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股气下去,西夏三军没有心思作战,也没有了力气作战。

蔡挺与王巨巴望的大崩溃这才正式开始。

王昭明恼了,大叫道:“咱家还没有打呢,怎么开始逃跑了?”

“胜了,胜了,”黄公公站在坡顶上大声地欢呼。

蔡挺也长吐了一口气,到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浑身上下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当初谢安因为激动,跑断了鞋跟。

这个压力可不是一般地大。

“走。”蔡挺带着手下,进入战场。

然而刚进入战场,就看到王巨在骑马大声呼喊:“不得杀俘,传令,投降不杀。”

蔡挺额头再次冒汗,立即说道:“黄内侍,我们进城安息吧。”

这个场面切莫被眼前的太监看到。

黄公公答道:“好。”

毕竟他才从宫中出来,战场十分血腥,到处是死尸,或者重伤哀嚎的士兵,他看不下去。反正看到了怎么打的,回去能吹嘘就行了,没必要看得要呕吐为止。

不过在他们之前,李三狗他们已经奋不顾身地抢着进了大顺城。西夏人从南边山道上走,自己可以从大顺城走,拦在前面,继续斩龙。

“这些货色,”蔡挺摇头苦笑,又立即传令除了那些已涌入城中的骑兵外,余下的不得进城,继续以追敌,杀敌以及收俘为主,不要人一起跑到城西,却将城东这么多西夏人放走了,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但下完令后,立即说道:“黄公公,进城,进城。”

然而他在心里面琢磨着,看样子多少得“上交”一部分战俘吧。

不管了,由王巨胡折腾吧。

这也是无奈,此战伤亡多少还未来得及清点,但看着战场,伤亡数量想小都小不了。

许多还是环庆路子民,包括蕃骑,强人,保捷军,如果抚恤不厚,自己以后在庆州都可能呆不下去,说不定有人恶心自己,也会象韩琦那样,被老百姓逼着问,我的儿子随你去打仗,现在我的儿子呢?

所以还得想办法弄钱,抚恤厚了,又是大败十万敌人,百姓也就没有怨言了。

但不能让眼前这个太监看到,否则以后自己同样交不了差。

黄公公仍没有想到,不但他,就是王举元来,恐怕也想不到。他一脸高兴地说道:“蔡公,这一战过后,蔡公之名将会响彻天下。”

“不敢当啊不敢当,没有官家的圣德,没有官家的信任,那有老臣这点微末之功。”蔡挺谦虚地说道,但他脸上笑意昂然,显然自得到了极点,臭屁到了极点。

黄公公又问道:“蔡公,此战除了蔡公外,那一人功劳最大?”

他不敢不尊敬蔡挺,可他不是赵曙的人,而是赵顼的人,蔡挺不是赵顼的人,王巨才是赵顼的人,这个利害关系得分清楚。若是蔡挺一口将这些功劳全部吃掉,他会很不满的。

这一回蔡挺倒是真没有太在意,再说他也没有为难王巨,所以章楶未说,毕竟多说了也不大好,于是蔡挺并不清楚王巨与赵顼的关系。然而蔡挺不是孙沔,本来他就不想全完倨这个功,那么这个功得归谁的?大家伙的,王巨的,三军将士的,甚至赵曙的,于是他随意说道:“此战大伙儿都有功劳,不过功劳最大的乃是王巨,比老夫功劳还要大。”

“哦,不会吧。”黄公公装傻疑问道。

蔡挺还是没有太大意,继续说:“是如此,不仅昨夜那一战之功,今天大战也是他劝说老夫发起的,包括诸多谋划……”

说到这里,他忽然忍了下来。

基本就够了,不能再往王巨身上加功劳,这未必是帮助王巨,说不定还是害了王巨。

所以赵祯让狄青上位,担任枢密使,庞籍再三反对,非是害狄青,狄青能起来,一得感谢范雍,若无范雍赏识,他还是一个罪犯呢。二得感谢范仲淹,因为范仲淹的赏识,狄青这才渐渐走入大家视野,走入赵祯视野。三就是庞籍,论西北功劳,实际许多人表现也出色,如二张,如王凯,如周美,如王信,等等,这些人有的去世了,但有不少人仍活着,这些人中有的在西北立的功劳胜过了狄青,至少也能与狄青平起平座。正是因为庞籍的大力推荐,狄青去了南方,于是名垂史册。

严格说,狄青某种意义算是庞籍的人。

但狄青不领情,偏偏不辞,大摇大摆地担任了枢密使。然后欧阳修等人一起来了,活活气得背疽发作而死。

现在蔡挺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但他也不知道,说啊,继续往下说,说得越多越好,即便有人红眼又怎么着?明年赵顼上位,那怕韩琦红眼也不行哪。况且王巨可不是狄青,心思眼同样很多。再说王巨是文臣,非是武将,更不会象狄青那样,顶着那个刺字在朝堂上晃悠,那不是军士的刺字,军士刺字是在额角的,而是罪犯的刺字,正在额中。想一想,一个武将,一个罪犯,朝会上站在西边大臣的第一位,高高在上,能不刺欧阳修文彦博等人眼睛吗?

直到这时,蔡挺才考虑这个奏章如何写法了。

黄公公哪能想这么多呢,恐怕整个庆州除了王巨外,就连章楶都未必能想这么多,只听了一句话,就这么一句话还没说完,意犹未尽,又道:“蔡公,能否详细说一说?若是官家询问,咱家也好禀报官家。”

蔡挺不悦道:“黄内侍,究竟经过,老臣自当会禀报官家。”

主要他现在还没有想清楚,况且他会给黄公公面子么?

黄公公不敢再问了。

蔡挺走到城中,忽然传出震天的欢呼:“大宋万岁万万岁!”

城中除了军士外,还有许多百姓,几乎都是蕃子,蔡挺莫明其妙,什么时候蕃子会有这么高的觉悟?

第二六七章龙手(中)

黄公公叹道:“这些蕃子也忠勇哪。”

刚才他站在土坡上观战,也看得清楚,蕃子占去了一半兵力,而且表现出色,实际蕃子在这一战中的功劳,比他看到的想到的更出色。若是没有大量的蕃强人与蕃骑,这一战,无论蔡挺还是王巨都不大好玩了,甚至被逼得乖乖的防守。

那么是否宋朝离了蕃兵就玩不转呢?

可以说就是!

后来无论王韶开边,还是章楶浅功,没有人往深处想的,往深处想,那就会得到一个可怕的真相。一旦将蕃兵与陕西的保捷抽走,恐怕就是王韶都玩不转。

但是否蕃人就一定比汉人强壮?那么汉朝如何强大起来的?

不要说什么马蹬,就是马蹬出来了,初唐的军队仍以汉人为主。

就是这一战过后,王巨仍然坚信,武器是次之,人才是主要的。除非跨时代的武器出现。

论身体素质,蕃人肯定强壮,这一是食肉与食素的区别,二是遗传因素的区别。不过这个问题也不严重,汉人人多哪,就算身体素质不及蕃子,可俺能做到百里挑一,想一想现在宋朝多少户吧,往后去能超过两千万户,三千多万以上的丁壮,百里挑一,也能挑出三十几万强壮的军队。难道百里挑一,还胜不过蕃子?

就象后来有人无聊的比那个物事大小,那物事大小真那么重要吗?只要能用就行了,若是比大,马的那物事岂不是更大?但人与马有何区别,人乃万物之灵,区别就是智慧。但那一个大种族智慧最高?这才是汉人最骄傲自豪的地方!

有智慧,有人口基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禁兵的制度!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整个大宋只有王巨认真的想过,它会很麻烦很麻烦。

黄公公开心万分,蔡挺莫明其妙,不过蔡挺立即明白了,章楶笑嘻嘻地迎了出来,说道:“蔡公,恭喜恭喜。”

原来是这个章质夫搞的鬼……

用意也简单,这一战死了许多人,特别是蕃子,这个后面的抚恤乃是关健,自己弄钱能弄多少钱?不过章楶也没想到王巨真将主意打到战俘身上,昨天黎明时,章楶还困在大顺城中呢。

可朝廷有几人重视蕃子?现在黄公公站在章楶身边,庆州有几个太监担任着军职,但这个黄公公比较面生,那么一定是从朝廷来的,来做什么,章楶不知道,不过他鼓动百姓喊一喊,这个太监回京城禀报,皇上高兴了,赏赐也就拨下来了。

蔡挺啼笑皆非。

不过他也喜欢这个章楶,文武双全,足智多谋,这段时间替自己谋划了许多良策,是自己的好帮手。

…………

“野利姑界,你居然敢背叛大夏!”一名西夏将领认出来野利姑界,并且愤怒地喝道。

其实此时几支野利族余下的百姓,都开始了迅速撤离,此时正在离十二盘最近的一个村寨集结。若是宋军胜了,那么顺利来到宋境了,也不用害怕西夏人。若是宋军败了,他们几族迎接的将是灭顶式的命运。

也就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与这个西夏将领无关,而是城东的战事。

但横山的野利族现在很悲催,长时间的打压,使得他们都失去了自信心,大半人连野利这个姓氏都主动改了,改成了其他姓氏,什么野虫,野甲,野二,山界等等。

所以听到那个将领的喝叫,野利姑界不由地缩了缩脑袋。

“鬼叫什么。”姚雄大喝道。

说着抽着大刀杀将过去。

虽然姚雄冒味地带着这些人来抢功劳,让大家一起悲催地陷在敌营,可是野利姑界不得不承认姚雄的凶悍。

打到现在了,仅是姚雄就生生砍死了近三十名敌人,由于他带头血战,身上也招了很多兵器,姚雄身穿的乃是新式铠甲,这种铠甲很不错,但为了减压,提高速度,厚度却不及原来的步人甲,防御性差不多吧,况且还有麻线呢,因此姚雄也受了一些伤。但姚雄若无其事,一直血战在前。

这让野利族十分诧异,原来宋人也强悍哪。

姚雄又劈倒数人,眼看接近那个西夏将领,那个将领怂了,拨马就退。

“集结,集结,”姚雄没敢再追,一旦他的手下阵型散了,马上全部是死路一条。

但敌人还是茫茫无边的涌了过来。

姚雄怎么都杀不完,他悲愤地看着大顺城,心想,怎么城中没动静啊?

在他带领下,野利族丁壮稍稍恢复了一些勇气,又打退了一拨扑来的敌兵,野利姑界问道:“怎么还没有打败西夏人?”

不对啊,就算晚烧了粮草,这也过去了很久,太阳都开始出来了,还未见西夏人大败,这让他隐隐感到了担忧。

还算他们运气好了,在李谅祚的调动下,所以骑兵,包括那两千铁鹞子,都向城东扑去,否则他们早被西夏人杀得片甲不留。

就是现在,情况也越来越不妙,他们越战越疲惫,敌人却越围越多。

连姚雄都开始有些沮丧了。

就在此时,大批的西夏人从那山道上败逃下来。

兵败如山倒!

象这种大会战,一旦大溃,那种情形不堪想像。

“西夏败了,”姚雄怒喝道。

也不用他喊了,大家一起看到了。

有的西夏兵士莫明其妙,有的西夏兵士机灵的,开始抢先逃跑。

“杀敌哪,”姚雄又吼道。

野利姑界喘了一口气说:“姚将军,能不能让我们息一会。”

“稍稍休息,”姚雄无奈说道。

正在这时,李三狗带着骑兵杀了出来,他奇怪地看了一眼姚雄:“姚将军,你不是在十二盘吗?怎么到了大顺城下?”

“我烧了粮草,来杀敌的。”

“胡闹,胡闹。”李三狗说道。

姚雄不能作声,烧粮草晚了,也不能怪他,相反的,他做得很明智。但最后杀敌却是画蛇添足了,因为他兵力少啊,不能对城西敌人产生重击,更不能对城东主战场有所帮助,倒是凭白地折了许多将士,若是当初呆在十二盘不动,保持体力,现在西夏人正在逃亡,得杀多少敌人哪?

李三狗没有再批评他,然后他骑着马,带着手下扑向了敌人,不过一边杀敌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杀敌事小,得找出李谅祚在哪儿。然而无论他眼力怎么好,在这数万逃兵中,如何发现李谅祚?

赵明也杀了过来,林广也杀了过来,可是几人全部傻眼。

不过几将皆稍一愣神,立即带着手下再次杀进逃兵中。李谅祚现在没有黄伞盖了,外面的黄披袍肯定也扯下来了,但他是受了伤的,又是皇帝,必然会有许多人保护他。

顺着这条线索,说不定就能找到李谅祚。

他们这一找,西夏人更悲催,这时候哪里还有人有心思继续交战?但几支宋朝骑兵在他们中间纵横驰骋,甚至挡住了后面逃兵的去路,于是许多败兵仓皇地向各个山林里逃去。

刹那间,整个战场就象人间地狱一般。

姚兕好不容易从后面也杀过来,他看着这些惨象,大声叫道:“钱哪,钱哪。”

这几个老匹夫小匹夫杀得欢快了,但杀掉了多少钱帛?于是他又立即说道:“何指使,你来指挥,并且大喊,投降不杀,懂吗?兄弟们以后能得到多少奖励,就靠你了。”

“姚将军,放心,我知道。”何指使欢快地说。

然后他大声喊道:“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对,就这样喊,”姚兕说完,拨马冲向几股骑兵,最近的是林广“小匹夫”,他是最郁闷的,那一箭自己咱就不小心射偏了呢。因此带着骑兵杀得那个狠哪。

姚兕扑上来,说道:“林将军,不能杀,不能杀。”

“为何?”

“一个战俘二十贯哪。”

林广在大顺城,不大清楚,但姚兕清楚,并且王巨都派人暗中联系好一些买家,尽管那些买家忽信忽疑。

“什么二十贯?”

“卖给一些矿坑主人,一个劳力二十贯。”

“怎么不早说,”林广激动地大叫道,若那样,自己杀掉多少贯铜钱了。

“现在也不晚,快喊投降不杀吧,”姚兕说完,又扑向赵明方向。

李三狗听到后面喊声,也醒悟过来,开始让人抓捕战俘。

姚兕找到赵明,赵明也傻了眼,然后立即大声喊叫。边境苦哪,不要说二十贯钱,就是两贯钱也是好的。姚兕通知了几支骑兵,终于看到了儿子,骑马跑过来,大声说道:“你在干嘛?”

“父亲,大家打不动了,在息一会。”

“他们打不动了,你也打不动了?”

“是,孩儿这就去。”

“不用杀,是抓战俘。”姚兕说着骑马又冲到前面去了,还有极少数人在负隅顽抗着,姚兕拍马冲了过去,几刀下去,便将那名反抗的将领劈落于马下。

野利姑界好奇地问:“姚将军,此人是谁?”

“我父亲。”

“原来老姚将军也厉害啊。”

但是几名将领虽改了命令,仍然带着一部分手下在战场上奔跑着,搜寻着。他们几乎跑遍了整个战场,这个李谅祚倒底跑到哪儿了?这肯定有些不对了,毕竟李谅祚是在城东,不在城西,想要逃跑,速度没那么快。赵明在找,林广也在找,不过他摸了摸怀中,心里想到,不错不错,还是俺精明,事先抢了一只龙手……

第二六八章龙手(下)

王巨看着胡谦的遗体。武魁留在这里看着,许多蕃子从这里经过时,看着胡谦遗体的样子,都不由地下跪膜拜。

不过王巨倒是很清楚其中原因,胡谦临终前用力将刀插在地上,正好形成一个三角支点,所以尸体才屹立不倒。又正好西边火光腾起,大顺城发起总攻,西夏人才没有顾他的尸体。

从胡谦脸上也能看出,虽然死了近三个时辰,不过脸上依然带着笑意,大约也是看到火光腾起来了,他完成了任务……

但王巨鼻子还是有些酸酸的,眼睛也略略有些湿润。

他站立许久,对正在哭泣的武魁问道:“胡谦家中还有些什么人?”

“禀王知县,胡大哥他家中还有一个老母,一个妻子,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弟媳妇,一个侄儿。”

“那两个孩子有多大?”

“大儿子有九岁了,小儿子四岁。”

“武魁,战后你回庆州城,对他们说,若他们舍得,将胡谦的长子放在我家,由我来抚养。如果其子愿意继承父业,我派人教他武艺,授他兵书战策。若他愿意读书做官,我亲自来教他读书识字,让他以后考取一个功名,若考不中,我若未来有荫补的资格,用这个荫补将他补一个官职。”

“那就谢谢王知县了。”

王巨还是默然。

他只能做这些了。

又站立了许久,忽然说道:“武魁,你继续留在这里看着他的遗体。二长子,陆平,你们立即骑马去庆州,请最好的画匠与石匠过来,然后用马将他们载过来,先照着这个样子,画一幅图,再请石匠雕刻一座石像,就放在这里,下刻三个字,吾愿往。”

“喏。”两人答应一声,骑马离去。

王巨又站立了一会,现在还不是悼念之时,于是找来一千几百名强人,又喊来归妹浪埋与野龙咩胜,王巨家中现在不少人,但只带出来陆平、归妹浪埋他们四人。

然后说道:“本官命令你们再做一件事。”

“请吩咐吧。”这些蕃子大声答道。

打胜了,就好说,况且王巨表现十分勇敢,也让他们心服。还有呢,那个抓战俘似乎是为了筹钱,那么战后奖励与抚恤同样不会少。

“归娘浪埋,那条路,你知道去哪儿吗?”王巨指了西南面远处的一条小道,问。

归娘浪埋看过去,小道上正有许多西夏逃兵,在狼狈逃窜,现在西夏将士整乱了,大多数人顺着大道逃向了金汤城,还有一些人逃向白豹城,不过有一部分人不知怎么逃了,反正那个方向顺溜就往那个方向逃,归娘浪埋说道:“疆砟堡?”

“正是疆砟堡,不是很远,大约三十里路,不过那条路也不大好走。你带十五队强人,最好换上一些西夏人所穿的铠甲,也顺着那条山道装作西夏逃兵,逃向疆砟堡,进堡后,主力立即将城门控制起来,余下的混入乱军大喊,宋军杀进来了,快点逃吧。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我明白,疆砟堡地形险恶,昨夜又增加了援兵,再加上一些逃兵进了疆砟堡,若是有能力将他们组织起来,疆砟堡实力激增,所以用此计夺堡。”

“恩,能不战最好不战吧,这一战死了太多的人了,野龙咩胜,你再率余下的强人,尾随浪埋,但务必保持两三里路,不然若对方守将胆小,事先将堡城闭上,浪埋就无法进堡了。但也不能离得太远,一路尾随,同时杀敌,不过以尾随为主,杀敌为辅。当归妹浪埋冲入堡中时,你们必须要加快速度,一举将疆砟堡拿下。”

“喏。”

但王巨还是不大放心,于是看着战场。

这时战场已从城东转入了城西。

还有极少数西夏人负隅顽抗,但不多了,余下的要么投降,要么在继续逃跑。

不过大多数已经逃散或者逃到城西,包括大部宋军也进入了城西。

还有一部分宋军,他们在继续抓俘,或者与那些极少数顽固分子继续作战。还有华指使他们也留了下来。

与他们损失惨重无关,而是救伤。

宋朝军中同样有军医,但数量很少,而且医术也很差,不然也不会混可怜的军饭吃。去年三场战役下来,王巨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训练时,针对性地训练了包扎伤口这个环节。

什么伤风感冒,中了瘴疠虐疾,那个无法教导了,并且除了用兵南方外,在西北战场上这些古怪的疾病多不见,相对而言,战后的消毒与及时包扎这一关最为重要。

所以战局一定,王巨便派人去后方调动荔原堡与柔远寨的厢兵过来,主要用他们看押战俘,以及打扫战场。

但让荔原堡的厢兵用最快速度将刻意蒸馏的高度烧酒,以及刻意用开水再三煮后晾干的纱布运到前线。

华指使他们这几营保捷也因为经过训练,便留下来,包扎伤兵的伤口。

受伤的兵士可不少,不过轻伤不下火线,能蹦的能跳的,在大胜激励下,继续跑到城西战场奋战,重伤没办法,一起留下来包扎。

看到王巨来了,华指使惊讶地问:“王知县,你也受伤了?”

王巨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我来是下一道命令给你,一会儿后面的厢兵大部赶到,让他们看押好战俘,那时大约战场上也没有了反抗的西夏人,你立即征调现在城东的余部,前往疆砟堡。”

“攻克疆砟堡?”

“不是攻克,我派了一千余名强人去攻克疆砟堡了,不过我怕发生意外,所以让你过一会,带兵过去支援。若是他们拿下了疆砟堡,立即入驻,然后派人回来禀报。若是拿不下疆砟堡,立即侧应他们安全,也回来向我们禀报,我来想对策。”

“好。”

“那就这样吧,我也要去城西战场了。”王巨说着,又看了一眼这个广大的战场,除了一队队战俘外,然后就是满地的尸体,有西夏人的,也有宋军的。远处草木枯黄,秋风悲泣,空中也是黄云翻滚,一副说不出来的肃杀景象。

…………

战斗到了尾声,李三狗他们有的追到白豹城下,有的追到金汤城下,然后望洋兴叹了。是追来了,可没有带攻城器械,甚至连一个钩城墙用的挠钩都没有带,一个个悻悻然地带着大军,押着战俘返回。

但战斗还没有结束,一营营,一都都官兵继续在满山遍野地抓战俘,搜集战马,特别是那队铁鹞子,他们最悲催。

眼看就要进入战场,投入战斗了,前线三军忽然崩溃,他们也不傻,不过就是装备好一点,象这样的三军大败,他们的下场同样也很惨。于是一个个调转马头,也开始逃命。

可他们这种重甲,却十分笨重,并且到处都是自己的将士,又是山道,更拖累了他们的逃跑速度。

于是不顾战友死活,想生生踏出一条血路。

好不容易逃回城西战场,李三狗他们早带着骑兵在那边杀开了。

不得己,他们立即丢下战马,也加入了逃跑的步兵当中,仓皇逃命。但也有一些机灵的人,解开重甲,以及马的甲铠,利用马的优势,向金汤城逃去。

结果这一役,五千多名铁鹞子,只逃回去一千几百人。

天色临近黄昏,几员大将陆续返回大顺城,但一进城,立即产生了争执。

龙头没有弄到,现在只有一只龙手了。

但这只龙手却揣在了林广怀中。

大家一起急了,纷纷向林广要这只龙手,你小子不能独吞这只龙手,于是吵到了蔡挺面前。

蔡挺说道:“林广,将那只手拿来。”

林广只好将那只手拿出来,蔡挺看了看,道:“与其他人的手并无二样。”

“外观上无二样,但这只手不同,它价值千金万金哪。”赵明说道。

“赵将军说得对。”其他几将纷纷附和。

“来人哪,用盒子将它装好,再放入石灰。”蔡挺命令道,然后笑咪咪地看着大伙:“说一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只手肯定与几个重将无关,他们当时也被西夏人缠上了,是他们手下斩的,但究竟是谁斩的,现在还真分辨不清楚。毕竟当时西夏人也急了,个个不要命地上来堵枪眼,即便当事人斩了李谅祚的手,他恐怕也不敢分心去认真观看,否则敌人兵器砍上来,马上自己功劳未捞到,反过来被敌人杀死了。

因此现在有十几名兵士涌上来,说这只手是他们砍的。

蔡挺被他们吵得头痛,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说道:“现在这种情况,谁能分得清是那一人砍的?但若是三军不协力,你们能不能近李谅祚的身,能不能砍断他的手?”

“蔡公说得中的也,”黄公公捂着鼻子,看着这只手,在边上夸道。

蔡挺又说道:“这样,某来替你们记功,林广一箭将李谅祚射落骆驼下,这是首功,赵明一刀劈伤了李谅祚,这是次功,赵忠你表现出色,特别是你联系了几支野利部,烧掉敌寇粮草,战前又得到许多宝贵的情报,功在其他诸将之上,不过在李谅祚的事上,你就让让了,行不行?”

蔡挺没办法,只好搞平均主义。

“这个,这个,好吧,我就让一让,不过不是我斩的,是我手下斩的。”

“无妨,你们十几人报上姓名,本官一一记录,禀报官家,算是你们大伙的功劳如何?”

大家面面相觑,这是龙手,不是龙头,十几个人瓜分,还能剩下多少功劳,因此有些不甘心。

就在这时,外面有斥候匆匆过来禀报:“报,报,蔡公,我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疆砟堡。”

“疆砟堡?”蔡挺糊涂了,俺没有下令拿疆砟堡哪,因此问道:“是谁拿下的疆砟堡?”

“王知县派他的两名谦人带着一千余强人,拿下的疆砟堡。”

黄公公不适时宜地在边上赞道:“王知县勇敢,连家中的傔人也勇敢哪。”

是勇敢哪,但这么大事,最少得通过蔡挺准许吧。可王巨敢情好,直接就下命令了,如果不是疆砟堡那边派人通报,现在蔡挺还蒙在谷里呢。

第二六九章那一公

“报,陆公,大顺城那边大,大,大,大捷了,”斥候激动地说。

“慢慢说来。”陆诜道。

“昨天三更时分,蔡公派一部蕃骑攻入敌营,大顺城内也派出数千兵力从内而攻。听说打得很惨,那一营蕃骑只有十几个人活了下来。不过四更半左右,蔡公派人绕到敌人后方,与山那边的一部蕃子里应外合,将西夏敌营的粮草全烧掉。就那样,还打了两个时辰,突然几股骑兵合力,杀向了那个西夏小皇帝,听说将他杀伤了,还砍掉了一只手,于是西夏三军大败,整个大顺城东西两侧的乌川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最后一句,那是废话,象这样的大会战,不论那一方惨败后下场都会是那样。例如岐沟关之败,宋军的下场比大顺城外的西夏军队还要惨。

但陆诜不大相信,问:“可有其他路援兵到达?”

不要怪他多疑,环庆路总共才四十几营官兵,实际他算少了两营,华池县新增了两营蕃骑。但就是将这两营官兵算上去,不过五十一营官兵,步兵五百人,骑兵四百人,外加一些吃空饷所占的名额,实际能有多少兵力?

所以陆诜不相信蔡挺以一路兵力打败西夏这么多军队的,既然蔡挺能向自己求兵,那么也能向其他路搬兵,如泾原路,如永兴军。如果两路秘密派出三四十营官兵,也许蔡挺就有了一战之力。

“没听说过,不过蔡公似乎派出许多强人应战。”

“下去再探再报。”

“喏。”斥候兴冲冲地下去,他哪里知道上层的勾心斗角,都是大宋的官员,都是大宋的官兵,打胜了,岂能不高兴?而且官兵屡战屡败,他们当兵也没有多少尊严。

“王文谅,你不说宋军危矣吗?”

“陆公,不会啊,难道是这个小皇帝不会用兵?”

“这倒差不多,”陆诜道,不然这么多人,如何败得这么惨?

但现在问题来了,蔡挺曾经刻意写信给自己,要求到时候派兵援助,那个小知县两次搬兵。自己却一兵不发。

当然,若是今天早上紧急派出几营官兵,不管迟不迟,至少这个样子做出来了,但现在再派兵,那反而更会让人贻笑大方。

马上捷报到了京城,越胜自己越不光彩,怎么办?

他走来走去,忽然就想到了一条好主意,一条漂亮无比的好主意。

消息同样传到种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