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父一猜就猜出了恪的心思!”

李恪淡淡一笑说道,“恪来华州,自然是向你请教的!”

李恪的话说的很委婉,柴绍听在耳中也很舒服。

两人开始步入正题,详谈了将近一个时辰方才结束。而柴绍身体不佳,刚才召集将领商议军情,又跟李恪在书房了谈论了这么久,他的脸色也显得很疲惫,李恪便趁机告辞,没有再打扰他。柴绍也没有强求留下李恪,只是告诉李恪,第二天他在府中设宴,要款待他和李治等人,为他们接风洗尘,李恪爽朗的答应了柴绍的好意。

回到驿馆,李恪心情很愉悦。李治和李仁、李毅见状,都为李恪高兴。因为,李恪心情好的时候,对他们的处罚就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加大他们的学习量,让他们苦不堪言。只有武瞾乖巧的给李恪更衣,奉上茶水,很安静的坐在一旁,注视着李恪,看他有什么需要,这让李恪很受用。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唐出兵

离开了华州,李恪一行人开始向同州而来,因为距离大唐出兵的时间也不远了,长安城的步兵开始已经向朔方而来。所以,李恪命令马队加快速度,希望自己能早一步在薛仁贵出发前赶到同州。虽然,他已经做过安排,让北府的将领都听庞孝泰的命令。但他还是要亲自叮嘱一番才行,不能破坏了和李泰之间的合作关系,李恪很清楚,想要将李承乾赶下太子之位,就要看李泰,而他只能渔翁得利,他手握兵马大权,要真的将李承乾赶下太子之位,那就会被说成是兵谏,这是他绝对不能做的。

在去同州的路上,武瞾有一段路骑在马上,想跟李恪说话,只是她根本就不会骑马,这让武瞾很沮丧,她很向往跟自己的殿下哥哥骑马驰骋的场景。最后没办法,而是李恪将武瞾放在自己的马上,这才让武瞾破涕为笑。

“殿下哥哥,当年华姑也是这样骑在你的马上进的长安城,那是华姑第一次来长安城!”

武瞾回忆似的说道。

“华姑啊,那是你还小,现在都长成大姑娘了,以后本王的小白马也驼不动你了!”

李恪笑着说道。

“殿下哥哥你好坏,你尽然说华姑胖,你……”

武瞾气鼓鼓的反驳道。

“华姑——”

“殿下哥哥——什么事?”

“华姑,你想过自己的今后吗?”

李恪开口问道。

“殿下哥哥,华姑想过,就在跟在殿下哥哥身边服侍你啊!”

武瞾开心的说道。

“傻丫头,本王,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说。

“殿下哥哥,当年在长安城的官道上遇见你,华姑骑在你的马上进了长安城,华姑就想过,今生必将服侍殿下哥哥,华姑吃了那么多苦,还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想来到殿下哥哥身边!”

武瞾哭腔的说道,“殿下哥哥,你不会不要华姑了吧?”

“没有,只是被华姑的话感动了!”

李恪调侃的说道。

“殿下哥哥,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女儿之态呢?”

武瞾好奇道,“华姑心里的殿下哥哥是驰骋疆场,受百姓敬仰的膜拜的人啊!”

李恪一惊,他从这句话中已经听出了武瞾对权力产生了一丝懵懂的感觉,李恪认为这可能就是她在广元受到堂兄虐待时产生的吧!

“华姑,你真的想在本王身边服侍吗?”

李恪想了想,还是认真的问道。

“殿下哥哥,华姑就想待在殿下哥哥身边,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华姑的心就像这首诗一样!”

武瞾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娇羞的脸上露出了坚定不移的神色。

“华姑,那本王给你起个名字怎么样?”

李恪语气温柔的说道。

“好啊!”

武瞾开心的答应。

“恩,就今后就叫媚娘吧!”

李恪一本正经的说道。

“媚娘?武媚娘?”

武瞾重复了一边,这才高兴道,“殿下哥哥,那华姑,不,那媚娘就做殿下哥哥一个人的武媚娘好不?”

“好啊!”

李恪淡淡一笑,答应道。

武媚娘欣喜不已,让李恪骑马奔驰,李恪催动战马,小白马四蹄腾空飞奔而起。王中长等鹰卫见状,都催马紧紧的跟在了李恪的身后。

李恪一行的按照行军速度向同州而来,速度自然很快,四天的时间就到了同州城外。

就见同州城外的十里外锦旗招展,枪戟林立,显然是同州大都督,北平郡王突利和都督府长史杜君绰两人来迎接李恪了!远远地看见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道黑影,渐渐的黑影变成了黑甲骑兵,突利和杜君绰便知道这就是李恪,黑衣黑甲是李恪护卫的标志,以前在大唐,王公子弟不屑于自己的护卫身穿黑衣黑甲,现在是他们不敢让自己的护卫真身打扮。

“殿下——”

杜君绰骑马迎上了李恪,在距离李恪一百步的时跳下战马,快速走到了李恪面前,施礼道。

“君绰,快起来,不用多礼!”

李恪急忙下马,扶起了杜君绰。

这是,突利一行人也到了李恪身边,下马给李恪施礼。

“参见大总管!”

突利向李恪施礼道,他口中称呼李恪为大总管,是按照李恪北府兵马大总管的官职,同是也在告诉李恪和众人,这里只有上下级的关系,没有翁婿之情。

“北平郡王不用多礼!”

李恪也清楚突利的意思,这便称呼突利为北王郡王,而没有称呼岳父。

随即,阿姆和扎德勒也上前向李恪施礼,两人本不在同州,但听说李恪要来同州,两人跟李恪一同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李恪又是阿史那部的驸马,两人自然就放下了手中的军务来到了同州。李恪也向众人介绍了李治和自己的儿子李仁、李毅及其武媚娘。众人又是一阵寒暄,这才继续向通州而来。

同州以前只是一个地方名称,没有城堡,在大唐打败突厥,分封突利为同州大都督后,大唐为了能够统治同州附近以及到阴山的草原,便在同州建立了一座城堡,便于屯兵和囤积粮草辎重,而突利北平郡王府和同州大都督也放在了同州城。城中现在有五千的突厥骑兵,有五千的大唐步兵,杜君绰和突利各令五千兵马。

同州虽说是屯兵的城堡,规模不大,就连大唐腹地的一般大县城都比不上,但在这一片草原上也只有同州才有商贾,牧民们经常来同州换取所需的茶叶和盐巴、粮食等必需品,同州城内倒是显得很繁华。而突利的郡王府就在同州城的最北面,府邸不是很大,六进的院子,这也是相比长安城的郡王府和太原李恪的北王府而言,但在同州城已经是最为豪华的地方了!

突利直接将李恪一行人请到了自己的郡王府,让李恪一行人先是沐浴休息,等到晚上再设宴款待。而李恪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见杜君绰和薛仁贵、周文和周武四人来到了李恪的房间。

“学生见过校长!”

三人向李恪施礼道,不知道是何时,陆军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公开场合也开始称呼李恪为校长而不是殿下。而李恪也没有恼怒,倒是很乐意的接受了大家这样的称呼。

“准备几时出发?”

李恪问道。

“殿下,本来前天就该出发,因为你要来同州,我和大都督商议,就将时间拖延到现在了!”

杜君绰说道。

“已经三天啊!”

李恪叹息一声说道。

“殿下放心,只要两天的时间,薛礼便会率军赶到朔方!”

薛仁贵向李恪保证道。

李恪没有说话,眉头微皱。

杜君绰见李恪的表情,便向李恪解释道,“殿下,出征大军在三天前早已整装待发!只要下令,即刻就能出发!”

“恩——大军在城外吗?”

李恪问道。

“在城外向北二十里的营地!”

杜君绰回答,在突利归降了大唐之后,李恪容许突利身边有八万到十万的常备军。也就是说,突利在同州可有八万到十万的骑兵,而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不像其他的突厥骑兵那样属于半牧半兵。李恪之所以敢给突利这么的权利,第一是他相信突利绝对不会背叛大唐,第二是他觉得大唐有能力让突厥人归心,死心塌地的跟着大唐。还有一点,那就是李恪的铁骑兵是杀怕了突厥人,突厥人也不敢反抗!即便是突厥人现在归了大唐,成了大唐的子民,但他们在想到在幽州草原的一战中,苏定方坑杀了突厥十万精骑,突厥人也是心惊肉跳。

“擂鼓聚将!准备出城!”

李恪命令道。

“诺”杜君绰等躬身答道,大踏步离开。

李恪则是在武媚娘的服侍下沐浴更衣,便匆匆的来到了大都督府。

突利也从杜君绰口中听到了李恪话中的意思,那就是他要亲自给出征的将士们送行。所以,他也早早的来到了都督府。李恪走进都督府的时候,都督府聚义厅里十名唐将,二十名突厥将领齐齐的向他施礼。

“参见大总管!”

“出城!”

李恪没有多余的话,下达了命令。

作为北府大总管,他在北府的管辖范围内都有这样的权利,而在突利面前他也不做作,即便是在华州,他客气谦虚还是因为对方主将是柴绍,是自己的姑父,要换做其他的人,李恪绝对会不鸟他。

就见大都督府的门打开,数十人鱼贯而出,将一名黑袍年轻人护在中间,骑马向城外而来。

数千骑来到了城外的军人,就见三万的军人锦旗招展,杀气腾腾。薛仁贵和周文、周武三人已经数十名千夫长等待李恪。突厥人尊敬强者,而薛仁贵的能力证明了自己,这才使得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支三万的突厥骑兵都听他的号令。

“参见大都督!”

李恪一行人骑马进了辕门,见三万铁骑大声吼道,声势震天!

李恪骑马缓缓来到大军面前,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骑兵。三万铁骑默默的接受李恪的检阅,他们坐下的战马也的乖巧,没有发出一声的嘶鸣,静静的就像泥人泥马一样。

“将士们!”

李恪喊道,“今天,本王给你们送行!”

校场静静的!

“西北的吐谷浑骑兵你们该清楚吧!当年他们是你们突厥骑兵的手下败将,可今天他们凭借着自己手中的三十万勇士,不将大唐,不将突厥骑兵放在眼里,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

李恪大声问道。

“杀——杀——杀!”

三万人发出了气势,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好!很好!我们就要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骑兵!”

李恪吼道。

“杀——杀——杀!”

三万骑兵的热血被李恪一句话就给激发了出来,他们现在就想是三匹嗜血的恶狼。

因为,突厥归降了大唐,已经四年没有经历战争了,这对好战民族的突厥人来说,也很憋屈,很难受。

“出发!”

李恪大手一挥,薛仁贵的帅旗一举,大军缓缓的出了辕门。

第五百三十八章 第一次,没了

三万大军在薛仁贵的率领下出了辕门,李恪这才跟突利等人回到了郡王府。

其实,李恪心里很清楚,这三万人根本不是突厥骑兵中的精锐,突利的真正精锐骑兵现在掌握在阿姆和扎德勒手中,他们每人掌握着三万骑兵,这是突利合兵了颉利的大军之后整合,精选出来的六万精锐,而他自己又掌握着阿史那部最为精锐的两万铁骑。所以,薛仁贵这三万人马在同州大都督府来说,只能算是一般的精骑。但是,就这样的精骑放到战场上,他也绝对是可怕的存在,绝对是一支强悍的力量。所以,李恪对突利没有因为他没有给薛仁贵精兵生气,他很清楚,能够薛仁贵这样的年轻将领三万骑兵,这已经是突利最大方的了,要换做其他的人,薛仁贵这样的资历,连千夫长都当不上。其实,李恪也很清楚,突利不给薛仁贵精骑,那是因为以薛仁贵的能力还是驾驭不了突厥桀骜不驯的精骑,就是阿姆和扎德勒也不会听他的命令。李恪知道,想要动用阿姆和扎德勒这六万精骑,除非他自己亲自掌兵,不然即便是强制命令,遇到其他的将领,这两人也不会心甘情愿的领命。李恪对于突厥精兵的这种行为一点都没有生气,恰恰很高兴,这说明这支突厥骑兵不会被他们利用,只能为自己所用。

李恪和突利一行人来到了郡王府,突利便吩咐备宴会,要给李恪一行人接风洗尘,李恪也就高兴的答应了突利的请求。宴会自然是突厥人对待最尊敬的客人时的烤全羊,每一个人的案几上都是一只,放了一把小弯刀。

“为北王殿下来同州,我们大家干此一杯!”

突利举杯道。

“干——”

李恪举杯。

大家一饮而尽!

李治坐在李恪的下首位置,李治的下首位置和李仁和李毅两兄弟。虽然只有四岁,但李恪根本就没准备娇生惯养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让他们独立做事,今天的宴会也给他们安排了单独的位置,就是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他们。而自己的两个儿子表现很好,举止得体,显现出了大唐皇上的贵胄气质,让突利看的很满意,特别是他的亲外孙李仁。李治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但他适应能力很强,刚开始有点局促,稍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便能应付自如。

宴会到达高潮的时候是李恪跟阿姆和扎德勒两人拼酒,李恪的酒量很好,在大唐军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阿姆和扎德勒酒量也不差,且跟李恪喝过几次,都被李恪给喝倒了。今天宴会上三人想到四年前的血战,顿时又起了拼酒的念头。李恪本就不是拘泥礼数的人,见两人有意跟自己拼酒,也就没有拒绝。

突利见状,吩咐拿大碗。

三只头颅大的大碗摆在了案几上,一名突厥勇士扛着大酒坛给三人倒酒。

阿姆举起大碗,向李恪道,“殿下请!”

李恪举起大碗,跟阿姆和扎德勒一碰,一饮而尽!

三人连续喝了十大碗酒,突厥勇士已经换了第三坛,但三人还是没有醉意。

继续又喝了三坛子,就见阿姆倒在了桌子边上,让众人大笑不已。阿姆被抬出了大殿,就剩下李恪和扎德勒继续喝。又是喝了两坛,扎德勒也倒在了案几旁,也就只有李恪一个人而巍然不动。

宴会在李恪拼到阿姆和扎德勒之后结束,众人相继离开。

李恪在离开宴会大殿的时候,身体有点摇晃,王中长刚想上年搀扶,就见李恪一把推开了他,吼道,“退下,本王醉了吗?”

说完,仪态端庄,脚步稳健的离开了大殿。

李恪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见武媚娘在屋中帮他收拾衣物,这类活本该是侍女操办的,但武媚娘非要自己亲自操持李恪的一切。所以,服侍李恪沐浴更衣,收拾东西之类的都被她一个包揽了!

李恪走进屋中,王中长很自然的关上了门,和数十名因为站在了门口守卫。

李恪走进房间,武媚娘刚要上前给李恪行礼,就见李恪一下子扑倒在他的怀里。

醉了,李恪真的醉了!

他刚才不让王中长搀扶,那是要给众人一个好影响,要表现大唐皇族贵胄气度。

武媚娘抱着沉重的李恪,小脸红红的,她的心跳的很厉害,怔了半天,这才开口喊道,“殿下——殿下!”

见李恪没有动静,她就使劲的将李恪搀扶到床上。李恪身形不高,身体也不臃肿,但即便是这样,也让武媚娘累的娇喘吁吁,胸脯起伏不已。只是她将李恪刚扶到床上,想要起身给李恪倒水,就发现自己被李恪压在了身下。

“殿下——”

武媚娘大惊,但随即便恢复了常态,小脸红的不敢正视李恪,仍由李恪嘴唇盖住她的香唇。

“恩——”

武媚娘被闷的哼道,但和声音比较销魂,让李恪更加的一发不可收拾的。

当一切就绪,李恪的一部分进入武媚娘的身体后,武媚娘眉头一皱,愣是忍住了疼痛而没有出声,只是眼角流下了滴滴泪水。

但这滴滴泪水不是伤心的哭泣,而是幸福和喜悦。因为,她今天可以真真正正的做殿下哥哥的女人了!可以堂堂正正的服侍自己深爱着的殿下哥哥了!为了这一刻,为了将自己最为宝贵的初次给自己深爱着的殿下哥哥,她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多少堂兄的打骂,但她都觉得值得,值得!

直到此刻,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第二天,李恪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怀中缩蜷着一副诱人白嫩的躯体。他大惊,这是谁呢?难道的突利派给服侍自己的侍女?可是这白嫩的肌肤绝对不是突厥女子所有。就在李恪胡乱猜测的时候,就听见一个小女人的娇羞声。

“殿下哥哥,你醒了!”

“媚娘——你!”

李恪都不敢相信,他会跟武媚娘……

“殿下哥哥,你怎么了?头还痛吗?”

武媚娘关切的问道,她早已适应了自己的角色。

“没有,媚娘,本王只是没想到昨天喝那么多的酒!”

李恪笑道,将武媚娘搂在怀里。

武媚娘也乖巧的缩蜷李恪的怀中,感受这短暂而温馨的一刻,她发现只要在殿下哥哥身边,只要在殿下哥哥的怀里,她才觉得安全,才觉得生命有了意义。

等到日上市三竿,李恪这才起床,武媚娘急忙下床给李恪沐浴更衣,等她离开时,李恪看到精锻上面点点落红,愣了半刻!

第五百三十九章 朔方捷报

在同州待了将近三天的时间,在这三天里李恪和突利谈了很多问题,主要是涉及到突厥的民生问题。这四年,突厥归顺大唐之后遇到灾荒之年,都能受到求助和补给,生活倒也过的安心舒服。所以,很多突厥人都想放弃游牧的生活,想到大唐腹地做耕地的农民。而突利也觉得这才突厥的出路,这才想跟李恪商量。李恪自然觉得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可以立即执行。因为在大唐的南方,很多地方的荒地还没有开垦出来,很多地方没有得到开发,而突厥游牧民族善于吃苦,将他们放到哪些地方是再好不过。只是眼下大唐还不是李恪一个人说了算,而又遇到了吐谷浑跟大唐之间的战争,李恪才跟突利商议的时候,决定首先将部分人迁徙到营州和幽州一代,等到大唐跟吐谷浑的大战结束,到时候朔方会空出很多地方,可以大规模的迁徙突厥人,突利对李恪的建议表示赞同。

李恪在第三天离开了同州,他继续一路向北,开始向营州而去。营州现在是刘仁轨的势力范围,是大唐水师的基地。依照李恪的意思,现在的整个营州都在供应着营州水师,而营州船厂又是水师的一大臂膀。所以,李恪这才北巡营州,主要是看看水师的发展,看是否能够远航。就远的不说,近在眼前的台湾附近的岛屿李恪必须先要划归到大唐的版图上,即便是不向这些地方迁徙百姓,但放逐罪犯什么的也的一天途径。

因为,大军已经出发,李恪倒是不那么急着赶路,还有漠北的冬天很美,武媚娘和李治、李仁、李毅等没有来过,都想好好的欣赏一番,李恪也就应承了几人的意思,放缓了行军速度。即便是这样,十天之后,李恪一行人还是跨入了营州地界。

营州都督刘仁轨早就知道李恪要北巡营州,他便提出率军出来相迎。刘仁轨现在是营州都督,身边也能有二三百的亲卫。看到远远而来的,身形彪悍的二百骑士,李恪对刘仁轨训练士兵的手段也颇为赞赏。

“营州都督刘仁轨参见殿下!”

刘仁轨跳下马背想李恪施礼道。

“正则,不用多礼!”

李恪下马扶住了刘仁轨微笑道。

“殿下远道来营州,末将职责在身,只能在此迎接,还望殿下赎罪!”

刘仁轨再次请罪道。但是,刘仁轨已经出了营州城二十里而迎接李恪。

“正则何须多言呢?跟本王一同进城!”

李恪淡淡一笑道。

他很清楚刘仁轨心里在想什么,刘仁轨觉得能够有今天,都是北王李恪的知遇之恩。而李恪不但将他放在了营州,当了都督,还将大唐的水师让他组建,让他掌管造船厂,这绝对不是一般君王能够做到的。

李恪又将李治、李仁和李毅三人以及武媚娘介绍给了刘仁轨,刘仁轨早已听说了出使的这几个人,心里早已准备,见了四人也没有显得局促。随即,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又行了二十里路,才进了营州。

刘仁轨将李恪一行人安排在了都督府的偏院,这是他在李恪开始出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的院落。主要的这座偏院能够容纳三百多卫士,这才是刘仁轨的真正目的。他很清楚营州离高丽不远,而李恪当初斩杀了高丽正使,即便高丽没有追究,但不能确定高丽就没有人在这样的机会行刺李恪,再说大唐跟高丽边关贸易来往很频繁,营州也有不少高丽人,将三百鹰卫安排到府中,是为了保护李恪的需要。

李恪倒是对这一举动没察觉到。因为不光是他在长安的北王府,还是在太原的北王府,府中都能容纳将近一千多的鹰卫,在这样的偏院能容纳三百鹰卫,他倒是觉得很正常。

营州都督府在大唐属于中都督府。

所以,官员和将领没有同州大都督府那样多,晚宴的时候气氛也没有同州那么活跃。但这里坐的将领都在唐人,其中还有以周青为主的陆军学院的一期毕业生,这使得宴会被在同州时温馨了很多,就连武媚娘也列席了宴会,她一身宫装,很乖巧的坐在李恪的身边。

第二天,李恪和刘仁轨询问了水师的发展和船厂的规模等,还询问了一下柴哲威他们在营州的商铺和对高丽付出福寿膏的情况。刘仁轨都一一作答,让李恪心里有了个底。而李恪也没有急着去幽州,他想在营州多待一段时间,顺便去船厂和水师基地去看看。

就这样,李恪倒是很安心的住在了营州。

白天,他都会去船厂,看看工匠们建造的战舰,不懂的地方他会询问工匠,不满意的地方他会提出修改意见。晚上,他会在战舰的图纸上写写画画,修改工匠们图纸上他不满意的地方,或者凭借自己的记忆,绘制大明时代郑和的宝船图纸。

就这样,时间过的很快,半个月过去了。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中旬,营州水师基地开始出现了冰层,水师战舰不能出海,只能停泊在基地,而李恪也在刘仁轨的陪伴下来到了水师基地。说实话,营州的水师基地不怎么样,用了四年的时间,才组建起的水师也没有李恪心目中的那么凶猛和庞大。但是,能有这样的规模,李恪就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花了才四年的时间。水师不是陆军,肯花时间和前就能在短时间见效的,水师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花大把大把的钱才能慢慢组建的海防力量,况且以前大唐对水师不怎么重视,李恪骤然让刘仁轨组建水师,修建基地,能有这样的规模也在刘仁轨的能力出众的缘故。而周青也不负李恪对他的期望,在刘仁轨的调校下已经做了他的副将,给刘仁轨在水师的训练帮助很大。

通过参观,李恪基本上水师现在的发展和规模比较满意,他觉得以现在的条件和能力,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和不错了!但是,按照他心里的想法,这样的水师根本就不能说是水师,十条主战舰,二十条小战舰,三十条战船,这是多么薄弱的海防力量啊!

所以,李恪在回到营州的时候,给刘仁轨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刘仁轨也表示会用五年的时间完成李恪的要求。

就在李恪和刘仁轨在书房中交谈的时候,就见王中长急匆匆的来到了书房。

“殿下,朔方捷报!”

王中长兴奋的向李恪说道。

“不就是李绩率军打了胜仗吗?看你高兴的!”

李恪笑骂道。

“殿下,不是李绩,是陈将军,黑骑军五万铁骑歼灭了吐谷浑三万先锋大军!”

王中长欣喜的说道。

“什么?是陈其打了一次胜仗?”

李恪也是欣喜不已,他觉得大唐跟突厥的一战,大唐必胜无疑,只是没有想到这第一场尤为关键的胜仗却是黑骑军和陈其拔得头筹。

“陈其没有辜负本王的期望啊!”

李恪淡淡的笑着对刘仁轨说道。

“是啊,陈将军跟随在殿下身边时日很长,倒是受益匪浅啊!”

刘仁轨也是笑道。

“那这么说,陈其被安排给了庞孝泰?”

李恪向王中长问道。

自从不准备参合朔方的战争,李恪也就懒得过问朔方的一切军务,故而才会有此一问。

“殿下,朔方大军的先锋大将的庞孝泰,副将则是陈将军,北府黑骑军五万铁骑全归庞孝泰指挥!”

王中长汇报道,“至于同州的薛礼的三人突厥骑兵和幽州宇文过的两万幽州铁骑全都被归到了李绩的中军。”

李恪淡淡一笑,他很清楚李绩这样的安排用心何在。陈其是自己的心腹将领,让他指挥陈其的话,自然不是很顺手,故而才将陈其丢给了庞孝泰。而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的没有行军资历,又是低级将领,利于自己的指挥,李绩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恩,好兆头啊!有了首战的大捷,大唐对吐谷浑的这场战争胜利为时不远了!”

李恪笑着说道,“王中长,你去准备一下,我们明天去幽州!”

“诺”王中长离开。

“殿下,你这就要走了?”

刘仁轨问道。

“正则啊,水师交给你,本王很放心!本王估计,大唐对吐谷浑的战争时间不会太长,年前可能要结束,在这种情况下,本王必须要回太原。”

李恪向刘仁轨说道。

刘仁轨听得懂李恪的话,那就是大唐对土吐谷浑的大战结束,又是封赏功臣。虽然,这次战役李恪一方没出什么统军大将,但领军将军倒是不少,像陈其、薛崇、薛仁贵和宇文过等。所以,在封赏功臣的时候,李恪不能不在太原为几人谋划。

“既然如此,末将也就不挽留殿下了!末将明天为殿下送行!”

刘仁轨说道。

“恩!”

李恪点点头。

第五百四十章 三战三捷

第二天,刘仁轨将李恪一行人送出了营州城外三十里,这才回去,李恪的马队又开始想西南而行,目的便是出巡的最后一站幽州。幽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在外可以控制辽东半岛,在内可以控制河南道半多的地域。所以,李恪才会将自己手中百战上将苏定方放在幽州。李恪相信,以幽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苏定方的治军能力,即便是他自己丢了北府大都督的军职,只要幽州还在自己手中,他在朝堂上就有说话的分量。

李恪知道了首战告捷,大唐铁骑已经踏入了吐谷浑境内,相信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以李绩的统兵能力,即便的灭不了吐谷浑,但也绝对会让吐谷浑俯首称臣。所以,他让马队加快了行军速度,用了四天的时间就到了幽州。

幽州城外的十里处,苏定方早已恭候李恪多时了,见西方的天际出了一队黑色的骑兵,苏定方清楚这就是北王的马队,便率领幽州铁骑迎上了李恪。

“幽州苏烈参见北王殿下!”

苏定方在李恪面前一百步就下了马背,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