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道-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人,开阔了许多,至少也算能跟得上黄杰的思路了。

    不错,黄杰之所以舍得大宋自己出钱、出人给高丽修什么“友谊路”,当真可不是为了什么“友谊”,更也并非是瞧上了非得要横跨高丽半岛去抄近道弄金国后背的便利,而是用这么一个借口名正言顺的渗透高丽,以谋取一些不可告人的利益。

    至于其中的利益有哪些、有多少、值不值,恐怕此时除了黄杰之外,最多也就只有赵良嗣能瞧看出来,而对于岳飞、杨可世还有种萱等人而言,这些隐性的利益如果说与他们知道,恐怕当真是鸭子听雷一般,他们还真是难以理解。

    总之一句话,也就在这日的马车之中,黄杰便也大胆的将他对高丽的全盘谋划合盘托出,也不说众人是被震惊还是被吓傻,反正只要得知众人对于黄杰的宏大构想都表示了狂热的支持也就是了。

    但说大军撤回南浦之后,秦桧也不休息,便再次领着孙、苏二人,在杨再兴、武松、花荣三人的保护下再次往开京去了,而黄杰让大军在南浦休整了一日之后,便先将五千敢战士装船往白翎岛发去,随后对修路沿线的黄州建设员工并大宋籍的所有人员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自西京去往元山的道路沿线,原本就处于半停工状态的修路工地自然也名正言顺的在一夜之间关门大吉,大宋发来的什么三合土和米粮、工具物资等等也全都不要,工地上的宋人工匠急匆匆就撤到了南浦,并迅速往白翎岛而去。

    前后不过三日,就将所有人员都集中到了南浦,并且在高丽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之后,就全数转移去了白翎岛,甚至就连南浦的百姓也随带移走了大半,此外还有不少一路从各个建筑工地跟着大宋工匠撤走的队伍来到南浦的高丽人。

    而与此同时,由于高丽人的传讯系统还属于相对原始的状态,直到十月十六的下午,位于开京的高丽王都也才得到了大宋竟然派军自南浦登陆,直逼到平壤城下要人的消息。

    待到十七日早上传来的宋军虽然攻破了平壤城池,但在救得了大宋工匠之后竟然也不进城就退回了南浦,可就在刚松了一口大气的时候,却有收到了西京往西各地传来的紧急消息,说是宋人完全撤走了工匠,修路工程居然就此停工了。

    这一下,高丽君臣可就不淡定了,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是第一次碰见,还真不知道如何处置才好,也就在群臣叽叽喳喳分析不出什么所以然的时候,秦桧却是再次来到开京,传达了大宋与高丽的正式照会,先解释了大宋此番派兵前来护侨的举动,然后传达了大宋淮南郡王的愤怒,和严惩高丽上将军崔卓并一应相关涉事人等的要求,以及宣布单方面无限期暂停“宋丽友谊路”修建攻城的决定。

    当然,秦桧也没忘记稍微提了一句,因为在撤离大宋军队和大宋工匠的过程中,大宋的舰队遭遇了“逆风”,所以如今船队“暂时”停靠在了白翎岛。

    至于大宋的郡王,如今自然也在岛上,正在等着高丽朝廷的说法,就把皮球一脚传到了高丽人的脚下。

    这一下,高丽朝野顿时炸开了锅,一时间不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是物议汹涌。你说大宋派人来修友谊路,又是自己包工包料,又是花了高薪雇工,对高丽而言只有恩没有害,结果是高丽自己胡搞瞎搞弄出了民乱,然后派了个上将军崔卓去平乱,民乱的事情没平息不说,还把宋人给抓了。

    这抓了宋人不说,人家宋国派了个“王”过来要人要说法,你一个小小的上将军居然还敢出城列阵要跟宋人开战,结果被打了个灰头土面,外加生活不能自理,而宋人却是有礼有节的救出了被困的宋人后,连平壤城都没进去就撤了军,如今更是要撤走所有宋人,路也不修了,这对两国的邦交是多大的损害,是个明白人都能想明白了。

    所以,此时年龄刚好二十二岁的高丽王,我们的小王楷同学当即就急了,一连开了两个通宵的朝会后,一面派人前往北方去传唤不知道如今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的崔卓回京述罪,一面派出了以国舅姚盛和近臣金灿、尹宗夷、高廉和崔秀为代表的使节团发往白翎岛向黄杰请罪。

    甚至有传言说,听闻大宋的军队竟然可以御使雷霆把平壤城门连带城墙都拆了之后,年轻的高丽王更是吓得嚎啕大哭,几次都想要亲自去白翎岛请罪,要不是国舅姚盛和王妃姚氏几番劝解,恐怕他真要亲自来了。

    只是,当使节团登上白翎岛的时候,却发现岛上居然正在大兴土木,而大宋的郡王竟然拒绝接见他们。


卷十一 射天鹧 第九百十七章 【请罪】

    说起来,此时的白翎岛不论是对于高丽人,还是对于眼下活跃于渤海、黄海的小股海盗而言并没有什么价值。

    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白翎岛相对贫瘠,并没有什么农作物或是动、植物出产(海鱼不算),另外一方面,岛上虽然有浅层泉水,但泉水的含盐量太高并不适合人类饮用或灌溉农田,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白翎岛距离高丽大陆太近,若真有什么不开眼的海盗将此处当成基地,只怕纷纷钟就得被高丽水军给浇灭了。

    因此,正因为这些条件叠加起来无能能够解决,反而使得这个面积有数十里宽广的岛屿成为了一个无人的荒岛,以至于后来大宋朝廷提出想要一处离岛作为大宋水师用来停靠避风的基地时,高丽人十分客气的就把白翎岛给了大宋。

    对于高丽人而言,只要白翎岛上能有一眼可供饮用的水泉,他们就万万不可能把岛送给大宋,实在是因为水源的问题在这时代看起来就是无解的,也因此料定宋人就算得了海岛也呆不长久。真要长期驻留的话,就需要不断的从附近的大陆上运送食水上岛,万一日后大宋与高丽交恶,高丽完全可以切断岛上的食水供应,逼迫宋人跑路也就是了。

    只是,高丽人的这般心思对于黄杰来说毫无用处,黄杰恰恰在奇梦中就看过一个有关白翎岛上居民生活的梦境,倒也知道在高丽时代水源问题的确无解,但后来进入了朝鲜时代后,朝鲜人学会了当时明朝人发明的渗透法来解盐,很容易就解决了水源的问题,并且将整个白翎岛开垦成为了一个纯农业岛。

    而就黄杰来说,除了效果缓慢渗透法外,他拿得出手的办法可就多了去,不过此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在不引起高丽人警觉的情况下,把白翎岛打造成一个能够牢牢控制整个高丽半岛的桥头堡和前进基地。因此宋军登陆之后,黄杰并没有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水源的方案,而是将精力完全放在了港口、船坞以及坞堡的建设上,所需的食水每日派船返回南浦去运也就是了,反正也要把源源不断从南浦撤回的工匠,还有一心要跟着宋人吃肉的高丽平民都运过来。

    只是,当高丽朝廷派出的使节团急急忙忙跑到白翎岛时,却还是被大宋的神速给震惊了。算起来他们十月十六得了消息,磨磨蹭蹭研究了三天的办法,于十月十九决定出使,十月二十日一早登船,于二十二下午赶至的白翎岛,这已经是足够快了。可登岛一瞧,也不说上万人的宋军早已把营寨扎得稳固漂亮,宋人更是在摊头建起了一座可供十几艘千料大船停靠装卸的码头和一座完全用石头搭建的小型坞堡。

    也就在高丽人都在诧异宋人的营造速度竟然如此之快的时候,却传来消息说大宋的淮南郡王正在忙着施法修建殿宇,无暇接见他们。这个消息顿时便也叫高丽众臣全都犯了嘀咕,你说这只不过几天时间就在岛上建起码头个坞堡就够吓人的了,还要建造宫殿?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施法”二字,显然这宫殿还得是用法术给变出来的,这叫高丽人情何以堪。

    也就在高丽人全都面面而窥,不知所措的时候,大宋方面倒也还是派出了一位杨可世将军草草招待他们吃了一餐夜食,然后在入夜之前便将他们又送回了坐船,并在送他们返回的时候,指着离码头不远处的一块旷野说是大宋郡王将要在此地施法建造一座宫殿,强调了今夜子时乃是淮南郡王施法建造宫殿的关键时刻,要他们一定老实呆在坐船之中等候,万万不可外出,以免冲撞了宋王。

    高丽群臣听得傻眼,可也只能答应下来,可上了船后却是不时往码头边上的旷野之处张望,但却分明没有瞧着任何动静。

    等到了临近午夜子时的前后,也才瞧见岸上有了动静,有宋军的军士展开幔布将哪出旷野围了起来,并且远远看去好像还摆了祭坛做起了法事。然后约在子时上下,就听得天穹之中隐隐有雷声传来,待大伙儿探头一瞧,竟然瞧见天空之中竟有炫目的天花坠下,震惊不已的时候,倒是听见宋军上下都是一片欢呼之声。

    不久,杨可世便也亲自来到使节团的坐船上,要求高丽众臣关闭门窗不可窥视,众人只得在瑞瑞不安之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夜。

    可是,待翌日清晨起床一瞧,便立时被岸边昨夜用幔布围起来的旷野中,一座连夜拔地而起的庞大殿宇给亮瞎了双眼。

    远远望去,但也见得这大殿的殿顶高度至少有五丈,而宽度直接不能预测,远远望去,所能描述的词语除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之外,便再难找到什么词汇来使用了。也就在高丽众臣吃惊之余,杨可世却是亲自来请,称今早大宋郡王将在锦绣殿中接见众人。

    高丽众臣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全换了正式的朝服,便随杨可世往那锦绣殿行去。

    来到殿前,众人便也发现殿前玉阶竟然全是白玉石搭建,足足八阶正好是人间属王的规制,大殿两侧立有数十身穿金甲、手持金瓜、金锤、金刀和金剑的大汉将军更是威武不凡。待进的大殿,更感觉殿中地砖踏实,立柱木色厚重,殿中香雾缭绕,数十宋人军官战班列队,架势竟然比高丽王陛见还要强了万分,顿时高丽众臣不敢造次,急忙在国舅姚盛的带领下,以国礼觐见。

    待得礼毕,众人也才见得高踞殿中王座之人,却是一个年级也就三十余岁青年之人,穿得是一身宋军帅甲,正冷然抚须瞧着众人,喝道:“尔等这般前来,所为何事?”

    这次来的请罪团虽然以高丽王的国舅姚盛为首,但实际上出来打交道的还是熟人尹宗夷,毕竟最早跟黄杰接触的就算他,想来怎么说黄杰都会给他个面子。然而此时此刻,瞧见黄杰满脸的不怒自威,还有这宏大殿宇拔地而起的神秘,便是尹宗夷也抵抗不住黄杰的王气,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

    僵了些许时间,最后还是高丽国舅姚盛抗住了黄杰的“王气”,小心拜道:“下臣奉高丽王讳楷之命,特来请罪!”

    黄杰听了哈哈一笑,反问:“高丽王与大宋何罪之有?高丽上将军崔卓为何不来?”




第九百十八章 【己酉密约】

    崔卓自然是来不了咯!

    当初平壤城破之后(高丽人认为是被破城),崔卓仅带着亲兵百余人泅水出逃,一路变装南下,于十月十九来到了开京附近。

    惶急如丧家之犬的崔卓这时并未好似没头的苍蝇一样撞入开京,反倒是留了个心眼使人入开京打探。而他得到的消息,不是举国上下一条心要跟宋人开怼,反而竟是高丽王召集群臣商议与大宋求和,并还使了御前侍卫将崔家的将军府并一众亲族的宅邸团团围住,且在京的崔姓直系纷纷都被禁足在家等候降罪发落。

    如此一瞧,崔卓那还不明白最终等候他的将会是什么下场,无非也就是个卸磨杀驴,以善上邦的结果罢了。

    只是,他毕竟浸淫了高丽官场数十年,上将军的地位也不是吹牛得来的,眼瞧形势如此几无翻盘的可能后,竟然使人与小王楷送了一封信,转身就往元山行去了。

    至于信的内容如何,别说请罪团的成员了,便是朝中重臣也不知晓,只是听说小高丽王看过之后,脸色发青的取灯烧了信后,也才力排众议的要国舅姚盛亲自来向宋国请罪。

    论说起来黄杰当然算到了崔卓不敢来见,也算到了高丽人既吃鸡(惊)也吃虾(吓),但怎么也不可能算得着其中的曲折,所以喝问崔卓为何不来也就是随口蔑笑,就是要让高丽人下不来台。

    便也说高丽国舅姚盛等人当即被问得面红耳赤,脸色好不尴尬,姚盛吭吭哧哧的踌躇了一下,也才答道:“好叫宋王得知,罪人崔氏已被我王剥去名爵,黜为庶人并流徙至元山,并颁布御命,将崔氏一族也尽数逐出开京……”

    说起来崔卓虽然胡搞瞎搞恶了大宋,但细数起来罪行也只能是一个平叛不力、致乱邦交,加上宋军在平壤兵临城下的时候指挥不当导致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对于高丽朝廷而言还真没有太大的罪过。

    甚至对于民间来说,面对大宋咄咄逼人的兵临城下,崔卓不但没有畏惧退缩,还敢公然陈兵城下与之对峙,这活妥妥的就是高丽版的“亮剑精神”,虽然最终一败涂地,但他的行为和事迹简直就是可歌可泣,所以高丽朝廷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杀他了给大宋解恨,如此罢爵流放也算是相对最为严重的惩罚了。

    对此处置,黄杰既不好表达很满意,也不好表达不满意,便也耐着性子听姚盛的说辞,而高丽方面为了表达对这次事件的歉意,决定对黄州建设赔偿钱财十万缗,对淮南郡王本人赔偿宫廷御珍十件,高丽珍珠一斗并高丽美女十名。

    当然了,这些都是官面上的赔偿,私下里高丽王族和四大门阀愿意拿出开京附近汉阳郡的一万亩土地以及位于元山以北咸州境内的两座铜矿山来作为补偿。不过黄杰对土地没什么兴趣,至于说矿山倒也还成,鉴于高丽方面除了咸州的两座铜矿山之外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干脆就将一万亩土地换成了黄州建设在高丽国境之内的专属开矿权。

    有关开矿权协议规定倒也简单,也即是黄州建设可以自行在高丽的国境内探勘并开采矿产,所建设的矿山和矿场名义上的所有权属于高丽朝廷,而经营权则归黄州建设,黄州建设也会按照大宋的官办企业的税率向高丽朝廷交税,但高丽朝廷无权过问矿山的经营,甚至就连矿石是运往大宋还是就地熔炼也都由黄州建设自己决定。

    当然了,诸如独占性和唯一性的保护条款自然也不能少了,相关的附带协议林林总总又让高丽人签了一大堆,对此整个请罪团的人并无一人敢有怨言,而高丽王的国舅姚盛也是签得极为痛快,不过半天工夫就把事情搞定了。

    实际上,对于高丽方面而言,黄杰提出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还真是非常的仁义,至少他们最害怕的几个选项如要求王楷亲自来道歉或割让国土,甚至献上郡主、王妃或王子为人质的选项也没出现,便是赔偿的钱财也没狮子大开口,连自愿给的土地都不要,当真是大出他们的意料。

    而这所谓的一万亩土地和两座矿山,其实也多是崔氏一族的财产,拿来作为对黄杰的赔偿本来就是慷他人之慨,而什么开矿权对于高丽朝廷来说更是一个好笑的笑话,就如今高丽的整个半岛而言,什么开矿权的说法根本就是第一次听说,民间的约定成俗里也根本就没听说有这种说法。

    就眼下高丽的民间采矿业而言,采取的还是比较原始和野生的发展方式,露天浅层矿山大多以各个门阀家族的封地和实际势力范围来划分,一旦发现了矿产资源,高丽朝廷也大多是象征性的征收一定比率的资源税,而蛋糕的大部分则多由权贵们私下勾兑和刮分掉了。

    因此当黄杰提出不要土地而要探矿权的要求后,请罪团上下几乎想都没想就没口子的答应下来,倒不是说这伙人没搞懂黄杰的意思,而是人人心里面都揣着一个小九九:想想看,且不说高丽的权贵们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都经营了几百年,哪儿还有没探出来的矿藏?就算真有,还真被宋人探出来了又能如何,这土地山川还不依旧是高丽人的,宋人还不得要找了高丽人来挖矿,挖出的矿藏不也一样要给高丽朝廷交税,要给土地的主人分润。

    以至于,今天黄杰形势逼人是无解了,可日后大宋未必能一直强大下去,等到什么时候大宋不强不牛逼了,再将开采高丽矿产的宋人赶出去,把矿山矿场统统收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所以,在高丽国舅姚盛的主持之下,这事都不用报回高丽朝廷就被他给一言而决了,并且还十分愉快的用王楷交给他带来的高丽国玺在双方缔约的文书上落下了鲜红的印鉴。

    因为今岁乃是大宋乾道二年(1129年),又是农历己酉年,所以这份既然不是停战协议,也不属于卖国公约的约定,在若干年后被研究高丽历史的史学家定名为“己酉密约”,并戏称这是一份既间接促使高丽开国,又直接导致高丽王朝直接闪崩的“催命符”。

    至于说这日的缔约双方,自然谁都不可能想得如此深远,即便是黄杰也全然没想过这个问题,自然也就没所谓了。

    ******

    俺老黄回来了!休息了两个月,如今每周一三五做血液透析,身体状况稍微稳定了一点,现在争取把这本书写好写完,也算给大家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交代!

    也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多多支持,多来起点给老黄投投票给《宋道》点个赞!感谢了!




第九百十九章 【谋略义州】

    说实话,这“己酉密约”不论从什么方面来看,都不像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约书,因此被称之为“密约”倒也是算是情有可原。

    此外,不论是黄杰还是高丽方面,也都不想将大宋与高丽的宗主国与附属国地位,还有大宋郡王对高丽王的凌驾之事在一纸约书上体现出来,所以当最终的书约签订下来,怎么看怎么都不会叫人觉得,在这张以白绫为里黄绢做表的约书上落下的文字,仅仅是一封私人之间的约定罢了。

    不过,上面朱砂饱满的大宋淮南郡王的王属官印和高丽王国的国玺印鉴清晰无比,足可流传十世百世了。

    也说签好了约之后,黄杰自然在锦绣殿中摆下了大宋郡王规制的御宴,以宴请高丽使节。

    待酒过三巡之后,姚盛倒也借着酒力,大着胆子来问道:“如今虽已入冬,但逆风之期却难估算,不知郡王归期如何?”

    听得这般大胆来问归期,黄杰倒也坦诚相告:“倒也不急,若是时风不顺,便向北行也未尝不可。”

    这话说来,请罪团的一众高丽人都是如芒在背,以宋军随随便便就把崔卓五万人马连带一座“坚城”打翻在地还踏上一脚的战力,真要向北去找女真人的麻烦倒也并无什么不可,只是一想到宋军的战靴又要再次踏上高丽的国土,不少人却是暗地里觉得两股战战,后脊梁发寒。

    却说黄杰顺水推舟将了姚盛一军后,众人忙也故作言他来岔开话题,甚至姚盛更请了黄杰的准许,唤来八个高丽美女为宋王歌舞助兴,并直言八女皆为原先新罗王室后裔,也即是传说中的新罗婢,一个个乃都是千挑万选而得的佳丽,这次来带就是献给宋王为礼,并且这八个美女还不在之前约定好的十人名额之内。

    瞧着身穿丝绸白衣,身高腿长,体态优美的八个美女,而且还是传说中的新罗婢,黄杰倒也没有拒绝,还配合着姚盛逢场作戏的对这些高丽美女评头论足了一番,只是在看完了歌舞后,黄杰却有主动探问起了西北军情来,借着姚盛来了酒力的机会,悄声问道:“不知西北义州一带,可有什么产业、商货?”

    “高丽西北?”姚盛听来有些纳闷,急忙摇头道:“义州一带皆是穷山恶水,早年久被女真袭扰,岂有商人愿在当地置办产业,如今又叫女真占着,当真不知。不过要说商货,倒也是有的,因为靠近白头山长白山皮毛猎获倒也不少,尤其是貂皮、虎狼皮东北虎、黑熊皮更是多产”

    这义州约为今北朝鲜新义州区域也就是之前大宋与高丽约定,由高丽割让给大宋的一块飞地,如今实际上是被金国的曷懒甸部控制着。

    当然了,真要论说起来,这块土地的归属不论是高丽人还是女真人都是有资格用上“自古以来”这个词汇的,而已现阶段的民俗民约来说,当然是谁拳头大、谁实际占着就是谁的。

    当初崇宁三年也即是高丽肃宗十年1104年时,由于遭到当时开始崛起的女真曷懒甸部不断骚扰,高丽派大将军林干率兵与女真部落联军战于定州城今丹东外,遭到大败。随后女真联军乘胜占领定州、宣德二城。

    后于睿宗二年1107年高丽任命尹璀、吴延宠为正副元帅,由陆地、水面分五路对曷懒甸发动全面进击。

    高丽军先斩杀酋长军估计为女真精锐四百人,大破女真联军,是役斩女真兵六千余人,俘虏一千余人,攻破村庄一百三十余座。旋即高丽在这一地区建咸州、英州、雄州、福州、吉州、公峻镇、通泰镇、崇宁镇、真阳镇九座城。

    只是在第二年高丽发生了激烈的宫廷大臣争斗时间,上台才两年的高丽睿宗综合各方面的考量,最终下令要尹瓘撤兵,并将这一区域归还给了女真人。

    而据说,当时曷懒甸部的人为了感谢和纪念高丽归还故土,因此特别将高丽筑城命名的英、雄二州合并之后改称义州义气或仁义的意思,甚至还向高丽承诺“世世子孙恪修世贡,亦不敢以瓦砾投于境上”。

    而如今,金国羽翼已成,自然不会在恪守什么“世世子孙恪修世贡,亦不敢以瓦砾投于境上”的承诺,不但屡屡进犯高丽北部,还派出使者强令高丽派出王孙为人质并对金国朝觐,也就在高丽苦不堪言的时候,正好大宋自己送上门来,干脆高丽就把如今正处于金国治下的义州整块都割让给了大宋。

    这里要划一个重点:对于义州这块土地,在谈判时就已经明确的著名了是割让而非租借。

    当然,另外一个重点中的重点是:这块飞地在地图里虽然名义上属于高丽,可实际上还控制在金国女真人曷懒甸部手里,需要大宋自己去打下来。

    却也说,这场酒宴最终吃得如何,自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黄杰在席间问及义州风物一事,却是被姚盛很好的记忆了下来。而且让姚盛记忆深刻的是,黄杰一连三天都在锦绣殿设宴款待,但除了第一天席间问及了义州风物之后,随后的两日不但绝口不提,更是借着热络劲儿开始吐起了大宋远师海外的苦水,言说这数万大军每在海外盘桓一天,一个人的军粮、军饷、补助和种种开销加起来就要数百文之多,而且白翎岛这个地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淡水,还要花费大量人力每天去南浦运送淡水,要是在再不变风宋军也难以坚持,言语间几次试探,问能不能让宋军再次登陆,以缓解这等状况。

    当然了,黄杰是吹牛逼,这次来的部队满打满算也不过就两万人马,并且以大宋海船的硬帆技术,就算当真是逆风要强行横跨渤海湾返回山东半岛,航程也不过就是多个一两日的功夫而已,不过他的这番表演最终还是得到了高丽人的配合。

    一边姚盛当着面跟称兄道弟,两人好得就差烧黄纸斩鸡头做兄弟姚盛的年龄也就比黄杰大一岁,而他的女儿也即是如今的高丽王妃也不过十四岁,满口答应般宋军解决饮水问题,更是大手一挥将帮宋军运送淡水的任务下发给了西京,命令沿海的渔民全部出劳役来运水,一边却对宋军再次登陆的事情推三阻四,顾左右而言他,却悄悄把“宋王有意谋略义州”的消息往开京报送了过去。

    虽然说这姚盛到底会向开京报上怎样的消息黄杰倒也猜不出来,不过看起来事态却是如黄杰所希望的方向慢慢的发展开来。




第九百二十章 【天鹧】

    这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因此高丽请罪团的人足足在白翎岛上待足了十日之后,才在万般不舍的情况下被黄杰礼送回了开京。

    的确是万般不舍,实际上请罪团的人更愿意一直在白翎岛陪着黄杰,一直陪着直到他离开高丽为止,可黄杰哪有这么多大宋时间来陪着演戏呢?

    而随着高丽人的离开,在开京朝野恢复热闹的同时,高丽北边的义州方向也不断传来了金国方面的消息。就宋军方面初步得到的情报看,金国已经察觉到了高丽半岛上的异动,开始在高丽半岛集结起了兵力。

    不过这里称之为“金国”是不对的,因为说是以曷懒甸部为首的长白山周边三十部女真部族联盟才对。

    这长白山三十部女真源于隋朝前的白山靺鞨,最早的族裔大约是在前唐时形成,后来在辽代虽收纳一些南下的靺鞨女真人进行混血融合,但该部主体没有多大变化。而至辽代,这支女真人开始发展壮大,并以长白山为中心点向周围辐射和扩散开来。

    此外,从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开始,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酋长便开始对辽进贡,并乞授爵秩。后来长白山三十部女真归属于辽朝“外十部”之一,辽政权在这里设长白山女真国大王府。

    并且高丽历史上也有相同的记载,当年有“女真酋长麻尸率三十姓部落子弟来(高丽)献土马”。这文中女真“三十姓部落”即长白山三十部女真,这两条史料似可同时说明,至少辽圣宗开泰元年此际,即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长白山女真已发展为三十个部,结成部落联盟,并积极与外部联系。

    《高丽史》中甚至还列出三十部的名称,该部史书又将这支女真称为东女真、东藩、东北女真。这显然是从地域出发,以高丽为中心,按照方向的称呼。

    前文有述,此时的金国主要以完颜部、铁骊部为主体,并以东海女真、白山女真为附属的族群氏族风格浓郁的原始酋长国。而在金国国内的政治格局和权利阵营中,又是以完颜部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举国上下从国王到将军,从高官到权臣几乎清一色的全都姓完颜,因此作为附属族裔的白山三十部基本上就是个跟着打酱油的角色。

    至于说三十部里的曷懒甸部,虽然因为获得了义州的土地休养生息了几十年,相对来说还有点小小强势,可里外也不过就三千控弦、五百勇士,真要跟高丽人闹一下也还凑合,可若是与大宋在义州开战,估计就玄乎了。

    而如今,金国的国内形势也是很明显,由于完颜部的强势崛起,又吞并了原先辽国的绝大部分国土,还放跑了辽太子也即是现在的天镇帝搞出了个北辽,很有点尾大不掉的意思。如今在西南是与大宋对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