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道-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即将打开一个新时代大门的雷神火炮和雷火手炮,这什么步人甲、神臂弓和八牛弩,明摆着都是要淘汰的货色,说黄杰资敌岂不是笑话?

    来回也不过十天的时间,东京方面便也回信表示完全准备好了交易的工作,并且王黼还在回信中表示,经过清查库存和审计各地装备存量,至少还有价值三千万贯的崭新装备和接近五千万贯的淘汰旧货可以拿出来交易,希望黄杰想想办法一并卖出去得了。

    对此,黄杰表示新装备拿去卖还行,这旧货干脆就拿来当人情好了,于是便大手一挥又送了鸟羽五千套步卒装备,而鸟羽为了感谢黄杰,也是写下了文书答应送给黄杰十座矿山,双方都是合作愉快。

    不过,看着黄杰这边搞得热热闹闹,也自然有人看着不太开心,也就在四月二十二这天,一直在沈州休整的金国东路军,便也在完颜宗弼的率领下往辽阳行来,并且一来就占据了辽阳的西面设营,和宗望的北面营地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大的包围圈,表现得十分不友好。

    而且,宗弼这次过来,领着可就不仅仅是两万人马的东路军了,而是足足十万人,根据斥候的侦查发现,其中约有一半是正儿八经的女真人,还有一半则应该是从白山三十部众抽掉出的所谓精英,于是这突然之间金国在辽阳的总兵力就突破了三十万大关,按照如今金国的总人口和国力来计算,这三十万大军的规模应该也算是金国的极限所在了。

    瞧瞧温度渐高的日头,以及城外快要形成联营的金军营寨,黄杰倒也觉得是时候要活动活动身子骨了,便也在四月底将各国使者送回了大宋,便向金国下了约战书,希望在五月初一这天两军元帅城前会面,讨论一下战法云云。

    对此,一直忍了几个月的金军自然没有异议,到了五月初一这天,金国东南两路大军共计二十万人辰时出营,午时前后便来到辽阳城下。

    只是抵达之后却也瞧见,辽阳城头一片安静,宋军也没有什么大部队出城,只是在北面的城前用折叠伞一般的帐篷搭了一个帐幕,除了几十个穿着彩衣的侍女在周围忙碌准备吃食外,就只有黄杰一个人老神在在的穿了一身便服,就在帐中等候。




第一千零三八章 【单挑】

    【请过半个小时再来刷新,老黄现在需要增加收藏,请喜欢本书的朋友移步起点收藏本书给予支持!请支持老黄!支持正版!】

    第一千零三六章【缔约】

    黄杰想要图谋日本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只是此时的鸟羽既不知道匹夫何罪,更不知道“璧”在何处,虽然看起来貌似有点不公平,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也不说黄杰是如何说服鸟羽,以黄州建设在日本国中的探矿权和开采权作为交换,换取大宋对他复辟行为全力支持。只是说他从黄杰的书房里出来时,不但心悦诚服的对黄杰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在回去后还命人与黄杰送来了一双日本武姬。

    所谓的日本武姬,其实也就是习了武的侍女,瞧着鸟羽一番盛情,黄杰自然不会拒绝,便也收了。让黄玉娘探问之后,也才知道这对武姬本是鸟羽院中武将服部十兵卫之女,姐姐名百合子,妹妹名千鹤子,都是年芳十九岁,容貌倒也丽质,最为难得还是对双胞胎,不过明显是一对异卵双胞胎,二人的长相区别十分明显。

    而她们的父亲据说在保护鸟羽逃出日本后被白河天皇判了个切腹,所以如今黄杰答应帮助鸟羽回去推翻白河,对于她们而言也是报了杀父之仇,所以对鸟羽将她们送给黄杰之事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

    至于黄杰,他原本对这姐妹二人也不怎么在意,他如今家中夫人那么多位,身边还有种萱和折月美等着摊牌,又岂会在意一对侍女。只是在听说两人姓服部,而且的父亲是这一代服部家族的半藏后,这也才生出了兴趣,决心先留在身边看看什么情况。

    还是要多说一句,日本服部家族本姓为秦氏,是日本古代豪族之一,祖先是自华夏春秋时吴国渡海过来的移民。而后世日本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时德川氏麾下的武士一族中赫赫有名的忍王服部半藏,名字其实叫做服部正成,“半藏”一名是服部家用来代代相传的名号。

    所以,这服部姐妹花的父亲服部十兵卫,算起来铁定就是服部半藏正成的祖先没跑了。

    也不说黄杰要怎么研究姐妹花的事情,与鸟羽谈过之后,一夜倒也无话,翌日一早便也命人在城外车中再次搭起高台,准备起了草签战俘公约的活动。

    回头来说战俘公约,除掉金国是坚决反对签约之外,实际上西夏和北辽对此约也抱着反对的态度,毕竟这两国算起来都是半封建半奴隶制国家,依旧认为战俘就应该是奴隶,哪能享受什么人的权利,所以对于黄杰提出的战俘公约,他们只是觉得其中提到的交战国可以赎买本国战俘这一条原则上表示同意,对其余的什么给战俘人道主义的待遇、不驱逐、斜坡平民参与战争之内的条款都表示嗤之以鼻。

    对了,他们对赎买战俘这一条保持原则上同意的原因,不是他们觉得赎回本国的战俘是应该的,而是觉得这个条款对于他们售卖捕获的别国战俘相当有利,要知道不管是大宋与辽国或大宋与西夏的战争,都极少出现过交换俘虏,更没有什么赎回俘虏的先例。

    至于其他小国,普遍上也都认为这什么战俘公约就是个异想天开的笑话,先不说这公约有没有可能真的形成有效约束,光是“我国离宋千万里”这一条,也就成了这战俘公约的死穴。

    不过,碍于大宋一早就表示,不签约就是不给面子,不给面子的话,以后就不必再来大宋朝贡的现实,以及不签约的话“大宋又怎么可能卖给你们先进武器”的要挟,对于各国使者来说,签个字倒也不是什么费事的事儿,反正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草签的概念,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当然了,即便是此时,除了黄杰身边的人之外,也没人知道黄杰早就研究好了日后大宋维和部队的战旗图样,他敲定的战旗图案倒也并不复杂,便是将代表了医疗救护的红色太极旗图案换成了蓝底白图的蓝色太极旗,外文字母简写为AS(Alert…警告 SONG…宋,来自大宋的警告)。

    简而言之,言而总之,对于这天的签约仪式,自然毫无意外,莫约也就是在正午前后,算上大宋自己,共计三十九国到场,便是金国也派了一位名叫完颜赤里达的使者前来观礼,随后只有西夏和北辽仅愿意在签到册上签名,并未参与战俘公约草签,其余三十六国使者便也高高兴兴地在黄杰特意准备的七份以羊皮制成的羊皮纸书上留下了名字,并且现场勒石为碑,将这次会盟签约的盛况流传于世。

    还特地请三十六国使者安坐高台,命宋廷派来的宣和画院的十位画师现场作画,制成了一副宽六尺,长达十丈的“辽阳列国缔约图”,更有史官详尽的将当日盛况记录详尽,永载史册。

    至此,黄杰主持并推动的“保护战俘及平民公约”终于名留青史,时间定格在了大宋乾道三年四月初十,史称“辽阳公约”或“辽阳战俘公约”。

    公约最终以汉文、契丹文、阿拉伯文、英文、真腊文(马来语系)写成,内容如下:本公约意在约束交战双方(含第三方),不以违背人性及道德原则下,对伤病、受俘交战人员及平民的生命和人身施加任何危害或暴行,特别是禁止谋杀、酷刑、祭祀或故意不给予医疗救助及照顾;医疗单位及其建筑物、器材和人员不受侵犯,但应有明显的白底红色太极旗或另行约定的旗帜和标志作为区别。

    战俘系处在敌国国家权力管辖之下,而非处在俘获他的个人或军事单位的权力之下,故拘留国应对战俘负责,并给予人道待遇和保护;战俘的自用物品,除武器、马匹、军事装备和军事文件外,应仍归战俘保有;战俘的住宿、饮食及卫生医疗照顾等应得到保障;对战俘可以拘禁,但除适用刑事和纪律制裁外不得强制监禁;不得命令战俘从事危险性和屈辱性的劳动;战事停止后,应立即释放、交换、赎锾或遣返战俘,不得迟延;在任何情况下,战俘均不得放弃公约所赋予的一部或全部权利;在对某人是否具有战俘地位发生疑问的情况下,未经主管军事法庭作出决定之前,此人应享有本公约的保护。

    附加平民条款如下:处于冲突一方控制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如在本公约签订之后,在公约有效性存续期间,如有交战方人员违反本公约规定之准则,故意伤害战俘及平民的行为,可是视为对本公约的亵渎和挑衅,届时本公约缔约方(含第三方)有义务将违反者极其团体抓捕归案,以反人伦罪除以极刑(包括但并不拘于死刑)。




第一千零三九章 【转世】

    见蒲家奴先是骂战吃亏,约架又被拒绝,只能负气离场,金军众人都是心藏恼怒,却不敢言。

    待得见蒲家奴出帐回营之后,黄杰便也再次转头对董汉臣道:“如今宋金两国,数十万人在此枕戈待旦,一旦开战,便是生灵涂炭,不知吴乞买究竟有何章程,还请汉臣兄不吝告知,若能息止干戈,于某于汉臣兄而言,皆是善莫大焉也!”

    董汉臣闻言倒也点头,承认黄杰这话说得不错,如今金国方面也是十分为难,北面的北辽打蛇不死,天镇帝那厮躲在镇州对金国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西南又与西夏交恶,两国边界自黄杰突进辽东后近来时有交手,可金国已然抽不出兵力增援。至于东南,远征高丽的计划也以战略后撤而告终,虽然宗弼打下了平壤,大抢了一把,,可最终却是没站稳脚跟,还被人撵着绕了长白山老大一圈跑回来,虽然弄回来不少金银财宝,可金国如今急需的粮秣、奴隶也是一样也没搞回来。

    没了宗弼这支奇兵在高丽腹地搞事情,白山三十部的联军顿时也是一触即溃,瞬间土崩瓦解,被高丽人打的又退回到了鸭绿江以北。

    而偏偏黄杰就是在辽阳引而不发,好似一根绷紧的绞索般套在了金国的脖子上。

    从连云岛一直到辽阳城,虽然沿线也就是几座菱堡相互照应,可偏偏宋军的补给线就如铜墙铁壁一般牢不可破,还全无破绽可循。

    至于黄杰,更是好似闲庭信步一般将大军屯驻在辽阳城中,既瞧着一动不动,又好似随时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往北杀去,搞得宗望虽然想动却又一点也不敢动。

    以至于如今,明明以进攻见长的金军,却好似被人套链的家犬一般,生生被栓在了辽阳城下。

    可大家也不能理解一下宗望,他的部队若是处在攻击一方来打辽阳,他未必攻得破辽阳城。可若是叫他放任黄杰不管,带兵南下去打河北或者耀州、甚至连云岛,又怕黄杰抽冷子去突袭沈州,来一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宗望这种人,在战术上吃过的亏,他必然不会吃上两次,在知道黄杰战车移动迅速、野战守势严谨、军中各式武器犀利的情况下,他那敢动上一动,赌黄杰会失误。

    所以,别看如今金国摆在辽阳的总兵力有差不多三十万,可实际上可以放心大胆拿来用的也不过区区十万纯女真,其余签军、附军还有如白山部这样的打酱油同盟军,都只能算是来看热闹的。

    所以对于金国完颜家的人而言,这样的一支军队当然还是派出去抢劫,多创造一些收入才是最好的选择,与黄杰扎根在辽阳对峙显然是大大的吃亏了。

    所以,便听董汉臣道:“我主以为,割地、赔款之事,皆属无稽之谈。若……宋军愿意退还,或可以两位王子为酬。”

    黄杰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二帝之中,却连一人也不愿还?”

    哪知道董汉臣却是摇头道:“非也!非也!并非我主不还,乃是宋国上皇与官家愿留会宁府,不愿归国。”

    “笑话!”黄杰将手一按,险些被董汉臣这话给气乐了,不是听说这爷俩又是被驱去放牛牧马、又是着破衣烂衫如同乞丐,他们岂能不愿意回国?

    董汉臣闻言无奈一笑,居然伸手从袖中摸出了一卷小画轴与黄杰道:“汉臣手中,到有此物为凭证。”

    黄杰岂能信他,闻言便也接过来看,便将这是一副一尺开卷,长达至少一丈的水墨长卷,只看抬头数字便也认出是赵佶亲笔,随后见画中景色更是叫人惊讶,但见上面不是画着赵佶、赵桓和吴乞买三人坐而论道、就是三人一起蹴鞠、行猎、打马球的样子,甚至还有三人一起观看女真人集体扑跤戏耍的宏大场面,惊讶之余回头一瞧卷首赵佶的亲笔题字,也才认清上面的写的是“赵氏后嗣睦亲图”。

    这“睦”有着亲近、和好的意思,“睦亲”的意思也就是跟亲人在一块的意思,一时间黄杰脑子明显有些不够用了,不由怔怔来看董汉臣,董汉臣被黄杰瞧得无奈,只能故意用腔调极为浓重的河北方言快速说道:“上皇得见吴乞买时,惊其为大宋太祖转世,故而才有此事。”

    听得这话,黄杰这才猛然醒悟,当年他跑路回大宋时,曾经从赵良嗣手中救下一位老画师,冒着各种艰难险阻这才把一付吴乞买的画像给带回了大宋。只是此事的后续黄杰并未关注,如今过得许多年了,自然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此时听得董汉臣所言,黄杰也才猛然想起,曾经听那老画师说过,吴乞买的长相与宋太祖赵匡胤出奇的近似,似乎……似乎好像这吴乞买瞧起来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转世一般!

    吴乞买这人,其实黄杰倒也没有亲自见过,但他毕竟与曾经给吴乞买画像的老画师相处了数月,倒也相信老画师绝不会看错。那么,如果老画师没错的话,这眼前极有可能是赵佶亲自作的什么“赵氏后嗣睦亲图”,就显然也是真的。

    至于说,吴乞买到底是不是赵匡胤的转世,黄杰自己也是拿不准的。

    其实,有关吴乞买与赵匡胤长得一毛一样的这件事,本身也是一件历史上的悬案。

    南宋时,曾有一个在北宋灭亡时被俘虏北去的汉人,在他“北狩时就亲见确闻之事”写成的《呻吟语》中(《呻吟语》是《靖康稗使》七种之一,作者名氏不详。),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死后记有一事说:吴乞买当金太祖朝尝使汴京,其貌绝类我太祖皇帝塑像,众皆称异。

    这金国铁骑的南侵和北宋的灭亡,以及赵姓宗室贵戚的大量被俘北去,全都是金太宗吴乞买在位期内干出来的,而被金人俘虏去的北宋皇帝和皇室子女,又全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因此,《呻吟语》中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乃是向人暗示说:吴乞买是赵匡胤辗转托生的,他之所以灭掉北宋而俘虏了赵佶、赵桓父子以及皇室子女多人,乃是赵匡胤借尸还魂,来向赵光义的后裔清算百余年前的那笔血泪旧债的。




第一千零四十章 【斗将】

    【请过半个小时再来刷新,老黄现在需要增加收藏,请喜欢本书的朋友移步起点收藏本书给予支持!请支持老黄!支持正版!】

    第一千零三八章【单挑】

    这次战前会面,宗望倒也如约把宗弼带了过来,随行的人员除了郭药师、蒲家奴、乌鲁三兄弟(铁、金、银)和当海、雏鹘之外,随行还有之前充数的使者完颜赤里达,以及老相识董汉臣。

    瞧着黄杰一副大喇喇的模样,居然不带卫兵就敢在城前扎下会盟的营帐,而且身边连个像样的护卫都没有,乌鲁、当海等人瞧了都是面露喜色,可偏偏宗弼和宗望二人对视一眼后,将大军停在了城北三千步之处,然后着两军将领前进到二千步的位置,最后带着郭药师等十几人缓缓来到在帐前百步停下,然后仅他兄弟二人下马走了过去。

    瞧见宗望和宗弼两兄弟小心翼翼的空手过来,黄杰倒是哈哈大笑的迎了上去,照着女真习俗与他二人热烈的拥抱,便也指着停住脚步的郭药师等人笑道:“既然同来,何不入帐共饮?”

    二人对视一眼,都齐齐拿眼来瞧黄杰身后的帐幕,黄杰倒也明白二人的疑虑,便也转身招呼一声,就见得帐外的侍女们闻声齐齐动手,把帐幕的幕布全都提起,一瞧整个帐中果真除了侍女再无他人,黄杰也没埋伏什么刀斧手在其中的样子,宗望便也搓指打了个唿哨,把郭药师等人唤了过来。

    众人来后,自然与黄杰见礼,如乌鲁三兄弟和当海、雏鹘都是抚胸做礼,而郭药师和董汉臣却是纷纷叉手,甚至郭药师还悄悄与黄杰比了一个大拇哥儿,似乎对黄杰这般做派极为佩服。

    不过,想想宗望都敢只身来辽阳城前参加四十国会盟,黄杰如今这般看似毫不设防的模样,倒也没什么更为大胆之处。当然了,黄杰敢于不设防般将宗望、宗弼引来,自然不会没有什么保险措施,就比如说如今在帐幕里忙碌着布菜斟酒的侍女,你还真以为是普通的侍女么?

    这些可都是精锐的女猎鹰,身上虽然没有刀剑,但每人身上至少藏着三支雷火手炮,真要动手只怕也就是个眨眼的功夫就能把宗望他们全部灭杀。

    却也说黄杰引得众人落座一番简单的寒暄后,倒也不浪费时间,便与宗弼道:“乌朱,我与翰鲁补所议之事,你可知道了?”

    完颜宗弼点点头表示知道,这黄杰与翰鲁补所议,也即是放还二帝、割地、赔款,其中割地、赔款都好商量,唯独放还二帝之事却并非宗弼和宗望能做主的,于是宗弼便伸手一指董汉臣道:“此事,还是董安达来说才好。”

    董汉臣如今的身份,该也是吴乞买的特使,便也拱手与黄杰道:“殿下,我主也欲息止干戈,不过殿下与二太子所议之事,非是议和之论也!”

    黄杰便也直言问道:“吴乞买到底要如何才肯议和?”

    董汉臣却是突然捋须问道:“不若,还请殿下先行告知一下,我主早先送还的康王赵构,如今却在何处?”

    一提康王赵构,这还真是绕不过的坎儿,自打金使在朱雀门外把人丢了后,此事倒也闹得不大,一面是金使赌咒发誓说赵构没人抢走了,一面是宋廷表示没人见着是假是真,两国虽然为这事扯了些皮,但也没闹起什么风浪来。

    所以,对于董汉臣的突然询问,黄杰倒也没有惊讶,倒也直言道:“所谓金国送还的康王,据说国中并不曾见得,再说送还人质这等大事,你等既不曾过境边关,也不曾走正门入城,无人得见他到底是真是假,国中尚在追查其人下落如何。不过……如今倒也的确是有个叫赵构的书生,在我黄州的书院进学,想来天下同名同姓者甚多,此人该也与金国无甚干系。”

    瞧着黄杰当面就敢信口雌黄如此,金国来人都是当场哑然。这雌黄本是一种染料,古人用黄纸写字时,若是不慎写错,可用雌黄涂抹后改写。因此信口雌黄一语,意既为随口更正不恰当的话,也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如今黄杰当着面先说什么不见康王,又承认有个叫赵构的书生在黄州,虽然看起来前后矛盾,却也偏偏指不出什么错处。你金国说送还了康王赵构,可你的确没有带着康王赵构正大光明的从边关入境,沿途也没有正大光明的进入过任何一座大宋的城池,然后你突然就说康王赵构在东京城里丢了,这等毫无逻辑的话谁人会信?

    顿时,黄杰这话差点噎着了众人,但见得宗望与宗弼都还没说话,却是坐在宗望手下的一员大将起身咆哮,喝道:“黄杰,我蒲家奴原本敬你是个英雄,却不想你竟如此睁眼说瞎话,你等宋人从来都如此这般无耻卑鄙么?尔等这般无耻之人,也可称王?”

    这蒲家奴也是完颜乌古乃孙,算起来和宗望他们是堂兄弟,也是金国一员有名的猛将,而且此人与完颜阇母关系极好,据说对于黄杰将阇母斩于马下之事一直耿耿于怀,曾在金国朝中扬言也要阵斩手刃黄杰。

    听得这家伙一上来就“人参公鸡”,黄杰倒也并不恼怒,反是笑道:“你等言称将康王送还国中时,本王已然身在辽东,因此本王至今所知,皆是国中传来消息,至于消息是真是假,与某何干?至于卑鄙无耻……尔等密送康王归国,行得又是怎般光明正大之事?蒲家奴,不管是女真文或是宋文,你可能写出这几个字?不若我写了与你,好好记下如何?”

    听得黄杰如此回嘴,蒲家奴差点就气疯了,这前面黄杰推诿也好,说金国送返康王图谋不轨也好,这些都没踩着他的痛点,只有最后这句说他不会写字,却如踩着他尾巴一样,顿时就怒不可遏的见他猛然扯下腰上挂着的佩刀,拔出刀后把刀鞘往黄杰面前一丢道:“黄杰,可有胆与某一搏?”

    这投掷刀鞘邀战的方式乃是女真人的习俗,反正黄杰也算是得到过阿骨打认可的人,在女真人眼里看来也算是自己人无疑,所以蒲家奴便依着女真习俗邀他单挑。

    哪知道黄杰瞧了,却笑吟吟道:“今日战前议事,岂能乱了章程?不若明日你来城前叫阵,某一定逐尔心愿,奉陪到底,如何?”

    听得黄杰拒绝得这般有礼有节,蒲家奴也是哑口无言,当即悻悻的道了一句“明日就明日”,便也转身出了帐幕。




第一千零四一章 【阵斩】

    论说起来,这阵前斗将乃是古风,历来各类稗史、、笔记中记载了很多战将单挑厮杀的场面,然而正史中却记载寥寥。

    《孙子兵法》说,为将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基本素质,其中并无“力大”、“能打”等指标要求。

    而“斗将”之始发,当属三国,《三国志》记载,曹操东征袁绍,命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到了白马坡后,“(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袁)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后来樊城一役中,关羽与庞德阵前相斗,庞德一箭射中关羽面额,此一役实有损美髯公大名。《三国志》还记载了魏将张辽率领五百死士攻破孙权大营一战。此战中,张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连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看来张辽之勇不亚于关羽、张飞两位公认的万人敌。

    另外,《三国志》注解中引《英雄记》称,郭汜攻长安,吕布对郭汜说“且退兵,你我决一胜负。”于是二人对战,吕布以矛刺中郭汜。

    这里当然还要多说一句,在正史《三国志》里,真正使戟(青龙戟)的是张辽,吕布使的才是矛!

    后来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战阵斗将的一个高峰期,前代后代均无法超越。

    《宋书》记载的一战例甚为惨烈,衡阳内史王应之起义兵攻长沙,阵前连斩数人,勇不可当。守将何慧文与王应之舍开大军近身博杀,厮杀多时,何慧文身上被王应之重创八处,血流如注,何慧文则硬生生的将王应之的一只脚砍掉。一番苦战之后,何慧文终将王应之斩杀,自己也身负重伤,奄奄一息。

    至于隋唐时代,倒也承袭了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尚武好勇之气,正史中也记录了一些斗将的场面。《隋书》记载,隋朝大将窦荣定出征突厥阿波可汗,派人对突厥人说:“士卒何罪,你我应该各派壮士决一胜负。”

    突厥于是派遣一骁将挑战,窦荣定遣猛将史万岁应战,史万岁出阵力斩其首而还。

    《隋书杨义臣传》中的一段记述最有意思。隋朝汉王杨谅发动叛乱,命大将乔钟葵围攻代州。隋大将杨义臣率军进剿。乔钟葵部下猛将王拔善使长矛,骁勇善战,无人可敌。杨义臣对此很忧虑,于是在军中招募能抵挡王拔的人。车骑将军王思恩挺身自荐,杨义臣赞道:“真乃壮士也!”随后赐酒。

    阵前王思恩望见敌阵中的王拔,毅然将酒觞抛于地上,策马冲杀,连杀十数人,突入王拔中军。一时两军擂鼓呐喊,如催天劈地,孰料不几合王思恩却为王拔力斩于马下,此时地上酒尚温。看来这个王思恩武技不够,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没有重演。

    不过,隋唐之后,阵前斗将之风渐渐熄淡,尤其是赵宋来个扬文抑武,除了赵匡胤开国时还出了些猛将,随后便是文风愈烈,国力愈衰,时至今日(也就是不久前),还弄出了太监掌兵的事情来(童贯北伐),阵前斗将这种事情如今当真是少见了。

    不过,黄杰是谁?

    他可就是如今大宋戏文里号称“上柱国千里走单骑,黄天霸勤王五连杀”的黄天霸原型,并且也当真在东京城下阵斩了五位金国的将领,这可是实打实的阵斩记录。

    所以,昨日城前会面,蒲家奴听得黄杰信口雌黄,一时气愤之下,开口与黄杰邀斗,当时黄杰当场拒绝,蒲家奴还以为黄杰是认了怂,却没想今日这一上场就是叫自己出去领死,当即愕然的同时,也在瞬间把怒气给积蓄满了。

    当即也就瞧见蒲家奴爆喝一声,伸手从身后亲卫手里提了一杆狼牙棒拍马就走,宗望一瞧忙也让当海跟上去为他掠阵。

    这蒲家奴如今也是四十出头的年纪,身子壮实高大,怕不下七尺身长,双手指节粗蛮,双臂筋肉鼓胀,怕比普通成人的大腿还粗。而他所使的兵器,也带有明显的金国特色,便是一个长达八尺有余的熟铁狼牙棒,棒杆选用的应该是上好的青?木,以桐油熬煮增重,头部着套有一个熟铁锻造的狼牙棒头,整根棒子重量达到了二十余斤,昔日战场之上蒲家奴以此等兵器杀敌,当真是碰着就死,挨着既伤,说他所向披靡倒也不差。

    此时,便也瞧他穿了一身颜色漆黑的辽军制式重型骑兵扎甲,头盔都没戴,便甩着两根小辫子,挥舞着寒光闪闪的狼牙棒就往黄杰冲锋而来。

    至于黄杰,身上穿的还是他当年从东京出发河北时的那一身大宋元帅甲,外表以牛革为衬,在表皮缀满了含有西夏黑科技的冷锻钢片,至于内部着在前胸后背贴着一层孙家作坊秘制的超硬冲压钢板甲,并以柔软坚韧的丝绸为内衬。

    至于黄杰所用的兵器,前文也有描述,虽然也可称为方天画戟,不过画戟上的两片月圆刃刀小枝,却不是传统的内弯形状,而是对外形成圆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