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下的保捷,那别当真了,至于禁兵,军纪严明的几将官兵同样陆续调往前线,余下的官兵,同样也不能当真了。

还有鄜延路的官兵,路途太遥远,不宜调动。

实际参战的四路官兵数量并不少,关健这四路各堡砦依然还要派官兵留守,至于蕃兵,现在的蕃兵与保捷一样,半牧半耕,不然朝廷发放的薪酬太少了,正是有这些耕牧的收入,并且免税,才使他们收入增加,增加了收入,才有信心出战。可是夏收就要上来了,与西夏不同,一道横山隔阻,使得陕西各路天气比西夏天气要暖和一点,夏收的时间同样也提前了数天。所以四路官兵数量是不少,但无法全部调动出来……

同时王巨章楶用兵,与王韶不同,王韶是大开大合,王章二人则是精于种种算计。

如果是王韶,那么就可以从兰州抽调一部分兵力,虽不及阿里骨手中的兵力多,但王韶绝对敢战的。

但换成了王巨与章楶,那就有算计了,不象西夏,王章二人早在鸣沙城布下了一副好棋,可是阿里骨出忽意料地滑到了熙州,哪里有时间安排什么好计策。

那么就要算计了。

在城中坚守是不行的,即便保住各堡砦不失,还是被动挨打。

至于出城野战,实际宋军并不象阿里骨所想的那么弱。

特别是对付吐蕃人,宋军根本上从来就没有惧怕过。问题还是兵力……

如果兵力差不多,王巨与章楶或许敢对阿里骨这支军队下手了,况且熙河路主将是苗授,那怕就是付出重大伤亡,那也是值得的,这支军队吃掉后,湟州等于垂手可得了。

关健兵力悬差太大了,或者从当地调集各蕃部的强人壮马过来,用吐蕃人对付阿里骨的吐蕃军队,那得开多大的脑洞,才敢这么做啊?

但也不能说王巨与章楶合在一起还不及王韶,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

机会大好,可胃太小,吃不下只好不吃了。

王巨放下了手中这些急报,又想了想。

宋军一直没有真正动手,但到了这时候,大约的结果,王巨已判断出来了。

于是他到了三司,翻看了一下国家收入支出的总账,心中又核计了一下宋朝未来的盈余。

恩,是盈余,虽然宋朝收入降至一亿八千万,但这个收入基本能保住的,虽然明年没有三千万刺激,也没有三千一百万基建的拉动,不过南方三路开始向朝廷输血了,虽不多,但能将这个收入保持着持平。

从今年起不会拨款用于基建了,也不会拨款用于保马户保丁户补贴了。

因此从今年起不计兵费的话就能产生更多的盈余,也能大约地将未来国家每年盈余算出来。

当然,如果宋朝发生大的灾害,王巨也悲催了。但宋朝这几年有大灾害吗?王巨细想了一下,虽记不清楚,但似乎在史上元佑之初,国家应当没有大型灾害吧。

不过还有一个吐蕃呢,就不知道内库有多少盈余……王巨心中想到,随后觐见赵顼。

“陛下,想要平灭西夏,最少得集结陕西与河东两路大部分兵力。”

赵顼点了一下头,现在他知道想灭西夏实际真的不容易。

“但阿里骨背叛朝廷,一旦我朝大军北伐,阿里骨要么乘机侵吞甘肃等州,无疑立即坐大,是灭一狼,又生一虎也。甚至以他的胆大妄为,说不定乘机反攻熙河路,甚至秦州渭州,那么我朝大军在西夏境内进退失据,十之八九就会落后关羽在襄阳时的局面。那时我军又危矣。”

“朕也在担心这件事啊。”

“担心倒也不用担心,毕竟吐蕃现在所剩的地盘并不是太大,阿里骨又是回鹘人,有许多部族心中不服。虽然到了湟州地界,亲近宋朝的蕃部少了,但相信有的部族宁愿接近我朝,也不愿意接受阿里骨。当然了,这得看我朝大军强不强大……”

“卿之想法是先取吐蕃,后灭西夏?”

“正是。”

计划不得不改变了,就连灭西夏也要放到后年了,但原先说好的,是明年就伐夏。

得要讲清楚,否则王巨坐拥陕西六路官兵,章楶又坐拥河东路官兵,他与王巨关系一直很亲密,如果有人做文章,又让赵顼怀疑,这个战争同样没办法打下去。

但这个问题也不大,赵顼不能连这个也不明白哉。

不过赵顼担心地问:“那需要多长时间。”

“不会很长……这一战会给陛下带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哦。”

什么惊喜,王巨没有说,但很快就要到来。

因此这一战过后,西夏可能彻底息菜了,那么王巨去了陕西路后,就可以安心经营湟州,只要西夏不牵制,拿下湟州,也未必那么困难。还有一条,阿里骨毕竟才刚刚勉强将吐蕃内部整顿,如果给他时间,湟州各部吐蕃能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但现在嘛……虽不是一团散沙,但更不是一块铁板,这时用兵湟州,比宋徽宗时用兵湟州难度更低。再过四五年,给了阿里骨整合时间,那就是两样了。

但王巨话音一转,说:“如果臣与诸将士能成功的话,西北安矣。”

没有了吐蕃,往西方就是大沙漠戈壁滩了,虽有人烟,人烟寥寥无几,无法对宋朝构成威胁,或者更遥远的回鹘人,敢对宋朝不利吗?

那么可能就会是内部有一些小叛乱,但这个也用不了多少军队的。

宋朝就可以安心于北方了。

“不过这样一来,战争规模变得更庞大,兵费不菲。而臣用兵,向来奢侈,非是奢侈,而是想激励将士。所以臣刚刚去了一趟三司,看了一下国家财政收入支出情况,心中又盘算了一下,恐财政仍然不足。”

“内库还有一些储存……”

“臣知道,但内库能有多少钱帛?因此臣想到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己时国家切莫执行……”王巨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其实这个办法真的不错,可是宋朝还是一个帝制国家,如果君王昏庸,胡乱地将这个策略纳用,后果就糟糕了。

王巨将这个策略与他所担心地一一说出。

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过王巨担心的也不无道理……赵顼想了一想,说:“王卿,你勿用担心,朕会将它记下来,当成制度一一传递下去。”

“那臣就放心了。”王巨长吁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这个办法,说不定朝廷只好加赋于民了,其实只要将西夏与湟州这两个国家一起解决,即便百姓吃一点苦又能如何?关健在这时候,什么妖蛾子都有,只要加赋了,王巨一旦到了彼岸,无疑会有许多人用此做文章,甚至破坏掉王巨所打下的大好基础。

钱的问题解决了,王巨准备告退,赵顼忽然问:“姑姑在那边还好吗?”

“怎么说呢,虽然丰市是彼岸最大的港口与最大的繁荣城市,也是居民最多的安置点,但丰市规模顶多与我朝中州相媲美,如果大长公主殿下安于享乐,安于繁华的生活,在那边肯定呆得不习惯。不过殿下性格安静,生活朴素,倒也能适应。”

赵顼不语,来回走了好几步。

在另一个时空,只看到赵曙赵顼父子对苗家与赵念奴与她母亲不错,实际中间有内情的。

赵曙初抱到宫中,曹老太太嫌疑他母亲乃是一个逃荒过来的南方奴婢,十分不喜,如果不是苗贵妃庇护,最后赵曙还不知会有什么下场。

明白了这个,或许就明白赵曙对曹老太太为何不“孝顺”了。

后来赵祯真的无子了,曹老太太才将赵曙当成了奇货可居,将外侄女高滔滔嫁给了他。但新的危机来了,赵祯广纳妃嫔,生下了好几个子女,那时赵曙依然危机重重,在宫中遭到了一些排斥,这也是必然,那可是这世间最黑暗的地方,只是难以在史书里看到罢了。

那时候赵念奴还没有下嫁,对这个大侄子很不错,没有想到,嫁到李家后,生生让一群大臣与恶婆婆逼疯掉了,所以一即位,立即贬斥李玮,不过赵念奴似疯非疯,心情郁结,无人安慰,熙宁三年便死掉了,人在人情在,人走人情空,赵顼也就没有再报复李玮了。

现在人还活着,却被逼得逃到了“荒郊野外”,在赵顼眼中,彼岸再繁荣的地方,还不是等同荒郊?

因此赵顼想到此节,心情也不大好。

“陛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殿下在那边真的很好,陛下勿用担心。”

“你写信给她,不,朕亲自写信给她,她带回来的礼物,朕很喜欢,就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礼物?”

“陛下与诸宗子公主平平安安,对于殿下来说,就是最大的礼物。”

赵顼又默然。

“陛下,你身为人君,不可儿女情长。”王巨又劝说道。

其实说一说也不要紧,但问题在这事上,王巨确实有违制度,不提则罢,一提王巨自己儿也挺尴尬的。

“什么惊喜,能否说一说。”赵顼显然也意识到了,同样转移了话题。

“阿里骨那股军队,大约拿他们没办法了,现在就看种谊能不能将鬼章那两万蕃兵拿下,正好鬼章轻视种谊,于洮河上架飞桥,这是一次大好机会。”

“为何?”

“陛下,那飞桥位于何处?”

“咦?”赵顼略略醒悟,为了不泄露出去,前线的种种具体安排只有四人清楚,王巨、韩缜与许将,另外就是赵顼了。

并且王巨每隔几天,就绘制一张战略地图,包括各支军队的行军路线,一起标注出来,送到宫中,给赵顼观阅,当然也包括这个飞桥所在的位置。

原来赵顼肯定不懂的,但王巨经常讲解军事方面的知识,甚至在他开讲时,从多方面也讲了一些大型战役胜败的原因,就象赤壁之战,也不是象三国演义所写的那样,诸葛亮借来了东风,周瑜一把火就将曹军烧完了。就是庞统也没有使什么连环计,可能曹操为了训练水军,确实将一些船连在一起了,才被周瑜得以利用,又忽起东南风,对曹军用了火攻。但曹军真正失败的对象不仅是周瑜的火攻,还有血吸虫病,鄱阳湖吸血虫很多的,直到****时才将这个问题解决掉,这个吸血虫导致曹军死亡近半。因此曹操败后,写信给孙权,赤壁之战,正好我的军队有瘟疫,我便将船烧掉,白白让周瑜得到一个好名声。

败了,曹操不服气啊,自掩其丑了。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曹操拿下襄州后,骄傲自大了。

如果对手太弱,那么一鼓作气也就统一全国了。然而孙权与刘备,不论那一个人,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所以当时情况,曹操拿下襄州后,应当稳一稳,就象宋朝统一全国那样,最少将江南的情况打听清楚了,这才能动手吧。为什么东吴水军没有染上吸血虫病,这也是证明了曹操的麻痹大意。

死了那么多兵士,虽然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真正属于核心的北方精锐军队并不多,要命的这些核心军队多失去了战斗力,为何不果断停止用兵?那种情况下,即便光武大帝刘秀,也不敢说既得陇,复望蜀吧。

人心的不服,实际三国当中,论内政,东吴是最差的,关健是曹操没有稳住,就连襄州的人心都没有收服过来,所以孙刘两家手下将士齐心协力,将曹军击败。

战术呆板,一个在鄱阳湖,一个在赤壁,两军僵持,敢情曹操以为是在官渡呢,这可是在大江之上,与陆地相同吗?

这样讲,大伙儿多少肯定有些开窍了。

但也是王巨身为文臣的原因,换成武将,那怕再能打,可让他讲,却未必能讲得出来。

然后赵顼更加地懊悔……早该让王巨讲一讲的,那么自己就不会匆匆忙忙发起伐夏之战了。且看现在的王巨,让章楶一步步地消耗西夏兵力,一步步地将边境向灵州推进,真的是一步步啊,平夏城之战过后,先看国家的经济,两国将士的情况,这才发起了天都山之战,才夺下了萧关,有了萧关,才有了今年的鸣沙城之战……甚至又想用贺兰石催毁西夏经济。这些基础打下后,才会在未来发起伐夏总攻。

两者差距有多大。

特别是天时地利人和,王巨讲了很多。

所以现在王巨略一提醒,赵顼就想到了两个字:地利!

王巨却主动地说了一句:“陛下,那个鬼章身为吐蕃第一名将,所以这一战,结果还有点儿不大好说。这边且不问,主要还是在西夏那边,今年会连续不断地给陛下带来惊喜……”

惊喜就来了!

第816章响

“林将军,西夏来了十五万兵马。”斥候禀报道。

“十五万?”

“可能十五万不足,但肯定不止十万,还有一万多名麻魁兵。”斥候说道。

他们在远处侦查,只能看一个大概了,不可能一个一个去点数的。

“偶的天哦,”折可适叹道。

偶的天不是指麻魁兵,西夏很早就有女兵了,让折可适诧异的是这个兵力。现在整个西夏,从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正常的丁壮,不会超过一百万人。并且这包括了河西走廊上的沙州甘州肃州等回鹘部。

就这么一点丁壮了,还有三分之一是西夏也不能全部调动的,平西砦哪里十万兵马,现在又出动十几万兵马,这简单没有底限了。

但西夏也无奈,梁乙逋不能撤回来哉,这一撤,还指望阿里骨与宋朝交战么?甚至两国刚刚搭成的联盟都失效了。

宋军虽然在鸣沙城中的兵力不多,但萧关那边驻扎着大量宋军,随时能赶过来支援。而且宋朝考虑到夏收,西夏就没有夏收了?并且粮食对于眼下的西夏,比宋朝还要更金贵。

因此必须迅速将鸣沙城收回来,再于杀牛岭等处连筑几个堡砦,将宋军挡住,这样一来,无疑要调拨大量军队过来了。

“能不能吃下?”林广低声说了一句,然后派人立即通报章楶,西夏军队来了,号称十五万,但不足十五万,但大约超过了十万兵马,其中还有一万余名麻魁兵。

随后林广开始准备应战。

嵬名阿吴带着十几万大军也迅速到达。

立即兵分三路,将鸣沙城围困起来,只有南城门没有驻扎军队,给你们留一条生路,迅速逃跑吧。你们逃跑时,俺们才好追杀,否则攻城真不是俺们强项啊。

好吧。他也知道围三阙一。

不过让他失望,没有一个宋军逃跑,那只好攻城了。

一天攻下来,没有任何结果。

嵬名阿吴气急,下令连夜分班攻城,反正鸣沙城中只有三将官兵,用人数来碾死他们。

一夜攻下来,依然没有结果。

直到第二天傍晚时分,才攻破了一个豁口,进城了,但不急,城里面还有许多城中城的城墙呢。一些宋军站在这些城中城的城墙上继续射杀。

想顺着城墙跑吧,但城墙上宋军又修建了一个个坚实的城楼,甚至有意拓宽了城楼下面的城墙厚度,想攻破它们,比登上城头还要困难。

但不管怎么说,终是进了城的。

嵬名阿吴下令连夜继续拓宽,到了第三天下午,才占领了七八个区域,至少后面的夏军进了城,也避免了宋军的骚扰。

嵬名阿吴也进了城。

他到处看了看,城中的情况很古怪,不仅有这个古怪的迷魂阵,因为想迅速筑起这个迷魂阵,急切之下,宋军都在城中取泥土了,因此到处坑坑洼洼,但这样一来,原来的十万军民无法扎营休息了,于是又挖起了一条条排水沟。

军营扎在高亢处,甚至连茅厕也放在一个个土墩子上,城墙筑好了,宋军回去,城中的三将官兵出城驱逐城外的百姓,因此茅厕里的那些个物事,也没有人处理,臭气冲天,以至嵬名阿吴过来察看时,不由地捂住了鼻子。

但现在也不是他处理的时候,还得以攻下余城为主。

于是他又看了看,也担心安疆堡那次火烧啊。城中确实有许多茅棚,非是这三将宋军所住的茅棚,而是原来的十万军民,城中民宅不够住了,又在高处搭建了许多棚屋,但周边就是各个水沟,水沟里还着沟水,不象是火攻的样子,事实这两天攻下来,宋朝一直未使用火攻战术。

至于这个迷魂阵,现在嵬名阿吴倒是能理解一点了。

按照常理,城池这样设计是不合理的,特别是这些军事城寨,必须要道路通畅,这样敌人在攻城时,才能以最快速度将援兵与物资武器,送到危急的城墙下。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象太原,号称金汤城池,无论是安禄山,还是宋太祖,都在这座城下黯然神伤了,但宋朝拿下太原后,潘美却将太原城搬到河东,又将街巷设计成“T”字型,其实这就是有意设计的,这样,生生将道路延伸了近一倍,以防止下一回还有河东百姓倚仗太原城谋反。结果河东百姓没有谋反,却方便了金人攻地,一二三就将太原拿下了……

然而放在鸣沙城就能讲得通。

这个城与太原则不同,它四周都是平坦之地,八九里开外才有一些小山区,还不能称为山,而是土包子,不过它西边就是黄河,南边就是葫芦川,现在水土还没有恶化到后世那份上,因此这里成了西夏重要的粮食基地。

原来也没有关系,虽然它不易防守,但前面有萧关守护着,所以不仅成了西夏的粮食基地,也成了西夏一个重要的粮储区。

但宋朝拿下萧关后,西夏紧张了,将储粮一起运到了灵州。

因此宋军这么做,就是西夏收复鸣沙城时,宋军无法守城,于是与夏军进行巷战,这样拖一拖,几天过去了,宋军援军也就抵达了。

这样一想呢,嵬名阿吴还是有些紧张的,他不知道平西砦那边有没有拖住泾原路的兵力,如果没有,泾原路仍能抽出许多军队出来,不要说什么野战了,现在宋军野战同样很强悍,到时候胜负也就未卜了。

想到这里,他开始下令,加强攻城,或者巷战的力度。

他担心的很快就到来了,傍晚来临,斥候从南方回来禀报,说大量宋军开始在萧关那边集结。

但时间还来得及,而且进城了,又占领了七八个区域,也就意味着能容纳更多的士兵入城战斗。虽然城中这些也能算是城墙吧,但当真是外围高大的城墙?

甚至许多城墙因为厚度跟不上来,又是新筑不久,用撞木都能将它们撞倒。

因此到了第四天,西夏就控制了一半鸣沙城。

但宋军的勇敢,也让嵬名阿吴感到心寒。

第五天,宋军终于被嵬名阿吴逼到南城门几个小区域里,然而后面的五六万宋军大部队同时杀了过来。

然而现在嵬名阿吴也不惧了,虽然鸣沙城很小,这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既然是城了,又是以前西夏一个重要的储粮区,它比一般的堡砦还大得多,甚至几乎与大顺城相差无几。

西夏军队虽多,城中更是让宋军搞得乱七八糟,但挤一挤,还是能挤得下的,那么西夏倚仗着这座城池,进可攻,退可守。更重要的,这里是西夏地界,后方还能抽调军队过来。

于是嵬名阿吴说道:“猛攻。”

必须抢在宋军大部队到达之前,将这拨宋军赶出去。

林广三将官兵这几天伤亡也有些重,当然,西夏伤亡更重。

而且压缩到这几个小区域里,从空间上对宋军不利了,不过好在后方大部队马上就要到达,因为平坦,甚至不用望远镜都看到大军的前锋了。

于是林广下令撤退。

“追!”嵬名阿吴下令道。

他不仅让城中分出兵马追击,又下令仍在城外驻扎的少量兵马,也从两翼追击,然而刚刚快要追上林广的三将官兵时,城中传出一声声轰鸣声。

嵬名阿吴扭过头,轰鸣声还在不停地爆响着,但火光已经腾了起来。

这就是王巨与章楶合力精心设计的计谋。

原来王巨的想法,是集中陕西路所有的火药,包括修路开矿的民用火药,也集中起来,埋于地下,给西夏军队一个惊喜。

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章楶仔细分析了鸣沙城的地形,以为不妥。因为想要成功,必须尽量地将西夏更多的军队诱入城中,如果西夏军队入住民宅,什么也不做,问题也不大,但如果瞎挖乱挖的,万一挖到地下的火药,真相就暴露了,整个计划失败。要么就埋得很深,但那样,又没有什么威力了。或者迅速将西夏军队放进来,但鸣沙城四周无险可依,城中的官兵必须要坚守一段时间,这样后方的大部队才能杀到,那么夏军必然从四面或三面进攻。那么想要这个计划成功,除非林广这三将官兵也随他们陪葬,这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章楶在王巨计划上做了修改,火药是用的,但只是一个引子。

真正的杀着乃是现在朝廷提炼过后的猛火油,而且同样西北不少,战事主要就在西北了,它又是一种很厉害的防御武器,因此重要的堡砦都储备了一些,有的堡砦甚至储备了两三万斤,分别装到陶坛中,用泥巴将坛口密封,以免使其挥发。

章楶便秘密下令将这些猛火油一起调运到萧关,以及今年春天在萧关附近所筑的三个新堡砦里面。拿下鸣沙城后,这十万军民要吃要喝啊,因此又随着粮草秘密运到了鸣沙城。

然后埋于地下,上面修建了茅厕,虽然说起来不大好听,但却是管用,即便西夏人在城中瞎挖什么,也不会挖到茅厕下面。再于中间放上火药,附近又用油纸包了一些易燃物,一起埋于地下,火药的引信置于密封起来的竹筒子里,竹筒子再置于城墙下面,也就是地下放着竹筒,上面在修城墙,随你怎么挖也挖不到了,这些城墙有挖的工夫,还不如用撞木撞呢,然后延伸到南城门附近。

而且这些迷魂阵,西夏攻着攻着,就有许多士兵进了城中。

什么巷战,有那个必要吗?

西夏万一将四面一起围起来,那个问题也不大,那就晚一点,等后方前锋军队到达,里应外合,点燃引信,杀出鸣沙城去。

如今鸣沙城内埋着不计其数的猛火油,甚至连平西砦那边用来防御的猛火油都搜集过来了,火药并没有产生多大杀伤力,关健是它们将泥土轰开,装猛火油的陶坛轰破,将易燃物点燃。

这些燃烧起来的猛火油又迅速向低洼处的各个水沟流水,这些水沟可不是为了那几场雨排水用的,它布满了每个区域的角落。虽然漂在水面上,依然在熊熊燃烧着,连带着又将城中的茅草以及西夏军队自己所带来的辎重帐篷一起烧着了。

并且这些城墙形状古怪,井字加回字形绕在一起,临近城门的士兵还能来得及逃出去,但里面的士兵想逃出来则是万分困难了。

“杀!”就在嵬名阿吴还在发呆时,林广下令道,林广、折可适与种朴带着三将官兵又杀了回来。同时姚兕与张守约已经带着一万余前军抵达,并且他们还是清一色的骑兵,大部分又是剽悍的蕃骑,城中还有不停地轰响,火光熊熊,顺风仗谁不会打?

这些蕃子一个个嗷嗷直叫,不停地拍打着战马,挥舞着弯刀,凶狠地扑了上去。

而且苗履也带着数万后军杀了过来。

“撤!”嵬名阿吴见势不妙,吼了一句,带头拍马就向北逃去。

“追!”姚兕喝道。

至于城中烧得七死八活的夏军,由后面的步兵来解决吧,他与张守约带着骑兵,一路向北追去。这就是王巨所说的更大的惊喜,灵州城中现在几乎没什么兵力了……

从鸣沙城到灵州不足一百五十里,若是步兵,一个急行军,一天一夜就可抵达了,即便大部队,以这个平坦的所在,两天同样也就到达了。如果是骑兵……半天就差不多了。

也就是追到灵州,正是两三更时分,即便城中还有可怜的夏兵,也不会有什么防备,虽然城门关上了,后面还有一些驮马呢,马上肯定没有云梯了,但有许多挠钩。

一路向北追去。

根本就不给西夏人通风报信的时间,差一点将嵬名阿吴追哭了。一直追到灵州城下,灵州城中几百名留守的士兵才刚刚察觉。嵬名阿吴当然不可能进城了,继续向北逃去。

姚兕分出一部分兵力,继续追击,余下会游泳的战士一起下了战马,拍着战马,趟过灵州城外的护城河,来到城墙下面,一面举着藤盾,一边将挠钩使劲地扔向城头。

前几年宋朝伐夏时,一直没有攻破灵州,不仅灵州城墙高大坚固,同时也是因为城中有许多守卫的西夏军队。

但现在那有什么军队哦,即便几百名士兵,还是老弱病残的杂牌军,开始还反击呢,随着几千名宋兵来到城墙下,强行登城,他们也无辄了。

仅不足一个时辰,还没有到四更天呢,灵州城门就被打开,吊桥放下。姚兕带着军队进入灵州城了。

这次战役乃是一个计中计。

梁乙逋将吐蕃拖下水,让王巨多少有些头痛,可他将十万大军置在了平西砦外,无疑后方西夏兵力空虚。但西夏迫于各种原因,想迅速解决这件事,那么派向鸣沙城的兵力肯定不少,那么西夏后方的兵力会更加空虚。只要计划顺利成功,那么宋军就可以趁势袭击灵州,扩大战果。

四月下旬,正当宋朝许多大臣替前线担忧时,前方终于传来一条让人振奋的好消息。

章楶用计在鸣沙城烧死或斩杀了三万多名夏军,还抓了近五万名战俘,嵬名阿吴所带来的十几万兵马,只有三分之一逃了出去。

随后姚兕轻取灵州。

这里乃是西夏老巢穴了,而且为了这座城池,不知死了多少宋军将士,甚至章楶还刻意骑马来到城外,对那些死去的英魂祭拜。

所以姚兕也没有客气了,将城中所有贵族一一处决,财产抄没,一半留给将士奖励与抚恤的,一半还有其他的用场,那就是下面的花费。

同时胁迫城中的百姓将灵州城墙毁去,然后让他们带着家中贵重物资,并且让他们集结车辆牲畜,押着城中的西夏储粮,现在你们能带多少粮食到萧关,以后就分配给你们多少粮食,当然,你们不带也可以,那等于饿死吧。但也承诺了每户人家二十贯的安家费用,然而与鸣沙城不同,只能投奔宋朝,没有其他的选择!

不走,要么就葬身火海,要么就当场斩杀。

将百姓一起向南方驱逐后,一把火将这个残城烧个精光,甚至连城外即将成熟的庄稼也不放过,统统烧光,至于收割,来不及了!

仅是几天功夫,西夏还没有反应过来呢,甚至梁乙逋才刚刚接到消息,自萧关到灵州,全部成了一片焦土,房子没有了,庄稼没有了,连老百姓都没有了!

但不急,还没有完。

宋军挟借大胜之势,又折过头来杀向了天都山。

现在天都山哪有多少兵力哦,况且还有许多当地的羌人早就与宋朝眉来眼去了,夏军只坚守了两三天,就被宋军拿下天都山。然后章楶宣布新的税制,强人壮马者,免其家所有赋税,但不是想做强人就做强人了,还要看其身体素质,并且章楶明文规订,每个寨子五丁才能抽取一丁,宁缺勿滥。非强人户,眼下暂不征税,而是以役代税,替宋朝修建三十天堡砦后,当年税赋就全免了。而且明年也不征税,每户得出一丁,修三十天的道路水利,就算税赋完成了。实际这个制度不仅是为了朝廷,也是为了这些羌人,有了堡砦,才能防御住西夏人的反扑,有了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