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

然而只一会儿,前方又传来消息,叶悖麻气愤了,立即清点两千名骑兵,包括铁鹞子,迅速赶向前方。

出现了第二具尸体,还是他派出去的斥候。

与第一具一样,一切两半,脑袋对着一面铜镜,好象他临死前遇到极恐怖的事,眼睛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另一边树上用许多铁钩将此人的皮肤钩住,悬挂在树干上。

“立即掩埋,四下打探。”

但不久又看到了第三具尸体,更惨,一个土灶,土灶上摆着一个蒸笼,人头就放在蒸笼里正在蒸,另一边树下一个炭炉,炭炉里放着一根小铁柱子,铁柱子烧得红彤彤的,尸体就抱着那个铁柱子烤,使得空气里传出一股尸臭味。

“立即掩埋,再探,尽量探得远一点,这附近肯定有敌人。”

并没有结束,第四具尸体又来了,人头躺在一片冰块里,不知道这时季宋人哪里弄来的冰块,有冰窖,但那多是宋朝有钱人备作夏天用的,到了秋天,冰窖同样清空了。况且这时深秋。

下半身则趴在几十片刀片上,似乎在上刀山。

然而还不及下面的惨,第五具尸体很快来了,人头在油锅里炸,下半身更缺德,宋人刻意挑了一头快要死的黄牛,在它身上砍了几十个小口子,老黄牛吃痛,又被绳子栓住不能跑,于是拼命地在那尸体上践踏,叶悖麻发现时,尸体早让牛践踏成肉泥。

第六个尸体要稍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下半身上面压着大石头,人头则是放在舂臼里生生杵成肉酱。

叶悖麻狂吼道:“传我令,攻克华池镇,屠城。”

话音未了,第七具尸体接着出现,被宋人生生割脉放干了鲜血,然后将鲜血放在盆里,人头就摆在鲜血中。

一具比一具恶心,有的掩埋尸体的西夏兵士都忍不住呕吐起来。

第八具尸体也惨,但有点古怪,下半身被凌迟,人头放在一个铁锅里烧。然而人头却没有烧焦。士兵倾倒这锅热油才发现,仅是上面飘着一层油,下面全是醋。这有科学原理的,但叶悖麻没有却想了,继续让手下掩埋。

最狠的是第九具尸体,下半身由一个大锯子生生锯成两半,人头更惨,一头小毛驴不知所以然地在拉着石磨,可下面石磨没有孔,因此人头磨成肉酱后,继续在磨子里磨。

这下子大半士兵都想呕吐了。

接着叶悖麻又看到一个大木牌,上面写着十六个大字,九尸迎客,有进无回。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继续前进,那不是华池县,而是十八层地狱,停止入侵,回头才是生路。

“啊!”叶悖麻仰天大叫:“王巨,你点小把戏就想吓倒我吗。”

说着带着手下就冲了下去,看宋吉所说的那道桥在不在。

然而他跨下的战马一阵嘶鸣,差一点将他掀翻。不但他,其他好几十名冲在前面的骑兵都是如此。叶悖麻立即跳下战马,看怎么一回事。

看到了,原来宋人在地下埋放了许多铁蒺藜,上面又盖了一层浮土,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

无处不在的铁蒺藜!

但这没办法骑马奔跑了,于是他派人去后方喊来宋吉问:“还有多远路才能离开这片山林?”

“四五里路吧。”

“现在怎么办?”

“有点不大好办,只能派步兵慢慢地将这些陷阱找出来。”

“林中还发生了一件事,”叶悖麻将刚才的九尸迎客说了出来。

“十八层地狱,九尸迎客?”宋吉不解:“难道他们想削我们的士气?”

“是激我们的士气。”

“不管是削还是激,没那么简单,”宋吉看着山林,他鼻子嗅了嗅:“什么味道?”

“是有一种怪怪的味道。”

宋吉钻入林中找,一会儿捧出一把事物:“是硫磺。”

“不好,下令速退。”叶悖麻立即说道。

因为在处理这个九尸迎客,又要派人仔细入林打探,后面大部队也进入山林道路上。

宋吉也担心王巨用火攻,因此没有作声。

三军人马立即撤出山林,回到了青溪川,这里安全。

宋吉与叶悖麻又看着山林,宋吉道:“似乎不象哪,叶悖将军,你看这山林。”

是深秋了,许多草木枯黄,但这片山林不是以落叶乔木为主,而是以松杉这些常青木为主,而且因为百姓时常入林放牧,地上的枯草并不多。得堆多少硫磺才能将这个山林引燃?

“宋人想要做什么?”

“我来想一想,叶悖将军,你会不会觉得会是另外一种可能,他们刻意这么做是故作疑兵,让我们不敢攻打华池镇,或者将我们拖一拖,等待后方或者延州方向的援兵?”

如果王巨能听到,他一定会眼泪汪汪,哪里有延州的援兵哦?

不过在叶悖麻心中,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并且王巨修了华敷道,如果赶得急,今天派人求救,下午就能清点好,后天晚上延州的兵力就到达华池镇。

否则何必搞这么恶毒的九尸迎客?

于是叶悖麻立即下令,派出三千步兵,去林中清扫路障,得将那些铁蒺藜从地下找出来,大军才能得过。但这样一折腾,今天晚上走不成了。即便走得成,天色也晚了,这个山林便是最佳的埋伏地点。因此叶悖麻立即下令扎营,然后派人四处打探。

一会儿斥候来报:“那个村寨是空的,周围数里未见一个人影。”

有人影他们也未必能察觉,但肯定没有大部队埋伏。

这进一步证明了宋吉的猜测。

可是宋吉越来越不安,他看着大伙在扎营,找到了赵思顺:“思顺将军,你以前有没有与王巨打过交道?”

“没有,我的寨子属于大顺城管辖。”

“有没有听说过什么?”

“百姓的说法不能当真。”

“说了什么?”

“宋蔑,说了什么,你以前在庆州难道没有听过吗?”

无外乎就是赞扬王巨的一些话,什么文曲星哪,什么小王老子哪,什么文武双全哪。

“你怎么看这个九尸迎客?”

“我也不大清楚,不过它确实吓唬了一些兵士。”

后面的大部队没有看到,但两千骑兵多是看到了,一边在扎营,一边就在谈论。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胆大的,有的士兵听了,心里面发毛,特别是撞令郎。

“那这样似乎就对了。”宋吉道。

这一战必须得战胜,否则战败后,这件事若传将开来,会无形中削弱许多将士的士气,就算不怕死,但怕不怕会被象九尸迎客那样折磨而死?

于是他找到叶悖麻,对叶悖麻说道:“叶悖将军,禁止士兵谈论此事,如谈论,攻破华池镇,屠城后再谈论。”

不屠城,士气是振作不起来了。

叶悖麻立即下令。

然而宋吉仍觉得哪里不对,他继续看着山林,现在九月末了,日头渐短,这一来回折腾,夕阳渐渐西下,到了这时,白天还好一点,晚上便开始冷起来,虽没有结冰,也不过几摄氏度的气温。有的士兵趟过小溪,到对山砍下树木,生起篝火。然后他盯着这条小河,准确来说它只是一条小溪,那怕是夏天时,它也很浅。到了这时,它更浅了,一块块光滑的鹅卵石便露了出来。

宋吉便将自己放在对方来考虑。

水攻,那是不可能的。

火攻,似乎也不可能。况且现在再想一想,连退都没必要退,若是真火攻,何必用九尸迎客来惊动自己这支大军?

伏击战,那也不行,山林虽密集,不过广派斥候,上哪儿伏击?

难道真是吓一吓,拖延时间等候援兵?

赵思顺盯着他,对叶悖麻说道:“叶悖将军,这个宋蔑不行,胆小如鼠……”

“那倒不是,他以前就是黑蜂盗。”

“黑蜂盗?”赵思顺没有听说过。

“他以前投奔围林寨寨主余峰,与余峰蒙着绣黑蜂的面纱,劫了许多宋朝私商的货物,也杀了不少宋人,所以百姓称他们为黑蜂盗,但被那个王巨两次破坏了,因此有些忌惮王巨。”叶悖麻将宋吉大约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那小子藏在暗处。”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就象去年三战,主要大家掉以轻心,才为那小子得逞。现在他行不行?伏击,往哪里藏啊。”

这就是斥候的作用,也是叶悖麻的底气。

他又说道:“不过除了他忌惮王巨外,其他的却也不错,替我出了许多主意。”

赵思顺冷哼一声。

同样投靠了新主子,得争宠啦。

天渐渐昏暗下来,就在这时,前方传报,一支宋朝蕃骑突然从林外杀了进来,十分凶悍,前方请求支援。

叶悖麻立即派了一支骑兵进林援救,又看了看天色,说道:“顺便让他们回来休息。明天天一亮,再次进入清扫。”

许久后,前方的军队撤了回来,死伤不重,看到西夏骑兵到来,那支宋朝蕃骑也撤回去。宋吉听着大家的禀报,说道:“叶悖将军,看来是如我所猜想的那样,敌人想要拖延时间。”

“有这个可能。”

“明天不用单独派人清扫了,大军直接进林,斥候散开打探,前锋清扫,一边清扫一边行军……不行,再派两千兵马进入林道扎营,防止晚上到来,宋人又再次布下铁蒺藜。另外派人不停巡逻,防止宋人袭击。”

很稳妥的一个安排,叶悖麻立即接收。

于是两千夏兵再次进入林道。

天就黑了。

到了二更时分,前方有了动静,几名士兵匆匆跑回来,他们在林中巡逻时,有人射了一道箭书,上写一行大字:回头是岸,尔等不回,三更地狱,尔等去处!

第二五一章三更地狱(上)

太嚣张了,叶悖麻一把将箭书扯得粉碎。

赵思顺道:“叶悖将军,不必动怒,这是王巨那小子的色厉内荏之举,说明他心虚了。”

“思顺,不可轻敌。”宋吉道。

但他也想不通啊,三更时分宋军能做什么呢?夜袭?想用很少的兵力夜袭得手,那必须得趁对方无备,现在全营上下,巡逻森严,王巨用什么来夜袭?

或许是我多疑了吧。

宋吉自嘲地想。

在远处,也不远,只隔了七八里,不过隔了三座山,两座峭壁,那边也有一个川,叫小青溪川,西夏这边的则是大青溪川。七八里,一样的青溪川,但就因为这三座山两座峭壁,仿佛成了两个世界。

王巨说道:“三狗叔,派人对各村寨下令吧。”

“好。”李三狗吩咐十几名手下,立即驰向周边各个村寨,甚至包括华池镇。

十几人骑马借着微弱的星光离开了,李三狗问道:“我们那一族人如何利用?”

“什么利用啊,是如何让他们帮助我们?”

“大郎,我就是一个粗人,你何必计较呢。”不过李三狗心中还是美滋滋的。

王巨想了想,最后将秦海喊来:“十二盘青讹岭你知不知道?”

“知道,前一个月我带着两名弟兄还去过哪里打探过。”

“青讹岭下有一个小破庙,你到庙里,将如来佛祖香案挪开,哪里也藏有几名踏白兵士,你找到他们,带一份口信给他们,这份口信是……任务完成后,不管用什么方法,在青讹岭上要腾起一股烟,以便让后方得知。”王巨低语了一番:“可记住了?”

“记住了。”

“这是这一战的关健。”

“我知道。”

“马上骑马走,尽量赶在天明之前,穿过大顺城的那道封锁线,然后弃掉战马,潜行到青讹岭,务必日出时分抵达。”

这个任务比较艰巨,虽然不远,只不过八九十里路,况且是骑马去的,现在日出也比较迟,能给秦海五个时辰的时间,不过到了大顺城附近,不能走大道了,必须从崎岖的山道里绕,而且是黑夜前进,还要悄无声息地躲过西夏人可能派出的巡逻,十分不易。

“小的一定会完成,”秦海说完,立即脱下衣服,替跨下的战马裹上马蹄。然后又爱惜地摸了摸它的鬃毛,养马要惜马,要爱马,实际时间长了,马与人都有一定感情的。不过天亮之时,它就可能再也不属于秦海的了。

“不要舍不得,老马识途,就算给西夏人缴获了,以后说不定还能重新得到。”王巨道。

“恩。”秦海点了一下头,骑上马,迅速向西方奔去。

“这也是先斩后奏了,”全二长子笑道。

王巨笑笑,确实是先斩后奏,弦松开,箭已发,蔡挺不同意也得同意了。但他又盯着彭阳数人说道:“那个山道上的布置,你们不能对任何人泄露。”

那个九尸迎宾不仅眼下会起作用,未来都会起作用。但有的不是真的,比如最后那一个,是“特效”处理的场景,然而传到朝廷,只要有了确凿的证据,自己会比薛仁贵在天山坑杀了铁勒人还要悲催。

…………

第一道阎王催命符不是王巨激发的,而是张玉。

论明面上的兵力,环庆路兵力真的很少,原先包括蕃兵、保捷军与去年春天增加的兵力,不过四十九营,王巨又置了两营蕃骑,一共五十一营。

至于那些厢兵与义勇,就不要当真了,打到现在,兵力如此紧张,王巨没有打过这两支军队的念头,蔡挺同样没有打过这两支军队的念头。那不是增加兵力,而是拖累大军的战斗力。

如果再抛除华池县十三营官兵,蔡挺手中的兵力只有三十八营。但环州等要寨还不能不留兵,因此蔡挺变了一个戏法,他去金柜镇不仅是劝农,还有察看地形。

随后各营官兵换防,但换来的官兵也没有让他们退到后方,而是放在了金柜镇。现在后方三州几乎一个正规官兵都没有了,若是子午山与马岭山上的流匪如果胆子再大一点,一起勾结起来,说不定能乘机拿下一两个州城。

但这样一来,蔡挺能调用的兵力就达到了三十二营。

当然,还是很少,吃空饷的缺数,骑兵编置本来就少一百人,实际能用的兵力不足一万两千人。也就是说,蔡挺与王巨两处兵力合一,放在正面战场上,连叶悖麻都未必能打败。

然而有,那就是组织起来的强人,蔡挺出了丰厚的赏赐,组织了一万一千名强人。

就这么一点兵力了,可王巨又说了一句:“此战胜负,大顺城乃是关健,况且如果后方大捷,说不定能见机行事,大顺城的兵力就不能少。”

这个见机行事颇有含味了,不过蔡挺也想啊。当真不想?若是机会来了,大顺城兵力不足导致错过,那就后悔莫及了。

因此大顺城此次派驻了一万名士兵,包括六千名强人,这也是无奈,强人个体战斗力虽然强大,可他们配合不行,有一些强人桀骜不驯,这必须有一个有威望的蕃将来统领他们,这个蕃将是谁?只有赵明。

大顺城囤下重兵,次之便是柔远寨,柔远寨与荔原堡差不多大小,但地形不大好,一不榜山倚水,二四面开阔,不易防守。因此不得不让张玉率领五千兵马进驻柔远寨。

野战未必能击败来犯的八千敌寇,不过用来守城也足矣。

但是蔡挺还能调动数千兵力配合张玉里应外合,打退这支兵马。随着西夏人到达大顺城,这时候没必要藏着掖着,藏在各砦堡的兵力一起抵达庆州城,业乐镇,五交镇与淮安镇,剑指柔远寨。

所以张玉准备来一个夜袭,里应外合,大败这支西夏军队。

不过王巨派人通知他,说让他再等两天,并且蔡挺居然也同意了,张玉只好等。

这一等,屈乞三个村寨被西夏人先后攻破,他们可比王巨那个九尸迎客残忍多了,王巨那只是用死尸摆了十八幅血淋淋的造型,虽有背天和,却没有折磨活人。

可是这些西夏人攻破村寨后,烧杀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用此来逼张主出城应战。张玉不出城,西夏人又分别点起三把火,将三个村寨烧得一干二净,包括尸体,除了一些进入柔远寨的强人,三个村寨彻底成为了灰烬。若不是蔡挺急行派出一部分义勇援助周围的村寨,受害的村寨会更多。

但大家也麻木了,西夏人也不是头一次这样做的。可张玉看着西夏人的猖獗,心中必然也会愤怒。

叶悖麻那个愤怒站不住脚,谁是入侵者,难道真如王巨所说,宋人是西夏的奴隶,是下贱之人?张玉这个愤怒才是真正的愤怒。

好在时间很快,只两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动手之时。

下半月,上半夜才是月黑风高之时,因此张玉准备在二更过后就开始动手。

不过这时候他眺望了一眼华池县方向,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王巨要等两天,难道他想吃掉那一万五千兵马?这似乎不大容易吧,就是自己啃眼前的八千夏贼,还要蔡挺于外围协助,并且还要乘敌人嚣张时,进行夜袭战。

但也没有关系,若是王巨吃不下来,将这一支敌人解决了,可以将兵力抽向华池县了,况且原本的计划就是大顺城在前面扛着,看能不能吞掉西夏派向后方的兵力,若是能吞掉,西夏人损失惨重,时间久,粮草不足,必然退兵。那么不但是击退,也能算是一次不小的胜利。

因此张玉也不担心,至少以王巨手中的兵力,想保住华池镇不失,还是容易办到的。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天色正是漆黑一团之时,西北风也吹得紧,带着尖厉的啸声。

张玉说道:“集结。”

三千兵马迅速集结起来。

守城门的士兵悄无声息地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相比于叶悖麻在宋吉的提醒下步步惊心,这一支西夏人太大意了。但也难怪,此时三支西夏军队都在宋朝境内横冲直撞,除了守城之战外,几乎无一宋军敢出城应战。

去年是野战,但今年宋朝人敢吗?

于是一个蕃强人队长带着他手下摸到哨兵面前,那几名哨兵才看到他们。那个蕃强人小队长就是屈乞寨百姓,他愤恨之下,一刀劈去,便劈死了一名哨兵,余下几个蕃人先后动手。

交战声终于惊动了部分正在沉睡中的西夏人,张玉走上前,手中大刀狠狠劈下,生生将寨门的门栓斫断,然后推开门,三千人象迅猛的潮水一般涌了进去。

几乎是一场虐杀,并且蔡挺也要后方布置了整整三营骑兵。

入夜时分,三营骑兵潜行到几里外的山沟里潜伏下来。此时听到敌营的喊杀声,三营骑兵迅速扑了过去。西夏骑兵更多,然而他们都在睡觉,连铠甲都来不及穿了,还能来得及骑马?

张玉气愤地下着命令:“围住他们,不要让他们逃走,杀。”

接着他又取出身后侍卫的号角,吹响。

听到号角声,寨中的余下两千士兵也扑了出来,生生堵住了他们逃向疆砟堡的道路。

于是这些夏兵只好向大顺城方向逃,这是大道,似乎也不过六七十里路,象这样跑,两个时辰也许就能跑到了。然而事实是好远好远……

第二五二章三更地狱(下)

柔远寨方向的惨战,叶悖麻是不知道的。并且他也低估了张玉,那可是后来河北三十七将(将兵法的大将)中的第一将,此人同样不可轻视,虽不及未来的刘昌祚等将,但至少也是姚兕级别的勇将。

几名西夏将领气得暴跳如雷。

这是赤裸裸的恫吓,以前西夏经常这么做过,现在轮到宋人来玩,他们反而接受不了。

不过宋吉听着外面的林涛声,心中不安越来越浓。

他又不大好说,将所有士兵一起喊起来吧,熬过三更再说。

怎么开口啊,明天还要赶路攻城呢,宋人出动了一支骑兵,说明华池县还有兵力的,也就是说明天会有一场苦战,今天又没有睡好,这倒事小,万一影响了士气怎么办?

三更就渐渐近了,一轮细眉月渐渐升上来,微弱的月光洒在千山万壑之上,朦胧中又一份凄惨的味道。

散开打探的斥候回来禀报了,一切正常,最少周边几里之地,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敌人。

叶悖麻拍拍宋吉肩膀说道:“宋蔑,我就说嘛,这是那小子故弄玄虚呢。”

这就快到三更了,或者说已经三更了,难道宋人能从天下飞下来。

别说,王巨还真能让人从天下飞下来,可那个成本太高,并且能飞下来的人不多,不管用。

因此王巨还是古典式的谋策。

叶悖麻话音刚落,忽然听到一声暴响。

“哪里来的声音?”

“小清溪川。”宋吉道。

不过小清川离这里还有一段道路,再说中间隔着一些险山绝壁,宋人就是在哪里布下十万雄兵,对他们也没有影响。

但声音没有停下,暴响过后,继续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如惊涛拍岸,如万马奔腾,如山崩地裂,如大地在咆哮,如大海在海啸……

居然都惊醒了不少士兵,不过他们皆茫茫然。

“是什么?”叶悖麻古怪地问,因此声音在飞速地临近。

宋吉也猜不出来,正在他想的时候,声音就到了,无数山一般的浪花从上游滚滚而来。

“起来,”叶悖麻目眦欲裂地叫道,叫完后才醒悟过来,从他侍卫身上抢来一个号角猛地吹响。

一人多高的浪花便袭卷过来。

…………

这就是王巨的催命符。

很早他就在想,如何击败这一支可能来的敌人。不能站在自己角度考虑,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

对方可能就是叶悖麻,为什么呢,他是叶悖麻的少酋长,十分得李谅祚的器重,报仇心切,到时候必会主动请战,李谅祚也必然会给他一个机会。

因此对手无疑就是这个叶悖麻,外加一个二百五谋士宋吉。

不能小视了叶悖麻,这个主在永乐城那才叫狠,但也不能高看他,即便巅峰时的叶悖麻也不过是种谔姚兕级别的大将,况且现在还没有成长起来。

如果自己加上金手指,两相水平差不多吧。但自己还有章楶与蔡挺相助,并且提前几个月就在想策略,这就是优势,两军对垒,那有敌人给你几个月慢慢想策略想对付方法的?

因此自己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

这是将。

还有兵,那也要看什么人领的兵。

庆历战争,李元昊有胜有败,最巅峰便是河曲一战,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以及皇帝以及十万大军打得抱头鼠窜,但李元昊同样被角厮啰打得很惨,其凄惨程度不亚于辽兴宗。

但要考虑到西夏的经济,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别以为西夏面积大,实际河湟吐蕃不算赤岭以西的人口数量就不比西夏少,不过就是算上赤岭以西的吐蕃,也不会为吐蕃增加多少人口。

而且西夏民族特性颇类似东面的棒子,记仇,好狠,夜郎自大,然而又不象吐蕃人那样不怕死,甚至论悍不畏死度还不及宋兵。不要看宋兵,有时候打出来,同样很惨烈,类似好水川,陈家谷那样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悲惨战役发生了好几次。

再者西夏半集权制半部族联盟制,这也限制了部分战斗力。

李元昊能带着这群大兵打到那种地步很不容易的,应当来说,那时李元昊、角厮啰、张亢与狄青乃是那个时代最能打的四员大将,战术上大家彼此,不过战略上李元昊又胜过了余下三人。

所以李元昊率领的西夏兵,与李谅祚率领的西夏兵,那会是两种兵。

这就是王巨可能面对的将与兵。

再说就是供给,李谅祚大军到来之时,必然攻打大顺城,但大顺城驻守一万雄兵,除非出现了天大的意外,否则想攻下来很不容易,除非李谅祚能舍得用四万五万将士的性命去堆,即便二十几年后那个小小梁,也不会那么做的。

所以一旦僵持,他们必会分兵到后方,然而大顺城卡住了,供给运输就会变得困难,王巨也没有想到赵思顺会背叛,但西夏人还能有方法带出来供给,那就是硬背硬扛,不管那一种方法吧,这个供给能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

除非他们学习柔远寨那一部西夏人,强行攻打村寨,那一部西夏人这样做是为了逼张玉出城应战,实际三个寨子,两三千百姓,为了打下来,他们折了好几百条士兵性命,就算得到一点供给吧,但纯粹为了供给,值不值?

因此给他们的时间并不会太长,再说为了后面的大军,他们也不敢耽搁时间。

接下来问题简单了,第一站便是荔原堡,不过想在短短几天内拿下荔原堡,也不大可能。

那么会怎么办?

接下来便是自己最担心的华池镇!

而且会派出重兵来华池镇,拿下华池镇,荔原堡将士士气低落,无心再战,荔原堡必失。

但自己手中兵力就那么多,荔原堡一分,华池镇还能有多少兵力?实际华池镇还是能守得住,但到了华池镇,有许多汉人的村寨,他们战斗力不强大,只要西夏分兵洗掠,一场灾难到了。最后就是自己击退了西夏人,朝中某些人也会给自己戴上一个高高的大帽子。

当然,王巨也料到可能金汤城同样会派兵,不过那一部兵力比较少,并且平戎镇那边都是蕃人的寨子,战斗力强大,暂时可以不问。

推理到这一步,只有两种应战方式,华池镇守,集中兵力将余下两部吃掉,但这种常理战术不适合未来那一战,因为后方还有许多西夏军队。

所以只有第二种应战方式,吃掉最强的西夏军队,也就是扑向华池镇这支重兵。

这会很难的。

硬战那是不可能了,于是王巨顺着荔原堡与华池镇之间的道路来回走了好几次,水战,火战,毒气战,埋伏战,袭击战,他都想过了,甚至还想过在华池镇再筑一道城墙,分成内外两城,将敌人放进外城,然后在地下埋放火药,来一个特大的地雷战。

不过最终选择了眼下的战术。

可在当时很困难,华池河两岸有许多小溪小河,但能利用的支流太少了,青溪川适合,水流量太少,大浏川水流量适合,但出了山林道路,也不适合。

因此王巨顺着两条小河往上察看。

在这时代想测量两河的海拨高度很不容易的。

最后在小青溪川上游两里处选择了一个地点,接着劝说百姓离开家园,甚至主动将附近三四个汉人的小村庄一起迁到华池城去。

再派兵封锁,然后于小青溪川口筑起高大的堤坝,再顺着一条山沟,开挖了一条长达两里多的引水渠,将大浏川的水起到小青溪川,这一引,使得小青溪川水位线提高了八九米,包括近两千亩的小青溪川以及上游许多地方都淹没下去。但为了不使敌人怀疑,也就这么高的水位,保持部分河水从堤坝上继续溢向两条小河。

做完了这一切,王巨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时间。

敌人想开拨,一定会从早晨就起营,到了这时也不过中午时间。

至于敌人会不会派出先行,王巨也想过,西夏人在自己手吃了几次亏,即便叶悖麻对自己也不敢不慎重,会派先行,但不会离得太远。所以先行不怕,然而这个时间却是一个问题。

于是才有了林中的种种布置。先是九尸迎客,再就是铁蒺藜,撒了一些硫磺,逼得敌人起疑心,退出山林,重新来到低洼平坦的大青溪川扎营,甚至用骑兵痛击清扫路障的西夏步兵,这也是以防万一,防止到夜晚来临时将路障清扫完毕,叶悖麻害怕意外,立即拨营起程。

为什么要到夜晚,到三更?

水啊。

虽然囤积了近千万立方的河水,但实际不多,关羽水淹曹军,那是襄水,水流量可能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