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其现在写,还不如想好怎么办。

不要小看了蔡挺,这一战他没有上前线,但在幕后调度同样有着极大的功劳,不过象王巨提着大剑,背着弓上前线的文官真找不出来几个,张齐贤也算是,但张齐贤同样是一个豪放男,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宋朝文官。

华池镇李妃儿回城了,与王巨兄妹三生活的恶劣环境不同,她是李家唯一的一个女儿,从小就在温室里长大,虽然未婚夫大胜了,让她开心不止,但也是头一回看到那么多死人。

这让她连续做了好几晚的恶梦。

好在她反应过来,立即喊来王小麻子,让他骑马去延州报信。二百来里路,对于这时代普通的农民来说,那无疑是两个世界,但对于李家来说,这个距离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相信自己一家人也在担心着,先报一个平安吧。但李妃儿也不知道,即将来的那场战役才叫真正的凶险与激烈。

王小麻子骑着马,现在路也修通了,未起到王巨想的作用,但交通变得方便了,不算是大道吧,比前却是好走多了,王小麻子骑马飞奔,两个来时辰后,就奔到了延州城。

进了李家报了捷讯。

李员外惊奇地问:“华池县有多少官兵?”

“五千多员?”

“来了多少敌兵?”

“两万三千名。”

“怎么打败的?”

王小麻子简单地说了一说,具体的他也不大清楚。现在他在王家起的作用仍不是很大,远不及全二长子与陆平,这是无奈,他岁数小了。

“用水攻啊?”李员外恍然大悟,古今往来火攻水攻的战例不要太多。敢情李员外也不懂啊,就是这个水攻容易吗?种种布置不算,王巨还要对叶悖麻、李谅祚与宋吉做心理猜测。不过李员外懂不懂无所谓,他也不想上战场作战。

“这个娃造了多少杀孽,官人,妾身要去进香,”秦氏说。实际也是乐的,什么杀孽不杀孽的,杀得越多越好哪,这样官才能升得快。

李员外同样很得意,说道:“请客,请朱员外,赵员外他们过来做客。”

也就是他交好的几个商人,也是竹纸作坊的几大契股,现在几乎抱成团了,但核心人物还是王巨,不仅是王巨的技术与脑袋,现在还有王巨的功劳官位。

一会儿几个商人到齐,听闻后纷纷讴歌,当然他们也高兴哪,王巨功劳大,升官快,他们也会沾到光。

朱欢打趣地说:“李员外,当初你还说他出生气象不好。”

“朱员外,当初老夫是错了,不是不好,你想一想啊,大雪封门,万物肃杀,这就是杀气,杀的是谁呢,就是我们大宋的敌人哪。”

“老匹夫,”朱欢笑骂,这个老家伙太不要脸了,不过谁叫自家没有适合的女儿,否则自己现在更光彩哪。

李家合府上下更是高兴,不仅是外子的关系,还有西夏人的可恶。

宋朝给了那么多银子,那就和好吧,就象辽国那样不行吗?但偏不,银子收了,继续越境烧杀掳掠,有的人想不通,宋朝那么大国家,怎么被这个蛋大的西夏弄成这个样子?就是用人堆,也将这个国家堆平了。

这好比喻么?赵顼还真派了几十万大军去堆,可最后结果呢?

街坊邻居一会也知道了,个个以为王巨是神。当然,陆诜也知道了。

为什么答应蔡挺,到时候会派援兵,王巨再搬援兵,他一兵不发?环庆路兵力不够用,鄜延路又有多少兵力?就是有几十营,放在十万西夏大军面前够看吗?

因此与王举元想法一样,得保住这个兵力,以防万一。

这种担心法,能不派斥候关注?

实际也不要派斥候,华池水被大量尸体堵住了,但前面的尸体淌得很快的,有的已经飘到了直罗县,直罗县官员只好派人打捞,哪里来得及,继续往下飘,同时也派人禀报了。

“这小子怎么打的?”陆诜想不通。他才不会象李员外那样,用水,水一淹几万兵马就淹死了。那有那么简单的。

同样种谔不久也听到了。

他心中那个气啊,大半天后才说道:“老二这回立大功了。”

他的老二就是种诊,他在家排行老五。

不过他要求前去华池县可不是为了老二,虽然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但他们都是重将了,也没那说法。再说一个是华池县,一个是大顺城,两个战场。

主要还是想立功。

做文官的不一定需要战功,但做武将,手中没有战功能行吗?

其实种谔让陆诜这一坑,还真坑了许多战功,不仅是华池县发生的战役,还有即将拉开的大会战呢。甚至比他想像的还要多,这个杀神一旦到了华池,王巨会变着法子利用啊,那种谔得会立多少功劳?总之,这件事发生后,种谔开始对陆诜产生了隐隐的不满。

PS:昨天卡得要死,结果只弄出来几百个字,于是索性去看了两集范爷的武媚娘。吐槽两句,范爷好温柔好乖好痴情好善良,张庭好霸气,但我看糊涂了,谁在演武女王?再吐一句,张庭咋不老啊,范爷好大的胸,将我的眼睛晃直了。

第二五六章上火把

其实整个战场相互隔得真不远,但因为两国疯狂的斥候游动,却生生切成两大战区。

秦海在山道上小心地拍马奔跑着,有好几次差一点被敌人发现,终于在天蒙蒙亮时,能看到青讹岭了,他翻身下马,拍了拍爱骑,轻声说道:“大灰,去吧,不要被西夏人发现了。”

灰璁马也不知听未听懂,用大眼睛看着他,然后低下头,喝着从山下流下来的溪水。

秦海扭过头,向青讹岭小心地潜伏过去。

找到了那座破庙。

庙中居然有人打扫过,香炉里还供过香。

西夏人信佛,即便是破庙,也有大兵来拜祭。

在这个地方隐藏,也不安全哪,秦海心中叹了一句,不过为了在西夏人眼皮底子刺探消息,那一处的斥候安全?

秦海小心地推开香案,下面露出一个地洞,秦海钻了进去,用手缓慢地将香案挪回原处,然后顺着地洞向前爬行。

过了一会,看到前方有一点光亮,一个地窖,里面点着一盏微弱的油灯,三名斥候就在这个恶劣环境下呆了好几天。

秦海愕然道:“武魁,你怎么这个样子?”

武魁髡了发,但他额角是刺了字的,因此一狠心,用刀将额角那块皮肤割破。可不能只割那一块,又在脸上割了一刀。武魁咧开嘴大笑道:“不这样,我不能出去啊。”

然后三人先后放下手中的刀。

没办法,得随时警戒着。

秦海看着武魁的一嘴大牙,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胡谦。

去年的案子他也听过了,心里想,这几个兄弟真是英烈哪,那个孙沔也是,居然将这几个人当犯人抓起来关了许多天。难怪老天爷来收拾。那事儿早过去了,得说正事,秦海道:“王知县有令。”

他将王巨的话复说一遍。

“乖乖,王知县想来一个大的,”三人一起咂舌。

“一战天下知!”

武魁心潮澎湃,说道:“无妨,相信他们会答应。”

他俯耳在墙壁上听了听,确信没有人过来,他从地洞里爬了出去,大摇大摆走到西夏军营。主要这里是后方,西夏大半兵力又是从各部集结的百姓,因此看着他那个光亮的大脑门子,也没有人注意。

然后武魁找到了野利姑界。此次西夏集结军队,几个野利族同样被征集了好几百名战士过来,但还好,只是编成了两队军马,都在后方,都在这一区里驻扎着,负责后勤供给的运输,一个苦力活。

但知道真相人只有野利姑界与另外一个人。

其他的人为了保密,到现在仍没有泄露。

武魁之所以有把握,那就是王巨开出的条件。

一旦战后,他们几个部族迁徙过去,将会抽出几个水草丰美的所在,比如鸡儿寨哪里,安扎他们的族民。

其次准备抽出两万缗钱帛,替他们购买一些马牛羊粮食,筑起坚固的寨墙,装备一些防御武器,建造房屋,治办一些生活用品。

这只是开始,王巨还承诺以后陆续抽出一些钱帛,替他们修一些小水利工程,比如建一个小水堰,修一道引水渠,如果愿意半耕半牧,也会派人指导他们如何耕种。甚至将后方的道路进行拓宽拓平,与后方保证联系,西夏抄掠时好便于宋朝官兵来紧急救援。

以及其他种种条件。

这几族在山那边苦逼了,一听到王巨开出这样的条件,几个族长面红气粗,当场个个立即心动。

况且还有呢,开始时他们起的作用,主要就是提供情报。关健时怎么用,王巨也没有想好,但知道这几族会派上大用场。不仅是军营里这几百丁壮,后方寨子里还有丁壮,并且离这里不是很远,只有几十里路,最远的还不足九十里。

若是用得好,朝廷必然还会有赏赐,以后政策会继续倾斜,后面这一条很重要,就象环州的慕容族,因为朝廷扶持,迅速壮大。

武魁与他走到一边说话。

“不行,我们人少,恐怕办不到。”野利姑界说道。

“四更时,我们会派两营兵马潜行过来。”

“那就有把握了,不过你们的兵马如何过来?”

“过来就行动,不过来就不行动。”武魁道。具体的他也不大清楚。

实际是有点困难,必须从上午起,就要派出斥候将荔原堡前线清扫干净,两营官兵中午时从荔原堡出发,不然就来不及了。然后沿着王巨上次攻打杂里寨的那条道路,实际也不能叫道路了,几乎大半时光都在翻山越岭,傍晚时分务必潜行到杂里寨下。哪里遭到重创,至今还没有百姓迁徙过去。

这是第一步。

不过好在疆砟寨官员经张玉这一杀,也没有多少人了,不会派出大量士兵外出巡逻。

杂里寨便有一条道路通达白豹城,然后沿着这条道急行军,正好那时天也黑了下来。想天不黑都难,能抢在黄昏抵达杂里寨,速度就算是很快了。

但不是潜行到白豹城,潜行十几里路后,再度开始翻山越岭,相隔得不是太远,甚至不足十里地。但就是这十里地,得要翻过一座座峻山峭岭,十分困难的。当然,这一来,也会变得安全。有好走的道,敢走么?然后再来到十二盘与野利族会合。

武魁又说道:“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一夜之间,李谅祚手下三万多人马全军覆没。”

“啊,难怪前方有些骚动,这样我就更有把握说服大家一致同意。”

两人说完,野利姑界带着几个手下,捉了一只羊,来到青讹岭上烧烤,不过有意采了一些潮湿的枯树叶过来,这才点燃,马上浓烟就腾了起来。

一行巡逻的士兵立即扑过来,喝斥道:“你们在干什么?”

“我们在烤羊。”

“有这样烤羊的吗?”一个小校过来将火迅速踩灭,用鞭子在几人身上狠抽了几下,将羊提走,几人敢怒不敢言。

可巡逻的士兵也万万想不到,烟已经腾了起来,虽不是狼烟,更不能让几十里外的人看到,然而在几里外,十几里外有三处地方有人注意到这道烟雾,并且注意到它是从青讹岭上腾起来的……

野利姑界悻悻地带着手下回去,只是不久,他便骑着马,悄悄地离开营地。不过在他离开后,西夏派了许多军士开始筑十二盘堡,并且离粮仓所在的位置不是很远。这个变故将对王巨整个计划很不利的。

…………

夏开与鲍照小心地顺着崖壁向上攀登。

大顺城所背靠的西山并不高,但是范仲淹建起大顺城后,后面的官员陆续做了扩建,想扩建城墙,便得要取石取土,因此他们所用的方法与王巨在王家寨的方法很类似,将后山崖壁有意开凿出来,取出一部分石料与粘土,再加上从其他地方取来的泥土,用此筑起了城墙。

这样一来,后山更陡峭了。

两人几乎都快找不到借力的地方。

并且四面皆敌,又不能呼叫上方的宋军。

于是两人便小心翼翼,一尺一寸地向上方挪动着,但是还没有爬到一半时,上面点燃火把,几把弓箭冷冷地对着他们。

夏开连忙从怀中掏出兵牌,这真不能误会,被自己人干掉了,那才叫冤枉。

上面宋军看着兵牌,夏开又道:“我们是蔡知州派来送信的,大顺城四面被围,我们只好用这个方法上来。”

“你等一等,”一个十将说道。

他飞快地从后面拿来绳子,将两人吊了上去。

“快带我们去见种将军与章推官。”

“好,跟我走,对了,兄弟,似乎后方干掉了不少西夏兵马吧?”

“恩,三四万西夏兵马。”

“怎么办到的,难怪我白天上城头观看,对方少了好一大片营地。”

实际怎么说呢,说干掉了三四万兵马倒也不假,柔远寨方向八千兵马,华池县境内两股是两万三千兵马,但还有不少逃了出来,金汤城方向那边逃出了一千余人,叶悖麻手下逃出来也有近三千人,但不是全部跟随叶悖麻逃出来的,有许多是杀散了,好不容易冒着危险从后方逃出生天,张玉那边杀得开心了,逃出来的比例却最高,同样也有两三千人。还有人,他们没有被抓住,正躲在一个个山林里,甚至有的人都失去了方向,有的以后能逃走,有的以后同样被抓住,另外也要看情况,如果大会战发起,击败了西夏人,中军败退了,这些人那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所以现在被宋军击毙或者抓俘的人数只有两万三千人左右。

不过就是这个损失,李谅祚也没办法接受了。

夏鲍当然不知其中区别,俺说错了嘛,可不是三万多兵马?一点未虚报。

两人一边被好奇地询问着,一边带到城内。

夏开从怀中掏出一个蜡书,递给了种诊。

种诊看后,交给章楶看。

夏开说道:“种将军,姚推官,若同意,请派人在山顶上点燃三根火把,晃上三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敌人数量太多,斥候随时会遇到危险。因此得做一些防范。

比如两人前来,就被一再戒告,即便被抓俘,也不会怪你们,甚至戒告他们不要反抗,说不定随后还能救出来,但必须抢在前面,乘敌人不注意将蜡书吃到肚子里。

到了大顺城,再用火把示意,远处的斥候便知道消息送到城中,章种二人看到了,也同意配合了,然后再从远处骑马回去禀报。

不过还好,这一带水土还算不错,有许多小河小溪,有的汇入延庆水,有的汇入华池水,再加上位于前线,人烟空旷,所以植被破坏得不严重,有许多山林,山林与峭岭便成了斥候很好的藏身之所。再说,这些踏白军那可是整整训练了一年多时间,这些活计对他们不陌生。

若是换到了王家寨那些光山秃岭,十万大军而来,西夏人也重视斥候,那就有点大好办了。

种诊说道:“兵力还是少。”

“不少,后方惨败,想来西夏军中也流传开来,若是此计得逞,敌人士气会更低落,我军大捷,以一当十,这一战可不是数量所能对比的实力。”

“那好,上火把。”

第二五七章吾愿往

宋朝中军大帐,蔡挺与诸将正看着地图。

各个查探情况的斥候陆续回来,有的没有回来,但回来的斥候却带了一条新的情况。

“十二盘堡?”王巨盯着地图看。

他心里在想,难怪几年后小梁会修筑十二盘堡,原来这时候李谅祚就产生了想法,大约在史上李谅祚被林广差一点射死,西夏诸将害怕出事,抬着李谅祚回到金汤城,所以这个十二盘堡只是一个想法,并没有实现。

但确实,从军事意义上这一堡筑起来,对西夏有着极大的好处,正好将金汤城与白豹城之间的空档弥补上。

蔡挺盯着地图看。

对于西夏修十二盘堡,他倒不是太在意,相比于李复圭,他对政治理解得也更透彻。

至少现在宋朝没有开疆拓土的土壤,军事的作用,防御,再防御,只要防御不失误,就有功劳了,如果冒然开疆拓土,弄不好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

与保守无关,乃是宋朝的大环境造成的。因此若无王巨劝说,他能见好就收,也不想拿下疆砟堡。

他看着地图,大约李谅祚犹豫了半天后,才决定撤退,但他又摸不清楚宋朝官兵的想法,害怕自己带着环庆路官员发起反攻,所以才在下午派军士开始于十二盘建堡,那怕是一个粗陋的堡砦,也能形成一道联防,自己就无法反攻了。或者反攻代价太高,逼得自己不能反攻。

可自己多会想过要反攻?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因为李谅祚派出许多军士在建堡,离西夏那个临时粮仓变得很近,王巨那个策略就未必能实行了,相反的,将那两营官兵与几部野利族陷入了险境。

“王巨,有点不大好办。”蔡挺抬起头说。

“是有点头痛,”王巨说道。

烧掉粮草,这一战那就可以开打,烧不掉粮草,搭上两营官兵不提,这一战想战胜的机率也会无限的压缩。

张玉在边上忽然说了一句:“不如这样,现在敌人两面将大顺城围困,相比于城西,城东因为供给的原因,兵力比较少,因此他们倚据山势,扎下了险寨。但无论怎么扎,只是营栅,不是堡砦。我们可以派一营骑兵杀进敌营,大军在后面擂鼓吹号角,再派人通知大顺城中,让他们从城内出兵佯攻,做出试图再次拿下城东西夏军队的样子,吸引敌人将军队调过来。”

“这倒是一个好方法……”蔡挺沉吟:“但谁愿意领骑兵过去袭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主意是不错,但为了能将后方的兵力都吸引过来,必须从三更时分就要杀进敌营,一直杀到四更天,整杀上一个时辰,才能做到这一点。

大顺城中的兵力倒是好办,背城而出,背城而战,关健是这一支骑兵,整成了孤军深入,整整在数万大军中鏖战一个时辰,无疑会凶多吉少。

当然,只要敢去,就会起到效果了。

西夏人未必看过刘秀的昆阳大战,但兵法道理都是差不多的,如果西夏真敢默视宋朝这么做,而不从城西抽兵来援助,那么大家不会戒意再次将这支军队吃掉。

虽然不能做到大会战,那样的战果,大家也满足了,王巨同样都满足了。

然而不可能的,已经损失了这么多兵马,李谅祚当真不肉痛,因此必派兵来救。这支骑兵也必有危险。

胡谦忽然说道:“蔡公,张总管,王知县,让我去吧。”

“你去?”

胡谦道:“王知县,你对末将有知遇之恩,末将一直起回报,反正总要派一个人前去。想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三营蕃骑,还能有谁?”

王巨缄默。

也只有这三营蕃骑,并且指的就是华池县这三营蕃骑,保捷军那一营骑兵战斗力还是差了一些。

余下的蕃骑同样不行,有的编置甚至只有三百余人。

而华池县三营蕃骑,都达到了五百人左右,并且强练了一年多时间,又参加了数场战役,富有战斗经验,装备也好,放在整个宋军里,都能算得上王牌军队,甚至蔡挺都怀疑狄青当年征调南下岭南的那支蕃骑,恐怕也不及现在华池县的三营骑兵。

“蔡公,张总管,王知县,让末将去吧。”

“你若去,记住我一句话,我不想你带着死志去的,最好打机灵一点,能活着回来。另外对你手下各个蕃兵兄弟说一句,无论牺牲或重伤者,不用担心他们日后与他们的家人,我当厚恤。”王巨说道。

“喏。”

“再派人通知大顺城,”张玉道。毕竟他不知道胡谦与王巨的内幕,也没那么多感情,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胜利,都眼睁睁地看着屈乞寨全村百姓被屠,全村被烧成灰烬,况且是一营蕃骑兵。

…………

“后面都准备好了,秦都头。”野利姑界说道。

“那就好。”

“但现在不大好办哪,”野利姑界又说道。宋朝那个知县开出的条件是诱人,并且他们也相信。一是因为李三狗,二他们也听说了一些王巨的事,特别那个烧酒,这玩意儿一天半天是倒不下去的,似乎还是天下独一份的烈酒,战争来了,交易停下,可战争迟早要结束的,交易会重新开始。

只要烧酒在,钱帛就会滚滚而来。

实际他也没有搞清楚,交易并没有停,秦凤路那边交易在继续着,而且交易量在渐渐放大。但几个知州现在就懒得出面了。打也打了,你蔡挺还要什么帮助吗?

几个知州想法也错误的,打是开始打了,可战争停下来,费用同样惊人,无论抚恤或者奖励,靠朝廷行吗?

然而就看蔡挺怎么样想了,若是将西夏人痛扁了,蔡挺见好就收,不想太多事,那么奖励与抚恤糊弄一下,也可以了。如果他与王巨一个心思,想要将士士气更高昂一点,还得变着法子敛财,变着法子追加奖励与抚恤。所以这个烧酒还得继续扶持。

其次因为销售拓展到吐蕃,相比于西夏,吐蕃条件要稍稍好一点,也没那么多严格的控制,交易量在放大,渐渐超过了西夏这边的交易量与盈利。

甚至有蕃人转手卖给更西方的回鹘人。

这也正常,比如茶叶,阻卜鞑靼没有茶叶,他们更需要茶叶来刷羊奶的腥味,助消化。

然而因为西夏隔阻,茶叶在阻卜鞑靼那边能卖出天价,宋朝也有便宜的茶叶,十几文二十几文钱一斤,但到了那边,用几斤这种粗茶就可以换一头肥羊。

不以京城的羊价算,就是在边区,一头羊也得一贯多钱,茶叶涨了十倍价格。

但吐蕃人以什么价格卖给回鹘人的,王巨不会过问了,反正卖得越多,他这边获利越多。

因此消息传到几部野利族时,几个族长与重要的长者都感到欢天喜地。不要说危险,在山边那,他们过着半饱半饥的生活,也无疑是慢性自杀,同样危险,只是看不到罢了。

因此今天野利姑界回去一说,几个族长立即同意,然后发动劝说族中的百姓,直到这时才公开真相。不过那时野利姑界已经回军营来了,但他悄悄回到军营,便看到眼前的一幕。

前方涌来许多军士,在十二盘大修堡砦。人多啊,半天下来,居然打下了一个尺高的墙基。象这样下去,顶多几天,一个象样的堡砦便修成了。

野利姑界同样不关心这个十二盘堡,可这个十二盘堡离后方的粮仓太近。这么多兵马扎在这里,如何夜袭粮仓哪?

秦海也感到头痛。

这时武魁说道:“放心,王知县会有办法。”

“会有什么办法?”

“我不知道。”武魁摊手说。

“这不是在华池县,而是在十二盘,就是王知县得知了消息,也快到傍晚时分,他想增派兵力来,也晚了。”野利姑界说道。

顺大道来,那怕是赶夜路,若是军队数量少,不带什么供给,还是能到达的。然而大道宋军能走得过来么?甚至野利姑界都不知道那两营官兵是如何到达十二盘的,就是能来,估计也是走一条崎岖,不被人知的道路。那恐怕中午时分就得出发。中午时分西夏还没有修十二盘堡的动作呢。

“野利少酋长,看吧,”武魁说道。对王巨,他与秦三德子一样是抱着极大信心的。

…………

麻烦在继续。

天越来越黑了,夜风也变得格外寒冷,但姚雄与一干士兵却急得满头冒汗。

他们成功潜到杂里寨,正准备天黑下来,奔向十二盘,突然从白豹城方向,来了一支西夏军队,带着一些物资,慢腾腾地打着火把向疆砟方向行军。

“他们还不甘心?”一个都头说道。

“什么不甘心?”

“他们不继续想打柔远寨的主意,为什么这时候还要向疆砟堡增兵?”

姚雄道:“未必,恐怕西夏人想要撤退,张总管于柔远寨前大捷,又将疆砟堡方向的去路堵住,西夏败军无法逃向疆砟堡,那堡中现在兵力很空虚。一旦他们退兵,前线我军就没有压力了,因此西夏那个小国主这才命令从后方增兵疆砟堡,以防有失。”

真让他猜中了。

上午大家都不敢说话,最后还是宋吉说了一句:“胜负乃兵家常事,况且宋朝缘边五路,难道路路都会象环庆路这样?”

话外之音,在环庆路吃了亏,大不了再换一路报仇雪恨,将这个耻辱报回来。

这句话,现在最中听了。

李谅祚又夸奖了宋吉几句。

这时候临近中午了,既然决定撤军,就得有撤军的打算。两战大捷,宋军公开地派出大量斥候游曳在前线,西夏得不到详细的情报,不过仍能得到一些大约的消息。

包括华池与庆州的兵力,为什么会失败,乃是低估了宋朝官兵的决心,这是整个环庆路抽空了后方兵力,集于前线,才取得的大捷。现在两战打完了,但这些兵力仍集结在前线,似乎斥候听来的消息,不但集结在前线,并且就集结在荔原堡与柔远寨两处,这里离大顺城能有多远?况且都是大道。

于是李谅祚决定再呆上两三天,一是他内心仍不大甘心,二也是担心宋军反击,所以一边静观其变,一边修筑十二盘堡,那么可进可退。也包括下令,向疆砟堡增兵。

疆砟堡又成了一个空堡,万一宋人察觉,出奇兵袭击,西夏将会丢掉了一个重要的门户。这才增兵,并且下令立即增兵。

但这个变故苦了姚雄这两营官兵。

为什么定在四更,而不是三更。

这一带斥候打探了很多次,时间是王巨算好的,天黑前到达杂里寨。天黑时出发,然后开始翻山越岭,最快速度也要三更以后才能抵达十二盘与野利族的人会合。慢则就是四更!

但现在数千西夏官兵运着物资,慢腾腾地行军,正好拦住了大家,还能四更到达吗?

第二五八章屹立(上)

“要么我们来一个突然袭击?”一个都头说道。

兵力不成问题,西夏大约增了一千余军士,余下的还有几百名押运物资的民夫。但宋军此时有两营兵马,兵力上虽占据劣势,可一个有备,一个无备,并且无备到大家恨得牙咬的地步。

若是兵士倒也罢了,快点过去吧,但大约他们以为在后方,会平安无事,大队人马松松垮垮,前面一队人马骑着马,不疾不慢地赶着路,后面是步兵与民夫,西夏兵多就是民,大约多是来自附近村寨的兵民,于是一路走着一路聊着,最后面的还在近十里之外。

虽然是大道,但这个大道是有限的,实际同样坎坷不平,又推着重货,因此慢得象蜗牛一样。

这一突然的情况,最少会耽搁大家一个时辰!

其实这就是意外,也就是百姓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放在一些特殊的战争史上,这个意外往往很致命的,如鄱阳湖之战,朱元璋的船困在沙滩上,这就是意外。但韩成果然地强行扒下朱元璋的红袍与冠冕站在船头指挥,中箭倒在湖中身亡,陈友谅部下以为射死了朱元璋,便没有强攻,加上常遇春及时营救,这才将这个意外带来的危机化解。

再比如宋平南唐之战,曹彬呆在金陵城下,不知道在想什么,这一想便是好几个月时间,朱令赟带着十几万唐军自湖口下,王明与刘遇带着宋军于皖江口阻截。此时正刮着西北风,朱令赟投下猛火油,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