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行人神情立即激奋起来。

“我们回去吧。”

能爬上去,计划就可以执行。

炎热的一天又过去,夜色降临。

王巨坐在帐蓬里,静静地看着沙漏。

苦逼的年代,连一个时间都不能准确掌握。沙漏虽然比水漏简便,也能带出来,但时间往往一天能误差半个小时,要命的是不知道这个误差是早了,还是迟了。更要命的秋天还没有到,白天天气更长,黑得晚,亮得早。夜晚时间下降,给行动带来了不方便。

二更时分到了,王巨说道:“将秦海他们喊来。”

从一百多名斥候中刻意挑出来了四十人,虽然秦海他们打头阵,先行上去,系起绳子,绳子上又打着结,以便后面的兵士攀登,不过那峭壁太陡了,还得挑选出身手更灵活的人。

他们先行出发,登上崖顶,这个时间不能晚,否则后面的时间抢不过来,也不能早,以免那群盗匪发现。

“到了你们亮剑的时候。”

“喏。”四十人齐声回答。

“去吧,记住,一定要小心。”

“喏。”

四十名斥候悄无声息地离开军营。

“其实这个主意真不错啊,”姚兕说道。

“巡检何来此言?”

“定川砦之败,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许多将士未上过战场,大家又不熟悉,更没有经过战斗配合,这才大败。”

那一战是宋朝的痛,牺牲了无数的宋兵。那一战也是二姚的痛,他们的父亲姚姚宝也就在那一战中牺牲了。但那一战不仅是将士,主要还是主帅葛怀敏的责任。

王巨微微一笑。

虽然将士不强不是定川砦失败主要原因,但也很关健,比如蔡挺在大顺城之战创下一个奇迹,李谅祚十万兵马,生生一个堡砦都没有攻下。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乘胜追击。否则那一战,李谅祚会输得很惨。

然而王巨忽然想到一件事。

几十年后金人南下,折家将,姚家将,种将家,名将尽出,但最后一败再败。

岳飞、韩世忠、吴阶等名将固然武功卓越,但那时金人兵锋已衰,还有许多是中原的伪军,这两条情况也是要注意的。

“若是这样考虑,未来女真人军队会有多强?蒙古军队会有多强?”

“任重而道远哪。”

二更半就到了。

这也是王巨与姚兕刻意选择的时间。早了,怕惊动百姓与山里的盗匪。迟了就来不及。

几十里山道,若是白天从驻营走,得走一个半时辰才能到黑蜂寨,但夜晚行军,连一个火把都不敢打,只能借助一点月色,那么最少得要两个时辰。那时天还未亮,不过很快了,再晚则来不及了。

迅速将三军召集。

以前训练时,也练过夜行军。

大伙都没有在意。

看着黑压压的军队,姚兕这才说出目标:“我们这一行要进山剿匪。”

“这时候剿匪?”下面不免传出一些争议。

“剿匪所得一半上交,一半分给你们。”姚兕说道。

只一句,争议声平息。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继续。

山中的盗匪不仅是杨四一伙,还有好几伙,有的作恶多,有的作恶少,还有的是山民,聚集起来就是盗匪,散后便是百姓,难以区分。这个以后也会派斥候部队进山打探,剿匪次要,实战练兵才是最终目的。

姚兕又说道:“这一行我们剿匪的对象乃是山中恶匪杨四,但他们可能与一些私商有往来,为了避免事情扩大,除了留下几个活口拷问外,余下的一律击毙。”

能说是一条理由,王巨说了,姚兕也相信了。

王巨也是无奈啊,不然怎么救出胡谦?

姚兕开始择出兵马,留下几百老弱病残的兵士看守军营,余下的一千五百名官兵全部带出来。

马匹留在军营了,全部下马,轻装前进。

秦海五十人又来到峭壁下。

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秦海五人开始攀登。因为要带绳子,还要系上绳子,这次攀登的速度比较慢。

不知过了多久,几人登上峰顶,秦海从怀中掏出一面旗子,探出身体,向崖壁下摇了摇旗帜。几十人顺着绳子陆续爬上去。

月亮西垂,繁星点点,涛声阵阵。

几十人站在峰顶看着远处,远处很安静,晕黄的月色洒在崇山群岭间,让千山万壑呈现出一幅幅瑰丽的风景。

“还好,没有误事。”秦海说道。

说完后,带着大伙爬上峰顶处的几十株松树上潜伏起来,继续看着周围。

往东去便是一道小山梁,过了山梁便是峰顶上的哨所,里面有一些山匪,多少不得而知了,但那群山匪将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秦海又将视线转向山下,山洼处便是那个山寨,但不能小视了这群山匪,他们不但选择在这处险要的所在构建山寨,并且将山寨前面的树木一起砍伐,做了寨墙与房屋。这样一来,寨前便光秃秃一片,即便官兵来了,无处藏身,那么他们就可以居高临下反击了。他们又在那道小河畔种了一些蔬菜与庄稼,这个不管的,秦海继续看着山寨里面。

山寨里很安静,不过寨墙上面还有三五个盗匪在巡逻。

应当东边那个哨所也会有人巡逻,不过东峰稍高,又是在夜间,秦海看不清楚。

看了好一会儿,秦海眼光收回,盯着崖下。

不久,崖下闪起三次微弱的光亮,那是火舌的亮光。光亮弱,不在这个峰顶是看不到的。

秦海瞅了瞅远处,依然看不到宋军的影子,林子太密了,不过他下了树,能看到崖壁下有几十个人影在晃动,于是低声说道:“大军来了。”

行动开始!

五十人向那个哨所扑去。

第一八六章子午山剿匪记(下)

“停。”王巨打了一下手势说。

三百兵士全部停下。

王巨扫视了众人,大家神情或平静或激动,却没有担心。

主要对手太弱,不满百人,所以大家都不害怕。这种感觉肯定是错误的,如果比拼人数就能胜利的话,中原百姓都不会再三受到游牧民族戗害了。古今往来以少胜多的战例不要太多,但这个就没必要说了。

王巨又抬头看着峰顶。

能不能以最少伤亡将这群山匪拿下,主要就看秦海他们表现了。

这一战并不算什么,先是野龙咩胜进山打听了许久,然后张偕与赵大井直接打入到了山匪的内部。

几乎所有地形人员构成,了如指掌,只不过假借野龙咩胜的嘴巴说出来罢了。

接下来的剿匪,才是真正训练斥候的时间。以战练兵!

山匪就是地形难缠一点,危害并不大,到了真正战场,在这片苍茫的大山里,斥候必须找到敌人主力,判断敌人去向,那才叫真正的困难。

因此王巨对斥候比姚兕还要重视。

如果不是孙沔突然来了,他都打算将华池数营重组,置出一营踏白军。

踏白不叫踏白,这时发音为踏波踏薄,薄的意思是草木丛生,交织,不可进入。因为草木茂密,敌人容易埋伏,所以踏白一词联在一起便是查察敌人埋伏之意。

所以唐朝才叫斥候军队为踏白军。

宋朝消失了,直到岳飞才正式重设了一支强大的踏白军。

现在没有置营或单独置队,但训练基本渐渐向真正踏白军靠拢。

山顶上五十人在奔跑,靴子踩在山石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不过晨风渐起,涛声大,将这个脚步声很好地掩饰起来。

渐渐来到那个哨所,几十人停下。

秦海看了看天际,天际处启明星开始升起,不过天光还未亮,正是黎明最后一丝黑暗的时刻。

“小声。”

几十蹑手蹑脚地靠近哨所,哨所北面有两个山匪在巡逻,不过明显在敷衍了事,不能称为巡逻,而是站在哪里,靠着墙壁看着北面的山下打着盹。

“好机会。”秦海心里说道,然后打了一个手势。

几十人迅速扑上去,两人惊醒,不过秦海他们数人已扑到他们面前了,手起刀落,还没有喊出声,便被乱刀砍死。另外一群人推开了扉门,闯了进去。

有人同样惊醒了,不过秦海他们速度很快,迅速一个个击毙。虽然传出惨叫声,但这个哨所轻松地拿下。

“上火把。”

一人点起火把,扔向山下。

“上。”王巨喝道。

哨所的惨叫也惊动了山寨里的山匪。

“哨所有情况!”杨四立即穿起衣服,带着一部分山匪向山上冲去。

不过他们反应终是迟了,王巨带着几百名官兵已来到峰顶。他看了一眼山下,又看了看哨所,哨所很简陋,不过哨所的北面堆满了好几百块石头。

将士们看着这些石头,都有些冷汗涔涔。

不能小视这近百号山匪,若不是提前将哨所拿下,就是这些石头也让大家好好喝上一壶。

“准备迎战。”王巨说道。

此次行军,总共兵分四路,一路是秦海他们先行出发,还有一路候在那个峭壁下,这个绳子收起来也很麻烦的,时间也来不及,因此分了一些兵力过来,若是有逃漏的山匪顺着绳子而下,正好做箭靶子。

余下两路是主力军队,一路由姚兕从正面包围,或发起进攻,一路就是由王巨率领,先行登上山顶,将这个要地拿下。倒不是王巨抢功,南面的任务更重,除了寨墙前那块空旷地外,外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山林,容易让山匪冲进山林,从而逃出生天。这需要很强的调度能力,才能完成。

杨四带着四十多人,渐渐临近峰顶。

王巨冷漠地看着他们,眼看只有三四十步,杨四已经举起弓箭,准备抢先发起射击,王巨才喝道:“射。”

几百支箭飞腾而出。

仅是一拨箭,山匪便倒下一大半。余下的人见势不妙,大喊道:“官兵强大,快逃。”

一起调转头,向山下逃去。

王巨很不满意地问道:“为什么不瞄准后再放箭?”

这个情况有点复杂,峰顶就那么大,虽然宋军上来的人数多,但不能站在阵型放箭,山上树木多,有的山匪机灵,躲地树后面,没有被射到。

不过确实大伙缺少了实战经验,这才让上山的山匪逃出了十几人。但被射毙的山匪,有的被射成刺猬,有的只挨了一箭。

“全部砍死,等天明。”

几百官兵向山下冲了冲,没有冲太远,仅是将一些伤者杀死后又退了回来。

杨四也侥幸逃出生天,匆匆忙忙地逃到山寨里,喝道:“准备逃。”

“不好,山下也有官兵。”一名山匪进来禀报。

姚兕也听到山上战斗声了,一声令下,一千余名官兵一起点燃火把,密密麻麻地将山寨的去路堵住。

“冲出去。”杨四惊慌失措地喊道,连山寨里的财货也不要了,带着余下山匪向外冲。

姚兕爬上一棵大树,站在树桠上,未用旗帜指挥,天还未亮,旗帜大家看不见,于是他手持着一个大火把做旗帜指挥着。

一支支箭不停地从树林里往外飞着。

只是一会儿,杨四又大叫:“后撤。”

这不是突围,而是送死的。

诸山匪退回山寨,杨四连连问道:“怎么办?怎么办?”

“秦三郎呢?”

“没人看到他们,大约刚才突围时被乱箭射死了。”一名山匪说。

“为什么官兵进山?”

“可能是冯家报了案。”

“冯家,我们冲出去,要将这个冯家杀得鸡犬不留。这些个狗官果然都不是好东西。”

山寨里乱成一团,天边终于露出朝霞,王巨说道:“时候差不多了,秦海,你继续带着五十人留守在这里,记住,不得让一人逃出去。”

“喏。”

王巨带着余下官兵徐徐向山寨压来。

山寨里看到官兵居高临下而来,更是混乱。

杨四道:“将那些女子推出来。”

山匪推出十几名妇女,都是杨四他们掳来的良家女子,不过关在山上,折磨得不成人样。

“用她们做盾牌,挡在前面。”

“怎么办?”周指使问道。

如果没有王巨在,姚兕可能会不管,不过他也摸不清王巨的想法,想了想说道:“变阵。”

看到宋军没有放箭了,杨四哈哈大笑:“来啊,有种放箭啊。”

林中没有人作声。

杨四带着手下用刀架在这些妇女的脖子上,向山下冲去。

他想错了,如果寨中有五六十名妇女,每人都能有一名妇女做人质,然后散开冲下山,姚兕可能有些头痛。但只有十几名妇女做人质,姚兕根本就不惧。

随着他们架住妇女向山下冲,林中开始变阵,人影不停地晃动着,二十几名歹徒放了进去。姚兕狠狠地将火把往下一挥,箭再次飞射起来,同时林中的伏兵冲向那二十几名山匪。

兵力太多了,在这里宋军共有一千多人,哪里想逃走?

有的兵士从树上跳下,有的兵士从林间冲出。

仅有一名妇人被一名疯狂的山匪杀死,余下的迅速被击毙,或者投降。包括杨四也被二十名宋兵围上来,尽管他武艺出众,砍伤了数名宋兵,最后还是被乱刃活活砍死。

“杀,一个不留。”姚兕道。

投降也不行,全部杀死。倾刻间只有三十几名山匪侥幸逃回山寨,余下的全部被杀了。

“谢都头,你带着十名弟兄到后方将这些妇人安置起来。”

“喏。”

姚兕继续调动着兵马,没有攻寨,而是继续将山寨前面层层围住。

王巨已带着兵马来到山寨后面。

“准备撞木。”王巨传下第一道命令。

几十名宋军抽出身后的斧头,挑了几棵粗杉砍了起来。

一会几棵撞木砍好。

“盾牌保护,弓箭手腾后分成三排保护,用撞木撞栅栏。”王巨传令道。

山寨前面难以攻克,地形太险了,可是后面没有了地形之利,而且寨墙很矮小,才勉强一人高,并且大半是栅栏。

近百名宋军抬着撞木向那些栅栏冲去,每一个士兵身边都配着一个盾牌手保护着。余下的宋军弯弓搭箭,向寨墙后放射。

寨墙后面时不时传出惨叫声。

弓箭太密集了,几百官兵在放箭,又分成了三排,一支支箭矢几乎不停息地向寨墙压过去。

几根粗大的撞木向栅栏狠狠地撞击着,不足一刻钟,一处薄弱的栅栏撞开了一道缺口。

“冲进去。”

宋军从缺口杀了进去,这些山匪更没有了战斗勇气,有的从墙上跳下去,向山上逃去,有的伏首投降。

姚兕那边也开始下命令,派出两都将士进寨支援,余下的依然不动,将山下围得水泄不通。更深一层意思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但王巨第一条理由也足够了,一旦活口多了,押到庆州,孙沔盘问起来,事情说不定会闹大,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私商,那不是私商,而是一件件强军的武器铠甲。而且别的山匪也许有情可愿,唯独这群山匪没有一个可以饶过的,作恶太多了。

王巨瞟了一眼十几名俘虏,又看着那十几名逃向山顶的山匪,说道:“留下五队兵马看守,清点寨中财货,余下的上山继续清剿,不过各位要小心,这十几人宁死不投降,都是亡命之徒。”

说得有理,不过大家嘻嘻哈哈,再是亡命之徒,可架不住人多啊,这么多将士连十几个歹徒都对付不了,那敢情是白活了。

其实大局已定。

但王巨眼睛却古怪地盯向一处,他看到山寨里面居然有一个小道观,道观两边挂着一副楹联:苍天无道为有道,万物有情是无情。

又有一个横批:三清在上。

第一八七章三清在上

王巨推开观门,里面很简陋,一间小观堂,供着三清塑像。

这本来也很正常,现在无神论没有市场,包括王巨也未必相信无神论,不过何谓神仙,王巨想法与其他人是两样的。

因此百姓多有信仰。

其实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许多人生活贫困,有了信仰才有了活下去的信心与寄托,特别是佛道两教,崇恶扬善,某些方面多少起着教化百姓的作用。最少他们比南方许多山区的邪神黑巫强,那些黑巫术与蛊术不提了,有的地区杀人祭鬼,或杀小孩子来养鬼,宋朝许多官员屡教不改。

但恰恰相反的是,百姓也许很信老释,然而老释门徒们未必相信,反而披着老释的皮,为恶多端。

史书上也许找不到他们多少印记,可不能小视他们的力量,比如丁谓的老师一代大儒王禹偁因为反对佛教,便被佛教徒们整惨了。还有王则、方腊,这两个主是“黑道的”,宋徽宗时那些神仙是“白道的”。

从传统去分析,那是赵佶信神仙,神仙们下凡了,宋真宗也信神仙,不过朝中有王旦坐镇,内宫有刘娥把持,所以邪神才不得入侵。赵佶内宫一无人把持,外又是蔡京,于是乌七八糟的一起来了。

方腊更是生辰纲才得势的。

宋朝对得起王则,不过轮戍的士兵都是苦哈哈的兵士,加上将士克扣贪墨,下层士兵心中不平衡,这才给王则反叛土壤。

不过剖开这些刻板的分析,说明有许多大师看到了信徒的力量,并且打起不好的心思。

这个心思未必是造反,多是骗财骗色,骗富贵,而且胆贼大。

他走了出来,又想到了那个“秋风吹三秦”,于是将那对楹联扯下,说道:“二长子,将他们烧了。”

全二长子烧楹联,王巨来到那十几名被捆绑的山匪面前,审问开始。想要瞒天过海,只有这个时间。

王巨随便点了一个人,让他走出来问:“寨中那个道观是谁修建的?什么时候修建的?”

那名山匪小心地答道:“禀报明公,大前年建的,是寨主杨四一个好友黄龙道长主持建的,这个山寨也是他建议修的。”

“那个黄龙道长呢?”

“修建好山寨,他便走了。”

“有没有回来过?”王巨心中在说,这么重要的一条情报,张偕居然没有反馈。

为什么要全部杀掉?正是不能留下人证,不然如何能瞒天过海?所以王巨那天与张偕碰面后,让张偕担着一些风险留下,官府进驻凤川镇后拉练,由张偕建议杨四将寨中的手下全部收回来,以免惊动凤川镇的官兵,直到昨天晚上秦海他们出发时,张偕才与赵大井悄悄逃出寨子。

然而一个黄龙道长逍遥法外,如何了得?

所以王巨第一个便问这个问题。

“回来过,次数少。”

“今年有没有回来过?”

“三个月前来过一次。”

“三个月前?”王巨想了一想,那时胡谦他们已经动手了。这是一个麻烦。

“呆了多久?”

“仅一个晚上,他便离开了。”

“他人在何处?”

“小的不清楚。”

王巨又问其他人,其他人也不清楚,有清楚的,都被官兵干掉了。

希望他时间逗留得短,对今年山寨中的情况不大了解吧。不过王巨还是有点担心,说道:“子深兄,写一道露布,全境捉拿这个黄龙道长。”

王巨在审,葛少华在做记录,不过是有选择的记录。

“本官问你,为什么你们要杀害赵都头一家三口,又杀害了李员外父子,还有冯员外。”

“冯员外是大当家带人做的,赵都头李员外不是。”

“还敢狡辨,陆平,将他杀了。”

陆平手起刀落,将此人砍首。

王巨又叫出一名山匪,那名山匪吓得直哆嗦,道:“是,是大当家带人做的,还做了龙蟠镇何员外。”

“还有何员外,为什么要做掉何员外与冯员外。”

“冯员外以前与大当家有很密切的关系,他靠着大当家赚了不少钱,也做下不少恶事。大当家便派人上门向他借一些钱,冯员外不乐意,于是大当家亲自带着人马潜入他家,将他做掉。”

“冯员外做了什么恶事?”

那名山匪一五一十的招供。

葛少华将招供记录,王巨又问:“为什么要做掉何员外?”

“这个人与大当家倒没什么来往,只是因为私货略打过几次交道,不过此人在乡里做了许多恶事,大当家替天行道……”

“不要再说了。”其实王巨心中很清楚,冯员外是张偕与野龙咩胜挑出来的,死有余辜的一个坏蛋,另外还挑了一个蕃人,然而杨四听到是蕃人,怂了,将目标换成了何员外。不过这个大户同样也是死有余辜的人,而且家中很有钱,这才成了杨四挑选的对象。不过那属于龙蟠县管辖,案子未发到华池县这边,除了王巨,并没有其他人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没有太在意。

“那为什么要杀赵都头?”

“替天行道。”

“陆平,将他砍了。”

又一人被砍了头,远处正在清扫寨中财货的官兵同样直哆嗦,这个小知县果然是一个狠主哪。

连续砍了三四个山匪,王巨才不耐烦地说道:“本官倒是听闻一条,庆州李员外生性残忍,曾经有一个百姓家中老母重病来求药,药费不够,便向李员外家的管事乞求,可那管事偏偏一点同情心也没有,导致那人老母重病,于是化名秦五郎投入山寨,得到杨四重用。”

“明公,那个秦五郎叫秦三郎,是邠州人氏,似乎杀冯员外……”

“还敢撒谎,砍了。”

那山匪还未说完,又被砍了。

王巨又叫出另一名山匪,那还用考虑吗,顺着王巨编吧。

一会儿审问出来,正是这个秦五郎得到了杨四重用,所以杨四想替秦五郎报仇。不过李员外在庆州城中,杨四他们不敢进城。于是杨四忍痛拿出一些钱,让秦五郎将李员外诓出城外,然后下手,将李员外击毙。整与胡谦一点关系都沾不到边了。

“带我找那个秦五郎的尸体。”

那人也不知道张偕二人逃跑了,但刚才寨中未看到,以为他们也被官兵杀了,便带着王巨找。

到处都是被击毙的山匪尸体,王巨忍着恶心辨认,心里想,最好那人不要在逃跑的那群人中。找了一会,在林间终于看到一具尸体。

“他不是秦五……”那名山匪还没有说完,王巨手起剑落,又将他砍了,并且还是他亲自动的手。

姚兕啼笑皆非,俺在努力学文,这个小知县倒好,却在努力学武。

王巨割了尸体的人头,提回山寨。

这便是最大的戏法。

秦五郎是两个大案的关健人物,必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因此王巨再三叮嘱张偕与赵大井留心山寨有没有象他的人。

不用完全相像,略有些相像就行了。

还真有一个。

虽有不小的区别,不过这是人头,血也流了,脸上也划破了,哪里能辨认得清楚。略有点象,就可以变出来戏法了。

王巨提着人头,问余下的俘虏:“这就是秦五郎?”

不是也是啊。

王巨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开始清点财货。

杨四洗掠了冯何两家贵重财货,加上原来山上还有许多财货,包括张偕送的厚礼,价值不菲,几十名官兵一起欢呼起来。虽然有一半必须要上交的,可余下的一半将会均摊。

山上的余寇也击杀完了,姚兕带着兵马上山,将寨中财货装箱。

看着这些箱子,一千多名官兵再次欢呼。

宋朝官兵收入不能以发多少铜钱计算,还有布匹、米粮、草炭,蔡襄、张方平与陈舜俞曾统计过,一年朝廷给一名禁兵钱帛衣粮合计是五十贯左右,厢兵是三十到三十七贯。韩琦与范仲淹则是说七十多贯,那是庆历战争,大量禁军调到陕西,朝廷要给一些补贴,所以更多。一百多万禁兵厢兵得要多少钱?这仅是薪水,还有器甲,以及马费。所以仅是军费一项,平均宋朝一年就得要花费近七千万贯!

但摊派到禁军个人头上呢?

五十贯在开国初那是不少钱,那时一斗米在京城只有三十文,能买到近两百石大米。但宋朝也闹物价上涨,现在一斗米是七十多文。一个物价上涨,生生将禁军的收入缩水了一半多。并且禁兵家属多在京城,是物价最昂贵的所在。而这一战,要么就是下等禁兵,要么就是保捷军与蕃军,收入更可怜。

此次来剿匪的兵士很多,只分一半,一人不过能分到四五贯钱,那也不错了,几乎相当于他们一个半月的兵饷。

姚兕笑咪咪地走过来。

想要练成一支铁军,光靠军纪与训练还是不行的,必须得让他们增加收入,这才能产生真正的士气,这个士气才是铁军的保障。

“王知县,问好案子没有?”

“问好了,子深兄,你再读一遍。”

葛少华将这些人的供状重新读了一遍,王巨问:“你们招供是否属实?”

“属实,属实。”八人连忙说道。

“此人可是秦五郎?”王巨提着人头问。

“是。”

“那么就画押吧。”

几个上来按下手印。

王巨等他们按完了手印,突然说道:“三清在上,除恶务尽,将他们砍了。”

要的就是这份口供。

王巨又说道:“一把火将这个罪恶之地烧掉吧,我们回去。”

三军押着货物,返回凤川镇,又将这些人头悬挂在凤川镇的城门口。

这不仅是战功,也是立威。

镇上的百姓开始莫明其妙,但听说是杨四一伙盗匪,全部高兴地跳跃起来。杨四要替天行道,但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大坏蛋,凤川镇百姓同样恨死了。

王巨让一部分兵士押着余下的一半财货赶向庆州,但他率先骑马奔向庆州城。

孙沔闻听后大吃一惊,脸上表情更是五味杂陈。

章楶前面不久刚刚说过要派人进山剿匪,但自己说山大林深不易剿,一直没有同意。

话音还没有落呢,王巨便带着华池县的官兵一夜之间便将这群惯匪给剿了,干净利索得象割麦子一般。

这不是打脸吗?

孙沔一颗又老又色又贪的心绫乱了。

第一八八章玩于股掌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忽然想起某位作者的话,如果一人一张月票,现在我岂不是有了几百张月票,那怕十人订一人投月票,现在也有几十张(笑)。

这本书我是很有野心的,为了后面更加波澜壮阔,前面宁肯拖累成绩花了几十万字铺垫。不过也要感谢大家,这本书成绩比上本书要好。但我还想更进一步层楼,请各位支持。、

=======

王巨走了进去。

孙沔坐在桌前看公文,再坏的人也有好的一面,孙沔同样如此,长于吏事,政务经验充足。如果真的又贪又色又不会做事,欧阳修也不敢推荐了。他身后站着两个二十几岁的俏丽女子,一个红裙鹅蛋脸,一个绿衣圆脸,长得十分美丽,各自手拿着一把大团扇,替孙沔扇着风。

这个就不要计较了。

“见过孙公。”

“说说剿匪的经过。”

王巨说了一遍:“这是我与种兕共同审问的那几个山匪的供状。”

在这里王巨又耍了一个滑头,不过最后能算他与姚兕“共同审问”,那么这份供状便能可信。

孙沔打开看,看后道:“那个秦五郎是谁?”

“孙公,这群山匪反抗激烈,第一次明明看到山峰上我带着数百名官兵,居然敢准备放箭反击,第二次又用良家妇女做人质往外强行冲,第三次寨破了,还不投降,大多数逃向山林,试图逃出去,下官也没想到还有案中案,因此几乎都格杀了,只抓了十余名山匪,他们都是小罗喽,不知道秦五郎的究竟来历,也不知道那个黄龙道长的来历,下官已派人发下海捕露布捉拿。”

“那几个小罗喽呢?”

“这群山匪作恶多端,仅是供出来的前后就杀害了几十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