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一个到太极殿的是尚书左仆射萧瑀,他跟以前一样,即使没有了封德彝这个右仆射,他也是最后一个才到太极殿前的人。

尚书左仆射萧瑀一到,所有朝臣便不再窃窃私语,大家按部就班的站成了文武两排。尚书仆射,那可是实至名归的宰相,是皇帝之下大唐最位高权重的人,大臣自然不敢逆了萧瑀的虎须。

“皇上驾到——”

李恪刚跟随众臣按部就班的站定,就听见了王德细长的声音。然后,数百名千牛卫护驾,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杨妃、贵妃韦氏、淑妃杨氏、德妃阴氏、德妃燕氏、贤妃郑氏等人在数十名宫女和太监的陪护下来到了太极殿。

李世民和众位贵妃走进了太极殿,王德的声音又传了出来,“众臣入殿朝贺!”

王德的声音一落,李恪和朝臣跟随萧瑀和长孙无忌两人走进了太极殿。

李世民设宴款待群臣是真的,只是现在还不是设宴的时候,现在要进行的是朝臣的朝贺,说白了就是李世民要讲话,然后是所有的大臣献上自己的贺礼。这个程序结束之后,还要接受外国使臣代表本国的朝贺及他们送上的贺礼。这一繁琐的礼节结束之后,众人要移居到太庙祭天祭祖,回来之后宴席才会开始。

因此,李恪只能忍着折磨像一尊泥人一样杵在太极殿,在这沉长的礼节中忍受着煎熬。

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国使团

在庆典时的贺礼,宗室的皇子们,朝中的大臣和各国使者所呈上的皆是一份礼单,不会真的将自己的贺礼搬到大殿上来,因此这个仪式占用的时间不是很长,让李恪心里松了一口气。只是在各国使者献礼祝贺的时候,王德口中念出的四国使团让他非常惊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祝贺李治满月的四国分别是,高丽、吐谷浑、扶桑、西突厥。

西突厥这次远到长安来给李治庆贺满月,李恪倒是不觉得奇怪,他们的可汗年前就向李世民提出过迎娶公主,保持两国和平的愿望。只是当时的聘礼被东突厥颉利可汗的血狼卫所劫,东西突厥一时陈兵边境,气氛紧张到现在都没有缓和。因此,他们这次再次出使大唐,出席李治的满月庆贺算是一种诚意的表现。

只是高丽、吐谷浑和扶桑三个国家在这个时候都派出自己的使者来到长安,其目的不是庆贺李治满月这么简单,李恪思量了半天终觉得他们三国这个时候到长安肯定另有所图。至于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睹呢,李恪自己也是昨天傍晚刚到的长安,不了解三国使团的具体情况,他自己一时半刻也搞不清楚。

“三哥——三哥你在想什么?该走啦!”

就在李恪发愣的时候李泰拉了一下李恪的袍袖,李恪猛然回过神来,发现朝臣们陆续向殿外退出,李泰站在李恪的身后,发现了李恪的出神,方才拉了他一把。

“噢——没事!”

李恪抱歉的对李泰道,“多谢四弟提醒,为兄感激不尽。”

李泰边走边对李恪道,“三哥说的这话就不对了,都是自家兄弟还说这样客气的话,太见外啦!”

“额,对,是为兄不是!”

李恪低声的跟李泰说道,刚才是使团献礼,两国外交上沉长的礼仪让李恪憋得慌,现在有机会说话,他自然跟李泰开始扯些闲话,免得到了太庙祭奠的时候又要憋着不说话。而他跟李泰聊天的原因就是想从李泰的口中得知高丽、扶桑和土谷浑三国使团的一些情况。他知道李泰作为留京的皇子,时常要进宫接受李世民的考教,他对于这三个国家的使团肯定有一些了解。

众人出了太极殿,李世民的车架在前,后面陆续跟上的是嫔妃们的车架一路向太庙而去,只是李恪和李泰作为宗室皇亲,脱离了大臣阵营,跟宗室亲贵行走在一起。期间,李恪注意到了他身边不远处的齐王李佑,李佑的脸色依旧阴沉,跟在宗室亲贵们的阵营中他一副我不想说话的样子,让大家都主动的跟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李恪对李佑没什么好感,自然也不会搭理他,他继续向李泰问道,“四弟可曾知道今晚四国使团的事情?”

“三哥说的是今天在大殿上献上贺礼的高丽、吐谷浑、扶桑、西突厥?”

李泰没有弄明白李恪话中的四国使团,他便确定道。

“对,为兄就是想问问他们的情况。”

李恪继续说道。

“难道三哥发现了什么不妥之处?”

李泰不愧为李世民欣赏的智商强大的儿子,他从李恪一句话中就敏锐的捕捉到了李恪向他询问四国使团的目的。

“没有,四弟多虑了。”

李恪自己也只是猜测,不能确定他们是否有什么目的,只能装作什么都不明白的说道,“刚才在大殿上报上贺礼的时候为兄只是很好奇才会问问而已,你也知道为兄昨晚才回到长安,对长安城最近发生的事情都有些好奇。”

“噢。”

李恪这么解释便打消了李泰的疑虑,他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西突厥因为去年跟父皇求娶公主一事一直悬而未决,因此他们上次的使者一直都居住在长安,这次父皇要为皇弟雉奴庆贺满月,他们将消息传到西突厥,得到了西突厥可汗的命令才会来给雉奴庆贺。至于,扶桑国的使团,他们五月份就已经到了长安,此行的目的是向父皇恳请能够派遣他们国家的亲贵子弟到我们大唐学习。听他们使者的意思,他们对我大唐繁荣和昌盛极为推崇,因此,想向我们大唐派遣的使者、学子学习我们大唐的生产技术、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建筑技巧和生活习俗等。”

李泰说到这里,稍微顿停了片刻,见李恪听的认真,继续说道,“他们的使者团主要成员有两男一女,男的分别叫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好像是他们摄政虾夷心腹家臣,而女的好像是扶桑公主,听说是扶桑皇帝舒明的妹妹,叫盛田理惠子。”

“恩!”

李恪点头道,“看来小日本还真会学习啊!”

“三哥,什么叫小日本?”

李泰听不出李恪话中小日本的含义,奇怪的向李恪问道。

“噢——没什么,只是为兄给他们起的名字而已。”

李恪搪塞道,他可不敢告诉李泰,经过一千多年之后有个无耻的名族就叫日本。

“噢,三哥起的名字真有意思啊,恩,叫小日本也不错啊!”

李泰笑道,然后看了李恪一眼,见他还在等待他的下文,他继续说道,“吐谷浑的使者青雀也不清楚,他们是七月初十那天来到的长安,说是来庆贺大唐皇子的满月,只是一直还没有正式的面见父皇,他们这次的使者是吐谷浑可汗的王子慕容顺和他的王叔。至于高丽,他们此行的目的好像是向大唐购买兵器和盔甲的,只是他们到长安的日子也是七月初十,同样还没有正式的面见父皇,因此,具体事情青雀也不太清楚。”

李泰见李恪好奇,就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四国使团的事情跟李恪详细了说了一遍。李恪听完李泰的诉说,心里惊讶不已,历史上没有记载四国使团庆贺李治满月的事情啊!扶桑的遣唐使提前了两年倒是不难解释,只是不请自到的吐谷浑和高丽又怎么解释呢?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偶然吗?

但是,李恪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李泰告诉他的情报,他们一行大队人马已经到了太庙。李世民和众位嫔妃下了车架,李世民在王德搀扶下上了祭台。

在太庙的祭天祭祖礼仪沉长而复杂,李恪无心欣赏这些让他昏昏欲睡的礼仪,开始思考在头脑里搜寻关于扶桑、吐谷浑和高丽三国现在的政局。日本遣唐使犬上三田耜,李恪在李世民的书房中的书籍中看到他的记录,他好像在隋大业十年、十一年两次被派遣到隋,是日本最早派遣到中国的使者。至于其他的关于日本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执政李恪一点都不清楚。而高丽和吐谷浑,李恪最近一直关注突厥的动向,根本就没时间考虑他们,因此对他们了解也很少。

半天,李恪终于放弃了苦思冥想,因为,对这三个国家,他还真是对他们知之甚少!

在李恪苦苦思索的这段时间里,李世民也完成了祭天祭祖,然后车架又继续原路返回来到了太极殿。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等因为劳累在太极殿的偏殿里要休息片刻才能参加宴会,而朝臣们在这段时间内又不能离开,只能相互找自己熟悉的人聊天,等待宴会的开始。

李恪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结交群臣的机会,像李靖、李道宗、房玄龄、魏征都是他想结交的人。只是,他刚要上前跟几人打招呼,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女声在他身后喊道,“三哥——三哥,你怎么不来看看敬儿,敬儿好想你啊!”

“三哥,蓉儿也好像念你啊!”

另一个女声也跟着叫道。

李恪转身,发现他的身后站着一男三女四个半大的孩子,男孩不是自己的弟弟李愔又是谁呢,而三个女孩中有两个是自己的妹妹,分别是高阳公主李蓉和清河公主李敬,只是另一个小女孩李恪却不认识。

“李愔见过三哥!”

李愔不像李蓉和李敬,他今年已经十三岁,懂事了很多,见了李恪自然知道给兄长行礼。

李蓉比李敬岁数要大,她看到李恪对她身边的女孩很疑惑,便介绍道,“三哥,你不知道她是谁吗?她可是雪雁妹妹,是任城王王叔的女儿,是你结拜兄弟李宗的亲妹妹啊。”

“李雪雁?”

李恪惊道,没有想到自己眼前这个只有六岁的小丫头竟然会是鼎鼎大名的文成公主李雪雁。

“雪雁见过三哥!”

李雪雁虽然只有六岁,可是生在帝王宗室之家的女子对于礼仪方面很精通,急忙给李恪施礼道。

“雪雁妹妹不要多礼,你跟蓉儿和敬儿一样,以后不用给我行这个大礼。”

李恪对李雪雁说道,然后才对身边的李愔严厉的斥责道,“六弟,你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母妃的话都不听了,怎么能私自将两个妹妹带到这里来了呢,难道不怕母妃担心吗?”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三方汇合

李恪责备李愔,李愔还没有说话,而他身旁的李蓉却撒娇似的拉着李恪的袖子说道,“三哥,你不要怪六哥好吗?是蓉儿因为好久没有见三哥心里很想念你,因此,昨晚听母妃说你已经回到了长安,而今天上午一直没有时间来看你,因此才会在这个时间央求六哥带蓉儿来看三哥的。”

李恪看了一眼已经亭亭玉立的小美人一般的高阳公主李蓉,摸了摸她的头,轻声笑道,“为兄就知道是你这个捣蛋鬼出的注意,不然六弟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李恪这么说是因为他现在所在的太极殿侧殿里不是朝中大臣,就是四国使者,李蓉岁数虽然还小,但已经出落的就像一个含苞待放的少女,美丽中透露着高贵,而作为公主的她怎么能够四处跑呢?因此,他才会说李愔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六弟,你带她们三个先到母妃那里去,宴会结束后为兄再去千秋殿跟母妃请安。”

李恪对李愔严肃的说道,他不指望自己的这个弟弟能够在自己今后的争储中给自己多大的帮助,只要他能够不像历史上那样顽劣不堪就行。

“三哥,我们不回去,敬儿还有很多话要跟你说呢。”

清河公主李敬拉住李恪的手撒娇道。

“敬儿和蓉儿乖,要听三哥的话,你们跟你六哥先去母妃那里,等宴会结束三哥就去母妃的寝宫给你们讲故事好不?”

李恪对李蓉和李敬很宠爱,只能用这个哄骗方式。

“恩,蓉儿听三哥的话,现在就跟六哥回去。”

李蓉乖巧的说道。

“敬儿也听三哥的话,现在就跟六哥回去。”

李敬也乖巧的说道。

等李愔带着李蓉、李敬和李雪雁离开,李恪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心里发誓自己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两个妹妹,不让她们再像历史上那样婚姻上出现悲剧。

“噢——这不是大唐的汉王殿下吗?”

就在李恪出神之际,他身边一个妩媚温软的声音问候道,“扶桑副使盛田理惠子见过大唐汉王殿下!”

李恪被这声问候打断思绪,将目光转向了眼前说话的女子。不得不说,扶桑公主确实有些姿色,身材娇小的她如同大唐江南的女子多了几分婉约,娇美的容颜透露着一股青春的气息,只是日本人天生的放荡心性让眼前的扶桑公主眉宇多了一份狐媚,这让李恪有些反感。

“阁下就是扶桑盛田公主?”

李恪已经在李泰的口中得知了扶桑公主情况,而此时他依然故作惊讶的问道。

“小女子正是扶桑的公主,只是不是盛田公主,而是樱露公主。”

扶桑公主用汉语说道,对于她会汉话,李恪一点都不吃惊。隋朝的时候日本就已经遣使犬上三田耜两次,因此他们为这次遣唐使刻意学会汉语不足为奇。就像当年的辫子王朝为了能够拉拢洋人,国内的大臣可以学鸟语献媚不足为奇一样。

“噢——扶桑小国,本王倒是不知道你们的礼仪,还请公主恕罪!”

李恪话语中露出了一丝不屑。

李恪话语中的不屑扶桑公主自然听得明白,只是她依旧和颜悦色的说道,“扶桑小国确实和大唐礼仪之邦不能比拟的,因此我们扶桑才会不远万里来到大唐学习大唐的文化知识。今后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还请汉王殿下能够指点!”

“恩——”

李恪还没有说话,就听见有人说道,“大唐汉王殿下仁爱传播天下,岂能是那种敝帚自珍的人?樱露公主你也太不懂礼貌了,怎么能跟汉王殿下这样说话呢?”

话音刚落,李恪就见两个穿着日本和服的男人向他走来,他自然知道两人就是李泰所说的扶桑的另外两个使者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并且,李恪敢肯定刚才这句话就是犬上三田耜说的,这个日本人已经两次遣隋,他对唐文化肯定相当的熟悉,能说出敝帚自珍这个成语肯定不足为奇,而且能够说出这么以退为进的话的人除了这个两次遣隋犬上三田耜之外,李恪还真想不出扶桑还有谁能说得出。

“两位是?”

李恪依旧故作惊讶的问道。通过刚才的对话,他可以看出两人跟扶桑公主有些不合。

“扶桑使者犬上三田耜、药师惠日,见过大唐汉王殿下!”

两人同时给李恪大鞠躬,行大礼。

“原来是扶桑的两位使者,请起!”

李恪淡淡的道,语气中明显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只是两个扶桑人脸皮比较厚,根本就不在意李恪言语中的怒意跟李恪详谈起来。而一旁的扶桑公主见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两人跟李恪开始交谈,她便变得乖巧起来,沉默不语的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恭谨的站在一旁。

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作为出使大唐的使节,对于汉话自然很精通,能够跟李恪自由的交谈,李恪虽然很烦两人,但出于大唐对使节的礼貌,他也只能耐心的听两人的诉说。

“恩——这不是大唐的汉王殿下吗?能够在这里见到你真是三生有幸啊!”

就在犬上三田耜和药师惠日不厌其烦的跟李恪诉说他们这次来的目的时,李恪就看见两个穿着草原游牧民族服饰的一老一少,和穿着跟大唐不一样的丝绸服饰的两个中年人,打断了他们的说话。

“你们——”

李恪礼貌的问道,只是他还没有将话说完,身穿丝绸服饰的两个中年人便对他施礼道,“高丽使者高寿延、李思齐见过汉王殿下!”

“原来是高丽使者,两位不必多礼!”

李恪阻止两人道。

“吐谷浑使者左贤王伏真,王子慕容顺见过大唐汉王殿下!”

两人右手抱怀对李恪行礼道。

“王子和左贤王不用多礼!”

李恪说道。

三国的使者碰到了一起,他们在给李恪行过礼之后便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李恪更乐意看到他们三方的窘态,因此他也开始沉默。然而,正在这个时候大殿的钟声敲响,表示宴会就要开始。

李恪随即道,“宴会即将开始,诸位请随本王一同赴宴!”

“多谢殿下!”

“殿下请!”

诸人客气一番跟在李恪的身后来到太极殿,众人随李恪走进了大殿,早有宫女在门口等待,看到李恪,她们先给李恪施礼,然后将三国的使者引领到了给他们安排的位置上,而李恪也随即回到给他安排的宗室皇亲们的位置当中。

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子和公主

太极殿的宴会位置李世民在正北的位置,他的两边往下一排是嫔妃们的坐席,然后在嫔妃们往下次一排席位是宗室皇亲们的位置。而使节团的位置在大殿左边的第一排的位置,依次是西突厥、吐谷浑、高丽和扶桑,然后右边才是大唐的阁部大员的座位,剩下的朝臣大臣只能坐在大殿的左右第二排的位置。

“皇上驾到!”

王德细长的声音让太极殿的吵杂声消失殆尽,而李世民就在这个时候,在长孙皇后、杨妃、德妃,淑妃等嫔妃们的陪同下来到了太极殿。

李世民和众嫔妃坐定,李恪和众臣一同起身给李世民行礼,高呼万岁。李世民大袖一挥,说了声众爱卿免礼。然后是四国使节再次上前给李世民行礼,李世民同样的让他们免礼就坐。

四国使节坐定,李世民便开始了他的饭前的讲话,作为马上帝王的他现在才三十出头,可谓年富力强,因此,他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诸位爱卿,大唐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两年,如今,百姓的生活开始变得富裕,整个大唐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朕能在这个时候得子雉奴心里感到很高兴。因此,今天在太极殿设宴以待群臣,希望能够与民同乐!”

“皇上万岁!大唐万岁!”

众人同时面对李世民拱手喊道。

“恩。”

李世民今天很高兴,很享受这样的高呼,“宴会就开始吧?”

他幸福的看了一眼身边的长孙皇后说道。

“恩。”

长孙皇后微微点头,表示宴会可以开始。

钟鼓声响起,大殿里演奏的大唐国乐,由铙、钹、钟、磬、琵琶等演奏出的战场厮杀,悲壮慷慨的声音十分悦耳动听,李恪沉浸在这代表着大唐尚武精神的音乐中慢慢的品味着杯中的美酒,心里不由的想起了一首让他读起来就慷激昂的大作《男儿行》而李恪和众臣先是给李世民连续敬了三杯酒,然后李承乾率领宗室子弟又是给李世民敬酒,李世民心情极好,连饮六杯而面不改色。四国使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讨好李世民的时刻,他们也连连给李世民敬酒,而李世民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像先前的六杯酒那样喝的很干。只是,他的举动放在任何人眼里都不为过,看到吐谷浑王子慕容顺眼里却是对他的侮辱。因此,正在众人饮酒正酣的时候,突然大殿里传出了吐谷浑王子慕容顺的声音,“启禀大唐皇帝,我吐谷浑慕容顺有话要对你说。”

慕容顺走出自己的座位,面对着李世民傲慢的说道。

“不知道慕容王子有何事要跟朕说?”

李世民虽然对眼前慕容顺极为不满,但他掩饰了自己不悦的表情,面露微笑的说道。

“小王听说西突厥可汗曾向大唐皇帝提亲想迎娶了大唐公主以示两国能够和平相处,不知道大唐皇上是否有这回事呢?”

慕容顺极其嚣张的问道。

“大胆慕容顺敢对皇上如此无礼,还不快跪地请罪!”

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看到慕容顺的嚣张态度,怒斥道。

“小王有何罪之有?只是向大唐皇上询问是否有这样的一回事吗?”

慕容顺继续问道。

“此事我大唐还在斟酌期间,朕一时难以给你肯定的答复,不过西突厥可汗向朕提亲以示两国和平相处之事属实。”

李世民极力的压制了自己内心的怒气说道。

“既然大唐皇上如此说,那小王今天也想跟贵国提亲求娶公主以示我吐谷浑和大唐能够和平相处。”

慕容顺笑道,“不知道皇上可否答应呢?”

慕容顺这话一出口,大殿中顿时静的可怕,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当着李世民的面求娶公主并威胁他。李世民愤怒到了极点,作为戎马半生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的他,今天被慕容顺激怒,第一次露出了一股他在战场时才能表现出的杀意。

慕容顺被李世民盯的心里有些发寒,不过他没有继续注视李世民的目光,而是将眼光扫向了宗室中的太子李承乾,看到李承乾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他顿时找回了一份自信,心中有了定计,然后他再想到吐谷浑强大的骑兵,深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不知道小王的提议大唐的太子殿下有何意见呢?”

李恪从慕容顺给李世民敬酒时就注意到了他,慕容顺的眼睛一直在宗室女眷中之中徘徊,他就猜想慕容顺肯定有求娶公主的意思,只是李恪没有想到他会嚣张到当面威胁李世民。此时,他再看到慕容顺将目标转移到了李承乾身上,不由的有些佩服他的谋略,觉得他当面跟李世民求娶公主并不是什么鲁莽行为,肯定是有意为之,他是想利用这样一种场合用逼迫方式迫使李世民同意他的要求。他知道西突厥可汗也想迎接大唐公主,而他在这个时候当着李世民的面再将迎接公主的要求提出来就等于给西突厥求娶公主增加了砝码,他认定西突厥一定会支持,因为李世民只要答应他吐谷浑就一定不会拒绝西突厥。还有一个能让他这么大胆的原因就是,以大唐现在的兵力对付突厥已经很吃紧,他肯定李世民绝对不会在这时候杀他,就是他求娶公主被拒绝,他也会毫发无损。而他对李承乾询问是迫于李世民所发出的杀机而做出了转移视线而已,因为他看到了李承乾懦弱的一面。

李承乾心里一惊,他没有想到慕容顺会询问他,他本想回答慕容顺这个问题由父皇说了算,他自己作为儿子要听父皇的,但是看到慕容顺眼中的挑衅,他突然改口道,“不知道王子想迎娶哪位公主呢?”

李承乾的话音一落,李世民脸色微变,他没有想到李承乾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不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而李承乾被李世民这淡淡的目光惊醒,便知道说错了话,但现在改口也已来不及,只能低头不语。长孙皇后和众臣都没有想到李承乾会这么回答,特别是长孙皇后,她在李承乾说完这句李世民看他的目光中看到了一抹杀机,她不由的心里一突,只是作为女人,她知道自己不能干预朝政,只能担心的看着李承乾。

慕容顺知道自己的奸计得逞,刚要说话就被长孙无忌抢先一步,“太子殿下的意思说大唐公主年纪都很小,王子现在迎娶的话不是时候。”

慕容顺被长孙无忌抢先一步失了先机,现在长孙无忌又这么一说,话中明显就是推脱之意,他不怒反笑,“尚书仆射多虑了,小王也没有说现在就迎娶公主,只是向皇上求亲,然后在诸位公主中挑选一位,等到公主出嫁的年纪再行迎娶也不迟。”

慕容顺这句话说的很艺术,他抓住了长孙无忌话中的漏洞,并没有反对长孙无忌的话,而是顺着他的意思说现在不迎娶,等到公主岁数到了再迎娶。他的这句话无疑就是向大家表明了大唐已经答应了他的要求,只是因为公主岁数小不能出嫁,大唐的意思是等到公主岁数到了出嫁的时候让我再迎娶。

确实,慕容顺的一席话让长孙无忌都难以反驳,而大殿中诸位则更加恼怒慕容顺的蛮横,只是出于在李世民的面前不好咒骂而已。

李世民脸色不悦,他没有说话,他要是反对的话肯定会让慕容顺说大唐没有信誉出尔反尔,还有就是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的话已经等于答应了慕容顺的要求,他要是再反对就等于在群臣面前打了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一个耳光。不但如此,他要是真反对会影响到李承乾在群臣中的地位,会让李承乾太子的威望从此在群臣中一落千丈。因此,他虽然气愤,他虽然不甘,但也只能选择了沉默。

慕容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见李世民没有说话,就知道他不会反对自己,这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陷,他对李世民施礼道,“既然皇上不反对太子和尚书仆射的决定,那小王现在就在座的诸位公主中选一位吐谷浑未来的王妃吧!”

慕容顺说完,便肆无忌惮的将目光投向宗室女眷的位置,而他目光搜寻公主的时候,李恪注意到了杨妃紧张的神情。李恪刚开始对杨妃的紧张有些不解,随即便明白了,因为在所有的公主中没有出嫁的岁数最大的只有高阳公主李蓉,而且李蓉在气质和容貌上都像杨妃,绝对是大唐最漂亮的公主。因此,杨妃怕的是慕容顺会选上李蓉。

而正如杨妃所料,慕容顺的目光盯在了高阳公主李蓉身上。杨妃看到这一幕,脸上不由的露出了痛苦的神情,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让她嫁到吐谷浑去那比让她死更加难过,可是现在慕容顺选上了你,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你生在帝王之家了呢!

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想单挑

而李蓉在慕容顺注视自己的时候同样的心头一紧,慕容顺色迷迷的盯着自己看的时候,她就知道逃不脱生在帝王之家的女子没有爱情的宿命。但是,她心中突然又生出了一丝希望之光,因为她看到了对面的李恪,她不由的将目光移向李恪。

李恪见慕容顺目光盯在高阳公主李蓉的脸上时就知道他已经选定了她,李恪本不想管这件事情,毕竟是李承乾惹出的祸,他没有必要为李承乾擦屁股。可是,慕容顺选中的是李蓉,是他李恪的亲妹妹,他不能不管。再看到李蓉一脸痛苦的看着自己,他心里就决定这件事情他绝对不想袖手旁观。

“慕容顺王子,你选好了吗?”

李恪抢在慕容顺前面开口问道,同时他向李世民施礼,慢慢的走过大殿来到了慕容顺面前。

慕容顺对于李恪的事迹不陌生,面对颉利侃侃而谈,千里奔袭弯弓射大雕,最近又在长安听闻了三百铁骑全歼了一千血狼卫的战绩。虽然,百姓们夸大了李恪的战绩,慕容顺也不会相信李恪会用三百铁骑全歼颉利一千血狼卫。但是,毕竟是人的名,树的影,能够被长安百姓争相传颂的人,他同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这一影响,因此在面对李恪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丝慌乱。

“多谢大唐汉王殿下的关心,小王已经挑选好了公主。”

慕容顺有些紧张的说道,他眼前的李恪虽然一脸的笑容,可是他对李恪的笑感到很不舒服。

李世民看到大殿上这一幕,脸上的怒容消散了不少,他眼中对李恪露出了期待的神情。而这一幕正好被李佑注意到,他看到李世民对李恪一脸的欣赏,脸色阴沉的看着李恪。同样,李佑看李恪的这么一幕被扶桑公主看在了眼里。

“本王想知道王子挑选的是哪位公主呢?王子可否指给本王看呢?”

李恪语气和蔼的说道。

高阳公主在李恪开口说话的时候,心里的痛苦一扫而光,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在她的心里自己的三哥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有他在她什么都不用担心。

慕容顺刚想要将高阳公主李蓉指给李恪,可是当他再次看到李蓉的时候,他的眼前有些恍惚。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