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私货,”全二长子道。

PS:有的读者说前面看不懂,解释一下。因为上本书成绩扑,所以懒懒的写了几十章才传给责编审阅,责编为了慎重,让我改了四五次。这是十几万字的修改,不可能每次全部重写,因此有的重写,有的删除,有的复制了前面的文字。所以某些地方略有些脱节。这是事实,但到后面就不会出现这情况了。

其次,我这本书是在真实北宋政治、民生、军制、科举、教育、民族、经济、文化,包括儒学诗词歌赋,书法工艺,物价武器等上面架空故事。比如濮仪之争,各个大佬的心态,或者赵曙为什么用文彦博,诸位将所有资料书与史书翻出来,都找不到完全类似我的分析。如果想看爽,看幼嫩版玄幻版历史,动不动打脸,我就没办法说了。当然,我也尽量努力制造一些爽点。还望各位支持。

第一六〇章钱哪(下)

也不一定是私货,在荔原堡与平戎镇依然有不少蕃人生活着,只要有人,就会产生交易。但这支商队规模很大,七八十辆驴车,私货的可能性极大。

“就是私货,我又怎么办,要禁私货,先将朱欢抓起来吧。”

陆平与李三狗同时乐了起来。不但要抓朱欢,连王巨自己也得抓,好歹也做过一回骡子。

“大郎,我不是说私货,而是说大郎第一天就上任,他们猖獗地将私货运到华池城,岂不是不给大郎面子。”

“二长子,你不懂,权利不仅是一身官服与一个印符,还要有威信,下面的人诚服配合,政令才能畅通,才能令行,如果下面的人不配合,连衙役都调动不起来,去管谁,去抓谁?”

“知县说得对,军中也是如此,如果军士不服,即便做了上级将领,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军队。”李三狗道。

“不用管他们了,我们回去休息吧。”王巨轻描淡写地说道。

老薛在陕西做得不错,可是犯了一个小糊涂,回京述职,与一个叫崔令孙的客商争入驿站,崔令孙不知他的身份,两相争了起来,结果薛向将他身份说出,崔令孙吓得面如土色,正好那时他又在生病,不然下人也不会争往驿站了,这一吓又是生病,崔令孙便吓死了。薛向没有动手,可他在陕西政绩那么出色,有很多人眼红,又没什么朋党替他说话,便贬知汝州,后来又调回陕西,但成了转运副使。

老薛一下,陕西就失去了方寸,因此在一些绥靖派的支持下,宋夏两国又重开互市,并且又给岁赐了。

然而一年让出几十万的好处,换来了什么?

包括私货随着互市开放,似乎在一些地区又开始泛滥成灾。

况且王巨小啊,谁怕?

不过好事能变成坏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王巨也想动一动这个私货,但不是全二长子脑海里那个动法。

进了新家。

李三狗的婆娘说道:“王知县,要不要请一个小婢侍候你?”

家里面五个大汉子,就她一个妇道人家,做做家务活还可以的,不过有的她不能侍候了,例如替王巨洗衣服,不能现在成了一个知县,王巨还要亲自动手洗衣服,那传出去,人家会笑话的。平时沏茶端水,这种贴身式的侍候,她同样也不能做。

“三婶,请一个妇人来吧,就象我在延州城那样,不用请小婢了。三狗叔,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钱。”

“钱?”

“若是我们组织一支新蕃落营,王知县打算募多少兵士?”

这就是宋朝的各营编制问题,基本步兵营一营是五百人,骑兵营一营是四百人,实际不会满额的,再加上部分将领吃空饷,这个数字能缩小三分之一。

“三狗叔,你打算编置多少?”

“越多越好,最好是四百多人。”李三狗说道。编置这个营的用意,还是便于调动,毕竟王巨只是一个知县,即便孙长卿给了手令,让他拥有练兵的资格,甚至部分拣兵的资格,但没有多少调动的权利,调动可以,必须要知州同意,诸堡砦的将领才会听王巨的指挥。所以必须置一支强大的骑兵营,至少王巨能直接控制这支骑兵营,以后在华池便好做事了。所以人数不能少。

实际王巨心中暗笑,未来那可是十万敌人,不知道李三狗知道这个真相后,心中的人数会是几百,或几千?当然,他编营可不仅是李三狗所想的,他的心更狂野……

王巨仍平淡地说:“不是四百人,如果可能,我想编上近千人,没有近千人,最好也有七八百人。”

“朝廷不会允许。”陆平说道。

“先编起来,再练,正式的蕃落军刺脸,余下的不刺脸,只编置练军。”

“这样也行?”

“陆平,你不明白,即便编入蕃落,人家蕃人也未必高兴,待遇太差了,还不如禁兵,所以容易办,余下的待遇一样,说不定蕃人还高兴这种新奇的编置。”

陆平还有点想不明白。

“两种编置,情况一样的就是同驻进营,同样训练,同样战斗,同样待遇,不同的就是后者有来去的权利,但离开了,必须脱下铠甲,放下武器,取消待遇,前者将会被军队限制住了,然而述说军功时,前者会得到更多的赏赐。因此只要做到两条就可以了,编制前必须说清楚,一旦进来,必须与正规军士一样,以军法论处战斗与训练、军纪,一旦退出,必须提前三个月申请,更勿得在战斗前提出退出的请求,否则军法论处。”

“会不会有人不服?”

“待遇跟上,就不会有人不服。”

“那样用的钱会更多,就打算八百余人,华池也有了八百余壮马,可这些壮马手中的马良莠不齐,想要一支真正的强大骑兵,必须要更换掉近半战马。况且未必所有壮马会有意进入这支新蕃落里,说不定连一半人也没有。另外还要准备一些备马与驮马,若是八百余人,最少要准备一百匹备马,与两三百匹驮马。”李三狗担忧地说。

“钱哪。”全二长子终于明白。

如果按照李三狗这种算法,八百余人,可能得准备七百余匹良马,近三百匹驮马。真正的良马一匹最少得要五十多贯钱,仅是这个马就得要多少钱?

况且还有武器铠甲,以及王巨所说的待遇,恐怕其他的各营说不定也要一些资助。

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的费用。

“相信我吧。”王巨说道。

就这四个字,李三狗闭嘴了。因为看到了太多太多,与朱李两家一样,不得不相信。

这时,那支商队也进了城,里面还有几个骆驼,骆驼上系着驼铃,在夏日的晚风吹拂下,悦耳的骆铃声居然飘入王巨的耳际……

…………

“又增一野战的利器,”张玉说道。

此人被夸为以后将兵法执行后河北三十七将中第一将。可能夸大了,也可能是朝廷没有用好,但能算是一个大将之才,一眼就看出王巨用意。

为什么不大型化,而是小型化,因为操作简便,运输也方便,可以用来野战。

这正是王巨的想法,未来若是李定继续带过来神臂弓技术,两者就可以很好的搭配。

象现在的小火蒺藜不行了,即便改良了火药配方,杀伤力仍然不大,想要产生大杀伤力,必须让火蒺藜重量达到十来斤,因此它的射程只能有三四百米。

但它比现在的宋朝投石机射速快,两军对垒时,若是将两人操作改成四人操作,配合好,在这个距离里,就是敌人骑兵冲刺而来,也能抛出两到三次大火蒺藜,若是步卒,能抛出六七次。

步卒那就算了,看看以后能不能在打交趾时派上用场,西夏与辽国多是用骑兵冲锋的,要么运气好,西夏让一群撞令郎来冲刺,那才能产生更大的杀伤。

再加上神臂弓,第一道火力便会变得很强。

不过总的来说,它的射速仍很慢,这也是火炮最终取代回回炮的原因。

另外就是造价贵,比如这个螺丝螺帽,即便以后能改进一些模具技术,造价恐怕也是后世的一百倍以上。

次之便是得用好钢,特别是那个滑轮组与弹簧组,但有一门好处,无形中提高了它的门槛,即便以后打败了,被西夏人得到,也不易被西夏人仿造。除非治钢技术泄露。

几人让衙役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装上车,运向京城。

火药的改进,铠甲重量下降,新石炮,火蒺藜,这四样综合在一起,已远胜过神臂弓,由不得几人不重视。

“就不知道朝廷怎么看了,如果用这种新钢铁对铠甲武器进行换装,那怕换装了一半,再投入五千门火炮,环庆路战力会提高一倍。”种诊说道。

说得没错,但宋朝那来的钱哦。

两千门火炮,一半铠甲武器换装,恐怕就是熙宁变法后,国库情况变好了,也做不到。能做到,可环庆路一换,其他四路换不换?而且河北河东那边也要多少换一换吧。一路不多,这么多边区合在一起,那得花多少钱?

所以这个想法落了下乘,王安石与赵顼也是这么想的,财政宽裕了,就能发起征伐了。

都想错了。

武器宋朝不是不先进,而是相当先进,主要还是制度。除非王巨有金手指,将武器发展到八国联军入侵清朝时的欧洲水平,那得牵动多少工业体系?恐怕就是一个科学家来到宋朝,也做不到。

但是孙长卿很喜欢。

他性子软,对军事又不懂,只能被动的防御,有了这种石炮与火蒺藜,防御的强度就会增加,至于野战,见鬼去吧。

虽有些佩服王巨的玲珑心思,心中却有点担心。

“张将军,他向我讨要了练兵权。”

“练兵权,他想练兵?”

“似乎是有这个想法。”

“他能练什么兵?”张玉讥讽道。不是看不起王巨,这同样得有经验,一个文人,并且还是一个毛头小子,那会什么练兵之道?

“你也没信心?”

“实事求是,他有些年青了,年青好胜。”

“不好,张将军,你立即去华池。”孙长卿说道。不能凭自己想,也不能听王巨说,得听懂的人意见。张玉说不行,那就是不行,万一激起了军中哗变,王巨悲催,自己更悲催。

第一六一章立威(上)

王巨又立即来到荔原堡,这也是庆州边防最重要的堡砦之一,也是华池县最重要的堡砦,因此驻扎了两营振武,一营蕃落,一营保捷,蕃落军也是正军,待遇与保捷军差不多,几乎聚集了华池县境内近半的驻扎军队。

另外还有一营为他们服务的厢军。

陕西厢军规模也不小,近两百个营。

所以这个冗兵让陕西百姓悲催了。

在庆州为前线服务的厢兵有二十几营,但多驻扎在后方,呆在前线的只有几营,包括荔原堡这一营。

同时又让巡检姚兕亲自坐镇此堡。

王巨一上任,就来察看,合乎情理,姚兕带着荔原堡的走马承受,都监,监押与各营指使都头迎了出来。

王巨客气地说道:“见过姚巡检,以及各位。”

大家寒喧一番,当然好奇的人有之,轻视的人也有之,将王巨迎进堡内。大伙儿又说了一会话,王巨说道:“姚巡检,我们能否出去走一走。”

“好。”

两人走了出来。荔原堡也建在华池水旁边,顶在前面就是大顺城,侧面是西夏人的疆砟堡,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疆砟堡,即便前面有大顺城顶着,荔原堡也不安全。

两人来到华池水河边坐下。

王巨说道:“姚巡检,我临来华池之前,延州城中有一些大户人家与我略有些关系。”

姚兕静静地听王巨往下说,主要王巨岁数太小,不然大伙儿在王巨面前真没什么好傲气的,那是二甲进士,可以能称为文曲星了,在宋朝文人得有多贵?

姚兕现在名不显,同样也无法傲气。

“这个关系,一是延州的那种细盐,二是一种新纸,所以他们也担心我。于是我外父与朱家便对我承诺了一件事,以后每月购三百头羊,两百头猪做为华池八营官兵的伙食。”

“哦,”姚兕眼睛亮了。

宋朝也向官兵提供一些肉蔬,不过数量很少,多是普通的粮食与咸菜,粮食也以下以下咽的高梁为主,面米数量同样很少。

三百头羊,两百头猪放在庆州不算什么,但放在华池八县官兵手中,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伙食。说是八营,实际兵力数量不过三千略略出头,宰杀后每一个月士兵都可以吃上十斤肉!但他眼睛随之一暗:“王知县,那可要不少钱。”

在西北羊略有些便宜,不过一头也要一贯钱,猪肉贱,但猪重啊,所以一头得要近两贯钱,也就是仅此一项,那个所谓的朱家与外父每个月便得支出六七百贯。

两家是好心,可能支持几个月?

“无妨,虽用钱多,他们两家还能承担得起,可他们有个要求,每月分六次提供,当着他们派来的管事面宰杀,立即让兵士吃下去,余下羊皮带走,制成毯子或袄子后,均分给各营将士。”

其实这就是防止各营将领贪污的,当面宰杀,让士兵吃下,再将袄毡当场分配,各营将领便不大好贪墨了,除非从兵士手中生生硬抢过来。但王巨坐镇在这里,当真是吃醋的?况且他从孙长卿手中讨来了练兵权。

那么只要一年多时间下来,各营兵士身体素质便能跟上了。

羸弱的身体,如何上阵杀敌?

而且西北到了冬天也很冷的,有了穿的,有了盖的,士兵们便不会再害怕冬天到来。

但这也只解决了部分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待遇差。出身好的禁兵都做了京城近卫,不需要轮戍了。轮戍的禁军出身都差,待遇更薄,往往回到京城后只能呆几个月,又与要家人妻儿分离,离多聚少,更要命的是他们没有多少薪酬。若是顾家的,在前线节衣缩食,还能省出一点分担一下家人的贫困压力。若是不顾家的,他们又有生理需要,军中又有军妓,还有赌博,自己都不够花了,哪里能顾上家人。因此家人在后面越苦就越苦。

所以宋军往往就象强盗一般,若是军纪松驰,就会无恶不作,或如那群黑蜂盗。

但有了,比没有强。

王巨又说道:“此外,他们还打算派人去福建路购买一万斤棉花运到华池,塞进袄子,冬天士兵就不会再为寒冷所困。”

“棉花?”

“就是草棉子。”

它主要在西域,或者海南,两广也有了,福建也有了,南方的是粗绒棉,纤维短,织布不易,必须与蚕丝混在一起才能织成布,去棉籽又十分麻烦,因此福建路现在种植的人仍然很少。可是价格倒是很贵,一万斤棉花包括购买加上运费,最少可能得花近三千贯。

但是对这个姚兕不大清楚,只知道王巨带来的两条,会让官兵受益非浅。

姚兕又沉默,看着王巨。

不是那么简单的,两家出了那么多钱,倒底想做什么?

“它只是第一步,后面可能还有其他的支持,不过你看一看,”王巨将孙长卿写的手令递给姚兕。

“练兵?”

“若是这些猪羊来到,一个月下来,兵士身体便会变好,可以真正练兵。”

姚兕明白了,难怪两家会支持这么多猪羊,这是为王巨取政绩的,士兵强壮了,有了战斗力,立下战功,王巨就会升得快。这个也无妨,一旦有战功,花花轿子大家抬,不仅王巨有政绩,自己也有战功。可关健是……

“王知县,想要练兵,没那么简单。”

你是文官好不好,练什么兵。

“我有一个人可以主掌练兵,当然,凭借他还不行的,另外我也想请你相助。”王巨说道。李三狗加上姚兕组合,足以胜任练兵任务,自己虽说是外行汉,多少有些见识吧,三个人组合起来,那么就会是一组超级组合了。

“那个人?”姚兕问。

王巨将李三狗喊来,三人语良久,最后姚兕与李三狗还掰了一下手腕,随后哈哈大笑,不分胜负,两人都服了对方。

但两人各自想着心事,李三狗心中想,一个小小的巡检,居然有这等臂力。

姚兕也在想,我虽名不显,但臂力勇冠三军,一个西夏偏将,快要年老体衰之时,臂力居然如此,难倒西夏那边人真的很强悍吗?

王巨微微一笑,两人服气了对方,接下来就好办了。

…………

“胡大哥,这个新知县好小。”向革说。

“不要看他小,此人不简单,虽然岁数小,到了堡中,面色自如,常人难以做到。”胡谦说道。

“他是知县。”

“知县也是人,”秦三德子说。

说军中有杀气,那个太玄乎,况且是宋军之中。不过军营里也有一些肃穆气氛,况且是数千身着铠甲的将士。

“不知道他来荔原堡要做什么?”

“他是华池知县,总得过来看一看。”胡谦说道。

“胡大哥,未必,不仅是看,而且看得很细,我总觉得此人不简单。”秦三德子说。

但就是秦三德子机智,也猜不出王巨的用意。

“我也听说过一些传闻,说是这个小知县在十四岁时,就带着一百余村民,击败了六百多名西夏前来抄掠的官兵。”

“如此生猛?”武魁道。

“恩,不但武的生猛,文的也生猛,他前去云岩拜师,那个张载不愿意收下,于是强闯县衙,说了好多大道理,张载听后,立即就收为门生。只随张载后面学了两年来时间,一考成了解元,二考成了省试第三名,三考成了二甲,名次还很高,第八。”

秦三德子与向革、武魁同时咂舌,大半天后秦三德子才说:“岂不是文武双全?”

“能这么说了。不过朝廷这次总算用对了人。”

“若是他能将刘指使拿下就好了。”向革道。

“拿下刘指使恐怕不易,他终是一个知县。就看他能不能看出刘指使的能力平庸,贪得无厌,然后向孙公反馈。但我倒有些担心,若是这个知县真如传闻中的那么惊艳,我们那件事……”

其他的不怕,就怕那两桩凶案泄露,胡谦又看着武魁问:“前几天你回家去了一趟,官府有没有查问张偕?”

“林知县问过了,不过张偕应对自如,林知县也没有太怀疑,问得少,随后让张偕回去。”

“还要得亏三德子,那天晚上若不是三德子坚持,将赵家的贵重细软卷走,赵母手中有了钱,还能收买官吏查下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是查不出来,而是官府想不想查出来。如果不想,那怕皇宫中闹出刺客案也会不了了之,如果想,即便他们做下的这个案子,照样也能查出来。

胡谦说完又伏在堡墙上朝外看。

姚兕与李三狗比了一下手腕,英雄惜英雄,相谈甚欢。李三狗说道:“你是一条汉子,有些埋没了。”

“你也是一条汉子。”

“我老了,混光阴罢了,若非王知县一再相请,我也不会出来。不过姚巡检,你机会来了。莫要小视了王知县,在他身上没有办不到的,你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奇迹。”

“你们不要相互夸,又夸我,我们还是说一说正事吧。”王巨道。

胡谦自然听不到他们说什么,但知道姚兕平时人很傲气的,没承想只一会儿,便让这个小知县拢住了心,一边在说话一边还不停地大笑。有一个好官大家喜欢,可是胡谦却略带忧色地说:“就希望这个小知县千万不要多事吧。”

PS:说一下物价,治平时朝廷也因广锐与蕃落缺马而给钱买马,一匹马给三十贯,因为钱给得少,买不来,于是升为三等马即给钱三十五贯,钱增加了,马档次下降了,还是买不来马。医工李生花了一百五十贯才买回来匹良驹。但劣马价格便宜,日本僧人成寻在开封花了十九贯,加八百十五文钱的税,买了两匹马,那是差马,与战马无关。元丰时本应得到熙河马价会便宜,可王安石悲催的保马法来了。本来北方契丹马便宜,只有二十贯,结果涨到了一百贯。朝廷多次出手强行用低价打压,始终压不下来。后面可能会写到,可能不会写到。

牛的价格也在上扬,开始是三贯,这时在五贯,北宋末年涨到七贯,甚至十贯。这是非正常价格,如果杀牛取肉,那得好几十贯。

驴比牛还贵,十贯左右,骡子更贵。

羊在京城三贯一头,于西北官买羊价给钱五百文,但这是官价,市价一贯左右。

猪最贱,北宋初一头猪只值一贯钱,不过治平时物价上涨了,后来一头养了几个月的小猪便要一贯多钱,因此大约在两贯多,西北要稍便宜一点,不到两贯。

第一六二章立威(下)

张玉匆匆赶到华池镇,王巨已去了荔原堡。荔原堡乃是华池县重兵之地,并且还有两营振武军卒。同是振武军,但不是一营之军,可是王巨与振武军有过过节,这让张玉更担心了。

于是他匆匆骑马又冲向荔原堡。

到了荔原堡看到堡外人山人海,聚集着无数兵卒以及强人、壮马。

张玉脑袋一下炸开,连忙挤了进去问。

一个老兵告诉他:“张总管,王知县与姚巡检正在阅兵。”

“阅兵?”

“恩,是说让我们练一练,让这个新知县过目一下。”

“那就好,”张玉松了一口气,在人群中找到了王巨与姚兕。

王巨正在与姚兕观看,一看官兵,包括那营蕃落军,二看强人,然后看他们的箭术,棍棒刀枪技艺。

“蕃落军马也这么少?”

“庆州多是梁峁地带,缺少平坦的大谷土塬,养马不易,所以蕃人的马数量也不多,即便有了,也有许多蕃人谋利,用它来换回部族中需要的物事。”姚兕答道。

不仅庆州蕃人,就是西夏那边马的数量也不多。

多,可西夏几乎全民皆兵,手中也不能缺少战马。而且河套虽平坦,但从唐末后水土进一步恶化,不利于牛马的放牧了。若是西夏不立国,不设置那么多军队,那么战马是足够了,甚至还会多余,就象五代那样,年年向中原献战马,讨赏赐,一度让中原王朝禁止这种献马。然而立国了,马匹数量也紧张起来。庆历战争爆发,元昊为了支持更多的骑兵,再加上与宋朝私商换来紧缺的物资,不得不用青盐向辽国夹山哪里的各部族交易大量马匹过来。一是“出口”,二就是自己备用。

王巨皱了皱眉。

他不是盲目来的,在临来之前,便想好了一系列计划,包括马。

可庆州蕃人缺马,那就有点不大好办。

不过王巨表面不动声色,继续观看。

应当来说姚兕驻镇荔原堡,单论练兵,他做得是比较好的。后方的张玉同样不简单,再加上种诊到来,还有范仲淹在蕃人中间打下的好底子,这才是未来大顺城一战胜利的原因。

但这些将士仍不能让王巨满意。

最差的就是两营禁军,真的很差,几乎让人惨不忍睹,有很多弓弩手连箭与弩都拉不满,蹬不满,更不用说准头了。次之保捷军,然而保捷军表现要比禁军好一点。表现最好的就是蕃落,只是让王巨感到可惜的是他们中间骑兵数量太少,一营蕃落,大约不到四百人。有没有吃空饷,王巨不大想过问了,至少现在不能过问,但这支蕃落军中,只有两百余人有马。

然后他又想到狄青昆仑关大捷中那支蕃军的雄姿,也许是狄青刻意挑选出来的吧。平常蕃落军不会有那么强大。

看到王巨不满地看着两支禁军,姚兕又解释道:“这两营禁军,我刻意让他们练了一练,其他地方的禁军会更差。”

王巨点头。

就象黑岙岭那一战,财帛动人心,可被自己埋伏狙击了,黑蜂盗很快就溃不成军。

他又继续看着蕃落军与强人的表现。

个体还是不错的,有人的骑术也不错,箭术卓越。不过整体缺少了配合。

王巨感到好笑,宋辽夏这三个国家比着败啊,就是这样的一群乌合之众,居然将李谅祚十万大军击退。当然,宋辽军队也好不起来。难怪金人前面一崛起,后面便迅速将辽国歼灭,让北宋灭亡。

这时张玉也挤过来。

“张总管,你怎么也来了。”

“王知县,你在做什么?”

“检阅一下华池境内各支军队,心中好有一个底。”

“大热天的,你不怕他们会有反感?”

“若是聚集检阅一下都能有反感,朝廷养这么多军队是干什么的?他们是军人,不是相公,得哄着捧着。”

“边静以清静为主。”

“张总管心中当真这么想?”王巨笑盈盈问了一句,孙长卿能这么想,你不能这么想的。

张玉只好说道:“你莫要激起什么不好的事。”

“张总管,我是向孙公讨要了练兵权,但我做事自有分寸,”王巨心中感到好笑,心想,我将来的对手可是司马光、王安石、蔡京之流,若是眼下这一关都过不去,乘早于杭州准备退路吧。

他又说道:“治国治军之道一样,恩威并用,以威振军纪,以恩收军心。张总管,有没有看到曾相公的《武经总要》?”

张玉摇了摇头。

“改天你当看一看,里面就写了一些奖罚行军约束之法。”

这本书有一些借鉴意义,但不能全部信。例如在军行这一卷,记录了一些在恶劣环境下解渴去饥的办法,有的还是不错的。

但有的莫明其妙,将米淘去尘,再蒸再曝,这个也能理解,后世的炒米,然而必须要经过十次蒸曝,王巨就想不懂了。还有,在极度缺粮的情况下,用粗布一尺,放在一升酽醋里浸泡,曝干,用方寸再煮,醮醋食之,一尺粗布可食五十日。王巨雷了,有这种情况发生,例如长征时,吃草根树皮,皮带,但到了这种地步,宋军还能成编吗,早就投降了。敢情曾公亮以为宋军是红军。

再者,说一升米能吃一天,一头牛或马,能供五十人吃一天。首先这一升米,不是粟,粟更轻,那么它有多重呢?这又涉及到宋朝另一个让人糊涂的计量单位,斛与石。一石不是十斗,它是重量,若是米计算,只有七石多,不足八石。一斛才是十斗,一斗十升,一升米不足一斤三两。

宋军伙食比较差的,缺少荤油,饭量大,特别是曾公亮所说的行军当中,体力消耗大,饭量更大。那么能不能够食一天?错了,其实标准答案是两升。

然后到了这个牛与马,一天一斤多米就够了,肉比米管饱吧。一头牛或马,那怕再小,取三百来斤肉还可以的。一斤米管饱了,但用到肉,却是七八斤肉才能管饱,这都是什么理儿?

不过也能看一看,甚至王巨打算自己看完了,将这本书也给姚兕看一看。但要适度地涂墨了,比如这个米与肉……

张玉不知道啊,原来是曾相公写的书,那大约不会错的。

一组组亮相完毕,包括指使都上去亮相了,也有不错的,王巨一一记在心中,表面不动声色,走到前面,看着黑压压的人群,不少人,一千多名禁军,两千多名强人、壮马,还有少数强人没有到,不过大多数到了。

王巨说道:“朝廷为了养活你们,拿出三分之二的收入,多少贫困人家为了你们,倾家破产,但本官看到养的乃是一群什么样的乌合之众。”

本来大热天的集结在一起,大家就不开心,这一责问,下面立即闹将起来,特别是那些强人,俺可没有靠你们朝廷养活,至于赋税,你们敢征吗?

王巨摆了一下手,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