堡城头上的建虏守军有点吃惊,仔细定睛再看时,却是吃了一大惊。
“铛铛铛”地警锣随即响起,让堡内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没一个人有动静,只是不解地抬头看向城北的声音来处。
这是搞什么?怎么会有警锣响?大金在这里哪还有敌人?真要说警锣响的话,那也应该是南门那边吧?不过这也不可能,莽古尔泰大贝勒领军在那边,前几天的时候,豪格贝勒也领军前去增援,就凭关宁军那边实力,又怎么可能打到鞍山驿堡来?
所有人都想不通,包括鞍山驿堡守将巴布泰。他当即大声喝道:“去查,怎么回事?”
巴布泰,也是姓爱新觉罗的,是努尔哈赤第九子。说起来,他的能力,就和刚被杀了的巴布海差不多。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在崇祯三年初驻守打下的滦州。结果明军反攻时,他连打都不打一场,直接就跑永平去找阿敏,然后一起灰溜溜地逃出关外了。
“报,大约三千明军从北边过来,似乎是要攻打我鞍山驿!”城头的建虏赶到,打千着大声禀告道。
巴布泰一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道:“什么?三千明军?怎么可能!”
自己驻扎在鞍山驿堡,关宁军怎么可能出现在城北?要知道鞍山驿堡是夹在东西鞍山之间,并没有路能就近绕过的。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不由得大笑道:“不会是东江明军吧?”
想当年,也还是巴布泰驻守鞍山驿,毛文龙领军来攻,就是败于他之手。说起来,巴布泰拿得出手的战绩之一,就是鞍山驿对阵东江军一战。
“回主子,奴才在城头观阵,穿着破烂,不少乞丐一样的,还有百姓夹在里面,似乎就是东江明军。”
“走,去城头!”巴布泰兴奋起来了,当即大步往外走。
可他刚一走,忽然又停下,有些狐疑地问道:“从北边而来,难道是从辽阳过来的?巴布海那蠢货呢?”
巴布泰自认为比巴布海要有本事,不说别的,就说那巴布海,刚刚还在朝鲜打过败仗,可他却能驻守辽阳,而自己却又被派在鞍山驿堡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真是有点不公平!因此,言语之间,他自然不会对巴布海有客气。
“回主子,看样子,怕是辽阳被东江明军夺了!”
“什么?”巴布泰听了一惊,随后嘴角一撇,冷笑着说道:“嘿嘿,东江明军就只会偷袭,知道我鞍山驿堡防守森严,就绕了大圈子去偷袭辽阳了!就那蠢货,如今丢了辽阳,看他这次怎么逃过一劫!”
在辽东建虏的印象中,东江明军从来就只会偷袭。只要大金军队一到,或者还没到,就早早地逃窜,从来不敢正面对敌。
这么想着,巴布泰也不再多想,又大步往外走去,很快就到了北边城头。
他抬头望去,此时城外的明军已经离得更近了。就那么一看,就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东江明军!
只见那些明军多是衣衫褴褛,乱哄哄地沿着官道一路而来。甚至不少连破旧的鸳鸯战袍都没有,拿根木枪就是个兵了。少数一些人骑着马,在队伍的前后来回奔驰,一边在大声喝斥着那些步卒。
人数确实有点,一路带起的尘土很大,甚至都掩盖了明军的后军,迷迷糊糊地看不大清楚。
“主子,您快看那个!”边上一名建虏用手指着城外一个骑兵,带点惊喜地对巴布泰说道。
巴布泰一听,沿着他的手指一看,立刻嘴角一咧笑了:“手下败将,果然是东江明军无疑!”
原来他看到的那人,正是以前来打过鞍山驿堡,在大金的通缉画像中也有的,就是毛文龙手下最厉害的那个假子,毛承祚!
只见那毛承祚似乎火气很大,一般驱马来回,一边大声喝骂着手下。
“主子,快看,快看,那边那个!”
巴布泰一听,再根据提示看去,马上又发现了一个老熟人。这个人比起之前的毛承祚,他更是熟悉,不是别人,就是以前在大金为官,最后叛逃去东江的刘兴治。
巴布泰一见之下,有点兴奋起来了。刘兴祚当年带着兄弟一起逃离大金,这对大金的威信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可是知道,大汗一直想抓他们这几个刘家兄弟,只是可惜,这几个刘家兄弟是属耗子的,躲进了东江后就没有出来过。这次竟然敢跑到这里来,真是天赐功劳!只要打好了这一仗,老子就再不用待在这破地方了!
鞍山驿堡城墙高约三丈多,四角有角台,甚至在东南、西北两段还有腰台,城外还有护城河,可以预见,这样的防御工事,就凭城外那些明军,想要攻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城外的明军到了城外一箭之地就停住了,乱哄哄地在整队,真是乱成一团。单看毛承祚和刘兴治他们那忙乱的场景,就能看出来有多乱了。
“来啊,全军集结!”巴布泰看着城外乱象,一声大喝道。
他边上那建虏一听,心中一惊,连忙提醒道:“主子,城外东江军怕是三千不止,我们就只有六百来人,这……”
第469章 一招鲜
鞍山驿堡本身就不大,如果不是位置重要,是扼守辽阳的门户,这里甚至都不会有六百守军。要知道明军驻守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百户镇守而已。
巴布泰听了后,转头看看城外那些明军,一个个累得就跟狗一样在喘气,压根就没什么防备。
于是,他立刻转回头,严厉地大声喝道:“不能给他们缓过来的机会,就东江明军这些乞丐而已,集合一百骑军,三百步卒,立刻集合!”
巴布泰的决心已定,那他手下就没有办法了,只能照办。
说起来,建虏确实也算是精锐。至少从传令下去后到部队按要求集结完成,哪怕里面就只有两百来名女真鞑子而已,也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
巴布泰翻身上马,一扯缰绳稳住战马后,大声喝道:“送上门来的军功,都随本将去城外屠了东江那些明狗!”
东江明军在建虏的印象中,就是乞丐军队,只会偷袭的那种。巴布泰这么说了,他的手下听了也不以为然,都是欣然领命!
巴布泰发布完命令,便向城头一挥手道:“开门,放吊桥!”
伴随着沉重木门被推开,“吱嘎”地声音响起。随后,就听到“嘭”地一声,吊桥也被放下了。
这个动静,在第一时间便被城外明军发现了。谁也没想到的是,那些明军一看到城门打开,吊桥放下,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蜂拥而入来攻打城池,反而“哄”地一声,全都撒腿就跑。四面八方,那个方向都有,跑得到处都是。
巴布泰领军冲出,马速还没提起来就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有点看傻了。这次的东江明军,竟然比天启五年那次还要弱!
他稍微一犹豫后,便用力一夹马腹,催动战马跑了起来,越过吊桥,拿着长枪的手往前一指道:“杀!”
很显然,他选择了明军来路这个方向杀了过去。
一百骑军紧随其后,只是吊桥限制,每次过去的骑军有点少,而巴布泰却担心明军逃得太快,甚至他看到毛承祚和刘兴治都往后逃去了。那可是骑马的,要是慢了,就又被他们如同泥鳅一样溜了。
城头上留守的建虏,看到这个情况无不哈哈大笑。他们向城外指指点点,犹如在看大马戏一般。
巴布泰知道手下会跟上,因此并没有等所有兵力过桥,就紧催战马,勇往直前。
凡是看到巴布泰的明军,都露出惊恐之色,疯狂往两边逃去。巴布泰根据多年的征战经验,自然不会去追杀这些明军。队伍一乱,不可能再次集结,就等于是待宰的羔羊了。目前最为紧要的是,要继续把明军的本阵冲散。可以说,他这种战法对于正常作战来说,没毛病!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正是针对他而布下的一个陷阱。
尘土弥漫中,冲在前面的巴布泰忽然发现前面的明军并不再往两边逃,而是就在官道上一动不动,很是有点反常。
多年的沙场经验告诉他,前面或者有危险。巴布泰连忙减速,这时候,他才想起要等手下了。
等到速度放慢的时候,又近了不少,他终于看清了前面不远官道上那些明军的情况了。这不看清不要紧,一看清之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就在他前面不远,一排排长枪斜在那里。在长枪的后面,则是一排排的明军,个个手握劲弩。那满弦撘着的弩箭箭头,寒光闪闪,刺得脊椎都发冷。
巴布泰的手下跟着他追,看到他突然停下,不知何故,也都停了下来。还没来及问话,就听到了“梆梆梆”地弓弦声音。这一刻,建虏这些老兵顿时汗毛倒竖,有一部分人本能地伏低了身子。
可是,为时已晚。包括巴布泰在内的前面所有建虏人马,都被一支支的弩箭射中。有的甚至还穿透了建虏人马的身体,叮上后面的建虏。一时之间,在这片官道上,人仰马翻。人的绝望惨叫声和战马的痛苦嘶鸣声响成了一片。
建虏的骑军也就一百左右,紧随巴布泰而来,都没有太多防备,只想着追杀东江明军而已。这个死亡箭阵之下,没多少一会功夫,已经死了超过半数了。
布在官道上的长枪阵根本就没用上,一声令下,长枪兵立刻撤往两边,让开了官道。
登莱巡抚的大旗之下,十来骑重甲骑兵缓缓地开始加速。在这些重甲骑兵的身后,则是无数的其他骑兵。马蹄隆隆,向建虏来路发起了进攻。
与此同时,“呜呜呜”地号角声响起,声音很响,笼罩了鞍山驿堡的上空。
四散而逃的明军步卒,听到这个号角声后,全都止住正逃着的身子,转身看了下官道那边后,又三三两两地紧握手中武器,稍微有些担心地开始往回走了。
正沿着官道跟在骑军的背后追击的那些建虏步军,多是辽东除女真之外的其他各族,在听到号角声后也都有点吃惊。他们知道,巴布泰那边是不可能吹号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