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只一个会和的交手,他身边的亲卫就只剩下了五百多人,他损失了一千多人吗,而他眼前的唐军只损失了不到八百人。
伏真今天已经见识了太多的唐军带给他的惊奇,也不在乎这么一点点的惊讶。
他依然率领身边的亲卫挥刀杀向了孙贰朗,孙贰朗也迎上了杀向自己的伏真。两骑相遇,刀剑撞击之声不绝于耳,只是“铛铛——”
之声消失之后,就见战马上端坐的左贤王伏真摔下了马背。
“左贤王死了——左贤王死了!”
不知道是哪个突厥骑兵喊出的口,他的这一嗓子喊出,突厥不少人也大吼道,“快跑啊,左贤王被唐军杀啦——”
这样的喊叫声胜过十万雄兵,突厥骑兵的整个士气土崩瓦解,他们开始疯狂的逃跑,可是等到后面追击的唐军不断的斩杀落后的突厥精骑的时候,他们彻底失去了逃跑的勇气,只能静静的等待唐军的长刀无情的砍下他们的头颅。
苏定方正在率兵追击突厥溃兵,正在率领骑兵攻破对面突厥骑兵在溃逃是设下的断后的一支精骑,正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李恪的命令,让他全权负责战场事宜。苏定方领命,将率兵追杀的任务交给了孟山,他自己回到了中军位置,开始了对突厥骑兵的围追堵截。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几万的突厥骑兵赶进李恪布置好的陷阱中,围而不歼,等候定襄突厥的援兵,配合刘仁轨一举夺下定襄城。
第三百零七章 汉王的心思——杀俘
距离大战结束已经有好几个时刻了,李恪和突利正在王帐中举杯痛饮,就见门外亲兵回禀突利,说苏定方帐外求见,突利吩咐亲兵将苏定方接到大帐。苏定方来到大帐,先是给李恪和突利施礼,这才对李恪回禀道,“启禀殿下,突厥溃兵已经被末将赶到了预定位置,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请殿下指使。”
“定方,这件事情不急于一时,今天我们跟突厥一战,突厥的精骑已经被我们吓破了胆,他们现在是兵困马乏,绝对折腾不出什么大浪。你也很辛苦了,先在突利二汗这里用饭,等吃完饭我们再聊。”
李恪笑道。
“诺——”
苏定方明白了李恪意思,知道李恪不想在这时讨论这个问题,便不推辞,坐在了大帐的案几旁开始吃喝起来。
突利见李恪这么说,心里很清楚李恪的意思。只是,他也不怪李恪,毕竟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阿史那部和颉利的战争,而是大唐和突厥的战争。他现在还没有正式投降李世民,归附大唐,所以,李恪这么做他自然也能理解。
“汉王殿下果然都是骁勇之将啊!本汗确实佩服殿下的识人之能和用人制度!”
突利露出了一点笑意,对李恪说道,“今日一战,汉王殿下手下大将陈其和孙贰朗能在万军从中取执失思力和伏真的首级,真是让本王身为敬佩,等到大战结束,本王一定要用我阿史那部最高的礼仪款待他们。”
“突利二汗客气了,他们都是大唐的军人,能够为大唐征战四方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李恪谦虚的说道,谁都喜欢自己部下争气,能够受到别人的夸奖,李恪自然也不例外。而事实就是陈其和孙贰朗确实值得突利的夸奖,今天要是陈其斩杀了执失思力,突厥大军不会溃败,要不是孙贰朗斩杀了伏真,突厥骑兵不会败的这么轻松,溃逃的这么迅速。
“殿下——请!”
突利举杯道。
“二汗——请”李恪同样举杯道。
当李恪和苏定方从突利的王帐出来回到唐军的大营时,李恪命令王中长召集所有的唐军将领到大帐议事。
王中长出去没多久,就将所有的将领召集到了大帐。
苏定方、孙贰朗、陈其、郭侍封、许敬宗和孟山等人。
“定方,你汇报一下我军今天的损失情况!”
李恪淡淡的说道。
“殿下,今天一战,幽州军负责右翼防线,大概损失了一万多人吗,能站之兵还剩下三万。在追击突厥溃败的途中,并州军和幽州军还有黑衣卫都没有过多的损失,大概只是损失了不到一千多人。”
苏定方认真的回答道。
“那现在我们能占之兵大概有多少?”
李恪继续问道。
“今天一战,缴获突厥战马四万匹,用这四万匹战马组建骑兵的话,我们能战之兵,骑兵大概在八万之众,步兵约有两万人马。”
苏定方谨慎的回答道。
“恩!”
李恪点头道,他对今天的战果很满意,自己一方损失了一万多人马就击溃了突厥十万大军,而且斩杀了四万匹战马,这绝对可以说的惊天之战,在整个大唐来说这样的战役也是前所未有的功绩啊。
“殿下,那我们是否将战功禀报给朝廷呢?”
许敬宗小声的问道,他清楚这样的战果,这样的战功绝对可以给李恪声誉达到两一个高度,会给他今后争睹储君职位增加筹码。
“延族,向朝廷禀报的事情还是先暂缓一下吧!”
李恪笑道,“等到刘仁轨拿下定襄城的时候,你在汇总所有参战将领的战功,一并禀报给朝廷。”
“诺——”
许敬宗躬身领命。
李恪不看众人,继续对苏定方说道,“现在,李孟尝哪里有四万大军,张公谨和杜君绰手里也有四五万大军,本王再给你两万大军,你们三方十万大军消灭被困的突厥亏足矣。”
“恩——本王在给你一万骑兵,让你能够伺机而动,对上突厥逃兵的时候不至于太被动。”
李恪继续说道。
“殿下的意思是?”
苏定方不解的问道。
“苏烈——”
李恪命令道。
“末将在——”
苏定方整了整铠甲道。
“本王给你两万步兵,一万骑兵,命令你全权指负责幽北草原的战局。”
李恪严厉的道,“而且,李孟尝、张公谨和杜君绰还有刘仁轨都要受你节制。等你们一举夺下定襄城,歼灭被围困的突厥溃兵时,你李恪率领大军前来支援本王。”
“诺”苏定方领命道。
“本王倒是想去会会颉利啊——这个草原上的枭雄!”
李恪自言自语的道,随即,他又道,“孙贰朗、陈其、郭侍封你们速去整顿兵马,我们明天一大早便出并阴山。”
“诺——”
陈其,孙贰朗和郭侍封三人领命离开。
见三人离开,苏定方又上前说道,“殿下,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这些突厥溃兵呢?”
“定方,当年项羽是怎么处置二十万秦军的呢?”
李恪笑着反问道。
“末将明白!”
苏定方回答道。
虽然李恪没有正面回答苏定方问题,但他用了项羽的例子告诉了苏定方该怎么做。当年项羽歼灭了二十多万的大秦长城军团,为了防止降卒暴乱,将其全部坑杀。而李恪用这个例子告诉苏定方,他同样也可以这么做。他告诉苏定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任务完成之后将被围困的突厥骑兵全部坑杀。
同时,就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李恪当初跟突利在王帐中商议合兵出击执失思力和伏真时就一口答应了突利要求,那就是突利不想阿史那部的精骑追杀突厥溃兵。李恪答应突利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不想让突利亲眼看到自己坑杀他数万突厥的降卒。毕竟,作为突厥人,要是让突利亲眼看到李恪手下坑杀这么多突厥降卒,突利即便嘴上不敢说,心里也有芥蒂。
同时,因为突利的这个提议让李恪对突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颉利也有了深刻的了解。那就是突利和颉利之间的差别,李恪现在很清楚为什么当初拥有相同实力的突利和颉利两个人,最终颉利成了突厥的可汗,成了草原民族真正的王,而突利只是一个部落的王,只能诚服于颉利。
第三百零八章 枭雄就是枭雄
李恪仔细的分析了一下突利和颉利的背景还有身世,发现了其中的关窍。突利名阿史那什钵苾,是始毕可汗之子。颉利,名咄苾,为启民可汗第三子,继其兄处罗为颉利可汗。两人都是突厥可汗的儿子,都是兵强马壮之辈。
但是,两人同样的显贵,为什么颉利能够取得了草原真正的权利和荣誉而突利屈居第二呢?
李恪分析的结果就是,颉利的枭雄,就像东汉的曹操一样,他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颉利杀伐果断,有雄心,有壮志。而突利就不一样,从这次他请求李恪不要让阿史那部追杀突厥溃兵就可以看出他妇人之仁。
试想,依照枭雄的态度,突利在这次大胜颉利之后应该收拢颉利残部,充实自己的人马,继而利用颉利新败,军心不稳的情况下发兵颉利,夺得草原霸主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有大唐支持,只要他攻打颉利,很多部落都会响应他。
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解决掉了眼前的危机,一心想着安稳的做他的阿史那部的可汗,李恪知道这就是突利和颉利的区别。
当然,李恪心里也很清楚,突利不想争夺权力的目的可能是因为阿史那云的关系。毕竟,他的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他想要个自己女儿平静的生活,就不能不放弃对权力的欲望。帝王之家无家室,部落可汗也一样没有家事。突利要是政权夺利,阿史那部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她的生活肯定不会太平,李恪觉得突利也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突利是父亲,作为一个很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他能够做得出这样的选择。
不过李恪觉得这样未必不是什么好事,这样没有权利欲望的突利更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其实,对于李恪来说执失思力和伏真两人都可以生擒,没必要斩杀。但是,李恪同样清楚大唐打败颉利之后,李世民招降了不少突厥名将,里面就有执失思力。
李世民招降徒具将领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利用他们控制突厥骑兵,这要放在以前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是,现在的李恪征讨突厥,只要取得胜利,整个漠北有可能会划到李恪的治下。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招降的突厥降将对李恪而言是一种掣肘,是李世民安排在李恪身边制衡他的钉子。所以,他必须要除掉这些人,将自己的统治的区域全部的将领都换成是自己的嫡系。
当然,执失思力等将领的才能李恪很欣赏,他自己也有能力降服他们为己所用。可是,李恪身边有不少将领,降服了突厥将领,给他们要职,那自己身边忠心耿耿的将领怎么办?李恪有帝王之志,他的心胸可以说很宽大,可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敢太多托大。
毕竟,突厥降将代表的是突厥人的利益,只要别人给他们的很多,他们未必不会背叛自己。
所以,有了以上种种的原因,李恪才会制定出了斩杀执失思力和伏真的计划。而且,他不断要斩杀这两人,今后遇到的突厥将领他都不会放过。
大唐打败突厥,能够统兵并节制突厥的人肯定只有他。要是没有人阻拦,他可能就是北方真正的王。他不想心存妇人之仁,这个时候放过这些将领,让他们将来给自己使绊子。
晚上,李恪在寝帐看书,就见王中长回禀,说帐外突厥将领阿姆求见自己,李恪让王中长将阿姆领到自己的寝帐。
阿姆进帐给李恪施礼,“见过汉王殿下!”
“不知将军来此所为何事啊?”
李恪问道,他知道突厥人说话直爽,拐弯抹角反倒让他们反感。
“回汉王殿下,突利可汗下令末将带两万铁精跟随殿下西征颉利,末将前来是向殿下领命的。”
阿姆平静的说道。
阿姆说话的时候很平静,可李恪听完之后心里惊起了破浪。两万突厥精骑,这可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啊。攻取定襄的时候突利已经派出了一万精骑,李恪觉得他们在取下定襄城之后可能会跟张公谨等人一起西征,那现在再加上这两万精骑,自己手里不是已经有了阿史那部的三万精骑了吗?
突利这是想干什么啊?李恪倒是开始思量起突利的心思来。阿史那部一共也就八九万精骑,这一段时间经过几场战争,损失了一万多,又抽调给了自己一万精骑去定襄,突利手下也就六万左右的人马,现在又给自己两万精骑,突利还真够大方,这倒是不得不让李恪谨慎和小心。
不过,看到眼前的阿姆,一脸沉稳的等待李恪的命令,李恪急忙说道,“明天本王就要出征颉利,阿姆将军现在就会营地准备,我们明天一早出发!”
“遵命”阿姆领命,离开了大帐。
阿姆离开之后,李恪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想也捉摸不透突利的派兵给自己的原因和目的。最终,他将这个问题归结到了阿史那云身上,也只有阿史那部这个突利最为疼爱的女儿才能让他舍得花这么大心血。
然后,李恪再想到历史上不是就有突利归顺大唐之后想将自己的女儿嫁个李恪的想法吗?当时李世民也不是答应了突利吗?
“恩——”
李恪点头自语道,“确实,也只有这样的解释才合理啊!”
突利派兵给李恪,目的就是让李恪击败颉利,给他积累军功,到时候李恪可以名正言顺的统领漠北兵马。等到自己归唐的时候,再跟李世民提出婚约,李世民肯定为了两部落的和平而答应他,到时候李恪节能统领大唐的马兵,还能以突利女婿的身份名正言顺的节制突厥兵马,不正是一石二鸟之计吗?
确实,从草原部落的继承大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有兵权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突利为了之计的女儿能够这么考虑,做出这样的决策不过为,可谓用心良苦啊!
李恪想通了这点,嘴角露出了微微笑意。
其实,他也是这么谋划,他现在需要就是权利,是兵权,只要给他时间,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他有能力将整个北方成为他的天下。他现在倒是不怎么注重太子这个名分,他想的只是权利。
只要手里有权利,东征高丽,西征吐蕃。他就不怕到时候成就不了帝王之业!
而且,他的心思也不只是这么简单,不管是东征高丽,西征吐蕃在李恪看来都只是局部的战争,他的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统治中亚,殖民欧洲,让欧洲各地都建起唐人街,这才是他现在真正的理想。
第三百零九章 突利看的很透
阿姆从唐军军营回到自己的阿史那部的驻地,他没有去自己的帐篷,而是来到了突利的王帐。突利正在篝火旁吃烤羊肉,看到阿姆,他放下手中的羊腿,问道,“你去唐军军营,汉王怎么说的?”
“二汗,汉王说明天一早出发,让我今晚准备准备。”
阿姆开口说道。
“没有了?”
突利有点惊讶的问道。
“没有了——”
阿姆回道。
突利不再言语,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恪对于自己派兵支援他会无动于衷。自己给李恪的这份大礼可谓不小啊,派阿姆的一万精兵跟李恪,再加上定襄城哪里的一万精骑,自己已经给了他两万精骑的大礼,这对他跟颉利的精骑交锋可是一大臂助啊!
而且,突利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没有打算今后李恪大胜颉利的时候跟李恪要这两万人马。
阿姆看到突利陷入了沉思,他觉得很奇怪,他不喜欢思考问题,见到突利表情以为是对李恪不满,就开口说道,“既然汉王不领二汗的情,那我明天就推辞说自己身体不适,不去帮助他,二汗你也不必为此坏了自己的心情呢?”
阿姆是突利的侄子,突利对他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对突利也向对自己的父亲一样。所以,他才会这么说。
“阿姆,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突利看了阿姆一眼淡淡的说道,“你觉得这几年我们突厥战力低下是什么原因所致?”
阿姆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突利问他这个问题,说明突利的睿智。其实,整个突厥人都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就连颉利都不会去思考。不是说颉利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是他现在已经被虚荣和自大冲昏了头脑,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些深层次的地方。
“可能突厥各部落之中没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们都不能否认这就是事实,现在我们突厥骑兵对上唐军的话,已经没有了优势。”
突利说道,“那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我们战力下降的同时,唐军的战力在不断的提升。”
“而且,我们战力的下降的原因就是部族之间的战争消耗了我们的精骑,还有就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和财力,这导致了灾荒之年我们个部族的损失都很大。”
突利说道这里,微微叹息一声说道,“通过跟汉王李恪接触,他知道他已经看出了我们突厥存在的这些问题。所以,他才会敢于跟颉利抗衡,才敢用区区十多万兵力去对抗颉利的二十万精骑。”
“二汗的意思是?”
阿姆不解的问道,他不清楚突利跟他说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阿史那部的将来不能没有李恪的支持!”
突利坚定的说道。
“二汗的意思说李恪要做唐让的皇帝?”
阿姆吃惊的问道,他跟大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大唐现在的皇帝继承人的李承乾,是李恪的大哥。现在听到突利说李恪要做皇帝,他怎么能不吃惊。
“二汗的意思我们阿史那部将来可能会成为支持李恪登上皇位的支持者?”
阿姆问道,显然他是理解错了突利的意思,他认为突利的想让他帮助李恪兵变。
其实,阿姆这么理解也不为过,突厥历代汗王宝座基本都是通过权力和血腥手段取得的,阿姆这么理解突利的话也没有错。
“阿姆,你只说对了一点,那就是李恪肯定会成为大唐的皇帝,但他不需要我们帮主他夺取皇帝的宝座。”
突利严肃的说道,“汉王李恪的志向很大,他的魄力很大啊!这样的人不动则已,只要他敢做,就没有能做不到的。”
阿姆继续听突利指点他,实际上突利已经在个别的时候点名,今后他会成为阿史那部的统领。
“李恪敢用自己节制下的两道数十州的兵马迎战颉利,这说明他很有魄力,只要这场战争他胜了,那他在大唐会取得什么样的地位?”
突利分析道,“不说别的,单说只用两道数十州的兵马就打败了称雄数十年的突厥,你想他要是等了皇帝的宝座,举大唐的全国之兵,那他会打下一片多大的地域呢?又会成为什么样的霸业呢?”
“二汗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请二汗放心,今后跟随李恪西征颉利,我一定会尽力做事。”
阿姆保证道。
“其实,我这么做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是为了你妹妹,他喜欢李恪,我也想促成他们两个人。”
突利说道,“所以,不关于公与私,我们都要无条件支持李恪!”
阿姆一怔,他没有想到突利会将阿史那云许配给李恪。他对自己的这个妹妹很喜欢,很疼爱,他希望自己的这个妹妹能够幸福。现在听说会许配李恪,阿姆一想李恪的才能和智谋还有他的权势,阿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阿姆弄清楚了突利的想法离开了王帐。
但是,突利也隐瞒了一个想法,就是他许配阿史那云给李恪,更多的是为了阿史那云。阿史那部再怎么不及,只要李世民在,只要李恪在,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即便倒是大唐不容他们,他们是草原游民民族,自然可以去更远的地方。但是,阿史那云呢?自己的那个最为疼爱的女儿呢?
突利深深的陷入了回忆,当初他是为了阿史那云,才会放弃对草原霸主的窥视,才会跟颉利妥协。
既然,当初他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够做出这么大牺牲,现在为什么就不能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才做出一次呢?况且这次未必就是牺牲,依照李恪的才智,他肯定会打下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这些地方远离大唐的控制范围,依照现在大唐的格局要想很好的控制他们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今后李恪肯定会派出大量的人去接管这些地方,到那个时候只要阿史那云生下男孩,即便他身有阿史那部血统不能登上皇位,也会被李恪派遣到这些地方成为牧守一方的王族。
这难道不是一种获得吗?难道不是一种“舍”之后的“得”吗?
突利想到这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觉得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同样给她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
第三百一十章 西征
清晨的第一抹阳光驱走了一丝的寒气,阳光照样在枯黄的草地上,但怎么也融化不了战争的气息。李恪的军营,战马嘶鸣,战鼓擂擂,各路大军正在准备,随时听后李恪的命令,西征颉利。
苏定方早已不在大营,他被李恪任命负责幽北草原的战事。所以,调兵遣将的人是孙贰朗,这个一战成名,斩杀了突厥左贤王飞勇将。而孙贰朗对于成功的斩杀突厥左贤王伏真之后受到了全军将士的尊敬,再加上他本身的统兵能力和陈其的从旁协助,整个唐军大营中的各营之间的准备工作做的很顺利,没有出现换乱的现象。
李恪在寝帐中用了餐,在王中长和孟山的护卫下走出了大帐。帐外的鹰卫早已将他的战马牵到了身边,李恪翻身上马,杀到了准备出征的大军前面。而就在这个时候,突厥一万精骑也在突利和阿姆的率领下来到了唐军大营,甚至李恪还在突厥身边看到了一身骑射装的阿史那云。
经过了草原上的一战,没有了颉利大军的威胁和压迫,突利整个人显得很精神。而他身边的阿姆则是精神焕发,体现出了一个马背上民族特有的吃喝拉撒都在马背上的精神。只有阿史那云的变化很大,今天的她穿上了突厥公主的盛装,显得特别的影人注目,特别的突厥的骑射装让她在马背上突然出了那一抹的迷人的风采,再加上她娇美的容颜,李恪看到她的时候,阿史那云就像一朵草原上美丽的格桑花。
“本王多谢突利二汗专程前来送行!”
李恪迎上突利,谦虚的说道。
“汉王殿下严重了,你为我阿史那部解除了颉利的威胁,又要西征颉利,我怎么能不前来送行呢?”
突利说完,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只可惜本王身体不适,再加上战后阿史那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亲自处理。所以不能跟汉王殿下一同征战,这让我觉得惋惜。”
李恪对突利的话一笑了之,他知道这是突利说的官话,但李恪也不点破。
随即,突利又道,“所以,本汗为了表示阿史那部对殿下相助我部族击溃颉利大军的诚意,特地派遣阿姆和他手下的一万精骑随同殿下出征,归殿下指挥,希望能够给一臂之力。”
突利将话说完,看了一眼阿姆,对向阿姆道,“今后一定要听从殿下调遣,不能违抗殿下的命令。”
“可汗放心,阿姆绝对服从殿下的命令。”
阿姆给突利保证道。
李恪看到突利和阿姆的表演,李恪觉得不管是在自己面前作秀,还是突利确实有意提醒阿姆听从自己的命令,他都表现的很感激。
“多谢二汗的支持,本王感激不尽,日后你我同殿为臣,恪自当相报。”
李恪真诚的说道。现在的李恪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什么都不懂和什么都不考虑的他,也不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不在感情用事的人。现在是他已经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政客,现在他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就是利益,自己的利益,其次才是感情。
而能够让李恪发现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就是他这几年的支藩并州,统领并州和河东河北两道军务所学到的,还有就是通过对突利和颉利两个人的对比,他也从中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所以,他才会在瞬间发生了变化,才会有今天的表现。
突利听到李恪的这句话明显一愣,随即他想到自己昨晚对李恪的分析,心里又不觉释然,他满意的点点头,他认为眼前的李恪才是真正的李恪,现在的李恪开始具备了雄霸天下的王者所拥有的潜质和气度。
“汉王殿下客气啦——”
突利笑道,然后他看了一眼身边的阿史那云,又看了一眼李恪,心有所悟的道,“既然殿下准备出发,那本汗也不在打扰了,部族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就让云儿送殿下一程吧!”
说完,他看了阿史那云一眼,见后者微微点头表示同意。而突利在得到阿史那云的同意,这才跟李恪告辞,离开了军营。
李恪等突利离开便立刻命令阿姆为先锋将军,率领一万精骑作为前军给大军开路,又命令孙贰朗为全军大将军,负责大军的全部事务,陈其刷领一万精骑断后。
下达完所有的命令,李恪这才对眼前的阿史那云道,“你还是回去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再说了等打完了这一仗,我们还会再见的,到时候你到了长安城,本王再带你去玩。”
“殿下——”
阿史那云突利开口,可只喊出了这一生,她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该说什么。李恪没有插话,继续等待阿史那云开口,阿史那云停顿了片刻,面带忧虑,开口说道,“这才西征很危险,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恪见阿史那云对自己很生命安全担心,他的心里很意动,其实,他也知道阿史那云的心思。所以,微微一笑说道,“你放心,本王不会有事的,本王身边是五千虎贲绝对不会比颉利的血狼卫差。”
李恪说完,用马鞭指了指身边的黑衣鹰卫和狼骑营,高傲的道,“本王倒是担心颉利错误的估计了自己身边血狼卫的实力,让自己送命于我手啊!”
阿史那云很相信李恪,自从在阴山圣地第一次相遇,她就很相信他,再经历了幽北一战,阿史那云更加不怀疑李恪的话。所以,听到李恪豪强万丈的豪言壮语,她也淡淡的一笑,“我倒是希望颉利血狼卫就像豆腐块,这样你的五千虎贲就可以随便砍,随便杀啦。”
说完这句话,她对李恪微微的一笑。
李恪看着阿史那云那略带忧虑的迷人的微笑,突厥见觉得眼前的阿史那云就像一朵带血的蔷薇,让人又疼又恋。只是这种感觉刚一涌上他的脑海,李恪便压制了这样的想法。
“你回去吧!大军已经出发,本王也不能耽搁太久。”
李恪对阿史那云道。
“那你一路保重啊——”
阿史那云说道,她最终还是没有跟李恪提自己跟随他西征的事,通过李恪表现,她知道即便的自己提,他也不会答应的。
而看了阿史那云离开的李恪确实就是这么想的,看到阿史那云已设的骑射装,他就隐隐觉得这个女孩子可能想跟随自己一起出征。李恪不认为阿史那云跟随自己出征会受到什么伤害,只要有自己保护她的安全就绝对没有问题,再加上她是突厥人,骑射功夫不差,那安全就更加有保障。
只是,在李恪的思维中,他的骨子里不希望女人参加战争。不是说他歧视女性,反而他很尊重女性,认为女性的很伟大的。但是,他认为战争就是男人之间较量,是男人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中需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游戏不适合女人。同样,他觉得只要大唐还有一个可以站着的男人,就绝对不能让女人上战场送死。
第三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