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池城究竟有多少兵力,西夏人不大清楚,不过主将与知县的什么,这个容易能打听到。刘阒在贝州平叛王则起义时立的功劳,西夏人不知道,但都知道刘阒在铁冶沟一战的凶悍。

“讹一将军,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难道我们撤军回去,再说,上次叶悖麻手中是两万兵力,这次我们则是四万兵力,而且柔远寨下的兵力更多。上次是秋高气爽之季,草木仍很繁荣,现在是正月,万物凋零,无法藏住大军,为何要担心?”

两相争吵起来。

一方要分兵华池城,它是县城,物资粮草更多,而且城中的百姓也没有撤走。就是攻不下来,引得荔原堡的兵力出城相救,那么也可以与宋军进行野战了,就能将西夏兵力优势发挥出来。至于危险,因为时季不同,主持军事的人不同,不会有危险。

一方不同意分兵,兵力分得多,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虽然相互离得不远,但这一带依然以山区为主,尽管多是梁峁地形,但终是山!

都哆腊讹挥手让他们停下,说道:“这样,今天休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广派斥候,前去华池镇打探,对了,也要分出斥候,前去凤川堡打探。”

“凤川堡?”

“庆州兵力有限,现在前线都驻扎着不少宋军,后方还会剩下多少,又非是庆州城,因此凤川堡可能现在兵力极其空虚。拿下凤川堡,不但可以从凤川堡夺取物资粮草,在它的后方就是宋朝的直罗县,那么整个华池县与直罗县都会产生骚动……”

不仅是物资粮草,而且这么多军队,理论上活动空间越大越有利。

若是兵力少不能这样玩的,但兵力多嘛,只要小心一点,就没有关系了,况且道路情况也比较好,乌川古道直接通达凤川堡。

至于延州的援兵,都哆腊讹也想过,但可能极不大。

首先鄜延路能分出多少兵力?宋朝在陕西驻兵规极其极庞大,可这个兵力是分散在五路的,如果包括府麟路那就是六路了。环庆路拼命一样的,本路又抽出了多少兵力?

况且延州各个前线当真不派兵力留守防御?所以就是他们想援助,能抽出的兵力终是有限的,最少在三十万夏军面前,这个兵力抽不抽,一样。

其次按照以前的惯例,宋朝根本就不习惯各路的配合作战。再说郭逵与韩绛暗中在撕逼,西夏人不知道,但知道李复圭为了追罪白玉与郭逵撕逼了。

最后就是从战略的分析,如果延州派出援兵,进入华池县可能性很小的,因为进入了起的作用不是很大,能派出多少兵力,一两万人,放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算什么?所以他们真派出援兵,那就是金汤城。

至于那几万保捷军,全部在真正的大后方了,西夏人也知道,不过以为他们与以前的义勇军类似呢,根本就没有考虑。

但战争总有意外发生的,所以都哆腊讹先派出大量斥候,有什么情况再考虑,没有也考虑,但那考虑的就是分兵了。

“就这样吧,大家休息。”

因为大顺城控制着大道,夏军只好从小道上行军,不但要行军,还要带出一部分物资与粮草,以及其他的辎重,路是不远,可是大家都很辛苦了,昨天花了一天时间,才越过大顺城,今天才正式分兵荔原堡与柔远寨。

三军劳累,得要养精蓄锐。

另一侧,梁乙埋也率领大军到达柔远寨下。

柔远寨位于五条山沟冲积的土塬上,一左一右两条山沟勿用考虑,那是“死”山沟,但前面两条山沟与后面一条山沟都是“活山沟”,当然也成了道路。

三条山沟正了一个“Y”字形,柔远寨便位于这个Y字的交岔点上。

但总的来说,四周高大的山峰并不多,也就是不能做为屏障,其次这个土塬太大,柔远寨所占的面积有限,能给敌人足够的空间攻城。

不过李三狗也不惧。

此战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即将到来的柔远寨保卫战。

敌军即将到来,斥候匆匆忙忙回来禀报:“赵将军,敌人即将来了。”

“知道了,”李三狗说。

“不过还好,敌人分出一半兵力去了荔原堡。”

这意味着柔远寨压力也减少了一半。但李三狗却大惊失色道:“西夏人疯了吗?”

消息同样到了燕达与章楶手中,不是刘阒派人通知的,而是斥候打听到的。但越往后局面就越紧张了。

在另一个时空发生了两件悲壮的故事,梁乙埋围住了罗兀城,抓获了都头崔达,多半是崔达做斥候被捉到的,押到罗兀城下,让崔达劝降,崔达到了罗兀城下大喊,贼少,粮且尽,将要去,宜坚守。梁乙埋大怒之下,当着罗兀城数千宋兵的面,将崔达剁成了肉酱。

在这之前进攻大顺城过程中,又抓倒了守烽火台的小兵张吉,押到东谷寨下,让张吉劝降,张吉反而大喊,努力,诸寨无虞,贼尽且退,不能投降。于是梁乙埋一怒又将张吉杀了。

因为王巨带来的变动,可能发生的事有一部分与那个宋朝有些重叠,不同的也不少,并且这个不同会越来越多,因此去年罗兀城并没有发生崔达的故事,甚至崔达所在的那一营官兵都未必进驻延州。

王巨也记不得了,就是记得了,也不会刻意去找一个叫张吉的小兵,不知道现在在不在庆州。

但这两则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西夏大军到来,诸寨被围得水泄不通,所以不知道外界的消息。

马上这种情况就要在庆州发生,甚至做为个体的斥候,都无法在野外生存,敌人太多了,就是当成斥候的游骑,数量也会多得可怕,一旦发现,休想活命。

不过现在还有许多斥候在四下里游荡着,然后将各个消息送到各主将手中,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燕达知道这个变故,有点儿不好。

章楶却大惊失色。

为什么西夏分出一半兵力去荔原堡,大家都感到不妙,这是一个大秘密……

第485章人样子

王巨未来,章楶负责着指挥,这个担子可不轻,别看大顺城前几天的战事,似乎他没有指挥,但后方的调动,安排,那一样都少不了章楶,比如他在仁多零丁未到淮安镇之前,便给美利堡与雪泥堡下了命令。

虽然事前他与王巨做了商议,整个元旦节大过年的,两人就在三原城内不停地推演着。

不过王巨在后方,放在具体的指挥上,必须由章楶来承担。

他同样感到不解。

西夏人会分兵荔原堡,这个很正常,但在他与王巨预想里,顶多分去一部分兵力做一个牵制。压住荔原堡的宋军,不让这支宋军出城行动就可以了。

西夏主要的还是柔远寨,安疆堡。不然马上后勤与物资就会出现大问题。靠士兵肩扛手推,能带过来多少粮草?

因此打通了安疆堡与柔远寨路,虽然道路不算太好,但能保障一部分后勤送到前线大军手中了。

而且这几处离得并不远,所谓的柔远寨就是后世的华池县城,安疆堡位于后世的紫坊畔乡境内,白豹城就在白豹镇境内。

当然,不能拿后世与现在相比。

在后世只要有一笔大的投资,甚至能在一年之内,就将安疆堡到华池县城所有的山峁堆平,但在宋朝能做到么?

因此柔远寨必然会吸引了西夏人的主要火力,那么计划就成功了,什么计划,华池城的兵力可以悄悄调出去……所以王巨再三吩咐姚兕,不要拉仇恨,必须要低调,就是不想吸引更多的夏军过去。因为夏军一旦过去,那条平坦的乌川古道摆在哪儿呢,西夏人兵力又足够地多,那么他们还会不打华池城与凤川堡的主意?

到时候华池城的兵力怎能做到悄悄离开华池城?

章楶不知道什么叫墨菲定律,但一半夏军抵达荔原堡城下,不用说,西夏人也会将视线盯住凤川堡与华池城。

这可不是小事,他想了想,虽然天色临近黄昏,还是骑马直奔宁州。

其实若非子午山相隔,从庆州到宁州不是很远,仅一百余里地。

相对而言,这条道路也比较平坦,又非是大军,章楶带着几个随从,两个时辰后便来到宁州。

现在宁州城还有点乱,百姓继续在撤离,加上各种物资,以至夜晚都没有关闭城门。

章楶直接进城,找到了王巨。

“子安,敌寇果然转攻雪泥堡。”

虽有准备,但它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慕容真的会出现问题了。

“无妨,长痛不如短痛,诸葛亮七平孟获故事里,有很多是传说,也可不仿佼。特别是唐朝,很多时候同样以怀柔政策为主,也一一宣告失败了,况且我朝是彻底的怀柔政策。”

“唉,唉,”章楶连连唉声叹气。

虽然王巨这么说了,相信王巨也不想的。

“渭州与延州那边如何?”

“刚刚接到两边的消息,渭州蔡公那边没有问题,大力配合,并且同意让周知军亲自过来。”

“哦。”章楶这才露出一点喜色。说老实话,现在的章楶还没有成长到史上平夏城之战的那个地步。三十万大军到来,又有一部分慕容可能会反叛,其实他心中同样承受着极大的夺力。

计划,那只是计划,看看,计划马上就快跟不上变化。

“那延州那边呢?”

“韩公说某会支持的。”

“其他呢?”

“其他未说,所以韩公与郭公会不会支持,得我们打出来给他们看。”

打得不好,这个支持就不好说了,打得好,支持会有的,最少两人比陆诜要好。

“我让魏庆宗守两天。”

“两天恐怕很难吧,”王巨怀疑地问。就凭现在的美泥堡,能守一天就算是万幸的了。

“高敏与姚麟需要时间。”

王巨默默不语了,让魏庆宗强守雪泥堡两天,太过勉强人了,但也是没办法的事,得配合整个战略计划,所以这两天必须得守住。

“府城寨有没有腾出来?”

“腾出来了,但子安,当真这样做?”

“我也不想啊,可是当人遇到燃眉之急时,你给了他一碗米,他会感谢你,你给了他一斗米,他反过来还会怨怼你为什么不给他两斗米。为什么夫子说中庸,民间说适可而止。父母不能过份溺爱子女。这次如果我亲自过去,承诺给他们更大的好处,说不定就能化解这次危机。但以后呢?这只能进一步壮他们无法无天的胆子。”

“那就这样吧。”章楶无奈地说。

如果这次不解决,那么战后便没有机会与大义去解决,以后慕容可能越来越尾大不掉。

其实不仅是慕容,宋朝许多沿边部族都因为怀柔政策出现了严重问题,特别是西南那块。

现在有一些人被仁多零丁收买,那么只有两种办法解决了,用更加优惠的“怀柔政策”去化解,或用武力将一小部分人强行镇压。

王巨决定了第二种手段,章楶便不在纠缠这个问题,又说:“梁乙埋正式进入大顺城的后方,并且分去了一半兵力去了荔原堡。”

“我正为此事头痛呢。”王巨道。

刘阒早派快马将消息送到王巨手中。

“原来是这个原因。”

章楶也哭笑不得了。

不管姚兕做对还是做错了,现在得立即补救。

王巨说道:“质夫兄,你正好来了,我们还是先将环州那边安排好吧。”

这也很重要的,章楶额首。

王巨派人将种谊与郭庆喊来,两人一会被亲卫带到,王巨让他们做下来。

先是对郭庆道:“这次我授命十八旅将,但没有授命你,而是将你带到后方,让你带领官兵安排难民与物资事宜,有人替你打抱不平。”

“明公,不敢,我愿意听从明公调遣。”郭庆道。

当然,他心中同样不大服气。

王巨摆摆手说:“勿用虚伪,我更非你们一些人所想的那样,任人唯亲。我所用之人,必须有能力,听从指挥。否则,无论亲仇,皆不会用之。不过你们听从了我的指挥,我就必须将你们安排到适合的位置。比如这次安排难民与物资事宜。位不高权不重者,下面的人未必会听从安排。我又不能事必躬亲,所以让你做了副手。”

“其次,我在元旦前就来到了三原,这个你们都知道了,但没有立即去庆州,然而不代表着我没有关注环庆路,相反的,我暗中派了一些斥候去了庆州环州,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但打听到一条很不好的消息。”

“什么消息?”

“西夏派人暗中与环州慕容的一些族酋联系。”

“啊。”郭庆也吃了一惊,前方有三十万敌人,若慕容在背后再来这么一刀子,二州那才叫危矣。

“不过当时也不大能确定,所以我也没有说。”

“那现在呢?”

“确定了,后天种古就要带着军队自安塞堡去美泥堡,营救魏庆宗,那么环州城中自会兵力空虚。因此我明天晚上让种谊带着他的手下大军,悄悄潜入到府城寨。我又不方便现在就在环州露面,但环州需要一个得力的人亲自坐镇。我说的你明白吗?”

“我会意了,明公是说当时将我留在身边,专门就防着环州这个意外的。”

“正是,但在当时,未确定之前,我不便说。”

“我懂了,不过……”郭庆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环州的地形,各族的分布,提出疑问:“种谊潜入府城寨是一个好安排,然而他们那么多兵马进入环州,如何能做到不被人察觉?”

“郭庆,你忘记了几天前,我军如何烧掉一部分夏寇的营帐?若是下半夜自马岭水潜入,现在依然是天寨地冻之时,郊外多数百姓撤到后方,你说还会被不被人发觉?”

不过明天晚上,将是这场大会战转折的一个夜晚!

郭庆眼睛一亮,拍腿道:“哎呀,我还真忘记了,明公用兵真乃鬼神莫测。”

现在王巨交了底,证明王巨重视了,郭庆也就开心了。

“这件事处理完了,大约渭州那边也会派出一部分兵力到了环州,你代我与他们做好沟通工作。然后你立即回到庆州,我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你。”蔡挺这次派出的是两支支援军队,但王巨就没有再说了。那一支军队以及高敏的军队最后露面时,才是真正露出獠牙,王巨抵达庆州之时!

“什么任务?”

“大敌当前,永兴军发出了多少援兵?原来只发出十一营官兵,那是敌人还没有现身。如今敌人现身了,数量又是如此的庞大,难道后方还不发兵援助吗?”

“是啊。”郭庆又拍着大腿说。

曾公亮能发出多少军队,王巨不大清楚,但自敌人三路兵马现身后,王巨就写信给了曾公亮。听说曾公亮在后方集结兵力,这需要一段时间,永兴军兵力不少,但不在长安一处,有的在长安,有的在华州,还有的在陕州、河中府、同州、耀州等处,养在后方,一是节约费用,二是用来及时支援前方四小路。

到了这时候,难道还不发兵吗?

不过因为时间急,不可能将永兴军所有军队都发过来的。但想来人数也不会少。

怎么办呢,想打退敌人,那用不着这么多兵力,但想大败敌人,手中兵力多一点,只会增加更大的把握。

至于最后用掉多少钱帛,让王安石去头痛吧。

“永兴军兵马副总管是狄咏,钤辖叫高怀忠,这两人我都不大熟悉。”

实际高怀忠,王巨真不知道,但狄咏岂能不知,整个大宋的“人样子”,超级美男,大约赵顼以为他是狄青的次子,应当能打,于是刚刚调到了永兴军。

但狄咏能不能打,王巨真不大清楚。

“不知我就不大敢用,因此可能我会亲自上阵指挥。但如此,章通判又如何自处?因此我只能在战场上亲自指挥,却需要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人,代替我鼓作士气。郭钤辖,这一回你还满意么?”

不能王巨在前面拼命,章楶在后面做大元帅吧。那么章楶也要赤膊上阵么?那成么,不要亲自杀人,就是亲自杀鸡,章楶都没那本事。

“太满意了,太满意了,”郭庆不由地搓手说。

同时也理解了,毕竟这些安排,在前段时间,皆不能确定,不能确定的事,王巨又怎么能说出来?

种谊在边上也开心:“明公,这一战可能名垂千古。”

“不要高兴太早了,种谊,你马上回去休息,明天就要准备了。”

“喏。”

两人高兴地退下。

环州那边安排好了,接下来就是这个头痛的荔原堡了……

第486章买安

“姚兕让刘阒向延州救发援兵,进驻华池寨,又让刘阒用快马请求我再发兵去凤川堡。”

“方法是不错,可难哪。”章楶说。

华池城的问题是必须用低调与不拉仇恨的方式,让西夏军队不降临于华城城下,否则计划就宣布失败。现在韩绛与郭逵二人态度都有些暧昧不清,发不发兵是一回事,就是发兵了,什么时候兵力到达又是一回事。

王巨开的那条道,现在还在,甚至王巨离开后,开始有许多商人与行人从那条道上走了。

然而从集结调动军队,再抵达敷政,再抵达华池城,得多长时间?

还有后方的军队。

后方三万余保捷分成了四旅。其中刘昌祚与王君万兵力都达到了二十四营,一度让其他旅将皆有些不乐。不过最后王巨说出大约计划后,便没有反对声音了。

因为这两旅人数最多,可皆用来发起大会战的。那时候手中没有一支强悍的兵力,就无法决定胜负走向。

现在之所以放在后方,一起省去粮草负担,二是顺便替官府安排难民,三就是不惊动敌人。

宋朝兵力少嘛,大胆深入吧。

另外还有两旅,一是种谊手中的九营官兵,这也是有用场的,现在就派上了用场,马上要去环州。

一是李克忠手中的六营官兵,同样也用途,防止敌人从淮安镇深入,那么李克忠手中的兵力就要立即投放到庆州。但非是凤川堡!

想要不惊动敌人到达凤川堡,只有一条路,从宁州插到坊州,再从坊州插到直罗,然后再进入凤川堡,但那样绕了多少路?时间还来得及吗?

因此只有一个办法,直接进入到子午山,从庆州后方插到凤川堡。可弄不好就打草惊蛇了。再说,仅是六营官兵,能起到震慑作用吗?

王巨自从听到消息后,一直到现在,就没有想出好办法。

“主要是韩公与郭公想法有点多啊。”章楶叹息道。

如果韩绛与郭逵全力配合,那什么问题也没有了。立即从延州发出两支军队,一支自敷政到达华池镇,一支从直罗到达凤川堡。只要集结得快,又不需要他们带粮草,那么就能抢在西夏军队将主意打到两堡砦身上之前,兵力抵达。这必须要求一是快,二是来的兵力多,那么西夏人又会自动将兵力龟缩到荔原堡下,麻烦就解决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

不是韩郭自私,关健他们会不会相信王巨能大败三十万夏军?

王巨说道:“真不行,让刘昌祚去凤川堡吧。”

“这不妥吧,就算后方有援兵过来,不知会有多少,后方过来的援兵战斗力也让人怀疑,又无大将带领……”章楶担忧地说。

永兴军派来的援兵同样会有保捷,也有禁兵,但问题是他们都在后方,远不及真正边军凶悍,又不及郑白渠这几万保捷军淳朴团结,甚至器甲装备也成问题,一支乌合之众,怎能当一支尖兵,投放到大会战战场上?

“姚武之这次是失误啊。”

“质夫兄,如换我当时在场,恐怕也无从选择。姚兕毕竟在荔原堡驻守了好几年。”

章楶无语,这么庞大的计划,在执行时总会出现变动的,所以章楶坐镇庆州城不停地修政,使得战局走向,向自己计划的方向发展。然而皆没有想到会是姚兕出现了严重失误。

“郭家寨的那些蕃子这次害人不浅了,再说他们手中又能有多少财富?”

可能几年时间过去了,郭家寨仗着地形的优势,快速发展了,确实是比周边诸寨百姓生活要好得多,手中的余钱也多一点。

但他们的财富当真算是财富吗?恐怕就是那个族长的财富,到了京城,连三等户都算不上。整个寨子的财富加到一起,还不够这次大会战平均下来,折腾一个时辰所带来的消耗多。

“他们一直就生活在荔原堡前方,又未出远门,最远的顶多做为背骡子,去横山贩运私盐,或者去庆州城走一遭。宛若井中之蛙,又能有多少见识?”王巨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人样子”,但狄咏似乎第一次来西北,就算狄咏能得他老子的一些遗传,初来乍到,能发挥出多少军事才能?

至于章楶根本就从脑海里将狄咏过滤掉。

说不定狄咏还未必会让曾公亮派到前线呢。

章楶忽然说道:“子安,真不行,立即派人日夜不停,骑快马去秦州,将苗授召来。应当还来得急。”

“召苗授来?”

“最少比永兴军,我们不知根底的诸将要强。其实我们计划推演得也有些失误,即便没有姚兕营救郭家寨乡亲的事,敌人兵力也太多了,说不定在久攻柔远寨不下时,还会将视线转移到华池砦与凤川堡身上。”

如果姚兕这次不激怒西夏人,西夏人不会将兵力往华池砦身上分摊的,哪里不是梁乙埋的主战场。正是姚兕这次的激怒,加上大顺城下梁乙埋吃了大亏,于是怒极之下,分出近半兵力去了荔原堡。

至于西夏人去了荔原堡,也许不会关注华池砦,这个可能性太小了。

这是章楶主动替姚兕解围,否则战后姚兕不是有功,反而有过了。

王巨沉默一会道:“那就召苗授来。”

这也是无奈之策,就算苗授来了,多半会战也快要爆发了,然后呢……继续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况且刘昌祚这支大军前往凤川堡,这是分明对西夏人说,快注意子午山另一侧动向吧。然后斥候来了,悄悄一看,啊,宁州还有这么多宋军哪。能不影响吗?

所以两人沉默一会,又重新推演。

一夜未眠,天未亮,王巨便将刘昌祚喊来,立即下令,让刘昌祚率领他手下二十四营保捷立开拨。

刘昌祚感到不解,王巨将原因简单地交待了一下,以及以后的安排。刘昌祚也无语了,但只能如此了,而且必须很快就要拨营。否则今天西夏人斥候打探,明天就能分兵凤川堡。也就是在这不到二十个时辰里,必须行军一百六十多里路,赶到凤川堡。一万多军队,又是这种天气,在这么短时间内,赶一百六十多里路……然而遇到这种变化,刘昌祚能说什么呢,至少比魏庆宗那个悲催的家伙强吧,他马上要以不到千人的兵力,将那个残破不全的雪泥小堡守上两天。

刘昌祚迅速离开,时间太紧了,耽搁不得。

王巨又让快马去秦州,这个时间也急,主要的也是时间,王韶不会不放人,可是苗授那怕早来一天,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晚来一天,局势就会恶化一分。

章楶忽然大笑道:“子安,你也不能算是战神哪。”

至少不能算是算无遗策。

王巨也笑:“质夫兄,我不是,你也不是。”

不是王巨不是战神,而是章楶现在不是战神。连连的交战,对王巨军事修养的成长会有极大帮助作用的,不过论高度,以后章楶的高度必然会超过王巨。这是天赋,就象苏东坡在诗词字画上的造诣,比他努力的人很多很多,可古今中外,又有几个人超过了他。

太阳冉冉升起。

一丝鲜红洒向了大地。

魏庆宗站在城头上,看看蜂拥而来的敌人,心想,这真是一个血色黎明哪。

…………

京城,延和殿便殿,几十名重臣坐在下首,桌子上放着一叠奏报,皆是不好的奏报。

不仅有庆州的,还有巴蜀那边的。

先是巴蜀那边的急奏。

南川与巴县的熟夷李光吉、王衮、梁承秀三族,也就是位于长江南边的三族夔峡熟蛮,让宋朝头痛的而且最黑暗残忍的夔峡蛮!

这三个蛮酋各有数千地客,这个地客就是佃户,但与中原的佃户不同,更接近于唐朝的部曲、家奴。

加上宋朝软弱的怀柔政策,因此势力越来越大。这个胆子也是渐渐培养纵容出来的,胆子越来越大,那么做事也就越来越无法无天。尽管他们所在的部族仍是宋朝强力管辖范围之内,但无法无天了,那就什么事都敢做出来了。

先是诱胁汉户前去投奔,怎么办呢,谁让汉人比其他种族的人勤劳,想要富,手中就得要有大量汉人。但他们生性残忍,这一招不大管用。于是三人直接用武力胁迫,如果不从,也就是我让你们来投奔我,不同意,那么就屠之,直接统统杀死。

其实韩琦也要泪奔啊,俺不就是手中有几十万亩耕地吗?最少九成是以正大光明手段得来的,就是余下的一成,最少不是以残忍的手段得来的。但让王巨一次又一次攻击。

比起李王梁三人,俺还是三朝宰相么?

统统杀死后还不算完,人杀完了,家产与耕地腾出来了,三人强行圈占,投充客户。清朝八旗子弟也这么干过,强行圈占大量良田,役使汉族农民前去投奔为奴,称为投充。

好吧,就算是汉人如刍狗,那么你占了这些耕地,得交纳赋税吧。然而谁敢去催税。不交,这些耕地又在田册上,得向朝廷完成赋税,于是乡里里胥只好代为交纳。然而这时免役法还没有实行呢,里正胥吏那来的钱帛代为交纳,实际所谓的代为交纳,就是往其他汉户与一些温顺的蛮户上摊派。于是其他百姓越来越穷困,虽然三人残暴,但为了卑贱地活着,只好去投奔。又有一些犯罪分子在官府的追捕下,也去投奔,好了,到了他们名下庄子上安全了,没有一个官兵敢去追拿。

但因为他们的残忍,主动投奔的汉人仍然很少,大量耕地无法得种,可此时他们力量已经真正强大起来,因此出兵强行抓捕了数百户几千汉人为客户。

这样继续下去,当地整个就乱了,而且其家人与亲属也不停地去官府告状,没办法,当地官员只好对他们说,其他的我就不追究了,你们将这数百汉户交出来吧。

三人却答道:“他们不是汉人,而是獠人,并且这些獠人听闻官府派人来查问,也吓得逃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逃到了什么地方。”

官员怕出事,只好装聋作哑。因此到最后,当地百姓畏之,连告状都不敢告了。不过三人做了亏心事,也怕半夜鬼敲门。因此用钱贿赂当地百姓做其耳目,又修堡治器甲自固。

张诜到了当地担任转运判官,看不下去了,便与当地的度支判官孙构商议,准备兵伐三酋。然后一边向京城汇报,以让京城同意他们的发兵。一边又派人向李光吉三人传话,你们做得太不象话了,立即派亲人做质听命,让你们家中的地客各安生业,不然就派兵穷讨你们。

三人根本不听。

朝廷那边则是拖了大半年才同意下来。

于是南川县巡检李宗闵与指使李庆率兵前去讨伐。

然而这三人广置耳目,朝廷还没有出兵,他们便得到了朝廷出兵的计划。因此派人于木蓝寨设伏,李宗闵中了埋伏,三军全部壮烈牺牲。

桌面上摆的就是这件事前后的奏报。

正常情况下,那就继续派重兵讨伐吧,归根结底,不就是三个蛮酋们,他们手中又能有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