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妖才(兔子)-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桓。我们此番前来自然是为了求见士燮的。但是如果士燮真的不想见我们,就算我们陪着沙摩柯前去也是枉然。如果士燮想见我们,沙摩柯作为一个信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毕竟沙摩柯是五蛮溪的下任蛮王,和交州的士燮打不好关系,恐怕会有麻烦,虽然我们曹氏和五蛮溪结了姻亲,但是有些事情是望尘莫及的。”吕睿指出了让沙摩柯前去面见士燮的原因。
五蛮溪与交州相连。士燮与五蛮溪的关系本来就不错。如果第一次见面,吕睿就和沙摩柯一起去了,难免有利用五蛮溪的关系来威胁士燮的嫌疑,虽然士燮现在不敢五蛮溪,但是日后如果士燮心有怀恨的话,五蛮溪就很麻烦了,远亲不如近邻,为了曹华,还是不要给沙摩柯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士燮如果想见吕睿就一定会见吕睿,派不派沙摩柯先去拜会都是一样的。
“睿哥所言有理。丕明白了,多谢睿哥为华妹着想。”吕睿的言外之意还道出了帝王家的无奈。以曹代汉是迟早的事情,皇帝的女儿一般都是用来笼络大臣的,皇帝的女婿有事情,皇帝一定会以政治目的为先,考虑了政治利益才会选择是否帮助女婿。
日后五蛮溪要是和交州发生了冲突,曹魏的统治者首先会考虑的是曹魏的利益,而不是沙摩柯是曹魏的女婿。
“子桓很聪明,怪不得仲父让子桓随睿前来,除了仓舒,子桓有些方面比子修强很多。”吕睿微微一笑,不愧是魏文帝啊,只要轻轻一点,就能想明白。
“睿哥过奖了。”
“大舅子,二舅子,小舅子,我回来了,我带了美味的食物回来了。”吕睿三人正在品尝着新鲜的岭南水果,沙摩柯就返回了客栈。
“嘿嘿,我带来了好吃的,岭南的烤全羊!”沙摩柯一进房间就向三人炫耀,自己带来了岭南的美食前来与吕睿三人分享。
“烤全羊?这也算岭南的美食?我们北方也有!”曹冲吃着一个香蕉,冲着沙摩柯挥了挥手手,这算什么美食,烤羊肉,丞相府大把多。
“仓舒,这不同于北方的烤全羊,这是岭南的烤山羊,这些羊是生活在山上的,肉质鲜美,没有北方羊肉的膻味,是很不错的美食。”吕睿向曹冲解释,岭南的山羊与北方的羊肉不同,是一种很好的美食。
“哈哈,还是大舅子懂得多,这样的美食,我可是每次来苍梧城都会吃的,来,给你一个大腿,小舅子!”说完,沙摩柯将用匕首将一个羊腿割下,递给了曹冲。
曹冲的鼻子闻到了羊腿的香味,流了流口水,然后狼吞虎咽地啃起羊腿了。
吕睿与曹丕也从沙摩柯的手中接过了羊腿,品尝岭南的美味了。
“姐夫,这东西太好吃了。”曹冲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一个羊腿已经让自己撑住了。
“沙摩柯,你前往士燮府上,情况如何?士燮肯不肯见我们?”品尝完美食,吕睿就开始打听正事了,刚刚的美食让吕睿差点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嘿嘿,大舅子,这回我可没有让你失望,士燮大人已经被我请来了。”
“请来了?”
“老夫士燮,字威彦见过侯爷!”沙摩柯旁边端着盘子的中年人放下了盘子,向吕睿行礼。
“士太守?”吕睿愣了一下,才开始慢慢地观察士燮,这个端盘子的居然是交州王?原本还以为是烤羊的厨师,没有想到居然是交州王!
只见士燮穿着一件普通黄布衣,脚下踏着草鞋,身上还沾有一些泥土,像是刚刚从田间里出来的农民一样。
“二舅子,小舅子,你们怎么了?”沙摩柯看见曹丕与曹冲像被什么电住了一样,伫立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向士燮行礼。
士燮是交州太守,这是朝廷封的,属于州牧大员了,曹丕与曹冲虽然是曹操的儿子,但是一个官职不大,一个没有官职,见到士燮当然是要行礼的。吕睿是征北将军。齐侯。官位略高于士燮。自然不用行礼。
“二位曹公子不用多礼,燮刚刚与苍梧的百姓在田间商议春耕的事宜,没有换衣裳便前来拜会侯爷,是在下鲁莽了,二位不必惊慌。”士燮当然知道二人起身的原因,看来曹操的家风还是很严的,不然丞相之子见到州牧不会如此多礼。
“原来是行礼啊,你们都不知道士大叔是怎么样的人。在这里不用多礼。”沙摩柯终于知道曹丕与曹冲二人的原因了,拍了拍二人,像怪物似的望了二人一眼。这里是交州,哪里要这么多礼数?
“太守大人如此体恤民情,睿佩服,怪不得交州之中,无人能比大人之威望。”吕睿拱了拱手,向士燮回礼,从刚刚的情况来看,加上沙摩柯的表现。吕睿对于士燮有了一个底!
士燮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与曹操是一样的,都不存在民族歧视。这点在大汉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汉武帝曾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汉代,汉族一般都是压制或者歧视少数民族的,但是在士燮这里却没有任何的体现,这恐怕也是士燮得交州之心的原因。
“侯爷多礼了,燮听闻丞相与五蛮溪结为姻亲,甚是高兴,看来我大汉边疆之族有出头之日了。”士燮听闻曹操与五蛮溪联姻之后,心中大喜,同时也摸清楚了曹操对于蛮族的态度,只要曹操不歧视蛮族,蛮族是可以为大汉所用的。
“睿心中并无族类之区分,只要能忠心于大汉与丞相之人,睿都是一视同仁的,不知太守大人是否认同?”吕睿微微一下,望了士燮一眼。橄榄枝已经抛出去了,看你士燮会不会做了!
“侯爷,难道你以为士燮是为了家人的安危才会依附孙权?你太小看士燮了!”士燮听了吕睿的话,自然明白吕睿的意思,但是吕睿一定是误解了自己依附孙权的原因。
“这。。。。。。。。。。?士太守的意思是。。。。。。。。?”
“虽然我家人在孙权的手上,但是士燮尚不老,要再生下子嗣还是很有可能的,弟弟没了,还有堂弟堂兄。士燮并不是因为家人的安危才与孙权妥协。”
“那士太守意思是。。。。。。。?”吕睿此时是完全愣住了,不是为了家人的安全,那么手握重兵的士燮为什么向孙权妥协?
“侯爷,士燮是为了交州无辜的百姓。”随后士燮将自己依附孙权的原因告诉了吕睿。
士燮原本就是想固守交州而已,远离中原的纷争。孙权派兵来攻打交州,士燮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带着大军就去抵御孙权。
孙权的表现让士燮感到很奇怪,明明是来攻打交州的,孙权居然采取防御战术,这让士燮摸不清了。
就在士燮疑惑的时候,后方突然传来了紧急的军情。苍梧城被孙权军突袭了,不仅仅是苍梧,交州的不少村镇都被孙权军给血洗了,士燮的家人也被擒住了。
根据士卒的回禀,是孙权手下有一直不怕死的军队,而且好像不会消耗体力一样,作战异常勇猛。单单凭借三百人就将苍梧城的守军给击败了。
一开始,士燮当然不信,还将士卒给斩首了。但是此后,交州各地不断发生村子被血洗的事件,往往是十名左右的吴军就将整个村子给血洗了,士燮感觉到情况不对,为了交州的百姓只有依附了孙权。
后来士燮打听到这是孙权的秘密部队,解烦军,统领是大将吕蒙!
解烦军?吕睿听到这个名字,陷入了沉思之中。吕蒙,大家都知道吴下阿蒙的典故还有吕蒙的辉煌之战,白衣渡江!
吕睿在研究三国史的时候,对于吕蒙也是十分好奇的。
第一,吕蒙这人很奇怪,读书读书居然就成了文武双全的大将。这基本上是从一个莽夫,直接锐变成东吴大都督。在汉代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汉代的书籍都在世家的手中,吕蒙读书大部分都是孙权资助的,都是孙家的藏书,但是为什么吕蒙读了之后会灵光一闪,成了东吴的文武全才大都督?孙氏子孙不少,却没有一个有吕蒙有成就。
第二,就是吕蒙的白衣渡江战役了。根据史书的记载,白衣渡江是突袭,而且根据当时东吴的兵力来看,不可能调集大部队来围攻荆州。吕蒙单单靠步兵就攻破了有烽火台的荆州,而且面对的是兵力比自己雄厚的荆州军。三国演义的描述就很神奇了,好像一个突袭,就解决了荆州的防线。(根据当时的史书记载,白衣渡江的军队也就是区区数千人,居然能攻打下城池而且是连续击破!)
“解烦军?看来又是一个有意思的对手!”听了士燮的解释之后,吕睿眯了眯自己的眼睛,难道又是一支黄巾力士?(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五十章:交州之策
“难道侯爷不相信在下所言?”士燮见吕睿陷入了沉思,以为吕睿不相信自己的所说。
“太守大人误会了,睿并不是不相信太守大人所言,只不过太守大人高义,让睿有点佩服了。”吕睿特意在佩服二字上加重了语气,有点不相信士燮的意思。难道士燮就如此狠心,连家人与族人的安危都不顾?这有点说不过去了。
“侯爷,燮知道你在想什么,在下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族人与家人的安危在下当然顾忌,但是在下是一方郡守,若是州郡丢了,还拿什么来保护族人与家人?”士燮微微一笑,望了吕睿一眼,看来吕睿虽然聪慧,但是政治经验还缺点火候。
“原来太守大人深谋远虑,睿佩服,大人能坐拥交州,看来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如此,睿也不想废话了,大人前来见睿,有什么条件,就直说了吧。”吕睿听了士燮的话,心中一愣,自己的政治水平还是不如士燮老谋深算。
士燮说得很有道理,一方诸侯的家族与家人是与自己的势力联系在一起了,自己的势力若是没有了,家族与家人肯定完蛋了。但是自己的势力还在,家人与家族还可以添新丁,这就是政治“无情”的一面。就算是穿越多年,在曹府长大,吕睿还做不到真正的“无情”,单论这一点,吕睿就不算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弄明白了士燮的想法,吕睿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开门见山。询问士燮的合作条件。
“侯爷果然是快人快语。在下也不含糊。只要侯爷承诺朝廷不刻意阻拦交州之政务,燮就全力支持丞相大人,攻伐孙权,就算是在下的弟弟与孩儿死于孙权手中,在下也不会痛惜!”士燮从怀中取出了一份竹简,递给了吕睿,这是士燮与曹操之间的协议,只要曹操肯答应。士燮就支持曹操。
“太守大人放心,此事睿可以做主,替丞相大人答应太守,竹简睿马上派人带回荆州,让丞相大人过目,丞相大人一定会同意太守的条件,到时候睿上表朝廷,封太守为交州侯,世代镇守交州,不知太守以为如何?”吕睿一听士燮的话。心中就乐了,没有想到士燮只是想划地为王而已。既然如此,曹操肯定会答应士燮的条件。
汉代对于少数民族的政策是北剿南抚,因为北方的异族对中原威胁很大,南方不一样,甚至可以为朝廷所用。这一项政策一直延续到了后世的各个王朝。
“侯爷,在下只求自理交州,至于官位与爵位,在下并不眷恋。”士燮拱了拱手,回禀吕睿。
“太守大人既然不眷恋官位,那么弟弟与子女的安危一定会顾忌的,请太守大人派人刺探解烦军的情况与家人被关押的地点,我军发动攻击的时候,睿可以尝试救出大人的家人。”吕睿微微一笑,士燮说得对,有了自理交州的权利,任何官位与爵位都是虚名。既然如此,为了更好地拉拢士燮,只有用士燮的家人了。
“此事放心,在下一定会探听清楚解烦军与家人的情况。若是侯爷救出了在下的家人,在下每年都会献上交州特产表达感激之情。若是侯爷救不出,在下也会遵守协议,请侯爷放心!”
“恩,睿明白了,一定尽力而为。”士燮也没有在吕睿的客栈久留,商议了一下具体的事宜,就离开了客栈。
“睿哥,看来我们都中计了,原本以为士夑是因为家人投鼠忌器才依附孙权,看来士夑是为了等我们前来,与我们联盟,一同对抗孙权。”士夑走后,曹冲吃着水果,一脸谨慎地望着吕睿。士夑的情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没有想到士夑的心机与城府居然如此之深,恐怕现在的孙权也不能比得上士夑。
“不错,士夑口中是为了交州的百姓,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保全自己在交州的绝对控制力,不过士夑的野心也保证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士夑心里很清楚我军与吴军哪个更能保全其在交州的控制力。”吕睿点了点头,士夑这个交州王不是浪得虚名的,说是为了交州的百姓,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自己的亲子都能无情,恐怕这点连曹操都要逊色三分。
“睿哥,士夑的合作可以暂时放在一边,既然士夑有了承诺只要父亲回信之后,士夑就会支持我军,丕现在担心的是孙权的那支特殊的部队,解烦军!如果我军重蹈凉州的挫折,恐怕对于我军下一步的北伐不利。”曹丕想得很多,一下子就想到了孙权解烦军的威胁。
“不错,如果我们要救士夑的家人,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掉解烦军,为了以后士夑年年进贡岭南佳果给我们,子桓,仓舒我们要想个办法。”吕睿用匕首将一个菠萝破开,放入了盐水之中,望了望曹冲与曹丕二人。
“你们二人对于解烦军有何看法?”曹操让曹丕与曹冲跟随吕睿出来,就是历练的,如何解决孙权的特殊部队就当做一次测验,试试二人的才能。
“睿哥,丕认为孙权的解烦军与张白骑的黄巾力士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孙权的解烦军用了什么方法将自己的实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提高。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孙权的解烦军也是一支少数的精锐部队,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千人。”曹丕首先说出了自己的分析,孙权的解烦军应该是精锐中的精锐,人数不多,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支部队一定有弱点。
“子桓分析得很有道理,只不过睿认为解烦军可能比黄巾力士更难对付!”吕睿听了士夑的介绍之后,又看了看士夑留下来的情报,发现了一个解烦军与黄巾力士的不同之处。
“睿哥的意思是。。。。。。。。。?”
“子桓。认真看看被解烦军突袭的各个村子上报的细节。有时候细节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吕睿指了指桌上的竹简。让曹丕再看一遍。虽然曹丕是个雄才,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外稳内浮。表面上是很有雄主的才略,但是内心却是浮躁的,不肯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大多事情只是靠自己的天资聪明而已。如果不加以改正,以后会影响曹丕的一生。
“哦?”曹丕拿起桌上的竹简,又仔细地看了一遍。
“睿哥。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
”子桓,黄巾力士的弱点是什么,你知不知道?”
“当然知道,用激励之法将个人能力瞬间提高,导致了大损身体的后果,黄巾力士只可用一,不可再用。”黄巾力士的特点就是利用服食丹药来激发个人潜能,最后导致身体被掏空,体力透支而亡。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般黄巾力士只是能使用一次。便不可以再用了。
“不错,子桓。你发现没有,孙权的解烦军好像可以连续作战,而且战力丝毫未见损耗。”吕睿将竹简中一些情报用刻刀勾画出来,让曹丕再看一遍。
“原来如此!”曹丕看了吕睿勾画的地方,就明白了吕睿所言不假了。十天之内,相邻三百里的五个村子每隔一天都会全部被屠杀,幸存者的描述之中都有一名黑脸大汉作为统领。
看到这里,普通人肯定不会察觉什么,但是曹丕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重点。岭南大部分地方都是山区,大部分的地方都没有经过开发,是原始的密林,再精锐的部队在交州行军,一天的路程最多也是三四十里而已。这就说明,解烦军有可能是可以多次作战的,这点与黄巾力士不同,黄巾力士就是一次性使用的军队,但是解烦军好像可以多次使用。
“难道这种逆天的方法不会损耗人的寿命?他们都是鬼神?”曹丕发现了这个问题,吃惊地望着吕睿,如果是这样,解烦军恐怕就很难对付了。
“二哥,虽然解烦军能持续作战,但是战力却会有所损耗。”曹冲在一旁又画出了几处地方,十天之内,越后面的村子幸存者越多,如果是同一支军队所为,那么战斗力一定是下降了,因为越靠南边的村子,越落后,劳动力越少,抵抗力也越弱。
曹冲比曹丕冷静,智商也曹丕高,所以很快就找到了解烦军的战力衰退的证据。
“仓舒说得有道理,这恐怕就是我们对付解烦军的突破口,用非常人之法激发战力,肯定是有违天道的,人的身体不受到损害,肯定不可能。虽然解烦军可以持续作战,不过解烦军士卒的作战时间肯定不能长久。”吕睿又用刻刀在竹简之上画了几处。一刻钟鸣笛收兵!
解烦军每次攻略一处村子都是在一刻钟就退兵了,然后再选择另外的时间突袭,解烦军一定是什么原因才会有这种一刻钟退兵的策略。
“睿哥的意思是,对付解烦军的秘诀就是拖字?”曹丕很快就领悟到了吕睿的意思。
“未必准确,但是这可能是个突破口,我们要多加注意,另外,我不担心解烦军的超级战力,只要我们遇上了解烦军,三次之后,我必能找出他的破绽,只不过岭南地形复杂,军队不容易集中,容易被解烦军突袭战略要地。”吕睿道出了自己的担心,解烦军的超级战力不足畏惧,可怕的是解烦军的游击战的战术,在岭南这种地方,要引出解烦军不难,形成包围圈就困难了。
“恩,睿哥言之有理。”曹丕很快就明白了吕睿的意思,自从南下作战之后,曹丕就发现了南方作战的困难,山地多,山洞多,河流多,敌人容易四处躲藏或者逃窜,要集中围堵,一点也不容易。
“睿哥,这点不难,如果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恐怕就好解决了。”曹冲听了吕睿与曹丕的话,微微一笑,似乎已经胸有成竹了。
“冲弟,你有什么看法?”
“睿哥,小时候。你曾经教导弟。对于矛盾。要寻找主要矛盾,对于敌军,我们自然要选择主要目标了。解烦军是军队,军队出征必有目标,只要我们将其目标转化为集中使用兵力,那么解烦军就不足畏惧了。”曹冲年幼的时候,吕睿经常教导曹冲用后世的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提高曹冲的思考能力。曹冲很聪明,很快就能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得炉火纯青了,甚至比吕睿更胜一筹。
“那冲弟有什么办法让孙权集中使用解烦军?”吕睿听了曹冲的话,愣了一下,看来天才就是天才,自己教导的逻辑思维已经青出于蓝了。
“无他,只要孙权的生命受到威胁,或者孙权军面临着生死存亡,孙权一定会将解烦军带在身边,到时候。我们就不用担心解烦军四处攻伐的策略了。”曹冲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计策,既然不能应对解烦军的游击战术。那么就换另外一种计策,逼迫孙权集中使用解烦军。
“冲弟果然聪慧,睿明白了,我们可以设计让孙权一败涂地,这样为了保命,孙权一定会将解烦军带在身边。”吕睿微微一笑,心中已经有了谋划。
第二日,吕睿与士夑达成了协议,只要曹操同意了士夑的条件,吕睿便会返回五蛮溪出兵柴桑,到时候孙权一定会向士夑请援,到时候士夑就可以带领交州的大军突袭孙权,杀孙权一个措手不及!
吕睿在交州与士夑商议对抗孙权之策,柴桑城内,孙权正在与周瑜商议着对抗曹军南下之策。
“公瑾,曹操此番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本本将军以为曹操会休整一段时间,没有想到曹操居然这么快就南下了,看来曹操是想在夏季之前解决江南之战。公瑾对于此事,有何看法?”柴桑太守府上,孙权与周瑜正在商议对敌之策,除了二人,只有鲁肃在一旁做着记录。
“主公,曹军不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是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周瑜一眼便看出了曹军的谋划,曹军并没有充足的准备,突然突袭孙权,只是为了掩饰曹军的准备不足而已。
随后,周瑜指出了曹操的不足之处,曹操大军刚刚南下,攻下了整个荆州,士兵的士气虽然高涨,但是思乡之情会增加,毕竟刚刚打完胜仗,都想回乡看看,特别是现在已经接近了年关。
曹操此番南下,主力都是投降的荆州军,说明曹操大军的准备不足,南下的北方大军恐怕没有参与此次南下征伐的意图。所以曹操是为了掩饰他的准备不足,而不是攻打孙权的出其不意。
“原来如此,那么公瑾有何良策?”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就放心了,原来曹操也是没有准备的,这样胜利的杠杆恐怕就会偏向孙权了,只要到夏季,北方的袁熙便会出兵,到时候孙权便会有反击的机会了。
“主公,为了我军长远打算,我认为此番我军应该放弃柴桑与庐江鄱阳湖一带,南下交州,斩杀士夑,统领交州,断北方之路!”
随后,周瑜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并不是抗击曹操,而是劝孙权率领大军南下,自己在鄱阳湖一带设计疑阵,阻拦东吴的曹军,孙权的主力突袭交州,将士夑除去,真正的控制交州,然后将交州与北方相连的道路断绝,让交州成为一个孤州!
“公瑾,你这是何意,难道我们丢失了东吴,还要将仅剩的二郡之地都让给曹操?我们一退再退,难道要逃出大汉?”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大怒,本来以为周瑜会出计策让孙权抵抗曹操,没有想到周瑜居然是让自己撤退?
“主公,现在天下大势心向曹操,曹操已经握有了天时,我们现在与其正面相斗,虽然能得利一时,但是长久以往,恐怕会慢慢折损我们的实力,到时候我们只能作为鱼肉,任人宰割了。现在曹操准备不足,正是我们退往交州,徐图后计的最好时机!”随后周瑜说出了自己分析与谋划。
现在曹操占据了天下大部分的地盘,统治已经趋于稳定了,就算是现在天下所有的诸侯一起征伐曹操,曹操也能守住领土,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些地盘而已。
现在孙权军退守柴桑,养兵是个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军一定不能维持现有的军力,到时候一定会被曹操击败,就是孙权军此次能击败曹操,最多是取得小胜而已,对于全局,丝毫没有帮助。想靠袁熙扭转战局,是很愚蠢的想法,将胜利之剑交给别人,不如握在自己的手中。
交州是大汉一个特殊的州郡,虽然民智未开,但是人口众多,而且因为民风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做到全民皆兵。周瑜的谋划就是学习赵佗,南下交州,断北方之路,这样孙氏在交州起码可以立足三代,有了交州为基础,到时候天下局势再有变化,孙氏反击的机会就到了。
周瑜的计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后来吕睿获知之后,也深深地佩服周瑜的谋略,如果孙权使用了周瑜的谋略,曹军的南征恐怕就会改写,可惜孙权的猜忌,让自己错失了争霸天下的机会。(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五十一章:乘你病,要你命!
“主公,在下所言并无二心,全是肺腑之言,瑜知道主公与伯符的心愿不同,主公想争霸天下,伯符只想报效汉室而已。只不过如今,曹操代汉已经是不可阻拦,身为我军的大都督,我有责任为军中的兄弟谋一条好出路!”议事厅内沉默了一刻钟,周瑜又重新开始劝谏孙权。
此时的孙权气得满脸涨红,连正眼都不望周瑜一眼,只是盯着自己面前的长剑,一言不发,从孙权的身上居然隐隐地出现了一丝杀气。鲁肃见二人相持不下,连忙出来解围。
“主公,大都督,此事重大,我们还是召集文武商议,看看文武的意见如何?”鲁肃不停滴观察二人的眼色,试图找到一个台阶,让二人都可以下得了台。
“文武意见如何?子敬,难道那帮不敢言战的文臣能依靠?你曾经对本将军言,江东所有人皆可投效曹操,唯独本将军不可,难道你要将此事放到台面之上?”孙权怒吼了一声,瞪了鲁肃一眼。
孙权中的文臣以张昭为代表,都希望是向曹操称臣,换取和平。按现在的局势来看,就是让孙权坐以待毙!这种事情拿来讨论,只能扰乱军心,不如自己乾坤独断!
“子敬,文武群臣会轻易的放弃二郡?简直是妄想,本都督主公独自建言,就是为了避免群臣的非议!”周瑜也瞪了鲁肃一眼,自己的谋划鲁肃居然猜不透?还是明知故问!
“这。。。。。。。。。。?”鲁肃沉默了,自己也明白了孙权与周瑜的意思,无论商议结果如何。只能周瑜与孙权商议!因为只有这二人是完全会向曹操开战之人。只不过是二人作战策略有所不同而已。
“公瑾。当年兄长打下江东基业,在柴桑一带损失有多大,你应该知道,如今要放弃柴桑,你让我军的元老如何想?你让本将军如何面对死去的将士?”孙权对着周瑜大吼,将一块带血的令牌丢了出来,上面刻有一个“陆”字。
孙策借兵收复江东,最惨烈的战役就是在柴桑郡打响的。而且为了统一江东,孙策还屠杀了江东陆氏的族人,用以威慑江东士族,就是因为如此,让孙策以及即位的孙权有了很大的麻烦,牺牲了不少将士的生命,才巩固了孙家的地位。
如果孙权草草地从柴桑撤兵,虽然不会引起大的骚动,但是在军中肯定会有怨言,特别是黄盖。程普等一批老将军,一定会抱怨孙权。当初自己浴血奋战换来的土地。如今拱手让人,这不是寒碜自己的武将与士卒?
“主公!瑜也知道柴桑郡对于我军有何意义,特别是瑜对于柴桑也有深厚的感情,要让我轻易放弃柴桑,我的心情也很难过,但是现在局势不利于我军,我军要扭转乾坤,机会几乎为零,只有退守交州,我军才有机会!”周瑜也不想这么窝囊的退守交州,但是这是唯一让孙军反败为胜的机会。就算不是为了争霸天下,也是为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士卒谋划一条出路。
随后周瑜给孙权又仔细地分析了天下的大势,这次,周瑜的重点在于分析孙权军的未来,特别是二三十年后的孙军的战略。
周瑜分析,经过黄巾之乱后,大汉原本巩固的江山已经是风雨飘零了。大汉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的原因。黄巾之乱后,大汉人口剧减,北方的人口已经渐渐趋近于南方的人口。要恢复人口的优势,北方需要至少三代人,也就是六十年的时间。在这样的局势下,六十年内人口将会是决定未来各路诸侯命运的决定因素。
大汉九州人口都在锐减,但是有一个州例外,那就是交州!交州的人口不仅没有减少,还因为各地流民涌入交州的缘故,交州的人口潜力已经是大汉第一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交州民风彪悍,可以做到全民皆兵,只要孙权退守交州,断了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