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妖才(兔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章:新九品中正制
“夫君,夜深了,还是早点休息吧。。。。。。。。”深夜,征北将军吕睿的书房还亮着灯,曹节走进书房,让吕睿早点休息。
“好,节儿,我再看看竹简就去休息,你先去休息吧!”吕睿笑了笑,拍了拍曹节的玉手。
“嗯,夫君不要看太晚了。”曹节将房门关上,回到了卧房。
九品中正制!吕睿在竹简上书写着新的九品中正制,这是吕睿根据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为基础,运用后世知识改编成的新九品中正制,主要是用于加强曹操的统治,这一切都源于今日早朝之后丞相府的议政。
早朝之后,曹操将心腹都招到了丞相府的议事厅,荀彧依然以身体不适拒绝了曹操的诏令,曹操虽然有些气愤,但是碍于荀彧的功绩,还是命人前去安慰了一番。
“奉孝,朝中那些大臣都有什么动静?”曹操刚刚从皇宫下朝,脸上带有不悦之色,已经第三天了,支持刘协的臣子与中立派的臣子都以各种理由不上朝议政。
“回禀丞相,那些官员并没有什么异动,好似都在家里修养,依探子回报,没有什么重病。”
“哼,当然没有重病,这些都是做给本丞相看的!”曹操将手中的一份竹简一扔,这是其中一个朝臣写给曹操的请假表文。
“本丞相应该如何应对?”曹操望了望众人,希望有人能给出一个好建议。
“丞相,现在我军控制的地方都在讨论陛下颁布的新的选官之法。我们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应对朝中的群臣。”郭嘉拱了拱手。回禀曹操。
“奉孝?你的意思是要我同意陛下的选官之法?”
“奉孝,你也是寒门出生,我曹家虽然是大族,但是兴起不过三代,若是按照陛下的选官之法,恐怕寒门的俊才就无法为国家所用,若是如此,恐怕我军能得一时人才。久而失天下俊才之心啊!”曹操对于刘协的选官之法已经被曹操研读多次了,曹操看出了其中的利弊,心中也拿不定主意。
“丞相,嘉也深知此法的利弊,只不过此法对于百官诱惑太大,丞相凭借一己之力战董卓,进徐州,平江东二郡,西进西凉,驱除马超。一代枭雄,丞相若是不同意此选官之法。自然无碍,但是若是丞相之继承人,不知可否压制此法?”郭嘉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小,头渐渐地低了下去。
“丞相,昱同意奉孝的建议,请丞相三思!”程昱也听出了郭嘉的言外之意,也建议曹操好好考虑。
“这。。。。。。。。?”曹操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曹操是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枭雄,若是日后曹家更进一步,曹操就是开国之君了。曹操有手段,有魄力,可以杀人立威,硬要阻止刘协的选官之法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种权力只限于曹操使用,曹操的继承人却没有。开国之君杀人就算再没有道理,他还有威严,可以压住手下。继承者不是打天下的,没有威严,只能以德服人,这选官之法诱惑力太大,曹操的继承者不一定能压得住支持这种选官之法的人。
“丞相,睿认为由陛下提出,不如由我军改进,再颁布新的选官之法,这样权力就集中在丞相的手中,早推行,可以握在丞相手中,若是晚执行,恐怕曹家之人不能控制!”吕睿也向曹操建言,九品中正制的诱惑太大了,曹丕就是依靠妥协才当上了皇帝。
“哦?不凡有何良策?”曹操听了吕睿的话,眼前一亮,这种选官的办法被刘协提出,刘协已经占据了先机,若是被曹家改进了,那就是曹家的东西,主动权就在曹家了。
“丞相,睿心中已经有所思绪,只不过此制度太过复杂,睿要回府书写成表,再呈给丞相。”虽然新九品中正制吕睿早有准备,但是吕睿一时还说不出如何改九品中正制,要回府上好好思量,形成表文最佳。
“好,不凡,此事就先这样,交给你去办,若是待你书写表文之后,再行商议。”
“诺!”
新九品中正制在吕睿的脑海中已经多日了,吕睿回到府上就开始书写表文。
吕睿的新九品中正制是以历史上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为蓝本。将官员分为九品,每一品分为上,中,下三等。同时官员官品的高低也是决定恩荫子孙的标准。每年选拔官员的标准也是按官员的品级,官员子弟可以优先录入为官,这些都与旧的九品中正制一样。唯一的不同是,这并不是唯一的九品选官之法。
每隔三年,丞相都可以在全国进行选官,按照个人的能力,授予品级。此选官无论出生,只论能力,一切标准掌握在丞相手中。最后,新的九品中正制还将三品以下的将领评选分了出来,每年举行武斗大会,以个人武力与用兵谋略评选出中下级军官。此选官之法由车骑将军掌握。
吕睿的选关之法以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为蓝本,分化了选官的途径,大大地加强了曹操的权力。第二日,吕睿将新的九品中正制上表给曹操,曹操与众人商议之后也觉得可行,决定在下一次的朝会上反击刘协。
“陛下万岁万岁!”很快又到了一日的朝会。
“众位爱卿平身!”刘协坐在龙椅上,心情愉悦,这几日的朝会,刘协都感到十分高兴,曹操等人没有禀报什么就退朝了,也没有过多的要求刘协,这是平时朝会不能享受到的待遇。
同时,在朝会之上,曹操的人没有发言,刘协倒是讲了不少无关紧要的事情,让刘协感到无比光荣,自己终于当了一次可以说话的皇帝。
“曹丞相。不知朕前些时日所言的为官之法。丞相有没有与群臣商议?是否有了结果。可以告之于朕?”刘协一上朝就开始询问曹操,这么多日了,曹操你总要给个交代,不然你就没有面子了。
“臣启陛下,老臣已经有了决议,经过老臣与群臣的商议,由征北将军提出一新的选官制度,老臣认为其制度优越于陛下的选官制度。所以老臣决定以吕将军的制度为大汉新的选官之法。”曹操笑了笑,刘协还真是天真,以为区区一个选官的制度就可以难住曹操,真是笑话!
“丞相?你。。。。。。。。。。”刘协愣了一下,曹操居然没有在朝上朝议便做了决定,曹操太不把大汉的朝廷放在眼里了,以为大汉真是曹家的?我刘协还没有死!
“曹操,你放肆,选官之制度乃是国之大策,岂容你一人决议?你当群臣是什么?你当陛下是什么?”孔融立马站了出来。呵斥曹操。
曹操听到孔融的呵斥之后,没有发怒。而是给了程昱一个颜色,程昱马上会意。程昱退出了朝班,向殿外而去。
“孔大人,本丞相的决议并非一人之决议,而是群臣的决议,孔大人,可不要冤枉本相。”曹操冲着孔融微微一笑,露出了不屑的表情。
“夏侯将军到!”孔融正想反驳曹操,突然侍卫高喊一声,夏侯将军来了。
“臣夏侯惇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夏侯惇一身戎装,仗剑来到了大殿之上。
“夏侯将军?夏侯将军,你不是在青州吗?怎么会返回许都?”刘协看见夏侯惇,心中惊了一下,难道曹操又要用兵权压人了?
“老臣回禀陛下,夏侯将军乃是老臣招回许都的。选官之制度乃国之大策,大策有变,恐有小人作祟,臣特意请夏侯将军回来驻守许都。”曹操拱了拱手回禀刘协。
“这。。。。。。?”刘协听了曹操的话,也不好反驳,曹操是丞相,总领朝政,调动军队回来许都,也是权力之内的事情。汉朝的丞相是很有权力的,内有处置百官之权,外有调兵之能。
孔融看了看一身戎装的夏侯惇,知道今日大势不可逆转,也只有瞪了曹操一眼,退进了群臣的列班之中。
“臣吕睿向陛下禀报新的选官制度,请陛下恩准!”吕睿见时机成熟了,也站了出来,新的九品中正制还要吕睿来解释。
“准奏!”刘协挥了挥手,无神地坐在了龙椅之上。
“谢陛下!”
“臣所想新任的选官制度名为九品中正制,所谓官品分为九等,每等分为上,中,下三品次。。。。。。。。。。。”随后吕睿将自己写好的新九品中正制禀报刘协。
“此乃睿之想法,请陛下圣裁!”吕睿拱了拱手,退回了群臣之中。
吕睿的话语一落,群臣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吕睿的九品中正制所有人都听得很清楚,特别是其中恩荫子孙的部分,能人者可世代承接品位,永保富贵让群臣心中都听得痒痒的,若是实行了吕睿的九品中正制,自己的子孙都有保障了。
“启奏陛下,此选官之法,操已经刻制成文,交给百官阅览,百官对于九品中正制都持支持之意,请陛下圣裁!”曹操见群臣议论得差不多了,马上站了出来,逼迫刘协答应。
“丞相,你何时刻制了此文?还交给百官阅览,为何融没有收到?”孔融一听曹操之言,就急了,百官都得到了刻制的表文,为什么自己没有得到?
大部分群臣听到了曹操的话,也都是愣了一下,自己好像也没有收到什么表文。
“孔大人,丞相大人已经将吕将军的表文刻制成数千竹简,由府上的家丁呈送各位大人,为何只有孔大人没有收到?孔大人,你不要自以为是圣人之后就胡言乱语,做这等指鹿为马的事!”程昱立马站了出来,呵斥孔融。
“程大人。。。。。。你。。。。。。。。。。”孔融一头雾水,自己确实没有收到什么竹简,心中十分气愤。
指鹿为马!一些聪明的群臣听见这四个字就明白了,这是曹操要做指鹿为马的事情,本来曹操就是没有给群臣刻录表文,曹操这是要试探群臣。
“臣启陛下,丞相大人已经与百官商议九品中正制,丞相大人认为此制度理应尽快实行,一可以新法代替旧法,二可稳朝中群臣之心,尽心辅助陛下,复兴大汉!”郭嘉见时机成熟,也站了出来,向刘协建言。
“臣虽武将,但是也认为九品中正制乃代替旧制之法,请陛下恩准!”夏侯惇抱拳向刘协建言。
原来曹操是恩威并施,威逼群臣!此时聪明的官员已经猜出曹操意思了。曹操是要告诉群臣,自己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决心已经不容改变,只不过这个九品中正制是加强曹操的权力的,若是群臣答应,就是共享富贵,恩荫子孙,若不然,夏侯惇带回来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
人性都是丑恶的,吕睿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让官员的子孙享受高福利,为做官打开一条康庄大道。百官心中的天平都已经倾向曹操了,再听到曹操心腹的一唱一和,群臣都明白了,跟着曹操走,有好酒好肉,荣华富贵,跟着刘协,只有喝西北风了。
“臣启陛下,昨日臣已经仔细阅览九品中正制之表文,认为其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请陛下恩准!”一名中立的官员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明确表态支持曹操,不再做两头草了。
两头草都表态了,曹操的心腹自然都齐刷刷地站了出来,支持吕睿的九品中正制。支持刘协的臣子虽然心中想反对曹操,但是九品中正制的诱惑太大了,想恩荫子孙就要支持曹操。支持刘协的臣子都低下了头,默默不语。
哼!一群想当婊子又要立下牌坊的人。看到支持刘协臣子的样子,吕睿心中冷笑一声都是些为了自己利益的人,想世人称他们是大汉的忠诚,又想推行九品中正制,恩荫子孙。
“臣认为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举,请陛下恩准!”吕睿再次站了出来,向刘协施压。
“这。。。。。。。。?”刘协望了望大殿之上,下跪都群臣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支持吕睿九品中正制的人。太多了,只是寥寥十数人没有下跪。刘协又看了看没有下跪的人,这些都是刘协的死忠,但是他们都低着头,沉默不语。
“陛下,圣明之君,理应从善如流,老臣请陛下三思。”曹操再次站了出来,逼迫刘协。
“这。。。。。。。?”刘协听了吕睿九品中正制之后,已经明白了曹操的野心,将选官的权力集中在丞相与车骑将军手中,这两个官位现在都在曹操的身上,曹操这是要架空自己。
“臣请陛下恩准!”曹操加重了语气,继续胁迫刘协。
“就依丞相之言。”刘协瘫坐在龙椅之上,无力地将几个字说了出来。
“陛下圣明!”曹操拱了拱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未完待续。。)
ps:更新一更,这个月多写一点。
第八章:平静中的危机
“一心见过陛下!”深夜,许都皇宫之内,刘协在浴池沐浴,一心悄悄地来到了刘协的身边,这里就是二人唯一能谈话的地方。
“免礼,一心,我们又输了,曹操又赢了一筹!”刘协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兵权在乱世就是拳头,没有兵权,再好的智谋也被迫屈服。
“一心,没有兵权,我们寸步难行!”
“陛下英明,没有兵权我们确实不能做什么。”一心拱了拱手,回答刘协,刘协失败的结果一心是预料到了,不过没有想到刘协居然会输得这么惨,本来以为曹操会在选官之上有所妥协,没有想到反而加强了曹操的权力。
九品中正制?看来我小看吕睿了,年纪与二哥相仿,智谋恐怕还在二哥之上!
“一心,你可有良策让朕收回兵权?”刘协望了望一心,眼中露出了炙热的渴望之情。
“陛下,兵权一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以我们当前的情势,只能利用各路诸侯之兵,若是陛下想掌握兵权,恐怕比登天还难。”一心心中冷笑了一下,刘协虽然是个聪明的皇帝,但是经验还是不足,在曹操眼皮底下掌握兵权,岂不是与虎谋皮?
“可是朕若无兵权,如何对抗曹操?”刘协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没有兵权,每次遇到重大事情,只要曹操一陈兵,自己绝对就是输家。
“陛下,朝廷大义,大汉皇帝之威才是陛下的法宝。陛下只有牢牢抓住这两点才可以慢慢蚕食曹操的实力。最后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朕真的可以取代曹操。重新掌管大汉?”
“陛下,一心不知陛下是否可以取代曹操,但是若是陛下不尝试,陛下就没有机会,一辈子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好!一心所言有理,那么朕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曹操已经将选官的权力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朕如何才能反击?”刘协将毛巾一扔,掉砸到了旁边的衣架之上。龙袍啪啦掉落在二人的身边。
“陛下,这竹简。。。。。。?”从刘协的龙袍中滚出了一份竹简,刘协随身携带,肯定是重要的竹简。
“哼,这是曹操的竹简,有什么好看的?”刘协将竹简一扔,这是曹操上表的一份竹简,刘协不小心带进了浴池。
“陛下不必恼怒,曹操的表文我们更加要看,还要仔细研究。恐怕曹操的短处就会在这些表文之中。”一心将表文捡钱,擦了擦。仔细阅读起来。
这份表文是曹操上表为自己的爷爷曹腾翻修墓碑的表文,曹操当上丞相之后,祖先肯定也要沾沾光,特别是曹腾对于东汉还是有功的,服侍过多位皇帝,还有拥立之功,修葺墓碑也是常理之事。
“这份表文有什么能暴露曹操的什么短处?”刘协摇了摇头,只不过是一份为祖先修葺墓碑的表文,难道也能暴露曹操的短处?
“陛下,您错了,修葺墓碑也是一个机会!”一心突然想到了一个很笨拙,但是可能效果很好的计策。
“机会?什么机会?”刘协愣了一下,只不过是修葺一些墓碑,有什么机会?
“陛下,曹操为上表朝廷为祖先修葺墓碑,肯定会涉及地宫的修葺,地宫最后一道玄关之门,可是由嫡孙去关闭的。”一心笑了笑,这可能就是一个机会了。
“玄关之门?”刘协愣了一下,自己是皇帝,对于民间的习俗只是通晓,但是没有实际的经验,还想不出一心的谋划。
“陛下,曹腾死时只是一名宦官,曹家家势尚未兴起,加上曹腾个人清廉,墓碑修筑得很简朴。根本配不上曹腾的官位,现在,更加配不上曹腾的身份,曹操的表文中已经有扩大曹腾地宫的请求了,我们正好可以顺水推舟,让曹操有去无回。”一心拱了拱手,回答刘协,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一心,难道你的意思是。。。。。。。。?”刘协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用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姿势。
“陛下圣明!”
一心看到这个表文,突然心生一计,此计听上去很荒唐,但是出其不意,有很大的成功率。
汉代重视墓葬,特别是豪华的墓葬,金缕玉衣就是很好的证明。汉代有身份的人都讲求墓碑的气派,互相攀比,显示家族的身份。曹腾是名宦官,但是也是一名忠心与清廉的宦官,在群臣中甚有口碑。陈藩都是曹腾提拔起来的,党人对于曹腾很有感情,这也是曹操能把持朝政的一个原因,东汉末的群臣基本都受过曹腾的恩惠。
曹腾自身十分清廉,生活节俭,自己的墓碑也只是按照地方大户来修建,规模相比朝廷大臣差多了,所以曹操如今得势,自然要好好修葺下爷爷的坟墓,以尽孝心。
大汉以孝廉选官,曹操为爷爷修墓一定会亲自为爷爷关闭地宫的最后一道玄门,到时候玄门的前厅密室就只有曹操一人或者是曹嵩与曹操二人,到时候就是刺杀曹操的最好时机。
“一心,这能成功吗?”刘协听了一心的建议,觉得虽然出其不意,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
“陛下,依一心来看,此计的成功率颇高。”
“陛下,所谓玄关之门就是墓室之屏障,乃是死门,曹操为曹腾关闭玄门,一定不能身带利刃,那些陪葬之人都心怀怨气,只要我们安排杀手在其中,关闭了玄门,就算门外的曹家众人想救,恐怕都没有机会了。”一心不是想杀死曹操,而是想把曹操困在墓室之内。
“陛下,不要忘了,第一道玄门可是会安置白气的,到时候曹操还会有命出来?”一心笑了笑,提醒刘协。
“好!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是朕觉得可以一试。”刘协终于明白了,是要用毒气杀死曹操。
“一心,此事具体实施。。。。。。。?”
“陛下放心,此事交给一心去办,一心一定会尽力为陛下除害,重登帝位。”
“好好,此事就交给你了!”刘协用手巾擦了擦了把脸,从浴池中走了出来。
第二日,刘协就给曹操的表文一个回复,曹腾为大汉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其墓碑与地宫节俭,不配其身份,朝廷将会出重资重修修葺。曹操接到表文之后也没有什么反应,毕竟这种与朝廷大事相比只是一件小事,是曹家内部之事。曹操也没有多想,就交给丁氏去处理了。
自从上表了九品中正制之后,吕睿也忙活起来了,毕竟这是自己上表提出的,具体的一些细节自然也要自己去完善,平时懒惰的吕睿也只有硬着头皮干下去,谁叫这是吕睿自己提出的?
“侯爷,杨彪杨大人在外求见,不知侯爷。。。。。。。?”吕睿正在处理九品中正制的细节,徐庶就来禀报,杨彪来自己府上了。
杨彪?吕睿愣了一下,自从曹操掌权之后,杨彪已经是很少出来了,特别是刘协几次愚蠢的行动让杨彪觉得没有什么希望了,一直都是深居简出,很少出门。
吕睿这几日府上的客人多了许多,都是来求官的,吕睿的九品中正制中有评品级的议题,众人都想从吕睿这里套出如何评定品级,就算品级定了,也要谋求一个好衙门,不然就没有油水,所以吕睿这几日是门可罗雀,人来人往,送礼连吕睿的库房都要装不下了。
“元直,将老大人请到偏厅,我去见见老大人!”杨彪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自己还是要去见见杨彪。
“是,侯爷!”徐庶拱了拱手,就退了下去。
“老大人前来,睿有失远迎,请老大人恕罪!”吕睿很快就来到了偏厅,杨彪的面子还是很大的,自己不能怠慢。
“侯爷客气了,老夫今日闲来无事,就是来看看侯爷。”
“闲来无事?”吕睿愣了一下,看了看旁边奉茶的侍女,顿时明白了。
“来人将老大人的礼品存入库房,你们都退下吧。”吕睿挥了挥手,示意下人都可以退下了。
“是,侯爷!”
“老大人,不知老大人前来所为何事?”侍女一退下去,吕睿就询问杨彪,杨彪的目的肯定不是来看看自己。
“侯爷,其实老夫今日前来就是为犬子求以官职而已。”
“老大人说笑了,老大人是朝廷旧臣,为朝廷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德祖兄的官位肯定是不会少的。”这个老狐狸,还不愿意说真话,先要帮自己儿子谋取些福利
“这全要仰仗侯爷,老夫替德祖先谢过侯爷。”
“老大人,你这是折煞吕睿,吕睿一定会尽力为德祖兄安排。老大人,今日前来就是这些琐事?”吕睿没有耐心了,杨彪说话老拐弯弯,吕睿要听真心话。
“侯爷,彪为了感谢侯爷,特送来一份情报,请侯爷笑纳。”
“情报?”
“侯爷,宫里又有高人了。”杨彪神秘一笑,看了吕睿一眼。
“高人?”吕睿明白了,刘协身后的高人又出现了!(未完待续。。)
ps:兔子力求日更五千,白天要复兴,四月份复试了。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九章:刺杀
东汉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
墓葬墓室由前室、后双人墓室、西侧室和东侧两个耳室组成,全部由蓝砖砌成,但蓝砖的尺寸又各不相同。墓葬俨然像一个宅院,充分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墓葬的修建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挖墓坑,挖掘墓葬整个外侧的土框部分。第二阶段就是修建墓葬的砖砌墓室,包括甬道和墓室以及甬道部分上侧的照壁。第三阶段是在墓室土框范围内进行回填。第四阶段就是埋葬死者,封堵甬道,对墓道进行回填。
曹腾的墓在曹氏的老家谯郡的郊外,曹腾身前将谯郡郊外的一片风水宝地化为了曹氏宗亲的墓地,允许曹氏族人以后安葬于此。
曹腾的墓不大,墓碑也就是三米高而已,也就是一般的富贵之人的墓碑。曹腾一生节俭,自己的墓也弄得比较小,远远没有曹嵩给自己修的墓豪华。
此次刘协下旨,重修曹腾之墓碑,丁氏带着曹氏的女眷与一些族人早早地就回到了谯县,安排工人为曹腾之墓进行翻修。
就在丁氏带人翻修曹腾之墓的时候,许都的杨彪府上,来了两名头戴斗笠之人,一身黑衣,似乎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的身份。
“德祖,你去外面守住,不得让任何人进来。”杨彪见到二人,示意杨修出去把风。
“是,父亲,孩儿遵命!”杨修拱了拱手。关上了房门。退了出去。
“孟德兄。不凡,这里已无外人,二位不必遮掩了。”杨彪拄着拐杖,走回了主位。这二人正是曹操与吕睿,杨彪到吕睿的府上,让吕睿安排曹操与自己见面。
“老太尉果然是心思缜密,居然想到了如此见面之法,还在老太尉的家中。”曹操将斗笠一脱。微微对杨彪一笑。
“孟德,老夫再厉害也是昨日黄花了,孟德如今才是大汉的掌舵人,老夫老了,孟德,你我也算是忘年交,还是称呼表字为好。”杨彪望了曹操一眼,这次是二人商谈,只是作为朋友的一种商谈,气氛不要搞得太严肃了。
“文先兄。好久不这么称呼你了,想到年操还是纨绔之时。文先兄就是朝廷的翘楚,操学习之榜样。”曹操也领情,改变了一下称呼。
“孟德,不要再给老夫戴高帽了你我都算是一时之俊杰,居然被一个不知名的人牵着鼻子走,看来我们真是有负盛名啊。”杨彪挥了挥手,将话锋一转。
房内的气氛都是变得寂静起来,本来愉悦的气氛成了死气沉沉。
“文先说得有理,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将那个人铲除。不知文先兄让操到此,有何打算?”
“打算?彪曾经想辅助陛下与孟德一较高低,可惜陛下志大才疏,每每坏事,彪也失去了信心,彪愿意与孟德合作,以后以孟德为尊,只希望孟德答应彪一个条件。”杨彪也不拐弯抹角,高手说话,直截了当是最好的。
“哦?”曹操愣了一下,旁边的吕睿也愣了一下。杨彪这是要投诚的节奏?以曹操为尊,这可不想杨彪说的话。
“老大人,您的意思是。。。。。。。。?”吕睿帮着曹操试探一下杨彪。
“不凡,孟德,何必让老夫说出那句话?彪输了,彪现在只想保全陛下,保全忠义,为大汉尽自己最后一份力。”杨彪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已经输了,输给曹操了,现在他不想与曹操为敌,只想保全刘协。
“保全陛下?老大人,这话您说得不对了,陛下乃大汉天子,又在深宫之中,有什么危险?”
“不凡,孟德,彪以真心对待,为何你们要不信彪?难道要彪跪下,才能显出彪的诚意?”杨彪变得有些不悦了,自己拉下老脸,愿意与曹操妥协,吕睿居然还刁难!
“老大人。。。。。。。。”
“够了,不凡,文先兄做的很多了,诚意也够了,我们不要咄咄逼人,文先兄,操也是大汉的臣子,只要操在,大汉就在,但是若是操不在了,恐怕就没有人能保证了。”曹操压住了吕睿,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底线,自己在世,永远是汉臣,但是自己死了,就不能保证了。
“孟德答应了?”杨彪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曹操真么快就答应了,本来以为曹操还要拿捏一下。
“哈哈哈哈!文先兄,操原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只不过多年的滚打让操变了,这次,我们只以朋友的身份交谈,操不会拿捏。”曹操笑了笑,杨彪老谋深算久了,一时还不能适应曹操的变化。
“老夫老了,不行了,孟德的真性情让彪好似又回到了从前,彪也不拿捏了,只要孟德守约,彪决定,杨家的势力,绝对不会再挡孟德的路!”杨彪也很爽快地提出了自己的底线。
随后,曹操与杨彪达成了协议,曹操要保刘协的周全,有生之年只能为汉臣。杨彪则同意不再与曹操对抗,自己的晚辈可以为曹操效力。
同时,杨彪还提供了自己的线索给曹操,最近刘协有些不正常,似乎背后有人指点,让曹操多加小心。曹操与杨彪订立秘密盟约之后,曹操与吕睿就从后门离开了,返回了丞相府。
“不凡,你认为此次陛下身后的高人又在谋划什么?”回到丞相府,曹操就询问吕睿的意见。杨彪是个谨慎的人,老狐狸,在大汉已经屹立多年不倒了,但是杨彪只是提供了高人存在宫里的情况,并指出他与刘协会面之地很有可能是在皇宫刘协沐浴的地方。
这让曹操有点小意外,杨彪早就开始关注刘协背后的高人,可是现在有的线索不多。说明刘协背后的高人非比寻常。因为不仅仅是杨彪。曹操的人也是在加紧寻找出刘协身后的高人,可是现在戏志才还没有什么进展。
“仲父,孩儿已经,此人无论什么谋划都只是想大汉再陷入乱局,好渔翁得利。”经过一心的多次动作,吕睿已经明白了,所谓乱世出英雄,一心的谋划肯定是想让刚刚处于相对安定的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