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

而这个时候朱童也长刀向钱宁砍来,钱宁躲过朱童的长刀,看到破绽,将身边朝他砍来的一个鹰卫踢倒在了地上。正当钱宁要上前再给鹰卫一刀的时候,朱童的长刀又朝他的后背砍来。钱宁只能舍弃鹰卫,转身护住后背。而鹰卫倒地之后,立刻翻身而起,又加入了战团。朱童越打越心惊,他没有想到十多个人围攻钱宁,对方竟然毫发不伤。他是知道的,鹰卫可是陈其亲手训练出来的,刀法也是陈其所授。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并且大家经常训练,彼此配合都很默契。所以,壹加壹肯定是大于二,十多人合击一个人其实力更加可怕。

而钱宁也是吃惊不小,眼前的黑衣武士比之李世民的“唐”不逞多让,他刚才试探性的问他们是谁的部下就是想查清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头,结果朱童的话语中还是透露出他们不是李世民的暗卫。所以,他才打算伺机而动,将他们斩杀。只是没有想到,对方虽然不是“唐”但实力会如此强悍,各各都出手狠辣,以命相搏,他自己也知道如此下去吃亏的还是自己。所以,只能采取别种办法。主意已定,钱宁突然一挣,猛将众人击退,一个闪身躲进了屋里。

朱童毫不犹豫,只身跟了进来。可是,进屋了的钱宁却突然消失了一般,让朱童找了半天也没见他的人影。

鹰卫们又将这个屋子翻了一遍,在没有找到钱宁和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只有退出了小院。

鹰卫们走出小院,半晌,钱宁才突然冲梁上飞了下来。他走到院中,看到院子的大门已经关闭,这才放心的回到屋里。

照刚才的试探,他知道对方不是李世民的暗卫,除此之外也就只有李恪的护卫了。知道了这点,他就放心了很多。毕竟李恪的护卫有限,权利不大,根本没法跟李世民的“唐”比拟。由此可见,李世民还没有发现自己,如果李恪不声张,自己也可以黯然身退。

不过想到刚才黑衣武士的实力,他心里也为李恪能拥有这个护卫而感到吃惊,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果然有点手段,光手下这几个人就不是一般人可以训练出来的。但是,越是精锐之师,训练强度就越大,对人员的要求就越严格。所以,钱宁也觉得李恪没有多少这样的护卫,很有可能就这么十几人而已。

天下所有的对手,在你最注意对方的时候,最在意对方实力的时候,往往最忽略的就是对手潜在的实力。所以,钱宁刚才的思量终于在晚上得到了结果。因为,在他出城的时候遇到了李恪鹰卫的阻杀。因为,他对鹰卫实力的错误估计,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第七十六章 血战到底(二)

再说朱童出了小院,并没有将所有的鹰卫都带走,而是将他们埋伏在小院的附近。因为,钱宁在躲进小屋之后突然消失,让他查不到任何的线索,也没有找到另外的出口。所以,他觉得钱宁还在小院,只是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而已。而他刚才跟自己交手只不过在试探自己,看自己这方的实力。

并且,他躲进屋里,突然间消失,目的就是让自己以为他逃出了小院,已经出了城。如此,他晚上才能安全的出城。朱童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朱童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朱童了,如此雕虫小技也能瞒得过我?嘿嘿,钱宁你也太小看汉王府了吧!”

他在布置完任务之后,并没有回府,而是去跟王中长等人汇合。因为,钱宁是一只鱼,而且是大鱼,他们已经布好了网,等的就是这条鱼自动入网。

回到府中时,天色已接近傍晚。李恪和马周、刘仁轨、苏定方、许敬宗还有陈其等人在前厅一边喝茶,一边叙说着比赛的结果。因为,长安赛的顺利完成,让大家心里舒服了很多。此时,在谈论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不再显得那么忧心,都是一脸的喜色。

就听见马周说道,“长安赛举办的很成功,很受皇上的赞赏,不知殿下觉得蹴鞠寺接来下该如何行事啊?”

李恪没有想到马周突然会问这个问题,不过也很欣赏马周这种工作狂,“蹴鞠比赛已经传播到了长安,不出几月就可以传播到整个大唐。所以,蹴鞠寺也不用再做什么宣传,眼下最主要的就是建好球馆,以备明年举办的大唐联赛。”

“还有,蹴鞠专业人员的培训也要抓紧,通过这次的比赛,各大世家和富户已经看出专业的蹴鞠人才对蹴鞠队的重要性。所以,蹴鞠队的教练员和各道各州所需的裁判也不会少,蹴鞠是否能够专业化,正规化就看这帮专业人才的能力了。”

李恪把话说完,喝了一口茶,看着马周。

“微臣待会就去安排。”

马周说道。“也不用回去吃饭,正好今天鼎汉队取得了状元,本王想在府里款待蹴鞠队的球员,你怎么能缺席呢。”

李恪说道。

“恩,微臣这一忙,倒是把时间给忘记了。”

马周不好意思的说道。

众人被他的话给逗乐了,都微笑不已,马周也是用喝茶掩饰自己刚才的糊涂,而陈其一脸阴沉的站在李恪的身后。但是,众人都明白陈其的性格,也知道他为什么不高兴的原因。所以,对他的情绪也表示理解。

晚上,李恪在府中大摆宴席,宴请蹴鞠寺和鼎汉队的全体人员,偌大的王府宴会厅人头攒动。除了马周,刘仁轨,许敬宗等蹴鞠寺的李恪的心腹重臣之外,还有苏定方,陈其,左翼等李恪的得力爱将,更有邓同达这样的外臣心腹,可谓是众星云集。

叶西等鼎汉队的球员们被李恪安排在了一起,因为今天取得状元,他们高兴不已。又见李恪将自己和朝中大臣同等对待,心里更是对他格外的尊敬。等到李恪到他们这桌敬酒的时候,众人一齐起身,给李恪祝福。其声势之浩大,感情之激烈让坐在席位上的邓同达吓了一跳。

宴会结束,众人散去,李恪看着像焉了的茄子一样的陈其,笑道,“整天你绷着个脸干吗?”

“殿下,你就容许末将前去追那钱宁。”

陈其哀求道,“末将一定不负殿下所托,定将钱宁首级斩下。”

“你现在最担心的还是你那些部下吧?”

李恪突然目光冷峻,让陈其吓了一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经历挫折怎么能够成长。鹰卫在这次长安赛中的种种不利的表现就暴露出了你们的问题,没有实战和实践经验的鹰卫不能算是真正的可以为本王效劳的雄心。所以,他们必须在历练中才能成长,你明白吗?”

“末将明白,是末将误会了殿下的意思,请汉王殿下责罚。”

陈其脸带愧色的说。

“备马,我们出去看看吧!”

李恪说道,“本王也想见识下钱宁有何手段。”

“殿下,你有什么事情吩咐末将就行,何必……”

陈其还没有说完,就听李恪道,“你也不用通知候虎等人,我们就在远处看看他们怎么处理就行。”

“诺。”

陈其知道李恪的用意,不再劝他,躬身领命。

李恪在陈其离开之后来到书房,取上摆放在架子上的渊虹,刚走出书房,就见杨恩走了过来,“殿下,听说你要出去?”

“对。”

李恪说,“候虎,孟山等人办事本王不放心,想出去看看。”

“那殿下也不用以身犯险,让陈其去办就行啦。”

杨恩劝道。

“杨老放心,我只是从远处看看而已,不会插手他们处理钱宁的事情。”

李恪解释道,“有的时候也该让他们独自行动啦。”

杨恩见李恪主意已定,也不再规劝他。

李恪出了王府,就见陈其和鹰卫已经备马等他,李恪从家仆手中接过马鞭,一跃而上,稳稳的骑在青马上,鞭子一扬和陈其等人消失在了王府门前。

小院一片漆黑,而钱宁就这样摸黑将夜行衣穿在了身上。提前准备好的吃食已经被朱童搜寻的时候打翻在地,所以,他也只能将白天从地上捡起来的两个馒头喝着冷水吃了个干净,才谨慎的走出小院。

钱宁从小院出来,朝四周查看了一眼,确定没有人监视自己,这才闪身朝另一个胡同奔去。他知道长安城门已经紧闭,要想出城只能另寻它路。但是,在他还是太子护卫的时候就知道有一条道可以出城,那就是从长安城北面的芳林门附近出门。因为芳林门附近有一片小树林,而在小树林里有他出城的密道。所以,他一边谨慎的注视着身后,一边飞快的朝芳林门而去。

钱宁消失后,朱童从巷子的尽头现出身形,看了一眼远去的钱宁,不由的露出了一丝微笑,“钱宁,我们就在前面等着你啊。”

说完,带着手下也消失在黑暗中。

而钱宁却不知道,他的一言一行都在黑衣卫的掌握之中。虽然,他没有发现身后有人在跟踪,其实,黑衣卫已经在他要去的地方埋伏好了,就等着他落网呢。

芳林门附近的小树林,王中长和孟山两人不时的派人查看前面的动静,密切的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他们当中,朱童负责跟踪钱宁,能在他落脚的地方击杀他更好。如果,一击不中,就主动撤离,埋伏在附近,而候虎是唯一一个在追踪方面有天赋的人。所以,他负责钱宁晚上出城的跟踪任务,如果钱宁按照他们的部署落网,他们就可以一举拿下。如果钱宁还有别的地方可走,那候虎就会在出城之前拦住钱宁,然后和跟在候虎身后的朱童一起将他斩杀,这才是他们的整个计划。所以,王中长和孟山也很着急,生怕钱宁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因为,能够在这里一举击杀他,总比候虎和朱童两人对付钱宁要安全和可靠的多。

钱宁一路飞驰,快到芳林门的小树林的时候停了下来,他闪身躲在一块岩石的后面,静静的等了半柱香的时候,在确定身后真的没有人之后才走进小树林。可是,他低估了候虎的跟踪能力。候虎因为被李恪看重推荐给杨恩,杨恩发觉了他的追踪能力,将自己一身追踪巡察的本事传授给了他。所以,他对钱宁的做法不陌生,知道他是试探自己身后还有没有人追踪。所以,在钱宁突然间不见之后没有现身,而是选择了站在原地等待。没有想到钱宁真是如同候虎所想,在看到后面没人后就走进小树林。候虎在旁边的树上留下了一个记号,继续跟踪钱宁走进了小树林。

第七十七章 血战到底(三)

钱宁在确定后面没人跟踪后,心里放松了警惕。所以,他这一路走来,竟然没有注意周围的风吹草动。当他来到小树林深处一块大岩石旁边的时候,看到岩石旁边他摆放的几块石头被移动过。突然醒悟刚要转身离开时已经为时已晚,王中长和孟山带着二十多个鹰卫已经将他围困在了中间。数支火把将周围照的亮如白昼,让钱宁看清了围困他的人是谁。

“没想到我千算万算,还是中了你们的计。”

钱宁看到王中长等人同样的一身的黑衣甲胄,顿时明白前因后果,感叹道。

这时,候虎和朱童已经带人赶了上来。见钱宁如此说,朱童道,“你以为自己在小院里面躲过了我们,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给你演戏呢?”

“原来我在计算你们的时候,你们也在算计我?”

钱宁有些吃惊,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只知道勇武军汉何以会如此精于算计。

“不错。”

候虎说道,“我们的目的不是在小院里将你击杀,只是为了试探你的能力,真正让你留下性命的地方是这里。”

“你们怎么知道我会选择从这里出城?”

钱宁问道。

“因为你选择了天黑之后出城。”

王中长说道,“天黑之后长安城大门紧闭,出城的道只有这条。而你白天使用计谋,目的是让我们中你的计,认为你已经出城。而你就可以安心从这里出城,不必再担心我们的追杀。”

王中长说到这里笑道,“可是你终究还是低估了我们的实力,所以,你才会落入我们的圈套。”

“哈哈……哈哈。”

钱宁突然大笑道,“你们能对我钱宁如此的费尽心机,也不枉我今天落到你们的手里,所以我无话可说。但是,想要我的命,也要看你们有没有这个实力。”

说完,只见他大手一挥。候虎眼尖,见他伸手入怀时就知道知道他想用飞针,他出声提醒,“后退。”

但还是听见三个护卫惨呼一声,倒在地上。

王中长见倒在地上的鹰卫瞬间死亡,明白飞针淬了剧毒,心里大怒,“给我上,杀了他。”

王中长一声令下,鹰卫如同奔跑中的牛群一样朝钱宁杀了过去。

钱宁自己也知道今晚逃不出去,所以,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用的也是搏命的剑法。如此一来,鹰卫不断有人受伤,从战局中退了出来,而钱宁的身上也出现了数十道的伤痕。

伤痕深浅不一,有深的,但也不至于毙命的;也有浅的,只是划破皮的。起初的鹰卫都是从长安各卫军中抽调的家世清白的年青壮士,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经过血的。所以,跟钱宁这样的沙场老将比,少了份血腥而多了份勇武。而通过不断的流血和受伤,激发了鹰卫心中的血腥,使他们更加彪悍起来,让钱宁已经有点招架不住。

就见一个鹰卫在钱宁的长剑向自己刺来的时候不予躲闪,硬是用身体接了一招,而他自己的长刀也深深的砍在了钱宁的肩上。要不是这个鹰卫受伤在前,钱宁的左臂几乎就被他给废了。钱宁吃疼,怒吼一声,刚要用力将长剑洞穿鹰卫的身体,就见背后一把长刀砍来,他不及细想,忙抽出宝剑挡住这一刀,才勉强护着后背。

确实,他有点累,他已经没有太多的力气。从上午的长安赛结束之后,回到小院,他还没有吃饭就被朱童围攻。然而,自己提前准备的饭食也被他打翻在地,他又不敢出去吃饭,只能在晚上将地上捡起的两个馒头就着冷水吃了。如今,又是一阵奔跑,刚从小院跑到小树林,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遇到了王中长等人的围攻。他已经没有体力支持了,刚才几番拼斗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他已经撑不住了。

而站在外围的王中长,候虎,孟山和朱童看着被围困在中间手拿长剑已经毫无力道可言的钱宁,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从长安赛举办到今天结束,因为始终被钱宁一个人搞的晕头转向,而自己四人也受到李恪和陈其非人道的训练。让他们心里对这个凶手怀着恨意,如今见他已经是强弩之末,岂不有不高兴的道理。

钱宁看到外围王中长等四人胜利的微笑,想到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力气,只能任人宰割。突然间心里悲愤不已,他还是第一次被逼的像一个丧家之犬一样,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啃从地上捡起的馒头;连水都喝不上,只能喝放了几天的冷水。

再想到当初跟在太子李建成身边时,让李世民对他很是忌惮。随后,即使太子在玄武门被杀之后,自己面对李世民的暗卫“唐”的时候也是从容面对,将他们玩弄于鼓掌之间。不曾想到今天会栽在李恪的手里,会栽在这群组建不久的黑衣卫士手里。

想到这里,钱宁心中萌生死意,他放弃了反抗,任由鹰卫的刀剑切割在自己身上。

李恪和陈其很早就已经来到对面的小山坡上,将全部的过程都看在眼里。李恪看到钱宁放弃了抵抗,知道他心里已经萌生了死意,对身边的陈其说道,“命令他们撤!”

陈其被李恪突然的一句话给愣住了,不过他随即醒悟,掏出一个像蜡一样的竹筒,点着火朝天空发出了绿色信号,这是李恪专门为鹰卫制造的信号弹。

王中长等四人见鹰卫将钱宁围困在中间,只等一声令下就结果了他的性命。此时,却看到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发出的信号,知道是命令他们撤回。所以,四人再想杀钱宁也终究没有下令,看也不看钱宁,一声命令,“撤。”

鹰卫就像是一群天空飞翔的鹰一样,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本来已经等死的钱宁在鹰卫离开之后不可思议的沉默了半天,挣扎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有站得起来。

王中长、候虎、孟山还有朱童对陈其的命令都有些不解。但是,鹰卫的军规就是军令如山倒。身为鹰卫,最基本的就是对上司的绝对服从。所以,他们心里虽然有疑问,终究还是没有问。而陈其同样如此,在和李恪回到府中的时候,他也有这样的疑问,但他身为鹰卫同样知道鹰卫最基本的准则就是服从。所以,他的疑惑比王中长等四人还要大,但是,他忍住了没问,因为他觉得李恪做什么都是对的。

第七十八章 皇子们的心理

上午长安城决赛进行的很顺利,长安城赛也圆满的落下帷幕。李恪得到了李世民的嘉奖让有些人喜,也让有些人忧。喜的人自不必说,忧的人倒是可以数得出来,那就是李承乾,李泰还有李佑。

东宫,李承乾一回宫,就怒气冲冲的将侍女端上来的茶水打翻在地。而值守东宫的是左庶子于志宁和太子舍人王仁表,两人见李承乾不明所以的发脾气,同时上前道,“不知道何人惹得天子殿下如此大怒?”

“还有谁,不就是李恪吗?他有什么啊,不就是仗着自己会点杂耍吗?会点书法取悦父皇吗。你看现在父皇把他看的比谁都重,你们也看看他现在神气的样子,连我这个皇兄都不放在眼里。”

李承乾怒道。

于志宁和王仁表见到李承乾又是因为李恪的事情而发脾气,一时沉默不语,因为。李承乾对于李恪,就像是蝎子碰到蛇一样,一看到李恪取得一点的成绩,他就极为不满。经常在东宫发脾气,起初他们还是规劝他,给他出主意。但是,他不但不听他们的劝告,连给他出的建议都不予理睬。所以,久而久之他们这些东宫属官在李恪的问题上也就不再规劝他,听之任之。

往往越是如此,李承乾的火气越大,认为大家都在忽略他。他不但养成了摔东西的习惯,还动不动的就殴打宫女和内侍。于志宁和王仁表看到他将东宫的摆设砸了个稀巴烂,还将一个刚要上前收拾地上残片的侍女给踢了好几脚,吓得于志宁和王仁表忙上前将他拉开。

而就在此时,长孙无忌突然来到东宫。于志宁和王仁表刚要给他行礼,就见长孙无忌招手让他们先出去。两人如蒙大赦的逃了出去,看的长孙无忌一阵摇头。自己外甥的脾气越来越不好,连他们时不时就要受到他的责骂,难怪会跑的这么匆忙,想必是被训斥怕了吧。看来自己还得规劝一二,不能让他这么下去。

“承乾,你看你像什么样子?现在,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还像个太子的样吗?”

长孙无忌一上来就训斥道。

“舅舅,难道你没有看到今天李恪得意的样子吗?还有,父皇在夸他,说很欣赏他的什么为了胜利舍弃荣耀的精神和品质。”

李承乾狠狠的说。

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心里对这个外甥遇到一点小事情不能沉着冷静,而是动不动就发火有点无奈,他已经劝了好多次了,“那又能怎么样?坐在东宫太子位置的上是你,而不是他。”

“可是,他表现的如此优秀,让父皇经常对他赞赏,青睐有加,我这个位置还坐的安稳吗?”

李承乾越说越恼怒,“你不是说有办法治他吗,不会让他如此嚣张吗?你到底干什么了?这就是你想的办法?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父皇的嘉奖?”

“承乾,有你这么说舅舅的吗?”

长孙无忌确实怒了,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借力打力的计谋会被李恪轻易的识破,给化解。估计,现在的钱宁已经成了李恪的刀下亡魂了吧。

李承乾被长孙无忌一吼,低着头不再说话,他还是很怕自己的这个舅舅。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文不胜李泰,武敌不过李恪,能当上太子除了长子的身份,他的舅舅功劳最大。所以,他将自己不满的情绪压在心里,低声的说,“舅舅,你说我该怎么办啊?你不是没有看到今天的情景,长安城百姓对李恪是多么的爱戴,他们眼里哪还知道有我这个太子啊。”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李承乾,对于李承乾的不自信他心里确实也没办法。这个外甥的性格确实有点懦弱,最近还动不动容易发火,动不动就殴打宫女和内侍。就是东宫的属官,也时常被他训斥。他这样的脾气以前可没有,自从做了太子之后才发生了变化,变得这么浮躁,这么不思进取。

“承乾,舅舅跟你说过多少次,让你遇事冷静,不要这么急躁,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长孙无忌温言道,“你现在是太子,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皇上的注意。你看你经常的动怒,训斥老师,殴打宫女内侍,传到皇上耳朵里,你想皇上会怎么想?你长大了,也该懂得考虑问题,不能再这么无理取闹下去。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无理取闹”是长孙无忌对李承乾的评价,在他看来李承乾还是孩子。李承乾如此做法不是说他能力不够,不适合做太子,而是李恪和李泰两人太强太突出。如果说李承乾当太子之后心性会变得如此浮躁不安,李恪才是最大的因素。因为,他在回长安之后行事风格发生了变化,在颓败中突然崛起,像一座大山一样,让李承乾感觉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在仰视他。而李世民又不断的夸奖李恪而无视他的存在,让他在内心极度的苦闷和压抑。所以,他才会在不管李恪取得一点什么样的成绩,只要李世民夸赞他,李承乾的心里就会控制不住的怒火中烧。因为,他在妒忌,同时他也在畏惧。

“舅舅,我知道,我以后会注意的。”

李承乾被长孙无忌一顿训斥,又温言提醒,情绪慢慢平静下来,随即又恢复了他往常的懦弱的性格,小声的回答长孙无忌。

“恩,舅舅早就知道你会如此看不开,所以才过来看看你,哎!你以后不要对宫女和内侍动不动就拳打脚踢的。”

长孙无忌道,“你要记住你的身份是太子,你不再是像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般的以前的你。还有,听说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时的责骂东宫的属官,可有此事?”

“舅舅,那些只是,是他们总是讲一些听不懂的问题,还时常说我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玩,我就。”

李承乾极力遮掩自己的不是。

“行啦,我还不知道你吗?你不喜欢看书,不喜欢听老师给你授课。”

长孙无忌道,“所以,他们才会规劝你,你就是为了这个才责骂他们的。承乾啊,你要知道他们都是皇上为你挑的当世大儒,给你讲的也都是治国之道,你怎么能够不好好听课呢。”

长孙无忌说完话,李承乾沉默不语。因为,他最讨厌的就是学一些什么圣人之言,明君之道。因为,这样的言论,这些道理往往都束缚住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可偏偏那些老师天天给他讲的就是这些,什么古代的圣明贤君是如何律己律人,治国最重要的就是百姓啊什么的,让他很烦躁。所以,他有那么几次将少傅张玄素和少师李刚吼斥了几句。今日,没有想到被长孙无忌知道了,他的心里一阵嘀咕。

长孙无忌看出了他的心思,“你也不用思量是谁告诉我的,反正你以后绝对不能容许这样对少傅和少师,目无尊长。你要学会尊重他们,安心的给我在东宫读书习文。”

“舅舅我明白。”

李承乾说道。

“李恪的事情你也不用管,你就安心的待在东宫,也不要因为他做出一点点的小成就就如此心浮气躁的。”

长孙无忌提醒道,“别忘了你是太子,别人就是再怎么折腾,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你。至于其它的事情就交给舅舅吧,舅舅会帮你做的。”

“谢谢舅舅。”

李承乾听到长孙无忌如此说,心里宽松了不少,“还是舅舅对承乾好。”

“贫嘴。”

长孙无忌看着眼前这个乖巧听话的外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李泰在回到皇宫的府邸之后,思量着今天李承乾在比赛场上说话的时候李世民看他的眼神,心里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只听见他笑道,“大哥,看来你能坐上太子这个位子还真是运气啊。”

然而,他又想到李恪在长安赛上的表现,李世民对他的夸奖,心里不由的愤然道,“三哥,你确实走到了我的前面,提前出宫,在外面网络了不少人才。如果不是如此,就凭你一个人的能力能把长安赛办的这么成功吗?哎,这次我输给你输的一点都不冤。不过,还真得要谢谢你,要不是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还真以为待在皇宫就是因为受到父皇的宠爱呢。”

“看来本王也不能老住在皇宫大内,这样虽然可以接触一些朝廷政事。但是,不利于自己以后的发展啊。”

李泰感叹道。

而李佑相对于李承乾暴躁显得有点平静,因为从他整治李恪而没有取得成功,而且还折了梁猛彪这样一个好手之后。他心里对于李恪不但有恨,而且还是很妒忌,妒忌他能有黑衣卫那样的高手护卫。所以,李佑和薛大鼎还有李世民给他安排的老师权万纪一起筹划,也想建立一支护卫,像李恪的黑衣卫一样属于自己的武装势力。

而权万纪就是出现在李佑书房中的黑衣人,当时,他还不是李佑的老师。本来,李世民是安排权万纪为李恪的长史,督促教导李恪的。可是,李恪突然间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说要学习书法。李世民只好将褚遂良安排到汉王府做了李恪的长史,顺便教导他书法的事情。而权万纪在听到这件事情之好,把自己没能当成汉王府长史的原因归结到李恪对自己的不屑上。所以,他对李恪心生恨意,恨让他选择李恪的对手李佑。

而他心里,他最想依附的人的是卫王李泰。可是,当时的李泰在皇宫,不是他们这些小官随便就能觐见拜访的。所以,他才在无奈中选择了李佑。他身着黑衣,连夜觐见李佑,对李佑谈了自己关于储位的争夺的看法,李佑对他的策略很欣赏,并且对他很尊敬,让他起初只是想报复李恪的想法变成对李佑效忠。所以,才有李佑对他的老师称呼,而李世民也答应了李佑的上书,让他拜权万纪为师。

不过,李恪的护卫是陈其和苏定方亲手训练出来的,李佑首先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勇猛的除了废了一条左臂的昝君莫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能引为心腹。所以,他把培养和训练的任务交给了昝君莫。而昝君莫出身游侠,在等到李佑的首肯之后将自己认识的一帮有能力的人招到了王府。

这些人都是当年跟昝君莫针锋相对的敌手,也有几个很出名的游侠被昝君莫请来。如此一帮人组建的护卫武力自然没有问题,李佑看到之后也满意。可是,李佑忘记了一点,那就游侠没有纪律性。虽然暂时他们在王府不敢闹事,但时间一长毕竟会生事。

但他又不像李泰那样,对各方面事情都思考的头头是道,所以,他没有注意到这点,而正因为这点潜在的因素,让他在今后的争储当中陷入了被动,以至于做出谋反的举动来。

第七十九章 朝堂争论

然而,第二天李泰还没有给李世民上书关于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