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道-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赵官家涵养再好,再怎么暗贱难防,也是被黄杰这番“高论”给打败了,而文德殿中好几百人,也在高俅的带头之下,也都忍俊不禁哄笑了起来,甚至一直脸色铁青的赵恒也都忍不住裂开了嘴角。
只是,王黼没笑、余深没笑、梁师成也没笑、赵官家没笑……黄杰更是没笑!
甚至,黄杰还隐约瞧见,余深似乎半开半合的眼眸中精光闪了一闪,似乎与了黄杰一个赞赏的神色。
那么,黄杰说的是笑话么?
当然不是,你大宋惹不起辽国,就去勾连金国但枪手,然后现在好了……如今辽国和金国修好,还册封金主做那什么东怀王,割地三千里,然后呢?
辽国会打个哈哈忘了这事,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还是会转过头来找大宋的晦气?或是叫上金国一起来找大宋斗个地主玩玩?
却说众人笑了一场,待大伙儿发现作为主角和配角的赵官家和黄杰都没笑,甚至原本面上含着笑意的赵官家如今却是如刚才太子赵恒一般脸都青了,这也才发现问题不好,便也急忙收了声。
也几乎就在一瞬间,文德殿里的笑声突然戛然而止,又陷入了落针可闻的沉寂之中。
赵官家如今三十六、七岁的年纪,虽然两鬓有些染霜,但气色还好,面皮倒也白净,只是如今他那铁青的脸色,却叫人看了不寒而栗。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七二章 【种师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但听赵官家冷声道:“这文攻之策,倒也不错!却不知武略之策,又是如何?”
黄杰一拱手,道:“东京有八十万禁军,二百余万百姓……则大宋全境,百姓亦有万万之数,唯死战而已!”
说东京城有八十万禁军,自然是吹牛逼,但如今东京城内的百姓的确有近二百余万之多,这个数目可不是虚夸,而是黄杰前不久对内城进行规划摸底时通过开封府和都水监掌握的确切数字。
而且,此时就算再笨的人也终于听出了味道来,明白了刚才黄杰说的什么文攻之策当真是搞笑。
就说这如今,其实辽国和金国在辽东死磕对于大宋而言,当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原本明明可以置身事外,看他们狗咬狗,甚至还可以在旁悄悄煽风点火让他们斗得更激烈一些,可如今非要研究什么联盟,谁知却叫辽国居然这般轻轻巧巧的破了……然后作死不也就是自己了?
独力灭辽?尼玛人家建国比大宋还早(辽国始建于916年,大宋始建于960年),这一百多年来,都特么是大宋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在抵御辽国的入侵,甚至好几次都差点叫人家团灭了,如今还要每年给辽国纳贡交保护费,说什么独力灭辽就是个大笑话,只怕这辽国若真是解决了金国之乱,咬咬牙一鼓作气说不定倒也真能研究研究独力灭宋!
所以,大伙儿明明都是知道的,这辽国是真惹不起的啊!
不过黄杰所谓的武略之策,还是点醒了不少机灵人,顿时但见武将班里有人大胆的喝道:“不错,唯死战而已!”
任何事情只要有了人带头,便也不乏聪明之人主动站队,顿时便有机灵者也来跟着叫喊,很快殿内的三班朝臣便也迅速达成了共识,齐齐喊道:“臣等唯死战而已!”
黄杰在听人跟风的时候,倒也是回头观察了一下,发现当先领头那人是个花白胡子的老将,一身西北制式的重铠怕不下五、六十斤,但听他声音洪亮,满脸红光,瞧貌相竟也是极威武之人,便也暗暗对这老将留了下心。
只不过,待满殿的人都来喊起了口号,这朝会便也开不下去了,赵官家瞧着满地因为喊口号而亢奋的人,脸色更是异常的铁青,当即冷哼以上拂袖便走,梁师成忙也跟了上去,还不忘喊了一声退朝!
赵官家焉能不生气,当初也是这帮人要搞联盟,一个个都齐喊“附议”,如今玩崩了又一个个齐声来喊“死战”,把他当成了什么?
这喊了退朝,自然也就退朝了,黄杰转身便也随着人流出了文德殿,待他慢慢下了台阶进入甬道,便也发现身前身后的朝臣都刻意离他远了几步,将他给凸显了出来。黄杰也不以为意,便也自顾自的走着,他还要返回宣云坊主持认筹,才没闲工夫搭理不相干的人。
走着走着,刚要出甬道快至禁门前时,却听后面唤道:“子英,且留步!”
黄杰扭头一看,却是发现高俅正被方才带头喊口号的老将拖着疾奔而来,老将身穿一袭重甲且走得大步流星神色却并无异样,可穿着皮甲且还被拖着的高俅却已经是走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待二人走到面前,高俅也不敢先去擦汗,忙也喘着大气道:“子英,还不快来见过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种师中种老将军!”
黄杰听来一惊,忙也以侄子礼拜下道:“黄杰拜见种老将军!”
种师中(1059年—1126年),洛阳人(今属河南洛阳),字端孺,其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当世名将。
种姓,音冲(Chóng),种师中之祖父,便是种家军的创建者种世衡,种氏三代为将,所以种师中从小在军中长大,从军后他与兄长种师道长期戍守在宋朝西北边疆,历任环州(治今甘肃环县)知州、秦州(治今甘肃天水)知州、邠州(治陕西彬县)知州、庆阳府(治今甘肃庆阳)知府等,如今在朝任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
而且,种世衡创建的种家军,实际上比杨家将的名气大,也比杨家将的作用更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被渲染得出了浓墨重彩,而种家军却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了。
在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大将之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但说种师中笑意盈盈的看着黄杰行礼,待礼毕之后,便也放脱了气喘吁吁的高俅,便来凑近黄杰瞧看,这时黄杰也仔细打量起了种师中来,也才发现这老将军并不是气色红润,而是正儿八经的面庞泛红,该也是晒多了西北的日头,是个不折不扣的西北红脸老汉。
但见种师中好好看了看黄杰的身子神色,眼眉间居然爆出了异样的色彩来,突然见他抬起手,蒲扇一般的手掌便往黄杰肩头拍来,那声势犀利,竟然带起了风声。
这瞬间,黄杰躲也不是,不躲也不行,还在迟疑便也感觉到种师中的大掌当真拍到了自己的肩头,便也一个条件反射般的反应,迅捷使了一个缩肩塌背,如泥鳅一般来卸去了掌上的力道。
要说种师中来拍黄杰这一掌,想来当真不是要杀他,估计是在军中久了,惯用这般手段来试人而已,实际上黄杰就算不闪不避真给他拍实了,也不可能叫他拍碎了骨头,至多就是个呲牙咧嘴的疼痛罢了。
只是黄杰有武艺在身,自然应激而动,顿时叫种师中一掌给拍空了。
“咦!”种师中暗自惊讶一声,便也再次出招,用一招太祖长拳里的缚虎手又来拿黄杰肩头,这方才黄杰让了一掌便也想明白种师中应该只是试探,如今见他又使缚虎手,也就不客气了,便以太祖长拳探马式来拆解。
种家军纵横西北数十年,五代子弟从军杀敌,家传武艺自然不俗,种师中虽然没想到黄杰的武艺居然也是不俗竟能躲了他的擒拿,当即也似起了兴趣,一招连着一招便也施展开来,黄杰可真不敢与他动手搏杀,只能是见招拆招。
因为二人都是用太祖长拳的拳势,眨眼间便也过了十招,结果却是一个拿不着,一个全解开。
待第十二招上,黄杰用一式高探马连环步摆珠帘,使了双肘将种师中的一式倒骑龙转身回臂连珠炮锤全都格挡开后,顿时引来了围观武将们的齐声叫好。
种师中毕竟年老力衰,与黄杰走了十二招后便也力竭,当即借着机会咳嗽一声收了势,便也大笑道:“哈哈哈!想不到先生也是个练家子?”
黄杰暗中喘一口大气,忙也后退三步,又行了侄子礼躬身道:“不敢当先生二字,老将军若不嫌弃,便称俺表字也是抬举了!”
种师中伸手一抹颌下花白胡须,眼色一亮道:“好!黄杰黄子英,你这个子侄,老夫认下了!走!且寻了好地界痛快吃酒去也!”
说完,种师中便也上前,慢悠悠伸手来执黄杰的手臂,见他这般做派黄杰自然不敢避闪,便由他执了手就往禁门走去。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七三章 【边将戍朝】
种师中很喜欢黄杰,喜欢他的第一个理由就是这小子胆子够大!
或者说是,种师中第一次见着有人居然敢这么大胆的当面讥讽赵官家,而且赵官家居然没有勃然大怒,只是拂袖而走。
的确,种师中在本朝也是做了二十年官了,从当今官家继位至今,他还真是没见过如黄杰这般大胆的,明明就是当面讥讽,甚至还提着了当今太子和帝姬要搞什么和亲,可却是立意巧妙,措辞精辟,非但叫人发不起怒来,还惹来了一帮傻蛋哄笑。
一点没错,叫种师中看来,当时哄堂大笑的都是傻蛋。这联金灭辽都玩崩了,你还想跟辽国和亲来缓解两国怨仇?这不就是搞笑么?更可笑的是,哄笑的人却不想想,作为这大笑话的中心人物赵官家,他听着哄笑之声又会怎么想呢?
你觉得他会是想着,你们哄堂大笑是笑黄杰的“汝敌有子,以女配之”的确是个笑话,还是会认为:你们是在笑朕是个傻蛋?
至于第二个理由,便是这小子武艺不错,不是装神弄鬼耍嘴皮儿的!
喜欢一个人,有两个理由便也足够了,所以他很喜欢这个大胆的小子!
这一次,种师中本该还在秦州知州任上,但因为童贯在镇戎军大捷的缘故,如果种师中继续坐镇秦州知州的位置上,他的这场“大捷”怕也会不圆满,便也借口边将戍朝的故例,将种师中调拨回东京任职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所谓的边将戍朝,也就是在边关镇守的大将到了一定年限之后,可以调回首都做几年的闲官,说好听些是朝廷的体恤,让戍边将领回首都休假、修养,说难听些便是防备着将领在边疆拥兵自重,于是调回来闲置几年,等有需要了再调回军中就是。
不过,对于已然六十出头的种师中而言,这般调拨他回来说是体恤也没什么不妥,再说他兄长种师道本是镇守在对西夏第一线的顺德军(今甘肃隆德),此地本就与镇戎军相邻,而且童贯将种师中弄回东京后,便也将秦州知州的位置让种师道坐了,然后要一直顶在顺德军一线的种家军后撤至秦州休整,这般安排对于种家和种家军而言不但没有什么妨害,还大大有利。
而童贯这般安排,自然有他的打算,实际上就眼下而言,黄杰早已经探知了当初那场大捷的真实情况。
当时童贯报上来的战报是,宋军八万合围,激战一日一夜全歼西夏一部,共斩首一千七百六十五人,生俘三百二十三人。而黄杰探知得情况却是,西夏这一部人马实际上只有一千两百人,其中铁鹞子倒也是真有,却只有不足一百人,且还都护着李昺晨跑掉了,其余的杂兵约有一千人左右,生俘的三百多人便从此中出来的。
而宋军的伤亡却是:当时便阵亡三千七百余人,轻重伤五千二百余人,后不治又亡一千二百余人。至于说那一千七百多首级又从什么地方多出来的,还有那五百套铁鹞子的装备……倒也不难猜测,也就不多言了!
不用惊讶,这大宋的仗从来都是这般打的,童贯这么干也没什么过分的地方,都已经是陈年旧例了!
至于说为什么要调了种师中回朝,又把种师道从顺德军后撤至秦州,目的倒也简单,这次童贯虽然在大宋腹地捅了西夏人一刀,但绝不可能将西夏给伤了筋动了骨,而李乾顺那厮一旦发起狂来,便是十个童贯也挡不住啊!
所以,只能要种师道这等镇北的老将后撤镇守秦州一线,然后将兵力收缩搞战略后撤,让出怀德军、镇戎军、顺德军一线来,以空间来换时间。
如今,黄杰只是第一次见种师中而已,并不是不知道种师中为什么回来。
却也说此时,二人执手寒暄,种师中顺带还与黄杰引荐了几个这才从西北一道回来的边将,而后一老一少便也手拉着手边走边聊。也就在种师中叫嚷着定要黄杰拿出当初弄死金国人的冰泉火酒与他尝上一尝的时候,突然就听背后的甬道传来急促的马蹄之声,连带着还有大臣们的惊呼和略微有些耳熟的声声娇叱。
“黄杰黄子英,给予站住!”
黄杰与种师中真愕然回头盼顾的时候,便也瞧见禁门后的甬道之中有一骑疾奔而来,一把怒气冲冲的女娘叱喝道起来。
黄杰定眼一瞧,虽然他眼力不如花大郎那孽障,但至少也能瞧清百步之外的人型靶子,便也瞧出来人是个身穿一袭水绿色宫装的小娘子,骑的还是一匹枣红色的御马,这马他分明是瞧见赵官家骑过,有个名号叫赤龙驹,是一匹辽国前些年朝贡来的好马。
小娘子的骑术不错,赤龙驹也非凡物,一人一骑顺着甬道疾驰而来,倒也没弄出什么人仰马翻的状况,甬道里行走的文臣武将早就懂事的贴墙站立,将道路给让了出来。
也不过几个眨眼的功夫,这一人一骑便也跨过百十步的距离,来到了黄杰与种师中的面前,黄杰便也认出了这小娘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梨园论坛上初识的赵福,如今的茂德帝姬赵福金。
但见赵福金的一张小脸涨得通红,眉宇间的怒色如何也不用言说,单说她一双凤眼中的忿怒之恨意若能化作利箭杀人,只怕早就把黄杰射得千疮百孔了。只见她勒住了马后,抬手便是将马鞭抽了过来,黄杰也正莫名其妙,可突然便也想起了那“汝敌有子,以女配之”,而如今赵官家膝下年纪稍大且还未出阁的帝姬,便也只有她了……顿时也就知道坏了!
“啪!”
一声爆响突兀而起,跟着便也瞧见黄杰身上道袍的左肩绢布被马鞭抽裂了一大块来,如今已是五月低,东京正热,黄杰身上就穿了一袭绸裳内衣,外罩的绢布凉袍,图一个轻薄凉快。只是这般的衣物材质并不结实,且赵福金含怒出手的力道自然也够大,顿时便也见得撕开的地方露出了肩肉,一道炸裂的鞭伤眨眼便也浮现,很快皮下血液涌出渗出了一条刺眼的血痕来。
黄杰微微呲了呲牙,自然不会喊疼,而赵福金抽下这一鞭子后,也被自己的行为给吓到了,居然惊叫一声丢掉了马鞭。
黄杰愣了愣,扭头看了一眼肩头的伤痕,便也叉手与赵福金一礼,苦笑道:“方才是臣口无遮拦,实乃臣的不是,帝姬可消气了?”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七四章 【洗不清】
赵福金作为一个未出格的帝姬,自然是没时间研究什么朝政和国家大事的,所以在大半刻时辰之前,她本在寝宫中做着女红。
赵福金之母,乃是明达皇后刘氏(1113年薨),刘氏出身寒微,但姿色明艳,入宫后即为官家所宠幸,由才人晋升至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生下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即益王赵棫,祁王赵模,信王赵榛,赵福金与洵德帝姬赵富金。
政和三年秋,刘氏暴病薨逝,赵官家痛不欲生追封为皇后,谥曰明达懿文。
而赵福金因为长相最似刘氏,加上本来聪慧,因此也是最得赵官家的喜爱,如今都快十七岁了,却因为还未挑着钟意的驸马,便也将她留在身边宠爱。
然而,也就在大半刻时辰前,她本是在宫中做着女红,结果却叫人与她传了个有关“和亲”的消息,以及那“汝敌有子,以女配之”,所以也就有此一幕了。
也说这时,却瞧见赵福金突然狂风雷暴转做了倾盆大雨,本是狂怒的面色突然泪如涌泉,而后便也见她伸手入怀接连掏了好几样东西便劈头盖脸的扔在黄杰身上,而后一拉马首扭头便又策马疾奔了去。
然而……当黄杰看了看掉在地上的东西,然后扭头看了看周围的朝臣们,而周围的朝臣们也低头看了看黄杰面前的东西,然后便也抬头来看他的时候,黄杰就发现气氛有些尴尬了!
地上的东西倒也不多,一面两寸直径的檀香木外衬药金小镜、一块七彩如意琉璃佩、一根已然断成了两节的八寸净色琉璃凤头钗,还有一个已然摔开了的小木盒子,几个小球儿散落了出来,却没到处乱滚。
一瞬间,黄杰没来由的脸红了……这这这,误会大了!
看了看周围一个个或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的表情……黄杰就感觉心血上涌,喉头颤动,极有一种想要当场呕血三升的想法:这药金小镜、琉璃佩还有凤头钗可都是当初在梨园法会上的拍卖之物,还有那小盒里装着的通玄摆也是之前黄杰送给当朝太宰余深的东西……可不是什么定情之物哇!
等等……为什么送给余深的通玄摆会在赵福金处?
不过,现在好像不是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该研究的是:出城往北不远就是黄河,现在去跳,也不知道能不能洗得干净的问题吧?
但瞧着周围众人的面色,以及身旁种师中及西北边将,还有稍远一些高俅那老厮的满脸贱笑……黄杰知道,就算现在即刻去跳,怕也洗不清了!
“哈哈哈!好!”
种师中大笑一声,挽袖与黄杰比了个大拇哥,高俅也是贱笑一声,上前两步与种师中拱手道:“端孺兄,小弟在黄楼可是有一间专有的酒格子,不如同去?”
种师中怎会不知道高俅的意思,便也答应一声,拉了高俅领着众边将便走,且走时还与周围围观的众人打了个眼色。众人哪敢不会意,忙也拔腿疾走,很快便走了个一干二净,留了黄杰一人站在原地,好似犯了错的学童一般低着头看着地上的几个物件。
待感觉到视线之内再无旁人的时候,黄杰也只能哀叹一声,弯腰将几样东西给拾了起来,总不能就丢在此处吧?
黄杰拿起来看看,发现琉璃佩和凤头钗到也没什么变化,不过在药金小镜的背面还有那木盒的边角上,却多了出一个用小刀篆刻的福金二字,瞧起来该也是她留下的记号吧?
黄杰苦笑着摇摇头,只能将这几样东西装进了袖笼里,想先回了黄楼再说。如今种师中和高俅都去了黄楼,而他自然也没心思去宣云坊看什么认筹的情况了。
可是,方才他本打算去外城南,所以出了文德殿后,直接向南走的右掖禁门,如今要去黄楼自然要往东拐去东华门方向,待他折了方向走了不久,刚要出东华门的时候,又听身后马蹄声急促而来,不过这次来的可不是单人一骑,而是一队诸班直禁卫。
但见来的诸班直禁卫一个个穿着全套上朝用的礼甲,手上拿得还是金瓜金鎚金刀等礼器,领头那禁卫头领远远瞧见黄杰后,居然大喝一声道:“呔!却往哪里走?陛下有令,拿下这厮!”
旋即十几个拿着礼器的诸班直禁卫便也打马上来将黄杰团团围了,跳下两人便来缚了黄杰,还让出一匹马来将黄杰丢在马背上便往内宫赶去。
半路上过内禁门时,那头领也寻了个机会凑近黄杰身边小声道:“俺与林都虞侯相熟,方才官家暴跳如雷,可要小心了!”
黄杰苦笑一声,只能道了句多谢!
他自然瞧得出,这群诸班直禁卫连上朝穿的礼甲和手上的金瓜金鎚等礼器都来不及换便来拿他,肯定是赵官家暴怒之下派来的人马。
不多久,众禁卫们便也提着黄杰去到了延福宫西面一座小型的宫苑里,直接入了正室后就被押跪在地等候发落。黄杰瞧了瞧,室中地上有几件碎瓷烂碗,还有一方被剪刀绞烂的绣品,瞧尺寸和形制,该是一副五尺长二尺宽的喜鹊报春图。
而后,便也听见这宫室里,赵官家的声音在低声劝慰,赵福金的声音在嘤嘤哭泣,还有一个尖尖利利的小女孩嗓音也是在唤着什么“姐姐莫哭,父皇自会做主”,该也是赵福金同母的妹妹洵德帝姬赵富金。
好半响,但听里面的声音弱了下来,跟着便见虎着脸的赵官家转身从内室走出,身后自然跟着梁师成那厮。
见了黄杰想也不想,赵官家便也伸手戟指,刚想要破口大骂,但却好似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便也与押着黄杰的两个禁卫做了眼色,见两个禁卫都是点头,便也低声道了一字:“搜!”
黄杰被押在地上,自然没看见赵官家与禁卫对眼色,等他听了一声“搜”字,还没反应过来,便也感觉身后有人直接来翻他袖笼,就把那小镜、琉璃佩、头钗和小木盒给搜了出来,呈与了赵官家观看。
赵官家看着几样东西,还拿了小镜和木盒来看上面的篆刻,便也凶狠狠的盯着黄杰低声道:“黄杰,你有何话说?”
黄杰哪有话说,他如今是黄泥掉进了裤裆,当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想了想,黄杰便也道:“臣之原配苏氏,贤良淑德,持家勤勉,至今虽无子嗣,亦不曾犯下七处之条。是以,糟糠之妻,臣万不能弃!若陛下恩准,臣愿尚茂德帝姬,聘为左夫人。”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七五章 【坏菜】
黄杰不是笨蛋,都到了眼下这般地步了,自然不会蠢到去争辩什么:陛下,俺跟你家公主真是一文钱的干系都木有,全都是误会!
那么,事情既然出来了,想办法解决就是了,别说他脑中有诸多奇梦做本钱,就算没这般本钱也不会犯下抵死不从公主的低级错误,所以这一开口,也就把底线亮出来,解决的办法也给了。
苏廿娘是不是真的“贤良淑德”不重要,黄杰咬定“贤良淑德”是要提醒赵官家,当初他这桩婚事可就是赵官家赐的婚,“贤良淑德”四字是赵官家当初给苏廿娘的评语。而且黄杰也特别提醒了,虽然苏廿娘没有为黄杰诞下子嗣,但人家没犯错,所以叫黄杰停妻再娶是万万不可能的,受不了天下人和苏门之人戳脊梁骨啊!
至于说聘为左夫人,也就是如今唯一的解决办法了。
这唐宋之时,婚法甚严,并无“平妻”或“旁妻”的说法,只认一夫只应一妇,“断无二妇并妻之理”,并且国家法律也明文禁止男性重婚,一旦查获刑罚从重。
至于左夫人的典故,乃是晋朝时的贾充先娶李婉,后因李家出事,李婉被判罪流放而离异,贾充便再娶郭槐,后李婉遇赦,皇帝特许贾充娶两个正妻,称为“左右夫人”。
但自大宋开国以来,礼法方面秉承前唐,因此只承认先娶者为妻,而认为后娶者皆为妾。若是发生服制上或刑事上的问题时自应以妾科断。此外,对继承人的权利也是作了明文规定,只有正妻所出才能被称之为嫡出,妾室所出都为庶出,除非正室挂掉妾室在通报了官府和宗祠,且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升级为正室,这妾室所出的子嗣才能升格为嫡出,但即便如此,继承权占比也比前正室所出的子嗣要低,官府判案也多是依照此列。
至于说,皇帝要强嫁女儿,逼人休妻这等事倒也还真有,其中最有名的两则便是前汉时,汉光武刘秀与大臣宋弘,以及汉桓帝刘志与大臣杨乔身上,不过两则婚事都没成功,且结局却完全不同。
当时汉光武刘秀看上大臣宋弘,欲将新寡之帝姊湖阳公主配之,便来试探宋弘,问:“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宋弘大义凛然,便也说出了针对这种事情的千古名言:“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不过后来的汉桓帝刘志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他看上了大臣杨乔,想把公主嫁与他,杨乔也是死倔的汉子,就是死活不答应,最后杨乔硬不过刘志,只有绝食而死了。
至于本朝,也是有前例的,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时,太祖寝宫突然起火,当时正任殿前都指挥使的大将王审琦担心皇宫生变,率领手下亲兵急匆匆赶去寝宫救火。这本是一件忠心值得嘉奖的行为,可是宋朝的官员却指责他不奉旨就无缘无故率兵入皇城,不但无功而且有罪,要求处罚于他。
本知王审琦是好心的宋太祖也是无可奈何,下诏令王审琦离开都城前往寿州做官。不过宋太祖心里总是觉得过意不去,在私下里下诏命王审琦入宫,向他解释此事,同时为了补偿,决定将自己的女儿,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的长子王承衍为妻。
能攀上皇亲,对于王家来说,这本是一桩好事,可是王审琦却是面露难色,原来他的儿子王承衍早已成亲,娶了一名姓乐的女子,夫妻二人感情也很和美,可是现在皇帝要把公主嫁给王承衍,难道是要让昭庆公主做妾不成?
当王审琦把这样的忧虑说给宋太祖后,宋太祖哈哈大笑说着,这难道是问题吗,你让你儿子把那个姓乐的女子休了,多给她些钱财命她改嫁,然后再和公主成亲不就完美了吗。
说着宋太祖就命人召王承衍入宫,逼着他写下一份休书,接下来就与昭庆公主完婚了,摇身一变成了驸马。
宋太祖把这事干成以后,虽然不敢拦着史官记录,但也淫威滔天无人敢言,因此民间也就把矛头全都指向了王承衍,自然说他毫无气节,意志不坚,攀龙附凤等等,后来这包拯的《铡美案》中,铡的第一版陈世美就是以王承衍为原型。
所以对黄杰来说,打死都是不能做“王承衍”的,所以给出一个“左右夫人”的解决方案,当真是很有诚意了!
谁知赵官家听了之后,本来怒目横眉的面孔,也就三五息的功夫突然露出了笑容,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而后伸手一挥对禁卫道:“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禁卫们稍微一愣神,便也急忙押着黄杰就走,黄杰自己也是一愣,但马上也就醒悟过来:这赵官家是典型的暗箭难防式******性格,他对上高兴的事情要装作大怒,他当真大怒的时候或许就会哈哈假笑,如今看起来他是当真暴怒了!
换言之……方才那与林冲相熟的禁卫头目言说这赵官家听闻了禁门之前的事情,表现出的大怒状态其实是暗中高兴,而眼下黄杰这般不按套路出牌,上来也不辩白还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反倒但他找不着台阶下台,所以也就真怒了起来。
对赵官家而言:妈蛋!你小子跟俺女儿有没有一腿,以为俺不知道么?这还没把你怎么着,你就赖上来了?还妄想娶俺的心头肉掌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