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延看到战场上的尸体,怔了半边,这才下令道,“清扫战场,将他们埋葬了吧!”
“诺”他的副将回道。
吐延说完这句话就离开了战场。
半晌,战场清理完毕,战场上的吐谷浑骑兵已经被掩埋。
吐延再次回到战场,当他看到横七竖八的唐军尸体时,怒斥自己的副将问道,“这些尸体怎么没有埋葬呢?”
“将军,他们的敌人的尸体!”
“敌人的尸体?”
吐延冷笑道,“两万骑兵就突破了我吐谷浑五万精骑的堵截,还歼灭了我吐谷浑三万精骑,自神损失一万多,这样的敌人不值得尊敬吗?”
吐延问道。
“将军——”
副将脸色难堪的说道。
“将他们也埋了吧!他们值得享受我们吐谷浑对待英雄的葬礼!”
吐延看着哲羽鬼面骑消失的方向说道,“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诺”副将答道,骑马离开。
只有吐延一个人再次将目光移向了南方的天际,默默的念道,“本王殿下,你手下的精骑这般的强悍,那你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第五百七十章 本王让你喷血
李恪跟李宗等大军回合,他派出斥候寻找一方能够跟禄东赞决战的地方,一边在等待禄东赞的大军的消息。他很清楚,禄东赞现在需要时间提升士气,只要吐蕃大军的士气大振,他绝对出兵。
所以,在静等的几天时间里,李恪已经选择好了跟禄东赞大战的场地,又做了相应的部署。而这几天,凉州城的粮草辎重也送到来军前,李恪让押粮对将一万五千名吐谷浑俘虏送到了凉州城,但他还是告诉押粮队的头目,让他告诉城内的孙贰朗,让孙贰朗回信给柴绍,不要将这样的小胜禀报给朝廷。李恪需要的是打仗,他需要一场大胜来激发大唐的百姓体内的热血。
押运粮草的队伍将一万五千名俘虏押走没过三天的时间,李恪就接到了斥候的消息,说禄东赞大军开拔,已经翻过了凤凰岭。
“凤凰岭吗?”
李恪淡淡一笑,下令大军后撤,向预定的地点撤退。
禄东赞大军翻过凤凰岭,他就接到了斥候是汇报,说李恪大军向后在慢慢的撤退。
禄东赞认为这是李恪惧怕了他十五万大军的锋锐,后撤是为了躲避这强势的兵峰,便下令急行军,想尽快赶上李恪的大军,不想让李恪这么从容的退出吐谷浑境内。
虽然,李恪大军已经撤退,但禄东赞不敢大意,在急行军的过程中也动用了将近三千的斥候,将侦查的范围扩大的很大。
所以,没用三天的时间,禄东赞的大军就赶上了李恪的唐军,两军相距只有三十里。
“李恪大军怎么不走了呢?”
禄东赞疑惑道,“难道他又有什么计谋?”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这便是现在的禄东赞,有了凤凰岭的空城计,他对李恪的计谋很是谨慎。
“大相,怕什么,不就几万唐军吗?我吐蕃十五万精骑,还怕他几万人?”
吐谷浑大军中一员大将吼道,“就算他李恪有什么计谋,敢用六七万人马就全歼了我十五万大军?”
听这员大将这么一嘀咕,禄东赞心里的戒心消除了很多,心里暗骂自己太过谨慎。
“大军回去整顿兵马,我们明天一早向唐军发起攻击!”
禄东赞命令道。
“诺”诸将领命离开。
看到距离自己只有三十里的禄东赞大营,李恪本想来此夜袭,但发现吐蕃大军夜晚守卫很森严,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命令将士们休息,第二天准备跟吐蕃一决雌雄。
第二天,在旭日的红光中,唐军大营中脆响了牛角号,擂响了战鼓。
三通鼓罢!
许敬宗、李宗、李愔和宇文过四将便来到了李恪帅账。
“回殿下,大军整装待发!”
王中长复命道。
“出发!”
李恪一声令下,便在四人的拥簇下出了帅账。
六万多精骑来到了预定的地点,就见远远一望无际的天际出现了吐蕃精骑。
“吐蕃精骑果然强悍啊!”
李恪感叹道。
“三哥,吐蕃强悍,我大唐骑兵也不弱啊!”
李宗笑道。
“也是!”
李恪淡淡一笑。
这一谈话之际,禄东赞大军已经来到李恪军前,两军距离不到一里。
“前方可是李恪?”
禄东赞见到李恪就怒上心头,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度。
“噢——这不是大相吗?”
李恪催马上前笑道,“凤凰岭一聚,大相匆匆而别,让本王很是思念啊!”
李恪这句话说的很真诚,但听在禄东赞耳中却很刺耳。
“殿下,凤凰岭遭你愚兵之计,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真正的吐蕃精骑!”
禄东赞怒道。
“大相,吐蕃精骑天下无双,这个本王清楚,不然怎么会在凤凰岭被本王两万精锐震退而送了本王一件大礼呢?”
李恪笑骂道,“大相难道不想见见你送本王的大礼吗?吐蕃精骑的强悍,本王待会自会领教,但现在还请大相看看我大唐的兵峰再说吧!”
李恪的话音一落,就见他身边分出一条通道,大约有五千名衣衫破烂不堪的吐谷浑俘虏被一队黑甲精兵押到了阵前。吐谷浑俘虏被跪在阵前,面对着禄东赞的大军,他们脸色煞白,活像一个个僵尸一般,显然是没有了活命的勇气。每名吐谷浑俘虏的身边,则是站着一名杀气腾腾的黑甲唐军。
“大相,这就是你凤凰岭不战而逃时送给本王的礼物,今天本王就让你见识见识大唐的刀锋是否锐利!”
李恪话音一落,就见五千把战刀举起,明晃晃的战刀在旭日的红光的照耀下很刺眼。战刀落下,就见趁机的阵前五千颗头颅冲天而起,五千具无头尸体对着禄东赞大军到底而亡,鲜血流了一地,场面异常血腥和震撼。
李恪很清楚吐蕃骑兵,他们勇猛而又凶残,杀人如麻。自己想要打败这样一支骑兵,自己大军就必须做到比他们还要狠。所以,他今天才回安排这么一出。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吐蕃骑兵不愤怒,就不能发了疯的向自己冲锋,这样就体现不出重骑营的战斗力。他要是就激怒吐蕃骑兵,然后用重骑营再击溃他们,一战消灭他们嚣张气焰。
果然,看到阵前杀俘。
看到五千颗头颅冲天而起,五千具无头尸体对着自己的大军喷出鲜红的鲜血,禄东赞的脸顿时变得煞白。
因为,李恪说的很清楚,就是他的畏战和不战而退才成就了李恪今天的杀俘。
只是,这一举动激怒了吐蕃骑兵,就见吐蕃骑兵阵营之中开始战马嘶鸣,不少骑兵用吐蕃语开始谩骂,很是气愤。
李恪没有犹豫个,果断的一摆手,他自己骑马退出战场,就见一支黑色的用铁甲包裹住全身的骑兵出现在了战场上。
禄东赞看到眼前这是战马和骑士都铁甲包裹住的骑兵,就清楚这是李恪的重骑营,他在长安时就听说过这支骑兵的强悍,听说过这支骑兵的杀伤力。但是,他也听说这样的骑兵李恪手里只有五千,而且训练不已,花费很大,他便放心了不少。现在看到眼前这支骑兵,人数大概有一万人,他便一顿。
但他还是没有亲眼见过重骑营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发现阵前出现了一万重骑营,出乎他的预料,他也只是稍微一顿,便继续下达了攻击命令。
禄东赞这次似乎发狠了,他第一次就派出了四万的吐蕃精锐骑兵。
就见令旗一挥,四万吐蕃骑兵嘶喊着杀向了唐军。
李恪这边也是令旗一举,就见以锥形阵排列的重骑营平举马槊,缓缓的冲向了吐蕃精骑。
李恪选择的场地很开阔,是冲锋发挥重骑营战斗力和杀伤力的最佳地点。
所以,重骑营在全面铺开阵型之后,要比歼灭慕容顺四万精骑时的气势勇猛。
所以,当吐蕃骑兵的第一轮飞射射完,还没有来及的收弓,就见重骑营的长槊已经刺穿了自己的胸膛。吐蕃骑兵连人带马被重骑营的长槊掀翻在地上,生生被后面冲上来的同伴给踏成了肉泥。而重骑营骑兵的速度不减,长槊依旧平举,将发疯了一样冲向自己的吐蕃精骑洞穿了胸膛,将他们串成了人肉串串。
重骑营的第一波冲锋结束,他们也不恋战,回马便从两边返回自己的阵营,而只是第二波一万重骑营也已经冲进了吐蕃精骑之中,第二波重骑营冲锋结束,便是第三波冲锋。三万重骑营,三轮冲锋,就将全歼了禄东赞的四万吐蕃精骑。
三轮冲锋很快,也就两盅茶的功夫,四万吐蕃精骑死在了唐军的长槊下,禄东赞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他身后的十一万吐蕃骑兵看到自己同伴被对方的长槊穿成了人肉串串,也是发出了一声嘶声撕裂肺吼叫。
禄东赞看到阵前的这一幕,再看到自己身后大军已经急红了眼,一口鲜血喷涌惹出。
他轻轻的用手擦拭了自己嘴角的鲜血,狠狠的挥下了自己是手,就见他身后十万吐蕃大军向唐军发起了疯狂般的冲锋。
“列阵!冲锋!”
李宗喊道,面对眼前的十万吐蕃精骑,气势汹汹的杀向自己,李宗好不所动,依旧率领重骑营列阵,长槊平举,缓缓的冲向了吐蕃精骑。
而这次,看到吐蕃的十万大军杀向了自己,李恪没有让重骑营隔间冲锋,而是三波依次杀向了吐蕃精骑。
十万吐蕃精骑就像山洪暴发一般杀向了唐军,而三万重骑营,就像三排黑色巨浪一样迎上向了吐蕃精骑。
战场上,李恪静静的沉默不语,他对面的禄东赞也是死死地盯着吐蕃精骑和唐军的冲杀。
重骑营依旧像一支利剑一般刺穿了吐蕃精骑,硬生生的将十万人的大阵撕开了一个口子,三万重骑营硬生生的将十万吐蕃精骑分割成了三个方块。
但是,重骑营毕竟的重甲骑兵,利于冲锋破阵而不利于缠斗。
所以,三人重骑营没入十万吐蕃精骑之中时,他们的战斗力开始下降,杀伤力开始降低。
而见到自己要求的战术目的已经达到,李恪大手一挥,就见宇文过的两万精骑和侯虎的一万狼骑营也杀入了战场之中!
三万唐军精骑杀入了吐蕃大军的阵营。顿时,场面发生的急剧的变化,就见吐蕃骑兵已经处在了下风位置。
而此时,李恪身后只有三千鹰卫,禄东赞身后还有一万吐蕃精骑。
第五百七十一章 刀在手,跟我走
吐蕃投入了十万大军,唐军只有六万人,在人数上唐军明显处于劣势!
可是,三万重骑营第一轮冲锋就干掉了吐蕃两万多精骑。
所以,实际的战场上,现在是六万唐军对七万吐蕃骑兵,两军的人数差距不大。而且,唐军还有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吐蕃弯刀看在唐军身上,砍不出伤口的重骑营。所以,吐蕃骑兵明显开始处在劣势,要不是吐蕃骑兵悍勇,吐蕃人不怕死,宁肯自己死要在拉一个垫背的这样的心思作怪,使得他们发疯了一样像唐军冲杀,估计现在吐蕃已经被唐军骑兵给打残了!
所以,看到战场上吐蕃骑兵和大唐精骑陷入了相互的厮杀,李恪的眉头就紧皱,他很清楚这样作战的结果是什么,肯定是对自己不利。因为,吐蕃像这样的精骑还有数十万,而他自己手里像这样的唐军没有多少。
看到对面禄东赞不为所动的表情,李恪也猜出了他的心思,他知道禄东赞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是想通过这十万突厥精骑消耗大唐骑兵。
但是,即便李恪心里很清楚这样作战的结果,但现在战斗已经进入了胶着状态,他没有办法,只能静等薛仁贵两万突厥精骑。本来还有的哲羽的两万鬼面骑他已经除外,他很清楚,以吐延的领军才能和十万吐谷浑精骑,哲羽突破的吐谷浑的围追堵截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赶到这里完成对禄东赞大军的全歼任务,这显然的不可能。
旭日缓缓升起,阳光高照。
就在两军陷入苦战的时候,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禄东赞一愣,目光移向了身后。
因为,这急促的马蹄声是从他的身后传来。
“大相,不好了,我们身后出现了敌人!”
一名吐蕃骑兵喊道。
他的话音刚传到禄东赞的耳朵,禄东赞就已经看到了自己身后杀出的突厥精骑。
“突厥精骑——”
禄东赞一惊,心里已经清楚,眼前这支半路杀出的突厥骑兵,肯定是李恪人马。看到这支骑兵没有杀向自己,而是冲向了战场中的两军交战之地。
禄东赞心里又是一惊,他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唐军的意图,那就是想全歼他这支大军。因为,他知道这支骑兵正是李恪派往左路抵御自己派出的左路吐蕃大军的突厥精骑。
现在该怎么办?禄东赞急切的想到,难道要撤退吗?这样会前功尽弃。不撤退吗?可能会全军覆没。该怎么办呢?
其实,薛仁贵没有杀向禄东赞,这不是他的失误,而是李恪制定的机会。
因为,在李恪的计划中,薛仁贵和哲羽两支骑兵都会出现在禄东赞大军的身后,而李恪的命令是让薛仁贵两万大军支援战场上的唐军,让哲羽鬼面骑攻击禄东赞中军的位置。
薛仁贵两万突厥精骑就像虎狼一般是杀入了唐军和吐蕃大军厮杀的阵营。
瞬间,吐蕃骑兵就被死死的压制住,只能勉强的做无谓的反抗。
“撤兵!”
禄东赞大声吼道,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哀怨的牛角号响起,这是吐蕃撤退的号角。
牛角号响罢,禄东赞便率领一万吐蕃精骑向回来撤退。
战场上的吐蕃骑兵本已经被唐军死死的压住,只能任唐军宰割,现在听到撤退的命令,他们也不顾杀敌,开始向回路逃跑。
其实,天下所有的人都一样,当你眼看要死,在却有了一线生机时,你肯定会想法设法的抓住这一线生机。
所以,撤退的号角宣布了吐蕃大军的溃败。
吐蕃大军跟随禄东赞的脚步向凤凰山方向溃逃。
看到吐蕃大军溃败逃跑,李恪让狼骑营、幽州铁骑和突厥精骑追杀。
他很清楚重骑营在追击敌兵中起不了什么作用,便没有让重骑营参与追击,而是让重骑营负责绞杀战场上残余的吐蕃骑兵。
这样,就出现了禄东赞率领吐蕃骑兵使劲的逃命,而唐军五万精骑使劲的跟随在禄东赞身后杀戮着掉队的吐蕃精骑。
只是,高原气候显然对吐蕃骑兵更加有利,不管是对人和对战马,交战了这么久,唐军骑兵因为高原气候稀薄而开始人困马乏,但吐蕃骑兵的耐力却体现了出来,他们逃跑的速度没有降低,渐渐的跟唐军骑兵来开了距离。
吐蕃骑兵拼命的向凤凰山逃跑,而大唐骑兵即便跟吐蕃骑兵拉开了距离,但依旧紧追不舍。这样,两军便开始了骑马比赛,愣是整整跑了一整天时间。
经过了一天的拼命逃跑,吐蕃骑兵算是利用自己高原骑兵的优势将唐军甩在了身后。
禄东赞重新聚集大军,看到副将报给他的数字,又是一口鲜血喷出。
因为,十五万吐蕃精骑,现在就只剩下三万人!
“大相——”
副将立即将禄东赞扶住,看到这个年纪只有四旬但已经变得一脸憔悴就像六十岁的老者一样的大相,副将流出了自己的男儿泪水。
“唐军离我们有多远?”
禄东赞缓了口气,喘息的问道。
“大相,你先喝点水!”
副将一个水皮袋递给禄东赞,便回答道,“距离我们有五十里的距离!”
“命令大军,休息半刻,即可向西方撤退!”
禄东赞喘息的说道。
“是!”
副将领命。
半个时辰,禄东赞率领三万残兵败将开始继续向凤凰山方向撤退。……
哲羽自从脱困了吐延十万吐谷浑大军的围追堵截,便率领剩下的九千鬼面骑向禄东赞的中路后方而来。
这是北王交给他的任务,这是北王交给鬼面骑的任务。
所以,哲羽即便的身受重伤,鬼面骑即便是损失了将近一万多人,他也毫不犹豫的执行了李恪的命令。
骑在战马上的哲羽,全身已经被干了血迹包裹,但他没有退却这些血迹,他就这么骑在战马上,默默而行。
这次,鬼面骑跟吐谷浑大军的一战,是鬼面骑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跟五万吐谷浑大军交战,一战便死了一万多人,哲羽的心里沉甸甸的,他觉得自己很无能,对不起北王对他的信任,对不起北王对鬼面骑的信任。而现在,自己尽量的率领这九千人,是否能够赶得上跟禄东赞大军的一战呢?是否能够给北王大军一点帮助呢?哲羽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因为,他有预感,他已经晚了。
没准,北王大军和禄东赞大军的一战已经结束了!
就这样,哲羽骑在战马上,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在快速行军。
突然,这是一匹快马落在他面前。
“报将军,我们在凤凰岭峡谷发现了吐蕃骑兵!”
斥候回道。
“什么?吐蕃骑兵?多少人?”
哲羽问道。
“好像是吐蕃败军?他们衣衫破烂,士气很低落,估计人数在三万人左右!”
斥候回道。
哲羽一下子勒住战马,他大吼道,“地图!”
他身边的一名鬼面骑将领将一副地图递给哲羽。
哲羽看了一眼地图,看了凤凰岭一眼,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命令,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哲羽命令道。
“诺”副将快马离开。
就见鬼面骑又重新戴上了青面獠牙的面具。
哲羽九千鬼面骑到了凤凰岭峡谷谷口,他便勒住战马!
“将士们,我们没有完成殿下的任务,没有及时的回到主力大军跟吐蕃交战的战场上,才使得这三万吐蕃精骑逃生。”
哲羽大吼道,“身为鬼面骑的一员,我觉得自己愧对殿下,恨不得以死相谢!可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那就是让我们在这狭长的峡谷地带遇到了这三万残兵。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杀——杀——杀!”
鬼面骑将士们吼道。
“对——我们要杀!我们要雪耻,我们要报仇!”
哲羽吼道。
“报仇——报仇!”
鬼面骑士兵大吼道。
哲羽等到大家停止喊杀声,这才骑马缓缓的堵在了峡谷的谷口处静等吐蕃的残兵败将!
等了半柱香的时间,就见斥候汇报,说吐蕃三万败军距离自己只有不到两里的距离。
哲羽这才拔出自己的战刀,面对着九千名受了不同程度伤的鬼面骑士兵喊道,“将士们!刀在手,跟我走,杀吐蕃,报大仇!”
说完,他第一个冲进了峡谷。
而他身后的鬼面骑士兵也大吼道,“杀吐蕃,报大仇!”
紧紧的跟随在哲羽身后,杀进了凤凰岭的峡谷!
第五百七十二章 鬼面骑一战的传说
夕阳的余晖中,重骑营已经清理完战场,即便吐蕃骑兵再怎么悍勇,再怎么悍不畏死,依然有一万人被俘虏。李恪已经将狼骑营、幽州铁骑和突厥精骑五万人派出去追击禄东赞,现在战场已经清理完毕,他便下达的回师凉州的命令。
对于派出去追击禄东赞是五万精骑,李恪不准备理会他们。
他清楚,薛仁贵和宇文过、侯虎都是大将之才,自己心里都有分寸,而李恪这样做,也是在考验三人,要三人连追击逃兵的安排都要自己插手,他这三人也就不值得自己培养了!
踏着暮色的月光,李恪命令大军连夜兼程,在第二天早上辰时,大军便回到了凉州城。孙贰朗知道李恪回师凉州,立即出城迎接,看重重骑营押解是一万名吐蕃俘虏,他也是愣了半刻这才回过神来。
“殿下——”
孙贰朗上前,刚要施礼,就被李恪阻止,“不多多礼了!回城吧!”
“诺”孙贰朗很清楚,两个月时间连续跟吐蕃交战两次,而且都大获全胜,大军已经是人困马乏,他便将李恪迎到将军府,便急忙赶回凉州军营安排大军的食宿问题。
李恪回到将军府,沐浴之后便蒙头大睡,直到傍晚时分才醒来。
这时,东方的天际已经微亮,一弯弯月冉冉升起。
李恪缓步而出,走到屋外目视天空,欣赏这美丽的西北夜景!
可他的心思依然放在鬼面骑身上,他真的不敢肯定鬼面骑是否能够脱困。
一夜无语!
第二天,李恪便在将军府跟孙贰朗和许敬宗商议,到底该怎么写给朝廷的捷报。
因为,派出去追截禄东赞的大军还没有返回,伤亡数字和歼敌数字都还不清楚,无法做出统计。只有重骑营的伤亡数字已经出来,轻伤一万,重伤两千,轻伤的人可以休息三五个月便没事,依然能够重披战甲,上阵杀敌,但重伤的人基本已经无缘战场。这里面的轻伤和重伤跟一般的作战伤亡不一样,重骑营的轻伤一般的甲胄被划破导致,伤势不严重,根本不要紧,而重伤一般是被围攻而摔落马背,或者战马受伤而被摔下马背,这样的伤势很严重,即便治愈也很难再上战场。
而这次,重骑营伤亡是一万二,三万重骑营基本已经失去了一半的战斗力。
这对李恪而言是一个不好的结果,是他不想看到的结果。还有,那就是大部分重骑营的甲胄出现了破损的情况,影响今后的作战。
所以,李恪才会果断的下令回凉州的命令,让重骑营养伤修正。
重骑营在战场上发挥出了其他骑兵难以抗衡的实力,而这也导致重骑营的伤亡和损失便意味着他必须要坚守在凉州三五个月才能再次出城作战。
而这次重骑营甲胄破损严重,因为吐蕃骑兵不要命的想跟重骑营同归于尽,才会导致重骑营会数十名吐蕃骑兵围攻而甲胄破损,而这也是重骑营为什么重伤达到两千的真正原因。
就在李恪和许敬宗、孙贰朗商议该怎么上书朝廷,该怎么部署今后三五个月的凉州城防时,就见王中长大步而来。
“殿下,追击禄东赞的大军回来了,他们已经进了城内军营!”
王中长汇报道。
“走,去军营!”
李恪说道。
李恪走出将军府,孙贰朗和许敬宗紧紧相随跟在他的身后。
然后,便是王中长率领是三百鹰卫紧随其后。
出门便有三百鹰卫相随,这样严密的护卫生涯李恪已经习惯了,便觉得没什么,但在凉州城还是显得很显眼。
李恪一行人来到军营,走进辕门时,就发现了营内追击禄东赞回来的薛仁贵、侯虎和宇文过。三人已将大军安排到各地的营地,特地在辕门等到李恪。见到李恪,三人向前给李恪施礼。李恪没有多说话,大步向帅账而来。
只是,当他走到帅帐前时,他愣住了!
就见中军帅帐的位置,两千名鬼面骑在哲羽的带领下跪在帅帐前。
看到李恪到来,哲羽和两千鬼面骑向李恪行礼,并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
李恪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静静是注视着眼前这两千全身是伤的鬼面骑士兵。
半晌,就见一名鬼面骑士兵挺不住倒在了地上。
“哐当”一声,他腰间的佩刀落地,就见从刀鞘出滑出了半截战刀。
李恪看到这一幕,便有点惊讶,鬼面骑战刀是精钢打造,怎么会出现半截战刀的情况呢?他上前捡起这柄战刀,就见战刀的刀刃出有几个豁口,战刀是被生生折断的!随即,他抽出了附近几名鬼面骑士兵的战刀,看到的情况基本相同,所有的战刀刀刃都出现了不少豁口,战刀丝毫没有锋利之感。
李恪没有说话,他缓步走到哲羽面前,拔出了哲羽腰间的战刀。
就见这把战刀刀刃已经钝了,刀刃有数十个豁口。
对于哲羽这把战刀,李恪很清楚他的材料,这样的战刀在黑衣卫全军中也超不过而是把,足见其硬度和韧度。可就是这样的一把战刀,被哲羽用成了这个样子。
看到这一幕,李恪的眼睛湿润了!当一支精骑,他们杀敌的战刀已经被砍杀的折断和已经钝的不再锋利时,可见他们经历了多长惨厉的战斗,而对这样一支精骑,你还有什么苛求的呢?特别是自己身边的四大铁卫,李恪很清楚给他们配备的战刀的韧度和刚度,这种精钢打造的战刀,即便经历数场大战也不是轻易就能折损的。
“哲羽,你起来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
“殿下,哲羽有罪,不但没有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还让鬼面骑损失了一万八千人!”
哲羽说道这里,已经泣不成声。
“哲羽,本王都清楚!”
李恪向哲羽说道,又对眼前的鬼面骑将士说道,“将士们,本王清楚你们做了什么!你们没有失败,你们很勇敢,在本王的心里,你们依然当初那支傲视天下的鬼面骑,依然是本王的四大铁卫之一!”
“多谢殿下!”
鬼面骑士兵应声道。
但此时,他们依旧泣不成声!
等到李恪让哲羽和鬼面骑离开帅帐,将侯虎、薛仁贵和宇文过三人召集到帅账询问清楚时,李恪自己也被震撼了!他没有想到鬼面骑九千人会将禄东赞三万残兵拦截在凤凰岭峡谷而不能前行,愣是用九千全部受伤的骑兵全歼了这被禄东赞带领跑掉的三万吐蕃精骑。在说道鬼面骑全歼了三万吐蕃残兵的时候,侯虎、薛仁贵和宇文过都是萧然起敬。
帅帐内,三人汇报玩追击的全过程便离开了帅帐,只剩下李恪和许敬宗还有孙贰朗三人默默不语。
半晌,李恪这才说道,“延族,给朝廷上书吧!”
“诺”许敬宗回道。
“贰朗,经此一役,吐蕃在未来是两三个月不会对我们发起攻势,你们要这段时间加紧训练步卒,等吐蕃再派兵攻打凉州城时,今后的三五个月,凉州城的安全可就好靠你们三万步卒了!”
李恪又对孙贰朗说道。
“诺!”
孙贰朗领命。他也没有多说什么话,因为,听了宇文过和薛仁贵以及侯虎三人的关于鬼面骑跟三万吐蕃大军的血战,他的心里久久的不能平静,他被震撼了!
等到孙贰朗离开帅帐,李恪便在王中长的陪伴下来到了鬼面骑的营地,他亲自下令将全军的大夫召集到鬼面骑的营地,给大家疗伤,又看到昏迷的哲羽伤势没有什么大碍这才离开了鬼面骑的大营。
然而,李恪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几天之后军营中传开了关于鬼面骑带伤的九千人全歼禄东赞三万大军的经过,这些传言者都是跟随宇文过和薛仁贵、侯虎等追击过禄东赞大军的士兵们。
传言说,禄东赞大军逃到了凤凰岭的峡谷,在出谷口的时候遇到了哲羽率领杀过来的九千鬼面骑。峡谷通道本来就不宽,但长度足有四里多。两军相遇便展开厮杀,鬼面骑愣是从峡谷的出口位置杀到峡谷的进口处,没有让一名吐蕃骑兵从自己身前逃过去。整整四里长的凤凰岭峡谷两边堆满了吐蕃骑兵的尸体,只有中间三米宽的地带没有尸体,听说那是鬼面骑三排前进时的道路,死在中间道路上的全都是被砍下战马的鬼面骑士兵。
而禄东赞也是死里逃生,他让三万吐蕃精骑堵住鬼面骑前进的道路,自己则是被几个心腹将领带着原路退回,这才逃出了鬼面骑的截杀。
军营中的传言没上几天,便一下子蔓延到了凉州城。
但李恪没有制止,九千受伤了的鬼面骑在凤凰岭峡谷里全歼了三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