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明白!”
陈其和侯虎两人回道。
“突厥在定襄兵马有什么动向吗?”
李恪继续问道。
“定襄的斥候出动频繁,但大军没有大的动静!”
侯虎回道。
“太原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粮草和辎重什么时候到?兵马什么时候能够到云州?”
李恪问道。
“回殿下,据暗卫回报,粮草和辎重还需要五天的时间,至于各州府的兵马要聚集到云州可能还需要八天左右的时间。”
侯虎继续回答道。
“你们下去吧!有什么情况立即向本王汇报。”
李恪道,等到陈其和侯虎两人离开,李恪看着眼前的地图沉默不语。刚才侯虎的情报足以说明了事态的严重性,突利的处境已经很危险,要是让伏真和执失思力两人合兵击溃突利,那自己的救援就算失败了,这可是要影响到后面的计划啊!可是现在要是出兵,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自己只能力保不败,要想取胜也是难事啊!
李恪开始陷入了沉思,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样决定才行,是力保不败呢?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全歼伏真和执失思力的十三我那大军呢?
夜里的寒风吹进了书房,冰冷凝固了书房中是温暖,静就像利剑刺破了白日的喧嚣,一切归于了平静。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颉利大军和突利部的战况也随着暗卫的汇报被整理了出来,双方刚开始只是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各自都有损失,只是突利一方的士气要比颉利大军的士气低落。
而五天的等待终于让李恪等到了李孟尝和许敬宗押运的粮草辎重和率领的两万多的兵马,有了李孟尝的并州马步军左营,李恪心里踏实了不少,至少这两万五千的人马增加了自己的胜算,就是现在出击援救突利,自己在兵力方面不会显得捉襟见肘。而就在众人在大厅议事的时候李恪又得到了卫士的禀报,说突利使者求见。
李恪立即命卫士将突利的使者带上大厅,片刻,阿史那云在卫士的引导下来到了李恪临时行辕的大厅。阿史那云的出现是李恪始料不及的事情,只是还没有等他回过神来,阿史那云便施礼道,“突利使者阿史那云见过大唐汉王殿下!”
“公主不用多礼,请坐!”
李恪也客气的说道。
“谢殿下!”
阿史那云坐定,方才开口说道,“父汗已经挑选了我部最好的三万匹战马交付于殿下,战马傍晚时分就可以到达云州城外,到时候还请殿下派人接管。”
“噢?”
李恪欣喜道,“公主放心,本王一定会下令他们好好接管马屁,只是本王想问的是,突利二汗跟颉利大军的战况如何?”
“我们跟颉利的先锋执失思力已经交过手了,双方互有胜负,只是我们的损失比较大一点,所以现在军队的士气很低落。”
阿史那云担心的说道,“而右贤王伏真的十万大军只是在后面观战,他的意图我们现在还不清楚,所以父汗不敢贸然出动大军交战。”
随即,阿史那云又问道,“不知道殿下什么时候出兵呢?”
“公主放心,本王下令各州府的兵马要在云州集结,相信不到三天他们就该到达云州城,到时候本王一定会出兵救援。”
李恪想了片刻回答道,“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该怎么跟突利二汗联系呢?”
“殿下,父汗已经答应了由我跟随在殿下身边,作为跟突利联络的使者。”
阿史那云说道。
但她这句话一出口,李恪心里就嘎登一下,但他还是掩饰了自己的失态,笑道,“公主殿下请先下去休息吧!我们想讨论一下出兵的方案,等有了结果本王再跟你细谈。”
“谢谢殿下!”
阿史那云小声说道,在离开大厅的时候幽幽的看了李恪一眼。
“杜君绰!”
李恪下令道,“你负责接管突利派人送来的三万匹战马。”
“诺”杜君绰出列回道。
“张公谨、杜君绰、李孟尝、孙贰朗、刘仁轨。”
李恪继续下令道。
“末将在!”
五人出列高声喊道。
“三万匹战马一到云州城,你们五人立即挑选五千匹开始训练各自的骑兵,务必在三天内达到本王的要求。”
李恪严厉的说道。
“诺”五人齐声喊道。
“陈其”李恪又继续道。
“末将在!”
陈其出列道。
“剩下的五千匹战马你要挑好的给鹰卫和狼骑营换上,要让他们骑烈马,这场仗本王需要他们。”
李恪像是在命令,又好似在自言自语的说道。
“诺!”
陈其回道。
“你们都下去吧!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并州各州府的大军一到云州城,我们立即出发。”
李恪命令道。
“诺”诸将起身回道。
第二百八十七章 狼行千里吃肉
时间在李恪的焦急等待中度过了三天,在第三天的下午时分,并州各州府的大军终于如期赶到了云州城。郭孝恪不愧为唐初名将,集结到云州城的并州各州府的军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精兵,而且人数竟然达到了五万之众,在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到这个程度,这足以说明统帅能力。
但是,现在李恪关心的不是这个问题,他关心的颉利和突利的战争,根据暗卫的回报,突利现在处理劣势,自己再不出兵,突利败亡的几率会很大。既然大军已到,李恪就没有了任何顾虑,在将军府的大厅,李恪下达了最为重要的军事布置。大厅中站立的是整个并州最为优秀的将领,像代州都督张公谨、云州守将杜君绰、并州马步军左右营将军李孟尝和孙贰朗、千牛卫中郎将和许敬宗等人。
“诸位,我们并州的兵马已经到了云州城,突利二汗和颉利大军现在已经处在相持阶段,现在正是我们出兵的好时机。”
李恪说道,“我们跟突厥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每次都处于守势,从来没有主动出击的战列。但是,今天……”
李恪话说道这里,语气严厉的说道,“今天,就由我们并州军改写这个历史,我们出动出击,消灭突厥人,以雪耻辱!”
“主动出击,以雪耻辱!”
大厅中诸将义愤填膺的吼道,确实如李恪所言,这几年来大唐对突厥一直处于守势,让很多将领很憋屈,而李恪今天的话无疑激发了他们的血腥。
“现在,本王就开始布置命令!”
李恪语气沉稳的说道。
“诺!”
诸将开始仔细倾听。
“张公瑾,杜君绰!”
李恪喊道。
“末将在!”
张公瑾和杜君绰两人出列道。
“本王命令你们两人率领五万人马绕过定襄城,给我守住颉利大军的退路,注意,你们处在定襄突厥骑兵和颉利大军之间,要严防定襄城的突厥骑兵攻击你们的后背。”
李恪命令道,“你们两个人要记住,你们的任务就是不惜以其代价阻止颉利大军返回阴山。”
“末将遵命!”
张公瑾和杜君绰两人答道。
“刘仁轨!”
李恪继续道。
“末将在!”
刘仁轨出列道。
“本王命令你为云州守将,负责云州城的防守任务。”
李恪淡淡的道,“但是你要记住,你的任务是训练好你手上的五千骑兵,两个月后本王要看到他们个个能够骑马射箭,长途奔袭。”
“末将领命!”
刘仁轨答道。
“李孟尝,孙贰朗!”
李恪继续道。
“末将在!”
李孟尝和孙贰朗两人出列道。
“即可整顿兵马,傍晚时分随本王出发,目的地幽州!”
李恪严厉的命令道。
“诺”两人答道。
最后,李恪看了一眼许敬宗,继续命令道,“许敬宗,本王命令你负责大军的粮草和辎重,不能有所差池。”
“下官明白!”
许敬宗答道。
“恩!”
李恪目视大厅中的诸将,脸色依旧严厉,神情非常大严峻,现在他才像是一个主帅,王者的威严中透露着武者霸气。
“诸位,大唐跟突厥的一战在此一举,我们的成败关系到今后大唐跟突厥之间的战争,本王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力挫敌人!”
“诺!”
诸将吼道。
随即,李恪命令诸将前去准备,而他让陈其将阿史那云召到了自己的书房。两人四目相对,李恪似乎有历史上和阿史那云那段情感纠葛,始终有些拘谨,而阿史那云虽未突厥女子,但对李恪的爱慕之情让她很难放得开。因此,书房中的气氛不是很愉快,倒是显得有点压抑。
“公主,下午我们就要出兵幽州去驰援突利二汗,不知道你是否要跟我们的大军同行呢?”
李恪打破了这样尴尬的气氛,但也问了一个白痴的问题。
“殿下,我是父汗派到你身边的使者,是负责联系唐军和我阿史那部的人,你们大军到哪里我自然也要跟到哪里。”
阿史那云说的很干脆,面对战争,她倒是显出了突厥女子该有的果敢精神。
“好!”
李恪见阿史那云说的干脆,他自己也部啰嗦,“好!那你去准备准备,我们傍晚时分出发。”
“遵命!”
阿史那云像战士一样复命,离开了李恪的书房。
傍晚时分,云州城外的平地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战马嘶鸣,杀气腾腾。五千的黑甲奇兵,并州马步军左右营的五万大军,代州的三万大军,云州是两万守军,郭孝恪派来的并州各州府是五万精兵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正站立,等待李恪的命令。夕阳的余晖下,大唐汉王殿下、并州大都督李恪身穿黑色王袍出现在了队伍的面前。他的身后是并州所有的将领,他们都是一身戎装。
“参见汉王殿下!”
十多万大军齐声喊道,整个云州城被这宏大的声音镇的失去了夜晚的暮色,显得娇艳无比。
“将士们!”
李恪高声喊道。
“将士们!”
李恪很激动,十多万大军的参见他还是第一经历,面对眼前誓死如归的数十万人,他被这种保家卫国的情怀所感动,“出了云州城你们将要面对是什么,我想就是本王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心里也清楚。”
“杀尽胡虏,保家卫国!”
十多万大声喊道。
“对!你们说的很对,就是保家卫国!保护我们的亲人,保卫我们的国家。”
李恪高亢的声音喊道。“所以,我们就要出兵云州歼灭我们敌人——突厥人!”
“但是,面对数十万的突厥骑兵,你们怕不怕?”
李恪问道。
但他的话音一落,黑衣卫鹰卫和狼卫那边的方正便传来了呼喊声,“不怕!不怕!”
“不怕!不怕!”
黑甲骑兵的血腥感染了所以的人,十多万大声吼道。
“好!本王要是就是你们这样的气势!”
李恪说道,“今天本王不想说太多,只想告诉你一句话,本王最喜欢的动物是狼,俗话说的好狼行千里吃肉,而今天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本王希望你们就是一群狼,可以吃掉突厥人的狼群!”
“大唐万岁!”
突然听到李恪的黑衣鹰卫和狼卫喊道。
“大唐万岁!”
十多万大军同时吼道。
李恪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士兵,又将目光转向身边的诸将,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出发!”
顷刻间,十多万大军开拔。
时间,过了很久很久,暮色中的云州城才从肃杀中陷入了沉默!
第二百八十八章 铁血苏烈
李恪大军开往幽州的官道上,天色已经进入了暮色之中,十万大军就像一条长蛇一样蜿蜒而行。行军主将李恪和一帮幽州将军们骑兵行走在大军的中央位置,四周分别由黑鹰卫和狼骑营护卫。
“我们还有多少时辰能够到达幽州?”
李恪严肃的问道。
“回殿下,以现在的行军速度,明天拂晓之前能够达到。”
陈其干脆的回答道。
“恩!你飞鸽传书告诉苏烈让他整顿兵马,我们的大军明天到达幽州城休息一上午,下午就出发去突利驻地,情况紧急不能耽搁。”
李恪表情严肃的说道。
“末将遵命!”
陈其回答,骑马消失在暮色中,留下铿锵的马蹄声。
等陈其的马蹄声彻底消失在夜色中,李恪这才对身边的孙贰朗和李孟尝说道,“你们对我们这次驰援突利有什么想法吗?我们的十万大军,突利是八万大军对阵颉利的十三万大军应该绰绰有余,只是想要全歼还是需要费点神不可。”
“殿下,即使我们和突利的大军多于颉利大军,但我们多半都是步兵,对方可全都是骑兵,想要打败他们容易,想要全歼,末将怕我们速度追不上他们啊!”
李孟尝小声的回答道。
“殿下,末将也同意李将军的说法,但末将认为即使我们的兵力比颉利大军多,但我们未必就能够一举击溃突厥十三万大军。毕竟在草原上步兵对阵骑兵就是一种舍长补短的打法,我们已经处在下风。”
孙贰朗说道比较直接,就像他的耿直的性格一样。但是,李恪对于他的回答也很满意,不由的点头道,“你们来两个人说的都对,本王也认为步兵对骑兵我们就已经很吃亏,就算我们取胜付出的代价恐怕也会很大。”
随即,李恪停顿了一下有询问身边的两人,“那你们的意思是我们该怎么办?”
“殿下,末将认为我们将步兵布置到敌人的两侧,集中兵力顶住他们两翼的攻击,而我们再集中优势骑兵突击他的中军位置,只要一举击溃他的中军,或者斩杀他们的主将,突厥大军就会不占而溃,等到这个时候我们再个个击破他们。”
李孟尝平静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李孟尝不愧是出自以前的秦王府,不愧是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的九先锋之一,他的战术眼光确实不错,就如他方才所说的这个办法真是李恪心中酝酿的策略。黑暗的夜色中看不到李恪脸上的表情,只能从他的声音中辨出他的喜悦之情,“孟尝,你倒是和本王想到一起了,本王在云州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看来让你当一个左营将军是有点屈才了啊。”
“殿下过奖了!”
李孟尝讪讪笑道,他以前在李绩手下的目的是奉李世民的命令起到牵制李绩的作用,所以那个时候他很低调,等到李恪调到并州之后他虽然不在起到什么牵制作用,但在还没有摸清李恪的态度之前一直收敛着自己。但经过长时间的跟李恪的接触,等他了解到李恪的为人和胸襟还有志向时,他变归顺了李恪,而心里就没有顾虑,今天在李恪询问他的时候他才会想出和李恪一样的策略。
见李恪对李孟尝欣赏不已,孙贰朗不妒忌李孟尝的才学,但他还是开口请命道,“末将请命,请殿下将击破敌人的中军交给末将,末将拿项上人头保证,保证完成任务将突厥左贤王付真人头取下来交给殿下。”
李恪见孙贰朗请命,同样心里高兴不已,孙贰朗虽说才战术方面不如李孟尝,但他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那就是冲杀和武力。所以,他才会跟自己请命要求当中军的主将。
人不是完人,肯定有自己优点同样也有缺点,但很多人都认不清自己和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而孙贰朗却不一样,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这才跟李恪请命要求当中路军将军,试想李恪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的将领怎么会不高兴呢?
“好!本王答应你,等到我们大军跟突厥对决时本王一定会让你率领鬼面骑充当中路主将。”
李恪朗声说道。
“末将领命!”
孙贰朗语气凝重的说道,没有因为李恪答应了他的要求就表现出喜悦之情,李恪对孙贰朗的表现更加的满意,他的沉稳说明他对这个任命的重视,同样说明他知道自己的表现会在整个战局中的作用有多大。
大军继续前行,这样的急行军确实让很多士兵的体力都吃不消,但还是在李恪的严厉要求在第二天早晨到达了幽州城。
李恪大军一到幽州城外就发现苏定方早已给大军做到早饭,李恪命令大军在城外扎营吃早饭,而他在苏定方和幽州一帮将领的陪同下走进了幽州的都督府。
在幽州都督府的大厅就坐,李恪发现幽州将领少了一半人,而且站在他面前都是一些岁数较少的参将,没有一个主将。李恪看到这一现象,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苏定方,苏定方知道李恪的意思,解下自己腰间的渊虹宝剑交给李恪,高声说道,“末将奉命接管幽州,有部分幽州主将胆敢违抗殿下的命令,末将已经将他们就地阵罚,还请殿下赎罪。”
李恪不由的吃惊,吃惊于苏定方的铁血手腕,幽州作为都督府的行辕,主将和副将不少,但从现在的状况看基本都被苏定方诛杀,李恪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多人。但是,这个结果正好说明了苏定方对自己的忠诚和信任,自己给他下达的命令他完成的很好,而且自己告诉他有责任自己会承担,他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话。
相同这点,李恪起身上前,扶起苏定方,爽朗一笑道,“定方不用多礼,你没有罪,战场抗命的人就该受到军法的处置。”
随即大声说道,“现在的幽州处备战时期,本王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不要给战事添麻烦,不然别怪本王不客气。”
说完,“铿锵”一声抽出渊虹宝剑“唰”的削去了桌子的一角。
“末将遵命!”
大厅中主将齐声喊道。
至此,通过苏定方的手段,对突厥的这场战争结束,幽州已经成了李恪的地盘。
因为,李恪不会让功劳成为别人的,他想给苏定方一个天大的功劳,想将苏定方扶上幽州都督的宝座。
而这就是李恪的手段,他不会放弃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扶植自己的势力,哪怕的战争也一样,为了皇位他可以冒险,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第二百八十九章 汉王和突利二汗
李恪到了幽州,停留的时间比较短,下午便开始调配兵马,将大军交给了苏定方,他自己只率领两千五百名黑衣卫鹰卫先一步出发出了幽州城。并且,李恪身边跟着突利使者,就是突利二汗的女儿阿史那云公主。所以,李恪的目的很明显,他就是想去突利的驻地。
北风呼啸,李恪和阿史那云两骑并行,两人都沉默不语,眼看快要到突利驻地时阿史那云不由的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殿下——”
“恩——公主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恪表现的很礼貌,说话也很客气。
“殿下——”
阿史那云似乎不习惯李恪刚才的回答,她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没想到三年不见,你会有今天这般的成就,我心里很高兴。”
“谢谢——”
李恪微微叹息道,自己能够到达今天的成就,他自己知道付出了多少,经历了多少,“你放心吧,我们一定能够打败颉利大军。”
李恪不知道要说什么,便将话题引到了战争方面。
“我相信你能做到,就像你这次给我的惊喜一样——”
阿史那云很向往的说道,“当年你就跟我说过喜欢狼,喜欢它的坚韧,喜欢他的执着。所以,你今天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肯定与你的坚韧和执着有关——”
阿史那云的话说道这里便不在言语,她也知道有些话点到即可,而李恪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很配合的保持了沉默。
而就这个时候,陈其突然出现在李恪身边回报道,“启禀殿下,还有十多里路就该到突利驻地,我们是否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
因为李恪身边有阿史那云,所以陈其的话说的很有水平,他的话虽然说是否保持眼前的这个速度,暗地里却是询问李恪快要到突利驻地了,是否需要做个防范的准备。李恪自然听得懂陈其的话,除了对陈其的表现给予肯定点头之外,同时又开口说道,“不需要了,军情紧急,就依照这个速递继续前进吧!”
“诺!”
陈其答应一声便骑马离开。
李恪又个阿史那云处在了沉默而又尴尬的处境当总,两骑并行,他从侧面能隐约的看到阿史那云眉间的一股担忧,虽然刚才她说相信自己能够帮助自己的父汗打败颉利,但身为女儿家的她始终还是担心,她担心的自己的父亲突利,更担心的是自己喜欢的男人李恪。
李恪将注视的目光移向前方,思绪又回到了往昔当中,他开始回忆自己出事突厥时跟阿史那云的第一次相遇,相识和相知,就那么短短的片刻,说了寥寥几句话,但在自己的记忆中两个人似乎就像认识了很多年,说了很多话一样。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队伍突然方面了速度,李恪发现不对,刚要询问,就见陈其快马赶到李恪身边,严肃的回禀道,“殿下,我们的前方出现了数量庞大的骑兵,是否准备战斗?”
“你能确定是颉利的骑兵吗?”
李恪询问道。
“不能确定!”
陈其回道。
“命令队伍停住前进——你随本王前去看看!”
李恪话音一落,又对身边的阿史那云道,“你就留在中军的位置,这里比较安全。”
阿史那云听到李恪关切的话,心里一热,再看到消失在自己眼前的黑衣男子,她没有听李恪的话,拍马跟上了李恪的步伐。
李恪和陈其两人来到队伍的最前面就发现前方出现了一条横向的黑线,目测人数大概在五千到一万之间。而就在李恪举目观望的时候,阿史那云也骑马赶到了他的身边。
“你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难道不知道很危险吗?”
李恪见到阿史那云,不由的责备的说道。
“殿下,我只是想帮你分辨一下前面出现的是否是颉利的骑兵——”
阿史那云对李恪的责备不怒心里反而很喜欢,这样的责备不就是说明他在意自己吗。
随即她又开口道,“也许是父王知道你要来我们阿史那部驻地,所以,他特意派兵前来接应你也不是没有可能。”
“恩!”
李恪点头表示同意,但他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很小,现在的突利正跟颉利的十三万大军对持,整个左贤王伏真和执失思力对峙,他现在已经分身乏术,那有什么精力能够分出时间来接应自己呢?
但是,李恪的判断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眼前的骑兵还真是突利派人来迎接自己的队伍。就在李恪跟阿史那云说话之际,黑线中出现了一骑快马,快速的跑到了李恪身前三百米处,高声喊道,“前方可是汉王殿下,我们是突利二汗的骑兵,特来此处迎接殿下。”
骑士的话音一落,阿史那云就听出了对方的声音,确实是突利身边的亲卫队长,便跟李恪说是真的,李恪得到阿史那云的肯定,便骑马上前,而等到他上前之际,对面的队伍中也出现数十骑。还没有等两方相遇,阿史那云便一声“父汗——”
奔出了李恪的队伍。就见阿史那云跟眼前的一个一身戎装的男子说话,李恪细细大量一番,还真发现他就是突利,突厥人的二汗。
突利也同样发现了李恪,两人同时上前。
“恪,见过突利二汗!”
李恪施礼道。
“汉王殿下客气了!”
突利脸色不是很好,但语气还是很和蔼的说道,“殿下能够亲自到我阿史那部来助阵,我突利感到很高兴!殿下——请!”
“突利二汗请!”
李恪也回道。
两方的队伍又开始前行,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突利的驻地,下马走进突利的王帐,发现帐内众人早已等候多时了,对于自己的到来所以突利的部下都感到很高兴。李恪在突利的引荐下就坐,两人知道军情紧急,便不在闲话,直接开始商议军情。
突利问道,“我们跟颉利执失思力的三万大军交战数场,双方互有胜负,但我们的伤亡要你他们惨重。而且,伏真的十万大军在后面压阵,一直没有动过,本汗也不敢派出大军倾巢而出,战局就僵持到现在这种情况了,不知道汉王殿下有何对策?”
李恪微微一笑道,“对策不是没有,只是不知道二汗可否有魄力呢?”
“魄力?”
突利不解道,“请殿下明言!”
“相比二汗也知道,执失思力的三万骑兵是颉利身边的精锐,他们要是一对一的跟二汗的骑兵相遇,你们的胜算不是很大。而伏真的大军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想用执失思力是三万骑兵消耗二汗的兵马,等到你们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的时候,他再一举击溃你们,而你们有摄于他十万大军的压力不敢派出太多的兵马迎战执失思力,所以战局才僵持到现在的地步。”
李恪分析道,“可是,现在你们的处境正是伏真所希望看到的,若想引出伏真这条大鱼,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掉执失思力,这是需要代价的。”
李恪的话说道这里,突利依然明白了李恪的意思,他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二百九十章 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突利在静静的思考的时候大帐中显得很安静,不光是李恪没有打扰他,就是突利的几个最为忠诚的部下也是一脸的萧然,李恪用目光扫视了一圈大帐中突厥的几个最为忠诚的部下,最后将目光定格在了大帐末位的一个身材高大结束,眼睛犀利的中年男子身上,李恪知道突利是阿史那部有一员勇将,想必就是眼前的这位吧!而他现在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位将领。
半晌,突利终于权衡了利弊之后心里有了答案,他此时的目光锐利,说话是语气中露出淡淡的威严之态,“只要能够让阿史那部度过这次危机,殿下需要什么请明言,只要我突利做到的就绝不推辞。”
“突利二汗严重了,本王也没有对阿史那部有过多的要求。”
李恪语气平静的说道,“只要一员勇将,一万精骑足也。”
“一员勇将,一万精骑?”
这次轮到突利惊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李恪的要求这么简单。
“当然啦,除此之外大唐要跟伏真和执失思力的骑兵交战时二汗也要参战,可不能袖手旁观啊!”
李恪淡淡的笑道。
突利还想问李恪其中的原因,但见李恪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再想想大唐皇帝能够将救援自己的任务交给眼前这个王爷,能将大唐十数万的大军交给眼前的青年,这就说明眼前这个年轻是皇子肯定有过人之处。
想通了这一点,突利也不犹豫,爽快的答应道,“既然殿下这么说,那帐中诸将都是本汗的心腹部下,你要的勇将就从他们当中挑选吧。至于一万精骑,等你选完将领,我会吩咐他到部落去选拔。”
“好,那本王就现在这里谢过二汗了。”
李恪也不骄傲,谦虚的给突利施了一礼,也不等突利而给回礼,就将目光定格在了扎德勒身上。
突利见会意,上前大声说道,“扎德勒——”
“禀报二汗,末将在!”
被李恪目光定格的大汉出身回道。
“汉王殿下眼光果然不凡,尽能一眼就选中我阿史那部的勇士扎德勒,确实令本汗佩服啊!”
突利这句话不是恭维李恪,而是实心实意的夸奖。一个英明的主帅是否能够取得战场上的胜利跟他是否能够任命合格的将领有关系,而李恪能够一眼就选中扎德勒,突利确实吃惊于李恪的识人之能。
随即,突利又道,“扎德勒,刚才本汗跟汉王殿下所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吧,从今天起你就是汉王殿下的部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