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暗黑大宋-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堋D训朗侵鹘恍新穑众滩荒艽蚵穑哂滥懿荒艽蚵穑课匏且徽街饕且院佣鳎右砸徊糠趾佣墓郑搅ο喽远员冉喜睢K婧笾众逃胝奂淌懒骄愫希哂滥茉右哉奂揖逭轿迨ぁ
这也验证了王巨所说的话,禁兵呆在京城这个花花世界,受到了严重影响,早就不是开国时的禁兵了。
因此赵顼就与王安石商议,又将王巨所说的裁兵强军策子拿出来讨论。
在宋朝缘边地区除了郑白渠,还有许多地区可以屯集大量保捷军的,如秦州的渭源地区,镇戎军的葫芦川地区,绥州的大三川口地区,这三路至少能屯集六万保捷军。
河东总体而言多山地狭,所以地价昂贵,但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地价贵是贵在河东南部,北部不贵,相反的石州与岚州有着大量闲田,否则欧阳修都不会说用它们来做牧监了。不仅是石岚二州,还有呢,府麟路,自从李元昊入侵,没藏讹庞侵耕,府麟路百姓整流失了六成,全部跑到河东地区了。
这一片广大的地区能挪出多少耕地?况且朝廷也想将士兵放在府麟路磨砺,那怕有一半折家军厉害,那也是一支强悍的军队了。这么一算,又能安置五六万保捷军。
再到河北,宋辽和平已久,不过当年打来打去,将河北北方整打残了,人烟稀少,加上辽国偶尔跨过边境小规模的打草市,所以尽管宋朝人口越来越稠密,但在滹沱河的北部人烟仍然稀少。并且现在正好有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黄河北流,多次泛滥与缺口,产生了大量淤田。如果挤一挤,又能安置五六万保捷。
宋朝需要这么多保捷军吗?
况且还有蕃军、强人壮马、壮丁义勇弓箭手,那么搭配部分禁军,基本就能保障边境安全了。
然后再裁减部分禁军,就能从理论上实现王巨省了军需,军队实力反而强大的目标,还免去了许多禁兵轮戍之苦。
但这个计划执行之前,得有一个证明,才能让大臣们同意,那就是郑白渠这几万保捷。
为何王巨将器甲向这几万保捷倾斜,赵顼同意了。
他们是最好的试验田!
王巨心中更喜。
不是给一点田,再练一练,就会出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得看什么人在练,那是刘昌祚,宋朝有几个刘昌祚。
并且这些保捷军对自己比较感谢,有了这个感谢之心,自己的命令就能畅通无阻下达执行。这一条同样重要,如果下面将士不服,即便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未必能将他们作用发挥出来。
不过王巨面色依然很平静,喃喃了一句:“即便这样,两处合在一起,也不过八万兵力,对方可是三十万哪。”
文彦博在边上不满地说:“你只要守住不失就行了,况且在军事上也是你的善长之处。”
“守住不失,封常清守住洛阳了吗?文公,兵力悬差如此之大,我还能守住大顺城与庆州不失,有如此的能力,那么边境多灾多难,文公为何不提议将下官调到边境为官,而是呆在京城象工匠一样造器甲?”
王巨这句话埋了一个坑。
他有把握能守住不失,但没有把握真正打败西夏人。
到时候又会产生伤亡,说不定又有人做文章了,请看杨偕,夏竦要置土兵,杨偕说夏大先生,你手中还有一万兵力,为什么不学习卫青与霍去病,主动出战,将西夏灭掉。生生将夏竦气得要喷血。
这个坑就是我守住了大顺城与庆州,那就等于立下大功了。
到时候别又弄出新文章。
文彦博气得不作声了。
其实接到前线送来的情报后,赵顼立即将重臣商议,赵顼提议用王巨替代李复圭。
换走李复圭大家都是一致的意见,至少从前几个月数场战事来看,李复圭也就那么一回事。
不过在这个替代的人选上,君臣发生了争执。
冯京提议用蔡挺替代李复圭,认为王巨太年青了。
吕惠卿则在一边说不妥,西夏真真假假,蔡挺离开渭州,万一西夏调兵相向渭州呢?况且用兵非乃从政,古今往来,涌现出多少年青的将领,比如霍去病,他统掌三军时,岂不是比王巨岁数更小。
文彦博在边上沉默,主要他与蔡挺也不是一路子人,蔡挺吼出了玉门老人,但还没有调回京城,多少也与文彦博刻意打压有关。
现在没有调回京城,却又让蔡挺惨战,蔡挺会不会同意,万一摞蹄子怎么办?
所以争执到最后,大伙同意了赵顼的任命。
不过反过来说,现在这个新庆州知州那可不是一门好差事。
王巨抛出这句话,让文彦博还能说什么?老文只能在内心痛骂,你这小子真不要脸,想前程时说俺是文臣,顶牛时又抱怨朝廷有意将他荒废在军器监了。
王珪在边上道:“王巨,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吧。”
吕惠卿也说道:“子安,如果兵力少,朝廷可以酌情增加一些兵力。不过现在天寒地冻,一旦从后方调动大军,必然要增加大量供给,时间又紧迫,恐怕到时候会引起一系列的麻烦。”
但吕惠卿在这里也设了一个坑,要知道王巨已经通知了近十天,可在这十天内,朝廷只是在“想”,却没有多少动静。这乃是西府失职,西府失职,就是文彦博失职。
王巨,快骂文彦博吧。
王巨也不傻,至于要狠狠得罪文彦博吗?
他说道:“陛下,如果微臣拒诏,行否?”
赵顼脸色古怪,真拒诏,谁都拿王巨没办法,就象夏竦拒诏出使契丹一样,有的大臣看不起,然而人家夏竦小日子不照样过得自由自在?
不过赵顼也知道王巨不是真拒诏,于是听王巨往下说。
王巨又道:“如果陛下与诸公真让我担起这份沉甸甸的重担,那么我必须提出几个请求。”
“王卿,你说吧。”
“仅是八万兵力,数量确实是太少了,臣终非是李靖,即便以前与蔡公在大顺城打胜了,但那一战也胜得比较侥幸。因此臣恳请陛下下诏,会战之时,泾原路与鄜延路的兵力必须配合微臣,不能再发生陆诜的故事。”
“这个朕准之……这样吧,朕下诏将韩绛调到庆州,与你共同主持。”
赵顼是好心,韩绛之官职同样有主持整个陕西军事的权利。
但王巨几乎要倒掉了,韩绛与王巨不恶,相反的,在几个大佬当中,除了王珪外,就只有韩绛对自己抱着真正的好感了。然而韩绛懂军事吗?
到时候韩绛一插足,自己怎么办?
还有呢,王巨从韩韫手中得知一条消息,原来郭逵与种谔关系还算不错的。但在罗兀城之战前,种谔直接绕过郭逵,向韩绛请示,这使得郭逵一肚子不满。
韩绛到了庆州,郭逵与自己又不熟,万一到时候给自己挖一个坑,那才叫悲催。
没想到自己提条件,却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第457章拿捏(下)
“是啊。陛下,自李继迁以来,夏寇从未发过三十万大军会战,如果西夏不中止这次入侵,即便微臣现在想一想,那时的凶险,也感到心中戚戚。微臣真没有把握。不如让韩公领手庆州防御吧。”王巨想了一想说。
但他这样一说,大伙全部心中戚戚啊。
这是三十万敌人,不是三十万只蚂蚁。
王巨好歹还打了数场光彩的胜仗,韩绛虽然资历深,官职高,年龄更没有问题,然而韩绛打过什么大型战役。即便发起的进攻金汤城之战,还不功而退,差一点连累着将顺宁寨丢失。
王巨岂不是在说反话吗?
赵顼忽然醒悟,立即停住话头。
吕惠卿同样醒悟,他机灵替赵顼化解,接过话问:“子安,敌人虽多,你对大顺城熟悉。”
“吉甫兄,非也,当年大顺城之战我与蔡公准备很久,这才险胜,但如今还有多少时间准备?仓促应战,兵力悬殊如此,岂能说不凶险?”
马上都火烧屁股了,那有时间准备。
“那你说怎么办?”
也不能说王巨拿捏啊,不要说西夏了,就是从宋朝开国以来,多会面临着三十万敌军?
王巨说:“陛下,如果执意让微臣前往,请授微臣以下几个差官。”
“何?”
“环庆路安抚经略招讨使兼陕西路安抚使。”
“陕西路安抚使乃是曾公亮!”吴充不满地说,并且在心中想,你小子好大的口气。
“吴公,那么就让曾公去庆州主持防御吧。”王巨想也没有想,就说道。
曾公亮年岁已高,无论他身上带着什么官职,都是荣誉之职,能当真吗?不过王巨也知道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于是转变了口气说:“陛下,这只是临时差职,战事结束,臣立即将它们辞去。如果诸公认为不妥,臣去庆州时,仍以大理寺评事的职官前去庆州,有过罚,若有功再奖励。”
这个绝对没有问题,在唐朝时薛讷便以白衣身份挂帅,主持了青海大会战,大败吐蕃。
就不要说宋朝这种古怪的官制了。
赵顼想了想,王巨也不算是过份的要求,如果手中没有很大的权利,到时候不仅是调兵遣将,粮草后勤,百姓安排,周边地区军队的支持,都会让王巨头痛,因此说:“朕也准了。”
王巨又说道:“另外臣想恳求陛下下诏,将燕达与刘阒调到庆州。”
这个要求并不过份,赵顼立即同意。
王巨心中更喜。
现在庆州有姚兕,种古与林广等将,还有李三狗,虽然李三狗五十出头,但还能打,至少不亚于原来的老将赵明。另外还有一个老将窦舜卿,他去庆州将杨燧替换下来了。从两人履历上,窦舜卿比杨燧更辉煌。
王巨这样想就错了,在另一个时空,正是这个杨燧与林广守住了大顺城。
另外还有高敏、郭庆等将,战力也不俗,但这个王巨同样不知道了。
不过王巨手中还有几张好牌,那便是呆在郑白渠练兵的刘昌祚、王君万、姚麟与种谊。
然而这四将终没有参加过大型会战,燕达与刘阒到达,正好将这块短板弥补上了。
但还有一块短板,王巨问:“陛下,章楶今在何处?”
“在陕州担任判官,”赵顼答道,他心想,难道你们没有相互通信往来吗?
“陛下,上次大顺城之战后,蔡公任是边州知州,姚兕继续呆在荔原堡,张玉到了河北仍是副总管,就算微臣年龄小,资历浅吧,章楶年龄小吗?陛下还真厚待功臣哪。”
虽然赵顼忙着变法,但确实是赵顼的失误。
然而王巨还给了赵顼面子,与皇帝无关,而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那份友情,不然王巨就要责问了,失败了必罚,打胜了还会有人找麻烦,又不赏赐,谁愿意替你上沙场奋战哪?
“这是朕的失误。”
有几人还是不满意的,不过大敌当前,也不敢触王巨眉头。
“那么微臣恳请陛下将章楶调到庆州担任签判。”
“这没问题。”
王巨心中更喜,有了章楶,这一战几乎就没任何问题了。
但还没有完,王巨扭头看着诸臣问:“诸公,下官有一件事不大明白,薛仁贵于天山坑杀了十万铁勒降俘,年老之时,薛仁贵仅是摘下面甲,就让突厥人狼狈逃跑。但在天山杀俘之后,薛仁贵遭到大臣们弹劾,因此去了大非川,施以仁政,结果吐谷浑不但不感恩,相反的与吐蕃联手,将薛仁贵大败。这是何故?”
“王巨,你休得胡说,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乃是与郭待封不和之故也。”司马光道。
王巨不会与司马光谈历史的,那是纯找抽的,再说他也不是非得要学习薛仁贵坑杀降俘,王巨也不会那么残忍的,只是克押战俘,让他们做矿奴罢了,因此王巨转换话题道:“司马公,那么下官如果再抓获了战俘,应当如何处理,或者说再将他们释放回去,让他们继续入侵我朝?”
“西夏入侵,乃是边境将、臣生事也。”
“仁宗末年,先帝之时,我朝边境大臣将士有谁生事?”
这个问题得谈好,现在王巨手中有兵在将,底气更足,万一在守住大顺城与庆州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胜利,这个降俘立即就成了问题。
而且往后看,这个以德报怨,成了何等的错误,就象倭国,大清支持了大量银两去救灾,倭国灾情缓过来了,立即入侵大清。
就象黑缅,一带一路,替他们国家致富,可人家回报的却是一发发炮弹。
或如那个南方的交趾,东北的金三。
这些个傻事做得太多太多。就算是下大棋吧,但被这些小国家一次次地虐,让老百姓怎么想?
相反的,刘仁轨那一战,将倭人杀得丢盔卸甲,倭人反而连派使者前来大唐,将唐朝当成了亲爹。
所以对这些异族不凶狠是不行的。
“王巨,你想要杀俘,可知白起的下场?”
白起之死与杀俘有什么关系?但王巨也有话回:“司马光,白起下场很惨是事实,然而薛仁贵呢?多子多孙,后代多成了唐朝重臣,又得到了什么不好的报应?”
文彦博立即替司马光打圆场,道:“王巨,杀俘终是不详。”
“文公,我说过我要杀俘吗?只是让他们去坑矿做苦力,偿还屡屡侵犯之债,偿还我朝边民的血债!”
俺这个战俘卖定了!
赵顼想摇头,你就是想处理战俘,也不能在延和殿公开吼出来吧,他说道:“王卿,此事勿要再议。”
“陛下,有的话必须先说开,如果臣将庆州守住,也不要陛下论功请赏,只要诸公不要对微臣吹毛求疵就行了。那不是伤害微臣,而是伤害所有替大宋浴血奋战的将士之心。”
“朕非是昏君。”
“陛下非是昏君,可满朝堂的君子,微臣这个小人真害怕啊。”
吴充道:“王巨,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请别要再三侮辱君子这个词眼。”
“吴公,我侮辱了吗?我别的不说,只说教育,夫子说有教无类,这是何等的胸怀。我拜恩师为师之前,程勘曾写信给恩师,对我评价很是恶劣,这一度让恩师差一点拒绝了我,最后恩师知道我做不到温良谦让,仍将我收为门生,这又是何等的包容胸怀?民间谚语,家和万事兴,家如此,国亦如此,国家大臣不和,如何兴盛?”
“我不说君子温润,温润似玉吧,只说这个包容二字,试问有几个以君子自居的做到了。为何刚才听到陛下授命时,下官明知道此去风险多多,最终没有拒绝。因为下官很想离开京城!为何?不支持变法,介甫公未必会喜之。不支持反对变法,文公不喜之。二公还算不错的,虽不喜,但不会刻意打压下官。然而陈襄等人呢?大家都想国家好,为何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一谈,却偏偏一昧攻击,甚至造谣诬蔑,煽风点火,使国家骚动不休?”
反正王巨死活将君子这个词往死里踩了。
但是王巨说这番话还是有用意的,至少赢得许多不那么太腹黑的大臣欣赏,这会为将来打下一个好底子。虽然文彦博与王安石会不喜,可等到自己真正上位之时,这两人还能混京城吗?
吴充也不好说了,王珪道:“说得好啊说得好。”
赵顼眼看王巨越扯越远,尽管刚才这番话也是好心,于是打断了王巨的话,问:“王卿,你还有什么请求?”
“没了。”王巨道。
要么就是武器,要么就是粮草物资,武器,现在王巨就在军器监,比任何人都请楚,能用的器甲无疑会全部拨出来。
至于钱帛粮草物资,只要自己要求不过份,这时候,谁敢为难?
王巨虽然拿捏了一把,但也不过请求了两员大将,一个签判,然后打了一个预防针,即便那个差官,也说好是临时授命。
在三十万庞大的敌寇面前,自己又时间仓促,兵力有限,这些个要求真的不过份。
王安石道:“那就写诏书吧。”
得快点将授命下达到王巨手中,王巨接受了授令,那么想推也推不了了。
军事上王安石同样不善长,但这一战如果大败,丢失了庆州,整个变法将会被打断。所以此事早做决定早好。
王巨接受了任命,但真的将赵顼好心提升的职官阶官一起拒绝了。
随后王巨去了枢密院,他领手庆州战事,得要了解更多的情报,这必须去西府。然后还要去三司,后勤。
许久,王巨从三司走了出来,看着阴沉的天空,心中想:李复圭啊李复圭,不好意思了,俺要抢走你功劳了。
这是王巨的想法,实际李复圭得知到情况后,听闻王巨将他换掉,差一点乐得在梦中大笑。
第458章胃口好
不过王巨还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时间。
西夏扬言集兵三十万,可能会多,可能会少,越多王巨压力越大,但西夏集结的兵力越多,时间就越慢,这么多兵力的调动,吃的喝的住的,特别是在这个天寒地冻之时,后勤调动格外困难。
这个困难宋朝同样有之,并且更严重,原因很简单,若是从后方调兵,宋军行军速度比较慢,距离上也更远,后勤更是如此。
自己还必须要在会战之前数天内赶到庆州交接。这个时间还不能早,梁氏这时进攻大顺城还有一个原因王巨未说,那就是李复圭看上去,几乎是一个对军事完全不懂的主。可西夏对自己很忌惮的,不然都不会派人刺杀自己,梁氏若是听到自己替代了李复圭,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转攻其他地区,但这个可能不大,因为一旦准备妥当,不仅是军队,还有大量的后勤物资,这是几十万军队的物资,如何转移?所以只有第二种可能,加强力量。
这个可能王巨也不想要的,当真兵力多了,反而好对付了?
也不能晚,晚了交接后,自己来不及布置。
然而天知道西夏人什么时候发起总攻呢?
如果时间来得及,王巨还有一个办法,他在后方谋划准备,筹备物资,然后与李复圭用快信沟通,遥控李复圭将庆州的兵力布置下去。
但那来的时间。
西夏在这个天气下运输物资是很慢,不过消息传到韩韫,再传到王巨手中,可能早过去一个月了。在这里,王巨也有一句话没有说,为何得到这则消息,那是王巨刻意的嘱咐,自从李复圭让李信出兵闹讹堡后,王巨便写信,让韩韫收买那边的私商,正好庆州现在成了私酒重要的流通渠道,所以韩韫才得到这则消息。但就是如此,也过去很长时间了。
况且在朝堂又耽搁了十来天。
说不定王巨还未到庆州,大战便已爆发。
“效率啊,”王巨悲叹。
但不因为这一番磨蹭,导致火烧眉毛,怎么可能让他去庆州?
王巨持着西府的命令,再度来到军器监。
“恭贺恭贺,”张若水道。
“你消息倒也灵通。”
张若水嘿嘿一笑。
“张都知,你我不是外人,恭贺的啥就不要说了,难道你真以为我去庆州是好差事?”王巨故意愁眉苦脸地说:“这是西府的敕令,立即派人将库存的器甲调出来,日夜不停,运向三原。”
走水路那是不可能了,江河全部冰封了。
运到庆州那也不可能了,太远,时间来不及。
所以必须先运到三原,装备给那几万保捷军,余下的,再配合着,陆续运到庆州,投放战场。
这个时间必须快,前线反馈过来的消息,说梁氏派兵于各小路边境耀武扬威,故张声势,也就是这些兵力暂时还不能赶到白豹城。不过一月之内,西夏就可以完成所有兵力调动了,那时候正好在过元宵节,正是发起进攻的好时间。并且有前例,李元昊就是正月拿下金明寨,又于三川口发起会战的。
所以王巨用了一个日夜不停。
除了器甲,还有药材帐蓬辎车,御寒用的褥被石炭木炭,虽然这些与军器监无关,但同样得迅速筹集起来。
以及最重要的粮草。
当年修建郑白渠,发生了许多故事,但这一年,大家都看到了郑白渠的作用。
不仅郑白渠,王韶蔡挺以及郭逵种谔各自的屯田,都开始出产大量粮食,所以这一年战事不休,却没有从中原调运一两粮食,相反的,陕西各地依然有大量的储粮。王巨到三司看到账目后,心感幸运。但它们在陕西,却不在庆州,必须要运到庆州,而且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庆州。要命的现在是腊月,江河冰封,陆路也不大好走,向阳的地方太阳一出来,道路泥泞不堪,向阴的地方,道路结了冰冻,人车上去,都会打滑。
而且这快要大过年了,想一想,随着一道道命令下到各州县,下面百姓的折腾。
但并没有结束,陕西虽储备了大量粮草,鄜延路的那边不能动,它们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葫芦川与渭源地区无法动,太远,况且王韶也准备用兵熙河地区了。
因此真正能动的只有郑白渠,如果战事持续的时间长,郑白渠的储粮肯定不够,况且战后,庆州必然有大片地区重修,还得要从后方调运粮草。
只要从中原调运粮草,那个钱花得会比水淌得还要快。总之这一战结束后,会用掉无数钱帛。
张若水传下令去。
王巨写了一篇疏奏,推荐张若水接替自己职务。
他在军器监呆了十四个多月,花了无数心血,不能自己一走,又还了原。况且还有烟花呢。
“烟花……”王巨忽然将张若水喊过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这样就不怕有人说闲话了,”张若水顿了顿说:“子安,此去庆州,以你智慧,必能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那是三十万哪。”王巨又立即吊丧着脸。
“是啊,那是三十万敌寇啊。”张若水也喃喃道。不要打了,想一想就让人觉得可怕。
“张都知,军器监时至今天,是你我心血的结晶,今天就将它交给你了。”
这个也很不容易的,如今军器监的效率整整是原来的两倍。效率不提,如果制造出来的器甲全是豆腐渣,这个效率不要也罢。关健是质量,原先器甲质量合格的,几乎不足一半。但现在只要通过进库审核的,合格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放心吧。”
但王巨觉得还有事没有安排。
回到家,看到妻子女儿,忽然才想到那件事没有安排。
“妃儿,朝廷让我去庆州担任知州。”
“庆州知州?”妃儿不大相信地问。以王巨现在担任一个知州是不存在问题的,可得看什么州。比如开封府尹,王巨有资格担任么?再比如杭州,并州,或者延州庆州渭州。
“西夏人要入侵庆州,朝廷才有了这个授令。”王巨淡淡说道。但他没有说多少人入侵,然而瞒也瞒不住,早晚妻子必然知道夏军的数量,不过那时候自己早离开京城了。
“原来如此,妾身还以为官家是好心呢。”琼娘在边上道。
“官家有官家的难处,切莫以为是官家了,就可以任意妄为。不过有件事我要说一下,妃儿,正是天寒之时,加上我去庆州要备战,你暂时留在京城,等到战事结束,我派人接你与婵儿。”
婵儿就是王巨的女儿。
“官人,妾身就呆在庆州城带女儿,岂不是一样?也做了一个表率。”
“不一样,这次朝廷将郑白渠那几万保捷军也交给我了。”
“这几万保捷军置了就是打仗的,有什么不对?”
“妃儿,你想一想,这几万保捷军与我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
“我能不能让他们折服?”
这是毫无疑问了,不过妃儿与琼娘还不明白。
“我在庆州威望如何?”
“那又怎么样?”
“此外,我还向官家讨要了两个官职,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陕西路安抚使。”
有了这个差官,那么王巨最少有权处理环庆路数州所有民事、政事、经济、军事之权。但妃儿与琼娘还是不懂。
“如果再加上八万悍兵猛将呢?”
“官家不相信你吗?”
“不是官家不相信我,很多事,即便是官家,他也无能为力的。”
王巨不担心战前战中,在这个关健时候,那怕就是司马光,也不敢说什么。主要就在战后,不能前面结束战争,后面就将所有军队遣散吧,万一西夏反扑呢。或者说万一大败西夏军队,要不要扩大战果?
在那时候就有人做文章了。
所以妻子女儿妹妹弟弟一起留在京城做“人质”,就能堵住某些人的嘴巴。
关于这个人质,还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岳飞对赵构大吼,俺们家人全部在杭州,难道你不放心吗。
话外之音,就是俺们在前线替你的江山浴血奋战,反过来还要将家人放在杭州做人质,你这个老儿还要不放心,还要裁兵权。
话说得没错,可这是潜规则,你岳飞也不能公开吼出来哉。
所以王巨做了这个决定。
但也是临时的,这么多军队惨战,宋朝耗不起,西夏也耗不起。战争结束,宋朝必然会花掉海量的钱帛,西夏必然元气大伤。那么宋夏边境会迎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那时候再将保捷军送回去,再说说不定王韶开边也会用到这支军队。
自己再辞去陕西安抚使之职,环庆路进入恢复期,那时再将妻儿接到庆州,则没人做文章了。
妃儿久久无言。
她心性单纯,但这一年来发生了那么多丑陋的朝争,也知道丈夫说的是可能会发生的事,许久她才说道:“官人,那你小心。”
还能说什么呢。
妃儿的话刚说完,吕惠卿、章惇与曾布联手来到王家。
“吉甫兄、子厚兄、子由兄,请坐,请坐。”王巨让他们坐下来,又让琼娘沏茶。
吕惠卿忽然说道:“子安,方才我们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子安此行顺利,大败夏军,会是如何?”
“你指的大败是什么大败?”
“将那三十万兵马全部吃掉。”吕惠卿狠狠地说。
“三十万?”琼娘惊得手中的茶壶都掉在地上。
“西夏扬言三十万,实际未必有三十万,况且他们陈边西陲,也不仅仅是针对庆州,”王巨平淡地说了一句,不能让家人担心的。
吕惠卿知道自己说漏了嘴,尴尬地喝茶。
“你们怎么产生这个想法?”
“子安,你是一个会创造奇迹的人。”章惇道。
王巨苦笑:“敢情你们一个个比我胃口还要好。”
第459章空谈吗?
吕惠卿道:“万一呢。”
章惇与曾布眼睛里都闪烁着异彩。
不要说西夏了,就如宋朝的承受能力,高梁河与岐沟关兵败后,也如天塌了一般。西夏用兵军费比宋朝少,但莫要忘了,西夏有多少人口,财政几何。
如果三十万兵马全部丢在庆州境内,西夏将面临空前危机。
王巨被这三个正在梦想的货,弄得啼笑皆非。
能不能将这三十万兵马全部坑掉了呢?
这要看双方力量的对比,不仅是兵力,如果那样,王巨也不用去庆州了,或者说西夏人也不用蹦达了,反正用人堆。
兵力只能说是决定胜负中最重要的一环,除了兵力,双方士兵的士气、军纪、对弓马的熟悉、战斗力、实战经验,主将的谋划、知人识人、调度指挥能力以及能否赏罚公正,天气、地形、后勤,以及后方的财政状况、君臣百姓支持与否,城防,器甲,皆能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这样看,那么这次会战差距在缩小。
然而不管如何,从牌面上还是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